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教案(表格式)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5.3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教案(表格式)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42.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8-26 17:19:2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题: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课题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课型 新授课
课 标 解 读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是新入选统编教材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二单元第4课的一篇文言文。统编教材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二单元属于“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学习任务群。《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本任务群旨在引导学生通过阅读中华传统文化经典作品,积累文言阅读经验,培养民族审美趣味,增进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提升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感、自豪感,增强文化自信,更好地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学 情 分 析 学生在高一阶段已经学习了不少文言文篇目,对文言文基础有一定的掌握,但仍然存在掌握不扎实等情况。且本单元是“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这就对学生的文言文学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解决基本的文言知识,更要在此基础上,通过研讨,获得其他方面的提升。
教 学 目 标 语言建构与运用:准确理解重点文言词句的含义,掌握重点句法、词法现象,培养文言语感,探索文言文学习规律,在此基础上熟读成诵。 思维提升与发展:读懂本文基本内涵,把握孟子的思想特点,体会孟子峻急的言说方式,结合现实生活,培养理性思辨精神。 审美鉴赏与创造:从本文中汲取营养,涵泳心灵,努力转化成为人为事的准则,培养善良的人格。 文化传承与理解:深入了解本文创作的时代背景,进一步认识中华文明,自觉传承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
重点 积累并掌握重点的文言文词汇句法,培养文言文语感。
难点 体会本文的思想内涵并努力转化到行动上,自觉传承中华文化。
教学准备 教具:一体机、课件 学具:笔、本(课本、练习册、作业本)
教 学 过 程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设计意图
导入 《齐桓晋文之事》导入:同学们,我们在上学期第一单元学习了《孟子》中的《齐桓晋文之事》,对《孟子》和孟子的思想有了一定的了解。我们一起来回顾下曾经学过的内容。我们知道,孟子在“王道”与“霸道”中选择了“仁义治理天下”的“王道”,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一定能够对“仁义治理天下”有进一步的了解,就让我们一同走进《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温故知新,吸引学生注意力。
新课教学 活动任务一: 积累文化常识 (一)观看视频,了解孟子 两分钟视频回顾孟子及孟母三迁的故事。 (二)阅读下文,体会《孟子》的创作背景 孟轲,驺人也。受业子思之门人。道既通,游事齐宣王,宣王不能用。适梁,梁惠王不果所言,则见以为迂远而阔于事情。当是之时,秦用商君,富国强兵;楚﹑魏用吴起,战胜弱敌;齐威王﹑宣王用孙子﹑田忌之徒,而诸侯东面朝齐。天下方务于合从连衡,以攻伐为贤,而孟轲乃述唐﹑虞﹑三代之德,是以所如者不合。退而与万章之徒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 ——《 史记·孟子荀卿列传》 孟轲,是邹国人。师从于子思的弟子。通晓道义后,就去游说齐宣王,齐宣王没有任用他。他就到了魏国,梁惠王不听信他的主张,认为他的见解迂腐遥远,脱离实际。当时,秦国重用商鞅,富国强兵;楚国、魏国也都任用过吴起,战胜了一些弱国;齐威王、宣王举用孙膑和田忌等人,使诸侯国往东来朝拜齐国。当各诸侯国正致力于“合纵连横”的攻伐谋略,视能征善战为贤能的时候。孟轲却陈述唐尧、虞舜以及夏、商、周三代的德政,因此不符合他所周游的那些国家的需要。孟轲只好辞官回到家乡与万章等人整理《诗经》、《书经》,阐发孔丘的思想学说,写成《孟子》一书,全书共七篇。 (三)了解《孟子》一书的构成 《孟子》一共七篇,每篇分为上、下。 分别为:《梁惠王》上、下;《公孙丑》上、下;《滕文公》上、下;《离娄》上、下;《万章》上、下;《告子》上、下;《尽心》上、下。 《公孙丑》是《孟子》第二篇的篇名。记录了孟子见公孙丑的一些言行。东汉末赵岐为《孟子》作注时,将每篇皆分为上、下,后人从之。 (四)孟子的主要思想 人性方面:主张性善论。孟子认为人生来就具备仁、义、礼、智四种品德。人们可以通过内省去保持和扩充它,否则将会丧失这些善的品质。因而他要求人们重视内省的作用。 社会政治观点方面:孟子突出仁政、王道的理论。仁政就是对人民“省刑罚,薄税敛。”他从历史经验总结出“暴其民甚,则以身弑国亡。” 价值观方面:他强调舍身取义,“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强调要以“礼义” 来约束自己的言行,不能为优越的物质条件而放弃礼义,“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必修下已经学过《齐桓晋文之事》,对孟子其人有了解,只需简要回顾即可。 如今再学《孟子》,应该进一步了解《孟子》的创作背景与构成。以文解文,以史解文,营造一种学习文言文的氛围。 积累重点文言字词,疏通文意,为划分文章结构做准备。
活动任务二: 结合注释,疏通文意。 参考译文: 孟子说:每个人都有怜悯体恤别人的心情。古代圣王由于怜悯体恤别人的心情,所以才有怜悯体恤百姓的政治。用怜悯体恤别人的心情,施行怜悯体恤百姓的政治,治理天下就可以像在手掌心里面运转东西一样容易了。之所以说每个人都有怜悯体恤别人的心情,是因为,如果今天有人突然看见一个小孩要掉进井里面去了,必然会产生惊惧同情的心理。这不是因为要想去和这孩子的父母拉关系,不是因为要想在乡邻朋友中博取声誉,也不是因为厌恶这孩子的哭叫声才产生这种惊惧同情心理的。由此看来,没有同情心,简直不是人;没有羞耻心,简直不是人;没有谦让心,简直不是人;没有是非心,简直不是人。同情心是仁的发端;羞耻心是义的发端;谦让心是礼的发端;是非心是智的发端。人有这四种发端,就像有四肢一样。有了这四种发端却自认为不行的,是自暴自弃的人;认为他的君主不行的,是暴弃君主的人。凡是有这四种发端的人,都知道要扩大充实它们,就像火刚刚开始燃烧,泉水刚刚开始流淌。如果能够扩充它们,便足以安定天下,如果不能够扩充它们,就连赡养父母都成问题。
活动任务三: 抽丝剥茧,分析论证。 思考:孟子的文章向来以“雄辩”著称,请从论证的角度分析孟子文章能够达到“雄辩”的原因。 提示:论证可以从论证结构和论证方法两个角度考虑。 (一)本文的论证结构是怎样的? 明确: 1.论证思路1 第一层:由开头至“治天下可运之掌上”。提出“人皆有不忍人之心”的见解,认为以“不忍人之心”而行“不忍人之政”,天下就会大治。 第二层:由“所以谓人皆有不认人之心者”至“非恶其声而然也”,举例论证中心论点。 第三层:从“由是观之”到文末。阐述“四端”,并将其与“仁、义、礼、智”相配论述,并指出扩充“四端”的重要性。 2.论证思路2 第一层:由开头至“治天下可运之掌上”。提出“人皆有不忍人之心”的见解,认为以“不忍人之心”而行“不忍人之政”,天下就会大治。 第二层:由“所以谓人皆有不认人之心者”至“非恶其声而然也”,举例论证中心论点。 第三层:从“由是观之”到“是非之心,智之端也”。强调四心是无人不有,并将其与“仁、义、礼、智”相配论述。 第四层:从“人之有是四端也”到“文末”。将“四端”喻为“四体”,进一步强调这四种善性为人所固有,并论证它们的重要性。 3.论证思路3 第一层:由开头至“治天下可运之掌上”。提出“人皆有不忍人之心”的见解,认为以“不忍人之心”而行“不忍人之政”,天下就会大治。 第二层:由“所以谓人皆有不认人之心者”至“非恶其声而然也”,举例论证中心论点。 第三层:从“由是观之”到“是非之心,智之端也”。强调四心是无人不有,并将其与“仁、义、礼、智”相配论述。 第四层:从“人之有是四端也”到“贼其君者也。”。将“四端”喻为“四体”,进一步强调这四种善性为人所固有,并论证它们的重要性。 第五层:从“凡有四端于我者”到文末。强调后天努力对发扬“四端”的重要意义。 (二)本文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明确: 举例论证:孺子入井 比喻论证:“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 “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 对比论证:正面: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反面:无恻隐之心,非人也 正面:足以保四海/反面:不足以事父母 (三)总结回扣 限定从论证的角度进行分析,要留意学生可能会围绕语言、修辞等回答。 梳理论证结构是分析文章结构的重要环节,一般而言,只要言之有理,能够自圆其说,就可以认为划分是合理的,不必拘泥于唯一的答案。这里给出三种参考思路,目的是激发学生的思考兴趣,让更多学生参与其中,培养思辨意识。 不论论证结构是怎么样的,论证方法基本是一致的,这里也可以勾连前后,联想其他文言文中类似的论证手法。
活动任务四: 尝试解题,敢于质疑 (一)如何理解本文的题目《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1.“不忍人之心”:即为“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此“四心”是“仁、义、礼、智”这四种德范畴的发端、 2.“皆”:表示人人都有。 (二)人人都有为何“知皆扩而充之”,两者是否矛盾??联系自身经验和现实生活,说说孟子在文中的推断是否有充分的逻辑依据。 1.不矛盾。 孟子曾说:言人之不善,当如后患何?(议论别人的不善之处,由此引起的后患该怎么办呢 )如果人的本性是恶的,那么人做了坏事是否视其为理所应当。所以孟子提出性善的目的是想要用道德激励来防止罪恶。因为在孟子看来,即使“人皆有不忍人之心”,然而在人们的社会活动中,仍存在私欲膨胀的问题,这会导致善的本性逐渐泯灭,所以必须在后天的教育中指导人们自觉地扩大充实自己的“四端”。况且在那样一个社会,整个时代都在崇尚军事武力,百姓是“乐岁终身苦,凶年不免于死亡”,孟子提出“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是希望诸侯“发施仁政”,用“不忍人之心”像父母爱孩子一样爱百姓,使百姓免于战乱之苦。性善是仁政的理论基础。 2.矛盾。 孟子本身的论证存在逻辑上的漏洞。孟子由“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提出人有“恻隐之心”,但并不能证明人有其他三心。因此,同一个都不一定都有“四心”,更不用说人人都有。“不忍人之心”有无要从主客观两个角度看,要看对象。祥林嫂的苦难不能激发鲁镇上人的“不忍人之心”,所以“不忍人之心”还取决于社会环境。换言之,人的恻隐之心是分对象的、有场合差别的。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情况下可以体验到两种完全不同的强烈情感,做出完全不同的举动。 学生在完成前面的学习活动后,对文章的整体脉络有了把握,接下来需要将其思维引向更高的维度。 解题的目的是落脚在“皆”字上,进而引出“人人都有为何‘知皆扩而充之’,两者是否矛盾?”的问题,这个问题同样也不存在唯一解,只要能够言之有理即可,如此方能进一步体会孟子说理的魅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活动任务五: 总结拓展 现代青年人,应该多度孟子,常读孟子;年年再读孟子一遍(万章、告子、尽心诸篇最好。)孟子一身都是英俊之气,与青年人之立志卒励工夫,是一种补剂。孟子专言养志与养气,志一则气动,气一则动志,是积极的。——林语堂《需说才志气欲》
拓展阅读 (一)告子曰:“性犹湍水也,决诸东方则东流,袂诸西方则西流。人性之无分于善不善也,犹水之无分于东西也。” 孟子曰:“水信无分于东西。无分于上下乎?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今夫水,搏而跃之,可使过颡;激而行之,可使在山。是岂水之性哉?其势则然也。人之可使为不善,其性亦犹是也。”——《孟子·告子上》 (二)畅所欲言:结合孟子“人性论”的观点以及本文所学习的内容,请思考孟子的思想在现实生活中有何意义。 参考译文: 告子说:“人性就好比是水势急速的水流,在东边冲开缺口就向东流,在西边冲开缺口就向西流。所以人性没有善不善之分,就好比水没有流向东西方之分。” 孟子说:“水流确实没有东流西流之分,但是没有上流下流之分吗?人的本性是善良的,就好比是向下流淌一样。人的本性没有不善良的,水的本性没有不向下流淌的。如今的水,被击打就可以溅得很高,可以使它高过额头;堵塞水道使它倒行,就可以使它流上山岗。难道这是水的本性吗?是形势使它这样的。人之所以可以使他不善良,其本性的变化也是一样的。” 观点一:孟子性善论、仁义论在现实生活中把人性向善的方面引导有着重要的作用,有利于维持人与人之间的良好关系,提高人们的精神境界和道德修养,鼓舞人们发挥主体能动性,自觉地接受教化与环境的培育与熏陶,将社会道德作为人的行为的自觉规范,促进人们道德责任感的形成。 观点二:孟子说人性善,并不是说每个人生下来就是孔子,就是圣人。他认为人性内有种种善的成分,本性中都有此"四端",若充分扩充,就变成四种"常德",即儒家极其强调的仁、义、礼、智。这些德,若不受外部环境的阻碍,就会从内部自然发展(即扩充),有如种子自己长成树,蓓蕾自己长成花。 更好地理解孟子的“人性论”
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