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部编版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册历史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同步分层训练(提升卷)
一、单选题
1.(2023八上·紫金期末)它曾有“万园之园”的美誉,它曾经是人类文化宝库之一。但毁于战火,它成了中华民族屈辱的标记。火烧圆明园这一罪行发生在(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太平天国运动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答案】B
【知识点】第二次鸦片战争;火烧圆明园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可知,1856年10月,英法联军为主凶,美俄两国为帮凶,对中国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联军一路烧杀,攻入北京,闯进圆明园,掠夺珍宝,他们又放火焚烧圆明园。B项正确;
ACD与题干信息不符,排除ACD。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注意掌握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史实。解题关键是理解题意,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2.(2022八上·广东期末)恩格斯说到某国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不费一枪一弹“从中国夺取了一块大小等于法德两国面积的领土和一条同多瑙河一样长的河流”。这个国家是( )
A.日本 B.英国 C.俄国 D.法国
【答案】C
【知识点】沙俄侵占中国领土
【解析】【分析】根据材料“恩格斯说到某国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不费一枪一弹“从中国夺取了一块大小等于法德两国面积的领土和一条同多瑙河一样长的河流”。”及所学知识可知,从19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沙俄强迫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共割占了中国东北和西北15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C选项正确;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沙俄侵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的相关史实。需要理解材料并重点掌握沙俄侵略中国的罪行。
3.(2022八上·平桂期末)外国船(包括兵船),可以往来于沿海各通商口岸,也可以在长江一带自由通航,上述现象,最早出现于( )
A.《天津条约》签订后 B.《南京条约》签订后
C.《辛丑条约》签订后 D.《九国公约》签订后
【答案】A
【知识点】第二次鸦片战争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可知,1858年,清政府被迫与俄、美、英、法四国分别签订《天津条约》,西方列强获得了外国公使进驻北京,增开汉口、南京等十处为通商口岸,外国商船和军舰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等特权。A符合题意;
《南京条约》与题干内容无关,排除B;
《辛丑条约》在《天津条约》签订后,排除C;
《九国公约》 使中国恢复到了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排除D;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知识。难度适中,理解材料,掌握《天津条约》的内容即可作答。
4.(2022八上·甘井子期末)“这把火腾空燃烧的时候……一个拥有亿万双有力的手和亿万双泪汪汪的眼睛的民族,却只能握着空拳,眼睁睁看着这座万园之园化为一片灰……”。材料中的“万园之园”指的是( )
A.颐和园 B.圆明园 C.寄畅园 D.拙政园
【答案】B
【知识点】火烧圆明园
【解析】【分析】根据材料“这把火腾空燃烧的时候……一个拥有亿万双有力的手和亿万双泪汪汪的眼睛的民族,却只能握着空拳,眼睁睁看着这座万园之园化为一片灰……”结合所学可知,材料中的“万园之园”指的是圆明园。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1860年英法联军攻入北京,对北京西郊著名的皇家园林——圆明园进行大肆抢劫,之后又放火烧毁,B符合题意;
颐和园,中国清朝时期皇家园林,与圆明园毗邻,是保存最完整的一座皇家行宫御苑,被誉为“皇家园林博物馆”,排除A;
寄畅园位于江苏省无锡市,排除C;
拙政园位于江苏省苏州市,排除D。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圆明园的知识。难度适中,理解材料即可作答。
5.(2022八上·即墨期末)著名历史学家黄仁宇先生写道:《南京条约》签订之后十年,感到更不满意的不是战败国而是战胜国。”材料分析了( )
A.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结果 B.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原因
C.《南京条约》签订的影响 D.割香港岛给英国的原因
【答案】B
【知识点】第二次鸦片战争
【解析】【分析】依据“《南京条约》签订之后十年,感到更不满意的不是战败国而是战胜国”和所学知识可知,1840年英国发动第一次鸦片战争,迫使清政府签订《南京条约》开放国门,但是此后十余年间,英国对华商品倾销并不理想,英国认为原因是中国开放的口岸太少、英国享有的特权有限,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英国又伙同法国于1856年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希望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因此材料分析了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原因,B项正确;
题干反映的是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而不是说明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结果或《南京条约》签订的影响或割香港岛给英国的原因,排除ACD项。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原因等知识,注意基础知识的识记与理解。
6.(2022八上·抚顺期末)清末民初平民教育家陈荣衮的白话教材《妇孺三字书》中写道:“到咸丰……第十年,英法国,打京城。圆明园,放火烧。”与其有关的侵华战争是(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答案】B
【知识点】第二次鸦片战争;火烧圆明园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与材料有关的侵华战争是第二次鸦片战争。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大门,1856年10月,英法联军为主凶,美俄两国为帮凶,对中国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1860年10月英法联军攻入北京,闯进圆明园,疯狂抢掠园中珍宝,十二生肖丢失,为了掩人耳目,英法联军又放火焚毁了这座著名的皇家园,B符合题意;其它三项与材料无关,A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史料的解读和分析能力,让学生正确认识第二次鸦片战争,分析选项利用排除法既可作答。注意基础知识的识记与理解,落实历史学科史料实证的核心素养。
7.(2022八上·定远月考)有人说,英法发动的第二次鸦片战争是“海盗式的扩张”,给中国文化和人类文明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下列各项中最能说明这一点的是( )
A.列强获取大量赔款
B.英法联军攻占北京,洗劫并焚毁了圆明园
C.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D.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答案】B
【知识点】第二次鸦片战争
【解析】【分析】据题意“英法发动的第二次鸦片战争是‘海盗式的扩张’,给中国文化和人类文明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可知,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大门,英国伙同法国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1860年10月英法联军攻入北京,闯进圆明园,疯狂抢掠园中珍宝,为了掩人耳目,又放火焚毁了这座著名的皇家园林,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是“海盗式的扩张”,给中国文化和人类文明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排除ACD,选项B正确;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8.(2022八上·凤阳月考)有学者说,欧洲人想要更多的让步,而中国则认为,1842—1844年的条约承认特权太多,因此,1856年再次爆发战争就成为必然。1856年战争是指(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答案】B
【知识点】第二次鸦片战争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可知,1856年,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英法联合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B正确;
鸦片战争爆发于1840年,甲午中日战争爆发于1894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爆发于1900年,均与题干中的“1856年”时间不符,ACD错误。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第二次鸦片战争,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难度较易,在学习中记住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时间和原因即可。
9.(2022八上·海淀期末)下图是某同学进行历史学习时设计的年代尺。由此判断他学习的主题是(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
【答案】B
【知识点】第二次鸦片战争
【解析】【分析】某同学学习的主题是第二次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发生于1856-1860年,期间签订了《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等,1860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B项正确;
鸦片战争与题意不符,排除A项。
甲午中日战争与题意不符,排除C项。
八国联军侵华与题意不符,排除D项。
故答案为:B。
【点评】 主要考查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相关史实。解答本题关键学生能够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来回答问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信息的解读能力和知识运用能力。
10.(2022八上·龙岩期末)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俄国比其它列强在中国获得的更多“利益”是( )
A.取得协定关税特权 B.割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
C.获取中国大量赔款 D.强迫中国开放通商口岸
【答案】B
【知识点】沙俄侵占中国领土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沙俄强迫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共割占了中国东北和西北150多万平方千米的领土。B选项正确;
ACD选项不符合史实,ACD选项错误;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相关史实。需要识记并掌握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沙俄的侵略罪行。
二、判断题
11.(2020八上·南丰期中)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俄国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割占中国东北和西南地区约15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
【答案】(1)错误
【知识点】沙俄侵占中国领土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俄国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割占中国东北和西北地区约15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所以题干的表述是不正确的,应把西南改为西北;
故答案为:错误
【点评】本题考查准确记忆。解答时,依据对课本上基础知识的准确记忆来分析,细心辨别,进行判断回答。
12.(2020八上·阿城月考)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中国丧失更多主权,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答案】(1)正确
【知识点】第二次鸦片战争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856年10月至1860年10月,英法联军为主凶,美俄为帮凶,对中国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清政府战败,签订了《天津条约》、《北京条约》,使中国丧失更多主权,英、法、美等西方侵略势力由东南沿海一带深入到长江中下游地区,沙俄占领中国北方大片领土,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所以题干的表述是正确的。
故答案为:正确。
【点评】本题考查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知识。难度不大,掌握中国近代4次侵略战争带来的影响即可作答。
13.(2018八上·长沙期末)1860年八国联军火烧圆明园,犯下了滔天罪行。
【答案】(1)错误
【知识点】火烧圆明园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大门,1856年10月,英法联军为主凶,美俄两国为帮凶,对中国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1860年10月,英法联军攻入北京,闯进圆明园,疯狂抢掠园中珍宝,为了掩人耳目,英法联军又放火焚毁了这座著名的皇家园林,犯下了滔天罪行。
故答案为:错误。
【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分清第二次鸦片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影响。
14.(2019八上·双城期末)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侵占我国北方领土最多的国家是沙皇俄国。
【答案】(1)正确
【知识点】沙俄侵占中国领土
【解析】【分析】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俄国趁火打劫,采取先武力强占再逼签条约的手段,与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的条约,割占了中国东北、西北共150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侵占我国北方领土最多的国家是沙皇俄国。
故答案为:正确。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俄国侵占我国大片领土的相关史实。俄国是中国近代史上割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
15.(2018八上·全南期中)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充分体现了侵略者贪婪野蛮的本性,给中国文化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也践踏了世界文明。
【答案】(1)正确
【知识点】火烧圆明园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可知,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充分体现了侵略者贪婪野蛮的本性,给中国文化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也践踏了世界文明,所以题干的说法是正确的。
故答案为:正确。
【点评】本题考查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相关知识,旨在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概括问题的能力。答题时应注意,解题的关键是掌握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概况及认识,以此判断正误。
三、辨析题
16.(2018八上·宿松期中)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洋务派以“自强”“求富”为口号,引进西方近代科学技术,创办了大生纱厂等一批近代企业。以上表述正确吗?请说明理由。
【答案】不正确。
理由:洋务派创办的中国近代第一批企业有江南制造总局、轮船招商局等。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大生纱厂尚未创办,它是在《马关条约》签订后,张謇在“实业救国”口号倡导下创办的。
【知识点】第二次鸦片战争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内外交困,统治阶级内部的一些开明官员主张向西方学习,开展洋务运动,维护清朝统治,洋务运动以“自强”“求富”为口号,创办了一系列党的企业,其中洋务派创办的中国近代第一批企业有江南制造总局、轮船招商局等,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大生纱厂尚未创办,它是在《马关条约》签订后,张謇在“实业救国”口号倡导下创办的。所以题干说法不正确。
故答案为: 不正确;理由:洋务派创办的中国近代第一批企业有江南制造总局、轮船招商局等。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大生纱厂尚未创办,它是在《马关条约》签订后,张謇在“实业救国”口号倡导下创办的。
【点评】本题考查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内容,洋务运动不发生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结合教材分析两者的时间段,本题有难度。
17.中国近代史上,割占中国领土最多的是英国。
改正:
【答案】把英国改为俄国。
【知识点】沙俄侵占中国领土
【解析】【分析】1858年5月中俄《瑗珲条约》。沙俄强占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中国的6 0多万平方公里领土。1860年11月中俄《北京条约》。沙俄强占乌苏里江以东约40万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1864年10月据中俄《北京条约》条款签《勘分西北界约记》。沙俄强占中国西部领土44万多平方公里。1881年2月中俄《伊犁条约》。沙俄通过此约及1882年—1884年的5个勘界议定书侵占伊犁西面霍尔果斯河以西和北疆斋桑湖以东地区中国领土7万多平方公里。
【点评】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 侵略与反抗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罪行。
18.1860年火烧圆明园的罪魁祸首是八国联军。
【答案】错误:八国联军更正:英法联军
【知识点】火烧圆明园
【解析】【分析】依据已学知识可知,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联军火烧了圆明园。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圆明园被帝国主义国家侵略的历史的准确识记。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的侵华罪行·火烧圆明园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部编版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册历史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同步分层训练(提升卷)
一、单选题
1.(2023八上·紫金期末)它曾有“万园之园”的美誉,它曾经是人类文化宝库之一。但毁于战火,它成了中华民族屈辱的标记。火烧圆明园这一罪行发生在(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太平天国运动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2022八上·广东期末)恩格斯说到某国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不费一枪一弹“从中国夺取了一块大小等于法德两国面积的领土和一条同多瑙河一样长的河流”。这个国家是( )
A.日本 B.英国 C.俄国 D.法国
3.(2022八上·平桂期末)外国船(包括兵船),可以往来于沿海各通商口岸,也可以在长江一带自由通航,上述现象,最早出现于( )
A.《天津条约》签订后 B.《南京条约》签订后
C.《辛丑条约》签订后 D.《九国公约》签订后
4.(2022八上·甘井子期末)“这把火腾空燃烧的时候……一个拥有亿万双有力的手和亿万双泪汪汪的眼睛的民族,却只能握着空拳,眼睁睁看着这座万园之园化为一片灰……”。材料中的“万园之园”指的是( )
A.颐和园 B.圆明园 C.寄畅园 D.拙政园
5.(2022八上·即墨期末)著名历史学家黄仁宇先生写道:《南京条约》签订之后十年,感到更不满意的不是战败国而是战胜国。”材料分析了( )
A.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结果 B.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原因
C.《南京条约》签订的影响 D.割香港岛给英国的原因
6.(2022八上·抚顺期末)清末民初平民教育家陈荣衮的白话教材《妇孺三字书》中写道:“到咸丰……第十年,英法国,打京城。圆明园,放火烧。”与其有关的侵华战争是(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7.(2022八上·定远月考)有人说,英法发动的第二次鸦片战争是“海盗式的扩张”,给中国文化和人类文明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下列各项中最能说明这一点的是( )
A.列强获取大量赔款
B.英法联军攻占北京,洗劫并焚毁了圆明园
C.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D.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8.(2022八上·凤阳月考)有学者说,欧洲人想要更多的让步,而中国则认为,1842—1844年的条约承认特权太多,因此,1856年再次爆发战争就成为必然。1856年战争是指(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9.(2022八上·海淀期末)下图是某同学进行历史学习时设计的年代尺。由此判断他学习的主题是(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
10.(2022八上·龙岩期末)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俄国比其它列强在中国获得的更多“利益”是( )
A.取得协定关税特权 B.割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
C.获取中国大量赔款 D.强迫中国开放通商口岸
二、判断题
11.(2020八上·南丰期中)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俄国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割占中国东北和西南地区约15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
12.(2020八上·阿城月考)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中国丧失更多主权,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13.(2018八上·长沙期末)1860年八国联军火烧圆明园,犯下了滔天罪行。
14.(2019八上·双城期末)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侵占我国北方领土最多的国家是沙皇俄国。
15.(2018八上·全南期中)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充分体现了侵略者贪婪野蛮的本性,给中国文化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也践踏了世界文明。
三、辨析题
16.(2018八上·宿松期中)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洋务派以“自强”“求富”为口号,引进西方近代科学技术,创办了大生纱厂等一批近代企业。以上表述正确吗?请说明理由。
17.中国近代史上,割占中国领土最多的是英国。
改正:
18.1860年火烧圆明园的罪魁祸首是八国联军。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识点】第二次鸦片战争;火烧圆明园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可知,1856年10月,英法联军为主凶,美俄两国为帮凶,对中国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联军一路烧杀,攻入北京,闯进圆明园,掠夺珍宝,他们又放火焚烧圆明园。B项正确;
ACD与题干信息不符,排除ACD。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注意掌握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史实。解题关键是理解题意,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2.【答案】C
【知识点】沙俄侵占中国领土
【解析】【分析】根据材料“恩格斯说到某国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不费一枪一弹“从中国夺取了一块大小等于法德两国面积的领土和一条同多瑙河一样长的河流”。”及所学知识可知,从19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沙俄强迫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共割占了中国东北和西北15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C选项正确;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沙俄侵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的相关史实。需要理解材料并重点掌握沙俄侵略中国的罪行。
3.【答案】A
【知识点】第二次鸦片战争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可知,1858年,清政府被迫与俄、美、英、法四国分别签订《天津条约》,西方列强获得了外国公使进驻北京,增开汉口、南京等十处为通商口岸,外国商船和军舰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等特权。A符合题意;
《南京条约》与题干内容无关,排除B;
《辛丑条约》在《天津条约》签订后,排除C;
《九国公约》 使中国恢复到了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排除D;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知识。难度适中,理解材料,掌握《天津条约》的内容即可作答。
4.【答案】B
【知识点】火烧圆明园
【解析】【分析】根据材料“这把火腾空燃烧的时候……一个拥有亿万双有力的手和亿万双泪汪汪的眼睛的民族,却只能握着空拳,眼睁睁看着这座万园之园化为一片灰……”结合所学可知,材料中的“万园之园”指的是圆明园。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1860年英法联军攻入北京,对北京西郊著名的皇家园林——圆明园进行大肆抢劫,之后又放火烧毁,B符合题意;
颐和园,中国清朝时期皇家园林,与圆明园毗邻,是保存最完整的一座皇家行宫御苑,被誉为“皇家园林博物馆”,排除A;
寄畅园位于江苏省无锡市,排除C;
拙政园位于江苏省苏州市,排除D。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圆明园的知识。难度适中,理解材料即可作答。
5.【答案】B
【知识点】第二次鸦片战争
【解析】【分析】依据“《南京条约》签订之后十年,感到更不满意的不是战败国而是战胜国”和所学知识可知,1840年英国发动第一次鸦片战争,迫使清政府签订《南京条约》开放国门,但是此后十余年间,英国对华商品倾销并不理想,英国认为原因是中国开放的口岸太少、英国享有的特权有限,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英国又伙同法国于1856年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希望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因此材料分析了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原因,B项正确;
题干反映的是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而不是说明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结果或《南京条约》签订的影响或割香港岛给英国的原因,排除ACD项。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原因等知识,注意基础知识的识记与理解。
6.【答案】B
【知识点】第二次鸦片战争;火烧圆明园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与材料有关的侵华战争是第二次鸦片战争。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大门,1856年10月,英法联军为主凶,美俄两国为帮凶,对中国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1860年10月英法联军攻入北京,闯进圆明园,疯狂抢掠园中珍宝,十二生肖丢失,为了掩人耳目,英法联军又放火焚毁了这座著名的皇家园,B符合题意;其它三项与材料无关,A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史料的解读和分析能力,让学生正确认识第二次鸦片战争,分析选项利用排除法既可作答。注意基础知识的识记与理解,落实历史学科史料实证的核心素养。
7.【答案】B
【知识点】第二次鸦片战争
【解析】【分析】据题意“英法发动的第二次鸦片战争是‘海盗式的扩张’,给中国文化和人类文明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可知,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大门,英国伙同法国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1860年10月英法联军攻入北京,闯进圆明园,疯狂抢掠园中珍宝,为了掩人耳目,又放火焚毁了这座著名的皇家园林,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是“海盗式的扩张”,给中国文化和人类文明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排除ACD,选项B正确;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8.【答案】B
【知识点】第二次鸦片战争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可知,1856年,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英法联合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B正确;
鸦片战争爆发于1840年,甲午中日战争爆发于1894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爆发于1900年,均与题干中的“1856年”时间不符,ACD错误。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第二次鸦片战争,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难度较易,在学习中记住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时间和原因即可。
9.【答案】B
【知识点】第二次鸦片战争
【解析】【分析】某同学学习的主题是第二次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发生于1856-1860年,期间签订了《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等,1860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B项正确;
鸦片战争与题意不符,排除A项。
甲午中日战争与题意不符,排除C项。
八国联军侵华与题意不符,排除D项。
故答案为:B。
【点评】 主要考查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相关史实。解答本题关键学生能够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来回答问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信息的解读能力和知识运用能力。
10.【答案】B
【知识点】沙俄侵占中国领土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沙俄强迫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共割占了中国东北和西北150多万平方千米的领土。B选项正确;
ACD选项不符合史实,ACD选项错误;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相关史实。需要识记并掌握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沙俄的侵略罪行。
11.【答案】(1)错误
【知识点】沙俄侵占中国领土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俄国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割占中国东北和西北地区约15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所以题干的表述是不正确的,应把西南改为西北;
故答案为:错误
【点评】本题考查准确记忆。解答时,依据对课本上基础知识的准确记忆来分析,细心辨别,进行判断回答。
12.【答案】(1)正确
【知识点】第二次鸦片战争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856年10月至1860年10月,英法联军为主凶,美俄为帮凶,对中国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清政府战败,签订了《天津条约》、《北京条约》,使中国丧失更多主权,英、法、美等西方侵略势力由东南沿海一带深入到长江中下游地区,沙俄占领中国北方大片领土,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所以题干的表述是正确的。
故答案为:正确。
【点评】本题考查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知识。难度不大,掌握中国近代4次侵略战争带来的影响即可作答。
13.【答案】(1)错误
【知识点】火烧圆明园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大门,1856年10月,英法联军为主凶,美俄两国为帮凶,对中国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1860年10月,英法联军攻入北京,闯进圆明园,疯狂抢掠园中珍宝,为了掩人耳目,英法联军又放火焚毁了这座著名的皇家园林,犯下了滔天罪行。
故答案为:错误。
【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分清第二次鸦片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影响。
14.【答案】(1)正确
【知识点】沙俄侵占中国领土
【解析】【分析】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俄国趁火打劫,采取先武力强占再逼签条约的手段,与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的条约,割占了中国东北、西北共150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侵占我国北方领土最多的国家是沙皇俄国。
故答案为:正确。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俄国侵占我国大片领土的相关史实。俄国是中国近代史上割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
15.【答案】(1)正确
【知识点】火烧圆明园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可知,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充分体现了侵略者贪婪野蛮的本性,给中国文化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也践踏了世界文明,所以题干的说法是正确的。
故答案为:正确。
【点评】本题考查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相关知识,旨在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概括问题的能力。答题时应注意,解题的关键是掌握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概况及认识,以此判断正误。
16.【答案】不正确。
理由:洋务派创办的中国近代第一批企业有江南制造总局、轮船招商局等。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大生纱厂尚未创办,它是在《马关条约》签订后,张謇在“实业救国”口号倡导下创办的。
【知识点】第二次鸦片战争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内外交困,统治阶级内部的一些开明官员主张向西方学习,开展洋务运动,维护清朝统治,洋务运动以“自强”“求富”为口号,创办了一系列党的企业,其中洋务派创办的中国近代第一批企业有江南制造总局、轮船招商局等,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大生纱厂尚未创办,它是在《马关条约》签订后,张謇在“实业救国”口号倡导下创办的。所以题干说法不正确。
故答案为: 不正确;理由:洋务派创办的中国近代第一批企业有江南制造总局、轮船招商局等。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大生纱厂尚未创办,它是在《马关条约》签订后,张謇在“实业救国”口号倡导下创办的。
【点评】本题考查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内容,洋务运动不发生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结合教材分析两者的时间段,本题有难度。
17.【答案】把英国改为俄国。
【知识点】沙俄侵占中国领土
【解析】【分析】1858年5月中俄《瑗珲条约》。沙俄强占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中国的6 0多万平方公里领土。1860年11月中俄《北京条约》。沙俄强占乌苏里江以东约40万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1864年10月据中俄《北京条约》条款签《勘分西北界约记》。沙俄强占中国西部领土44万多平方公里。1881年2月中俄《伊犁条约》。沙俄通过此约及1882年—1884年的5个勘界议定书侵占伊犁西面霍尔果斯河以西和北疆斋桑湖以东地区中国领土7万多平方公里。
【点评】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 侵略与反抗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罪行。
18.【答案】错误:八国联军更正:英法联军
【知识点】火烧圆明园
【解析】【分析】依据已学知识可知,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联军火烧了圆明园。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圆明园被帝国主义国家侵略的历史的准确识记。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的侵华罪行·火烧圆明园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