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名校真题卷(三)河北省邯郸育华试题(有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名校真题卷(三)河北省邯郸育华试题(有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0.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8-26 19:13:4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小升初总复习
名校真题卷(三)邯郸育华语文试题
时间:90 分钟 满分:100 分
题号 一 二 三 总分
得分
一、基础知识(共 44分)
1.给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在正确读音下面打“√”。(8分)
明晃晃(huǎng huàng) 挽联(wǎn huàn)
畜生(xù chù) 啼啭(zhuǎn zhuàn)
沮丧(sāng sàng) 刚劲(jìn jìng)
纤夫(qiàn xiān) 水浒(hǔ xǔ)
嗫嚅(rú xū) 瘦削(xuē xiāo)
瞥见(piē piě) 蜷缩(quán juān)
绵亘(gèn gèng) 间隔(jiān jiàn)
肖像(xiāo xiào) 模样(mó mú)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3分)
A.詹天佑对工作认真负责,一丝不苟。
B.他平时光玩,要考试了,却天天开夜车,结果得了病,真是自作自受。
C.长假期间,街上车水马龙,游人络绎不绝。
D.司马迁忍气吞声,奋发图强,终于写成了长篇历史巨著----《史记》。
3.下列句子中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 )。(4分)
①飘飘洒洒的雨丝,是无数轻捷柔软的手指。
②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③那一团团飘然而过的“艾得莱斯”,犹如天幕上朵朵鲜艳的彩云。
④远处,一只不知名的鸟儿开始啼啭起来,仿佛在倾吐着雨后的欢悦。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4分)
A.《嫦娥一号》是我国的首颗绕月人造卫星。
B.江姐、许云峰、小萝卜头……等,都是革命小说中的人物。
C.“哼!你不认识 我可认识他。”侦探冷笑着,又吩咐他手下的那一伙:“看好,别让他自杀,先把手枪夺过来。”
D.家里也有灯:走马灯、宫灯、各形各色的纸灯,还有纱灯,里面有小铃,到时候就叮叮地响。
5.按要求改写句子。(10分)
(1)她是音乐学院的教授,不可能是聋子。
改为反问句:
改为感叹句:
(2)他那灰白的抽动着的嘴唇里发出低微的声音。(缩句)
(3)我怀念母亲的情绪越来越剧烈。(修改病句)
(4)这么冷的天,那个拉车的怎么能光着脚拉着车在路上跑呢 (改为陈述句)
(5)门老师说:“同学们太累了,我今天就不布置作业了,你们在家看看书吧!”(改为转述句)
6.将下列句子填人横线处,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4分)
办教育跟种庄稼相比,有相同也有不同。 , 。 ,
,使受教育者在德、智、体、美、劳各方面逐步发展成长,成为合格的建设者。
①相同的是工作对象都是有生命的,都是自己成长,都有自己成长的规律
②办教育还得为受教育者提供陶冶情操、启迪智慧、锻炼能力的种种条件
③种庄稼只要满足庄稼生长的需要就成
④不同的是办教育比种庄稼复杂得多
A.①②③④ B. ②③④① C.①④③② D.③④②①
7.诗词名句填空。(8分)
(1)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子曰:“其恕乎!已所不欲, 。”
(2)李商隐登上乐游原,看到余晖映照、晚霞满天,于是发出嗟老伤穷、残光末路的感叹:“ , 。”
(3)阅读我国古代诗文,四季美景尽收眼底:盛夏有“ ,映日荷花别样红”;深秋有“ ,霜叶红于二月花”。
8.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所指代的身份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3分)
①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②我堂堂须眉,诚不若彼裙钗。
③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④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
儿童 女子 男子 老人
B.平民 男子 女子 儿童
C.小孩 男子 女子 平民
D.平民 女子 男子 男子
二、阅读理解(共26分)
(一)朝三暮四(12分)
宋有狙公者,爱①狙 ,养之成群。能解狙之意,狙亦②得公之③心。损其家④口,充狙之⑤欲 。⑥俄而"⑦匱焉,将⑧限其食。⑨恐众狙之不⑩馴于已也,先⑩诳哥。之曰:“ 与 若 芋,朝三而暮四, 足“乎 ” 众狙皆 起而怒°。俄而曰:“与若茅, 朝四而暮三,足乎 ”众狙皆伏而喜。
----《庄子·齐物论》
【注释】①狙(jū):猴子。②得:懂得。③心:心意。④口;口粮。⑤欲:欲望,要求。⑥俄而:一会儿,不久。⑦匮:不够。⑧限:减少。⑨恐:恐怕。⑩驯(xún):驯服,顺从,听从。 诳(kuáng):欺骗,瞒哄。 与:给。 若:人称代词,就是“你”、“你们”。 芋(xù):橡粟,一种粮食。 足:够。 众:所有的。 起而怒:一起生气起来。怒:恼怒,生气。 朝:早上。
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章中的意思。(4分)
(1)能解狙之意( ) (2)损其家口( )
(3)充狙之欲( ) (4)众狙皆伏而喜( )
2.养狙之人是怎样使猕猴们满意的呢 (用自己的话概括)(4分)
3.从本文中收获了什么道理 (4分)
(二)每一棵草都会开花(14分)
①去乡下,跟母亲一起到地里去。惊奇地发现,一种叫牛耳朵的草,开了细小的黄花。那些小小的花,羞涩地藏在叶间,不细看,还真看不出。我说,怎么草也开花 母亲笑着扫过一眼来,淡淡说:“每一棵草,都会开花的”。愣住,细想,还真是这样。蒲公英开花是众所周知的。开成白白的绒球球,轻轻一吹,满天飞花。狗尾巴草开的花,就像一条狗尾巴,若成片,是再美不过的风景。蒿子开花,是大团大团的……就没见过不开花的草。
②曾教过一个学生,很不出众的一个孩子,皮肤黑黑的,还有些耳聋。因不怎么听见声音,他总是竭力张着他的耳朵,微向前伸了头,作出努力倾听的样子。这样的孩子,成绩自然好不了,所有的学科竞赛,譬如物理竞赛,化学竞赛,他都是被忽略的一个。甚至,学期大考时,他的分数,也不被计入班级总分。所有人都把他当残疾,可有,可无。
③他的父亲,一个皮肤同样黝( )黑的中年人。常到学校来看他,站在教室外,他回头看看窗外的父亲。也不出去,只送出一个笑容。那笑容真是灿烂,盛开的野菊花般的,有大把阳光气息在里头。我好奇他绽放出那样的笑。问他:“为什么不出去跟父亲说话 ”他回我:“爸爸知道我很努力的。”我轻轻叹一口气,在心里,有些感动,又有些感伤。并不认为他,可以改变自己什么。
④学期要结束的时候,学校组织学生手工竞赛,是要到省里夺奖的,这关系到学校的声誉。平时的劳技课,都被充公上了语文、数学,学生们的手工水平,实在有限,收上去的作品,很令人失望。这时,却爆出冷门,有孩子送去手工泥娃娃一组,十个。每个泥娃娃,都各具情态,或微笑,或xiá( )想。活泼、纯真、美好,让人惊叹。作品报上省里去,顺利夺得特等奖。全省的特等奖,只设了一名,其轰动效应,可想而知。
⑤学校开大会表彰这个做出泥娃娃的孩子。热烈的掌声中,走上台的,竟是黑黑的他,那个耳聋的孩子。或许是第一次站到这样的台上,他神情很是局促不安,只是低了头,羞涩地笑。让他谈获奖体会,他嗫嚅半天,说:“我想,只要我努力,我总会做成一件事的”。刹那间,台下一片静,静得阳光掉落的声音,都能听得见。
⑥从此面对学生,我再不敢轻易看轻他们中任何一个。他们就如同乡间的那些草们,每棵草都有每棵草的花期,哪怕是最不起眼的牛耳朵,也会把黄的花,藏在叶间。开得细小而执著。
1.给文中加点字注音或填字。(2 分)
黝( )黑 xiá( )想
2.结合语境,说说对第⑤段中加点的“嗫嚅”一词的理解。(4 分)
3. 赏析画横线的句子。(4分)
4.标题“每一棵草都会开花”有什么特点 (4分)
三、作文(30分)
读了《感恩》这篇文章后,同学们一定会感受到“感恩”不但是一种美好的情感,而且是具体的行动。小草,感谢阳光给它的生机;叶子,感谢土壤给它的绿意;水滴,感谢大海给它的包容;小鸟,感谢鸟妈妈给它的蓝天……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爱的世界里,都有一颗感恩的心。请结合自己在生活中的发现和体验,以“我有一颗感恩的心”为题,写一篇习作,不少于 500 字。(请另附作文纸)
提示:习作中要写出你为什么感恩,重点写出你是怎样感恩的。
名校真题卷(三)邯郸育华语文试题答案
一、1.huǎng wǎn chù zhuǎn sàng jìng
qiàn hǔ rú xuē piē quán gèn jiàn xiào mú
2.D 3.A 4.D
5.(1)她是音乐学院的教授,怎么可能是聋子 她是音乐学院的教授,不可能是聋子啊! (2)嘴唇里发出声音。 (3)我怀念母亲的情绪越来越强烈。 (4)这么冷的天,那个拉车的不能光着脚拉着车在路上跑。 (5)门老师说,同学们太累了,他今天就不布置作业了,让我们在家看看书。
6.C 7.(1)勿施于人 (2)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3)接天莲叶无穷碧 停车坐爱枫林晚
8.C
二、(一)1.(1)了解、理解 (2)损失、减少
(3)满足(4)趴
2.原来给橡树果实早上三颗,晚上四颗,猕猴不满意,后来变成了早上给四颗,晚上给三颗,就满意了。
3.看问题不要只停留在表面,应该看到其实质。
(二)1.yǒu 遐
2.“嗫嚅”在这里是想说而又说不出的意思,这是动作、神态描写,也是细节描写。表现了小男孩的窘迫、紧张。
3.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表现了小男孩尽管貌不惊人、技不出众,但他有着健康、乐观、向上的心态。为下文小男孩的成功做了铺垫。
4.标题形象生动,含有比喻意义,生动地说明了只要努力,每个人都可以成功的道理。
三、略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