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2023年高考语文三轮冲刺:整本书阅读练习——《红楼梦》基础知识练习(三)
一、单选题
1.(2021高一下·广东竞赛)可卿的丧事是由谁主持操办的?( )
A.贾珍 B.王熙凤 C.贾琏 D.贾政
2.(2021高一下·广东竞赛)下列不属于十二钗的人物是( )
A.妙玉 B.巧姐 C.晴雯 D.史湘云
3.(2021高一下·广东竞赛)雪芹有很多个“号”,以下不是他的“号”的一项是( )
A.芹溪 B.芹圃 C.雪芹 D.梦阮
4.(2022高一下·泰州开学考)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五回,写贾宝玉神游太虚幻境,与全书第一回中出现的有关“石头”和“灵河岸边”的神话联系起来,并通过贾宝玉看到的“判词”,听到的“仙曲”,预示了《红楼梦》中众多女性的命运,即所谓“万艳同杯(悲)”“千红一窟(哭)”。
B.周岁时,贾政要试宝玉将来的志向,便将世上之物摆了无数,让宝玉抓取,宝玉抓了些笔墨纸砚,贾政大喜。
C.黛玉头夜敲怡红院的门找贾宝玉,晴雯误以为是丫头,便拒绝开门。黛玉错疑在宝玉身上。次日恰逢饯花之期,看见落花满地,便躲了众人来到昔日葬桃花的地方,更不由感花伤己,吟出了那篇有名的《葬花词》。
D.四月二十六日芒种节,闺阁兴祭饯花神,众女孩在园中玩耍,宝钗欲寻黛玉,看见宝玉进了潇湘馆,一怕宝玉不便,二怕黛玉猜忌,便要回来,路遇蝴蝶,赶至滴翠亭,细听小红和坠儿正说那贾芸拾帕之事。
5.(2022高一下·泰州开学考)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二回写冷子兴“演说荣国府”,冷子兴的介绍,正可使读者在“进入”这个贾府之前,对它有一个总体的了解。
B.林黛玉前身是西方灵河岸上的一棵绛珠仙草,贾宝玉的前身是补天石,亦即神瑛侍者。
C.宝黛初见,两人竟然都有似曾相识、一见如故的感觉。宝玉因为看到黛玉“眉尖若蹙”,便送他“颦颦”二字。宝玉又问黛玉是否有玉,当黛玉回答没有时,宝玉则痛骂那块玉是“劳什子”,并哭闹着当众摔玉。
D.“才自清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清明涕泣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是王熙凤的判词。
6.(2022高一下·泰州开学考)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宝钗生病,宝玉到梨香院前去看望。宝钗要看宝玉之玉,只见正面写着通灵宝玉,下面有“莫失莫忘,仙寿恒昌”,反面写着“一除邪祟,二疗冤疾,三知祸福”。
B.正月十五上元之日元春归省。元春自幼为祖母教养,与弟宝玉情同母子,元妃让众姊妹题诗,元妃极赞薛、林之作。
C.凤姐说贾母喜爱的龄官像一个人,湘云笑而不说,宝玉不敢说,宝钗说像黛玉。宝钗、黛玉和宝玉为此事闹矛盾。
D.宝玉到沁芳桥边桃花底下看《会真记》(即《西厢记》),正准备将落花送进池中,巧遇准备葬花的黛玉,黛玉发现《西厢记》,二人共读。宝玉借书中词句,向黛玉表白。
7.(2022高一下·茌平开学考)下列关于《红楼梦》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红楼梦》的序幕由前五回构成,为全书情节的开展作了必要的交代。它们之间既有联系又各有侧重。如第四回“葫芦僧判断葫芦案”介绍了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关系,展现了小说更广阔的社会背景。
B.曹雪芹善以人名隐喻,从开篇的“贾雨村(假语存)”“甄士隐(真事隐)”即可知,就连贾府“元迎探惜”四春:精明的贾元春,懦弱的贾迎春,孤独的贾探春,冷僻的贾惜春,也暗含了“原应叹息”之意。
C.《红楼梦》里大量诗文判词戏曲歌词,充满了譬喻,往往是对人物关系和命运际遇的暗示。《枉凝眉》曰:“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其中“阆苑仙葩”指的是贾宝玉,“美玉无瑕”指的是林黛玉。
D.《红楼梦》中写元春省亲,“处处灯光相映,时时细乐声喧,说不尽这太平气象,富贵风流。”表现贾府上下的欢欣和忙碌,特别是元春一手搀着贾母,一手搀着王夫人,苦尽甘来十分欣悦。
8.(2022高一下·茌平开学考)下列各项中,对《红楼梦》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秦可卿死后,她的丫鬟名瑞珠者,见秦氏死了,也触柱而亡。贾珍以孙女之礼殓殡。
B.王熙风是《红楼梦》中塑造的非常成功的人物形象,她贪婪、凶狠、狡诈。“毒设相思局”中她设计害死试图调戏她的贾瑞。
C.贾政长女元春被册封为妃,皇帝恩准探亲。荣国府为了迎接这一大典,修建极尽奢华的大观园,又采办女伶、女尼、女道士,出身世家、因病入空门的妙玉也进了荣府。
D.大观园试才题对额,贾宝玉大展风采,贾政很是欢喜,破天荒地夸了宝玉几句。
9.(2022高一下·茌平开学考)选出下列有关《红楼梦》1-10 回的内容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林黛玉进贾府时看到王夫人正房中靠背引枕、坐褥等均是“半旧”的,说明贾府当时已经走向了没落衰败,这个封建家族只是金玉其外,实则暗藏种种危机。
B.贾雨村在中秋夜晚,仰望明月,诗兴大发,吟出一首绝句:“时逢三五便团圆,满把晴光护玉栏。天上一轮才捧出,人间万姓仰头看。”
C.刘姥姥找到了周瑞家的,周瑞家的猜着她的来意。一则因她丈夫昔年争买田地一事,多得板儿他父亲之力;二则也要显弄自己的体面,于是很主动地引她去见王熙凤。
D.为了使宝玉和秦钟不被人欺侮,在贾蔷的挑动下,宝玉的书童茗烟大闹学堂,与嫉恨宝玉和秦钟的金荣等人发生冲突。后来李贵力压各方,平息了事端。
10.(2022高一下·茌平开学考)下列对《红楼梦》的内容和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晴雯性格泼辣,口尖舌利,任情任性。大观园的丫头们中,数带刺的晴雯得罪的人最多,积怨也最多。
B.在荣府内,虽说长子贾敬袭了官,但荣府的正房“荣禧堂”住的却是贾母和次子贾政一家。而贾敬的儿子贾琏、媳妇王熙凤,却又都到贾政这边来管事。
C.王夫人在荣府的尊贵地位可以用“一人之下,众人之上”来形容,她的女儿元春是皇贵妃,儿子宝玉是被众家长看好的未来继承人,侄女王熙凤是荣府实际的管家人。
D.袭人是贾母从自己的丫头们中遴选出的专门服侍爱孙宝玉的丫头,她并非“家生子”出身,却是尊贵的主事大丫头。
11.(2022高一下·茌平开学考)《红楼梦》第三十四回宝玉挨打后,有几人前来探望,说出了下面的话,下列人物语言与人物对应正确的一项是( )
①“怎么下这般狠手,你但凡听我一句话,也不到这个份儿。”
②“早听人一句话,也不至有今日。别说老太太、太太心疼,就是我们看着,心里也——”
③“你可从此都改了吧!”
A.黛玉 袭人 宝钗 B.袭人 黛玉 宝钗
C.袭人 宝钗 黛玉 D.宝钗 袭人 黛玉
12.(2022高一下·茌平开学考)下列关于小说《红楼梦》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怡红院:贾宝玉在大观园的住所。与林黛玉所住的潇湘馆相近。贾政初带宝玉游园时,宝玉题为“红香绿玉”,后贾元春将其改为“怡红快绿”,称“怡红院”。
B.潇湘馆:为林黛玉的住所。“潇湘”之名是引用舜的潇湘二妃娥皇、女英的典故。
C.蘅芜苑:为薛宝钗在大观园里居所,其院中只觉异香扑鼻,奇草仙藤愈冷愈苍翠,牵藤引蔓,累垂可爱。
D.稻香村:王熙凤的住所。红楼梦中有关稻香村的描述为:“篱外山坡之下,有一土井,旁有桔槔辘轳之属。下面分畦列亩,佳蔬菜花,漫然无际。”
13.(2022高一下·兴宁月考)关于古典名著《红楼梦》的解读,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林黛玉进贾府里,先后见了贾母、王夫人、邢夫人、李纨;迎春、探春、惜春、王熙凤;由两个舅妈带着,分别见了大舅舅贾赦、二舅舅贾政。吃过晚饭后,才见到宝玉。
B.王熙凤协理宁国府,忙得茶饭也没工夫吃得,坐卧不能清净,心中却十分欢喜。这是因为她恐落人褒贬;喜揽事办,好卖弄才干;好逞强斗胜。
C.林黛玉念书时,凡书中有“敏”字,都念作“密”字;写字遇着“敏”字,又减一二笔。贾雨村并未如此教她,当时只觉得黛玉言语举止另是一样。直到冷子兴告诉他林如海的夫人是贾敏,他才知其中原因。
D.水月庵的智能私逃进城,找至秦钟家下看视秦钟,不料被秦业发现。秦业将智能逐出,将秦钟痛打一顿,自己也被气死了。
14.(2020高二上·浦东月考)下列是《红楼梦》“金陵十二钗正册”中的三段判词,暗指《红楼梦》中三个女子的命运。她们依次是( )。
①才自清明志自高,生与末世运偏消。清明涕送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
②勘破三春景不长,缁衣顿改昔年妆。可怜绣户侯门女,独卧青灯古佛旁。
③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金闺花柳质,一载赴黄粱。
A.贾探春 贾惜春 贾迎春
B.王熙凤 妙玉 贾探春
C.薛宝钗 李纨 史湘云
D.林黛玉 贾巧姐 秦可卿
二、名著导读
15.(2021高二上·成都开学考)写出与下列说法相关的《红楼梦》中的人物。(选出其中2个填写)
①身份低微,三进大观园,因其是山野之民,对大观园中的一切感觉到新鲜,给大观园带来不少欢乐,用一个大观园之外人的眼光看贾府的兴衰。
②贾府的丫头,心比天高,命如纸薄,风流灵巧招人怨,在抄检大观园中受牵连,带病被逐出大观园,最后病死在哥嫂家。
③在正月十五之夜被人拐卖,好不容易碰到可意的人,又被薛蟠霸占,后又跟黛玉学诗的人。
② ③
16.(2021高一下·鄂尔多斯月考)《红楼梦》中形容宝玉有《西江月》一词,其中有两句讲宝玉无论贫穷富贵都无所作为,这两句是: , 。宝玉在太虚幻境看到的判词“凡鸟偏从末世来,都知爱慕此生才。一从二令三人木,哭向金陵事更哀”写的是 ,“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中有“停机德”的红楼女子是 ,有“咏絮才”的红楼女子又是 。
17.(2021高三下·大庆开学考)下列对《红楼梦》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曹雪芹笔下的大观园里也有很多风雅之事,比如那个著名的“海棠诗社”,在诗社成员中李纨年纪最大,所以大家推举她担任裁判。
B.《红楼梦》中,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所见的判词“欲洁何曾洁,云空未必空。可怜金玉质,终陷淖泥中”暗示了妙玉的悲惨命运。
C.《红楼梦》中,“不是东风压了西风,就是西风压了东风”一语出于林黛玉之口;“拼着一身刚,敢把皇帝拉下马”一语出于凤姐之口。
D.《红楼梦》“玫瑰露失窃”一事中,平儿没有将偷窃者彩云送交凤姐发落,而是自己承担“罪名”,这体现了平儿心地的善良。
18.(2021高一下·武江开学考)选出以下不正确的两项( )( )
A.第1回,贾雨村姓贾名化,雨村是他的别号。为进京求取功名,曾寄居在姑苏城的葫芦庙里。后来中了进士,任姑苏知府,不到一年却又因恃才侮上被参而遭革职,偶然间成了林黛玉的家庭教师。因这层关系,才得以复职候缺,补得金陵应天府一职。
B.第1回,元宵佳节之夜,甄士隐命家人霍启抱了英莲去看社火花灯。霍启要去方便,便将英莲放在门槛上坐着。回来时,人已不见了,找了半夜,到天亮也没找到。没办法,霍启又不敢回去见主人,就逃往他乡。
C.第2回,林黛玉念书时,凡书中有“敏”字,都念做“密”字;写字遇着“敏”字,又减一二笔。贾雨村并未如此教她,当时只觉得黛玉言语举止另是一样。直到冷子兴告诉他林如海的夫人是贾敏,他才知其中原因。
D.第3回,林黛玉进贾府里,先后见了贾母、王夫人、邢夫人、李纨;迎春、探春、惜春;王熙凤;由两个舅妈带着,分别见了大舅舅贾赦,二舅舅贾政。吃过饭后,才见到宝玉。
E.第4回,薛姨妈带着儿子薛蟠,女儿宝钗到金陵城投奔亲戚,贾政母子留他们住在梨香院,薛蟠也很乐意住在此处。不上一月,贾宅中有纨绔习气的子弟,引诱得他比以前更坏了。从此打消了移居之念。
三、语言表达
19.(2021高一下·深圳期末)《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你所在的班级正在开展《红楼梦》阅读探究活动,请你完成各题。
(1)请你在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内容符合原著,语意完整,逻辑严密,表达连贯。每处不超过10字。
《红楼梦》前五回是整本书的序曲,是全书故事情节的纲领性开端。关于《红楼梦》第一回《甄士隐梦幻识通灵贾雨村风尘怀闺秀》中甄士隐的作用,师生展开了对话。
老师:《红楼梦》为什么要让甄士隐先出场?一是借甄士隐联系神话与现实,引出中心故事。二是通过他传达作品蕴含的主题和倾向,便于提纲挈领。这对大家有什么启发呢?
同学甲:小说借甄士隐的午睡梦见 的神话故事,揭示了宝黛爱情的前世今生。
同学乙:甄士隐的故事具有以小见大的作用。先是丢失独女,又受葫芦庙失火之殃,家道败落。正在此时,跛足道人出现,念诵《好了歌》。甄士隐彻悟,顿作《好了歌解》:“陋室空堂,当年笏满床;衰草枯杨,曾为歌舞场”。这寓示着 。
同学丙:甄士隐还有一个重要的使命,就是引出贾雨村的出场,由贾雨村拋开甄家事,引出, 的情节,粗线条勾勒了贾府的人物关系图。
(2)你所在的学习小组对《红楼梦》中的女性人物展开探究,请你依据下面的材料,以“红楼女子的两面性”为话题,准备一段发言。要求观点鲜明,有理有据,条理清晰,不超过120字。
鲁迅评《红楼梦》时说:“其要点在敢于如实描写,并无讳饰,和从前的小说叙好人完全是好,坏人完全是坏的,大不相同。”《红楼梦》为女子立传,诸位女子各美其美,但并非十全十美。
四、问答题
20.(2021高一下·厦门期中)判断题
(1)《红楼梦》的初名叫《石头记》,它以手抄本的形式在社会上流传时,就受到人们的喜爱。《红楼梦》问世以后,人们争相阅读它,谈论它。同时,《红楼梦》也受到封建官僚和封建卫道者的推崇,把它作为教育孩子的教材。除此外,《红楼梦》还引起人们的研究兴趣,后来被称之为“红学”。( )
(2)元宵节至,元妃归省,见园内外如此豪华,感叹奢华过费,命换天仙宝境为省亲别墅。又命宝玉及众姐妹以景为题作诗。宝玉作诗忘了典故,宝钗为其“一字师”,黛玉代宝玉作诗一首,被元妃评为最佳。( )
(3)《红楼梦》里有句话说:“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其中“阆苑仙葩”指的是贾宝玉,“美玉无瑕”指的是林黛玉。( )
(4)元妃下谕让贾府中几个能诗会赋的姊妹入住园中,命宝玉随进读书,他们分别各住一处,薛宝钗住稻香村,林黛玉住潇湘馆,迎春住缀锦楼,探春住秋爽斋,惜春住蓼风轩,李纨住蘅芜苑,宝玉住怡红院。( )
(5)贾宝玉到梨香院探望宝钗。他看见宝钗唇若施脂,眉如墨画,脸若银盆,眼如水杏,别是一番美丽。宝钗便借机欣赏了宝玉的通灵宝玉。巧的是,玉上的“莫失莫忘,仙寿恒昌”八个字与宝钗自己锁上刻的“不离不弃,芳龄永继”正好一对儿。(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识点】文学常识;红楼梦;文化常识
【解析】【分析】贾珍的夫人尤氏抱恙无暇料理丧事,贾珍便授意王熙凤协理宁国府秦可卿葬礼。王熙凤虽然没有办理过丧事,但乐意接受,在她看来,这是展示自己能力的绝好机会。从秦可卿的丧礼的办理情况看,确实办得风光无限,也奠定了王熙凤在贾府的地位,凸显了王熙凤的能力。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文化常识包括古代文化中天文、历法、乐律、地理、官职、科举、姓名、宗法等。这类试题一般不考过于冷僻的内容,涉及的大多是科举、姓名、礼俗等。考生要注重平时每次考试中都要对文学常识进行积累,然后课下不断复习从而对此题进行把握。
2.【答案】C
【知识点】文学常识;红楼梦;文化常识
【解析】【分析】C.“晴雯”不属于十二钗的人物,《红楼梦》的金陵十二钗一般是指正册十二钗,这十二个人物分别是:薛宝钗、林黛玉、贾元春、贾探春、史湘云、妙玉、贾迎春、贾惜春、王熙凤、贾巧姐、李纨、秦可卿。而“晴雯”是十二钗又副册里的人物,金陵十二钗又副册:晴雯(情勇)、袭人(情箴)、小红(情屈)、金钏(情烈)、紫鹃(情慧)、莺儿(情络)、麝月(情守)、鸳鸯(情谮)、司棋(情私)、玉钏(情怨)、茜雪(情谅)、柳五儿(情折)(这是刘心武推测的,不是“癸酉本”里的)。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文化常识包括古代文化中天文、历法、乐律、地理、官职、科举、姓名、宗法等。这类试题一般不考过于冷僻的内容,涉及的大多是科举、姓名、礼俗等。考生要注重平时每次考试中都要对文学常识进行积累,然后课下不断复习从而对此题进行把握。
3.【答案】D
【知识点】文学常识;红楼梦;文化常识
【解析】【分析】曹雪芹(约1715-约1763),名沾,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作者,籍贯沈阳,生于南京,约十三岁时迁回北京。
“梦阮”是曹雪芹的字。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文化常识包括古代文化中天文、历法、乐律、地理、官职、科举、姓名、宗法等。这类试题一般不考过于冷僻的内容,涉及的大多是科举、姓名、礼俗等。考生要注重平时每次考试中都要对文学常识进行积累,然后课下不断复习从而对此题进行把握。
4.【答案】B
【知识点】红楼梦;理解概括文本主要内容;筛选并整合文本信息
【解析】【分析】B项“ 宝玉抓了些笔墨纸砚,贾政大喜 ”情节叙述错误,属于偷梁换柱。根据原著情节,宝玉抓了些脂粉钗环,贾政为此大怒,认为宝玉长大必为酒色之徒。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整本书阅读的相关知识积累能力。这类题要求阅读课标规定的名著《红楼梦》,并且能做到熟读理解文本思想内容基本情节、典型人物性格特点,小说典型细节,且能灵活运用。
5.【答案】D
【知识点】红楼梦;理解概括文本主要内容;筛选并整合文本信息
【解析】【分析】D项“ 是王熙凤的判词 ”叙述错误,应为贾探春的判词。判词意思是固然聪明有才能,也有高远的志向,却生于衰亡的时代,命运偏偏不济。清明时节流着思亲的泪水到江边眺望,只能梦随千里东风回到遥远的家乡。这是《红楼梦·第五回》中金陵十二钗正册判词之三探春的判词。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整本书阅读的相关知识积累能力。这类题要求阅读课标规定的名著《红楼梦》,并且能做到熟读理解文本思想内容基本情节、典型人物性格特点,小说典型细节,且能灵活运用。
6.【答案】C
【知识点】红楼梦;理解概括文本主要内容;筛选并整合文本信息
【解析】【分析】C项“ 凤姐说贾母喜爱的龄官像一个人,……宝钗说像黛玉 ”叙述错误,据小说原著情节,说龄官像黛玉的是史湘云。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整本书阅读的相关知识积累能力。这类题要求阅读课标规定的名著《红楼梦》,并且能做到熟读理解文本思想内容基本情节、典型人物性格特点,小说典型细节,且能灵活运用。
7.【答案】A
【知识点】文学常识;红楼梦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名著阅读的能力。
本题考查《红楼梦》相关阅读。
A无误。
B项,“精明的贾元春,懦弱的贾迎春,孤独的贾探春,冷僻的贾惜春”错误,应该是孤独的贾元春、懦弱的贾迎春、精明的贾探春、孤僻的贾惜春。
C项,“美玉无瑕”在《红楼梦》中指贾宝玉,“阆苑仙葩”指的是林黛玉。
D项,“苦尽甘来十分欣悦”错误,书中写元春“一手搀贾母,一手搀王夫人,三人满心里皆有许多话,只是俱说不出,只管呜咽对泣”。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名著阅读的能力。名著阅读考查,考点大多落在主要人物、重要情节和主题理解上,能力层级多为“识记”。题型多采用填空题、选择题和简答题,考生只需要在平时多“识记”基本的名著知识,了解名著的名段名角即可。
8.【答案】D
【知识点】文学常识;红楼梦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阅读名著的能力。
题干是“下列各项中,对《红楼梦》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D项,错在“破天荒地夸了宝玉几句”。正确的情节是:贾政非但没夸宝玉,还骂宝玉为“畜生”“无知的业障”“无知的蠢货”。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阅读名著的能力。这类题目的解答需要学生在熟悉并掌握相关名著内容及情节的前提下,根据题目要求作答。学生平时学习中应该多读名家名著,一方面扩展知识面,提高文学修养;另一方面也有利于解答题目。
9.【答案】A
【知识点】文学常识;红楼梦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阅读名著的能力。
A项,“说明贾府当时已经走向了没落衰败”错,不能说明贾府当时已经走向了没落衰败,应该表明贾家的荣华富贵由来已久。
故答案为:A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阅读名著的能力。要完整地阅读名著,了解名著主要内容,把握名著脉络,熟悉重要故事情节;能根据相关故事情节,分析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理解其形象;能分析环境描写对刻画人物,突出主题的作用;同时还要积累相关的文学常识。
10.【答案】B
【知识点】文学常识;红楼梦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名著阅读的能力。
B项,“在荣府内,虽说长子贾敬袭了官”“而贾敬的儿子贾琏、媳妇王熙凤”说法错误。根据原著,在荣府内,是长子贾赦袭了官,贾琏的父亲是贾赦。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名著阅读的能力。解答此类题时,阅读一定自要细致,回想小说的主要情节,然后在整体理解文意的前提下分析每一项。平时一定要熟读名著,对于大纲要求的篇目,有时间就要反复读,只有熟到一定的程度,类似题目才能应对自如。
11.【答案】C
【知识点】文学常识;红楼梦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名著阅读的能力。
《红楼梦》的人物语言个性鲜明,宝玉挨打后,人物语言要符合各自的身份和性格。①反映出说话人的奴性,符合大丫鬟袭人的身份。②对宝玉微带责备、有点心疼,又不逾矩,符合薛宝钗的性格。③包含着沉痛、体贴、哀怨,同时也含着一种无可奈何的委屈和畏缩,符合林黛玉的身份和性格。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名著阅读的能力。名著阅读考查,考点大多落在主要人物、重要情节和主题理解上,能力层级多为“识记”。题型多采用填空题、选择题和简答题,考生只需要在平时多“识记”基本的名著知识,了解名著的名段名角即可。
12.【答案】D
【知识点】文学常识;红楼梦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名著阅读的能力。
D项,稻香村为李纨的居所。李纨因此处得诗号稻香老农。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阅读名著的能力。这类题目的解答需要学生在熟悉并掌握相关名著内容及情节的前提下,根据题目要求作答。学生平时学习中应该多读名家名著,一方面扩展知识面,提高文学修养;另一方面也有利于解答题目。
13.【答案】A
【知识点】文学常识;红楼梦
【解析】【分析】A项“ 由两个舅妈带着,分别见了大舅舅贾赦、二舅舅贾政 ”说法错误,无中生有。去贾赦处是由邢夫人领着,去贾政处,王夫人已在正房候着。林黛玉并未见到两个舅舅。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整本书阅读的相关知识积累能力。这类题要求阅读课标规定的名著,如《乡土中国》《红楼梦》等,并且能做到熟读理解文本思想内容并能灵活运用。
14.【答案】A
【知识点】文学常识;红楼梦
【解析】【分析】本题围绕“三春”展开。贾探春是贾政与妾赵姨娘所生,排行为贾府三小姐。她因为是庶出,等级观念特别强烈,抄检大观园时尽力维护作主子的威严。她志向高远,精明能干,面对贾府大厦将倾的危局,想用“兴利除弊的微小改革来挽救,但又身逢“末世”,才能得不到充分发挥。最后贾探春远嫁他乡。贾惜春因母亲早逝,父亲贾敬一味好道炼丹,诸事不管,没有父母怜爱;养成了她孤僻冷漠的性格,心冷嘴冷。抄检大观园时,她咬定牙,撵走毫无过错的丫环入画,对别人的流泪哀伤无动于衷。四大家族的没落命运,三个本家姐姐的不幸结局,使她产生了弃世的念头,后入栊翠庵为尼,也就是句子中的“独卧青灯古佛旁”。贾迎春是贾赦与妾所生的,排行为贾府二小姐。她老实无能,懦弱怕事,在处世为人,也只知退让,任人欺侮。她父亲贾赦欠了孙家五千两银子还不出,就把她嫁给孙家,实际下是拿她抵债。丈夫孙绍祖忘恩负义、险恶狠毒;迎春出嫁后不久就被虐待而死。第③句“子系中山狼”中的“子”与“系”合在一起,就是其夫的姓氏“孙”的繁体写法。
故答案为:A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文学常识的了解、掌握的能力。做此类题目,既要熟记课内所学,还要广泛阅读,进行整理、积累、强化记忆。
15.【答案】刘姥姥;晴雯;香菱(英莲)
【知识点】文学常识;红楼梦
【解析】【分析】
①由“身份低微,三进大观园”等判断,只能是刘姥姥。在前八十回主要写了二进,一进为求帮助,她小心谨慎,奉承周瑞家的,又奉承王熙凤,希望能够得到救济;二进是报恩,她的质朴作为,被林黛玉戏称是母蝗虫,薛宝钗等也是哄堂大笑夸她诙谐;续书后四十回的三进,则是映照了金陵十二钗之一巧姐的判词“余留庆”,是为了还王熙凤的恩情救助她的女儿巧姐儿。
②由“心比天高,命如纸薄”“风流灵巧”“带病被逐出大观园”“病死哥嫂家”可知,说的是晴雯。她身居金陵十二钗之一,是贾宝玉房里的四个大丫鬟之一,虽是丫鬟,但在宝玉房里过得千金小姐的生活。她长得风流灵巧,眉眼儿有点像林黛玉,口齿伶俐,针线活尤好,曾为宝玉病补雀金裘。她本是赖妈妈家的丫鬟,因得贾母喜爱,把她赐给宝玉。因娇生惯养,养成得理不饶人的性格。因遭王夫人指责,再加上王善保家的等小人进谗,病重之时,被王夫人硬给撵了出去(放出去)。宝玉偷偷前去探望,晴雯深为感动。当夜,晴雯悲惨地死去。
③由“在正月十五之夜被人拐卖……又被薛蟠霸占,后又跟黛玉学诗的人”等可知,说的是香菱。她是《红楼梦》中第一个登场的女性人物,原籍姑苏。甄士隐独女,眉心有一点米粒大小的胭脂记。四岁那年元宵看社火花灯时被拐子拐走。养大后原是卖给金陵公子冯渊,中途却被薛蟠看上,为此打死冯渊抢走了她,宝钗给她起名叫香菱。起初是薛姨妈丫鬟,后为薛蟠之妾,因薛蟠外出被宝钗带进大观园,向林黛玉学诗。
故答案为:①刘姥姥;②晴雯;③香菱(英莲)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经典名著的人物形象、基本内容的理解、分析能力。这类题要求我们必须熟读经典名著,并了解掌握小说基本情节、主要人物及其性格、典型环境、小说主题。只有熟悉名著,才能结合题干相关信息,将人物对号入座。
16.【答案】富贵不知乐业;贫穷难耐凄凉;王熙凤;薛宝钗;林黛玉
【知识点】文学常识;红楼梦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经典名著人物、情节和基本内容的整体把握能力。
《西江月二首》是清代文学家曹雪芹著作《红楼梦》中的词作,见于《红楼梦》第三回。这两首词集中地描绘了小说主人公贾宝玉的叛逆性格,字面上句句是对贾宝玉的嘲笑和否定,实质上句句是对他的赞美和褒扬,是对封建礼教的抨击和批判。其中讲宝玉无论贫穷富贵都无所作为的两句是“富贵不知乐业,贫穷难耐凄凉”,出自《西江月其二》。
“凡鸟偏从末世来,都知爱慕此生才。一从二令三人木,哭向金陵事更哀”,“凡鸟从末世来”指的是凤姐这么一个能干的女强人生于末世的不幸,“凡鸟”是繁体里的“凤”字,也就暗指王熙凤。“一从二令三人木”指的是丈夫贾链对凤姐的态度变化。新婚后先“从”,对她百依百顺,样样都听她的;“二令”解为“冷”,指的是丈夫对她的渐渐冷淡与开始对她发号施令;“三人木”以“拆字法”是指她最后被休弃的命运。“哭向金陵事更哀”就是她被休弃后哭着回娘家的悲哀的写照。
“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停机德”指的是出自战国时代燕国乐羊子妻停下机子不织布来劝勉丈夫求取功名贤淑之德的故事。符合封建道德标准的女人,称为具有“停机德”,这里是赞叹宝钗。“咏絮才”指女子咏诗的才华,出自晋朝谢奕女幼年时期的故事。后世称赞能诗善文的女子为有“咏絮才”,这里喻指黛玉。
故答案为:富贵不知乐业;贫穷难耐凄凉;王熙凤;薛宝钗;林黛玉
【点评】本题考查把握作家作品的能力。这类题目的解答需要学生在熟悉并掌握相关名著内容及情节的前提下,根据题目要求作答。学生平时学习中应该多读名家名著,一方面扩展知识面,提高文学修养;另一方面也有利于解答题目。
17.【答案】D
【知识点】名篇;红楼梦
【解析】【分析】 D.“自己承担‘罪名’”错,“玫瑰露失窃”一事中,平儿没有将偷窃者彩云送交凤姐发落,,不是自己承担罪名,而是让宝玉承担“罪名”。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阅读名著的能力。要完整地阅读名著,了解名著主要内容,把握名著脉络,熟悉重要故事情节;能根据相关故事情节,分析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理解其形象;能分析环境描写对刻画人物,突出主题的作用;同时还要积累相关的文学常识。
18.【答案】D,E
【知识点】文学常识;红楼梦;文化常识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名著阅读的能力。
D.“由两个舅妈带着,分别见了大舅舅贾赦,二舅舅贾政”错误,去贾赦处是由邢夫人领着;去贾政处,王夫人已在正房候着。林黛玉并未见到两个舅舅。
E.“女儿宝钗到金陵城投奔亲戚,贾政母子留他们住在梨香院,薛蟠也很乐意住在此处”错误,不是投奔亲戚,是送宝钗进京待选;薛蟠起初不愿意住在贾府,因母亲执意在此,贾家又殷勤相留才住下的。故选DE。
故答案为:DE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阅读名著的能力。这类题目的解答需要学生在熟悉并掌握相关名著内容及情节的前提下,根据题目要求作答。学生平时学习中应该多读名家名著,一方面扩展知识面,提高文学修养;另一方面也有利于解答题目。
19.【答案】(1)绛珠仙女还泪神瑛侍者;贾府的衰败;葫芦僧乱判葫芦案
(2)《红楼梦》中的女子形成了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态势。如薛宝钗是一位“冷人”。她从娘胎里带着热毒,需要服食“冷香九”;但她放不下世俗功名,总是劝宝玉走仕途经济之路,这是热的表现。她为人处事端庄周全大方,内心深处追求与迷恋荣华富贵,内热外冷。
【知识点】语言表达简明、准确、鲜明、生动;辩证分析;红楼梦
【解析】【分析】(1)本题实际考查对名著《红楼梦》相关情节的掌握。
①处,考查的是《红楼梦》第一回《甄士隐梦幻识通灵贾雨村风尘怀闺秀》中的具体情节,了解甄士隐的作用。具体的情节关涉宝黛爱情的前世今生。木指黛玉前世绛珠仙草,石指女娲补天剩下的顽石。神瑛侍者以甘露之水灌溉绛珠草,使其得换人形,修成个女体,名唤绛珠仙子。为报灌溉之德,绛珠仙子情愿随神瑛侍者下凡历劫,将自己一世的眼泪还他。神瑛侍者顺带着顽石下凡,绛珠仙子成为林黛玉,而顽石则幻化为贾宝玉及其通灵宝玉。据此补写即可。
②处,考查的是甄士隐《好了歌解》的作用。“陋室空堂,当年笏满床;衰草枯杨,曾为歌舞场”意思是如今的空堂陋室,就是当年高官显贵们摆着满床笏板的华屋大宅;现在长满枯草的地方,曾经歌舞升平。说明了世事变幻无常,暗示贾府的衰败,据此补写即可。
③处,考查《红楼梦》第四回《葫芦僧乱判葫芦案》的具体情节,借由葫芦僧之口,道出:“贾不假,白玉为堂金作马。阿房宫,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个史。东海缺少白玉床,龙王来请金陵王。丰年好大雪,真珠如土金如铁。”粗线条勾勒了贾府的人物关系图,据此补写即可。
(2)本题考查文学短评的写作,要求结合鲁迅先生的评价,分析《红楼梦》中女性人物的“两面性”。首先分析鲁迅先生的评价,“其要点在敢于如实描写,并无讳饰,和从前的小说叙好人完全是好,坏人完全是坏的,大不相同”,意思是人物的性格不是单一的,是复杂多变的,要从不同角度看一个人物,写出人物性格的多样性,丰富性。然后结合作品内容,根据要求联想名著相关情节进行概述、分析即可。如选林黛玉要结合其身世背景分析;选薛宝钗要结合其生活环境和所受的教育分析;选王熙凤也要结合其身世、在贾府的身份地位分析。
故答案为:(1)①绛珠仙女还泪神瑛侍者②贾府的衰败③葫芦僧乱判葫芦案
(2) 《红楼梦》中的女子形成了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态势。如薛宝钗是一位“冷人”。她从娘胎里带着热毒,需要服食“冷香九”;但她放不下世俗功名,总是劝宝玉走仕途经济之路,这是热的表现。她为人处事端庄周全大方,内心深处追求与迷恋荣华富贵,内热外冷。
【点评】(1)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之语境补写的能力。语境补写题,要求考生认真分析空缺处上下文语境,存在何种逻辑关联,其次表达成句时注意句子的语体风格,要保持与整段话一致。最后注意字数要求。
(2)本题考查文学短评的写作能力,短评和大作文在本质上没有差别,但是相对来说,它的题目更明确、题材更狭窄、写作更容易。它的基本要求是,要抓住题目,要结合材料,要有明确的观点,要有条理,要有一个具体的问题。写作时分三步,第一步是引述材料,摆出现象(叙);第二步是从现象中提取论述的观点(评);第三步是分析论证观点(析);要联系实际,紧紧围绕论点,运用各种论证方法;第四步是总结全文。
20.【答案】(1)错误
(2)正确
(3)错误
(4)错误
(5)正确
【知识点】文学常识;红楼梦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阅读名著的能力。
(1)“受到封建官僚和封建卫道者的推崇,把它作为教育孩子的教材”错误,《红楼梦》描写贾宝玉的爱情和婚姻悲剧,即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以及贾宝玉和薛宝钗的婚姻悲剧。作者真实细致地描写了悲剧发生和发展的复杂现实内容,揭示造成悲剧的全面而深刻的社会根源。围绕着爱情婚姻悲剧,同时铺开一个由许多有关人物构成的广阔的社会生活环境,从而展示渐趋崩溃的社会的真实内幕。贾宝玉、林黛玉等人对自由和幸福的向往追求,反映那个时代对个性解放和人权平等的要求,闪烁着初步的民主主义精神。它与封建主义冲突所造成的悲剧,生动地表明封建社会的不合理,使读者预感到这个社会已日暮途穷,走向灭亡。当时的人们很少有这样的认识的,封建官僚和封建卫道者厌恶还来不及,哪里还会把它作为教育孩子的教材呢?
(3)“其中‘阆苑仙葩’指的是贾宝玉,‘美玉无瑕’指的是林黛玉”错误,“阆苑仙葩”指的是林黛玉,“美玉无瑕”指的是贾宝玉。
(4)“薛宝钗住稻香村……李纨住蘅芜苑”错误,应该是薛宝钗住蘅芜苑,李纨住稻香村。
故答案为:(1)错误。(2) 正确 。(3)错误。(4)错误。(5) 正确 。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阅读名著的能力。这类题目的解答需要学生在熟悉并掌握相关名著内容及情节的前提下,根据题目要求作答。学生平时学习中应该多读名家名著,一方面扩展知识面,提高文学修养;另一方面也有利于解答题目。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2023年高考语文三轮冲刺:整本书阅读练习——《红楼梦》基础知识练习(三)
一、单选题
1.(2021高一下·广东竞赛)可卿的丧事是由谁主持操办的?( )
A.贾珍 B.王熙凤 C.贾琏 D.贾政
【答案】B
【知识点】文学常识;红楼梦;文化常识
【解析】【分析】贾珍的夫人尤氏抱恙无暇料理丧事,贾珍便授意王熙凤协理宁国府秦可卿葬礼。王熙凤虽然没有办理过丧事,但乐意接受,在她看来,这是展示自己能力的绝好机会。从秦可卿的丧礼的办理情况看,确实办得风光无限,也奠定了王熙凤在贾府的地位,凸显了王熙凤的能力。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文化常识包括古代文化中天文、历法、乐律、地理、官职、科举、姓名、宗法等。这类试题一般不考过于冷僻的内容,涉及的大多是科举、姓名、礼俗等。考生要注重平时每次考试中都要对文学常识进行积累,然后课下不断复习从而对此题进行把握。
2.(2021高一下·广东竞赛)下列不属于十二钗的人物是( )
A.妙玉 B.巧姐 C.晴雯 D.史湘云
【答案】C
【知识点】文学常识;红楼梦;文化常识
【解析】【分析】C.“晴雯”不属于十二钗的人物,《红楼梦》的金陵十二钗一般是指正册十二钗,这十二个人物分别是:薛宝钗、林黛玉、贾元春、贾探春、史湘云、妙玉、贾迎春、贾惜春、王熙凤、贾巧姐、李纨、秦可卿。而“晴雯”是十二钗又副册里的人物,金陵十二钗又副册:晴雯(情勇)、袭人(情箴)、小红(情屈)、金钏(情烈)、紫鹃(情慧)、莺儿(情络)、麝月(情守)、鸳鸯(情谮)、司棋(情私)、玉钏(情怨)、茜雪(情谅)、柳五儿(情折)(这是刘心武推测的,不是“癸酉本”里的)。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文化常识包括古代文化中天文、历法、乐律、地理、官职、科举、姓名、宗法等。这类试题一般不考过于冷僻的内容,涉及的大多是科举、姓名、礼俗等。考生要注重平时每次考试中都要对文学常识进行积累,然后课下不断复习从而对此题进行把握。
3.(2021高一下·广东竞赛)雪芹有很多个“号”,以下不是他的“号”的一项是( )
A.芹溪 B.芹圃 C.雪芹 D.梦阮
【答案】D
【知识点】文学常识;红楼梦;文化常识
【解析】【分析】曹雪芹(约1715-约1763),名沾,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作者,籍贯沈阳,生于南京,约十三岁时迁回北京。
“梦阮”是曹雪芹的字。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文化常识包括古代文化中天文、历法、乐律、地理、官职、科举、姓名、宗法等。这类试题一般不考过于冷僻的内容,涉及的大多是科举、姓名、礼俗等。考生要注重平时每次考试中都要对文学常识进行积累,然后课下不断复习从而对此题进行把握。
4.(2022高一下·泰州开学考)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五回,写贾宝玉神游太虚幻境,与全书第一回中出现的有关“石头”和“灵河岸边”的神话联系起来,并通过贾宝玉看到的“判词”,听到的“仙曲”,预示了《红楼梦》中众多女性的命运,即所谓“万艳同杯(悲)”“千红一窟(哭)”。
B.周岁时,贾政要试宝玉将来的志向,便将世上之物摆了无数,让宝玉抓取,宝玉抓了些笔墨纸砚,贾政大喜。
C.黛玉头夜敲怡红院的门找贾宝玉,晴雯误以为是丫头,便拒绝开门。黛玉错疑在宝玉身上。次日恰逢饯花之期,看见落花满地,便躲了众人来到昔日葬桃花的地方,更不由感花伤己,吟出了那篇有名的《葬花词》。
D.四月二十六日芒种节,闺阁兴祭饯花神,众女孩在园中玩耍,宝钗欲寻黛玉,看见宝玉进了潇湘馆,一怕宝玉不便,二怕黛玉猜忌,便要回来,路遇蝴蝶,赶至滴翠亭,细听小红和坠儿正说那贾芸拾帕之事。
【答案】B
【知识点】红楼梦;理解概括文本主要内容;筛选并整合文本信息
【解析】【分析】B项“ 宝玉抓了些笔墨纸砚,贾政大喜 ”情节叙述错误,属于偷梁换柱。根据原著情节,宝玉抓了些脂粉钗环,贾政为此大怒,认为宝玉长大必为酒色之徒。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整本书阅读的相关知识积累能力。这类题要求阅读课标规定的名著《红楼梦》,并且能做到熟读理解文本思想内容基本情节、典型人物性格特点,小说典型细节,且能灵活运用。
5.(2022高一下·泰州开学考)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二回写冷子兴“演说荣国府”,冷子兴的介绍,正可使读者在“进入”这个贾府之前,对它有一个总体的了解。
B.林黛玉前身是西方灵河岸上的一棵绛珠仙草,贾宝玉的前身是补天石,亦即神瑛侍者。
C.宝黛初见,两人竟然都有似曾相识、一见如故的感觉。宝玉因为看到黛玉“眉尖若蹙”,便送他“颦颦”二字。宝玉又问黛玉是否有玉,当黛玉回答没有时,宝玉则痛骂那块玉是“劳什子”,并哭闹着当众摔玉。
D.“才自清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清明涕泣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是王熙凤的判词。
【答案】D
【知识点】红楼梦;理解概括文本主要内容;筛选并整合文本信息
【解析】【分析】D项“ 是王熙凤的判词 ”叙述错误,应为贾探春的判词。判词意思是固然聪明有才能,也有高远的志向,却生于衰亡的时代,命运偏偏不济。清明时节流着思亲的泪水到江边眺望,只能梦随千里东风回到遥远的家乡。这是《红楼梦·第五回》中金陵十二钗正册判词之三探春的判词。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整本书阅读的相关知识积累能力。这类题要求阅读课标规定的名著《红楼梦》,并且能做到熟读理解文本思想内容基本情节、典型人物性格特点,小说典型细节,且能灵活运用。
6.(2022高一下·泰州开学考)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宝钗生病,宝玉到梨香院前去看望。宝钗要看宝玉之玉,只见正面写着通灵宝玉,下面有“莫失莫忘,仙寿恒昌”,反面写着“一除邪祟,二疗冤疾,三知祸福”。
B.正月十五上元之日元春归省。元春自幼为祖母教养,与弟宝玉情同母子,元妃让众姊妹题诗,元妃极赞薛、林之作。
C.凤姐说贾母喜爱的龄官像一个人,湘云笑而不说,宝玉不敢说,宝钗说像黛玉。宝钗、黛玉和宝玉为此事闹矛盾。
D.宝玉到沁芳桥边桃花底下看《会真记》(即《西厢记》),正准备将落花送进池中,巧遇准备葬花的黛玉,黛玉发现《西厢记》,二人共读。宝玉借书中词句,向黛玉表白。
【答案】C
【知识点】红楼梦;理解概括文本主要内容;筛选并整合文本信息
【解析】【分析】C项“ 凤姐说贾母喜爱的龄官像一个人,……宝钗说像黛玉 ”叙述错误,据小说原著情节,说龄官像黛玉的是史湘云。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整本书阅读的相关知识积累能力。这类题要求阅读课标规定的名著《红楼梦》,并且能做到熟读理解文本思想内容基本情节、典型人物性格特点,小说典型细节,且能灵活运用。
7.(2022高一下·茌平开学考)下列关于《红楼梦》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红楼梦》的序幕由前五回构成,为全书情节的开展作了必要的交代。它们之间既有联系又各有侧重。如第四回“葫芦僧判断葫芦案”介绍了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关系,展现了小说更广阔的社会背景。
B.曹雪芹善以人名隐喻,从开篇的“贾雨村(假语存)”“甄士隐(真事隐)”即可知,就连贾府“元迎探惜”四春:精明的贾元春,懦弱的贾迎春,孤独的贾探春,冷僻的贾惜春,也暗含了“原应叹息”之意。
C.《红楼梦》里大量诗文判词戏曲歌词,充满了譬喻,往往是对人物关系和命运际遇的暗示。《枉凝眉》曰:“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其中“阆苑仙葩”指的是贾宝玉,“美玉无瑕”指的是林黛玉。
D.《红楼梦》中写元春省亲,“处处灯光相映,时时细乐声喧,说不尽这太平气象,富贵风流。”表现贾府上下的欢欣和忙碌,特别是元春一手搀着贾母,一手搀着王夫人,苦尽甘来十分欣悦。
【答案】A
【知识点】文学常识;红楼梦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名著阅读的能力。
本题考查《红楼梦》相关阅读。
A无误。
B项,“精明的贾元春,懦弱的贾迎春,孤独的贾探春,冷僻的贾惜春”错误,应该是孤独的贾元春、懦弱的贾迎春、精明的贾探春、孤僻的贾惜春。
C项,“美玉无瑕”在《红楼梦》中指贾宝玉,“阆苑仙葩”指的是林黛玉。
D项,“苦尽甘来十分欣悦”错误,书中写元春“一手搀贾母,一手搀王夫人,三人满心里皆有许多话,只是俱说不出,只管呜咽对泣”。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名著阅读的能力。名著阅读考查,考点大多落在主要人物、重要情节和主题理解上,能力层级多为“识记”。题型多采用填空题、选择题和简答题,考生只需要在平时多“识记”基本的名著知识,了解名著的名段名角即可。
8.(2022高一下·茌平开学考)下列各项中,对《红楼梦》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秦可卿死后,她的丫鬟名瑞珠者,见秦氏死了,也触柱而亡。贾珍以孙女之礼殓殡。
B.王熙风是《红楼梦》中塑造的非常成功的人物形象,她贪婪、凶狠、狡诈。“毒设相思局”中她设计害死试图调戏她的贾瑞。
C.贾政长女元春被册封为妃,皇帝恩准探亲。荣国府为了迎接这一大典,修建极尽奢华的大观园,又采办女伶、女尼、女道士,出身世家、因病入空门的妙玉也进了荣府。
D.大观园试才题对额,贾宝玉大展风采,贾政很是欢喜,破天荒地夸了宝玉几句。
【答案】D
【知识点】文学常识;红楼梦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阅读名著的能力。
题干是“下列各项中,对《红楼梦》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D项,错在“破天荒地夸了宝玉几句”。正确的情节是:贾政非但没夸宝玉,还骂宝玉为“畜生”“无知的业障”“无知的蠢货”。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阅读名著的能力。这类题目的解答需要学生在熟悉并掌握相关名著内容及情节的前提下,根据题目要求作答。学生平时学习中应该多读名家名著,一方面扩展知识面,提高文学修养;另一方面也有利于解答题目。
9.(2022高一下·茌平开学考)选出下列有关《红楼梦》1-10 回的内容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林黛玉进贾府时看到王夫人正房中靠背引枕、坐褥等均是“半旧”的,说明贾府当时已经走向了没落衰败,这个封建家族只是金玉其外,实则暗藏种种危机。
B.贾雨村在中秋夜晚,仰望明月,诗兴大发,吟出一首绝句:“时逢三五便团圆,满把晴光护玉栏。天上一轮才捧出,人间万姓仰头看。”
C.刘姥姥找到了周瑞家的,周瑞家的猜着她的来意。一则因她丈夫昔年争买田地一事,多得板儿他父亲之力;二则也要显弄自己的体面,于是很主动地引她去见王熙凤。
D.为了使宝玉和秦钟不被人欺侮,在贾蔷的挑动下,宝玉的书童茗烟大闹学堂,与嫉恨宝玉和秦钟的金荣等人发生冲突。后来李贵力压各方,平息了事端。
【答案】A
【知识点】文学常识;红楼梦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阅读名著的能力。
A项,“说明贾府当时已经走向了没落衰败”错,不能说明贾府当时已经走向了没落衰败,应该表明贾家的荣华富贵由来已久。
故答案为:A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阅读名著的能力。要完整地阅读名著,了解名著主要内容,把握名著脉络,熟悉重要故事情节;能根据相关故事情节,分析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理解其形象;能分析环境描写对刻画人物,突出主题的作用;同时还要积累相关的文学常识。
10.(2022高一下·茌平开学考)下列对《红楼梦》的内容和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晴雯性格泼辣,口尖舌利,任情任性。大观园的丫头们中,数带刺的晴雯得罪的人最多,积怨也最多。
B.在荣府内,虽说长子贾敬袭了官,但荣府的正房“荣禧堂”住的却是贾母和次子贾政一家。而贾敬的儿子贾琏、媳妇王熙凤,却又都到贾政这边来管事。
C.王夫人在荣府的尊贵地位可以用“一人之下,众人之上”来形容,她的女儿元春是皇贵妃,儿子宝玉是被众家长看好的未来继承人,侄女王熙凤是荣府实际的管家人。
D.袭人是贾母从自己的丫头们中遴选出的专门服侍爱孙宝玉的丫头,她并非“家生子”出身,却是尊贵的主事大丫头。
【答案】B
【知识点】文学常识;红楼梦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名著阅读的能力。
B项,“在荣府内,虽说长子贾敬袭了官”“而贾敬的儿子贾琏、媳妇王熙凤”说法错误。根据原著,在荣府内,是长子贾赦袭了官,贾琏的父亲是贾赦。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名著阅读的能力。解答此类题时,阅读一定自要细致,回想小说的主要情节,然后在整体理解文意的前提下分析每一项。平时一定要熟读名著,对于大纲要求的篇目,有时间就要反复读,只有熟到一定的程度,类似题目才能应对自如。
11.(2022高一下·茌平开学考)《红楼梦》第三十四回宝玉挨打后,有几人前来探望,说出了下面的话,下列人物语言与人物对应正确的一项是( )
①“怎么下这般狠手,你但凡听我一句话,也不到这个份儿。”
②“早听人一句话,也不至有今日。别说老太太、太太心疼,就是我们看着,心里也——”
③“你可从此都改了吧!”
A.黛玉 袭人 宝钗 B.袭人 黛玉 宝钗
C.袭人 宝钗 黛玉 D.宝钗 袭人 黛玉
【答案】C
【知识点】文学常识;红楼梦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名著阅读的能力。
《红楼梦》的人物语言个性鲜明,宝玉挨打后,人物语言要符合各自的身份和性格。①反映出说话人的奴性,符合大丫鬟袭人的身份。②对宝玉微带责备、有点心疼,又不逾矩,符合薛宝钗的性格。③包含着沉痛、体贴、哀怨,同时也含着一种无可奈何的委屈和畏缩,符合林黛玉的身份和性格。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名著阅读的能力。名著阅读考查,考点大多落在主要人物、重要情节和主题理解上,能力层级多为“识记”。题型多采用填空题、选择题和简答题,考生只需要在平时多“识记”基本的名著知识,了解名著的名段名角即可。
12.(2022高一下·茌平开学考)下列关于小说《红楼梦》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怡红院:贾宝玉在大观园的住所。与林黛玉所住的潇湘馆相近。贾政初带宝玉游园时,宝玉题为“红香绿玉”,后贾元春将其改为“怡红快绿”,称“怡红院”。
B.潇湘馆:为林黛玉的住所。“潇湘”之名是引用舜的潇湘二妃娥皇、女英的典故。
C.蘅芜苑:为薛宝钗在大观园里居所,其院中只觉异香扑鼻,奇草仙藤愈冷愈苍翠,牵藤引蔓,累垂可爱。
D.稻香村:王熙凤的住所。红楼梦中有关稻香村的描述为:“篱外山坡之下,有一土井,旁有桔槔辘轳之属。下面分畦列亩,佳蔬菜花,漫然无际。”
【答案】D
【知识点】文学常识;红楼梦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名著阅读的能力。
D项,稻香村为李纨的居所。李纨因此处得诗号稻香老农。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阅读名著的能力。这类题目的解答需要学生在熟悉并掌握相关名著内容及情节的前提下,根据题目要求作答。学生平时学习中应该多读名家名著,一方面扩展知识面,提高文学修养;另一方面也有利于解答题目。
13.(2022高一下·兴宁月考)关于古典名著《红楼梦》的解读,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林黛玉进贾府里,先后见了贾母、王夫人、邢夫人、李纨;迎春、探春、惜春、王熙凤;由两个舅妈带着,分别见了大舅舅贾赦、二舅舅贾政。吃过晚饭后,才见到宝玉。
B.王熙凤协理宁国府,忙得茶饭也没工夫吃得,坐卧不能清净,心中却十分欢喜。这是因为她恐落人褒贬;喜揽事办,好卖弄才干;好逞强斗胜。
C.林黛玉念书时,凡书中有“敏”字,都念作“密”字;写字遇着“敏”字,又减一二笔。贾雨村并未如此教她,当时只觉得黛玉言语举止另是一样。直到冷子兴告诉他林如海的夫人是贾敏,他才知其中原因。
D.水月庵的智能私逃进城,找至秦钟家下看视秦钟,不料被秦业发现。秦业将智能逐出,将秦钟痛打一顿,自己也被气死了。
【答案】A
【知识点】文学常识;红楼梦
【解析】【分析】A项“ 由两个舅妈带着,分别见了大舅舅贾赦、二舅舅贾政 ”说法错误,无中生有。去贾赦处是由邢夫人领着,去贾政处,王夫人已在正房候着。林黛玉并未见到两个舅舅。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整本书阅读的相关知识积累能力。这类题要求阅读课标规定的名著,如《乡土中国》《红楼梦》等,并且能做到熟读理解文本思想内容并能灵活运用。
14.(2020高二上·浦东月考)下列是《红楼梦》“金陵十二钗正册”中的三段判词,暗指《红楼梦》中三个女子的命运。她们依次是( )。
①才自清明志自高,生与末世运偏消。清明涕送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
②勘破三春景不长,缁衣顿改昔年妆。可怜绣户侯门女,独卧青灯古佛旁。
③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金闺花柳质,一载赴黄粱。
A.贾探春 贾惜春 贾迎春
B.王熙凤 妙玉 贾探春
C.薛宝钗 李纨 史湘云
D.林黛玉 贾巧姐 秦可卿
【答案】A
【知识点】文学常识;红楼梦
【解析】【分析】本题围绕“三春”展开。贾探春是贾政与妾赵姨娘所生,排行为贾府三小姐。她因为是庶出,等级观念特别强烈,抄检大观园时尽力维护作主子的威严。她志向高远,精明能干,面对贾府大厦将倾的危局,想用“兴利除弊的微小改革来挽救,但又身逢“末世”,才能得不到充分发挥。最后贾探春远嫁他乡。贾惜春因母亲早逝,父亲贾敬一味好道炼丹,诸事不管,没有父母怜爱;养成了她孤僻冷漠的性格,心冷嘴冷。抄检大观园时,她咬定牙,撵走毫无过错的丫环入画,对别人的流泪哀伤无动于衷。四大家族的没落命运,三个本家姐姐的不幸结局,使她产生了弃世的念头,后入栊翠庵为尼,也就是句子中的“独卧青灯古佛旁”。贾迎春是贾赦与妾所生的,排行为贾府二小姐。她老实无能,懦弱怕事,在处世为人,也只知退让,任人欺侮。她父亲贾赦欠了孙家五千两银子还不出,就把她嫁给孙家,实际下是拿她抵债。丈夫孙绍祖忘恩负义、险恶狠毒;迎春出嫁后不久就被虐待而死。第③句“子系中山狼”中的“子”与“系”合在一起,就是其夫的姓氏“孙”的繁体写法。
故答案为:A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文学常识的了解、掌握的能力。做此类题目,既要熟记课内所学,还要广泛阅读,进行整理、积累、强化记忆。
二、名著导读
15.(2021高二上·成都开学考)写出与下列说法相关的《红楼梦》中的人物。(选出其中2个填写)
①身份低微,三进大观园,因其是山野之民,对大观园中的一切感觉到新鲜,给大观园带来不少欢乐,用一个大观园之外人的眼光看贾府的兴衰。
②贾府的丫头,心比天高,命如纸薄,风流灵巧招人怨,在抄检大观园中受牵连,带病被逐出大观园,最后病死在哥嫂家。
③在正月十五之夜被人拐卖,好不容易碰到可意的人,又被薛蟠霸占,后又跟黛玉学诗的人。
② ③
【答案】刘姥姥;晴雯;香菱(英莲)
【知识点】文学常识;红楼梦
【解析】【分析】
①由“身份低微,三进大观园”等判断,只能是刘姥姥。在前八十回主要写了二进,一进为求帮助,她小心谨慎,奉承周瑞家的,又奉承王熙凤,希望能够得到救济;二进是报恩,她的质朴作为,被林黛玉戏称是母蝗虫,薛宝钗等也是哄堂大笑夸她诙谐;续书后四十回的三进,则是映照了金陵十二钗之一巧姐的判词“余留庆”,是为了还王熙凤的恩情救助她的女儿巧姐儿。
②由“心比天高,命如纸薄”“风流灵巧”“带病被逐出大观园”“病死哥嫂家”可知,说的是晴雯。她身居金陵十二钗之一,是贾宝玉房里的四个大丫鬟之一,虽是丫鬟,但在宝玉房里过得千金小姐的生活。她长得风流灵巧,眉眼儿有点像林黛玉,口齿伶俐,针线活尤好,曾为宝玉病补雀金裘。她本是赖妈妈家的丫鬟,因得贾母喜爱,把她赐给宝玉。因娇生惯养,养成得理不饶人的性格。因遭王夫人指责,再加上王善保家的等小人进谗,病重之时,被王夫人硬给撵了出去(放出去)。宝玉偷偷前去探望,晴雯深为感动。当夜,晴雯悲惨地死去。
③由“在正月十五之夜被人拐卖……又被薛蟠霸占,后又跟黛玉学诗的人”等可知,说的是香菱。她是《红楼梦》中第一个登场的女性人物,原籍姑苏。甄士隐独女,眉心有一点米粒大小的胭脂记。四岁那年元宵看社火花灯时被拐子拐走。养大后原是卖给金陵公子冯渊,中途却被薛蟠看上,为此打死冯渊抢走了她,宝钗给她起名叫香菱。起初是薛姨妈丫鬟,后为薛蟠之妾,因薛蟠外出被宝钗带进大观园,向林黛玉学诗。
故答案为:①刘姥姥;②晴雯;③香菱(英莲)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经典名著的人物形象、基本内容的理解、分析能力。这类题要求我们必须熟读经典名著,并了解掌握小说基本情节、主要人物及其性格、典型环境、小说主题。只有熟悉名著,才能结合题干相关信息,将人物对号入座。
16.(2021高一下·鄂尔多斯月考)《红楼梦》中形容宝玉有《西江月》一词,其中有两句讲宝玉无论贫穷富贵都无所作为,这两句是: , 。宝玉在太虚幻境看到的判词“凡鸟偏从末世来,都知爱慕此生才。一从二令三人木,哭向金陵事更哀”写的是 ,“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中有“停机德”的红楼女子是 ,有“咏絮才”的红楼女子又是 。
【答案】富贵不知乐业;贫穷难耐凄凉;王熙凤;薛宝钗;林黛玉
【知识点】文学常识;红楼梦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经典名著人物、情节和基本内容的整体把握能力。
《西江月二首》是清代文学家曹雪芹著作《红楼梦》中的词作,见于《红楼梦》第三回。这两首词集中地描绘了小说主人公贾宝玉的叛逆性格,字面上句句是对贾宝玉的嘲笑和否定,实质上句句是对他的赞美和褒扬,是对封建礼教的抨击和批判。其中讲宝玉无论贫穷富贵都无所作为的两句是“富贵不知乐业,贫穷难耐凄凉”,出自《西江月其二》。
“凡鸟偏从末世来,都知爱慕此生才。一从二令三人木,哭向金陵事更哀”,“凡鸟从末世来”指的是凤姐这么一个能干的女强人生于末世的不幸,“凡鸟”是繁体里的“凤”字,也就暗指王熙凤。“一从二令三人木”指的是丈夫贾链对凤姐的态度变化。新婚后先“从”,对她百依百顺,样样都听她的;“二令”解为“冷”,指的是丈夫对她的渐渐冷淡与开始对她发号施令;“三人木”以“拆字法”是指她最后被休弃的命运。“哭向金陵事更哀”就是她被休弃后哭着回娘家的悲哀的写照。
“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停机德”指的是出自战国时代燕国乐羊子妻停下机子不织布来劝勉丈夫求取功名贤淑之德的故事。符合封建道德标准的女人,称为具有“停机德”,这里是赞叹宝钗。“咏絮才”指女子咏诗的才华,出自晋朝谢奕女幼年时期的故事。后世称赞能诗善文的女子为有“咏絮才”,这里喻指黛玉。
故答案为:富贵不知乐业;贫穷难耐凄凉;王熙凤;薛宝钗;林黛玉
【点评】本题考查把握作家作品的能力。这类题目的解答需要学生在熟悉并掌握相关名著内容及情节的前提下,根据题目要求作答。学生平时学习中应该多读名家名著,一方面扩展知识面,提高文学修养;另一方面也有利于解答题目。
17.(2021高三下·大庆开学考)下列对《红楼梦》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曹雪芹笔下的大观园里也有很多风雅之事,比如那个著名的“海棠诗社”,在诗社成员中李纨年纪最大,所以大家推举她担任裁判。
B.《红楼梦》中,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所见的判词“欲洁何曾洁,云空未必空。可怜金玉质,终陷淖泥中”暗示了妙玉的悲惨命运。
C.《红楼梦》中,“不是东风压了西风,就是西风压了东风”一语出于林黛玉之口;“拼着一身刚,敢把皇帝拉下马”一语出于凤姐之口。
D.《红楼梦》“玫瑰露失窃”一事中,平儿没有将偷窃者彩云送交凤姐发落,而是自己承担“罪名”,这体现了平儿心地的善良。
【答案】D
【知识点】名篇;红楼梦
【解析】【分析】 D.“自己承担‘罪名’”错,“玫瑰露失窃”一事中,平儿没有将偷窃者彩云送交凤姐发落,,不是自己承担罪名,而是让宝玉承担“罪名”。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阅读名著的能力。要完整地阅读名著,了解名著主要内容,把握名著脉络,熟悉重要故事情节;能根据相关故事情节,分析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理解其形象;能分析环境描写对刻画人物,突出主题的作用;同时还要积累相关的文学常识。
18.(2021高一下·武江开学考)选出以下不正确的两项( )( )
A.第1回,贾雨村姓贾名化,雨村是他的别号。为进京求取功名,曾寄居在姑苏城的葫芦庙里。后来中了进士,任姑苏知府,不到一年却又因恃才侮上被参而遭革职,偶然间成了林黛玉的家庭教师。因这层关系,才得以复职候缺,补得金陵应天府一职。
B.第1回,元宵佳节之夜,甄士隐命家人霍启抱了英莲去看社火花灯。霍启要去方便,便将英莲放在门槛上坐着。回来时,人已不见了,找了半夜,到天亮也没找到。没办法,霍启又不敢回去见主人,就逃往他乡。
C.第2回,林黛玉念书时,凡书中有“敏”字,都念做“密”字;写字遇着“敏”字,又减一二笔。贾雨村并未如此教她,当时只觉得黛玉言语举止另是一样。直到冷子兴告诉他林如海的夫人是贾敏,他才知其中原因。
D.第3回,林黛玉进贾府里,先后见了贾母、王夫人、邢夫人、李纨;迎春、探春、惜春;王熙凤;由两个舅妈带着,分别见了大舅舅贾赦,二舅舅贾政。吃过饭后,才见到宝玉。
E.第4回,薛姨妈带着儿子薛蟠,女儿宝钗到金陵城投奔亲戚,贾政母子留他们住在梨香院,薛蟠也很乐意住在此处。不上一月,贾宅中有纨绔习气的子弟,引诱得他比以前更坏了。从此打消了移居之念。
【答案】D,E
【知识点】文学常识;红楼梦;文化常识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名著阅读的能力。
D.“由两个舅妈带着,分别见了大舅舅贾赦,二舅舅贾政”错误,去贾赦处是由邢夫人领着;去贾政处,王夫人已在正房候着。林黛玉并未见到两个舅舅。
E.“女儿宝钗到金陵城投奔亲戚,贾政母子留他们住在梨香院,薛蟠也很乐意住在此处”错误,不是投奔亲戚,是送宝钗进京待选;薛蟠起初不愿意住在贾府,因母亲执意在此,贾家又殷勤相留才住下的。故选DE。
故答案为:DE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阅读名著的能力。这类题目的解答需要学生在熟悉并掌握相关名著内容及情节的前提下,根据题目要求作答。学生平时学习中应该多读名家名著,一方面扩展知识面,提高文学修养;另一方面也有利于解答题目。
三、语言表达
19.(2021高一下·深圳期末)《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你所在的班级正在开展《红楼梦》阅读探究活动,请你完成各题。
(1)请你在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内容符合原著,语意完整,逻辑严密,表达连贯。每处不超过10字。
《红楼梦》前五回是整本书的序曲,是全书故事情节的纲领性开端。关于《红楼梦》第一回《甄士隐梦幻识通灵贾雨村风尘怀闺秀》中甄士隐的作用,师生展开了对话。
老师:《红楼梦》为什么要让甄士隐先出场?一是借甄士隐联系神话与现实,引出中心故事。二是通过他传达作品蕴含的主题和倾向,便于提纲挈领。这对大家有什么启发呢?
同学甲:小说借甄士隐的午睡梦见 的神话故事,揭示了宝黛爱情的前世今生。
同学乙:甄士隐的故事具有以小见大的作用。先是丢失独女,又受葫芦庙失火之殃,家道败落。正在此时,跛足道人出现,念诵《好了歌》。甄士隐彻悟,顿作《好了歌解》:“陋室空堂,当年笏满床;衰草枯杨,曾为歌舞场”。这寓示着 。
同学丙:甄士隐还有一个重要的使命,就是引出贾雨村的出场,由贾雨村拋开甄家事,引出, 的情节,粗线条勾勒了贾府的人物关系图。
(2)你所在的学习小组对《红楼梦》中的女性人物展开探究,请你依据下面的材料,以“红楼女子的两面性”为话题,准备一段发言。要求观点鲜明,有理有据,条理清晰,不超过120字。
鲁迅评《红楼梦》时说:“其要点在敢于如实描写,并无讳饰,和从前的小说叙好人完全是好,坏人完全是坏的,大不相同。”《红楼梦》为女子立传,诸位女子各美其美,但并非十全十美。
【答案】(1)绛珠仙女还泪神瑛侍者;贾府的衰败;葫芦僧乱判葫芦案
(2)《红楼梦》中的女子形成了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态势。如薛宝钗是一位“冷人”。她从娘胎里带着热毒,需要服食“冷香九”;但她放不下世俗功名,总是劝宝玉走仕途经济之路,这是热的表现。她为人处事端庄周全大方,内心深处追求与迷恋荣华富贵,内热外冷。
【知识点】语言表达简明、准确、鲜明、生动;辩证分析;红楼梦
【解析】【分析】(1)本题实际考查对名著《红楼梦》相关情节的掌握。
①处,考查的是《红楼梦》第一回《甄士隐梦幻识通灵贾雨村风尘怀闺秀》中的具体情节,了解甄士隐的作用。具体的情节关涉宝黛爱情的前世今生。木指黛玉前世绛珠仙草,石指女娲补天剩下的顽石。神瑛侍者以甘露之水灌溉绛珠草,使其得换人形,修成个女体,名唤绛珠仙子。为报灌溉之德,绛珠仙子情愿随神瑛侍者下凡历劫,将自己一世的眼泪还他。神瑛侍者顺带着顽石下凡,绛珠仙子成为林黛玉,而顽石则幻化为贾宝玉及其通灵宝玉。据此补写即可。
②处,考查的是甄士隐《好了歌解》的作用。“陋室空堂,当年笏满床;衰草枯杨,曾为歌舞场”意思是如今的空堂陋室,就是当年高官显贵们摆着满床笏板的华屋大宅;现在长满枯草的地方,曾经歌舞升平。说明了世事变幻无常,暗示贾府的衰败,据此补写即可。
③处,考查《红楼梦》第四回《葫芦僧乱判葫芦案》的具体情节,借由葫芦僧之口,道出:“贾不假,白玉为堂金作马。阿房宫,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个史。东海缺少白玉床,龙王来请金陵王。丰年好大雪,真珠如土金如铁。”粗线条勾勒了贾府的人物关系图,据此补写即可。
(2)本题考查文学短评的写作,要求结合鲁迅先生的评价,分析《红楼梦》中女性人物的“两面性”。首先分析鲁迅先生的评价,“其要点在敢于如实描写,并无讳饰,和从前的小说叙好人完全是好,坏人完全是坏的,大不相同”,意思是人物的性格不是单一的,是复杂多变的,要从不同角度看一个人物,写出人物性格的多样性,丰富性。然后结合作品内容,根据要求联想名著相关情节进行概述、分析即可。如选林黛玉要结合其身世背景分析;选薛宝钗要结合其生活环境和所受的教育分析;选王熙凤也要结合其身世、在贾府的身份地位分析。
故答案为:(1)①绛珠仙女还泪神瑛侍者②贾府的衰败③葫芦僧乱判葫芦案
(2) 《红楼梦》中的女子形成了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态势。如薛宝钗是一位“冷人”。她从娘胎里带着热毒,需要服食“冷香九”;但她放不下世俗功名,总是劝宝玉走仕途经济之路,这是热的表现。她为人处事端庄周全大方,内心深处追求与迷恋荣华富贵,内热外冷。
【点评】(1)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之语境补写的能力。语境补写题,要求考生认真分析空缺处上下文语境,存在何种逻辑关联,其次表达成句时注意句子的语体风格,要保持与整段话一致。最后注意字数要求。
(2)本题考查文学短评的写作能力,短评和大作文在本质上没有差别,但是相对来说,它的题目更明确、题材更狭窄、写作更容易。它的基本要求是,要抓住题目,要结合材料,要有明确的观点,要有条理,要有一个具体的问题。写作时分三步,第一步是引述材料,摆出现象(叙);第二步是从现象中提取论述的观点(评);第三步是分析论证观点(析);要联系实际,紧紧围绕论点,运用各种论证方法;第四步是总结全文。
四、问答题
20.(2021高一下·厦门期中)判断题
(1)《红楼梦》的初名叫《石头记》,它以手抄本的形式在社会上流传时,就受到人们的喜爱。《红楼梦》问世以后,人们争相阅读它,谈论它。同时,《红楼梦》也受到封建官僚和封建卫道者的推崇,把它作为教育孩子的教材。除此外,《红楼梦》还引起人们的研究兴趣,后来被称之为“红学”。( )
(2)元宵节至,元妃归省,见园内外如此豪华,感叹奢华过费,命换天仙宝境为省亲别墅。又命宝玉及众姐妹以景为题作诗。宝玉作诗忘了典故,宝钗为其“一字师”,黛玉代宝玉作诗一首,被元妃评为最佳。( )
(3)《红楼梦》里有句话说:“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其中“阆苑仙葩”指的是贾宝玉,“美玉无瑕”指的是林黛玉。( )
(4)元妃下谕让贾府中几个能诗会赋的姊妹入住园中,命宝玉随进读书,他们分别各住一处,薛宝钗住稻香村,林黛玉住潇湘馆,迎春住缀锦楼,探春住秋爽斋,惜春住蓼风轩,李纨住蘅芜苑,宝玉住怡红院。( )
(5)贾宝玉到梨香院探望宝钗。他看见宝钗唇若施脂,眉如墨画,脸若银盆,眼如水杏,别是一番美丽。宝钗便借机欣赏了宝玉的通灵宝玉。巧的是,玉上的“莫失莫忘,仙寿恒昌”八个字与宝钗自己锁上刻的“不离不弃,芳龄永继”正好一对儿。( )
【答案】(1)错误
(2)正确
(3)错误
(4)错误
(5)正确
【知识点】文学常识;红楼梦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阅读名著的能力。
(1)“受到封建官僚和封建卫道者的推崇,把它作为教育孩子的教材”错误,《红楼梦》描写贾宝玉的爱情和婚姻悲剧,即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以及贾宝玉和薛宝钗的婚姻悲剧。作者真实细致地描写了悲剧发生和发展的复杂现实内容,揭示造成悲剧的全面而深刻的社会根源。围绕着爱情婚姻悲剧,同时铺开一个由许多有关人物构成的广阔的社会生活环境,从而展示渐趋崩溃的社会的真实内幕。贾宝玉、林黛玉等人对自由和幸福的向往追求,反映那个时代对个性解放和人权平等的要求,闪烁着初步的民主主义精神。它与封建主义冲突所造成的悲剧,生动地表明封建社会的不合理,使读者预感到这个社会已日暮途穷,走向灭亡。当时的人们很少有这样的认识的,封建官僚和封建卫道者厌恶还来不及,哪里还会把它作为教育孩子的教材呢?
(3)“其中‘阆苑仙葩’指的是贾宝玉,‘美玉无瑕’指的是林黛玉”错误,“阆苑仙葩”指的是林黛玉,“美玉无瑕”指的是贾宝玉。
(4)“薛宝钗住稻香村……李纨住蘅芜苑”错误,应该是薛宝钗住蘅芜苑,李纨住稻香村。
故答案为:(1)错误。(2) 正确 。(3)错误。(4)错误。(5) 正确 。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阅读名著的能力。这类题目的解答需要学生在熟悉并掌握相关名著内容及情节的前提下,根据题目要求作答。学生平时学习中应该多读名家名著,一方面扩展知识面,提高文学修养;另一方面也有利于解答题目。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