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升初总复习
名校真题卷(一)衡水五中语文试题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 分
题号 一 二 三 总分
得分
一、基础知识(32 分)
1.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3 分)
A. 骇人听闻 孤陋寡闻 迥乎不同 语无伦次 红装素裹
B. 义愤填膺 小心翼翼 冥思暇想 不屑置辩 触目伤怀
C. 根深蒂固 含首低眉 闲情逸致 中流砥柱 深恶痛疾
D. 望眼欲穿 心旷神怡 眼花嘹乱 轻飞曼舞 锋芒毕露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运用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周末,同学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去成都书法广场参观游览,一路上大家沐浴着阳光谈笑风生,尽享天伦之乐。
B.五一小长假期间,全国各大景区人满为患。拥堵的车流、攒动的人头,令许许多多的芸芸众生纷纷慨叹出行的困难。
C.5月22日,新疆乌鲁木齐市再次发生了严重暴恐案,导致大量无辜市民死伤。这一骇人听闻的事件激起了国际社会对暴徒罪行的强烈谴责。
D. 歌手李代沫因聚众吸毒被北京警方抓捕,其形象也跌至谷底。面对媒体的批评,李代沫的粉丝却义愤填膺,百般袒护他们心中的偶像。
3.下列句子,属于比喻句的一项是( )。(3 分)
A.雪后的原野上,梅花点点,每一朵都是一首精美的诗。
B.读书之余,我喜欢养些易种易活的自己会奋斗的花草。
C.幸亏红领巾帮助了我,要不然我不知道还要吃多少苦头。
D.他仰望着空中的燕子,仿佛他的心也一起飞上了蓝天。
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哎呀!真是太美了!”张老师说:“我非常满意!”
B.在中国传统教育典籍里,大家一致认为最重要的是《四书五经)。
C.怎么可能这样 你说的 没搞错吧 有没有再调查
D.贵州的黄果树、龙宫、重庆的武隆、四川的乐山均是旅游胜地。
5.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语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①只有孝敬父母的人,才是一个有责任心的、高尚的人。
②在社会发展的今天,倡导“孝道”,更有其不可替代的时代价值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③孔子曰:“孝,德之本也。”
④从远古时代的“孝感动天“的舜、到“亲尝汤药”的刘恒、“卖身葬父”的董永、“扇枕温衾”的黄香……不胜枚举。
⑤我们国家是有着 5000 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在其发展的各个阶段,“孝行”贯穿整个社会发展史。
A.①③⑤②④ B. ③①⑤④② C.②①③⑤④ D.③①②④⑤
6.相传郑板桥写过这样一首诗,从内容推测,是写给谁的 ( )(3分)
大风起兮月正昏,有劳君子到寒门。 诗书腹内藏千卷,钱串床头没半根。
出门当心黄尾犬,翻墙莫碰兰花盆。 夜深不及披衣送,收起雄心回家门。
A. 久别重逢的朋友 B.趾高气扬的贪官污吏
C.人室行窃的小偷。 D. 贫穷可怜的邻人
7.对下面这首唐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4分)
凉州词 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A.前两句以远处高山衬托“孤城”,描绘出边地的雄阔苍凉之景。
B.第三句中的“怨杨柳”有两层意思:一层意思是吹奏哀怨的《折杨柳》曲,另一层意思是说,因为与家人离别而怨恨的戍卒抱怨边塞杨柳不青,连折柳寄情的愿望也难以实现。
C.“春风不度玉门关”这句诗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喻指朝廷对戍边将士不关心,恩泽不能到达边塞。
D.全诗极写戍边者不得还乡的怨情,情绪消极悲切。
8.填入下面空白处的句子恰当的一项是( )。(4分)
教育是儒家思想中的重要课题,谈到数育的方法,孔子注重启发,强调引发学生的创造力,他说:“ ”由此可知,教育,与其他学生当作鸭子填入一些零碎知识,不如给他们几把钥匙,使之可以自动地去开发文化的金库和宇宙的宝藏。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C. 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D.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9.下列各项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白雪公主》和《皇帝的新装》都是《安徒生童话》里的故事。
B.我国古代书法史上“二王”指的是王羲之和王献之父子。
C.宋江、林冲、武松是名著《水浒传》中的人物。
D.我国文学史上的四书指《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10.依据文段内容,在横线上补全语句,使语言得体,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超市里,一位营业员发现有位顾客买青菜时,把菜叶剥掉了许多。于是,她走上前去,对他说:“同志, 。”
A.是干什么 不能再剥了 B.小心点儿,别把菜叶碰掉了
C.你不能这样买菜,影响多不好 D.把菜放那儿,不卖了
二、阅读理解(共 38分)
(一)文言文阅读(14分)
荆宣王问群臣曰:“吾闻北方之畏①昭奚恤也,②果诚“何如 ”群臣莫对。
③江乙对曰:“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狐曰:‘④子田无敢食我也!天帝使我⑤长心百兽。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子以我为不信,吾为子先行,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 ”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兽见之,皆走。虎不知兽
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
今王之地五千里,带⑥甲国百万,而专属之于昭奚恤,故北方之畏奚恤也,其实畏王之甲兵也!犹百兽之畏虎也!”
选自(《战国策·楚幕》)
【注释】①昭奚恤:人名,楚国当时著名的将领。②果诚:果真。③江乙:人名,魏国人,很有智谋,当时在楚国做事。④子:你。⑤长:做……首领。⑥甲:军队。
1.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 分)
(1)虎求百兽而食( ) (2)无敢食我( )
(3)兽见之皆走( ) (4)故遂与之行( )
2.翻译下列句子。(4 分)
(1)天帝使我长百兽,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
(2)虎不知兽畏已而走也,以为畏狐也。
3.这则故事对应的成语是什么 这则故事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2+4=6分)
(二)学溜冰(24 分)
①从前有一位体育老师,教我们溜冰。
②开始时,我不知道技巧,总是跌倒。所以,他给我一把椅子,让我推着椅子溜。
③果然,此法甚妙。因为椅子稳当,可以使我站在冰上如站在平地上一般,不再跌跤,而且,我可以推着椅子行进,来往自如。
④我想,椅子真是好!
⑤于是,我一直推着椅子溜。
⑥溜了一个星期之久,有一天,老师来到冰场,一看我还在那儿推着椅子哪!这回他走上冰来,一言不发,把椅子从我手中搬走。
⑦失去了椅子,我不觉惊惶大叫,脚下不稳,跌了下去,嚷着要那椅子。
⑧老师在旁边,看着我在那里叫嚷,无动于衷。我只得自力更生,站稳了脚步。我这才发现,我在冰上这样久,椅子已经帮我学了很多。但推椅子只是一个过程,真要学会溜冰,非得把椅子拿开不可--没有人带着椅子溜冰的,
是不是
⑨不要以为你离开某人就活不下去!
⑩更不要使你自己离开某人就活不下去!
世上没有人可以支持你一生!别人可以在你需要时扶你一把,但是别人还有别人的事,他不能变成你的一部分,来永远支持你。所以还是拿出力量来,承认“坚持独立,自求多福”这八个字吧!
1.读拼音写词语。(4 分)
nuò ruò jué jiàng zǔ náo kǒng bù
( ) ( ) ( ) ( )
文章的内容,用“”把文章分成两段,并概括每段的段意。(5 分)
第一段:
第二段:
3.故事中,在我初学溜冰时,老师为什么给我一把椅子 (2分)
4.当我能推着椅子自如溜冰时,老师为什么又把椅子搬走 (3分)
5.你怎样理解故事中“椅子”的含义 (2 分)
6.文章结尾“坚持独立,自求多福”这八个字,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3 分)
7.读了这个故事,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简要地写在下面。(5 分)
三、作文(30分)
成长就是一次旅行。旅程中有父母的陪伴、老师的指引,有朋友的鼓励,陌生人的关爱,有大自然美好的风光,也有沁人心脾的书香……
请以“温暖的旅程”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②不少于 400 字;③作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地名、人名;④书写工整,卷面整洁。(请另附作文纸)
名校真题卷(一)衡水五中语文试题答案
一、1.A 2.C 3.A 4.C5.B6.C7.D 8.A 9.A 10.B
二、(一)1.(1)吃(2)不(3)都(4)于是
2.(1)天帝派我做群兽的领袖,如果你吃掉我,就违背了天帝的命令。
(2)老虎不明白群兽是害怕自己才逃跑的,反而以为(它们)是害怕狐狸。
3.狐假虎威 启示:①从“狐”的角度:当自己的力量不足时,可以寻找可以依靠的力量,帮助自己获得成功。②从“虎”的角度:对于当权者来说,要能分辨是非,要了解你身边的小人与君子,不要被小人利用。③从文中“兽”的角度:要辨别是非,不能被别有用心的人蒙骗。
(二)1.懦弱 倔强 阻挠 恐怖
2.第一段:(第 1--8段)写一位体育老师用椅子教“我”学习溜冰的事。第二段:(第 9--11段)学溜冰给“我”的启示。
3.因为“我”在初学时遇到很多困难,当“我”正需要别人帮助时,老师想通过椅子来帮助“我”掌握溜冰的技巧,尽快学会自己溜冰。
4.因为椅子只是一个过程,要真正地学会溜冰,必须离开椅子在冰上自由滑行。
5.“椅子”是帮助、支持你的人,是你依赖、依靠的人。
6.总结全文,深化主题,点明题意。
7.在生活中我们不应该一味地依赖别人生活,而应该学会独立而坚强地面对生活。
三、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