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19张PPT。就跟我谈中国足球一样,看起来比较遥远,但是还得讲啊,你没有这个梦想,也不去想,就根本达不到,你想了才有这可能。 3月6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广东代表团的审议 宋祖英向莫言索要签名李克强在全国人大十二届二次会议上做政府工作报告俞正声在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上做报告“两会”代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由于两场会议于每年3月份先后召开全体会议,大部分会议进程基本上同时进行,故简称做“两会”。 两会每5年称为一届,每年会议称X届X次会议。 一、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一部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情境导入:1949年春,毛泽东与中央其他领导人一起离开西柏坡乘汽车前往北平.毛泽东上车时,风趣地对周恩来说:我们进京赶考去了!周恩来笑者点头道:我们应当都能考及格,不要退回来.毛泽东充满信心地笑着说:我们决不当李自成,我们会考个好成绩。结合所学知识思考:
①毛泽东等“进京赶考”首先面临的主要考题是什么?
②中共“进京”后在政治制度建设上是否考出了好成绩?请用史实加以说明。建立新中国,巩固建设新生人民政权,恢复发展国民经济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1、背景:
军事条件;
思想准备;
组织基础2、开国大典3、历史意义(教材65页)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踏进会场,就看见很多人,穿制服的,穿工装的,穿短衫的,穿旗袍的,穿西服的,穿长袍的,还有位戴瓜帽的——这许多一望而知不同的人物,会在一个会场里一起讨论问题,在我说是生平第一次”。——社会学家费孝通政协具有广泛的参与性以上材料说明了什么?国旗 国徽国名: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歌:《义勇军进行曲》
第一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为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的国家,实行…人民民主专政
第四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依法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第五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有思想、言论、出版、集会、结社、通讯、人身、居住、迁徙、宗教信仰及示威游行的自由权。
第十三条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为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组织形式。其组织成份,应包含有工人阶级、农民阶级、革命军人、知识分子、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少数民族、国外华侨及其他爱国主义分子的代表。
第五十一条 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应实行民族的区域自治。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规定人民的权利,体现民主的原则共和国第一届中央人民政府领导人
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
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朱德、刘少奇、宋庆龄、李济深(民革)、张澜(民盟)、高岗
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秘书长:林伯渠
政务院总理:周恩来
政务院副总理:董必武、陈云、郭沫若、黄炎培
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毛泽东
最高人民法院院长:沈钧儒(民盟)
最高人民检察署检察长:罗荣桓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确定了国名、国旗、国徽、国歌颁布《共同纲领》(起到临时宪法的作用)国家是新民主主义社会(1949—1956),实行人民民主专政选举产生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1、背景: ①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成立奠定了法律基础和组织基础; ②土地改革基本完成,国民经济的恢复; ③三大改造和大规模经济建设的全面展开。
2、创立: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大的召开。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第一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
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第四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依靠国家机关和社会力量,通过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保证逐步消灭剥削制度,建立社会主义社会 。
第八十七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第一百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遵守劳动纪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 阅读宪法条文,概括1954年宪法的内容及其体现的原则?宪法的颁布有什么重大意义?国家性质根本政治制度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方向和途径公民的权利和义务1、背景: ①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成立奠定了法律基础和组织基础; ②土地改革基本完成,国民经济的恢复; ③三大改造和大规模经济建设的全面展开。
2、创立: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大的召开。
3、评价(性质;所体现的原则)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1、发展过程:①1949年初步建立,标志是第一届人民政协全会的召开②1954年,政协代行全国人大的职权结束,但作为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组织继续存在③1956年进入新阶段,标志:提出“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由中国共产党、各民主党派、无党派爱国人士、人民团体、各少数民族和各界代表、台湾同胞、港澳同胞和归国侨胞的代表以及特邀人士组成 2、组织构成:一党制(×)
多党制(×)
联合执政(×)3、职能参政议政
民主监督
政治协商四、民族区域自治制度1、原因
2、法律文件
3、内容
4、自治区成立的时间
5、意义1、图5和图6反映了20世纪上半期中国社会的两次历史性巨变。其共同点是( )
A.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
B.实现了人民当家做主
C.推动了中国现代化进程
D.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练一练图5 南京临时政府成立 图6 开国大典C2、1948年4月30日,中共中央发布《纪念五一劳动节口号》,简称“五一号召”,号召“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各社会贤达迅速召开政治协商会议,讨论并实现召集人民代表大会,成立民主联合政府”。“五一”号召当即得到了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海外华侨团体和无党派民主人士的热烈响应。对“五一号召”的发布理解正确的是( )
A.促成了重庆政治协商会议的胜利召开
B.背景是人民解放战争战略决战取得胜利
C.揭开了筹备建立新中国的序幕
D.标志着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的完善C3、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召开,大会通过了《共同纲领》,选举产生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10月1日1下午,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举行第一次全体会议。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有( )
①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共同筹建新中国
②《共同纲领》是当时中央人民政府的施政纲领
③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由中共党员组成,民主党派通过政协会议参政议政
④《共同纲领》中规定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A.①③④ B.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