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七章 我们邻近的地区和国家章复习 第2课时 优质教案(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地理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七章 我们邻近的地区和国家章复习 第2课时 优质教案(表格式)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744.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08-27 00:23:3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我们邻近的地区和国家》教学方案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要在地图上指出东南亚和印度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和首都。
2.概括东南亚和印度的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如地形地貌特点。
3.结合两国的自然环境特征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生产。
4.说出东南亚旅游业迅速发展的优势。
5.结合资料说说印度服务外包产业迅速发展的原因及特点。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在地图上指出东南亚和印度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和首都 。
2.概括东南亚和印度的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
3.结合两国内情对比分析两国的农业与工业发展状况 。
【教学难点】
结合两国的自然环境特征对比分析两国的农业发展状况 。
教学策略
本节教学内容是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期第二单元章复习第二课时,主要包含东南亚和印度的内容。本章共四个内容,这里挑选东南亚和印度放在一起,虽打乱书本排版顺序,但这两个国家的农业有较多的可比性,也是经常被放在一起考量的知识点,所以本节内容以分开复习两国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特色后,重点将两国的农业放在一起进行对比复习,起到强化记忆和探索不同资源条件下的农业发展方向区别。
四、教学流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展示课程标准,及知识网络。 【复习导入】展示课程标准、重难点及知识网络梗概。 阅读PPT上的课程标准内容。 通过学生自助阅读课标,明白今日所学的目标。
章节知识大赛 【活动教学】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比赛。 学生进行分组。 通过小组活动活跃复习课课堂。
头脑风暴 教师:提出四个任务,每组成员认领题目后,进行组内头脑风暴,答对记一分,答错不得分。每次选出一人回答问题。分别要求学生说出第一个任务东南亚的特殊地理位置:说出海陆位置、纬度位置、相对位置,点出马六甲海峡的特殊地理位置。第二个任务东南亚的范围与国家:重点说出东南亚的领土构成与附近邻国。第三个任务中南半岛的地形特点:了解的地形与河流特点。第四个任务城市分布:说出城市分布的原因与影响。第五个任务东南亚的热带旅游资源:要识别图片与分析华人旅游的原因。 学生讨论后举手抢答五个个任务问题。 头脑风暴主要是解决一些简单的基本概念,学生自主复习的一种方式。这里主要解决日本的自然地理特征和人文地理特征。
快问快答 教师:根据第一轮的得分,从高到低轮流作答,每次一人,答对的给本小组记一分,答错的不得分,并由下一组接替答题。要求同学们两个任务,分别是印度的地理位置、地形特征、人口与服务外包产业。问答过程中教师依次展示PPT图片表格,请学生来填空缺处答案。 小组代表依次上台回答PPT中的填空部分。 在快问快答部分主要解决印度的自然地理特征和部分人文知识概念,多以结合具体题目为主。以图片表格展示为主,图文结合便于学生记忆。
齐心协力 教师:以下问题为重难点攻关,每项任务均2分钟组内讨论时间,组员记录观点,选出代表,每组依次轮流回答问题,答对的给本小组记一分,答错的不得分,并由下一组接替答题。要求同学们讨论回答东南亚与印度农业的发展的自然条件、主要农作物和经济作物、遇到的问题和解决对策三个问题。重点对比记忆东南亚和印度农业发展的差别。 小组讨论为主,看图完成,了解问题答案的同时明白知识点在图上的位置。 齐心协力部分是本次复习课的重难点部分,配合习题来进行实战讲解,并在最后进行规律总结,便于学生记忆运用于实战。
力挽狂澜 教师:本轮为抢答题,当教师念完题目发出指令以后方可抢答,第一个站起来的获得答题权,答对给本组加上相应分数,答错的扣除相应分数。按照本节的知识概念进行例题实战,是对前面知识的灵活运用的训练。 学生抢答题目,为自己小组提高积分。 力挽狂澜部分是对前面知识概念的专项练习,以例题展示为主,配合详细的解析,已达到巩固知识的作用。
衔接中考 展示多道中考真题,要求学生解答。 学生解答。 将知识运用到考试实际中去,提升做题能力。
五、当堂练习
1:东南亚位于( )
A.太平洋与南极洲之间 B.亚欧大陆与大洋洲之间
C.太平洋与大西洋之间 D.印度洋与大西洋之间
2:关于马六甲海峡,说法正确的是( )
A.介于马来半岛和加里曼丹岛之间 B.介于马来半岛与爪哇岛之间
C.沟通太平洋与大西洋 D.沟通太平洋与印度洋
3:马来群岛大部分地区的气候特征是( )
A.夏季高温多雨 B.气候温和,降水丰沛
C.炎热少雨 D.全年高温多雨
4、东南亚成为世界著名的稻米产区和最大的热带作物产地的自然原因( )
A.有湿热的气候和肥沃的土壤 B.山地多, 土壤肥沃
C. 种植历史悠久,生产技术高 D.太阳能丰富, 昼夜温差大
5:中南半岛上的各国首都大多分布在( )
A.山麓地带 B.沿海地区
C.河流沿岸和河口三角洲 D.河流中上游地带
6:中南半岛的地形特征是( )
A.平原丘陵相间分布 B.高原为主,地形崎岖
C.山河相间,纵列分布 D.地形复杂,中部高四周低
7:泰国首都曼谷,水上市场繁荣成为当地的一大特色,其形成的自然因素是( )
A.终年高温,河网密布
B.热带雨林气候,终年高温多雨
C.地形山河相间,纵列分布
D.人口密集,土地资源紧张
8: “泰国、新加坡、印度尼西亚,咖喱、肉骨茶、印尼九层塔, oco.i.eappleMango(椰子,菠萝,芒果) ,沙巴、芭堤雅、阳光热辣……”伴随欢快的歌曲,让我们一起走进东南亚地区。该地区旅游资源丰富,下列位于印度尼西亚的是( )
9:下列关于印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东临阿拉伯海,西临孟加拉湾 B:地形自东向西分为三大地形区
C:印度是南亚人口最多,面积最大的国家 D:赤道横穿印度的中部
10:下列不是印度陆上邻国的是( )
A:俄罗斯 B:中国 C:尼泊尔 D:巴基斯坦
截止2020年12月30日, 全球230个国家的人口总数约为75亿人,其中中国以约14亿人口位居第一,印度以约13亿人口位居第二。按目前的人口增长速度, 预计在2027年左右印度将取代中国成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根据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11:印度人口增长过快会造成( )
①资源短缺 ②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 ③人口老龄化,劳动力短缺 ④就业困难,住房紧张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2:下列关于印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印度每年分为旱季和雨季,l~6月为旱季,7—12月为雨季
B:印度西北部是全国降水最多的地区
C:印度主要位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
D:东北季风的不稳定是造成印度水旱灾害频发的主要原因
13:有关印度粮食生产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众多的人口,使印度成为粮食消费大国
B:印度的粮食产量小,基本依靠进口
C:20世纪60年代以来,印度实行了两次“绿色革命”,改进了粮食生产技术,粮食供应状况逐步得到改善
D:水稻和小麦是印度的主要粮食作物
读“印度软件外包产业空间分布变化示意图”, 完成下面两题。
14:服务外包产业的特点不包括( )
A.资源消耗少
B.利润大
C.技术含量高
D.地域限制明显
读“印度软件外包产业空间分布变化示意图”, 完成下面两题。
15:21世纪初,印度软件外包产业分布的特点有( )
①集中在软件产业中心
②邻近国内市场布局
③扩散至沿海中小城镇
④邻近海外市场布局
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答案:
1-10: BDBAC CADCA
11-15:BCBDB
六、链接中考
1、读“海上和冰上丝绸之路示意图” ,结合材料,完成下题。
图中海域A为海上重要的通道,其名称是( )
A.马六甲海峡
B.苏伊士运河
C.尔木兹海峡
D.白令海峡
据联合国最新人口预测显示,到2100年,世界人口增长率将降至零,总人口达109亿。我国人口数量排名将在2027年被印度反超。读“印度半岛示意图”,完成17-19题。
2、印度产量、出口量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的高新技术产业是(  )
A. 麻纺织业 B. 航天工业
C. 核工业 D. 计算机软件业
3、图中被称为“印度硅谷”的是(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4、印度最大的麻纺织工业中心是(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答案:A;D;B;C
七、课程小结
八、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