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22课《伟大的悲剧》同步训练
一、单选题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线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拽(zhuài)出来 毋(wú)宁 坚持不懈(xiè) 毛骨悚(sǒng)然
B.威尔逊(xùn) 贮(zhù)藏 怏怏(yāng)不乐 广阔无垠(yín)
C.战栗(lì) 胆怯(què) 风餐露(loù)宿 寒风凛冽(liè)
D.厄(è)运 吞噬(shì) 羸(léi)弱 告罄(qìng)
【答案】C
【知识点】常用字字音;伟大的悲剧
【解析】【分析】C项胆怯(qiè) 风餐露(lù)宿
【点评】考查多音多义字辨析,此题从字音的分析中可以得出答案,应注意多音字的字音和字义准确性,同时要注意“i”和“ü”的区别。
2.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有误的一项是()。
A.不可思议 徒劳无获 夺眶而出 精疲力竭
B.萎缩不前 耀武扬威 姗姗来迟 忧心仲仲
C.疲惫不堪 鲁莽大胆 语无伦次 踉踉跄跄
D.步履蹒跚 白雪皑皑 海市蜃楼 闷闷不乐
【答案】B
【知识点】形近字字形辨析;伟大的悲剧
【解析】【分析】“萎缩不前”应为“畏缩不前 ” “忧心仲仲 ”应为“忧心忡忡”。
【点评】考查词形辨析,此题从分析中可以得出答案,应注意词语使用的准确性,找出答案就不难了。
3.下列句子中句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国家队的一位有20多年教学经验的优秀的篮球教练来了。
B.在新中国的建设事业上,发挥着他们无穷的蕴藏着的力量。
C.里面陈列着各式各样列宁过去所使用的东西。
D.这种种子要不要换,在领导和群众中广泛的引起了讨论。
【答案】A
【知识点】伟大的悲剧;语序不当;成分残缺
【解析】【分析】B、成分残缺,缺主语,C、语序不当,应将“列宁过去”改为“过去列宁”,D、语序不当,应将“广泛的引起了讨论”改为“引起了广泛的讨论”。
【点评】考查语病题,注意滥用介词会造成主语残缺,要注意定语和中心语的修饰关系。
4.根据横线上的内容,依次改换成语,正确的一项是( )
①挪威国旗显示武力,炫耀威风,洋洋得意地在这被人类冲破的堡垒上猎猎作响。
②但是在这白雪皑皑的荒漠上,只有心中想像空中虚幻不实的事物,转眼就会消失,它召来那些由于爱情、忠诚和友谊曾经同他有过联系的各种人的形象,他给所有这些人留下了话。
③怀特热情高涨地在白色的、荒无人迹的雪原上,引古论今,说得理直气壮,从容不迫。
A.耀武扬威 海市蜃楼 侃侃而谈
B.耀武扬威 空中楼阁 侃侃而谈
C.趾气高扬 海市蜃楼 滔滔不绝
D.趾气高扬 空中楼阁 滔滔不绝
【答案】A
【知识点】词义理解;伟大的悲剧
【解析】【分析】此题是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成语。这就要求学生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熟练掌握成语及意思。
①耀武扬威:显示武力,炫耀威风
②海市蜃楼:想像空中虚幻不实的事物,转眼就会消失。
③侃侃而谈:说得理直气壮,从容不迫。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中重点词语的理解。可结合语境、课后注释或查字典理解词义。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伟大的悲剧》这篇文章中的感人故事真是值得可歌可泣。
B.星宁纺织厂决定给陈玲等五人留厂察看两年的处分。处分期间每月只发生活费,并免发岗位津贴和奖金。
C.对党的忠诚,对人民的热爱和生死与共的斗争生活,把这两个年轻革命者的感情深深联系在一起了。
D.中学生写作文,要留心观察各种事物,要有真情实感,切忌不可胡乱编造。
【答案】C
【知识点】伟大的悲剧;表意不明;重复啰嗦;用词不当
【解析】【分析】A项,“值得”与“可歌可泣”中的“可”重复;B项,错用连词“并”,应删去“并”;C 没有语病 D项,错用否定句,应删去“不可”。
故答案为:C
【点评】修改病句是一项综合能力训练,可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分析判断能力。注意句子的病因。改病句时要对症下药。
6.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A.他今年刚参加工作,毫无社会经验,工作起来常常是语无伦次。
B.挪威国旗耀武扬威、洋洋得意地在这被人类冲破的堡垒上猎猎作响。
C.不攀比,按需消费,按质论价,精打细算,生活得踏踏实实,才是正确的生活态度。
D.历经千辛万苦的南水北调焦作段主渠道进入全线充水试验阶段。
【答案】A
【知识点】特定含义与使用范围的成语;伟大的悲剧
【解析】【分析】“语无伦次”指话讲得很乱,没有条理。用在工作方面不合适。故选A。
7.下列对各句人物描写方法的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他们疲倦已极,已不再抱任何希望,只是靠着迷迷糊糊的直觉支撑着身体,迈着蹒跚的步履。(动作描写)
B.不幸的奥茨不仅感觉到,而且心里也明白,这样下去,他会给朋友们带来厄运,于是作好了最后的准备。(心理描写)
C.终于出现了可怕的自白:“惟愿上帝保佑我们吧!我们现在已很难期望人的帮助了。”(语言描写)
D.他只用冷漠的眼睛看了看这块伤心的地方。(外貌描写)
【答案】D
【知识点】伟大的悲剧;动作描写;神态描写;语言描写
【解析】【分析】D 项是神态描写。A、B、C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此题考查对人物描写方法的掌握。要求平时阅读时会分辨,写作时会应用。
二、现代文阅读
8.阅读课内语段,回答后面的问题。
他们心中早已明白:以阿蒙森为首的挪威人已在他们之先到过这里了。
……他们仅仅迟到了一个月。虽然昔日逝去的光阴数以几百万个月计,但现在迟到的这一个月,却显得太晚太晚了——对人类来说,第一个到达者拥有一切,第二个到达者什么也不是。一切努力成了徒劳,历尽千辛万苦显得十分可笑,几星期、几个月、几年的希望简直可以说是癫狂。“历尽千辛万苦,无尽的痛苦烦恼,风餐露宿这一切究竟为了什么?还不是为了这些梦想,可现在这些梦想全完了。”——斯科特在他的日记中这样写道。泪水从他们的眼睛里夺眶而出。尽管精疲力竭,这天晚上他们还是夜不成眠。他们像被判了刑似的失去希望,闷闷不乐地继续走着那一段到极点去的最后路程,而他们原先想的是:欢呼着冲向那里。他们谁也不想安慰别人,只是默默地拖着自己的脚步往前走……“这里看不到任何东西,和前几天令人毛骨悚然的单调没有任何区别。”这就是罗伯特·福尔肯·斯科特关于极点的全部描写。他们在那里发现的唯一不寻常的东西,不是由自然界造成的,而是由角逐的对手造成的,
那就是飘扬着挪威国旗的阿蒙森的帐篷。挪威国旗.耀武扬威、扬扬得意地在这被人类冲破的堡垒上猎猎作响。它的占领者还在这里留下一封信,等待着这个不相识的第二名的到来,他相信这第二名一定会随他之后到达这里,所以他请他把那封信带给挪威的哈康国王。斯科特接受了这项任务,他要忠实地去履行这一最冷酷无情的职责:在世界面前为另一个人完成的业绩作证,而这一事业正是他自己所热烈追求的。
(1)为什么在文中引用斯科特日记中的话?
(2)选文中带点的两个词语如何理解?难道旗帜还会得意吗?
(3)选文最后一句说“这一事业”是指什么事业?为什么说这个职责是“冷酷无情”的?
(4)关于斯科特一行在选文中的言行所体现出的品格,以下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从“他们谁也不想安慰别人”一句看来,这一行人还缺乏一点集体主义精神。
B.从斯科特决定为他的对手作证这一事实看来,他身J:有令人敬佩的绅士风度,即诚信的美德。
C.从他们历尽千辛万苦,到南极探险这一事实看来,这是一群坚毅、执着的人。他们有为事业而献身的气概。
D.他们是在认识自然,挑战自我,努力实现生命的最高价值。
【答案】(1)①为了让文章更真实。②为了让读者的思绪回到那个特定的日子与斯科特一起伤心、一起沮丧。
(2)这里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它表达的是斯科 特的伙伴的心情,在痛苦万分的斯科特眼中,风中飘扬的挪威国旗就是他的对手,“他”站在那里“耀武扬威,扬扬得意”。这里“以我观物、物皆着我之色彩”。
(3)指的是他要为阿蒙森是第一位到达南极极点的人而在全世界作证。这个行为是令人痛苦的,陶为斯科特为此事曾付出过艰辛的努力,而现在却作为失败者为他的对手作证,向全世界证明自己的失败。
(4)A
【知识点】伟大的悲剧;理解文章关键语句意思;分析文章语言特点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短文的理解和运用,在熟悉和理解短文的基础上回答此题不难。(1)在文中引用斯科特日记中的话:①为了让文章更真实。②为了让读者的思绪回到那个特定的日子与斯科特一起伤心、一起沮丧。(2)选文中带点的两个词语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它表达的是斯科 特的伙伴的心情,在痛苦万分的斯科特眼中,风中飘扬的挪威国旗就是他的对手,“他”站在那里“耀武扬威,扬扬得意”。这里“以我观物、物皆着我之色彩”。(3)选文最后一句说“这一事业”指的是他要为阿蒙森是第一位到达南极极点的人而在全世界作证。这个行为是令人痛苦的,陶为斯科特为此事曾付出过艰辛的努力,而现在却作为失败者为他的对手作证,向全世界证明自己的失败。(4)选A。
【点评】对于课文内容的掌握,都是基于读懂课文的基础之上,带着问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就不难找出正确答案。
9.阅读
这一天来了
①乔布斯还有很多想法和项目要付诸实施。他想颠覆教科书产业,为iPad开发电子教材和课程资料,拯救那些背着沉重的书包蹒跚而行的学生们的脊柱。他还想跟最早麦金塔团队的朋友比尔 阿特金森合作,设计新的数码技术,改善像素水平,使人们即使在光线不足的情况下也可以用iPhone拍摄出色的照片;还想把自己在电脑、音乐播放器和电话方面所做的创新也应用到电视机上,让它们变得简洁高雅。“我想发明一种非常简单易用的一体化电视机,”他告诉我,“它将可以跟你所有的电子设备以及iCloud无缝同步。”用户将无须再摆弄复杂的DVD和有线电视的遥控器。“它将具有你能想象到的最简单的用户界面。我终于开始着手做这件事了。”
②但是到2011年7月,他的癌细胞已经扩散到骨骼和身体的其他部分,而医生们难以找到对症的药物去治疗。他很疼,精疲力尽,不得不停下工作。他和鲍威尔之前还预订了一艘帆船,准备那个月底全家去航海,但是这些计划都搁浅了。那段时间,他已经基本上不能吃固体食物了,每天大部分时间都在卧室看电视。
③8月,我接到消息说他希望我去一下。我在一个周六的上午来到他家,他还在睡觉,我跟他的妻子和孩子们坐在满是黄玫瑰和各种雏菊的花园里,直到他派人来叫我进去。我看到他蜷缩在床上,穿着卡其色的短裤和白色套头衫。他的腿瘦骨嶙峋,但是笑容很轻松,思路依然敏捷。“咱们得抓紧,我只有一点儿力气了。”他说。
④他想给我看一些私人照片,让我选几张用在这本书里。他太虚弱了,下不了床,所以他指点我去房间的各个抽屉里找。我小心翼翼地把照片拿给他。我坐在床边,一张一张地举起来给他看。有些照片会让他讲出许多故事,而有些,他只是嘟囔一声或是微微一笑。我从未见过他父亲保罗 乔布斯的照片,所以当看到一张照片上一个帅气而贫穷的20世纪50年代的父亲抱着个刚会走路的孩子时,我非常惊讶。“没错,那是他,”他说,“你可以用这张。”然后他指示我打开窗边的一个盒子,里面有一张照片是他父亲在他的婚礼上慈爱地望着他。“他是个伟大的人。”乔布斯静静地说。我嘀咕了一句“他应该为你感到骄傲”之类的话。乔布斯纠正我说:“他确实为我感到骄傲。”
⑤有那么一会儿,这些照片似乎让他精神为之一振。我们谈到了他一生中很多人对他的看法,从蒂娜 莱德斯到迈克 马库拉,再到比尔 盖茨。我想起盖茨上次来看乔布斯之后说的话,就是关于苹果虽然证明了一体化的策略可行,但前提是“因为有史蒂夫在掌舵”。乔布斯认为这么说很愚蠢。“任何人都可以用这种方式创造出更好的产品,不只是我。”他说。于是我问他能不能说出另一家公司,它们也因坚持端到端一体化的策略而做出了伟大的产品。他思索了一会儿,努力想找出个例子来。“那些汽车公司,”他最后说,但是又加了一句,“或者至少它们曾经是。”
⑥当我们的讨论转移到当前经济和政治的糟糕局面时,他提出了一些尖锐的观点,说全世界都缺少强有力的领导。“我对奥巴马感到失望。”他说,“他的领导力出现问题是因为,他不愿意得罪别人或让那些人滚蛋。”他猜到了我在想什么,会心地笑着说:“是的,我就从来没有这种问题。”
⑦两个小时以后,他话少了,所以我站起身准备告辞。“等等,”他又示意我坐下。过了一两分钟他才有力气讲话。“当初,我对这个项目有很多恐惧,”他最后说,指的是决定跟我合作写这本书的事,“我真的很忧虑。”
⑧“那你当初为什么要做呢?”我问。
⑨“我想让我的孩子们了解我。”他说,“我不经常在他们身边,我希望他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并理解我做的事情。另外,在我生病以后,我意识到如果我死了,其他人肯定会写我,而他们根本不了解我。他们会全都搞错。所以我想确保有人能听到我想说的话。”
(1)选文第①、②两段将乔布斯 和极坏的身体状况放在一起写,两方面形成鲜明的对比与反差,饱含作者 的感情。
(2)选文第③段中的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作用是什么?
(3)选文第②段中的加点词“不得不”能否去掉?为什么?
(4)选文主要从工作与家庭两方面全面刻画乔布斯的形象,说说选文写了哪 几件事来表现乔布斯对家庭的爱。
(5)选文中引用了比尔 盖茨的话,有什么作用?
(6)读了选文,你觉得乔布斯是个怎样的人?
【答案】(1)要付诸实施的想法与项目;遗憾、哀伤、痛惜
(2)外貌、神态描写。写出了乔布斯当时糟糕的身体状况,表现了他的从容乐观和与疾病不屈不挠地斗争的品格。
(3)不能去掉。因为“不得不”写出了乔布斯停下工作是一种无奈之举,这表现了他对工作的极端热爱。去掉以后,就不能表达出他对工作的痴迷了。
(4)①预订帆船,准备全家去航海;②挑选幼时与父亲合影的照片放在传记中;③为了孩子决定与“我”合作写关于他的传记。
(5)表现乔布斯在苹果公司中的领袖地位以及对世界的卓越贡献。
(6)具有创新精神、富有社会责任感、热爱生活和工作、谦虚、有自己独特的见解、爱自己的家人。
【知识点】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理解文章中心思想;概括理解文中人物形象;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分析文章语言特点;外貌描写;神态描写
【解析】【分析】(1)仔细阅读文章第①②段,乔布斯要付诸实施的想法与项目和极坏的身体状况形成鲜明的对比,表达作者的遗憾、惋惜之情。
(2)画线句是对乔布斯外貌、神态的描写,写出了乔布斯当时的身体状况,表现了他的从容乐观和与疾病不屈不挠地斗争的品格。
(3)“不得不”起强调作用,强调乔布斯停下工作是一种无奈之举,表现了他对工作的极端热爱。去掉以后没有这样丰富和强烈的表达效果。
(4)仔细阅读文章,找出描写乔布斯为家人做的事进行概括,如预订帆船,准备全家去航海;挑选幼时与父亲合影的照片放在传记中;为了孩子决定与“我”合作写关于他的传记等,这些都体现出乔布斯对家庭的爱。
(5)文中引用比尔·盖茨的话,意在侧面表现乔布斯在苹果公司中的领袖地位以及对世界的卓越贡献。
(6)可以直接摘取对人物评价的词语,也可以自己结合相关的语句进行概括,学会结合原文从原文中找到依据。仔细阅读文章,围绕“创新精神、社会责任感、热爱生活和工作、爱自己的家庭”等角度结合具体内容作答即可。
故答案为:(1)要付诸实施的想法与项目遗憾、哀伤、痛惜。
(2)外貌、神态描写。写出了乔布斯当时糟糕的身体状况,表现了他的从容乐观和与疾病不屈不挠地斗争的品格。
(3)不能去掉。因为“不得不”写出了乔布斯停下工作是一种无奈之举,这表现了他对工作的极端热爱。去掉以后,就不能表达出他对工作的痴迷了。
(4)①预订帆船,准备全家去航海;②挑选幼时与父亲合影的照片放在传记中;③为了孩子决定与“我”合作写关于他的传记。
(5)表现乔布斯在苹果公司中的领袖地位以及对世界的卓越贡献。
(6)具有创新精神、富有社会责任感、热爱生活和工作、谦虚、有自己独特的见解、爱自己的家人。
【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对对比手法的理解能力。对比手法的作用是通过比较,突出事物的特点,更好地表现文章的主题。仔细阅读文段,找出形成对比的句子回答即可。
(2)本题考查学生对记叙文描写手法的理解能力。描写是常见的表达方式,通常有语言、外貌、神态、动作、心理等方面的描写。
(3)本题考查学生对词语的理解与辨析能力。可用同义词或近义词替换某个词语,将形成的新句子与原句进行比照,通过比较,体会恰当与否,分析原因,从而理解词语的作用。也可以删除这个词语,将删除后的句子与原句加以比较,看效果上的变化,作出判断。
(4)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事件的归纳概括能力。解答此题关键要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理清文章思路,找准文中的事件,然后根据人物及事件内容概括出切题的答案。一般形式为:什么人在什么情况下做了什么事,结果如何。
(5)本题考查学生对记叙文中引用诗文、故事作用的了解能力。引用古诗文、故事、传说,既可以起到点题、揭示主旨、渲染气氛的作用,又给文章增添了不少文采。
(6)本题考查的是对文章中人物形象的把握。解答此题需要先疏通文意,了解内容,概括人物性格从言行入手。
三、综合题
10.综合性学习。
学习了《伟大的悲剧》后,某校七年级(1)班开展了以“我说探险”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
(1)【发布新闻】请用一句话向同学们发布下列这则新闻。
天山网讯 2012年7月,新疆布尔津县进入夏季旅游高峰期,新发掘的石林景区成为探险旅游者的好去处。石林位于布尔津县冲乎尔乡伊列克高山夏牧场,海拔2 000多米,是近期才被发现的一处新景点,由于地处深山,只有极少数牧民在这里放牧。石林由巨型的花岗岩石组成,姿态万千、造型各异、惟妙惟肖。美丽奇险的风景吸引了新疆内外许多自驾车和徒步游爱好者的热情。
(2)【激烈辩论】班级组织了“探险的利与弊”辩论赛,下面是反方的观点,假如你是正方辩手,请进行反驳。
我们反对探险。因为探险消耗了许多时间;浪费了许多钱财;有生命危险;人类探险的足迹所到之时,也就是那里的灾难发生之日:人类飞向太空,太空的垃圾已环绕地球;人类登上“地球之巅”——珠穆朗玛峰,今天的长江之源已受到污染……如同哥伦布探出“新大陆”带来了殖民主义的扩张,当今人类无所自律无所限制的“探险”,也反映了人类中心主义的扩张。科学是一把双刃剑,探险也是如此。人类探险在哪里留下脚印,也就在哪里留下了灰尘。
(3)【写颁奖辞】斯科特一行的故事确实令人感动,无情的暴风雪吞噬了五位探险者的生命,然而,他们面对厄运,面对死亡的悲壮场面却让人久久难以忘却。说说文中最令你感动的是哪个人物,说说感动你的理由,并且仿照“感动中国”人物颁奖辞的形式,为他写一段颁奖辞。
【答案】(1)新疆布尔津石林美景受到探险旅游者青睐。
(2)答案(示例):我们支持探险。通过探险可以更好地开发地球资源,探险是一种超越自我,探索自然,拼搏进取,更是一种生命价值的体现。正是有了人类的探险,才有了如今万紫千红的世界。麦哲伦率船队开始了远航,从而最终第一次证明了大地球形说。我们去探险是为了研究大自然,是为了更好地保护环境,因此现代意义上的探险是为了更好地保护环境,人类走的每一步都是不断探索的历史,我们不能把这种探险与金钱对等。
(3)①斯科特②他坚持到了最后一刻,即使死亡与恐惧等把他包围,他也没有放弃希望。在令人心痛的结局面前,他毅然接受了对手给他的任务。③集伟大与悲剧于一身,在面临胜利只有一步之遥时,他失败了,这一次失败让他跌倒再也爬不起来,但他始终坚持,在生命的尽头与命运做着殊死抗争。
【知识点】新闻概括;伟大的悲剧;语言得体
【解析】【分析】(1)对于一句话新闻或概括新闻主要内容的一般格式是:“人物(或对象)+事件+原因或结果”(有的题还有字数限制)。要求在阅读语言材料的基础上,能将主要信息提取出来进行概括表达。这是事件报道,筛选信息时要把握关键要素:人物、时间、地点、事件或结果。然后将其组成一个陈述句。如:新疆布尔津石林美景受到探险旅游者青睐。(2)辩论反驳型 :说话时要有尺度,要有理有据。掌握好说话技巧,学会说话得体。(3)本题考查评价人物形象.评价人物形象要根据文中故事情节以及人物的言行举止具体分析,并从人物的性格和思想品质方面进行概括.
【点评】(1)此题主要考查对新闻的概括能力。(2)此题主要考查辩论反驳的能力。(3)本题考查评价人物形象的能力。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22课《伟大的悲剧》同步训练
一、单选题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线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拽(zhuài)出来 毋(wú)宁 坚持不懈(xiè) 毛骨悚(sǒng)然
B.威尔逊(xùn) 贮(zhù)藏 怏怏(yāng)不乐 广阔无垠(yín)
C.战栗(lì) 胆怯(què) 风餐露(loù)宿 寒风凛冽(liè)
D.厄(è)运 吞噬(shì) 羸(léi)弱 告罄(qìng)
2.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有误的一项是()。
A.不可思议 徒劳无获 夺眶而出 精疲力竭
B.萎缩不前 耀武扬威 姗姗来迟 忧心仲仲
C.疲惫不堪 鲁莽大胆 语无伦次 踉踉跄跄
D.步履蹒跚 白雪皑皑 海市蜃楼 闷闷不乐
3.下列句子中句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国家队的一位有20多年教学经验的优秀的篮球教练来了。
B.在新中国的建设事业上,发挥着他们无穷的蕴藏着的力量。
C.里面陈列着各式各样列宁过去所使用的东西。
D.这种种子要不要换,在领导和群众中广泛的引起了讨论。
4.根据横线上的内容,依次改换成语,正确的一项是( )
①挪威国旗显示武力,炫耀威风,洋洋得意地在这被人类冲破的堡垒上猎猎作响。
②但是在这白雪皑皑的荒漠上,只有心中想像空中虚幻不实的事物,转眼就会消失,它召来那些由于爱情、忠诚和友谊曾经同他有过联系的各种人的形象,他给所有这些人留下了话。
③怀特热情高涨地在白色的、荒无人迹的雪原上,引古论今,说得理直气壮,从容不迫。
A.耀武扬威 海市蜃楼 侃侃而谈
B.耀武扬威 空中楼阁 侃侃而谈
C.趾气高扬 海市蜃楼 滔滔不绝
D.趾气高扬 空中楼阁 滔滔不绝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伟大的悲剧》这篇文章中的感人故事真是值得可歌可泣。
B.星宁纺织厂决定给陈玲等五人留厂察看两年的处分。处分期间每月只发生活费,并免发岗位津贴和奖金。
C.对党的忠诚,对人民的热爱和生死与共的斗争生活,把这两个年轻革命者的感情深深联系在一起了。
D.中学生写作文,要留心观察各种事物,要有真情实感,切忌不可胡乱编造。
6.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A.他今年刚参加工作,毫无社会经验,工作起来常常是语无伦次。
B.挪威国旗耀武扬威、洋洋得意地在这被人类冲破的堡垒上猎猎作响。
C.不攀比,按需消费,按质论价,精打细算,生活得踏踏实实,才是正确的生活态度。
D.历经千辛万苦的南水北调焦作段主渠道进入全线充水试验阶段。
7.下列对各句人物描写方法的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他们疲倦已极,已不再抱任何希望,只是靠着迷迷糊糊的直觉支撑着身体,迈着蹒跚的步履。(动作描写)
B.不幸的奥茨不仅感觉到,而且心里也明白,这样下去,他会给朋友们带来厄运,于是作好了最后的准备。(心理描写)
C.终于出现了可怕的自白:“惟愿上帝保佑我们吧!我们现在已很难期望人的帮助了。”(语言描写)
D.他只用冷漠的眼睛看了看这块伤心的地方。(外貌描写)
二、现代文阅读
8.阅读课内语段,回答后面的问题。
他们心中早已明白:以阿蒙森为首的挪威人已在他们之先到过这里了。
……他们仅仅迟到了一个月。虽然昔日逝去的光阴数以几百万个月计,但现在迟到的这一个月,却显得太晚太晚了——对人类来说,第一个到达者拥有一切,第二个到达者什么也不是。一切努力成了徒劳,历尽千辛万苦显得十分可笑,几星期、几个月、几年的希望简直可以说是癫狂。“历尽千辛万苦,无尽的痛苦烦恼,风餐露宿这一切究竟为了什么?还不是为了这些梦想,可现在这些梦想全完了。”——斯科特在他的日记中这样写道。泪水从他们的眼睛里夺眶而出。尽管精疲力竭,这天晚上他们还是夜不成眠。他们像被判了刑似的失去希望,闷闷不乐地继续走着那一段到极点去的最后路程,而他们原先想的是:欢呼着冲向那里。他们谁也不想安慰别人,只是默默地拖着自己的脚步往前走……“这里看不到任何东西,和前几天令人毛骨悚然的单调没有任何区别。”这就是罗伯特·福尔肯·斯科特关于极点的全部描写。他们在那里发现的唯一不寻常的东西,不是由自然界造成的,而是由角逐的对手造成的,
那就是飘扬着挪威国旗的阿蒙森的帐篷。挪威国旗.耀武扬威、扬扬得意地在这被人类冲破的堡垒上猎猎作响。它的占领者还在这里留下一封信,等待着这个不相识的第二名的到来,他相信这第二名一定会随他之后到达这里,所以他请他把那封信带给挪威的哈康国王。斯科特接受了这项任务,他要忠实地去履行这一最冷酷无情的职责:在世界面前为另一个人完成的业绩作证,而这一事业正是他自己所热烈追求的。
(1)为什么在文中引用斯科特日记中的话?
(2)选文中带点的两个词语如何理解?难道旗帜还会得意吗?
(3)选文最后一句说“这一事业”是指什么事业?为什么说这个职责是“冷酷无情”的?
(4)关于斯科特一行在选文中的言行所体现出的品格,以下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从“他们谁也不想安慰别人”一句看来,这一行人还缺乏一点集体主义精神。
B.从斯科特决定为他的对手作证这一事实看来,他身J:有令人敬佩的绅士风度,即诚信的美德。
C.从他们历尽千辛万苦,到南极探险这一事实看来,这是一群坚毅、执着的人。他们有为事业而献身的气概。
D.他们是在认识自然,挑战自我,努力实现生命的最高价值。
9.阅读
这一天来了
①乔布斯还有很多想法和项目要付诸实施。他想颠覆教科书产业,为iPad开发电子教材和课程资料,拯救那些背着沉重的书包蹒跚而行的学生们的脊柱。他还想跟最早麦金塔团队的朋友比尔 阿特金森合作,设计新的数码技术,改善像素水平,使人们即使在光线不足的情况下也可以用iPhone拍摄出色的照片;还想把自己在电脑、音乐播放器和电话方面所做的创新也应用到电视机上,让它们变得简洁高雅。“我想发明一种非常简单易用的一体化电视机,”他告诉我,“它将可以跟你所有的电子设备以及iCloud无缝同步。”用户将无须再摆弄复杂的DVD和有线电视的遥控器。“它将具有你能想象到的最简单的用户界面。我终于开始着手做这件事了。”
②但是到2011年7月,他的癌细胞已经扩散到骨骼和身体的其他部分,而医生们难以找到对症的药物去治疗。他很疼,精疲力尽,不得不停下工作。他和鲍威尔之前还预订了一艘帆船,准备那个月底全家去航海,但是这些计划都搁浅了。那段时间,他已经基本上不能吃固体食物了,每天大部分时间都在卧室看电视。
③8月,我接到消息说他希望我去一下。我在一个周六的上午来到他家,他还在睡觉,我跟他的妻子和孩子们坐在满是黄玫瑰和各种雏菊的花园里,直到他派人来叫我进去。我看到他蜷缩在床上,穿着卡其色的短裤和白色套头衫。他的腿瘦骨嶙峋,但是笑容很轻松,思路依然敏捷。“咱们得抓紧,我只有一点儿力气了。”他说。
④他想给我看一些私人照片,让我选几张用在这本书里。他太虚弱了,下不了床,所以他指点我去房间的各个抽屉里找。我小心翼翼地把照片拿给他。我坐在床边,一张一张地举起来给他看。有些照片会让他讲出许多故事,而有些,他只是嘟囔一声或是微微一笑。我从未见过他父亲保罗 乔布斯的照片,所以当看到一张照片上一个帅气而贫穷的20世纪50年代的父亲抱着个刚会走路的孩子时,我非常惊讶。“没错,那是他,”他说,“你可以用这张。”然后他指示我打开窗边的一个盒子,里面有一张照片是他父亲在他的婚礼上慈爱地望着他。“他是个伟大的人。”乔布斯静静地说。我嘀咕了一句“他应该为你感到骄傲”之类的话。乔布斯纠正我说:“他确实为我感到骄傲。”
⑤有那么一会儿,这些照片似乎让他精神为之一振。我们谈到了他一生中很多人对他的看法,从蒂娜 莱德斯到迈克 马库拉,再到比尔 盖茨。我想起盖茨上次来看乔布斯之后说的话,就是关于苹果虽然证明了一体化的策略可行,但前提是“因为有史蒂夫在掌舵”。乔布斯认为这么说很愚蠢。“任何人都可以用这种方式创造出更好的产品,不只是我。”他说。于是我问他能不能说出另一家公司,它们也因坚持端到端一体化的策略而做出了伟大的产品。他思索了一会儿,努力想找出个例子来。“那些汽车公司,”他最后说,但是又加了一句,“或者至少它们曾经是。”
⑥当我们的讨论转移到当前经济和政治的糟糕局面时,他提出了一些尖锐的观点,说全世界都缺少强有力的领导。“我对奥巴马感到失望。”他说,“他的领导力出现问题是因为,他不愿意得罪别人或让那些人滚蛋。”他猜到了我在想什么,会心地笑着说:“是的,我就从来没有这种问题。”
⑦两个小时以后,他话少了,所以我站起身准备告辞。“等等,”他又示意我坐下。过了一两分钟他才有力气讲话。“当初,我对这个项目有很多恐惧,”他最后说,指的是决定跟我合作写这本书的事,“我真的很忧虑。”
⑧“那你当初为什么要做呢?”我问。
⑨“我想让我的孩子们了解我。”他说,“我不经常在他们身边,我希望他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并理解我做的事情。另外,在我生病以后,我意识到如果我死了,其他人肯定会写我,而他们根本不了解我。他们会全都搞错。所以我想确保有人能听到我想说的话。”
(1)选文第①、②两段将乔布斯 和极坏的身体状况放在一起写,两方面形成鲜明的对比与反差,饱含作者 的感情。
(2)选文第③段中的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作用是什么?
(3)选文第②段中的加点词“不得不”能否去掉?为什么?
(4)选文主要从工作与家庭两方面全面刻画乔布斯的形象,说说选文写了哪 几件事来表现乔布斯对家庭的爱。
(5)选文中引用了比尔 盖茨的话,有什么作用?
(6)读了选文,你觉得乔布斯是个怎样的人?
三、综合题
10.综合性学习。
学习了《伟大的悲剧》后,某校七年级(1)班开展了以“我说探险”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
(1)【发布新闻】请用一句话向同学们发布下列这则新闻。
天山网讯 2012年7月,新疆布尔津县进入夏季旅游高峰期,新发掘的石林景区成为探险旅游者的好去处。石林位于布尔津县冲乎尔乡伊列克高山夏牧场,海拔2 000多米,是近期才被发现的一处新景点,由于地处深山,只有极少数牧民在这里放牧。石林由巨型的花岗岩石组成,姿态万千、造型各异、惟妙惟肖。美丽奇险的风景吸引了新疆内外许多自驾车和徒步游爱好者的热情。
(2)【激烈辩论】班级组织了“探险的利与弊”辩论赛,下面是反方的观点,假如你是正方辩手,请进行反驳。
我们反对探险。因为探险消耗了许多时间;浪费了许多钱财;有生命危险;人类探险的足迹所到之时,也就是那里的灾难发生之日:人类飞向太空,太空的垃圾已环绕地球;人类登上“地球之巅”——珠穆朗玛峰,今天的长江之源已受到污染……如同哥伦布探出“新大陆”带来了殖民主义的扩张,当今人类无所自律无所限制的“探险”,也反映了人类中心主义的扩张。科学是一把双刃剑,探险也是如此。人类探险在哪里留下脚印,也就在哪里留下了灰尘。
(3)【写颁奖辞】斯科特一行的故事确实令人感动,无情的暴风雪吞噬了五位探险者的生命,然而,他们面对厄运,面对死亡的悲壮场面却让人久久难以忘却。说说文中最令你感动的是哪个人物,说说感动你的理由,并且仿照“感动中国”人物颁奖辞的形式,为他写一段颁奖辞。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常用字字音;伟大的悲剧
【解析】【分析】C项胆怯(qiè) 风餐露(lù)宿
【点评】考查多音多义字辨析,此题从字音的分析中可以得出答案,应注意多音字的字音和字义准确性,同时要注意“i”和“ü”的区别。
2.【答案】B
【知识点】形近字字形辨析;伟大的悲剧
【解析】【分析】“萎缩不前”应为“畏缩不前 ” “忧心仲仲 ”应为“忧心忡忡”。
【点评】考查词形辨析,此题从分析中可以得出答案,应注意词语使用的准确性,找出答案就不难了。
3.【答案】A
【知识点】伟大的悲剧;语序不当;成分残缺
【解析】【分析】B、成分残缺,缺主语,C、语序不当,应将“列宁过去”改为“过去列宁”,D、语序不当,应将“广泛的引起了讨论”改为“引起了广泛的讨论”。
【点评】考查语病题,注意滥用介词会造成主语残缺,要注意定语和中心语的修饰关系。
4.【答案】A
【知识点】词义理解;伟大的悲剧
【解析】【分析】此题是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成语。这就要求学生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熟练掌握成语及意思。
①耀武扬威:显示武力,炫耀威风
②海市蜃楼:想像空中虚幻不实的事物,转眼就会消失。
③侃侃而谈:说得理直气壮,从容不迫。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中重点词语的理解。可结合语境、课后注释或查字典理解词义。
5.【答案】C
【知识点】伟大的悲剧;表意不明;重复啰嗦;用词不当
【解析】【分析】A项,“值得”与“可歌可泣”中的“可”重复;B项,错用连词“并”,应删去“并”;C 没有语病 D项,错用否定句,应删去“不可”。
故答案为:C
【点评】修改病句是一项综合能力训练,可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分析判断能力。注意句子的病因。改病句时要对症下药。
6.【答案】A
【知识点】特定含义与使用范围的成语;伟大的悲剧
【解析】【分析】“语无伦次”指话讲得很乱,没有条理。用在工作方面不合适。故选A。
7.【答案】D
【知识点】伟大的悲剧;动作描写;神态描写;语言描写
【解析】【分析】D 项是神态描写。A、B、C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此题考查对人物描写方法的掌握。要求平时阅读时会分辨,写作时会应用。
8.【答案】(1)①为了让文章更真实。②为了让读者的思绪回到那个特定的日子与斯科特一起伤心、一起沮丧。
(2)这里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它表达的是斯科 特的伙伴的心情,在痛苦万分的斯科特眼中,风中飘扬的挪威国旗就是他的对手,“他”站在那里“耀武扬威,扬扬得意”。这里“以我观物、物皆着我之色彩”。
(3)指的是他要为阿蒙森是第一位到达南极极点的人而在全世界作证。这个行为是令人痛苦的,陶为斯科特为此事曾付出过艰辛的努力,而现在却作为失败者为他的对手作证,向全世界证明自己的失败。
(4)A
【知识点】伟大的悲剧;理解文章关键语句意思;分析文章语言特点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短文的理解和运用,在熟悉和理解短文的基础上回答此题不难。(1)在文中引用斯科特日记中的话:①为了让文章更真实。②为了让读者的思绪回到那个特定的日子与斯科特一起伤心、一起沮丧。(2)选文中带点的两个词语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它表达的是斯科 特的伙伴的心情,在痛苦万分的斯科特眼中,风中飘扬的挪威国旗就是他的对手,“他”站在那里“耀武扬威,扬扬得意”。这里“以我观物、物皆着我之色彩”。(3)选文最后一句说“这一事业”指的是他要为阿蒙森是第一位到达南极极点的人而在全世界作证。这个行为是令人痛苦的,陶为斯科特为此事曾付出过艰辛的努力,而现在却作为失败者为他的对手作证,向全世界证明自己的失败。(4)选A。
【点评】对于课文内容的掌握,都是基于读懂课文的基础之上,带着问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就不难找出正确答案。
9.【答案】(1)要付诸实施的想法与项目;遗憾、哀伤、痛惜
(2)外貌、神态描写。写出了乔布斯当时糟糕的身体状况,表现了他的从容乐观和与疾病不屈不挠地斗争的品格。
(3)不能去掉。因为“不得不”写出了乔布斯停下工作是一种无奈之举,这表现了他对工作的极端热爱。去掉以后,就不能表达出他对工作的痴迷了。
(4)①预订帆船,准备全家去航海;②挑选幼时与父亲合影的照片放在传记中;③为了孩子决定与“我”合作写关于他的传记。
(5)表现乔布斯在苹果公司中的领袖地位以及对世界的卓越贡献。
(6)具有创新精神、富有社会责任感、热爱生活和工作、谦虚、有自己独特的见解、爱自己的家人。
【知识点】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理解文章中心思想;概括理解文中人物形象;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分析文章语言特点;外貌描写;神态描写
【解析】【分析】(1)仔细阅读文章第①②段,乔布斯要付诸实施的想法与项目和极坏的身体状况形成鲜明的对比,表达作者的遗憾、惋惜之情。
(2)画线句是对乔布斯外貌、神态的描写,写出了乔布斯当时的身体状况,表现了他的从容乐观和与疾病不屈不挠地斗争的品格。
(3)“不得不”起强调作用,强调乔布斯停下工作是一种无奈之举,表现了他对工作的极端热爱。去掉以后没有这样丰富和强烈的表达效果。
(4)仔细阅读文章,找出描写乔布斯为家人做的事进行概括,如预订帆船,准备全家去航海;挑选幼时与父亲合影的照片放在传记中;为了孩子决定与“我”合作写关于他的传记等,这些都体现出乔布斯对家庭的爱。
(5)文中引用比尔·盖茨的话,意在侧面表现乔布斯在苹果公司中的领袖地位以及对世界的卓越贡献。
(6)可以直接摘取对人物评价的词语,也可以自己结合相关的语句进行概括,学会结合原文从原文中找到依据。仔细阅读文章,围绕“创新精神、社会责任感、热爱生活和工作、爱自己的家庭”等角度结合具体内容作答即可。
故答案为:(1)要付诸实施的想法与项目遗憾、哀伤、痛惜。
(2)外貌、神态描写。写出了乔布斯当时糟糕的身体状况,表现了他的从容乐观和与疾病不屈不挠地斗争的品格。
(3)不能去掉。因为“不得不”写出了乔布斯停下工作是一种无奈之举,这表现了他对工作的极端热爱。去掉以后,就不能表达出他对工作的痴迷了。
(4)①预订帆船,准备全家去航海;②挑选幼时与父亲合影的照片放在传记中;③为了孩子决定与“我”合作写关于他的传记。
(5)表现乔布斯在苹果公司中的领袖地位以及对世界的卓越贡献。
(6)具有创新精神、富有社会责任感、热爱生活和工作、谦虚、有自己独特的见解、爱自己的家人。
【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对对比手法的理解能力。对比手法的作用是通过比较,突出事物的特点,更好地表现文章的主题。仔细阅读文段,找出形成对比的句子回答即可。
(2)本题考查学生对记叙文描写手法的理解能力。描写是常见的表达方式,通常有语言、外貌、神态、动作、心理等方面的描写。
(3)本题考查学生对词语的理解与辨析能力。可用同义词或近义词替换某个词语,将形成的新句子与原句进行比照,通过比较,体会恰当与否,分析原因,从而理解词语的作用。也可以删除这个词语,将删除后的句子与原句加以比较,看效果上的变化,作出判断。
(4)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事件的归纳概括能力。解答此题关键要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理清文章思路,找准文中的事件,然后根据人物及事件内容概括出切题的答案。一般形式为:什么人在什么情况下做了什么事,结果如何。
(5)本题考查学生对记叙文中引用诗文、故事作用的了解能力。引用古诗文、故事、传说,既可以起到点题、揭示主旨、渲染气氛的作用,又给文章增添了不少文采。
(6)本题考查的是对文章中人物形象的把握。解答此题需要先疏通文意,了解内容,概括人物性格从言行入手。
10.【答案】(1)新疆布尔津石林美景受到探险旅游者青睐。
(2)答案(示例):我们支持探险。通过探险可以更好地开发地球资源,探险是一种超越自我,探索自然,拼搏进取,更是一种生命价值的体现。正是有了人类的探险,才有了如今万紫千红的世界。麦哲伦率船队开始了远航,从而最终第一次证明了大地球形说。我们去探险是为了研究大自然,是为了更好地保护环境,因此现代意义上的探险是为了更好地保护环境,人类走的每一步都是不断探索的历史,我们不能把这种探险与金钱对等。
(3)①斯科特②他坚持到了最后一刻,即使死亡与恐惧等把他包围,他也没有放弃希望。在令人心痛的结局面前,他毅然接受了对手给他的任务。③集伟大与悲剧于一身,在面临胜利只有一步之遥时,他失败了,这一次失败让他跌倒再也爬不起来,但他始终坚持,在生命的尽头与命运做着殊死抗争。
【知识点】新闻概括;伟大的悲剧;语言得体
【解析】【分析】(1)对于一句话新闻或概括新闻主要内容的一般格式是:“人物(或对象)+事件+原因或结果”(有的题还有字数限制)。要求在阅读语言材料的基础上,能将主要信息提取出来进行概括表达。这是事件报道,筛选信息时要把握关键要素:人物、时间、地点、事件或结果。然后将其组成一个陈述句。如:新疆布尔津石林美景受到探险旅游者青睐。(2)辩论反驳型 :说话时要有尺度,要有理有据。掌握好说话技巧,学会说话得体。(3)本题考查评价人物形象.评价人物形象要根据文中故事情节以及人物的言行举止具体分析,并从人物的性格和思想品质方面进行概括.
【点评】(1)此题主要考查对新闻的概括能力。(2)此题主要考查辩论反驳的能力。(3)本题考查评价人物形象的能力。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