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五四运动 教学设计(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3课五四运动 教学设计(表格式)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8-27 15:53: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学设计要从宏观、整体上把握教学过程,体现教学思路和策略。不仅要呈现怎样做,而且要说明为什么这样做(设计意图);侧重于教学流程与结构的呈现,可以描述重要的情境、问题和活动设计,但不要过于详尽;能够反映教学过程的规律。
年级 初二 科目 历史 课题 五四运动 设计者
课程标准 内容要求:知道五四爱国运动的基本史实。认知要求:认识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教学目标 1. 了解五四运动的爆发时间、经过、口号等基本情况;掌握五四运动爆发的原因和重要意义;分析理解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2.学会从图片史料中获取有效信息,通过创设情境,结合视频和有关史料,探讨五四运动的经过和结果,加深对五四运动的认识3.认识青年学生作为运动先锋表现出来的斗争精神和爱国主义精神,我们应该继承和发扬五四精神,为中华民族的振兴而努力奋斗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五四运动的背景以及五四精神难点: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
评价预设 1.针对目标一,学生是否通过自主学习任务来实现自我评价。2.针对目标二学生能否从目标一学习中开展合作探究学习,培养学生运用历史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3.针对目标三,可以从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究学习中来感悟认识。
教学过程
过程线:主要环节,围绕的主线 问题线:驱动、拓展、提升性问题 活动线 设计意图:思考什么、展示什么、迁移什么,引导什么、评价什么、交流时机等 个性化设计
新课导入 播放《光荣啊,中国共青团》 引出“五四”青年节是为了纪念五四运动而设定的,激起学生了解这场运动的求知欲望,从而揭示课题。
模块一:寻源五四:五四运动的背景结合课本P59内容,给学生补充学习资料,探源五四运动爆发的历史背景。 材料一:1914年-1918年爆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国参加了对德作战,取得胜利。大战结束后,英、美、法、日等战胜国于1919年1月至6月在法国巴黎召开会议,目的就是为了重新分配殖民地和划分势力范围。材料二:①承认日本继承德国在山东的一切权益,山东省不得让与或租借他国。 ②承认日本人有在南满和内蒙古东部居住、往来、经营工商业及开矿等项特权。旅顺、大连的租借期限并南满、安奉两铁路管理期限,均延展至99年为限。 ③中国政府聘用日本人为政治、军事、财政等顾问。材料三:中国的提案:1.取消帝国主义在华特权2.取消日本强迫中国签订的《二十一条 》 3.收回在一战期间被日本夺去的原德国在山东的各种权利。探究研讨:在巴黎和会上,为什么作为战胜国的中国,得到的却是类似战败国的待遇? 意图:引导学生阅读材料,了解五四运动爆发的国际背景。意图:根据材料二、三分析,得出结论: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意图:教师引导为主,补充史料,还原历史,努力营造一种深沉、凝重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深刻体会五四运动爆发前的中国社会,增强爱国情怀。意图:深入探究五四运动爆发的具体原因,培养学生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
模块二:重温五四:五四运动的爆发学生阅读教材P60-61,学习五四运动的过程。重温五四:五四运动的扩大重温五四:五四运动的初步胜利模块三:感知五四:五四运动的意义模块四:弘扬五四:五四运动的精神 1.归纳出五四运动兴起的时间、地点、口号、主力、要求。2.阅读材料一: 1919年5月3日晚,北京大学及北京各校学生代表上千人在北大法科礼堂集会,由《京报》主笔邵飘萍报告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情况,群情激愤。北大一位同学当场咬破中指,血书“还我青岛”四个大字,全体学生更加激愤。第二天,五四运动爆发了。材料二:“五四”运动时的传单 现在日本在万国和会要求并吞青岛、管理山东一切权利,就要成功了!他们的外交大胜利了!我们的外交大失败了!山东大势一去,就是破坏中国的领土!中国的领土破坏,中国就亡了!所以我们学界今天排队到各公使馆去要求各国出来维持公理,务望全国工商各界,一律起来设法开国民大会,外争主权,内除国贼,中国存亡,就在此一举了!今与全国同胞立两个信条道: 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材料三: 五四运动的扩大材料一:五四运动的杰出历史意义,在于它带着为辛亥革命还不曾有的姿态,这就是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国主义和彻底地不妥协反封建主义。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沪宁铁路公司的司机和工人大声对公司代表说:“诸位学生是爱国的,难道我们工人就不爱国吗?学生已经罢课这么久了额你们还要求我们推迟罢工的日期吗” ——《字林西报》1919年6月12日试看将来的环球,必将是赤旗的世界! ——李大钊研讨探究:旧民主主义革命与新民主主义革命比较阅读材料:作为五四运动的参与者,许德珩在1980年有感而发,为《五四群英》一书题词:“泱泱大国,五四群英;心忧天下,身无半文;面壁十年,志在救民。” 广大青年要有敢为人先的锐气,勇于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敢于上下求索、开拓进取,树立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超越前人的雄心壮志,“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 —— 习近平 意图: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课本,提炼有效信息的能力。意图:指导学生阅读史料,了解五四运动的爆发情况,从材料中感悟五四精神。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课本,提炼有效信息的能力。意图:图说历史,让学生学会从图片中提炼历史自老的能力。意图:结合史料归纳总结五四运动的意义。意图:从图片和历史人物的亲身见证,让学生归纳五四精神的内涵。探讨:小组讨论新时期如何弘扬“五四精神”
课堂小结 以思维导图的形式对本科主干知识进行梳理,学生对照巩固。
课堂检测 1.下列哪一口号最能反映五四运动的性质A.誓死力争,还我青岛 B.取消二十一条 C.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D.拒绝在巴黎和会上签字2.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的标志是A.五四运动 B.辛亥革命 C.戊戌变法 D.洋务运动 检测学生对主干知识的掌握情况,完成目标评价任务。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