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5张PPT)
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
实验活动3 燃烧的条件
1.加深对燃烧条件的认识,进一步了解灭火的原理
2.体验实验探究的过程。
学习目标
知识回顾
燃烧是______与_____发生的一种_____、______、_____的氧化反应。
可燃物
氧气
发光
放热
剧烈
知识回顾
燃烧的条件
氧气(空气)
可燃物
温度达到可燃物着火点
三个条件____具备
同时
知识回顾
灭火的原理
隔绝氧气(空气)
使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
三个条件只
需要___
破坏燃烧条件
其一
清除或隔离可燃物
知识回顾
①火上浇油:
增加可燃物,使燃烧更加剧烈
②钻木取火:
钻木时,木柴因摩擦而产生热量升高温度,当温度达到木柴的着火点,木材就会燃烧起来。
知识回顾
③煽风点火:
扇风会加速可燃物周围空气的流动,提供更多的氧气,使燃烧更剧烈。
④釜底抽薪:
将釜底的柴火抽走,清除了可燃物。
燃烧的条件
燃烧的条件
实验目的
1.加深对燃烧条件的认识,进一步了解灭火的原理。
2.体验实验探究的过程。
实验用品
烧杯、镊子、坩埚钳、酒精灯、三脚架、薄铜片。
酒精、棉花、乒乓球、滤纸、蜡烛。
你还需要的实验用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火柴、剪刀、蒸馏水
燃烧的条件
探究一
用棉花分别蘸酒精和水,放到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片刻,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蘸有酒精的棉花燃烧,蘸水的棉花不燃烧。
物质具有可燃性才能燃烧。
实验分析
酒精具有可燃性,促进了棉花团的燃烧;水不具有可燃性。它阻止了棉花团的燃烧
燃烧的条件
探究二
(1)取一小块乒乓球碎片和滤纸碎片,分别用坩埚钳夹住,放在酒精灯的火焰上加热,观察现象。
(2)从乒乓球和滤纸上各剪下一小片(同样大小),如图所示分别放在薄铜片的两侧,加热铜片的中部,观察现象。
燃烧的条件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1)滤纸碎片和乒乓球碎片都燃烧了。
(2)刚开始滤纸片与乒乓球片都没有燃烧,加热一段时间后,滤纸片燃烧起来,而此时乒乓球碎片没有燃烧。
温度必须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物质才能燃烧
实验分析
乒乓球碎片和滤纸碎片都达到了自身的着火点,所以都发生了燃烧,乒乓球碎片的着火点高于滤纸碎片的着火点,所以薄铜片上的滤纸先发生燃烧
燃烧的条件
探究三
点燃蜡烛,片刻后将烧杯罩在蜡烛的火焰上方,由远及近向火焰慢慢移动,反复几次,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烧杯由远及近向火焰慢慢移动,火焰逐渐变小,当烧杯迅速离开后,火焰恢复,如烧杯不离开,火焰熄灭。
燃烧需要氧气,氧气浓度越大,燃烧越剧烈。
实验分析
空气中氧气浓度不如纯氧气的浓度大,燃烧不剧烈;一段时间后,集气瓶中的氧气消耗完毕,燃烧停止。
燃烧的条件
1.上述探究一中,如果在酒精灯上加热时间较长,会发生什么
现象?你能解释原因吗?
在酒精灯上加热时间较长时,两个棉花球都会燃烧起来。原因是蘸有酒精的棉花球上的酒精燃烧放出热量传给了棉花球,使其温度上升达到棉花的着火点,引起棉花燃烧;当蘸有水的棉花球上的水分蒸发完之后,棉花球暴露在酒精灯的火焰中而使温度上升,且棉花球与空气接触,也达到了燃烧所需要的三个条件,引起棉花燃烧。
燃烧的条件
2.如果将探究二中乒乓球碎片和滤纸片换成木屑和煤粉进行实
验会有什么现象发生?说明了什么?
现象:木屑先燃烧而煤粉后燃烧。
说明着火点低的可燃物易燃烧,着火点高的可燃物不易燃烧。
课堂小结
1.燃烧的条件:
(1)物质具有可燃性;
(2)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3)可燃物与空气(或氧气)接触。
三个条件必须同时具备,缺一不可。
2.探究燃烧实验的方法:控制变量法。
随堂训练
1.纸比煤易点燃的原因是( )
A.纸比煤接触空气面积大
B.纸比煤的着火点高
C.纸比煤的着火点低
D.纸比煤的密度小
C
随堂训练
2.森林着火,消防队员开辟“防火隔离带”的目的在
于( )
A.降低可燃物的温度
B.隔离空气
C.隔离可燃物
D.开辟运水的道路
C
随堂训练
3.将点燃的火柴竖直向上,火柴不易继续燃烧,其原因
是( )
A.火柴梗温度达不到着火点
B.火柴梗的着火点比火柴头的高
C.火柴梗潮湿,不易继续燃烧
D.火柴梗接触氧气少
A
随堂训练
4.下列有关燃烧和灭火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物质跟氧气的反应就是燃烧
B.通过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可以灭火
C.可燃性气体中混有空气,遇明火一定发生爆炸
D.煤加工成粉末状,可使煤燃烧更充分
D
随堂训练
5.下列有关燃烧与灭火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可燃物与氧气接触就可以发生燃烧
B.将木柴紧密堆积有利于其完全燃烧
C.炒菜时油锅着火后应立即用水浇灭
D.图书档案着火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
D
随堂训练
6.
(1)用棉花分别蘸取酒精和水,放到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片刻,观察现象。
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该实验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_。
列举你了解的生活中的可燃物
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非可燃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蘸取酒精的棉花燃烧,蘸取水的棉花不能燃烧
燃烧需有可燃物
煤、木柴、纸、液化气、天然气、汽油等
石灰水、水、沙子、大理石等
随堂训练
(2)取一小块乒乓球碎片和滤纸碎片,分别用坩埚钳夹住,
放在酒精灯的火焰上加热,观察现象。
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乒乓球和滤纸上各剪下一小片(同样大小),
如右图所示分开放在一块薄铜片的两侧,加热铜片的中部,观察现象。
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该实验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比较下列可燃物的着火点(通常情况下)的高低:
白磷____红磷____木柴____木炭____无烟煤。
(均填“>”或“<”)
滤纸碎片、乒乓球碎片燃烧
乒乓球碎片先燃烧,滤纸后燃烧
温度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
<
<
<
随堂训练
(3)利用蜡烛和烧杯(或选择其他用品),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
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你的实验设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燃烧要有氧气(或空气)
点燃两支蜡烛,用烧杯罩住其中一支,观察现象
感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