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测评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下面每组中读音和书写都正确的一组是( )。(3分)
A.狞笑(nínɡ) 搀扶(cān) 祭奠(jì) 跌跌幢幢
B.搁板(ɡē) 保佑(yòu) 寡妇(fù) 自做自受
C.黧黑(lí) 魁梧(wǔ) 倒霉(méi) 忐忑不安
D.蜷缩(quán) 咔嚓(chā) 挨揍(ái) 汹涌澎湃
二、看拼音,写词语。(8分)
páo xiào shēn yín bào yuàn
xiān qǐ zāo ɡāo yōu lǜ
shā yǎ jiū chū
三、补充词语,让词语更生动。(9分)
闪闪发光 闪闪( )( ) ( )( )闪闪
( )地喊 ( )地说 ( )地敲
又黑又冷 又( )又( ) 又( )又( )
一动不动 一( )不( ) 一( )不( )
四、判断下列句子运用的描写方法。(填字母)(8分)
A.语言描写 B.动作描写 C.心理描写
D.神态描写 E.环境描写
(1)老汉从队伍里揪出一个小伙子,吼道:“你还算是个党员吗?排到后面去!”( )
(2)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从山谷里狂奔而来。( )
(3)“天啊,我为什么要这样做?……如今叫我怎么对他说呢?……”桑娜沉思着。( )
(4)渔夫皱起眉,他的脸变得严肃、忧虑。( )
五、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9分)
(1)老汉冷冷地说:“可以退党,到我这儿报名。”(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水渐渐蹿上来,到了人们的腰。(改为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酷爱秦腔的爷爷,正在犹豫要不要报名参加戏曲比赛。他想:“报名吧,这么大年纪了,要是在比赛舞台上唱砸了多丢脸啊!不报名吧,自己那么喜欢这门艺术,又那么勤奋地练习,不去舞台上展示一番又不甘心,到底报不报名呢?”(照样子,写一写人犹豫不决时的心理活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课文内容回顾。(10分)
1.《桥》一文的作者满怀深情地塑造了一位普通的老共产党员的光辉形象,他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崇高精神。
2.《穷人》全文以桑娜的__________为主线,围绕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件事,前后设置了两个悬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回乡偶书》表现诗人回乡后与故乡人亲切问答的情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童年》的作者是苏联作家______________,主人公是____________。
七、课内阅读。(9分)
渔夫的妻子桑娜坐在火炉旁补一张破帆。屋外寒风呼啸,汹涌澎湃的海浪拍击着海岸,溅起一阵阵浪花。海上正起着风暴,外面又黑又冷,这间渔家的小屋里却温暖而舒适。地扫得干干净净,炉子里的火还没有熄,食具在搁板上闪闪发亮。挂着白色帐子的床上,五个孩子正在海风呼啸声中安静地睡着。丈夫清早驾着小船出海,这时候还没有回来。桑娜听着波涛的轰鸣和狂风的怒吼,感到心惊肉跳。
1.“这间渔家的小屋里却温暖而舒适”,这里的“温暖”体现在哪里?“舒适”体现在哪里?(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选文中可以看出桑娜是一个怎样的人?(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找出选段中描写海上环境的句子,用“____”画出来。说说这一环境描写的好处。(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课外阅读。(14分)
________________
离军区司令部门岗只有几步远了。她仍然骑在车上,旁若无人的朝门岗驶去。
“喂,同志,请下车。”
“下车?”她不屑地瞥了哨兵一眼,脚一蹬……
“站住!”随着喊声,车后架被人拉住了。她急忙用脚撑在地上,扭头一看,不由气恼地问:“你干什么?”
“请你下车。”哨兵不动声色地回答。
“真新鲜,我在司令部进进出出快一年了,第一次听说‘下车’二字。”
“第一次听说,就请你第一次执行吧!”
“得了吧,你看你的门,我走我的路,何必这么啰唆。”说着,脚一蹬,又要上车。不料哨兵抢前一步,迅速地将车锁住,拔出钥匙。
“你!”她傲气的脸顿时沉了下来,气冲冲地走进岗亭,拿起话筒,拨了个号码,“喂,爸爸吗?爸爸,我进大门没下车,被哨兵拦住了,他还锁了我的车,你快来,我等你!”
不一会儿,朝门岗走来一位年过半百的军人,他身材魁梧,背略微有点驼,脚步分外沉重。
“爸爸!”她迎上去,好不神气地瞟了哨兵一眼,司令员并不理睬她,径直向哨兵走去。他深沉的目光久久地停留在哨兵涨红的脸上。然后,他缓缓地举起右手,向哨兵庄重地行了一个军礼。霎时,热血在哨兵的心中沸腾了。他强忍着就要涌出的泪花,一个挺胸立正,向司令员回了一个军礼。一老一少两代军人的心在这庄严的军礼中紧紧地贴在了一起。
她呆呆地望着,好像明白了什么,羞愧地低下了头……
给短文加个恰当的题目,填在文前的横线上。(3分)
下面对短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第3自然段中,她不屑的态度、“瞥”的动作以及“下车?”这一反问的语气都表现了她的傲慢。
B. 短文中她的情绪变化是:满不在乎——气恼——得意——生气——羞愧。
C. 从“不料哨兵抢前一步,迅速地将车锁住,拔出钥匙”的描写中,可以看出哨兵的敏捷和忠于职守。
倒数第2自然段中,哨兵的脸“涨红”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结合文中对司令员的描写,分析这一人物形象。(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读了最后一个自然段,你认为她明白了什么?根据短文内容,写一写。(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习作展示。(30分)
题目: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
要求:①记叙一个故事,可以是生活中真实的事,也可以是虚构的事;②注意题目要在文章中得到照应;③450字左右。
参考答案:
一、D
二、咆哮 呻吟 抱怨 掀起 糟糕 忧虑 沙哑 揪出
三、发亮 金光 沙哑 冷冷 轻轻 阴 冷 高 大 丝 苟 尘 染
四、(1)AB (2)E (3)C (4)D
五、(1)老汉冷冷地说, 可以退党, 到他那儿报名。
(2)示例: 水渐渐蹿上来, 放肆地舔着人们的腰。
(3)示例: 我攥着自己的零花钱, 又想去吃汉堡, 又想去看电影, 可是钱只有这么多, 到底是过嘴瘾呢, 还是过眼瘾呢
六、1.无私无畏 英勇献身 2.内心矛盾 收养西蒙的两个孩子 渔夫是否平安回家 渔夫回家后能否同意收养孩子 3.儿童相见不相识 笑问客从何处来 4.高尔基 阿廖沙
七、1.“温暖”体现在炉子里的火还没有熄。“舒适”体现在桑娜把房子收拾得很干净、孩子安静地睡着。
2.桑娜是一个勤劳俭朴的人。
3.屋外寒风呼啸, 汹涌澎湃的海浪拍击着海岸, 溅起一阵阵浪花。海上正起着风暴, 外面又黑又冷 描写海上的环境的恶劣, 间接表现了渔夫捕鱼的艰难, 也表现了桑娜对丈夫的担忧, 为故事情节的发展埋下了伏笔。
八、1. 示例:军礼
2. B
3. 怕司令员训斥自己,内心十分紧张
4. 从司令员走来时“脚步分外沉重”,“不理睬”女儿,以及向忠于职守的哨兵行军礼的行为中,可以看出他是一个是非分明、严于律己、遵守纪律、不搞特殊化的军人。
5. 示例:无论什么人做什么事,都不应该凌驾于规章制度之上,作为司令员的女儿,她更应该遵守规章制度。
九、例文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