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时间:90分钟 试卷总分:100分 命题人:聂长玲 审核人:蒋艳萍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每小题3分,共60分)
1.用铁片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时,下列措施不能使氢气生成速率加大的是 ( )
A.加热 B.不用稀硫酸,改用98%浓硫酸
C.滴加少量CuSO4溶液 D.不用铁片,改用铁粉
2.在密闭容器里,A与B反应生成C,其反应速率分别用、、表示,已知2=3、3=2,则此反应可表示为( )
A.2A+3B=2C B.A+3B=2C C.3A+B=2C D.A+B=C
3.已知H2(g)+Cl2(g)=2HCl(g) △H=―184.6kJ·mol-1, 则反应HCl(g)=H2(g)+Cl2(g)的
△H为 ( )
A.+184.6kJ·mol-1 B.―92.3kJ·mol-1 C.―369.2kJ·mol-1 D.+92.3kJ·mol-1
4.设C+CO22CO △H>0(吸热反应)反应速率为 (1,N2+3H22NH3 △H<0 (放热反应)反应速率为 (2,对于上述反应,当温度升高时,(1和(2的变化情况为 ( )
A.都增大 B.都减小 C.(1增大,(2减小 D.(1减小,(2增大
5.对于反应2A(气)+xB(气) 4C(气)达到平衡时,C的浓度为1.2mol/L,当其它条件不变,把体积扩大1倍时,达到新平衡时,测得C的浓度为0.7mol/L,则x的值为 ( )
A.1 B.2 C.3 D.4
6.已知热化学方程式:SO2(g)+ O2(g) SO3(g) △H = ―98.32kJ/mol,在容器中充入2molSO2 和1molO2充分反应,最终放出的热量为( )
A. 196.64kJ B. 196.64kJ/mol C. <196.64kJ D. >196.64kJ
7.对于反应2SO2(g)+O2(g)2SO3(g) ΔH<0,能增大正反应速率且提高O2的转化率的措施是( )
A.移去部分SO3 B.降低体系温度
C.压缩反应容器的体积 D.升高体系温度
8.关于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原电池中失去电子的电极为阴极
B. 原电池的负极、电解池的阳极都发生氧化反应
C. 原电池的两极一定是由活泼性不同的两种金属组成
D. 电解时电解池的阴极一定是阴离子放电
9.取一张用饱和的NaCl溶液浸湿的pH试纸,两根铅笔芯作电极,接通直流电源,一段时间后,发现b电极与试纸接触处出现一个双色同心圆,内圈为白色,外圈呈浅红色。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a电极是阴极
B.电解过程中水是氧化剂
C.a电极附近溶液的pH变小
D.b极电极反应式为:2Cl--2e- ===Cl2↑
10.镍镉(Ni-Cd)可充电电池在现代生活中有广泛应用。已知某镍镉电池的电解质溶液为KOH溶液,其充、放电按下式进行:Cd + 2NiO(OH) + 2H2OCd(OH)2 + 2Ni(OH)2
有关该电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充电时阳极反应:Ni(OH)2 -e— + OH- == NiO(OH) + H2O
B.充电过程是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过程
C.放电时负极附近溶液的碱性不变
D.放电时电解质溶液中的OH-向正极移动
11.用惰性电极电解下列溶液,一段时间后,再加入一定质量的另一种物质(括号内),溶液能与原来溶液完全一样的是 ( )
A.CuCl2(CuSO4)??? B.AgNO3(H2O) ?????? C.NaCl(盐酸)?? D.CuSO4(CuO)
12.对于某一达到平衡状态的可逆反应,如果改变某一条件而使生成物浓度增大,则( )
A.平衡一定向正反应方向发生了移动 B.平衡一定向逆反应方向发生了移动
C.反应物浓度相应减小 D.平衡可能发生了移动,也可能没有发生移动
13.在可逆反应2A(g)+3B(g) xC(g)+D(g)中,已知起始浓度A为5mol/L,B为3mol/L,C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5 mol/(L·min),2min后,测得D的浓度为0.5 mol/L。则关于此反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2min末时A 和B的浓度之比为5︰3 B. x=1
C.2min末时B的浓度为1.5mol/L D.2min末时A的消耗浓度为0.5mol/L
14.已知汽车尾气无害化处理反应为2NO(g)+2CO(g)N2(g)+2CO2(g)。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升高温度可使该反应的逆反应速率降低
B.使用高效催化剂可有效提高正反应速率
C.反应达到平衡后,NO的反应速率保持恒定
D.单位时间内消耗CO和CO2的物质的量相等时,反应达到平衡
15.由可逆反应测绘出的图象如图所示,纵坐标为生成物在平衡体系中的百分含量,下列对该反应判断正确的是( )
A.反应物中一定有气体
B.生成物中一定无气体
C.正反应一定是放热反应
D.正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16.已知A(g)+B(g) C(g)+D(g)反应的平衡常数和温度的关系如下:
温度/ ℃
700
800
830
1000
1200
平衡常数
1.7
1.1
1.0
0.6
0.4
830℃时,向一个2 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0.2mol的A和0.8mol的B,反应初始4 s内A的平均反应速率v(A)=0.005 mol/(L·s)。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4 s时c(B)为0.76 mol/L
B.830℃达平衡时,A的转化率为80%
C.反应达平衡后,升高温度,平衡正向移动
D.1200℃时反应C(g)+D(g) A(g)+B(g)的平衡常数的值为0.4
17.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反应:X2(气) + Y2(气) 2Z(气), 已知 X2、Y2、Z的起始浓度分别为 0.1 mol/L, 0.3 mol/L, 0.2 mol/L, 在一定的条件下, 当反应达到平衡时, 各物质的浓度有可能是( )
A. Z为0.3 mol/L B.Y2 为0.4 mol/L C.X2 为0.2 mol/L D. Z为 0.4 mol/L
18.mA(g)+nB(g) pC(g)+qQ(g)当m、n、p、q为任意整数时,达到平衡的标志是:( )
①体系的压强不再改变 ②体系的温度不再改变 ③各组分的浓度不再改变
④各组分的质量分数不再改变 ⑤反应速率VA:VB:VC:VD=m:n:p:q
⑥单位时间内m mol A断键反应,同时p mol C也断键反应
A.③④⑤⑥ B. ②③④⑥ C.①③④⑤ D.①③④⑥
19.已知在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可逆反应:2SO2(g)+O2(g) 2SO3(g);△H<0,下列
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达平衡时,SO2的消耗速率必定等于O2的生成速率的2倍
B.达平衡时,升高温度,逆反应速率增加,正反应速率减小
C.达平衡后,若保持压强不变,充入少量氖气,则平衡向左移
D.达平衡后,若保持体积不变,充入少量O2气体,则平衡向右移,SO2转化率增大
20.金属镍有广泛的用途,粗镍中含有少量Fe、Zn、Cu、Pt等杂质,可用电解法制备高纯度的镍,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已知氧化性:Fe2+ A.阳极发生还原反应,其电极反应式:Ni2++2e- Ni
B.电解过程中,阳极质量的减少与阴极质量的增加相等
C.电解后,溶液中存在的离子只有Fe2+ 和Zn2+
D.电解后,Cu和Pt沉降在电解槽底部形成阳极泥
.
二、填空题(共40分)
21.(10分)电解原理在化学工业中有广泛应用。下图表示一个电解池,装有电解液a;X、Y是两块电极板,通过导线与直流电源相连。请回答以下问题:
(1)若X、Y都是惰性电极,a是饱和NaCl溶液,实验开始时,同时在两边各滴入几滴酚酞试液,则
电解池中X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 。
在X极附近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
(2)如要用电解方法精炼粗铜,电解液a选用CuSO4溶液,则
X电极的材料是 , Y电极的材料是 ,
Y电极反应式为 。(说明:杂质发生的电极反应不必写出)
22.(12分)在2L密闭容器中,800℃时反应2NO(g)+O2(g)2NO2(g)体系中,n(NO)随时间的变化如表:
(1)写出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___________________。
已知:K(300℃)>K(350℃),该反应是________热反应。
(2)右图中表示NO2的变化的曲线是____________。
用O2表示从0~2s内该反应的平均速率v=___________。
(3)能说明该反应已经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___。
A.v(NO2)=2v(O2) B.容器内压强保持不变
C.v逆(NO)=2v正(O2) D.容器内的密度保持不变
(4)为使该反应的反应速率增大,且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的是__________。
A.及时分离出NO2气体 B.适当升高温度
C.增大O2的浓度 D.选择高效的催化剂
23.(18分)全球气候变暖已经成为全世界人类面临的重大问题,温家宝总理在“哥本哈根会议”上承诺到2020年中国减排温室气体40%。
⑴ 地球上的能源主要源于太阳,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可以大量吸收CO2以减缓温室效应,
写出绿色植物利用水和二氧化碳合成葡萄糖并放出氧气的热化学方程式 。
⑵ 降低大气中CO2的含量及有效地开发利用CO2,目前工业上有一种方法是用CO2来生
△H=- 49.0kJ/mol 。测得CO2和CH3OH(g)的浓度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
从反应开始到平衡,氢气的平均反应速率
v(H2)=___________mol/(L·min);
② 氢气的转化率= ;
③ 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为 (保留小数点后2位);
④ 下列措施中能使平衡体系中n(CH3OH)/n(CO2)增大的是___________。
A.升高温度 B.充入He(g),使体系压强增大
C.将H2O(g)从体系中分离出去 D.再充入1mol CO2和3mol H2
⑤ 当反应达到平衡时,H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c1,然后向容器中再加入一定量H2,待反应再一次达到平衡后,H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c2。则c1 c2的关系(填>、<、=)。
⑶ 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关键是节能减排,大力开发利用燃料电池就可以实现这一目标。如图所示甲烷燃料电池就是将电极表面镀一层细小的铂粉,铂吸附气体的能力强,性质稳定。将其插入KOH溶液从而达到吸收CO2的目的。请回答:
① 通入甲烷一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
②随着电池不断放电,电解质溶液的pH???????(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通常情况下,甲烷燃料电池的能量利用率??????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甲烷燃烧的能量利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