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
5.3《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2022秋·广东汕头·高二金山中学校考阶段练习)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列小题。
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自贼者也;谓其君不能者,贼其君者也。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
——孟子《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1.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 内:同“纳”,结交
B.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 要:求取
C.自贼者也 贼:小人
D.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 保:使……安定
2.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及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人之有是四端也
A.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 B.知皆扩而充之矣
C.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D.治天下可运之掌上
3.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
B.无欲速,无见小利
C.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
D.若火之始然
4.翻译文中划线句子。
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
(2023秋·上海·高二统考期末)阅读下文,回答小题。
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自贼者也;谓其君不能者,贼其君者也。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
(选自《孟子·公孙丑上》)
5.填入文中方框处的虚词是( )
A.也 B.耳 C.矣 D.者
6.划线句中,孟子举例证明“人皆有不忍人之心”的观点时,用了一个怎样的推理形式?
7.下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孟子以性善论为前提,以实现政治理想为旨归,由仁心推导出仁政:不忍人之心是人固有之仁心,因而仁政也应该是天经地义的。
B.孟子在讨论“人皆有不忍人之心”的原因时,以“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忧惕恻隐之心”一事为例进行分析论证。
C.孟子以“人之四体”喻“仁德之四端”,生动贴切,强调了“四端”与生俱来的特性,同时又为后文论述张本。
D.《孟子》和《论语》不同,前者是专题散文,长于论辩,气势磅礴,后者是语录体散文,用意深远,言简意赅。
8.梳理本文的论证思路。
(2022秋·黑龙江哈尔滨·高二哈尔滨市第二十四中学校校考阶段练习)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雍也》三十)
(乙)
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由是观之……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
(节选自《孟子》)
(丙)
为学者日益,为道者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以为。取天下也,恒无事;及其有事也,不足以取天下。
(节选自帛书《老子》)
(丁)
文王观于臧,见一丈夫钓,而其钓莫钓。非持其钓有钓者也,常钓也。文王欲举而授之政,而恐大臣父兄之弗安也;欲终而释之,而不忍百姓之无天也。于是旦而属之大夫曰:“昔者寡人梦见良人,黑色而髯,乘驳马而偏朱蹄,号曰:‘寓而政于臧丈人,庶几乎民有瘳乎!’”诸大夫蹴然曰:“先君王也。”文王曰:“然则卜之。”诸大夫曰:“先君之命,王其无它,又何卜焉。”遂迎臧丈人而授之政。典法无更,偏令无出。三年,文王观于国,则列士坏植散群,长官者不成德,斔斛不敢入于四境。列士坏植散群,则尚同也;长官者不成德,则同务也。文王于是焉以为大师,北面而问曰:“政可以及天下乎?”臧丈人昧然而不应,泛然而辞,朝令而夜循,终身无闻。
(节选自《庄子》)
9.下列文句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B.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C.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D.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10.下列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如有博施于民 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B.文王欲举而授之政 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C.可谓仁之方也 若火之始燃,泉之始达
D.又何卜焉 就有道而正焉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
A.“及其有事也”与“不足以事父母”(《孟子》)两句中的“事”含义相同。
B.“非恶其声而然也”与“交相恶则乱”(《兼爱》)两句中的“恶”含义不同。
C.“为道者日损”与“道芷阳间行”(《鸿门宴》)两句中的“道 ”含义相同。
D.“无是非之心,非人也”与“人之有是四端也”(《孟子》)两句中的“是”含义不同。
12.下列各句与例文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文王于是焉以为大师
A.合抱之木,生于毫末 B.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
C.剖之以为瓢 D.死而不亡者寿
13.对以下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四海,指天下。海内、六合、八荒、宇内等词语也可用来指天下。
B.《礼记》,是五经之一。“三礼”指:《小戴礼记》《周礼》《仪礼》。
C.《孟子》,是四书之一,“四书”之名始于北宋,朱熹将《大学》从《礼记》中抽取出来,为《大学》《中庸》做章句,为《论语》《孟子》做集注,把它们编在一起做《四书章句集注》。
D.“大学”,在古代的含义有两种:“博学”之态;与“小学”相对的“大人之学”。
1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
②文王欲举而授之政,而恐大臣父兄之弗安也。
15.在治理国家的问题上,儒家和道家主张各有不同,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2022秋·广东珠海·高二珠海市斗门区第一中学校考阶段练习)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自贼者也;谓其君不能者,贼其君者也。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
(节选自《孟子》)
(乙)
文王观于臧,见一丈人钓,而其钓莫钓。非持其钓有钓者也,常钓也。文王欲举而授之政,而恐大臣父兄之弗安也;欲终而释之,而不忍百姓之无天也。于是旦而属之大夫曰:“昔者寡人梦见良人,黑色而髯,乘驳马而偏朱蹄,号曰:‘寓而政于臧丈人,庶几乎民有瘳乎!’”诸大夫蹴然曰:“先君王也。”文王曰:“然则卜之。”诸大夫曰:“先君之命,王其无它,又何卜焉。”遂迎臧丈人而授之政。典法无更偏令无出三年文王观于国则列士坏植散群长官者不成德。列士坏植散群,则尚同也;长官者不成德,则同务也。文王于是焉以为大师,北面而问曰:“政可以及天下乎?”臧丈人昧然而不应,泛然而辞,朝令而夜循,终身无闻。
(节选自《庄子》)
16.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典法无更/偏令无出三年/文王观于国/则列士坏植散群/长官者不成德。
B.典法无更/偏令无出/三年/文王观/于国则列士坏植散群/长官者不成德。
C.典法无更/偏令无出三年/文王观/于国则列士坏植散群/长官者不成德。
D.典法无更/偏令无出/三年/文王观于国/则列士坏植散群/长官者不成德。
17.下列对文中加点词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先王:古代帝王,一般特指历史上尧舜禹汤文武几个有名的帝王。
B.孺子:儿童、幼儿。古代也可以指天子、诸侯的继承人。本文指前者。
C.乡党:这里指同乡的人。周制,一万二千五百家为乡,五百家为党。
D.大师:造诣深、享有盛誉的学者。
1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甲文以突然看见小孩快掉入井里时的反应为论据,论证“人皆有不忍人之心”,由此提出人都有“四端”,进而论述“四端”对为人处世、治理天下的重要性。
B.甲文中的“羞恶之心,义之端也”中的“羞恶之心”指对自身的不善感到羞耻,对他人的不善感到憎恶之心。
C.当周文王问臧地老者的治国方法是否可以在全天下推广时,臧地老者悄然走开,早上颁布实施的法令到晚上就停止了,最终也没再听人说起过。
D.甲文综合运用举例论证、比喻论证、假设论证和对比论证,思路清晰,有说服力;乙文借助故事,婉曲达义,增强了说理的效果。
19.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
(2)寓而政于臧丈人,庶几乎民有瘳乎!
第二单元
5.3《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2022秋·广东汕头·高二金山中学校考阶段练习)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列小题。
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自贼者也;谓其君不能者,贼其君者也。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
——孟子《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1.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 内:同“纳”,结交
B.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 要:求取
C.自贼者也 贼:小人
D.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 保:使……安定
2.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及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人之有是四端也
A.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 B.知皆扩而充之矣
C.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D.治天下可运之掌上
3.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
B.无欲速,无见小利
C.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
D.若火之始然
4.翻译文中划线句子。
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
【答案】1.C 2.A 3.C 4.凡是有这四种发端的人,知道都要扩大充实它们,就像火刚刚开始燃烧,泉水刚刚开始流淌。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C.贼:伤害。句意:是自暴自弃的人。
故选C。
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例句:主语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无实义。句意:人有这四种发端。
A.主语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无实义。句意:就像火刚刚开始燃烧,泉水刚刚开始流淌。
B.指示代词,它们。句意:知道都要扩大充实它们。
C.结构助词,的。句意:每个人都有怜悯体恤别人的心情。
D.指示代词,它们,代东西。句意:治理天下就可以像在手掌心里面运转东西一样容易了。
故选A。
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中的通假字现象的理解能力。
A.“内”同“纳”,结交。句意:这不是因为要想去和这孩子的父母拉关系。
B.“无”同“毋”,不要。句意:不要求速成,不要贪图小利。
C.无通假字。句意:不是因为要想在乡邻朋友中博取声誉。
D.“然”同“燃”,燃烧。句意:就像火刚刚开始燃烧。
故选C。
4.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端”,发端。“充”,充实。“然”,通“燃”,燃烧。
参考译文:
孟子说:“每个人都有怜悯体恤别人的心情。古代圣王由于怜悯体恤别人的心情,所以才有怜悯体恤百姓的政治。用怜悯体恤别人的心情,施行怜悯体恤百姓的政治,治理天下就可以像在手掌心里面运转东西一样容易了。之所以说每个人都有怜悯体恤别人的心情,是因为,如果今天有人突然看见一个小孩要掉进井里面去了,必然会产生惊惧同情的心理——这不是因为要想去和这孩子的父母拉关系,不是因为要想在乡邻朋友中博取声誉,也不是因为厌恶这孩子的哭叫声才产生这种惊惧同情心理的。由此看来,没有同情心,简直不是人;没有羞耻心,简直不是人;没有谦让心,简直不是人;没有是非心,简直不是人。同情心是仁的发端;羞耻心是义的发端;谦让心是礼的发端;是非心是智的发端。人有这四种发端,就像有四肢一样。有了这四种发端却自认为不行的,是自暴自弃的人;认为他的君主不行的,是暴弃君主的人。凡是有这四种发端的人,知道都要扩大充实它们,就像火刚刚开始燃烧,泉水刚刚开始流淌。如果能够扩充它们,便足以安定天下,如果不能够扩充它们,就足以赡养父母。”
(2023秋·上海·高二统考期末)阅读下文,回答小题。
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自贼者也;谓其君不能者,贼其君者也。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
(选自《孟子·公孙丑上》)
5.填入文中方框处的虚词是( )
A.也 B.耳 C.矣 D.者
6.划线句中,孟子举例证明“人皆有不忍人之心”的观点时,用了一个怎样的推理形式?
7.下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孟子以性善论为前提,以实现政治理想为旨归,由仁心推导出仁政:不忍人之心是人固有之仁心,因而仁政也应该是天经地义的。
B.孟子在讨论“人皆有不忍人之心”的原因时,以“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忧惕恻隐之心”一事为例进行分析论证。
C.孟子以“人之四体”喻“仁德之四端”,生动贴切,强调了“四端”与生俱来的特性,同时又为后文论述张本。
D.《孟子》和《论语》不同,前者是专题散文,长于论辩,气势磅礴,后者是语录体散文,用意深远,言简意赅。
8.梳理本文的论证思路。
【答案】5.C 6.排除法。其推理形式为:孩子要掉进井中时,观者所以会情不自禁地产生惊骇、怜悯之情,或因为他想借此结交孩子的父母,或因为他想在乡里博取名声,或因为他讨厌孩子落井时发出的声音,或因为人的本性就是如此。观者既不因为想借此结交孩子的父母,也不因为他想在乡里博取名声,更不因为他讨厌孩子落井时发出的声音。所以,这是人的本性使然。 7.D 8.本文开篇以“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为前提,推导出“不忍人之政”,继而推导出以“不忍人之政”治理天下,就如同“运之掌上”那样容易。接下来,孟子以“孺子将入于井”举例论证了“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这乃是人的本性。在此基础上,运用排比指出了“四心”与“四端”的关系。最后运用比喻论证和对比论证的方法,强调了人本就有“四端”及扩充“四端”的重要性。论述层次清晰,逻辑严密,层层推进,富有气势和感染力。
【解析】5.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运用文言虚词的能力。
语段中孟子的这句话“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表示陈述语气。
A.“也”,语气词,用在句末多表示判断语气。
B.“耳”, 语气词,常用于句末,译为“罢了”,带入原文后语义不通。
C.“矣”, 语气词,用于句末,表示陈述语气。
D.“者”,语气词,表停顿。
故选C。
6.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重要语段的推理形式的能力。
首先要指出孟子举例证明“人皆有不忍人之心”的观点时,用的是排除法推理形式。
“今人……皆有怵惕恻隐之心”是说孩子要掉进井中时,观者会情不自禁地产生惊骇、怜悯之情。为什么观者会产生这样的心理,作者排除了“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非恶其声而然也”这三种情况。那么,就只有一种情况了,那就是人的本性使然。
7.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D.“《孟子》和《论语》不同,前者是专题散文”错,《孟子》是语录体散文。
故选D。
8.本题考查学生梳理论证思路的能力。
本文开篇就说以“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为前提,推导出“不忍人之政”,继而推导出以“不忍人之政”治理天下,就如同“运之掌上”那样容易;
接下来,孟子举“孺子将入于井”的例子,指出众人面临“孺子将入于井”时产生的心理——“皆有怵惕恻隐之心”,接着分析产生这样的心理“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那自然就是人的本性使然;
孟子据此展开进一步论述:首先作出判断,孟子在这里强调,“四心”是区别人与非人的标准。没有这四心,就不能称之为人。之后,孟子指出了“四心”与“四端”的关系,即“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自贼者也;谓其君不能者,贼其君者也。”
最后得出结论是“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孟子在这里运用比喻论证和对比论证的方法,强调了人本就有“四端”及扩充“四端”的重要性。
论述层次清晰,逻辑严密,层层推进,富有气势和感染力。
参考译文:
孟子说:“每个人都有怜悯体恤别人的心情。古代圣王由于怜悯体恤别人的心情,所以才有怜悯体恤百姓的政治。用怜悯体恤别人的心情,施行怜悯体恤百姓的政治,治理天下就可以像在手掌心里面运转东西一样容易了。之所以说每个人都有怜悯体恤别人的心情,是因为,如果今天有人突然看见一个小孩要掉进井里面去了,必然会产生惊惧同情的心理——这不是因为要想去和这孩子的父母结交,不是因为要想在乡邻朋友中博取声誉,也不是因为厌恶这孩子的哭叫声才产生这种惊惧同情心理的。由此看来,没有同情心,简直不是人;没有羞耻心,简直不是人;没有谦让心,简直不是人;没有是非心,简直不是人。同情心是仁的发端;羞耻心是义的发端;谦让心是礼的发端;是非心是智的发端。人有这四种发端,就像有四肢一样。有了这四种发端却自认为不行的,是自暴自弃的人;认为他的君主不行的,是暴弃君主的人。凡是有这四种发端的人,知道都要扩大充实它们,就像火刚刚开始燃烧,泉水刚刚开始流淌。如果能够扩充它们,便足以安定天下,如果不能够扩充它们,就连赡养父母都成问题。”
(2022秋·黑龙江哈尔滨·高二哈尔滨市第二十四中学校校考阶段练习)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雍也》三十)
(乙)
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由是观之……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
(节选自《孟子》)
(丙)
为学者日益,为道者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以为。取天下也,恒无事;及其有事也,不足以取天下。
(节选自帛书《老子》)
(丁)
文王观于臧,见一丈夫钓,而其钓莫钓。非持其钓有钓者也,常钓也。文王欲举而授之政,而恐大臣父兄之弗安也;欲终而释之,而不忍百姓之无天也。于是旦而属之大夫曰:“昔者寡人梦见良人,黑色而髯,乘驳马而偏朱蹄,号曰:‘寓而政于臧丈人,庶几乎民有瘳乎!’”诸大夫蹴然曰:“先君王也。”文王曰:“然则卜之。”诸大夫曰:“先君之命,王其无它,又何卜焉。”遂迎臧丈人而授之政。典法无更,偏令无出。三年,文王观于国,则列士坏植散群,长官者不成德,斔斛不敢入于四境。列士坏植散群,则尚同也;长官者不成德,则同务也。文王于是焉以为大师,北面而问曰:“政可以及天下乎?”臧丈人昧然而不应,泛然而辞,朝令而夜循,终身无闻。
(节选自《庄子》)
9.下列文句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B.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C.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D.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10.下列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如有博施于民 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B.文王欲举而授之政 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C.可谓仁之方也 若火之始燃,泉之始达
D.又何卜焉 就有道而正焉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
A.“及其有事也”与“不足以事父母”(《孟子》)两句中的“事”含义相同。
B.“非恶其声而然也”与“交相恶则乱”(《兼爱》)两句中的“恶”含义不同。
C.“为道者日损”与“道芷阳间行”(《鸿门宴》)两句中的“道 ”含义相同。
D.“无是非之心,非人也”与“人之有是四端也”(《孟子》)两句中的“是”含义不同。
12.下列各句与例文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文王于是焉以为大师
A.合抱之木,生于毫末 B.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
C.剖之以为瓢 D.死而不亡者寿
13.对以下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四海,指天下。海内、六合、八荒、宇内等词语也可用来指天下。
B.《礼记》,是五经之一。“三礼”指:《小戴礼记》《周礼》《仪礼》。
C.《孟子》,是四书之一,“四书”之名始于北宋,朱熹将《大学》从《礼记》中抽取出来,为《大学》《中庸》做章句,为《论语》《孟子》做集注,把它们编在一起做《四书章句集注》。
D.“大学”,在古代的含义有两种:“博学”之态;与“小学”相对的“大人之学”。
1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
②文王欲举而授之政,而恐大臣父兄之弗安也。
15.在治理国家的问题上,儒家和道家主张各有不同,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答案】9.D 10.B 11.D 12.C 13.C 14.①不是因为想和小孩的父母结交,不是因为想跟同乡朋友博取名誉,也不是因为厌恶孩子的哭声才这样做。
②文王想举用他,把国事交他治理,又担心大臣和父兄辈族人不肯相安。 15.①儒家:治理国家要实行“仁政”,要具有恻隐、羞恶、辞让、是非之心,要做好四端一一仁义礼智;②道家:主张“无为而治”,顺应自然。
【解析】9.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孔子说:“岂止是仁人,简直是圣人了!就连尧、舜尚且难以做到呢。至于仁人,就是要想自己站得住,也要帮助人家一同站得住;要想自己过得好,也要帮助人家一同过得好。凡事能就近以自己作比,而推己及人,可以说就是实行仁的方法了。”
“何事”相当于“何止”,“于”字引出宾语“仁”,后面断开;“也”字是句中表停顿,不能在其后断开,排除AB;
“夫”字是句首发语词,其前断开,排除C。
故选D。
10.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A.于:介词,对于。句意:如果一个人能广泛地给民众以好处。
于:介词,引出对象。句意:还可以知道不少鸟兽草木的名称。
B.而:连词,表顺承。句意:文王想举用他,把国事交他治理。
而:连词,表顺承。句意:有没有一句话可以用来终身奉行呢?
C.之:助词,的。句意:可以说是实行仁道的方法了。
之:助词,取独。句意:像火刚刚燃起,泉水刚刚涌出一样。
D.焉:语气助词,表反问,呢。句意:又何必占卜呢。
焉:语气助词,无实义。句意:接近有道德的人,纠正自己的缺点。
故选B。
1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A.名词,指繁苛政举。句意:如果经常以繁苛政举骚扰民生。
动词,侍奉。句意:那就连侍奉父母都做不到。含义不同。
B.厌恶。句意:也不是因为厌恶这孩子的哭叫声才产生这种惊惧同情心理的。
厌恶、仇恨。句意:互相仇恨就会混乱。含义相同。
C.名词,规律。句意:求道的人,其情欲文饰则一天比一天减少。
动词,取道。句意:取道芷阳,抄小路走。含义不同。
D.辨别正确。句意:没有分辨是非善恶心的人,不能算是人。
代词,这。句意:人有这四种开端。含义不同。
故选D。
1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的能力。
“文王于是焉以为大师”省略句。句意:文王于是把臧丈人当作师者。
A.状语后置句,正常语序“于毫末生”句意:合抱的粗木,是从细如针毫时长起来的。
B.状语后置句,正常语序“于未有为之,于未乱治之”句意:在事情尚未发生之时就预防处理,要在祸乱产生之前就早做准备。
C.省略句,省略代词“之”,应是“剖之以(之)为瓢”。句意:把它剖开用(它)做瓢。
D.判断句。句意:虽死而“道”仍存的,才算是真正的长寿。
故选C。
13.本题考查学生对古代文学文化常识的掌握能力。
C.“北宋”错,朱熹是南宋人,“四书”之名始于南宋。
故选C。
14.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①“非……也”,判断句;“所以”,表原因;“内”,通“纳”,结交;“要”,求取;“恶”,厌恶。
②“举”,举用;“授之政”,把国事交他治理;“恐”,担心。
15.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观点态度的能力。
结合“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可知,儒家:治理国家要实行“仁政”,要具有恻隐、羞恶、辞让、是非之心,要做好四端一一仁义礼智
结合“无为而无以为”“典法无更,偏令无出。三年,文王观于国,则列士坏植散群,长官者不成德,斔斛不敢入于四境”可知,道家:主张“无为而治”,顺应自然。
参考译文:
(甲)
子贡说:“如果一个人能广泛地给民众以好处,而且能够帮助众人生活得很好,这人怎么样?可以说他有仁德了吗?”孔子说:“哪里仅仅是仁德呢,那一定是圣德了!尧和舜大概都难以做到!一个有仁德的人,自己想树立的,同时也帮助别人树立;自己要事事通达顺畅,同时也使别人事事通达顺畅。凡事能够推己及人,可以说是实行仁道的方法了。”
(乙)
孟子说:“每个人都有怜悯体恤别人的心情。古代圣王由于怜悯体恤别人的心情,所以才有怜悯体恤百姓的政治。用怜悯体恤别人的心情,施行怜悯体恤百姓的政治,治理天下就可以像在手掌心里面运转东西一样容易了。之所以说每个人都有怜悯体恤别人的心情,是因为,如果今天有人突然看见一个小孩要掉进井里面去了,必然会产生惊惧同情的心理——这不是因为要想去和这孩子的父母拉关系,不是因为要想在乡邻朋友中博取声誉,也不是因为厌恶这孩子的哭叫声才产生这种惊惧同情心理的。由此看来……凡是有这四种发端的人,都知道要扩大充实它们,就像火刚刚开始燃烧,泉水刚刚开始流淌。如果能够扩充它们,便足以安定天下,如果不能够扩充它们,就连赡养父母都成问题。”
(丙)
追求学问的人,知识一天比一天增加。追求大“道”的人,欲念一天比一天减少,私妄减少再减少,就达到了无为的境地。如果能够做到无为,即不妄为,就没有什么事情是做不成的了。治理天下的人要以清静无为、不扰民为治国之本,如果经常以繁苛政举骚扰民生,就不配治理国家了。
(丁)
周文王去臧地巡视,看见一位钓鱼的老者,身在钓鱼,心不在钓鱼上。他并非以持竿钓鱼为事,而是别有所钓,他经常就是这样钓法。文王想举用他,把国事交他治理,又担心大臣和父兄辈族人不肯相安;想最后舍弃此人,又不忍心让百姓们得不到善人的庇荫。于是就在清晨集合他的大夫们说:“昨天夜里我梦见一位好人,面黑两颊长满长须,骑的杂色马,马蹄的半边是赤色的,命令我说:‘托付你的国事给臧地老者,差不多民就可以解除病痛了!’”诸位大夫惊惧不安地说:“这是先君王季历啊!”文王说:“让我们占卜一下吧。”诸位大夫说:“先君之命令,王无可怀疑,又何必占卜。”于是就迎接臧地老者,授给国事。这个人掌政,以往典章法令没有更改,一篇新政令也未发出。三年之后,文王巡视国内,则见各种文士武士结成的私党都散掉了,官长们也不建立个人功德,标准不一的量器也不敢进入国境之内。文士武士们的私党散掉,则上同于君主;官长不建立个人功德,则能同以国事为务;标准不一的量器不入境,则诸侯们也就没有二心了。文王于是把臧丈人当作师者,北面而立请教说:“这样的政事可以推行于天下吗?”臧丈人默然不回答,淡漠无心地告辞而去,早晨还接受文王指令,晚上就逃走了,终身没有消息。
(2022秋·广东珠海·高二珠海市斗门区第一中学校考阶段练习)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自贼者也;谓其君不能者,贼其君者也。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
(节选自《孟子》)
(乙)
文王观于臧,见一丈人钓,而其钓莫钓。非持其钓有钓者也,常钓也。文王欲举而授之政,而恐大臣父兄之弗安也;欲终而释之,而不忍百姓之无天也。于是旦而属之大夫曰:“昔者寡人梦见良人,黑色而髯,乘驳马而偏朱蹄,号曰:‘寓而政于臧丈人,庶几乎民有瘳乎!’”诸大夫蹴然曰:“先君王也。”文王曰:“然则卜之。”诸大夫曰:“先君之命,王其无它,又何卜焉。”遂迎臧丈人而授之政。典法无更偏令无出三年文王观于国则列士坏植散群长官者不成德。列士坏植散群,则尚同也;长官者不成德,则同务也。文王于是焉以为大师,北面而问曰:“政可以及天下乎?”臧丈人昧然而不应,泛然而辞,朝令而夜循,终身无闻。
(节选自《庄子》)
16.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典法无更/偏令无出三年/文王观于国/则列士坏植散群/长官者不成德。
B.典法无更/偏令无出/三年/文王观/于国则列士坏植散群/长官者不成德。
C.典法无更/偏令无出三年/文王观/于国则列士坏植散群/长官者不成德。
D.典法无更/偏令无出/三年/文王观于国/则列士坏植散群/长官者不成德。
17.下列对文中加点词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先王:古代帝王,一般特指历史上尧舜禹汤文武几个有名的帝王。
B.孺子:儿童、幼儿。古代也可以指天子、诸侯的继承人。本文指前者。
C.乡党:这里指同乡的人。周制,一万二千五百家为乡,五百家为党。
D.大师:造诣深、享有盛誉的学者。
1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甲文以突然看见小孩快掉入井里时的反应为论据,论证“人皆有不忍人之心”,由此提出人都有“四端”,进而论述“四端”对为人处世、治理天下的重要性。
B.甲文中的“羞恶之心,义之端也”中的“羞恶之心”指对自身的不善感到羞耻,对他人的不善感到憎恶之心。
C.当周文王问臧地老者的治国方法是否可以在全天下推广时,臧地老者悄然走开,早上颁布实施的法令到晚上就停止了,最终也没再听人说起过。
D.甲文综合运用举例论证、比喻论证、假设论证和对比论证,思路清晰,有说服力;乙文借助故事,婉曲达义,增强了说理的效果。
19.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
(2)寓而政于臧丈人,庶几乎民有瘳乎!
【答案】16.D 17.D 18.C 19.(1)凡是有这四种发端的人,知道都要扩大充实它们,就像火刚刚开始燃烧,泉水刚刚开始流淌。
(2)托付你的国事给臧地老者,百姓就差不多生活安定了!
【解析】16.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这个人掌政)以往典章法令没有更改,一篇新政令也未发出。三年之后,文王巡视国内,则见各种文士武士结成的私党都解散了,长官们也不建立个人功德。
“典法无更”与“偏令无出”结构相同,可各自成句,且“三年”为时间词,应该独立断出,排除AC。
“观”为谓语动词,“于国”是后置的介词结构,“文王观于国”为状语后置句,句意完整;且“则”,通常用于句首,应在其前断开,排除B。
故选D。
17.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化常识的能力。
D.“大师:造诣深、享有盛誉的学者”说法错误。(乙)文中的大师是老师的意思。
故选D。
18.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C.“早上颁布实施的法令到晚上就停止了”理解错误。根据原文“臧丈人昧然而不应,泛然而辞,朝令而夜循”,应该是“老人早上还接受文王的指令,晚上就逃走了”。“遁”是“逃”的意思。
故选C。
19.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
(1)“凡”,所有、凡是;“然”,同“燃”,燃烧;“达”,流通,指泉水涌出。
(2)“寓”,托付;“而”,同“尔”,你的;“丈人”,老人;“庶几”,差不多;“瘳”,本义“病愈”,引申为“生活安定”。
参考译文:
(甲)
孟子说:“每个人都有怜悯体恤别人的心情。古代圣王由于怜悯体恤别人的心情,所以才有怜悯体恤百姓的政治。用怜悯体恤别人的心情,施行怜悯体恤百姓的政治,治理天下就可以像在手掌心里面运转东西一样容易了。之所以说每个人都有怜悯体恤别人的心情,是因为,如果今天有人突然看见一个小孩要掉进井里面去了,必然会产生惊惧同情的心理——这不是因为要想去和这孩子的父母拉关系,不是因为要想在乡邻朋友中博取声誉,也不是因为厌恶这孩子的哭叫声才产生这种惊惧同情心理的。由此看来,没有同情心,简直不是人;没有羞耻心,简直不是人;没有谦让心,简直不是人;没有是非心,简直不是人。同情心是仁的发端;羞耻心是义的发端;谦让心是礼的发端;是非心是智的发端。人有这四种发端,就像有四肢一样。有了这四种发端却自认为不行的,是自暴自弃的人;认为他的君主不行的,是暴弃君主的人。凡是有这四种发端的人,知道都要扩大充实它们,就像火刚刚开始燃烧,泉水刚刚开始流淌。如果能够扩充它们,便足以安定天下,如果不能够扩充它们,就连赡养父母都成问题。”
(乙)
周文王在臧地巡视,看见一位钓鱼的老者,虽然他看似在钓鱼,心却不在钓鱼上。他并非真的有心持竿钓鱼,而是别有所钓,(所以)他经常就是这样的钓法。文王想举用他,把国事交给他治理,又担心大臣和父兄辈族人不肯相安;想最后舍弃此人,又不忍心让百姓们得不到天道的庇护。于是就在清晨聚集他的大夫们说:“昨天夜里我梦见一位贤人,面黑两颊长满长须,骑的杂色马,马蹄的半边是赤色的,命令我说:‘托付你的国事给臧地老者,百姓就差不多生活安定了!’”诸位大夫惊惧不安地说:“这是先君王季历啊!”文王说:“既然这样,那么让我们占卜一下吧。”诸位大夫说:“这是先王的命令,王无可怀疑,又何必占卜呢。”于是(周文王)就迎接臧地老者,授给国事。(这个人掌政)以往典章法令没有更改,一篇新政令也未发出。三年之后,文王巡视国内,则见各种文士武士结成的私党都解散了,长官们也不建立个人功德。文士武士们的私党解散,这是崇尚大同;长官们不建立个人功德,这是大家都把国事当成同一家的事务。文王于是把臧地老者当作师者,面北而立请教说:“这样的政事可以推行于天下吗?”臧地老者看似没有听懂的样子,没有回答,漫不经心地告辞而去,早晨还接受文王指令,晚上就逃走了,终身没有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