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册历史第1课《鸦片战争》同步分层训练(培优卷)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册历史第1课《鸦片战争》同步分层训练(培优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63.4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8-01 15:38:33

文档简介

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部编版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册历史第1课《鸦片战争》同步分层训练(培优卷)
一、单选题
1.(2023八上·紫金期末)《南京条约》签订后,条约的文本一直被存放在两广总督衙门,而且并未颁行,可见清政府并不准备认真执行,但《南京条约》的签订却给中国带来严重影响,主要表现在(  )
A.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C.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D.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2.(2023八上·赵县期末)北京大学教授茅海建《天朝的崩溃》一书中写道:“这场战争把中国拖入世界。从此开始,中国遭受了列强的百般蹂躏;从此开始,中国人经受了寻找新出路的百般苦难。”文中的“这场战争”指的是(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3.(2022八上·甘井子期末)他从政40年,历官13省,是清朝著名的封建政治家,在中华民族面临沦入半殖民地的紧要关头,他挺身而出,“置祸福荣辱于度外”,坚决实行禁烟。“他”指的是(  )
A.林则徐 B.李鸿章 C.张之洞 D.关天培
4.(2022八上·黄岛期末)“因大英商船远路涉洋,往往有损坏须修补者,自应给予沿海一处,以便修船及存守所用物料。今大皇帝准将香港一岛给予大英国君主……任便立法治理。”对该条约的评价正确的是(  )
A.提高了中国的影响力
B.是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C.有利于中英平等贸易的发展
D.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5.(2022八上·定远月考)中英《南京条约》规定,无论英国人在华所犯何罪,都交由英国领事按照英国法律审理;而中美《望厦条约》更进一步扩大了领事裁判权的范围,不仅美国人和中国人之间的刑事诉讼,而且美国人与其他外国人在中国的一切诉讼,均由美国领事审理,中国官员无权过问。上述条约内容表明(  )
A.清政府熟谙近代的领事制度 B.列强已掌握中国司法大权
C.中西间法律思想相互渗透 D.中国司法主权遭到严重破坏
6.(2022八上·定远月考)《这才是晚清》中记述:“历史不因大清帝国的孤傲和拒绝改变进程,鸦片战争使中国遭遇千年未遇的大变局。”下列关于鸦片战争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B.鸦片战争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
C.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鸦片战争期间的皇帝是光绪帝
7.(2022八上·济南期末)他临危受命,“原知此役乃蹈汤火”,“早已置祸福荣辱于度外”,而“为天下万世计”,毅然赴广东禁烟。他是(  )
A.郑成功 B.林则徐 C.奕 D.张之洞
8.(2022八上·凤阳月考)江苏布政使李星沅获悉《南京条约》后,气愤不己,深忧“千秋万世何以善后”。李星沅“气愤”“深忧”的是(  )
A.我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
B.清政府完全沦为洋人的统治工具
C.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D.外国侵略更进一步深入中国腹地
9.(2022八上·青岛期末)《伦敦新闻画报》在中英签订某条约后,评述说该条约“确定了千百万的赔款和源源不断的新鲜的茶叶供应,刺激了我们的贸易,永久割让给我们一座岛屿。”材料中的“岛屿”指(  )
A.库页岛 B.澳门半岛 C.澎湖列岛 D.香港岛
10.(2022八上·青岛期末)南京是一座饱经沧桑的城市,是近代中国的缩影。下列发生在南京的重大历史事件有(  )
①《南京条约》的签订
②中华民国的成立
③日寇制造的最大一次集体大屠杀
④《双十协定》的签订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1.(2022八上·四川期末)中国在19世纪上半期出现了“千古未有之变局”,政治上的独立自主、经济上的自给自足现状被打破。“千古未有之变局”是指(  )
A.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中华民国成立
C.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
D.中国近代化开启
12.(2022八上·四川期末)电影《鸦片战争》某个场景:某外国商人手指着一个精美的彩色瓷瓶嚣张地说:“这就是清朝的形象,丰满、浑圆、骄傲,瞧不起世界上的一切,它满身自以为是,但只要轻轻一碰,它就会粉身碎骨。”鸦片战争中,清朝“粉身碎骨”的结局实质上反映了当时中国(  )
A.思想上落后 B.科学技术落后
C.封建制度腐朽 D.封建经济落后
13.(2022八上·茂南期末)据印度孟买、加尔各答和马德拉斯三处海关记载,1833年-1839年,中国平均每年流出到英国的白银达420万两。为了改变这一状况,清政府(  )
A.断绝海外贸易 B.大量发行银元
C.扶持自然经济 D.查禁鸦片走私
14.(2022八上·电白期末)“林则徐的可贵之处正在于他最先拿起西方这把尺量出了中国的短处……一部分中国人透过弥漫的硝烟终于发觉自己面临的对手是完全陌生的……两千年来传统的夷狄观念在他们的头脑里开始动摇了。”这说明鸦片战争(  )
A.颠覆儒家传统思想的统治地位 B.推动了人们思想观念的解放
C.群体意义的民族觉醒由此开始 D.使中国的自然经济开始破产
15.(2022八上·深圳期中)电影《鸦片战争》某个场景:商人颠地手指一个精美的彩色瓷瓶嚣张地说“这就是清朝的形象,丰满、浑圆、骄傲,瞧不起世界上的一切,它满身自以为是,但只轻轻一碰,它就会粉身碎骨。”清朝在鸦片战争中“粉身碎骨”的结局,实质上反映了(  )
A.军队战斗力不强 B.科学技术落后
C.思想上落后 D.封建制度腐朽
二、材料分析题
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清朝对出海贸易的商船装载货物重量有严格的限制,甚至规定只准带铁锅一口,每人只许带铁斧一把;船上所有人员必须详细登记姓名、年龄、面貌、履历、籍贯等;船只预先规定往返日期,每人每日只许带米两升。
——《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材料二:鸦片战争后……英货输入总值,1842年为426万元,1845年达到1053万元。由于运到中国的棉毛织品销路不广……从1846年起,英国输华商品量开始减少。1846年到1855年的十年间,除了1851年、1852年两年外,始终没有达到1845年的水平。
——摘编自赵德馨《中国近现代经济史:1842-1949》
材料三: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转折,提出了中国必须近代化的历史使命。中国的现代化一日未完成,鸦片战争的意义就一分不会减。
——摘编自茅海建《天朝的崩溃:鸦片战争再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清朝对外贸易政策的名称,概括这项政策对中国世界地位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概括1842-1855年英国输华商品量的变化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出现这种变化趋势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就“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转折”这一观点概述你的理解。
17.(2022八上·潮安月考)这是一页沉重的历史,记载着一个悲壮的故事,铁甲与热血铸造着民族铮骨,大地和长夜激荡着忠魂浩气,1840-历史将永远不会忘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请君莫畏大炮子,百炮才闻几个死?请君莫畏火箭烧,彻夜才烧二三里。我所畏者鸦片烟,杀人不计亿万千。君知炮打肢体裂,不知吃烟肠胃皆熬煎,君知火箭破产业,不知买烟费尽囊中钱。
一《炮子谣》
材料二:
材料三:据《广州百年大事记》记载:“1842年8月间,中英《南京条约》签订。香港岛割让给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口岸;英商货物税须经双方协商。1843年10月,中英《虎门条约》签订,外国人获特权。领土主权遭破坏,中国近代史开端。”
材料四: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鸦片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英国兵轮鼓浪而来,由沿海入长江,撞倒了堡垒一壁。
——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给中国带来的危害。
(2)材料二反映的是哪一重大事件?这一事件的领导者是谁?我们应该如何评价这位“领导者”?
(3)根据材料三,分析《南京条约》给中国带来的影响。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为什么说“这场战争(鸦片战争)是一块界碑”?
18.(2022八上·聊城月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提出的问题。
材料:《南京条约》签订后,英国资产阶级欣喜若狂,“一想到和三万万或四万万人开放贸易,大家好像发了疯似的”“只要中国人每年需用一顶棉帽,不必更多,那英格兰现有的工厂就已经供给不上了”。请回答:
(1)根据材料,请你判断英国发动侵略战争的根本原因是什么?鸦片战争爆发的导火线又是什么?
(2)鸦片战争后,清政府被迫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叫什么?该条约的内容有哪些?
三、论述题
19.(2022八上·罗湖期中)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有人说,鸦片战争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近代文明;也有人说鸦片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民族灾难。
(1)材料中的“鸦片战争”使中国签订了近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该条约给使中国的哪些主权受到破坏?
(2)结合所学知识,从材料中提取信息,自拟论题并展开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知识点】第一次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南京条约》损害了中国的领土主权、司法主权和关税主权等,使得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A项正确;
甲午中日战争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化程度,排除B项;
八国联军侵华后签订的《辛丑条约》使清政府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排除CD项。
故答案为:A。
【点评】解答本题要搞清楚鸦片战争的特征和影响,学生要有一定的结合所学知识理解材料的能力。解题关键是理解题意,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2.【答案】A
【知识点】第一次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
【解析】【分析】 依据材料中的“战争把中国拖入世界”,“从此开始,中国遭受了列强的百般蹂躏”,再结合所学,可以知道就是从鸦片战争开始,中国闭关锁国的大门被英国打开,从此中国开始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开始遭受列强的侵略,中国近代史开始。A项符合题意;排除BCD。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材料分析能力和理解能力。掌握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解题关键是理解题意,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3.【答案】A
【知识点】林则徐禁烟运动
【解析】【分析】根据材料中的关键词“禁烟”可知,这个人物指的是林则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839年6月,林则徐下令将缴获的鸦片,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虎门销烟是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振奋了民族精神,维护了民族尊严。林则徐是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A符合题意;
李鸿章是洋务运动的代表人物,排除B;
张之洞是洋务运动的代表人物,排除C;
关天培在虎门战役中英勇牺牲,排除D;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虎门销烟的知识。难度适中,理解材料,掌握虎门销烟的史实即可作答。
4.【答案】B
【知识点】第一次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
【解析】【分析】依据题干“因大英商船远路涉洋,往往有损坏须修补者,自应给予沿海一处,以便修船及存守所用物料。今大皇帝准将香港一岛给予大英国君主……任便立法治理。”可知反映的与《南京条约》有关。《南京条约》割占香港岛给英国,是近代中国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选项B正确;
选项ACD与题意表述不相符,排除;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掌握《南京条约》的内容和影响。
5.【答案】D
【知识点】第一次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
【解析】【分析】中英《南京条约》规定,无论英国人在华所犯何罪,都交由英国领事按照英国法律审理;而中美《望厦条约》更进一步扩大了领事裁判权的范围,不仅美国人和中国人之间的刑事诉讼,而且美国人与别国人在中国的一切诉讼,中国官员无权过问。上述条约内容表明外国人在华犯罪,中国政府无权过问,这说明中国司法主权遭到严重破坏,选项D正确;
选项ABC与题意表述不相符,排除;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南京条约》《望厦条约》,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6.【答案】D
【知识点】第一次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840年,英国为了开辟市场和掠夺原料,发动了对中国鸦片战争,1842年,清政府战败,被迫签订了《南京条约》,《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侵犯了中国的领土和主权完整,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始。鸦片战争使中国遭遇千年未遇的大变局,选项ABC正确,不符合题意;
鸦片战争期间的皇帝是道光帝,而光绪帝是戊戌变法时的皇帝,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历史知识的能力。重点掌握鸦片战争,准确记忆基础知识是答题的关键。
7.【答案】B
【知识点】林则徐禁烟运动
【解析】【分析】提取题干关键信息“ 赴广东禁烟 ”,结合所学知识,1839年。林则徐临危受命,赴广东禁烟,B项符合题意。
明末清初,郑成功收复了台湾,A项不符合题意。
奕 是晚清洋务派代表人物之一,开展了洋务运动,C项不符合题意。
张之洞在洋务运动期间积极创办近代企业,与禁烟运动无关,D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林则徐虎门销烟的识记。难度较低,学生准确识记晚清时期,林则徐是抵御外来侵略,进行了伟大的禁烟运动即可作答。
8.【答案】A
【知识点】第一次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
【解析】【分析】据题干信息及所学可知,1842年8月,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签订,其中规定的内容包括割地、赔款、开埠和协定关税等,破坏了我国主权和领土的完整,这些内容令李星沅“气愤”“深忧”,A符合题意;
清政府完全沦为洋人的统治工具 与《辛丑条约》相关,不符合题意,排除B;
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是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排除C;
外国侵略更进一步深入中国腹地,出现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排除D;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鸦片战争的知识。难度适中,理解材料,掌握鸦片战争的影响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9.【答案】D
【知识点】第一次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
【解析】【分析】1840年到1842年的鸦片战争,中国战败,被迫签订《南京条约》,《南京条约》规定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国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材料中的“岛屿”指香港岛,D项符合题意;
选项ABC与题意表述不符,排除;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以《南京条约》为背景, 重点掌握割香港岛给英国,考查学生分析史料和识记历史知识能力。
10.【答案】A
【知识点】第一次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抗日战争胜利后,为发动内战争取时间,蒋介石邀请毛泽东到重庆面商国家大计,经过谈判,与1945年10月10日国共双方签署了《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双十协定》签订是在重庆完成的,《南京条约》的签订、中华民国成立和日寇制造的最大的一次集体屠杀都死在南京,选项A正确;
选项BCD都包含④《双十协定》的签订,不符合题意,排除;
故答案为A。
【点评】 本题考查识记能力。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提示,结合对所学知识的准确记忆回答,这是课本上的基础知识,只要准确记忆,就可以顺利回答。
11.【答案】A
【知识点】第一次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42年中国被迫签订中英《南京条约》。条约规定: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需同英国商定。割香港岛给英国,破坏了中国的领土完整。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需同英国商定,破坏了中国的关税自主权,对中国危害最大。鸦片战争以后,中国政治上的独立自主、经济上的自给自足现状被打破,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A项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千古未有之变局”所指的内容,符合题意;
BCD三项理解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鸦片战争的影响及学生的理解能力。注意基础知识的识记与理解。
12.【答案】C
【知识点】第一次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
【解析】【分析】1840-1842年的鸦片战争,是清政府同西方列强的第一次较量。英国较早的建立了资本主义制度,最早完成了工业革命,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力的迅猛发展,成为资本主义第一强国。拥有先进生产力和近代战争武器的英国在同清王朝的较量中明显处于优势,这就决定了社会制度和生产力落后的清政府在鸦片战争中必然失败的结局,腐朽的封建制度是失败的根本原因。
ABD三项理解错误,不符合题意;
C项封建制度腐朽理解正确,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中英鸦片战争及学生的理解能力。需要理解鸦片战争中中国战败的原因。
13.【答案】D
【知识点】林则徐禁烟运动
【解析】【分析】根据材料“1833年-1839年,中国平均每年流出到英国的白银达420万两”,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英国为了扭转贸易逆差,向中国大量走私鸦片。鸦片泛滥给中华民族带来深重灾难。白银大量外流直接威胁到清政府的财政;许多官员、士兵吸食鸦片,不但严重摧残了他们的体质,更导致政治腐败和军队战斗力削弱。这些都引起统治阶级中一些有识之士的重视。1838年底,道光帝派力主禁烟的林则徐为钦差大臣,前往广东查禁鸦片。D项正确;
清政府一直采取闭关锁国的政策,排除A项;
大量发行银元与史实不符,排除B项;
扶持自然经济与史实不符,排除C项。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鸦片战争的相关知识。
14.【答案】B
【知识点】林则徐禁烟运动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信息.....部分中国人透过弥漫的硝烟终于发觉自己面临的对手是完全陌生的....两千年来传统的夷狄观念在他们的头脑里开始动摇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说明鸦片战争推动了人们思想观念的解放。B项正确;
颠覆儒家传统思想的统治地位,不符合史实,排除A项;
甲午战争后,群体意义的民族觉理由此开始,排除C项。
使中国的自然经济开始破产,题干内容没有体现,排除D项;
故答案为:B。
【点评】 本题考查鸦片战争, 知道题干材料说明鸦片战争推动了人们思想观念的解放。 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15.【答案】D
【知识点】鸦片战争中国战败的原因
【解析】【分析】1840﹣1842年的鸦片战争,是清政府同西方列强的第一次较量。英国较早的建立了资本主义制度,最早完成了工业革命,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力的迅猛发展,成为资本主义第一强国。拥有先进生产力和近代战争武器的英国在同清王朝的较量中明显处于优势,这就决定了社会制度和生产力落后的清政府在鸦片战争中必然失败的结局,腐朽的封建制度是失败的根本原因,排除ABC,选项D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点是中英社会制度的差距,需要理解鸦片战争中中国战败的原因。
16.【答案】(1)闭关锁国;使中国逐渐落伍于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降低了中国的世界地位。
(2)从增加到减少;前期由于五口通商、协定关税等从而扩大了对华贸易输出,但受到自然经济的抵制,后期对华输出商品数量减少。
(3)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沦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同时也推动中国向近代化发展。
【知识点】鸦片战争中国战败的原因;第一次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
【解析】【分析】(1)根据材料一“清朝对出海贸易的商船装载货物重量有严格的限制,甚至规定只准带铁锅一口……”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清朝对外贸易政策的名称是闭关锁国政策;闭关锁国政策使中国逐渐落伍于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降低了中国的世界地位。
(2)根据材料二“由于运到中国的棉毛织品销路不广……从1846年起,英国输华商品量开始减少。1846年到1855年的十年间,除了1851年、1852年两年外,始终没有达到1845年的水平。”概括可知,1842-1855年英国输华商品量的变化趋势是从增加到减少;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出现这种变化趋势的原因是前期由于五口通商、协定关税等从而扩大了对华贸易输出,但受到自然经济的抵制,后期对华输出商品数量减少。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沦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同时也推动中国向近代化发展,所以说“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转折”。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理解并识记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以及影响、1842-1855年英国输华商品量的变化趋势以及出现这种变化趋势的原因、鸦片战争以及影响等知识。
17.【答案】(1)危害:经济上,白银外流,清政府财政危机加深,人民负担加重;政治上,清政府更加腐败;军事上,削弱军队战斗力;生活上,严重摧残吸食者的体质,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2)事件:虎门销烟。领导者:林则徐。评价:林则徐是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
(3)影响:割香港岛给英国,破坏了中国领土主权的完整;赔2100万银元,加剧了财政危机,加重了人民的负担;开放通商口岸,破坏了贸易主权,有利于外国资本主义的商品输出;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纳税款必须经过双方协议,破坏了中国的关税自主权。
(4)原因: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改变,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知识点】林则徐禁烟运动;第一次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鸦片的危害。根据材料“请君莫畏大炮子,百炮才闻几个死 请君莫畏火箭烧,彻夜才烧二二三里。我所畏者鸦片烟,杀人不记亿万千。君知炮打肢体裂,不知吃烟肠胃皆熬煎,君知火箭破产业,不知买烟费尽囊中钱”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给中国带来的危害包括经济上白银外流,清政府财政危机,人民负担加重;政治上清政府更加腐败,军事上削弱军队战斗力,生活上严重摧残吸食者的体质,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深重的灾难。面对鸦片走私,林则徐受命担任钦差大臣,去广东查禁鸦片。
(2)本题考查虎门销烟。根据材料二图片结合所所学可知,材料反映的是虎门销烟;虎门销烟的领导者是林则徐,林则徐是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
(3)本题考查《南京条约》的知识。根据材料据《广州百年大事》记载: 1842年8月间,中英《南京条约》签订。香港岛割让给英国;赔款2 100万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口岸;英商货物税须经双方协商。1843年10月, 中英《虎门条约》签订,外国人获特权。领土主权遭破坏,中国近代史开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南京条约》 给中国带来的影响包括割香港岛给英国,破坏了领土主权的完整,赔款2100万元,加剧了财政危机,加重了人民的负担;开放通商口岸,破坏了贸易主权,有利于外国资本主义的商品输出;英国进出口货物应缴的税款必须经过双方协议,破坏了中国的关税自主权。
(4)本题考查鸦片战争的知识。根据材料“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英国兵轮鼓浪而来,由沿海入长江,撞倒了堡垒一壁"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改变,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因而说“这场战争(鸦片战争)是一块界碑"。
故答案为:(1) 危害:经济上,白银外流,清政府财政危机加深,人民负担加重;政治上,清政府更加腐败;军事上,削弱军队战斗力;生活上,严重摧残吸食者的体质,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2)事件:虎门销烟。领导者:林则徐。评价:林则徐是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
(3)影响:割香港岛给英国,破坏了中国领土主权的完整;赔2100万银元,加剧了财政危机,加重了人民的负担;开放通商口岸,破坏了贸易主权,有利于外国资本主义的商品输出;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纳税款必须经过双方协议,破坏了中国的关税自主权。
(4)原因: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改变,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点评】本题考查考查鸦片的危害、虎门销烟、《南京条约》、鸦片战争的危害等知识。难度较大,熟练掌握基础知识,能够识读图片,找出材料中的关键信息,将材料和所学知识联合起来,分析、归纳材料,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方可作答。
18.【答案】(1)打开中国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廉价的工业原料。虎门销烟。
(2)《南京条约》。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纳税款,必须经过双方协议。
【知识点】林则徐禁烟运动;第一次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
【解析】【分析】(1)根据材料“一想到和三万万或四万万人开放贸易.....那英格兰现有的工厂就已经供给不上了”并结合所学可知,英国发动侵略战争的根本原因是要打开中国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廉价的工业原料。根据所学可知,鸦片战争爆发的导火线是林则徐虎门销烟,英国以此为借口发动鸦片战争。
(2)根据所学可知,1842年,清政府被迫与英国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南京条约》规定,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纳税款,必须经过双方协议。
故答案为:(1)打开中国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廉价的工业原料。虎门销烟。
(2)《南京条约》。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纳税款,必须经过双方协议。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理解并识记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以及导火线、《南京条约》的内容等知识。
19.【答案】(1)领土主权、关税自主权、贸易主权
(2)论述题要点参考:
观点一:鸦片战争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近代文明。
论述:鸦片战争的客观后果,首先打破清朝闭关锁国局面,使中国由闭关逐步走向开放,中国人为求强求存,通过洋务运动、维新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等,学习西方先进的技术、制度、思想,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走向近代化;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先进的知识分子兴起“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西学东渐的局面开始形成。
观点二:鸦片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民族灾难。
论述: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目的是打开中国市场,其性质是英国发动的一场侵略中国的战争,鸦片战争的后果是使中国领土完整和各项主权开始遭到破坏,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半封建社会;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中国开始陷入沉沦的近代;鸦片战争等侵略战争的不平等条约和赔款大大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苦难。
【知识点】第一次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
【解析】【分析】(1)根据所学可知,清政府在鸦片战争中战败,被迫签订了《南京条约》,主要内容有:割让香港岛;向英国赔偿鸦片烟价、商欠、军费共二千一百万银元;五口通商,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协定关税,英商应纳进出口货税、饷费,中国海关无权自主。由此可知,《南京条约》使我国领土主权、关税自主权、贸易主权受到破坏。
(2)根据题干结合所学可知,鸦片战争以后,以英国为首的西方侵略者的侵略,虽然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和中国自然经济的逐步解体,也在客观上激发了中华民族近代的民族意识和爱国热忱,促使先进的中国人为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积极奔走,上下求索;但这决不是以英国为首的西方侵略者来中国的目的所在,首先,应当明确鸦片战争的性质,鸦片战争是一场非正义的掠夺战争,它爆发的根本原因是英国迫切需要销售市场,以鸦片和枪炮打开中国大门,扭转对华贸易逆差,其性质是殖民侵略战争,然后,应正确认识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和人民的影响鸦片战争发生的背景是清朝日趋腐朽,国内阶级矛盾激化,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日益强大并积极走向对外扩张,加紧殖民掠夺,鸦片战争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疯狂的向中国倾销商品,中国被迫卷入资本主义市场,中国自给自足的封建小农经济开始被打破,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和一切早期殖民侵略战争一样,鸦片战争为掠夺资源和控制市场而起,给中国当时的经济社会造成严重打击,给中国人民带来深重灾难。故可从积极方面和消极方面拟论题开始论述。如:观点一:鸦片战争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近代文明。论述:鸦片战争的客观后果,首先打破清朝闭关锁国局面,使中国由闭关逐步走向开放,中国人为求强求存,通过洋务运动、维新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等,学习西方先进的技术、制度、思想,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走向近代化;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先进的知识分子兴起“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西学东渐的局面开始形成。观点二:鸦片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民族灾难。论述: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目的是打开中国市场,其性质是英国发动的一场侵略中国的战争,鸦片战争的后果是使中国领土完整和各项主权开始遭到破坏,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半封建社会;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中国开始陷入沉沦的近代;鸦片战争等侵略战争的不平等条约和赔款大大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苦难。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鸦片战争相关的知识,考查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鸦片战争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国独立主权的完整性遭到破坏,自然经济遭到破坏,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部编版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册历史第1课《鸦片战争》同步分层训练(培优卷)
一、单选题
1.(2023八上·紫金期末)《南京条约》签订后,条约的文本一直被存放在两广总督衙门,而且并未颁行,可见清政府并不准备认真执行,但《南京条约》的签订却给中国带来严重影响,主要表现在(  )
A.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C.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D.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答案】A
【知识点】第一次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南京条约》损害了中国的领土主权、司法主权和关税主权等,使得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A项正确;
甲午中日战争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化程度,排除B项;
八国联军侵华后签订的《辛丑条约》使清政府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排除CD项。
故答案为:A。
【点评】解答本题要搞清楚鸦片战争的特征和影响,学生要有一定的结合所学知识理解材料的能力。解题关键是理解题意,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2.(2023八上·赵县期末)北京大学教授茅海建《天朝的崩溃》一书中写道:“这场战争把中国拖入世界。从此开始,中国遭受了列强的百般蹂躏;从此开始,中国人经受了寻找新出路的百般苦难。”文中的“这场战争”指的是(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答案】A
【知识点】第一次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
【解析】【分析】 依据材料中的“战争把中国拖入世界”,“从此开始,中国遭受了列强的百般蹂躏”,再结合所学,可以知道就是从鸦片战争开始,中国闭关锁国的大门被英国打开,从此中国开始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开始遭受列强的侵略,中国近代史开始。A项符合题意;排除BCD。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材料分析能力和理解能力。掌握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解题关键是理解题意,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3.(2022八上·甘井子期末)他从政40年,历官13省,是清朝著名的封建政治家,在中华民族面临沦入半殖民地的紧要关头,他挺身而出,“置祸福荣辱于度外”,坚决实行禁烟。“他”指的是(  )
A.林则徐 B.李鸿章 C.张之洞 D.关天培
【答案】A
【知识点】林则徐禁烟运动
【解析】【分析】根据材料中的关键词“禁烟”可知,这个人物指的是林则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839年6月,林则徐下令将缴获的鸦片,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虎门销烟是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振奋了民族精神,维护了民族尊严。林则徐是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A符合题意;
李鸿章是洋务运动的代表人物,排除B;
张之洞是洋务运动的代表人物,排除C;
关天培在虎门战役中英勇牺牲,排除D;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虎门销烟的知识。难度适中,理解材料,掌握虎门销烟的史实即可作答。
4.(2022八上·黄岛期末)“因大英商船远路涉洋,往往有损坏须修补者,自应给予沿海一处,以便修船及存守所用物料。今大皇帝准将香港一岛给予大英国君主……任便立法治理。”对该条约的评价正确的是(  )
A.提高了中国的影响力
B.是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C.有利于中英平等贸易的发展
D.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答案】B
【知识点】第一次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
【解析】【分析】依据题干“因大英商船远路涉洋,往往有损坏须修补者,自应给予沿海一处,以便修船及存守所用物料。今大皇帝准将香港一岛给予大英国君主……任便立法治理。”可知反映的与《南京条约》有关。《南京条约》割占香港岛给英国,是近代中国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选项B正确;
选项ACD与题意表述不相符,排除;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掌握《南京条约》的内容和影响。
5.(2022八上·定远月考)中英《南京条约》规定,无论英国人在华所犯何罪,都交由英国领事按照英国法律审理;而中美《望厦条约》更进一步扩大了领事裁判权的范围,不仅美国人和中国人之间的刑事诉讼,而且美国人与其他外国人在中国的一切诉讼,均由美国领事审理,中国官员无权过问。上述条约内容表明(  )
A.清政府熟谙近代的领事制度 B.列强已掌握中国司法大权
C.中西间法律思想相互渗透 D.中国司法主权遭到严重破坏
【答案】D
【知识点】第一次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
【解析】【分析】中英《南京条约》规定,无论英国人在华所犯何罪,都交由英国领事按照英国法律审理;而中美《望厦条约》更进一步扩大了领事裁判权的范围,不仅美国人和中国人之间的刑事诉讼,而且美国人与别国人在中国的一切诉讼,中国官员无权过问。上述条约内容表明外国人在华犯罪,中国政府无权过问,这说明中国司法主权遭到严重破坏,选项D正确;
选项ABC与题意表述不相符,排除;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南京条约》《望厦条约》,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6.(2022八上·定远月考)《这才是晚清》中记述:“历史不因大清帝国的孤傲和拒绝改变进程,鸦片战争使中国遭遇千年未遇的大变局。”下列关于鸦片战争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B.鸦片战争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
C.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鸦片战争期间的皇帝是光绪帝
【答案】D
【知识点】第一次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840年,英国为了开辟市场和掠夺原料,发动了对中国鸦片战争,1842年,清政府战败,被迫签订了《南京条约》,《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侵犯了中国的领土和主权完整,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始。鸦片战争使中国遭遇千年未遇的大变局,选项ABC正确,不符合题意;
鸦片战争期间的皇帝是道光帝,而光绪帝是戊戌变法时的皇帝,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历史知识的能力。重点掌握鸦片战争,准确记忆基础知识是答题的关键。
7.(2022八上·济南期末)他临危受命,“原知此役乃蹈汤火”,“早已置祸福荣辱于度外”,而“为天下万世计”,毅然赴广东禁烟。他是(  )
A.郑成功 B.林则徐 C.奕 D.张之洞
【答案】B
【知识点】林则徐禁烟运动
【解析】【分析】提取题干关键信息“ 赴广东禁烟 ”,结合所学知识,1839年。林则徐临危受命,赴广东禁烟,B项符合题意。
明末清初,郑成功收复了台湾,A项不符合题意。
奕 是晚清洋务派代表人物之一,开展了洋务运动,C项不符合题意。
张之洞在洋务运动期间积极创办近代企业,与禁烟运动无关,D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林则徐虎门销烟的识记。难度较低,学生准确识记晚清时期,林则徐是抵御外来侵略,进行了伟大的禁烟运动即可作答。
8.(2022八上·凤阳月考)江苏布政使李星沅获悉《南京条约》后,气愤不己,深忧“千秋万世何以善后”。李星沅“气愤”“深忧”的是(  )
A.我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
B.清政府完全沦为洋人的统治工具
C.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D.外国侵略更进一步深入中国腹地
【答案】A
【知识点】第一次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
【解析】【分析】据题干信息及所学可知,1842年8月,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签订,其中规定的内容包括割地、赔款、开埠和协定关税等,破坏了我国主权和领土的完整,这些内容令李星沅“气愤”“深忧”,A符合题意;
清政府完全沦为洋人的统治工具 与《辛丑条约》相关,不符合题意,排除B;
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是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排除C;
外国侵略更进一步深入中国腹地,出现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排除D;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鸦片战争的知识。难度适中,理解材料,掌握鸦片战争的影响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9.(2022八上·青岛期末)《伦敦新闻画报》在中英签订某条约后,评述说该条约“确定了千百万的赔款和源源不断的新鲜的茶叶供应,刺激了我们的贸易,永久割让给我们一座岛屿。”材料中的“岛屿”指(  )
A.库页岛 B.澳门半岛 C.澎湖列岛 D.香港岛
【答案】D
【知识点】第一次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
【解析】【分析】1840年到1842年的鸦片战争,中国战败,被迫签订《南京条约》,《南京条约》规定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国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材料中的“岛屿”指香港岛,D项符合题意;
选项ABC与题意表述不符,排除;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以《南京条约》为背景, 重点掌握割香港岛给英国,考查学生分析史料和识记历史知识能力。
10.(2022八上·青岛期末)南京是一座饱经沧桑的城市,是近代中国的缩影。下列发生在南京的重大历史事件有(  )
①《南京条约》的签订
②中华民国的成立
③日寇制造的最大一次集体大屠杀
④《双十协定》的签订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答案】A
【知识点】第一次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抗日战争胜利后,为发动内战争取时间,蒋介石邀请毛泽东到重庆面商国家大计,经过谈判,与1945年10月10日国共双方签署了《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双十协定》签订是在重庆完成的,《南京条约》的签订、中华民国成立和日寇制造的最大的一次集体屠杀都死在南京,选项A正确;
选项BCD都包含④《双十协定》的签订,不符合题意,排除;
故答案为A。
【点评】 本题考查识记能力。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提示,结合对所学知识的准确记忆回答,这是课本上的基础知识,只要准确记忆,就可以顺利回答。
11.(2022八上·四川期末)中国在19世纪上半期出现了“千古未有之变局”,政治上的独立自主、经济上的自给自足现状被打破。“千古未有之变局”是指(  )
A.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中华民国成立
C.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
D.中国近代化开启
【答案】A
【知识点】第一次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42年中国被迫签订中英《南京条约》。条约规定: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需同英国商定。割香港岛给英国,破坏了中国的领土完整。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需同英国商定,破坏了中国的关税自主权,对中国危害最大。鸦片战争以后,中国政治上的独立自主、经济上的自给自足现状被打破,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A项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千古未有之变局”所指的内容,符合题意;
BCD三项理解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鸦片战争的影响及学生的理解能力。注意基础知识的识记与理解。
12.(2022八上·四川期末)电影《鸦片战争》某个场景:某外国商人手指着一个精美的彩色瓷瓶嚣张地说:“这就是清朝的形象,丰满、浑圆、骄傲,瞧不起世界上的一切,它满身自以为是,但只要轻轻一碰,它就会粉身碎骨。”鸦片战争中,清朝“粉身碎骨”的结局实质上反映了当时中国(  )
A.思想上落后 B.科学技术落后
C.封建制度腐朽 D.封建经济落后
【答案】C
【知识点】第一次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
【解析】【分析】1840-1842年的鸦片战争,是清政府同西方列强的第一次较量。英国较早的建立了资本主义制度,最早完成了工业革命,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力的迅猛发展,成为资本主义第一强国。拥有先进生产力和近代战争武器的英国在同清王朝的较量中明显处于优势,这就决定了社会制度和生产力落后的清政府在鸦片战争中必然失败的结局,腐朽的封建制度是失败的根本原因。
ABD三项理解错误,不符合题意;
C项封建制度腐朽理解正确,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中英鸦片战争及学生的理解能力。需要理解鸦片战争中中国战败的原因。
13.(2022八上·茂南期末)据印度孟买、加尔各答和马德拉斯三处海关记载,1833年-1839年,中国平均每年流出到英国的白银达420万两。为了改变这一状况,清政府(  )
A.断绝海外贸易 B.大量发行银元
C.扶持自然经济 D.查禁鸦片走私
【答案】D
【知识点】林则徐禁烟运动
【解析】【分析】根据材料“1833年-1839年,中国平均每年流出到英国的白银达420万两”,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英国为了扭转贸易逆差,向中国大量走私鸦片。鸦片泛滥给中华民族带来深重灾难。白银大量外流直接威胁到清政府的财政;许多官员、士兵吸食鸦片,不但严重摧残了他们的体质,更导致政治腐败和军队战斗力削弱。这些都引起统治阶级中一些有识之士的重视。1838年底,道光帝派力主禁烟的林则徐为钦差大臣,前往广东查禁鸦片。D项正确;
清政府一直采取闭关锁国的政策,排除A项;
大量发行银元与史实不符,排除B项;
扶持自然经济与史实不符,排除C项。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鸦片战争的相关知识。
14.(2022八上·电白期末)“林则徐的可贵之处正在于他最先拿起西方这把尺量出了中国的短处……一部分中国人透过弥漫的硝烟终于发觉自己面临的对手是完全陌生的……两千年来传统的夷狄观念在他们的头脑里开始动摇了。”这说明鸦片战争(  )
A.颠覆儒家传统思想的统治地位 B.推动了人们思想观念的解放
C.群体意义的民族觉醒由此开始 D.使中国的自然经济开始破产
【答案】B
【知识点】林则徐禁烟运动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信息.....部分中国人透过弥漫的硝烟终于发觉自己面临的对手是完全陌生的....两千年来传统的夷狄观念在他们的头脑里开始动摇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说明鸦片战争推动了人们思想观念的解放。B项正确;
颠覆儒家传统思想的统治地位,不符合史实,排除A项;
甲午战争后,群体意义的民族觉理由此开始,排除C项。
使中国的自然经济开始破产,题干内容没有体现,排除D项;
故答案为:B。
【点评】 本题考查鸦片战争, 知道题干材料说明鸦片战争推动了人们思想观念的解放。 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15.(2022八上·深圳期中)电影《鸦片战争》某个场景:商人颠地手指一个精美的彩色瓷瓶嚣张地说“这就是清朝的形象,丰满、浑圆、骄傲,瞧不起世界上的一切,它满身自以为是,但只轻轻一碰,它就会粉身碎骨。”清朝在鸦片战争中“粉身碎骨”的结局,实质上反映了(  )
A.军队战斗力不强 B.科学技术落后
C.思想上落后 D.封建制度腐朽
【答案】D
【知识点】鸦片战争中国战败的原因
【解析】【分析】1840﹣1842年的鸦片战争,是清政府同西方列强的第一次较量。英国较早的建立了资本主义制度,最早完成了工业革命,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力的迅猛发展,成为资本主义第一强国。拥有先进生产力和近代战争武器的英国在同清王朝的较量中明显处于优势,这就决定了社会制度和生产力落后的清政府在鸦片战争中必然失败的结局,腐朽的封建制度是失败的根本原因,排除ABC,选项D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点是中英社会制度的差距,需要理解鸦片战争中中国战败的原因。
二、材料分析题
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清朝对出海贸易的商船装载货物重量有严格的限制,甚至规定只准带铁锅一口,每人只许带铁斧一把;船上所有人员必须详细登记姓名、年龄、面貌、履历、籍贯等;船只预先规定往返日期,每人每日只许带米两升。
——《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材料二:鸦片战争后……英货输入总值,1842年为426万元,1845年达到1053万元。由于运到中国的棉毛织品销路不广……从1846年起,英国输华商品量开始减少。1846年到1855年的十年间,除了1851年、1852年两年外,始终没有达到1845年的水平。
——摘编自赵德馨《中国近现代经济史:1842-1949》
材料三: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转折,提出了中国必须近代化的历史使命。中国的现代化一日未完成,鸦片战争的意义就一分不会减。
——摘编自茅海建《天朝的崩溃:鸦片战争再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清朝对外贸易政策的名称,概括这项政策对中国世界地位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概括1842-1855年英国输华商品量的变化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出现这种变化趋势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就“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转折”这一观点概述你的理解。
【答案】(1)闭关锁国;使中国逐渐落伍于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降低了中国的世界地位。
(2)从增加到减少;前期由于五口通商、协定关税等从而扩大了对华贸易输出,但受到自然经济的抵制,后期对华输出商品数量减少。
(3)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沦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同时也推动中国向近代化发展。
【知识点】鸦片战争中国战败的原因;第一次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
【解析】【分析】(1)根据材料一“清朝对出海贸易的商船装载货物重量有严格的限制,甚至规定只准带铁锅一口……”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清朝对外贸易政策的名称是闭关锁国政策;闭关锁国政策使中国逐渐落伍于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降低了中国的世界地位。
(2)根据材料二“由于运到中国的棉毛织品销路不广……从1846年起,英国输华商品量开始减少。1846年到1855年的十年间,除了1851年、1852年两年外,始终没有达到1845年的水平。”概括可知,1842-1855年英国输华商品量的变化趋势是从增加到减少;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出现这种变化趋势的原因是前期由于五口通商、协定关税等从而扩大了对华贸易输出,但受到自然经济的抵制,后期对华输出商品数量减少。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沦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同时也推动中国向近代化发展,所以说“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转折”。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理解并识记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以及影响、1842-1855年英国输华商品量的变化趋势以及出现这种变化趋势的原因、鸦片战争以及影响等知识。
17.(2022八上·潮安月考)这是一页沉重的历史,记载着一个悲壮的故事,铁甲与热血铸造着民族铮骨,大地和长夜激荡着忠魂浩气,1840-历史将永远不会忘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请君莫畏大炮子,百炮才闻几个死?请君莫畏火箭烧,彻夜才烧二三里。我所畏者鸦片烟,杀人不计亿万千。君知炮打肢体裂,不知吃烟肠胃皆熬煎,君知火箭破产业,不知买烟费尽囊中钱。
一《炮子谣》
材料二:
材料三:据《广州百年大事记》记载:“1842年8月间,中英《南京条约》签订。香港岛割让给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口岸;英商货物税须经双方协商。1843年10月,中英《虎门条约》签订,外国人获特权。领土主权遭破坏,中国近代史开端。”
材料四: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鸦片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英国兵轮鼓浪而来,由沿海入长江,撞倒了堡垒一壁。
——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给中国带来的危害。
(2)材料二反映的是哪一重大事件?这一事件的领导者是谁?我们应该如何评价这位“领导者”?
(3)根据材料三,分析《南京条约》给中国带来的影响。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为什么说“这场战争(鸦片战争)是一块界碑”?
【答案】(1)危害:经济上,白银外流,清政府财政危机加深,人民负担加重;政治上,清政府更加腐败;军事上,削弱军队战斗力;生活上,严重摧残吸食者的体质,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2)事件:虎门销烟。领导者:林则徐。评价:林则徐是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
(3)影响:割香港岛给英国,破坏了中国领土主权的完整;赔2100万银元,加剧了财政危机,加重了人民的负担;开放通商口岸,破坏了贸易主权,有利于外国资本主义的商品输出;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纳税款必须经过双方协议,破坏了中国的关税自主权。
(4)原因: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改变,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知识点】林则徐禁烟运动;第一次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鸦片的危害。根据材料“请君莫畏大炮子,百炮才闻几个死 请君莫畏火箭烧,彻夜才烧二二三里。我所畏者鸦片烟,杀人不记亿万千。君知炮打肢体裂,不知吃烟肠胃皆熬煎,君知火箭破产业,不知买烟费尽囊中钱”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给中国带来的危害包括经济上白银外流,清政府财政危机,人民负担加重;政治上清政府更加腐败,军事上削弱军队战斗力,生活上严重摧残吸食者的体质,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深重的灾难。面对鸦片走私,林则徐受命担任钦差大臣,去广东查禁鸦片。
(2)本题考查虎门销烟。根据材料二图片结合所所学可知,材料反映的是虎门销烟;虎门销烟的领导者是林则徐,林则徐是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
(3)本题考查《南京条约》的知识。根据材料据《广州百年大事》记载: 1842年8月间,中英《南京条约》签订。香港岛割让给英国;赔款2 100万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口岸;英商货物税须经双方协商。1843年10月, 中英《虎门条约》签订,外国人获特权。领土主权遭破坏,中国近代史开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南京条约》 给中国带来的影响包括割香港岛给英国,破坏了领土主权的完整,赔款2100万元,加剧了财政危机,加重了人民的负担;开放通商口岸,破坏了贸易主权,有利于外国资本主义的商品输出;英国进出口货物应缴的税款必须经过双方协议,破坏了中国的关税自主权。
(4)本题考查鸦片战争的知识。根据材料“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英国兵轮鼓浪而来,由沿海入长江,撞倒了堡垒一壁"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改变,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因而说“这场战争(鸦片战争)是一块界碑"。
故答案为:(1) 危害:经济上,白银外流,清政府财政危机加深,人民负担加重;政治上,清政府更加腐败;军事上,削弱军队战斗力;生活上,严重摧残吸食者的体质,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2)事件:虎门销烟。领导者:林则徐。评价:林则徐是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
(3)影响:割香港岛给英国,破坏了中国领土主权的完整;赔2100万银元,加剧了财政危机,加重了人民的负担;开放通商口岸,破坏了贸易主权,有利于外国资本主义的商品输出;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纳税款必须经过双方协议,破坏了中国的关税自主权。
(4)原因: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改变,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点评】本题考查考查鸦片的危害、虎门销烟、《南京条约》、鸦片战争的危害等知识。难度较大,熟练掌握基础知识,能够识读图片,找出材料中的关键信息,将材料和所学知识联合起来,分析、归纳材料,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方可作答。
18.(2022八上·聊城月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提出的问题。
材料:《南京条约》签订后,英国资产阶级欣喜若狂,“一想到和三万万或四万万人开放贸易,大家好像发了疯似的”“只要中国人每年需用一顶棉帽,不必更多,那英格兰现有的工厂就已经供给不上了”。请回答:
(1)根据材料,请你判断英国发动侵略战争的根本原因是什么?鸦片战争爆发的导火线又是什么?
(2)鸦片战争后,清政府被迫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叫什么?该条约的内容有哪些?
【答案】(1)打开中国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廉价的工业原料。虎门销烟。
(2)《南京条约》。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纳税款,必须经过双方协议。
【知识点】林则徐禁烟运动;第一次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
【解析】【分析】(1)根据材料“一想到和三万万或四万万人开放贸易.....那英格兰现有的工厂就已经供给不上了”并结合所学可知,英国发动侵略战争的根本原因是要打开中国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廉价的工业原料。根据所学可知,鸦片战争爆发的导火线是林则徐虎门销烟,英国以此为借口发动鸦片战争。
(2)根据所学可知,1842年,清政府被迫与英国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南京条约》规定,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纳税款,必须经过双方协议。
故答案为:(1)打开中国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廉价的工业原料。虎门销烟。
(2)《南京条约》。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纳税款,必须经过双方协议。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理解并识记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以及导火线、《南京条约》的内容等知识。
三、论述题
19.(2022八上·罗湖期中)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有人说,鸦片战争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近代文明;也有人说鸦片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民族灾难。
(1)材料中的“鸦片战争”使中国签订了近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该条约给使中国的哪些主权受到破坏?
(2)结合所学知识,从材料中提取信息,自拟论题并展开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答案】(1)领土主权、关税自主权、贸易主权
(2)论述题要点参考:
观点一:鸦片战争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近代文明。
论述:鸦片战争的客观后果,首先打破清朝闭关锁国局面,使中国由闭关逐步走向开放,中国人为求强求存,通过洋务运动、维新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等,学习西方先进的技术、制度、思想,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走向近代化;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先进的知识分子兴起“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西学东渐的局面开始形成。
观点二:鸦片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民族灾难。
论述: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目的是打开中国市场,其性质是英国发动的一场侵略中国的战争,鸦片战争的后果是使中国领土完整和各项主权开始遭到破坏,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半封建社会;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中国开始陷入沉沦的近代;鸦片战争等侵略战争的不平等条约和赔款大大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苦难。
【知识点】第一次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
【解析】【分析】(1)根据所学可知,清政府在鸦片战争中战败,被迫签订了《南京条约》,主要内容有:割让香港岛;向英国赔偿鸦片烟价、商欠、军费共二千一百万银元;五口通商,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协定关税,英商应纳进出口货税、饷费,中国海关无权自主。由此可知,《南京条约》使我国领土主权、关税自主权、贸易主权受到破坏。
(2)根据题干结合所学可知,鸦片战争以后,以英国为首的西方侵略者的侵略,虽然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和中国自然经济的逐步解体,也在客观上激发了中华民族近代的民族意识和爱国热忱,促使先进的中国人为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积极奔走,上下求索;但这决不是以英国为首的西方侵略者来中国的目的所在,首先,应当明确鸦片战争的性质,鸦片战争是一场非正义的掠夺战争,它爆发的根本原因是英国迫切需要销售市场,以鸦片和枪炮打开中国大门,扭转对华贸易逆差,其性质是殖民侵略战争,然后,应正确认识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和人民的影响鸦片战争发生的背景是清朝日趋腐朽,国内阶级矛盾激化,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日益强大并积极走向对外扩张,加紧殖民掠夺,鸦片战争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疯狂的向中国倾销商品,中国被迫卷入资本主义市场,中国自给自足的封建小农经济开始被打破,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和一切早期殖民侵略战争一样,鸦片战争为掠夺资源和控制市场而起,给中国当时的经济社会造成严重打击,给中国人民带来深重灾难。故可从积极方面和消极方面拟论题开始论述。如:观点一:鸦片战争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近代文明。论述:鸦片战争的客观后果,首先打破清朝闭关锁国局面,使中国由闭关逐步走向开放,中国人为求强求存,通过洋务运动、维新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等,学习西方先进的技术、制度、思想,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走向近代化;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先进的知识分子兴起“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西学东渐的局面开始形成。观点二:鸦片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民族灾难。论述: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目的是打开中国市场,其性质是英国发动的一场侵略中国的战争,鸦片战争的后果是使中国领土完整和各项主权开始遭到破坏,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半封建社会;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中国开始陷入沉沦的近代;鸦片战争等侵略战争的不平等条约和赔款大大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苦难。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鸦片战争相关的知识,考查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鸦片战争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国独立主权的完整性遭到破坏,自然经济遭到破坏,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