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统编版九年级语文秋学期开学考试模拟练习题(含答案)
一、语文知识积累(1-6题,每题2分,第7题8分,共20分)
1.下列词语读音和字形都正确的一项是( )
A.欺侮(wǔ) 磅礴 名符其实 销声匿迹
B.追溯(sù) 缄默 人情事故 不修边幅
C.缅怀 抉择 挑拨离间(jiān) 强词夺理
D.束缚 诬蔑 戛然而止(jiá) 怒不可遏
2.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风筝 灵机一动 胸有成竹
B.高粱 天崖海脚 持之以横
C.和蔼 白手起家 眉开眼笑
D.侵略 神通广大 无可奈何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我的家乡风光秀丽,独特的喀斯特地貌造就了风光旖旎的奇山异水。这里青山巍峨,层峦叠嶂;这里翠竹婆娑,彩蝶飞舞;这里清流湍急,惊涛拍岸,令人叹为观止……每到节假日,游客纷至沓来,络绎不绝。远远望去,游人如织,人声鼎沸,一派热闹景象。
A.风光旖旎 B.叹为观止 C.纷至沓来 D.人声鼎沸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大家要深刻地投身到乡村振兴大战略的行动中来,让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有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B.建设百色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是国家推进“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加快沿边开发开放步伐、构建全面开放新格局的重要举措。
C.随着普及,学生使用手机对学校管理带来诸多不利影响,学校应当告知学生和家长,原则上不得将个人手机带入校园。
D.《民法典》体现了对人民生命的健康、财产安全、交易便利、人格尊严的尊重和保护,是一部具有中国特色的和现代意义的法典。
5.下面依序填入横线的标点符号,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舰载战斗机上舰,中国白手起家,一切从零开始。某大国一名上将曾说:“我们可以把航空母舰送给你们,但是,十年之内,你们不可能让舰载机上舰 ① ”为了这一天,面对技术封锁,多少人殚精竭虑,青丝变白发 ② 多少人顽强攻关,累倒在试验场;多少人无怨无悔,默默奉献 ③ 今天,终于有了一个圆满的结果,能不激动吗 ④
A.①感叹号 ②逗号 ③句号 ④问号
B.①句号 ②分号 ③句号 ④句号
C.①句号 ②逗号 ③省略号 ④句号
D.①感叹号 ②分号 ③省略号 ④问号
6.选出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陶渊明,名潜,字元亮,东晋诗人,《饮酒》是其辞官归隐后写的一组五言古诗,共20首。
B.新闻是新近发生或变动的事实信息,其基本特征是“用事实说话”,要素包括:何时、何地、何事、何人、何故、如何。
C.中秋节又称团圆节,主要习俗有赏月、观潮、插茱萸、吃月饼等。“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是诗人中秋之夜抒发思亲之情的名句。
D.科举考试中,乡试、会试、殿试的第一名分别是解元、会元、状元,“三元及第”就是指乡试、会试、殿试中都取得第一名。
7、根据提示填空。(每空1分,共8分。凡出现加字、漏字、错别字中的任何一种情况,该空不得分)
(1)窈窕淑女,________________。(《诗经·关雎》)
(2)________________,胡为乎中露。(《诗经·式微》)
(3)纵我不往,________________。(《诗经·子衿》)
(4)________________,波撼岳阳城。(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5)土地平旷, 。(陶渊明《桃花源记》)
(6) ,如闻泣幽咽。 (杜甫《石壕吏》)
(7)《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表达作者忧国忧民情怀的诗句是 , 。
二、综合性学习(8~11题,共10分)
(一)学习与探究(5分)
复兴学校开展“呵护眼睛光明行”综合实践活动,请你参与。
小亮同学将在学校动员大会上做一次主题发言,下面是他准备的发言稿的部分内容,请你帮助他补充、修改。
我们都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我们都渴望有一双会说话的眼睛。中国文人笔下有很多跟眼睛有关且寓意美好的成语,比如目光如炬、 、 等。为了眼睛更加明亮,目光更加敏锐,让我们一起呵护眼睛,远离近视。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儿童青少年视力健康问题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教育部等十五部门联合制定了《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光明行动工作方案(2021- -2025 年)》,共同实施八个专项行动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方案的出台,充分体现了国家对近视防控问题的重视。老师们,同学们,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保护好我们的眼睛。
在这里,我想对老师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这里,我想对同学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请结合语境,在[甲]处再写两个成语。(2 分)
9、请你在文末横线处补写小亮同学的建议,要求切合主题,表达得体。(3分)
(二)名著阅读(5分)
阿基姆明白,这个直到不久前还生龙活虎的年轻人,此刻内心激荡着怎样的情感。他了解保尔的悲剧……
“阿基姆,难道你真的以为生活能把我逼进死角,把我压成一张薄饼吗? 只要我的心脏还在跳动,”他突然使劲抓住阿基姆的手紧压着他的胸脯,“只要它还在跳动,就别想叫我离开党。只有死,才能让我离开战斗行列。老兄,请你千万记住这一点。”
阿基姆沉默不语。他知道这绝不是漂亮话,而是一个身负重伤的战士的呐喊。他明白,像保尔这样的人不可能说出另外的话,表达出另外的情感。
10、以上文段选自《 》,作者是 。(2分)
11、结合原著回答:①文段中“悲剧”指什么?②“呐喊”表达了保尔怎样的心声?(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12~25题,共32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12-13题。(4分)
题破山寺后禅院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
12、这首诗最后一联似乎是矛盾的,请你从表现手法和诗人内心旨趣两方面谈谈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古人评诗常用 “诗眼”的说法,所谓“诗眼”往往是指一句诗中最精练传神的一个字。你认为“潭影空人心”一句中的“诗眼”是哪个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17题。(10分)
【甲】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礼记·大道之行也》
【乙】士尹池①为荆使于宋,司城子罕②止而觞之。南家之墙拥③于前而不直,西家之潦④经其宫⑤而不止。士尹池问其故,司城子罕曰:“南家,工人也,为鞔⑥者也。吾将徙之,其父曰:‘吾恃为鞔,已食三世矣。今徙,是宋邦之求鞔者,不知吾处也,吾将不食。愿相国之忧吾不食也。’为是故吾不徙。西家高,吾宫卑,潦之经吾宫也利,为是故不禁也。”士尹池归,荆适兴兵欲攻宋。士尹池谏于王曰:“宋不可攻也,其主贤,其相仁。贤者得民,仁者能用人。攻之无功,为天下笑。”楚释宋而攻郑。孔子闻之曰:“夫修之于庙堂之上,而折冲⑦于千里之外者,司城子罕之谓也。”
(《新序》)
【注释】①士尹池:复姓士尹,名池。②司城子罕:司城,官名;子罕,宋国贤臣。③拥:遮蔽。④潦:积水。⑤宫:院子。⑥鞔(mán):鞋子。⑦折冲:制敌取胜。
14.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2分)
(1)女有归( ) (2)盗窃乱贼而不作( )
(3)潦之经吾宫也利( ) (4)已食三世矣( )
1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夫修之于庙堂之上,而折冲于千里之外者,司城子罕之谓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甲文中构想的大同社会,人人得到社会关爱,人人安居乐业,在乙文中司城子罕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儒家“仁”的主张,闪烁着智慧的光辉,结合这两篇文章,请你谈谈施行仁心、仁政对百姓和国家的影响。(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8-20题。(8分)
涵养几分静气
①一则故事,读来耐人寻味。父亲丢了一块表,抱怨着四处寻找,可怎么也找不到;等他出去后,儿子悄悄进屋,不一会儿就找到了。父亲很好奇,儿子则回答:我就安静地坐着,听到滴答滴答的声音,表就找到了。
②这就是“心静”的力量。“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一事当前,苦恼抱怨无济于事,烦躁惊慌也于事无补,唯有稳住阵脚、静下心来、凝神细思,方能寻觅解决之道。诸葛亮在《诫子书》中一语道破“静”的重要,“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坚守内心的宁静,保持清醒的头脑,才能见天地之精微,察万物之规律。那么,“静心功夫”从何处得来?
③涵养静心功夫,离不开严格的自律。毛泽东同志在湖南一师求学时,特意到最喧闹的地方读书,目的就是锻炼意志,让自己能够胸怀静气,心绪不受外界所扰。为了让自己安静下来,有人给自己定下“静坐”的“日课”,坚持每天独坐两小时,终于改掉了身上浮躁的毛病。严格的自律,助人逐渐养成宁静、专一的心态,让人虽得意而不忘形、处困顿而不沉沦、临诱惑而不摇摆,也因静而明志,因静而生慧。
④有人说,每临大事有静气。大事当前的静心功夫,往往得益于艰难困苦的历练。苏轼《书舟中作字》记载,一次乘船途中,滩险舟危,舟中士子面无人色,唯独他“作字不少衰”。这份从容盖因其“更变亦多矣”,所以能临事不惧,处变不惊。可见,不惮于在难事、烦事、急事、苦事上多磨炼,就能将内心打磨得成熟豁达,沉稳有定力,不再拘泥于一时一事的得失;多经历几番雨疏风骤的洗礼,耐得几回兴衰荣辱的打磨,就能在大事来临之时,气定神闲、沉着冷静,抵达“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境界。
⑤读书以养性,书画以养心。“静心功夫”,还可从读书中来。寂寞忧愁时读一阙《定风波》,心会变得豁达敞亮;委屈不平时读一卷《宽容的哲学》,能收获“既忍且耐”的智慧。身处低谷之时,从书中汲取前行的力量,纵使“山重水复”也终将迎来“柳暗花明”;得意之时,时常读书以自省,也才能“不忘初心,方得始终”。端起沉甸甸的书本,走进书中的世界,浮躁之气便能荡涤一空,久而久之,自然能寻得“此心安处”。
⑥古人云:“人心多从动处失真。若一念不生,澄然静坐,云兴而悠然共逝,雨滴而冷然俱清,鸟啼而欣然有会,花落而潇然自得。何地无真境,何物无真机。”涵养几分静气,绝非暮气沉沉,而是多一些沉潜、少一些浮躁,多一些从容不迫、少一些进退失据。“静心”的功夫,助人眼界开阔,胸襟豁达,挺过如磐风雨,包容万千气象,寻得生命真谛。
18.下面对文中“静气”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静气是不受外界干扰的定性,更是宁静专一的心态。
B.静气是临事不惧,处变不惊,气定神闲从容不迫的气度。
C.静气是保持沉默,安安静静,不该说话时不说,该说话时才说。
D.静气是一种“淡泊”的心态,是心无杂念、淡泊安适的修养与境界。
19.文中第③段画线的句子运用了怎样的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阅读全文,请谈谈如何才能做到“涵养静气”。(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21~25题。(12分)
我们跟着月亮走吧
①那年我12岁。那是家里很不顺的一年,处处弥漫着哀伤的味道。先是祖父去世;然后父亲在工作中受伤,中指被车床绞断;随后是哥哥闯了祸,和几个小混混一起偷铁被派出所抓去,坐了班房还要罚款;紧接着是姐姐被一个男人欺骗了感情,整日里神情恍惚。这些事情几乎是一起涌过来的,母亲像一个太极高手,四两拨千斤,硬生生用她的柔弱之躯扛起了这一切。
②父亲在医院里并不知晓家里发生的其他变故,母亲刻意提醒我们,因为祖父的去世,父亲的心情一直没有缓过来,所以家里的事情必须对他隐瞒,让他安心养伤。
③母亲把亲戚朋友甚至邻居家趟了个遍,总算凑够了钱交了罚金。毕竟偷盗数额较小,派出所一通教育之后,就把哥哥放了回来。母亲并没有立即打骂,只是让他跪在院子里思过。哥哥双膝跪着,却倔强地噘着嘴不肯服软:“我去偷东西,不也是寻思着给弟弟妹妹们买点儿好吃的吗?”
④“就是饿死,也不能白拿别人东西,何况是偷!”母亲终于爆发,气得脸色惨白如月,“人要清清白白,你就在这月亮地里好好反省反省吧。”
⑥那晚的月光白油漆一样泼在哥哥身上,像母亲的目光,一遍遍地洗刷着哥哥身上的污浊之气。
⑥几天后的一个夜晚,要去医院给父亲送吃的,很远的路,我和母亲走走停停。
⑦歇脚的当口儿,我看见母亲对着夜空轻叹了一口气,仿佛是对上苍许着愿望,又仿佛是在向无边的黑夜倾诉着憋闷和委屈,眼角似乎有亮晶晶的东西在闪。母亲毕竟是女人,太多的事让她有些难以承受,可是她坚忍着不让泪水落下。
⑧乌云一层一层压过来,有些让人室息。母亲也一直沉默着,让人不免担心一个闪电会不会将我们引爆。我想牵个话头出来,可是张开的嘴却被一阵风塞住。
⑨忽然间,天上的乌云裂开一个缝隙,月亮像获得自由的鸟儿,“嗖”一下窜出来!一缕一缕的月光像一把把利剑,霎时间割开夜妖的黑色袍子。母亲终于露出一丝笑容。“‘黑蘑菇’总有散开的时候。”并催促我说:“快,咱就一直跟着月亮走。”
⑩人生是由各种烦恼的碎片组合而成的,每个人的一生都是不断拼接的过程。人生中那些艰难之事,于我早已不再新鲜。每每历经苦之风暴来袭,我都不会选择躲闪,而是勇敢地扎进去。我记住了母亲的那句话,也相信乌云总有散开的时候,月亮出现,一切就都有了转机和希望。
跟着月亮走吧。
这些年,不知是有意还是巧合,母亲总是喜欢在月亮地里对我们进行说教。母亲的“月光疗法”对我们健康成长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殊不知,母亲才是最温暖、最贴心的那缕月光,我们一生都栖息在她的光华里。
母亲用强大的母爱叮嘱我,一切烦忧都不必过于介怀,跟着月亮走吧,自会走到柳暗花明处,自会走到鸟语花香间。
21.通读全文,说说文章以“我们跟着月亮走吧”为题的好处。(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结合语境,赏析第①段中加点词语。(2分)
母亲像一个太极高手,四两拨千斤,硬生生用她的柔弱之躯扛起了这一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从修辞方法的角度,赏析第⑨段划线句。(2分)
一缕一缕的月光像一把把利剑,霎时间割开夜妖的黑色袍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第 段划线句“母亲用强大的母爱叮嘱我,一切烦忧都不必过于介怀,跟着月亮走吧,自会走到柳暗花明处,自会走到鸟语花香间。”的理解。(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文章以什么为线索,其表达作用是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作文(40分)
26、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写一篇文章。
题目一:依据下面这句话带给你的联想和感悟,自选角度立意,写一篇文章。
登高望远,不是为了被世界看到,而是为了看到整个世界。
题目二:生命是一场遇见,伯牙遇见子期,留下知音佳话;花儿遇见春天,散发芬芳灿烂;青春遇见阅读,谈吐气质不凡······成长路上,处处遇见。遇见让人着迷眷恋,遇见促人成熟睿智,遇见让人感受到不一样的情感。
请以“遇见__________”为题,叙写自己真实的生活故事。
要求: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②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班级名、地名;③不少于600字。
参考答案
1.D 2、B 3、D 4、B 5、D 6、C
7、君子好逑; 微君之故; 子宁不嗣音; 气蒸云梦泽; 屋舍俨然 ;夜久语声绝;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8、示例:目光炯炯 火眼金睛( 明眸善睐 明察秋毫等)
9、示例:请多给我们一些户外活动时间,让眼睛充分休息。(对老师说)
让我们认真做好眼保健操,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对同学说)
10、《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奥斯特洛夫斯基
11、①“悲剧”指完全瘫痪,双目失明;②“呐喊”是指为解放全人类而斗争。
12、不矛盾。这里是以静写动,以动衬静,加入周围一片喧器,人们也就不会在意钟磬的袅袅余音。只剩下钟磬的声音,其他尘世的声音都没有了,这里抒发的是向往佛门清静的心情。
13、“诗眼”是“空”。“空”是说漂水清澈,临漂顾影,使人心中的俗念(或杂念)消除净尽。“空”字写出了人的心情与山光水色相应。(不脱离文本,言之成理即可)
14、女子出嫁;兴起;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靠…谋生;
15、憎恶那种在共同劳动中不肯尽力的行为,而不一定为自己谋私利。
在朝廷做官能够修政理,在战场上能够制敌取胜,说的就是司城子罕这样的人。
16、子罕依靠仁慈贤明的治理赢得民心。(意思对即可)
17、甲文孟子构想了一个“大道之行”的社会,乙文通过写宋国相子罕体恤百姓的两件事,说明施行仁心、仁政,能使一个国家长治久安,人民安居乐业。
18. C
19、运用举例论证的论证方法,举出毛泽东为锻炼意志到喧闹的地方读书、某人为戒除浮躁而每日静坐两个例子,具体清晰地论证了涵养静心功夫离不开严格的自律的论点。
20.遇到事情,不去苦恼抱怨,不去烦躁惊慌,而应该稳住阵脚、静下心来、凝神细思,寻觅解决之道。同时也应严格自律,经历艰难困苦的历练,以及从读书中荡涤浮躁之气。
21.示例:全文写了作者家遇坎坷,柔弱的母亲扛起了所有苦难,克服了一个个家庭困难,表现了母亲坚毅乐观的性格以及对我的影响。题目化用母亲的话,点明了要勇敢面对人生的主题,照应结尾,吸引读者。
22.示例:“扛”是用肩膀承担物体的意思,这里写出了母亲用一己之躯支撑着家庭的重担,表现了母亲勇于面对困难及坚毅乐观的精神。
23、示例: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月光比作利剑,把黑夜比作黑色袍子,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月光穿透乌云的力量,烘托出母亲勇敢与乐观。
24. 示例:一路走来母亲克服生活的种种困难,扛起生活的重担,为我们遮风挡雨。在月光下一次次教给我们做人的道理,让我明白,面对困难不逃避、不退缩。表现了母亲勇敢、坚毅、乐观的性格以及母亲对我的爱和深厚的影响。与文题照应,点明中心,深化主旨。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