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 古代埃及 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课 古代埃及 课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6.8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8-27 00:08:5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1张PPT)
新课导入
第一单元 古代亚非文明
第1课 古代埃及
一、文明之基
(一)地理位置:非洲东北角
(二)地理环境:大部地区属热带沙漠气候,炎热干燥。
一、文明之基
(三)重要河流:尼罗河
尼罗河长6670公里,是世界上最长的河流。尼罗河有两条主要的支流,白尼罗河和青尼罗河。尼罗河贯穿埃及南北,最后注入地中海。
一、文明之基
(四)文明发展:
公元前3500年
出现小国(产生)
公元前3100年
初步统一(发展)
图特摩斯三世
军事帝国(强盛)
公元前
525年
波斯吞并(灭亡)
亚历山大帝国、罗马帝国先后占领古埃及
古埃及文明没有延续下去
一、文明之基
埃及,全称为阿拉伯埃及共和国,首都开罗,跨亚、非两大洲,大部分位于非洲东北部,官方语言为阿拉伯语。
今日埃及
二、文明之果
文明成果
1
2
3
4
太阳历
木乃伊
象形文字
金字塔
二、文明之果
古埃及人依据尼罗河水的涨落和农作物的生长规律,将一年划分为泛滥季、播种季、收获季3个季节,每季4个月,每月30天,岁末加5天宗教日,一年365天,即后来人们说的太阳历。
1.天文:太阳历
是古埃及天文学的突出成就之一,人类历史上第一部太阳历。
二、文明之果
罗塞塔石碑
罗塞塔石碑,高1.14米,宽0.73米,制作于公元前196年,刻有古埃及国王托勒密五世登基的诏书。石碑上用希腊文字、古埃及文字和当时的通俗体文字刻了同样的内容,这使得近代的考古学家得以有机会对照各语言版本的内容后,解读出已经失传千余年的埃及象形文之意义与结构,而成为今日研究古埃及历史的重要里程碑。
2.文字:象形文字
古埃及象形文字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之一。
二、文明之果
古埃及人相信灵魂不死,认为人死后还会在冥世间继续生活。因此,只要保住躯体,灵魂就能依附于它而万世长存。为了把尸体保存下来,他们千方百计把尸体脱水变干,制成木乃伊。
3.医学:木乃伊
二、文明之果
从古王国时代,法老(古埃及的国王)为自己修建呈角锥体状的陵墓,它每个侧面都形似汉字“金”。因此,中国人称为“金字塔”。古埃及最大的金字塔是胡夫金字塔。在胡夫金字塔旁的哈佛拉金字塔前,还有一座狮身人面像。
4.建筑:金字塔
二、文明之果
材料一:塔身的石块之间没有水泥之类的粘着物,而是一块石头叠在另一块石头上面,每块石头磨得很平。人们很难用一把锋利的刀刃插入石块之间的缝隙,……这不能不说是建筑史上的奇迹。
——理弘《宇宙科学与自然考古之迷》
材料二:希罗多德根据传闻,记述了修建胡夫金字塔的情况:“(胡夫)强迫所有的埃及人为他做工……他们分为10万人的大群来工作,每一个大群要工作3个月……金字塔本身的建造用了20年…金字塔是用磨光的石块,极其精确地砌筑而成的。”
二、文明之果
金字塔的高峻威严体现了古埃及法老的神圣权威。
金字塔的精密程度体现了古埃及高超的科技水平。
金字塔作为法老的陵墓反映了埃及的宗教信仰。
金字塔巨大的工程量反映了古代埃及强大的动员能力和先进的组织水平。
二、文明之果
法老图坦卡蒙
黄金面具
“法老”一词最早出现于古王国时期,原意为“宫殿”。中王国时期使用于对国王的颂词中,新王国时期正式成为国王的尊称。
二、文明之果
“神之子”
政权
神权
军权
财权
法老
二、文明之果
第四王朝第二位法老胡夫金字塔
第四王朝第四位法老哈佛拉金字塔
第四王朝第五位法老门卡拉金字塔
随着社会矛盾的激化,王权受到多方面挑战。胡夫金字塔之后,金字塔的规模越来越小,反映了王权的逐渐衰落。
二、文明之果
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反映了古埃及社会经济发展的较高水平,是古埃及人智慧的结晶。反映了古埃及国王的无限权力。
金字塔也是法老奴役埃及劳动人民的历史见证,给古埃及人民带来灾难。
二、文明之果
古埃及的文明成果还有数学、绘画、雕刻……
三、文明流传
流传至今的古埃及文明
拓展思考
农业 每年尼罗河定期泛滥,为古埃及农业提供了丰富的水源和肥沃的土壤,非常有利于农业生产
交通 尼罗河贯穿埃及南北,水流平缓,便于航运,为古埃及的统一提供了有利条件
科学 文化 古埃及人观察尼罗河水涨水规律,制定了太阳历。
由于需要测量尼罗河水位、丈量洪水退去后的两岸土地,再加上建筑等方面的计算需要,古埃及人发展了数学
莎草纸——尼罗河特产,古埃及文字书写材料。
“古埃及是尼罗河的赠礼”
地理环境影响文明发展
本课小结
古代埃及
地理位置及地理环境
重要河流及文明发展
(二)文明之果
(一)文明之基
(三)文明流传
太阳历、象形文字、金字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