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张PPT)
化学教研组
第二单元 课题1 空气
教材分析
教材内容的
地位和作用
教学目标
教学重难点
教材内容的地位和作用
自然现象无处不在,而这些现象都蕴涵着研究物质及其变化的丰富素材。本单元从学生熟悉的空气、氧气入手,围绕物质的组成、用途、制法、与生产生活的联系等方面,展开了一系列的活动与探究、分析与讨论、调查与研究活动。这些活动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很自然地将学生引入化学领域。本课题包含三个部分内容即“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保护空气”。这三部分内容相互联系,并逐步深入。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合作精神。
知识
与技能
过程
与方法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1、通过对“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实验的操作、观察、分析,了解空气的组成。
2、通过空气、氧气等几种常见物质的比较,了解混合物和纯净物的概念。
1、通过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培养学生的分析思维能力和观察能力。
2、通过人类认识空气的简史介绍,是学生认识到进行科学探索,必须具有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和态度。
1、了解空气的主要成分,掌握测定氧气含量的实验方法。
2、初步认识纯净物、混合物的概念,能区分一些常见的纯净物和混合物。
教学目标:
用探究的方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教学
重点
纯净物和混合物的概念及区分;空气成分测定实验中的误差分析。
教学
难点
教学重难点
学法教法
板书设计
教材分析
说课流程
教学过程
学情分析
学情分析
1
积累一定的知识和方法基础
2
自我管理和调控能力较差
3
形象思维
1
培养自主学习和分析能力
2
需要教师严格要求
3
抽象思维
板书设计
学情分析
教材分析
教学过程
学法教法
说课流程
教法学法
学法
教法
动态演示
静态模拟.
解决问题情境
多重演示
启发讲授
情景教学
合作学习
对比学习
探究学习
讲述
讲解
讲演
学生为
中心
学法教法
板书设计
学情分析
教材分析
教学过程
说课流程
教学流程
情景导入
创设情境,假如我们生活的物质世界中没有了空气,会是什么样子的?请同学们畅所欲言!
你想到了什么
活动与探究一
学生讲述法国化学家拉瓦锡用定量的方法研究了
空气的成分。并仿照这个实验原理,利用实验室器
材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活动与探究二
1、在实验探究中发现测得的空气中氧气体积含量小于1/5,可能原因是什么?
2、红磷熄灭后瓶内还有没有残余的氧气
3、此实验成功的关键是什么?
根据红磷燃烧实验及结果,交流讨论如下问题:
空气成分示意图
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大约是: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其他气体和杂质0.03%。
总结与归纳
活动与探究三
自学教材,熟悉和认识氧气、氮气和稀有气体的作用与用途:
活动与探究四
阅读31页资料卡片,了解空气质量日报。
播放视频资料:伦敦烟雾、洛杉矶光化学烟雾、
伊拉克战争等体会空气污染的危害。
归纳总结空气污染的分类和怎样保护大气。
练习巩固
1.排放到空气中的有害物质,大致可分为 [ ]
A.一类 B.两类
C.三类 D.四类
2.造成大气污染的有害气体是 [ ]
A.氮气、氧气
B.稀有气体、二氧化碳
C.一氧化碳、二氧化硫
D.氮气、二氧化碳
3.下列情况一般不造成空气污染的是 [ ]
A.煤燃烧生成的烟 B.汽车排气生成的烟雾
C.人呼出的二氧化碳 D.放鞭炮产生的烟雾
课后作业
让学生体会化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
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请思考: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如何注意保护大气?防止大气污染?对已存在的大气污染问题,你有什么更好的建议?
学法教法
学情分析
教学过程
教材分析
板书设计
说课流程
板书设计
课题1 空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