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19张PPT。基础知识大过关1、建国初期外交局势?新中国有哪些外交成就?主要特点?
2、“一边倒”政策的原因?表现?影响?
3、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背景?实践?影响?
4、70年代外交的局势?四大成就?
5、概述中国恢复联合国 合法席位的原因?经过?影响?
6、中美关系正常化时间?原因?过程?
7、概述新时期外交成就?第六单元 复杂多样的当今世界两极格局形成 1955年 多极化趋势出现 20世纪六七十年代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当今两极格局瓦解 20世纪90年代初考点直击:
1、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2、冷战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趋势分析:2014年高考命题中,本专题可能联系时事热点增加非选择题的考查力度
备考指南:梳理知识线索,弄懂主干知识,理解具体概念史实,把握实质 一、两极对峙格局形成背景(思考)1、奠定基础:雅尔塔体系奠定基础
2、大国力量对比变化
(形成两大阵营)
3、美苏两国关系变化考点一: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国家利益的冲突是美苏两极对峙(冷战)
的根本原因
雅尔塔体系(了解)
在二战胜利前夕,美英苏等国在雅尔塔等国际会议上讨论结束战争、处理战后和平和战后遗留等问题达成了若干决议,重新划分世界版图和势力范围,建立新的国际关系格局,实质就是美苏两分天下)
雅尔塔体系的重要表现是两极格局 二、过程1、“冷战”的兴起
2、冷战中的“热战”考点一: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知识铺垫]“冷战” 指美苏之间除了直接交战以外的一切敌对行动,包括相互攻击对方的价值观念与社会制度、外交对抗、封锁禁运、军备竞赛、组建军事集团、发动代理人战争等。思考:二战后,美苏两国对抗为什么采取“冷战”形式而不诉诸于战争?冷战的表现:杜鲁门主义
(标志) 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马歇尔计划 经济互助委员会北约 华约 要求熟记各事件的时间,经过 有人说:“杜鲁门主义与马歇尔计划是一个胡桃的两半。”
思考:“马歇尔计划”和“杜鲁门主义”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联系:马歇尔计划是杜鲁门主义在经济上的运用,二者的实质都是为了遏制苏联,称霸世界。
区别:杜鲁门主义是在政治上公开的反共反苏,而马歇尔计划是采用隐蔽的经济手段控制西欧,联合西欧各国共同反共反苏。概念辨析:雅尔塔体系与“冷战”、两极格局雅尔塔体系是指美苏两国按照二战后期召开的雅尔塔等一系列会议确立的基本原则,实质是划定美苏两分天下
“冷战”则是指二战后美苏采取的除战争之外的一切对抗形式
两极格局是指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的对抗。
从时间上,先有雅尔塔体系(初步形成于二战后期雅尔塔会议召开),再有“冷战”(开始于1947年杜鲁门主义的提出)最后才有两极格局(形成标志是1955年华约组织的建立)
两极格局瓦解意味着冷战局面的结束,雅尔塔体制的瓦解。2018/12/212、冷战中的“热战”(熟记时间、结果)
(1)朝鲜战争:
时间、影响
(2)越南战争
时间、经过、影响
(3)朝鲜分裂
1948年以北纬38度为界,分为北朝鲜和南朝鲜
(4)德国分裂
1949年,德国分裂为美国支持的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和苏联支持的德意志民主共和国
(5)古巴导弹危机考点二:两极对峙格局对战后国际关系的影响高考题解析
(2011年浙江文综)
材料一:冷战时期的批评家曾经指责一些军事联盟如北约组织和华约组织推动了高昂的军备竞赛,并使地区冲突一直有转变成超级大国之间核对抗的危险。冷战结束后,赞扬这些军事联盟具有控制冲突升级的能力却成为时尚。——美国《新全球史》
材料二:苏联曾经是有用的敌人,美国相信,不仅要和苏联进行军事竞赛,还要和苏联的成就竞赛,没有苏联的空间计划,美国人不可能登上月球。——《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
结合两段材料,联系所学知识,概括学术界是怎样评价美苏冷战的?考点二:两极对峙格局对战后国际关系的影响学术界力图对美苏冷战做出辩证评价。
既强调美苏争锋使世界长期不得安宁,国际局势紧张,又看到近半个世界中双方势均力敌,避免了世界大战的爆发,
既认为美苏军备竞赛付出了高昂的代价,又指出冷战推动了科技的发张展。
思维点拨:注意从正反两个方面进行回答考点二:两极对峙格局对战后国际关系的影响B、积极影响1、客观上两强竞争促进了科技的发展
2、在半个世纪里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
3、在两大集团对峙的夹缝中,第三世界国家发起不结盟运动,实力不断发展壮大A、消极影响1、西欧依靠美国、东欧依赖苏联。世界分为两部分
2、使世界处于核战争的威胁下
3、美苏为争夺势力范围,肆意践踏国际法,干涉别国内政,破坏了世界的和平。
一、两极格局---
(二战结束—1991苏联解体)
表 现
二、冷战与热战
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对 峙冷战:的原因、表现、影响热战:朝鲜战争、越南战争两极格局的形成本课线索:(2008年江苏卷)二战后,德国和朝鲜形成分裂局面的相同原因是( )
A.国内民族矛盾的激化
B.美国和苏联的相互对抗
C.世界多极化趋势的演变
D.美国马歇尔计划的推行 B高考回放(2010年江苏卷历史18)美国历史学家杰里?本特利指出:当1945年同盟国击败轴心国,摧毁德意志帝国和日本帝国时,随着另一场战争的开始,世界不得不重建。“重建世界"的主要原因是
A.战后欧洲力图重建其中心地位
B.亚非拉民族解放斗争掀起高潮
C.战后新的经济体系形成刺激了贸易竞争D.美苏在国家利益和社会制度上的矛盾加剧D思维点拨:国家利益的冲突是美苏冷战的根本原因(2011年广东省文综23)二战后初期,有政治认为,当时美国在欧洲实施的某项战略措施“最初不过是一种经济手段,现在却成了美国武器库里对付苏联的一种主要武器”。这一措施是
A.推行马歇尔计划
B.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
C.组建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D.倡议签订《关税与贸易总协定》A思维点拨:对基本史实不仅要知道。更要理解
BD是二战后的经济体系C是一个军事组织(2012高考历史海南卷23)1970年,联邦德国和波兰签订条约,实现了两国关系正常化;签约当天联邦德国总理勃兰特为表示诚意,在华沙犹太人受难者纪念碑前下跪献花。这些外交活动
A.推动了欧洲共同体的扩大
B.首次确认了德国为战败国
C.加速了华沙条约组织解体
D.有利于缓和欧洲紧张局势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