第3课《雨的四季》(课件)(共31张PPT)-2023-2024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统编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3课《雨的四季》(课件)(共31张PPT)-2023-2024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统编版)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0.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8-26 15:10: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1张PPT)
萌动生机待绿田
天将化雨舒清景
熏风瑞气满 川
殆尽冬寒柳罩烟
雨的四季
刘湛秋
导入
有一支没有音符的乐曲,只有细心倾听的人,才懂得它的歌词,一点一滴,奏出欢快和谐的旋律。这就是雨,它似歌、如诗、像画,滋润着万物,也浸润着心灵。雨是大自然神奇的杰作,雨是沟通天地的美丽使者。你喜欢雨吗?现在,就让我们随着刘湛秋一起走进潇洒俊逸、风情万种的雨的世界吧!
学习目标
1.研读文章,体会作者用笔之细腻,感受画面之美。
2.品味诗化的语言,感受想象和联想的魅力。
3.体会文章对四季雨的不同性格的描绘,领悟作者热爱自然、热爱生命的情感,并明确生命的意义与价值。
作者背景
01
作者
刘湛秋,当代诗人。1935年10月生。安徽省芜湖市人。著有诗集《写在早春的信笺上》、《温暖的情思》、《生命的快乐》,曾被誉为“当代抒情诗之王”。
写作背景
刘湛秋认为,现代生活使人们“活得很累”,他提倡“轻诗歌”、“轻松散文”、“轻松的生活方式”,主张“以轻对重,以轻对累”,于己“既不受名利之累,也不为劣境所苦”,也就是以平常心看待荣华富贵与利害得失,心似如水明镜。淡化貌似严肃、正经的说教所带来人僵化、刻板、不近人情的生活方式。他的抒情散文《雨的四季》正是在这种思想意识下产生的。
字词积累
花苞(bāo) 彩棱镜(léng) 静谧(mì)
高邈(miǎo) 莅临(lì) 吝啬(lìn sè)
淅(xī)淅沥(lì)沥 咄咄逼人(duō) 池畦(qí)
字词积累
静谧:安静。
高邈:高而远。
莅临:书面用语,来到、来临(多指贵宾)。
吝啬:过分爱惜自己的财物,不舍得给别人。
粗犷:粗豪,豪放。
淅淅沥沥:形容轻微的风声、雨声、落叶声等。
咄咄逼人:形容气势汹汹、盛气凌人的样子。
迫不及待:急迫得不能再等待,形容十分急切。
文本研读
02
阅读课文,理清文章层次及其情感线索。
整体感知
喜雨
第一部分(第1段):开门见山,总写对雨的感受,作者直接表明对雨的情感。
——喜欢
第二部分( 2-5段):作者按照时间顺序写出了雨在春夏秋冬不同季节的特点,表达了对雨的赞美之情。
第三部分( 6、7段):抒发对雨的爱恋和赞美之情。
(感情线索)
若用两个字给这三个部分拟题:
绘雨
赞雨
首段在文章中的作用?
结构上:开篇点题,引起下文。
内容(情感)上:表达对雨的喜爱,
奠定全文的感情基调。
品读第一段:
合作探究
1.说说每幅雨景图中最打动你的景象。用两三个词语形容一下每幅图不同的美。并试着说说每幅雨景图带给你怎样的人生感悟?
2.文章没有直接描写春雨,而是写万物经雨洗淋后的情态。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3.文章的第三段“而夏天,就更是别有一番风情了”句中“别有一番风情”指的是哪些方面
4.凄冷的秋雨为什么能纯净人们的灵魂呢?
5.这种“特殊的温暖”,是一种怎样的感觉?
欣赏第2-5自然段 ,思考以下问题:
读课文2——5段
1. 说说每幅雨景图中最打动你的景象。用两三个词语形容一下每幅图不同的美。并试着说说每幅雨景图带给你怎样的人生感悟?
春雨有什么特点,给整个大地带来了什么变化?带给你怎样的人生感悟?
春雨绵绵
美丽
驱走冬天
娇媚
透明
改变姿容
齐读第二段——春 雨 图
人生感悟:
初生的喜悦
夏雨倾盆
热烈
丰满大地
粗犷
展示诱惑
人生感悟:
青春的绽放
夏雨有什么特点,给整个大地带来了什么变化?带给你怎样的人生感悟?
齐读第三段——夏 雨 图
秋雨淅沥
纯净灵魂
产生情思
端庄
倾诉
沉静
齐读第四段——秋 雨 图
人生感悟:
成熟的智慧
秋雨有什么特点,给整个大地带来了什么变化?带给你怎样的人生感悟?
沉思
净美开阔
降临温暖
平静
自然
冬雨化雪
带来蜜情
冬雨和南国的雪
齐读第5段——冬 雨 图
人生感悟:
晚景的真淳
冬雨有什么特点,给整个大地带来了什么变化?带给你怎样的人生感悟?
春雨
秋雨
夏雨
冬雨
永远是美的
2.文章没有直接描写春雨,而是写万物经雨洗淋后的情态。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这段文字写了春雨给万物带来的变化,是间接描写,从而更好地展现了雨过天晴的春意盎然。间接抒发了作者对春雨的爱恋之情。同时更能激发读者想象力 。
间接描写
3. 文章的第三段“而夏天,就更是别有一番风情了”句中“别有一番风情”指的是哪些方面
①夏天的雨没有预告,说下就下;
②光头浇雨,更有滋味;
③一切不掩饰地敞开,花朵、树叶、杂革争先恐后地成长;
④暑气被吸收;
⑤雨声、蝉声、蛙鼓一起奏起了夏天雨的交响曲。
4. 凄冷的秋雨为什么能纯净人们的灵魂呢?
秋天的雨,端庄而又沉静。在人们劳累了一个春夏,收获的时节,给人安静与深思,秋雨使人静谧,使人怀想,使人动情,所以说可以纯净人的灵魂。
5. 这种“特殊的温暖”,是一种怎样的感觉?
冬雨给人以清冷和柔和的感觉,万物经过冬天的洗涤,使人感觉到湿润、明亮与温暖,让人忘记冷冽的寒风,干涩而苦的气息,忘记了严冬。
上文写雨多用“她”或“它”指称,为何这一段改称“你”。
品读第六段
作者将“雨”拟人化,使之可亲可感。人称的变化使雨的形象亲切自然,作者的情感流露更真实,直接抒发对“雨”的爱恋之情。
第二人称
便于抒发自己的情感
更加亲切自然
这一段在文章中有什么作用?
品读第七段
点明并深化主旨,
抒发作者对雨的爱恋之情。
段落作用
结构上:
内容上:
总结全文,
与开头照应,
结构严谨。
品味语言
说说下列语句使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什么效果?
⑴ “每一棵树仿佛都睁开特别明亮的眼睛”
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把树写活了,人格化了。它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树木刚刚从寒冬中苏醒过来,树干泛出黄青、嫩叶萌发的那种鲜活的生机。
⑵“水珠子从花苞里滴下来,比少女的眼泪还娇媚。”
本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把“雨水”写成“少女的眼泪”,并以“娇媚”饰之,写出了作者对春雨的喜爱和怜惜之情。
⑶“雨,似乎也像出嫁生了孩子的妇人,显得端庄而又沉静了”
本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秋雨“使人静谧,使人怀想,使人动情”的特点。
1、本文的“文眼”是什么?
她给我的形象和记忆,永远是美的。
2、概括课文中描写的雨在四季各有怎样的美?
春雨:美丽而娇媚
夏雨:热烈而粗犷
秋雨:端庄而沉静
冬雨:自然而平静
3、每幅图画给作者带来生命的感悟:
初生的喜悦
青春的绽放
成熟的智慧
晚景的真淳
4、文本主旨(通过写四季的雨传达出了怎样的感情?):
抒发了作者对雨的赞美与爱恋(热爱)和对大自然与人生(生命)的追求。
总结
小结
有人说每个人不一定要成为诗人,但每个人可以诗意地活着。但我要说,没有一颗鲜活灵动的心,没有对自然、对生命的热爱,是无法进入那诗意的境界的。所以,当我们走进大自然、拥抱大自然时,只要用心观察自然,你就会发现这个世界真的很美!
拓展延伸
03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韩愈 《早春》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王维 《山居秋暝》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僧志南 《绝句》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苏轼 《六月二十
七日望湖楼醉书》
梧桐叶上三更雨,叶叶声声是别离。——周紫芝 《鹧鸪天》
雷声千嶂落,雨色万峰来。——李攀龙《广阳山道中》
楚水结冰薄, 楚云为雨微。——孟郊 《旅行》
夏雨
冬雨
春雨
秋雨
互说这些诗句各写的什么季节的雨?各有什么特点?
萌动生机待绿田
天将化雨舒清景
熏风瑞气满 川
殆尽冬寒柳罩烟
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