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课 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 课件+素材(3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5课 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 课件+素材(30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9.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8-26 23:56:51

文档简介

(共30张PPT)
\
统编版八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
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峙
第15课 国共合作与
北伐战争
二次革命
护国战争
护法运动
工人运动
温 故 而 知 新
第67页
第48页
第52页
第50页
二次革命
护国战争
护法运动
二次护法
1913
1915
1917
1920
走向何方?
因·国共齐心促合作
果·国共同心出成果
殇·国共离心成仇敌
1923
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
国民革命
国共合作
国共对峙
单 元 导 读
1924年至1927年中国人民在国共合作领导下进行的反帝反封建的国民革命运动。
国民革命的高潮


PART 01 因·国共齐心促合作
目录
CONTENTS
PART 02 果·国共同心出成果
PART 03 殇·国共离心成仇敌
目 录
国共齐心促合作
中共三大

国民党一大
因·国共齐心促合作
果·国共同心出成果
殇·国共离心成仇敌
材料一:
国民党正在堕落中死亡,
因此要救活他就需要新鲜血液。——孙中山
材料二:
《中共中央第一次对于时局的主张》(节选):
中国共产党的方法,是要邀请国民党等革命的民主派及革命的社会主义各团体开一个联席会议,在上列原则的基础上共同建立一个民主主义的联合战线,向封建式的军阀继续战争;因为这种联合战争,是解放我们中国人民受列强和军阀两重压迫的战争,是中国目前必要的不可免的战争。
——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 第1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年,第46页
材料三:
“二大”后,党的领导人陈独秀、李大钊等,主动与孙中山联系,向他说明中国共产党的政治纲领和革命思路,表达愿意与他领导的国民党合作革命的诚意。在这之前,列宁领导的苏联也派人与孙中山联系,表示对他领导的革命斗争予以支持,并说服他与中国共产党合作。这些,使得处于困难和孤立境地的孙中山,豁然看到了光明。他万分感慨地说,在他领导中国革命斗争的30多年来,“只有遇到的马克思主义者,才是他真正的同盟者”。
——陈伙成,《国共合作北伐记》,军事科学出版社,1996年,第4页
根据所示材料及教材第67页的内容,思考促使“国共展开合作、发动北伐战争”的原因。
打倒列强除军阀
共产国际的支持
国共两党所处形势
因·国共齐心促合作
果·国共同心出成果
殇·国共离心成仇敌
中共三大
时间 1923年6月
地点 广州(越秀区恤孤院路3号)
参会人员 陈独秀、李大钊、毛泽东等至少40名与会代表,代表420名党员
主要内容 同国民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
把国民党改组为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革命同盟
时间
地点
参会人员
主要内容
因·国共齐心促合作
果·国共同心出成果
殇·国共离心成仇敌
国民党一大
时间 1924年1月
地点 广州(越秀区文明路215号)
中共代表 李大钊、林伯渠、毛泽东、瞿秋白等
主要内容 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
确立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
意义
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
时间
地点
中共代表
主要内容
意义
VS
旧三民主义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推翻君主专制,
创立民国
平均地权
新三民主义
果·国共同心出成果
殇·国共离心成仇敌
因·国共齐心促合作
民族主义
民权主义
民生主义
对外反帝国主义,
对内反民族压迫
民主权利为一般平民所共有
建立各阶级联盟
平均地权、节制资本
革命性质:反帝反封建
方法手段:联俄联共扶助农工
民生主义
国共同心出成果
北伐战争

黄埔军校
工农革命
果·国共同心出成果
殇·国共离心成仇敌
因·国共齐心促合作
今天在这里这个军官学校,独一无二的希望,就是创造革命军,来挽救中国的危亡。
——孙中山
升官发财请往他处
贪生畏死勿入斯门
革命者来
黄埔军校
果·国共同心出成果
殇·国共离心成仇敌
因·国共齐心促合作
黄埔军校
时间 1924月5月
地点 广州黄埔
军校总理
校长
政治部主任
周恩来
蒋介石
孙中山
1924年5月至1927年7月招收了六期学生共2万多人,培养了大批革命骨干。
果·国共同心出成果
殇·国共离心成仇敌
因·国共齐心促合作
黄埔军校
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在北京病逝,享年59岁。孙中山临终前最后一句话是:“和平、奋斗、救中国。”
孙中山《遗嘱》:现在革命尚未成功,凡我同志,务须依照余所著《建国方略》、《建国大纲》、《三民主义》及《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继续努力,以求贯彻。最近主张开国民会议及废除不平等条约,尤须于最短期间促其实现。是所至嘱!
果·国共同心出成果
殇·国共离心成仇敌
因·国共齐心促合作
黄埔军校
1925年7月,广州国民政府成立,以汪精卫任主席。并且将黄埔军校校军和其它所属各军统一合编为“国民革命军”,即“北伐军”。
北伐战争
果·国共同心出成果
殇·国共离心成仇敌
因·国共齐心促合作
II. 北伐战争
1926年7月9日,国民革命军在广州东较场举行北伐誓师大会。蒋介石发表宣言、通电和告广东军民书等,以国民革命军总司令名义,宣告北伐战争正式开始。
果·国共同心出成果
殇·国共离心成仇敌
因·国共齐心促合作
II. 北伐战争
2.1:
北伐?讨伐谁?
成功了吗?
怎么成功的?
果·国共同心出成果
殇·国共离心成仇敌
因·国共齐心促合作
II. 北伐战争
国民革命军——兵分三路
两湖战场【初期主要战场】
1926年7月攻下长沙;8月湖北汀泗桥贺胜桥两次战役中击溃吴佩孚主力,10月攻下武昌
江西战场
11月占领南昌、九江,歼灭孙传芳主力
闽浙战场
1926年12月和1927年2月先后占领闽、浙两省
攻占南京、进入上海,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
果·国共同心出成果
殇·国共离心成仇敌
因·国共齐心促合作
II. 北伐战争
http://www./video/2021-05/22/c_1211167201.htm
2.2
观看视频片段,结合教材,从内外两方面分析“北伐战争节节胜利的原因”
北伐战争节节胜利的原因:
内因
国共两党合作,
北伐师出有名,为正义战争,有广大工农群众大力支持
作战目的明确,作战方针正确
北伐军英勇作战,力量强大
外因
苏联和共产国际的大力支持
北洋军阀各自为战,力量分散
果·国共同心出成果
殇·国共离心成仇敌
因·国共齐心促合作
III. 工农革命
北伐胜利进军促进工农运动的发展,工农革命对中国革命亦具有重要意义。
成立农民协会
建立工会组织
开展工人运动【上海工人三次武装起义】
果·国共同心出成果
殇·国共离心成仇敌
因·国共齐心促合作
III. 工农革命
2.3:工农革命会触动谁的利益?
《广东省农民协会敬告》:取消田赋以外一切苛捐杂税及附加税,取消包农制。全国农民联合起来!
1924年7月,广州工人代表大会发动沙面数千洋务工人举行罢工,反对英法帝国主义者限制中国居民自由出入沙面租界的“新警律”。
触动了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帝国主义国家的利益
国共离心成仇敌
七一五政变

四一二政变
南京国民政府
果·国共同心出成果
殇·国共离心成仇敌
因·国共齐心促合作
I.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帝国主义勾结国民党右派破坏革命—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在上海发动了政变。
国民合作破裂,革命走向失败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中革命群众被押赴刑场
反动派屠杀革命群众
果·国共同心出成果
殇·国共离心成仇敌
因·国共齐心促合作
I.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3.1请根据下列材料及教材内容思考国民党右派发动四一二政变的原因。
材料一:
日本人作了很有代表性的表述:“1927年3月,北伐军到达武汉,有席卷长江下流及西北各省的形势。此时国共如不分家,则全国革命的成功,指日可待,一切帝国主义的在华势力,将遭覆灭,而日本尤甚。”
——李师程,余建伟,徐润滋等编著:《中国统一战线史话》,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92年,第91页
材料二:
在北洋军阀统治面临崩溃的时候,北方资产阶级都把靠蒋介石视为当务之急。如何把自己的银行、企业作为同蒋介石讨价还价,做政治交易的本钱,就成为北方资产阶级考虑的首要问题。
——邹沛,刘真编著:《中国工人运动史话 2》,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1993年,第309页
帝国主义为确保在华利益分裂国共
大资产阶级为保全自身利益支持蒋介石
果·国共同心出成果
殇·国共离心成仇敌
因·国共齐心促合作
I.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3.1请根据下列材料及教材内容思考国民党右派发动四一二政变的原因。
材料三:
北伐的胜利引起内外反动势力的恐惧,英、日、美等帝国主义除继续支持北洋军阀残余势力,进行直接的武装干涉之外,还分化破坏国民革命统一战线,暗中拉拢蒋介石作为它们新的代理人。蒋介石为谋求外国的“援助”以实现其军事独裁的统治,亦密谋和帝国主义勾结。在帝国主义、大资产阶级和流氓头目的支持下,蒋介石悍然在上海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军事科学院军事历史研究部著:《中国抗日战争史 上》,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15年,第48页
北伐战争和工农革命运动触动了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严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对中国的统治,三者形成了反革命力量,支持国民党右派破坏革命;
共产党力量的壮大引起蒋介石等国民党右派的不满,欲排挤共产党以实现军事独裁。
果·国共同心出成果
殇·国共离心成仇敌
因·国共齐心促合作
II. 七一五反革命政变
3.2国共合作破裂后,革命和战争形势有何变化?结果如何?请结合教材内容完成下列填空。
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成立了______________。以________为首的武汉国民政府逐渐由动摇走向反动。7月15日,汪精卫等控制的武汉国民党中央召开____________,决定同共产党决裂,标志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宁汉合流后,国民党继续北伐。1928年6月,北伐军进军至_________________。张作霖见败局已定,放弃北京,在退往关外途中,被日本人炸死。1928年底,张学良发表通告,宣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史称__________。至此,南京政府__________________。
南京国民政府
汪精卫
“分共会议”
第一次国共合作的破裂和国民革命的失败
北京、天津一带
“服从国民政府,改易旗帜”
“东北易帜”
名义上统一全国
III. 南京国民政府
果·国共同心出成果
殇·国共离心成仇敌
因·国共齐心促合作
III. 南京国民政府
3.3“南京政府在名义上统一全国”,从大革命的原有目的来看,国民革命是否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国民失败的原因是什么?我们可以吸取哪些经验教训?何为中国革命的出路?请结合教材内容和本节课所学内容(提示:可以联系这节课所呈现的各种材料),以小组为单位开展讨论,并在讨论后派小组代表发言。
中共三大
国民党一大
黄埔军校
国民革命军
北伐战争
1923
1924
1925
1926
走向何方?
1927
四一二&七一五反革命政变
果·国共同心出成果
因·国共齐心促合作
殇·国共离心成仇敌
国共合作的展开掀起了中国大革命的高潮,革命军与工农群众奋力北伐;而在革命即将成功的关键时刻,国民党右派背叛革命,将剑指向同胞,建立起新的南京政府,国共两党走向对峙;虽然南京政府名义上完成全国统一,但发动政变、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的蒋介石、汪精卫等国民党右派与封建军阀并没有太大区别,他们为了既得利益勾结帝国主义和资产阶级,违背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中国人民独立之路任重道远。共产党人从失败中吸取教训,认识到独立掌握革命武装的重要性,展开了新的革命尝试。回顾本节课内容,我们可以感受到,北伐战争在中国革命史上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我们应当铭记和缅怀这段历史,赓续革命精神,努力奋斗!
作业:观看《山河岁月·北伐》完整视频,选择视频中其中一位历史人物,搜集这位历史人物的相关资料,并给其写一封200字以上的“跨越时空”的书信。
恳请老师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