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后练习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数学 年级 四 学期 春季
课题 小数的意义和性质整理和复习(第1课时)
教科书 书 名: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下册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2年12月
学生信息
姓名 学校 班级 学号
课后练习题目
1.数学书第55页第1题。 2.数学书第55页第3题 3.整数和小数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用喜欢的方式写一写。
课后练习答案
参考答案: 1.数学书第55页第1题。 2.数学书第55页第3题。 (1)天安门广场占地面积达44公顷。 44公顷 = 0.44 km2 (2)2019年我国国内游客达到60.06亿人次。 60.06亿人次= 6006000000 人次 (3)马里亚纳海沟最深处达11034m。 11034m = 11.034 km 3.整数和小数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用喜欢的方式写一写。 (答案略)
①涂色表示下面各小数。
0.8
0.39
1.43
3按照要求改写下面各数。
(1)天安门广场占地面积达44公顷。
44公顷=
km2
(2)2019年我国国内游客达到60.06亿人次。
60.06亿人次=人次
(3)马里亚纳海沟最深处达11034m。
11034m=
km
0.8
0.39
1.43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数学 年级 四 学期 春季
课题 小数的意义和性质整理和复习(第1课时)
教科书 书 名: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下册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2年12月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掌握小数的相关知识,能解决与小数相关的实际问题。 2.经历复习梳理的过程,沟通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网络,体会计数单位的作用,发展数感,提高复习整理的能力。 3.体会单元梳理和复习的必要性,养成阶段梳理的习惯。在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培养乐于思考的品质,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 梳理知识,进一步掌握小数的相关知识,建立联系。 教学难点: 体会计数单位的作用,沟通知识间的联系。
教学过程
一、单元知识梳理 (一)谈话引入 课前,同学们用自己的方式对小数的意义和性质的相关知识进行了梳理,让我们交流交流吧。 (二)交流梳理成果,强化梳理方法 1.交流梳理成果。 按照学习的先后顺序进行梳理,并举例进行说明。 2.组织学生对梳理的作品进行评价。 预设1:用表格整理很清晰。 预设2:举例说明是很好的整理方法。 预设3:对整理中遗漏的知识点进行补充。 小结:用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这样的计数单位表示的数就是小数。同学们在欣赏他人作品中还学到了整理复习的方法。 二、回顾知识,建立联系 (一)自主回忆小数相关知识 【学习任务一】以0.22为例,能想到哪些有关小数的知识?写一写、画一画。 预设: 小结:一个简单的0.22,同学们想到跟它相关的这么多知识,我们分享交流一下。 (二)交流汇报,再现小数的相关知识 1.小数的意义。 (1) 借助直观图,建立小数和分数之间的联系,明确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 (2) ①借助直观图说明数的组成,对比计数单位的不同,多角度表达小数的意义。 ②结合数位顺序表,说明0.22的读法和写法,体会位值记数的方法。 追问:0.22中的两个“2”,分别表示什么? 2.小数的大小比较。 (1)结合直线理解0.22在0.2—0.3之间,再次回顾计数单位产生的过程。 (2)追问:比0.2大,比0.3小的数都有谁? 小结:比0.2大又比0.3小的两位小数有9个。如果一直细分下去,会找到更多的在0.2—0.3之间的小数。 3.小数的性质。 0.22=0.220,看图比较这两个小数什么一样?什么不一样? 预设1:0.22的计数单位是百分之一,表示22个0.01。0.220的计数单位是千分之一,表示220个0.001。 预设2:计数单位变小了,个数变多了,但大小不变。 4.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 (1)结合作品回顾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的大小变化的规律。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相当于原数乘10,结果扩大到原数的10倍。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相当于原数乘100,结果扩大到原数的100倍。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相当于原数除以10,缩小到原数的…… (2)观察0.22和0.022,计数单位的个数没有变,但是计数单位发生了变化,所以数的大小变了。 5.改写和单位换算。 改写和单位换算有什么相同点? 预设:他们都可以想成由低级单位转化成高级单位的数,用原数除以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 6.小数的近似数。 结合作品回顾求小数近似数的方法。 (三)寻找核心知识,沟通联系,深化认识 1.关注核心知识,引发思考。 展示作品。 这位同学在这里写了一个计数单位,然后用箭头指向其他知识。你能读懂他的想法吗? 预设:说明计数单位和每个知识都有联系。 2.举例说明,体会计数单位的作用。 【学习任务二】计数单位和其他知识有什么关系?结合前面的研究,你们能举例说明吗? 学生独立思考后,进行交流分享。 预设1:任何一个小数都是由计数单位组成的。 预设2:读、写数的时候都离不开计数单位。 预设3:比较大小的时候。也要在相同的计数单位下进行个数的比较。 预设4:用小数点移动来说明计数单位的重要性。不管整数部分还是小数部分,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虽然计数单位的个数一样,但计数单位却是不一样的。 小结:核心知识能够把学习的知识关联起来,更好的理解知识间的关系。 三、巩固练习 1.将下面的小数填在适当的( )里。 小结:借助生活经验解决实际问题。 2.把1.96保留一位小数约是( )。 (1)独立尝试。 (2)汇报交流 呈现两种做法,组织学生辨析,分析错因。 作品1: 作品2: 明确作品1是错的,表示近似数时,小数末尾的0不能去掉。 3.解决问题。 (1)独立解决。100kg大豆可以榨13kg豆油,1t大豆可以榨多少吨豆油? (2)分享不同思路。 预设1: 预设2: 小结:能从不同角度思考,灵活的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四、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预设1:在进行知识梳理的时候要全面,不要有遗漏。 预设2:举例子进行说明是很好的学习方法。 预设3:在内容很多的情况下,可以抓住关键知识进行整理,这样可以把知识关联起来,看到知识间的关系。 预设4:在学习中不仅学会了知识梳理的方法,与同伴们的交流中,还有新的收获。 五、课后练习 1.数学书第55页第1题。 2.数学书第55页第3题。 3.整数和小数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用你喜欢的方式写一写。学习任务单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数学 年级 四 学期 春季
课题 小数的意义和性质整理和复习(第1课时)
教科书 书 名: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下册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2年12月
学生信息
姓名 学校 班级 学号
学习目标
1.进一步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掌握小数的相关知识,能解决与小数相关的实际问题。 2.经历复习梳理的过程,沟通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网络,体会计数单位的作用,发展数感,提高复习整理的能力。 3.体会单元梳理和复习的必要性,养成阶段梳理的习惯。在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培养乐于思考的品质,获得成功的体验。
课前学习任务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对小数的意义和性质的相关知识进行梳理。
课上学习任务
【学习任务一】看到0.22,你能想有关小数的哪些知识?把想到的写一写、画一画。
【学习任务二】计数单位和其他知识有什么关系?写一写。 【学习任务三】巩固应用 1.将下面的小数填在合适的( )里。 2.把1.96保留一位小数约是( )。 3.解决问题。 100 kg大豆可以榨13 kg豆油,1 t大豆可以榨多少吨豆油?
推荐的学习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