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2张PPT)
第一章 物质及其变化
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及其转化
1.1.2 分散系及其分类
00
学习目标
了解胶体及其分散系的概念;了解胶体与其他分散系的区别;了解胶体的重要性质和实际应用。
在胶体学习中,学会运用观察、实验、查阅资料等多种手段获取信息,并运用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对信息进行加工。
通过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情感,培养学生积极参与讨论交流的学习习惯。
学习重难点:胶体的概念及性质
胶体的概念
胶体的性质
分散系的概念及分类
三类分散系的比较
目 录
Contents
02
03
04
01
壹
reply
分散系的概念及分类
01
分散系的概念及分类
1.基本概念
(1)分散系:由一种(或多种)物质分散在另一种(或多种)物质中所得的体系。
(2)分散质:分散系中被分散成微粒的物质。
(3)分散剂:起容纳分散质作用的物质。
01
分散系的概念及分类
2.分散系的分类
(1)按照分散质或分散剂的聚集状态(气、液、固)来分,有九种类型。
气态
液态
固态
气态
液态
固态
分散质
分散剂
01
分散系的概念及分类
生活中的分散系:
比如:
空气(气气)、云(液气)、泡沫(气液)、牛奶(液液)、烟灰尘(固气)、珍珠(液固)、有色玻璃(固固)、等等。
01
分散系的概念及分类
思考:
当分散剂是水或其他液体时,按照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大小来分类,分散系可分为几类?
分散系
浊液
溶液
胶体
悬浊液
乳浊液
分散质粒子大于100nm
分散质粒子小于1nm
分散质粒子在1nm~100nm
分散系分类的实质依据——分散质微粒直径的大小。
01
分散系的概念及分类
交流:
1.下列哪些属于溶液、浊液或胶体?
泥浆水、氢氧化钙悬浊液、澄清石灰水、牛奶、海水、豆浆
泥浆水和氢氧化钙悬浊液属于浊液。
澄清石灰水和海水属于溶液,牛奶和豆浆属于胶体。
2.PM2.5分散在空气中形成的混合物属于胶体吗?
PM2.5是指直径小于2.5pm的颗粒,1pm=1000nm,而胶体的范围在1nm~100nm之间。所以一般来说不是胶体,而是浊液。
贰
reply
胶体的概念
02
胶体的概念
1.定义:分散质微粒的直径大小在1nm~100nm之间的分散系叫做胶体。
注意:胶体不是一类物质,而是几乎任何物质都可能形成的一种分散状态。例如:NaCl溶于水形成溶液,如果分散在酒精中则可形成胶体。
02
胶体的概念
氢氧化铁胶体的制备
实验仪器与药品:
氯化铁饱和溶液、蒸馏水、试管、酒精灯等。
反应原理:FeCl3 + 3 H2O Fe(OH)3(胶体) + 3 HCl
实验过程:
加入约10ml蒸馏水于试管中,将蒸馏水加热至沸腾,向沸水中逐滴加入3~5滴FeCl3饱和溶液。继续煮沸至液体呈红褐色,停止加热。
02
胶体的概念
注意事项:
1、不能用自来水代替蒸馏水。
2、用饱和FeCl3 。
3、液体呈红褐色时要停止加热。
4、请勿用玻璃棒搅拌。
实验过程:
加入约10ml蒸馏水于试管中,将蒸馏水加热至沸腾,向沸水中逐滴加入3~5滴FeCl3饱和溶液。继续煮沸至液体呈红褐色,停止加热。
02
胶体的概念
实验:制备氢氧化铁胶体
02
胶体的概念
1、实验过程
把装有CuSO4溶液、Fe(OH)3胶体的试管,分别用激光笔照射烧杯中的液体,在与光束垂直的方向进行观察。
2、探究过程
问题1、激光笔照射硫酸铜溶液,有什么现象?
问题2、激光笔照射氢氧化铁胶体,有什么现象?
问题3、产生不同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叁
reply
三类分散系的比较
03
三类分散系的比较
思考交流:
1.鸡蛋壳表面有很小的孔,可以透过空气和水蒸气,使鸡蛋呼吸。为什么鸡蛋里的蛋清和蛋黄等不能流出蛋壳外呢?
2.三种分散系的分散质粒子大小各不相同,物理性质上有哪些不同?
03
三类分散系的比较
1、实验过程
取FeCl3溶液、淀粉胶体、泥沙浊液,分别用滤纸过滤。
2、探究过程
问题1、泥沙能否透过滤纸?
问题2、FeCl3溶液能否透过滤纸?
问题3、碘水滴到下层滤纸上是否变蓝色?
分散系 泥沙水 FeCl3溶液 淀粉胶体
能否透过滤纸 否 能 能
03
三类分散系的比较
1、实验过程
将淀粉胶体和NaCl溶液装入半透膜制成的小口袋中,用绳子系上悬挂在装有蒸馏水的烧杯中,静置五分钟后取烧杯中的液体分别装入两支试管中。
2、探究过程
问题1、AgNO3滴加到试管1中出现沉淀的原因?
问题2、碘水滴加到试管2中不变蓝色的原因?
03
三类分散系的比较
原因:分散质粒子的大小不同。
分散系 NaCl溶液 淀粉胶体
能否透过半透膜 能 否
分散系 泥沙水 FeCl3溶液 淀粉胶体
能否透过滤纸 否 能 能
溶液既可以透过半透膜、也可以透过滤纸;胶体不能透过半透膜、但可以透过滤纸;浊液两者皆不可透过。
03
三类分散系的比较
分散系 溶液 胶体 浊液
外观
分散质微粒组成
微粒直径
能否透过滤纸
均一、稳定、透明
均一、稳定、透明
不均一、不稳定、不透明
分子、离子
大分子、离子的集合体
固体颗粒、液体小液滴
<1nm
1~100nm
>100nm
能
能
不能
肆
reply
胶体的性质
04
胶体的概念
当一束可见光通过胶体时,可以看到一条光亮的“通路”。这条光亮的“通路”是由于胶体粒子对光线散射(光波偏离原来方向而分散传播)形成的,叫做丁达尔效应。
丁达尔效应是区分胶体与溶液的一种常用的物理方法。
04
胶体的性质
丁达尔效应形成原因:胶体粒子对光线散射而形成的光亮的”通路“。
主要应用:区分胶体与溶液的一种常用物理方法。
想一想
胶体不容易聚集成质量较大的颗粒,属于介稳体系,你知道原因吗?
04
胶体的性质
1、实验过程
(1)对比试管中的硫酸铜溶液、氢氧化铁胶体、泥沙水。
(2)向试管中加入氯化钠溶液。
(3)播放用玻璃棒向装有胶体的烧杯快速搅拌视频。
2、探究过程
问题1、试管中的氢氧化铁胶体有无变化?
问题2、加入氯化钠溶液后,试管中的氢氧化铁胶体出现何现象?
问题3、实验2、3产生现象的原因?
04
胶体的性质
一定条件下,中和或减弱胶体粒子的电荷,胶体粒子就会聚集成较大颗粒析出,这种性质叫做胶体的聚沉。
介稳性产生原因:
1、胶体粒子带有同种电荷,相互排斥,不易聚集成更大颗粒。(主要原因)
2、胶体粒子在不停的做布朗运动。(次要原因)
04
胶体的性质
聚沉的常用方法:
1、加热
原因:胶体粒子加速运动,增加碰撞机会,导致胶体凝聚而沉淀。
2、加电解质
原因:加入的离子中和了胶体粒子所带电荷,使胶粒聚集成较大颗粒而沉淀。
3、加带相反电荷胶体粒子的胶体
原因:带相反电荷胶粒相遇时互相中和电荷,从而聚集成大颗粒而沉积。
04
胶体的性质
电泳
1.电泳现象及其产生的原因
再外加电场的作用下,胶体粒子在分散剂里向电极做定向移动的现象
2.原因:胶体粒子带电荷,当胶粒带正电荷时向阴极运动,当胶粒带负电荷时向阳极运动。
特别提醒:胶体不带电,胶体中的胶粒能够吸附体系中的带电离子而使胶粒带电荷,但整个分散系仍呈电中性。
05
课堂总结
1、分散系
(1)概念 (2)组成
(3)分类:① 按分散系组成所存在状态的不同分:9种
② 当分散剂是液态时,按分散质粒子直径大小分:
2、胶体的性质和应用
①丁达尔效应(区分胶体与溶液的一种物理方法)
②聚沉
③介稳性(同种电荷相排斥、布朗运动)
④电泳
Fe(OH)3(胶体)
06
随堂训练
1. “纳米材料”是粒子直径为1~ 100nm的材料,纳米碳就是其中的一种,若将纳米碳均匀地分散到蒸馏水中,所形成的物质( )
①是溶液 ②是胶体 ③能产生丁达尔效应 ④能透过滤纸 ⑤不能透过滤纸 ⑥静置后,会析出黑色沉淀
A.①④⑥ B. ②③④
C.②③⑤ D. ①③④⑥
B
06
随堂训练
2.下列事实与胶体的性质有关的是 ( )
①用盐卤点豆腐 ②工厂静电除尘 ③医药上用三氯化铁止血
④ 江河入海口形成三角洲
A.只有①② B.只有①②④
C.只有①②③ D.全部
D
感谢观看
THANK Y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