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 教学设计(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 教学设计(表格式)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47.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8-27 15:51: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三线备课设计
主备人 课题名称 第二次鸦片战争 课型 新授 时间
教学目标:1、通过自主学习,了解和掌握第二次鸦片战争原因;列强侵华罪行: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俄国侵占我国大片领土;太平军痛击洋枪队等基本史实。2.通过材料解析、合作探究,培养学生获取历史信息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3.通过学习,认识到火烧圆明园不仅是侵略者的暴行,也是中华民族的耻辱,理解落后就要挨打,激发学生为振兴中华而读书的历史使命感。 学法指导:自主学习法、知识归纳法、合作探究法、分析讲评法
过程线 问题线 活动线 反思补救
引领回顾激趣导入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拓展提升老师点拨记忆巩固检查反馈课堂小结理清脉络达标检测订正反馈 1、中国近代第一批不平等条约(4个)?2、鸦片战争根本原因?直接原因?3、鸦片战争影响?4、同学们去过北京吗?著名皇家园林圆明园为何只剩几根石柱?1、第二次鸦片战争根本原因?2、主凶、帮凶?借口?3、第二次鸦片战争签订的不平等条约?4、《天津条约》《北京条约》内容分别有哪些?5、第二次鸦片战争影响?为什么说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法国作家雨果说:“两个强盗闯入夏宫……”两个强盗?夏宫?俄国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对我国侵略的特点?4、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对中国犯下的罪行?
鸦片战争后,列强为什么要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2、《北京条约》内容?第二次鸦片战争影响?一、原因一一市场、权益(欲壑难填)二、经过一一罪行(馨竹难书)1.再起烽烟:英法联军抢劫、焚毁圆明园2.趁火打劫:沙俄割占大片领土三、影响----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影响深远)1.《天津条约》:俄、美、英、法2.《北京条约》:英、法.材料解析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在地球的另一角落里有着一个人间奇迹,它叫夏宫……人们的想象力所能创造的一切几乎神话性的东西都体现在这座宫殿中。……有一天,两个强查周入了夏官……胜利者宿走了夏宫的全部对富…之后,他们双双拉着手,荣归欧洲。材料二:美国的特使委派到世界那一边(中国),站在树底下,手里拿着子,等着接在树上的伙伴伴所摇下来的果子。甚至他还接到训令万一树上的人和果因的主人发生纷,他应当出来调停一一美国学者德涅特《美国东亚外交史》1.两则材料反映的事件发生在哪一战争中?2、与上述材料有关的这场战争给中国造成了什么严重影响?3、材料一中的“两个强盗”、材料二中的“树上的伙伴”都指谁?“果园的主人”指谁?在这一事件中美国扮演了什么角色?4.西方列强一向标榜自己是来自“文明社会”的“文明人”,读了上述材料后你有何认识? 教师:出示问题学生:抢答教师:通过问题4,引导生自由发言。以激发兴趣,快速进入学习情境教师:呈现学习任务和学习要求学生:自主学习课本8--12页,解决问题1--5学生:小组内交流释疑教师:个别辅导、点拨。学生:分享展示自学成果。教师:出示问题1--4学生:思考回答教师:即时评价、点拨、归纳、总结教师:引领分析问题1,培养学生比较分析能力学生:自主记忆,小组内互查教师:个别抽查师生:教师以问题形式引领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形成知识脉络学生:消化吸收本节课的知识,对照导学案的内容查漏补缺!教师:组组织学生检测。学生:自主完成检测内容。教师:做题之前渗透方法指导。学生:自主完成测试题,并会分析讲评。教师:点拨、释疑,强调易错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