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 第三章 第2节地球仪和地图 第1课时 地球仪
一、地球仪
1.图中利用乒乓球制作的地球仪与实际比较吻合的是( )
A. B. C. D.
【答案】C
【知识点】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解析】【分析】人们根据地球的形状并按一定的比例缩小后,制成了地球模型,这就是地球仪,地球仪是学习地理的重要工具之一,它形象直观,能演示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运动,昼夜长短变化四季形成等自然现象
【解答】在现实当中,地轴是倾斜的,并且倾斜的角度大致是23度26分,在四个选项中,A选项不倾斜,错误.B倾斜角度过大,错误.C选项倾斜,并且倾斜角度大致为23度26分,正确.D选项地轴不倾斜,错误。
故答案为:C
2.下列关于地球仪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地球仪是缩小了的地球模型
B.地球仪再现了地球最真实的面貌
C.地球仪是用不同的颜色和符号等来表示地理事物的
D.借助地球仪我们可以很方便地知道地球的面貌
【答案】B
【知识点】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解析】【分析】地球仪是人们仿照地球的形状,并按照一定的比例把它缩小制成的地球模型
【解答】地球仪是人们仿照地球的形状,并按照一定的比例把它缩小制作的地球的模型,A选项正确。地球仪可以用颜色,符号,文字等表示地理事物,C选项正确。可以方便,我们知道地球的面貌,D选项正确。地球仪再现地球的真实面貌,说法过于绝对,因此B选项的错误。
故答案为:B
3.下列四项工作中,无法靠地球仪来完成的是( )
A.判断北京在地球上的大致位置 B.估计太平洋所跨越的经度范围
C.临摹澳大利亚海岸线的轮廓 D.了解云南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
【答案】D
【知识点】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解析】【分析】地球仪是为了方便人们认识地球,人们仿照地球的形状,按照一定的比例缩小,制成了地球的模型。
【解答】利用地球仪可以认识七大洲和四大洋的位置关系,以及所处的纬度带。认识主要的地形和主要的大洲地形特点,了解经纬分布特点,知道经纬网的作用等,但是不能通过求了解少数民族的风俗人情。
故答案为:D
二、经纬网
4.下列有关经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的线叫经线
②经线也叫子午线,指示南北方向
③经线的长度相等
④经线指示东西方向
A.①③④ B.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答案】C
【知识点】经纬网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对地球仪上的经线的了解,需要特别注意的是,经线和纬线并不是真实存在的,是人们为了方便研究而人为引入的。
【解答】地球仪上,我们把连接南北两极的线称之为是经线,经线是一个半圆。经线也被称之为子午线,其中经过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的称之为0度经线,也被称为本初子午线,经线的长度是相等的,经线指向的方向为南北方向。
故答案为:C
5.下列有关纬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除南、北两极外,所有的纬线都自成圆圈
②在南、北两极的中间,与两极等距,并且与经线垂直的线叫赤道
③每一个纬线圈的长度都相等
④与赤道平行的线叫纬线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答案】B
【知识点】经线与纬线;经度与纬度;经纬网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地球仪上的纬线特点,需要注意的是,经线和纬线并不是真实存在的,是人们为了方便研究而引入的。
【解答】所有的纬线都自成圆圈。在南北两极的中间与两极等距与经线垂直的线叫做赤道。纬度度数不同的纬线,其长度不相等。与赤道平行的线叫纬线。
故答案为:B
6.图中有关东西半球的范围示意,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C
【知识点】经线与纬线;经度与纬度;经纬网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东西半球的分界线。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以西经20度和东经160度为两条分界线。其中西经20度至东经160度,这个范围被称之为是东半球。
【解答】本题考查的是东西半球的分界线,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以西经20度和东经160度为分界线,其中西经20度以东为东半球,西经20度以西为西半球。
故答案为:C
7.观察比较地球仪上的0°经线与0°纬线,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0°经线是东西半球的分界线 B.0°纬线和0°经线一样长
C.0°纬线约是0°经线长度的2倍 D.0°纬线又叫作本初子午线
【答案】C
【知识点】经线与纬线;经度与纬度;经纬网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地球仪上的经纬线相关的知识点,需要注意的是,经纬线并不是真实存在的,是人们为了方便研究而引入的。我们把连接南北极的称之为是经线,东西方向并且与经线垂直的圆圈称之为纬线。
【解答】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西经20度和东经160度组成的经线圈,故此A选项错误。0度纬线是0度经线长度的2倍,故B错误C正确。0度经线又叫做本初子午线D错误。
故答案为:C
8.关于如图经纬网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A点所在经线为东、西半球的分界线
B.C点所在纬线是地球上最长的纬线
C.B点所在经线的形状是圆圈
D.利用经纬网我们可以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
【答案】C
【知识点】经纬网
【解析】【分析】在经纬网上利用经纬网可以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点的位置,东西半球分界线是西经20度和东经160度组成的经线圈。西经20度以东、东经160度以西为东半球。西经20度以西,东经160度以东为西半球。地球仪上,顺着东西方向环绕地球仪一周的圆圈是纬线圈,纬线圈的大小不相等,赤道是最大的纬线圈,从赤道向两极纬线圈逐渐缩小,到南北两极为一个点。
【解答】由图可知,A点所在的经线为西经20度,是东西半球的分界线,A选项正确。C点所在的纬线为0度,纬线是地球上最长的纬线,B选项正确。B点所在的经线圈形状是半圆,C错误。利用经纬网,我们可以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D选项正确。
故答案为:C
9.下面关于经纬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以180°经线为界,东经和西经的度数分别向东、向西越来越大
B.以0°经线为界,东经和西经的度数分别向东、向西越来越小
C.以赤道为界,北纬和南纬的度数分别向北、向南越来越大
D.以赤道为界,北纬和南纬的度数分别向北、向南越来越小,到北极点和南极点时为0°
【答案】C
【知识点】经度与纬度
【解析】【分析】在地球仪上,能画出无数条经线,为了区分各条经线,人们给它们标示了不同的度数,叫经度。经度的划分是以本初子午线为界,向东西各分180度。经度的变化规律是向东度数增大为东经,向西度数增大为西经。纬度的划分是以赤道为起点线,向南北两方各分90度,纬度的变化规律是从赤道向北度数越大,北极是北纬90度,赤道向南度数越大,南极是南纬90度。
【解答】以180度经线为界,东经和西经的度数分别向东和向西越来越小,A选项错误。以0度经线为界,东经和西经的经度分别向东向西越来越大,B选项错误。以赤道为界,北纬和南纬的度数分别向北和向南越来越大,到北极点与南极点达到最大,C选项正确,D选项错误。
故答案为:C
10.图中从A到B再到C,方向是( )
A.一直向南 B.先向正南,再向东南
C.先向西南,再向东南 D.先向东南,再向西南
【答案】D
【知识点】经纬网
【解析】【分析】经线表示,南北方向纬线表示,东西方向。
【解答】从A到B再到C,总体方向都是向南,但B在A点的东面,C在B点的西面,因此A至B向东南,B至C向西南,因此D选项正确。
故答案为:D
11.图为全球经纬网示意图。图中四点距离本初子午线最近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答案】B
【知识点】经纬网
【解析】【分析】地球上计量经度的起始经线称之为本初子午线或0度经线。从0度经线向东为东经,向西为西经,东西经最大度数都为180度,经线的长度是相等的。纬线的度数越,纬线圈长度越长。
【解答】甲点和丙点的经度为西经120度,乙点和丁点的经度为东经40度。东经40度比西经120度距离本初子午线更远一些。然后根据纬线的度数越小,它的长度就越长,可以判断出乙比丁距离本初子午线更近,所以四个点中乙点距离本初子午线是最近的。
故答案为:B
12.某人发现他的东侧是西半球,西侧是东半球,南侧是南半球,北侧是北半球,此人位于 ( )
A.20°W,0° B.160°E,0° C.0°,0° D.180°,0°
【答案】B
【知识点】经纬网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对地球仪的理解,并且对方位有一定的认知,需要对南北半球、东西半球的分界线的特点掌握熟练。
【解答】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东经160度和西经20度,东经160度的东侧是西半球,西侧是东半球。因此,这个人的经度是东经160度。赤道以南是南半球,以北是北半球,所以南侧是南半球、北侧是北半球的点是在赤道上,纬度为0度,因此这个人的位置是东经160度和0度。
故答案为:B
13.读图东、西两半球示意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图是东半球 B.本初子午线在乙半球
C.丙点的经度是110°W D.丁点的经度是120°E
【答案】B
【知识点】经线与纬线;经度与纬度;经纬网
【解析】【分析】划分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西经20度和东经160度两条经线组成的经线圈。西经20度以东是东,半球以西是西半球,东经160度。以东是西半球,以西是东半球。
【解答】根据图可以知道,甲图是西半球,乙图是东半球,因此A选项错误。本初子午线也就是0度经线,该点位于东半球,因此B选项正确。图中相邻的两条经线的度数差是45度,丙点的经度是西经155度,C选项错误。丁点的经度是东经115度,D选项错误。
故答案为:B
14.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A点的经度 ,纬度 。和A点所在经线能组成一个经线圈的经线是 。
(2)B点的经度 ,纬度 。从南北半球看,它位于 半球。
(3)④点的经度 ,纬度 。④位于②点的方向 。
(4)②③两点中,位于本初子午线上的是 。
【答案】(1)110°E;20°N;70°W
(2)30°W;40°S;南
(3)120°E;23.5°N;东南
(4)②
【知识点】经线与纬线;经度与纬度;经纬网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对经纬度之间的特点关系理解。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西经20度和东经160度经线圈所组成的。对于经线的变化,规律是:0度以东度数逐渐增大为东经。0度以西度数逐渐增大西经。
【解答】(1)读图可知,从90到130度,是逐渐在增大,因此A的经度为东经110度。纬线由上到下依次减小,说明在赤道以北,因此A点的纬度为北纬20度。能够和A点组成经线圈就是西经70度;
(2)根据B点所在的图,我们可以发现,经线从左至右在逐渐减小,因此B点的经度是西经30度。由上到下纬度逐渐增加,说明地点是在南半球,因此它的纬度是南纬40度。
(3)根据第三幅图,我们可以看到点4在北回归线上,因此它的纬度是北纬23.5度。我们可以看到,点②所在的位置是0度经线。逆时针旋转方向度数在增加,是东经。因此,点4所在的位置经度为东经120度。点②明显位于点2的方向是东南方向。
(4) ②③两点中,位于本初子午线上的是②.
故答案为:(1)东经110度,北纬20度,西经70度;(2)西经30度,南纬40度,位于南半球;(3)东经120度,北纬23.5度,东南方向;(4)②
15.图为投影到白墙壁上的经纬网地球仪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已经标出的一条经线的度数,标出其他经线的度数:① ,③ 。
(2)A点的位置是 (填经、纬度),它位于B点的方向。西经19°属于半球。
(3)地球仪上,纬线AB与CD的长短关系是 ,经线AC与BD的长短关系是 。
(4)某人从A点出发一直向北走,最后能否到达C点 如果从A点出发一直向西走,最后能否到达B点 为什么
【答案】(1)10°E;70°E
(2)60°N,70°E正西东
(3)AB(4)不能到达C点。因为从A点出发向北走,最终会到达北极点,而北极点是地球上最北边的地方,四周都是南方,所以不能再往北走,也就不能到达C点。
【知识点】经线与纬线;经度与纬度;经纬网
【解析】【分析】由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所构成的网络称之为经纬网,利用经纬网可以确定地球上的任何一个点的位置。在经纬网上经线的度数叫经度。相邻两条经线度数向东增大就是东经,相邻的两条经线度数向西增大就是西经。纬线的度数叫纬度,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纬,向南增大,就是南纬。
【解答】(1)由图可知,根据已经标出的一条经线的度数,可以知道图中相邻经线的间隔是30度,因此可以判断:1是东经10度,3是东经70度。
(2)依据经纬度的判断,图中A点的位置是东经70度,北纬60度。依据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向东西方向,判定A点在B点的正西方向,西经19度位于东经20度以东、东经160度以西,因此位于东半球。
(3)所有的经线都呈半圆,并且长度相等,纬线圈的大小不相等,赤道是最大的纬线圈,从赤道向两极纬线圈逐渐缩小,由此可以判定地球仪上纬线AB与CD的长短关系是AB(4)从A点出发向北走,最终会到达北极点,北极点是地球上最北边的地方,四周都是南方,所以不能再继续往北走,也就不能够到达C点;从A点出发,一直向西走,最后能够到达B点,因为纬线是相互平行的圆圈。
故答案为:(1)东经10度,东经70度;(2)东经70度,北纬60度,正西,东半球;(3)AB三、自我提升
16.如果不考虑其他因素的影响,某人从赤道以北40 km处出发,依次向正南、正东、正北、正西方向各走100 km,最后他位于( )
A.出发点 B.出发点以北方向
C.出发点以西方向 D.出发点以东方向
【答案】D
【知识点】经纬网
【解析】【分析】在地球仪上,纬线是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纬线的长度不等,赤道是最大的纬线圈,从赤道向北、向南,纬线的长度越来越短,在南北两极缩为点,经线是连接南北两极,并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所以经线的长度都相等。
【解答】从赤道以北40千米处向南,一直到赤道纬线的长度变长,从赤道向南纬线的长度变短。从赤道以北40千米处向正南走100千米,到达赤道以南60千米,此处的纬线长度比赤道以北40千米处的纬线段。所以从赤道以北40千米处向正南,正东,正北,正西各走100千米,最后位于出发点以东。
故答案为:D
17.甲、乙两人均位于赤道,甲沿120°E经线前进,乙沿60°W经线前进,下列现象不可能发生的是( )
A.甲、乙相会于北极
B.甲、乙不相会
C.甲、乙相会于南极
D.甲、乙分别到达对方的出发地点
【答案】D
【知识点】经纬网
【解析】【分析】北极是地球的最北端,南极是地球的最南端,在地球仪表面连接南北两极并垂直于纬线的弧长叫经线,经线指示南北方向,各条经线的长度相等。
【解答】如果两人都向北前进,会在北极相会,因此A选项正确。如果一个向北前进,一个向南前进,他们不会相会,因此B正确。如果两人都向南前进,会在南极相会,因此C选项正确。甲乙要分别保持在自己的经线上走,地球上经线只有半圈,所以甲乙都不可能越过自己的经线走到对方的经线上,因此D选项错误。
故答案为:D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 第三章 第2节地球仪和地图 第1课时 地球仪
一、地球仪
1.图中利用乒乓球制作的地球仪与实际比较吻合的是( )
A. B. C. D.
2.下列关于地球仪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地球仪是缩小了的地球模型
B.地球仪再现了地球最真实的面貌
C.地球仪是用不同的颜色和符号等来表示地理事物的
D.借助地球仪我们可以很方便地知道地球的面貌
3.下列四项工作中,无法靠地球仪来完成的是( )
A.判断北京在地球上的大致位置 B.估计太平洋所跨越的经度范围
C.临摹澳大利亚海岸线的轮廓 D.了解云南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
二、经纬网
4.下列有关经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的线叫经线
②经线也叫子午线,指示南北方向
③经线的长度相等
④经线指示东西方向
A.①③④ B.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5.下列有关纬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除南、北两极外,所有的纬线都自成圆圈
②在南、北两极的中间,与两极等距,并且与经线垂直的线叫赤道
③每一个纬线圈的长度都相等
④与赤道平行的线叫纬线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6.图中有关东西半球的范围示意,正确的是( )
A. B.
C. D.
7.观察比较地球仪上的0°经线与0°纬线,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0°经线是东西半球的分界线 B.0°纬线和0°经线一样长
C.0°纬线约是0°经线长度的2倍 D.0°纬线又叫作本初子午线
8.关于如图经纬网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A点所在经线为东、西半球的分界线
B.C点所在纬线是地球上最长的纬线
C.B点所在经线的形状是圆圈
D.利用经纬网我们可以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
9.下面关于经纬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以180°经线为界,东经和西经的度数分别向东、向西越来越大
B.以0°经线为界,东经和西经的度数分别向东、向西越来越小
C.以赤道为界,北纬和南纬的度数分别向北、向南越来越大
D.以赤道为界,北纬和南纬的度数分别向北、向南越来越小,到北极点和南极点时为0°
10.图中从A到B再到C,方向是( )
A.一直向南 B.先向正南,再向东南
C.先向西南,再向东南 D.先向东南,再向西南
11.图为全球经纬网示意图。图中四点距离本初子午线最近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12.某人发现他的东侧是西半球,西侧是东半球,南侧是南半球,北侧是北半球,此人位于 ( )
A.20°W,0° B.160°E,0° C.0°,0° D.180°,0°
13.读图东、西两半球示意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图是东半球 B.本初子午线在乙半球
C.丙点的经度是110°W D.丁点的经度是120°E
14.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A点的经度 ,纬度 。和A点所在经线能组成一个经线圈的经线是 。
(2)B点的经度 ,纬度 。从南北半球看,它位于 半球。
(3)④点的经度 ,纬度 。④位于②点的方向 。
(4)②③两点中,位于本初子午线上的是 。
15.图为投影到白墙壁上的经纬网地球仪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已经标出的一条经线的度数,标出其他经线的度数:① ,③ 。
(2)A点的位置是 (填经、纬度),它位于B点的方向。西经19°属于半球。
(3)地球仪上,纬线AB与CD的长短关系是 ,经线AC与BD的长短关系是 。
(4)某人从A点出发一直向北走,最后能否到达C点 如果从A点出发一直向西走,最后能否到达B点 为什么
三、自我提升
16.如果不考虑其他因素的影响,某人从赤道以北40 km处出发,依次向正南、正东、正北、正西方向各走100 km,最后他位于( )
A.出发点 B.出发点以北方向
C.出发点以西方向 D.出发点以东方向
17.甲、乙两人均位于赤道,甲沿120°E经线前进,乙沿60°W经线前进,下列现象不可能发生的是( )
A.甲、乙相会于北极
B.甲、乙不相会
C.甲、乙相会于南极
D.甲、乙分别到达对方的出发地点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解析】【分析】人们根据地球的形状并按一定的比例缩小后,制成了地球模型,这就是地球仪,地球仪是学习地理的重要工具之一,它形象直观,能演示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运动,昼夜长短变化四季形成等自然现象
【解答】在现实当中,地轴是倾斜的,并且倾斜的角度大致是23度26分,在四个选项中,A选项不倾斜,错误.B倾斜角度过大,错误.C选项倾斜,并且倾斜角度大致为23度26分,正确.D选项地轴不倾斜,错误。
故答案为:C
2.【答案】B
【知识点】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解析】【分析】地球仪是人们仿照地球的形状,并按照一定的比例把它缩小制成的地球模型
【解答】地球仪是人们仿照地球的形状,并按照一定的比例把它缩小制作的地球的模型,A选项正确。地球仪可以用颜色,符号,文字等表示地理事物,C选项正确。可以方便,我们知道地球的面貌,D选项正确。地球仪再现地球的真实面貌,说法过于绝对,因此B选项的错误。
故答案为:B
3.【答案】D
【知识点】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解析】【分析】地球仪是为了方便人们认识地球,人们仿照地球的形状,按照一定的比例缩小,制成了地球的模型。
【解答】利用地球仪可以认识七大洲和四大洋的位置关系,以及所处的纬度带。认识主要的地形和主要的大洲地形特点,了解经纬分布特点,知道经纬网的作用等,但是不能通过求了解少数民族的风俗人情。
故答案为:D
4.【答案】C
【知识点】经纬网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对地球仪上的经线的了解,需要特别注意的是,经线和纬线并不是真实存在的,是人们为了方便研究而人为引入的。
【解答】地球仪上,我们把连接南北两极的线称之为是经线,经线是一个半圆。经线也被称之为子午线,其中经过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的称之为0度经线,也被称为本初子午线,经线的长度是相等的,经线指向的方向为南北方向。
故答案为:C
5.【答案】B
【知识点】经线与纬线;经度与纬度;经纬网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地球仪上的纬线特点,需要注意的是,经线和纬线并不是真实存在的,是人们为了方便研究而引入的。
【解答】所有的纬线都自成圆圈。在南北两极的中间与两极等距与经线垂直的线叫做赤道。纬度度数不同的纬线,其长度不相等。与赤道平行的线叫纬线。
故答案为:B
6.【答案】C
【知识点】经线与纬线;经度与纬度;经纬网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东西半球的分界线。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以西经20度和东经160度为两条分界线。其中西经20度至东经160度,这个范围被称之为是东半球。
【解答】本题考查的是东西半球的分界线,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以西经20度和东经160度为分界线,其中西经20度以东为东半球,西经20度以西为西半球。
故答案为:C
7.【答案】C
【知识点】经线与纬线;经度与纬度;经纬网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地球仪上的经纬线相关的知识点,需要注意的是,经纬线并不是真实存在的,是人们为了方便研究而引入的。我们把连接南北极的称之为是经线,东西方向并且与经线垂直的圆圈称之为纬线。
【解答】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西经20度和东经160度组成的经线圈,故此A选项错误。0度纬线是0度经线长度的2倍,故B错误C正确。0度经线又叫做本初子午线D错误。
故答案为:C
8.【答案】C
【知识点】经纬网
【解析】【分析】在经纬网上利用经纬网可以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点的位置,东西半球分界线是西经20度和东经160度组成的经线圈。西经20度以东、东经160度以西为东半球。西经20度以西,东经160度以东为西半球。地球仪上,顺着东西方向环绕地球仪一周的圆圈是纬线圈,纬线圈的大小不相等,赤道是最大的纬线圈,从赤道向两极纬线圈逐渐缩小,到南北两极为一个点。
【解答】由图可知,A点所在的经线为西经20度,是东西半球的分界线,A选项正确。C点所在的纬线为0度,纬线是地球上最长的纬线,B选项正确。B点所在的经线圈形状是半圆,C错误。利用经纬网,我们可以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D选项正确。
故答案为:C
9.【答案】C
【知识点】经度与纬度
【解析】【分析】在地球仪上,能画出无数条经线,为了区分各条经线,人们给它们标示了不同的度数,叫经度。经度的划分是以本初子午线为界,向东西各分180度。经度的变化规律是向东度数增大为东经,向西度数增大为西经。纬度的划分是以赤道为起点线,向南北两方各分90度,纬度的变化规律是从赤道向北度数越大,北极是北纬90度,赤道向南度数越大,南极是南纬90度。
【解答】以180度经线为界,东经和西经的度数分别向东和向西越来越小,A选项错误。以0度经线为界,东经和西经的经度分别向东向西越来越大,B选项错误。以赤道为界,北纬和南纬的度数分别向北和向南越来越大,到北极点与南极点达到最大,C选项正确,D选项错误。
故答案为:C
10.【答案】D
【知识点】经纬网
【解析】【分析】经线表示,南北方向纬线表示,东西方向。
【解答】从A到B再到C,总体方向都是向南,但B在A点的东面,C在B点的西面,因此A至B向东南,B至C向西南,因此D选项正确。
故答案为:D
11.【答案】B
【知识点】经纬网
【解析】【分析】地球上计量经度的起始经线称之为本初子午线或0度经线。从0度经线向东为东经,向西为西经,东西经最大度数都为180度,经线的长度是相等的。纬线的度数越,纬线圈长度越长。
【解答】甲点和丙点的经度为西经120度,乙点和丁点的经度为东经40度。东经40度比西经120度距离本初子午线更远一些。然后根据纬线的度数越小,它的长度就越长,可以判断出乙比丁距离本初子午线更近,所以四个点中乙点距离本初子午线是最近的。
故答案为:B
12.【答案】B
【知识点】经纬网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对地球仪的理解,并且对方位有一定的认知,需要对南北半球、东西半球的分界线的特点掌握熟练。
【解答】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东经160度和西经20度,东经160度的东侧是西半球,西侧是东半球。因此,这个人的经度是东经160度。赤道以南是南半球,以北是北半球,所以南侧是南半球、北侧是北半球的点是在赤道上,纬度为0度,因此这个人的位置是东经160度和0度。
故答案为:B
13.【答案】B
【知识点】经线与纬线;经度与纬度;经纬网
【解析】【分析】划分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西经20度和东经160度两条经线组成的经线圈。西经20度以东是东,半球以西是西半球,东经160度。以东是西半球,以西是东半球。
【解答】根据图可以知道,甲图是西半球,乙图是东半球,因此A选项错误。本初子午线也就是0度经线,该点位于东半球,因此B选项正确。图中相邻的两条经线的度数差是45度,丙点的经度是西经155度,C选项错误。丁点的经度是东经115度,D选项错误。
故答案为:B
14.【答案】(1)110°E;20°N;70°W
(2)30°W;40°S;南
(3)120°E;23.5°N;东南
(4)②
【知识点】经线与纬线;经度与纬度;经纬网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对经纬度之间的特点关系理解。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西经20度和东经160度经线圈所组成的。对于经线的变化,规律是:0度以东度数逐渐增大为东经。0度以西度数逐渐增大西经。
【解答】(1)读图可知,从90到130度,是逐渐在增大,因此A的经度为东经110度。纬线由上到下依次减小,说明在赤道以北,因此A点的纬度为北纬20度。能够和A点组成经线圈就是西经70度;
(2)根据B点所在的图,我们可以发现,经线从左至右在逐渐减小,因此B点的经度是西经30度。由上到下纬度逐渐增加,说明地点是在南半球,因此它的纬度是南纬40度。
(3)根据第三幅图,我们可以看到点4在北回归线上,因此它的纬度是北纬23.5度。我们可以看到,点②所在的位置是0度经线。逆时针旋转方向度数在增加,是东经。因此,点4所在的位置经度为东经120度。点②明显位于点2的方向是东南方向。
(4) ②③两点中,位于本初子午线上的是②.
故答案为:(1)东经110度,北纬20度,西经70度;(2)西经30度,南纬40度,位于南半球;(3)东经120度,北纬23.5度,东南方向;(4)②
15.【答案】(1)10°E;70°E
(2)60°N,70°E正西东
(3)AB(4)不能到达C点。因为从A点出发向北走,最终会到达北极点,而北极点是地球上最北边的地方,四周都是南方,所以不能再往北走,也就不能到达C点。
【知识点】经线与纬线;经度与纬度;经纬网
【解析】【分析】由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所构成的网络称之为经纬网,利用经纬网可以确定地球上的任何一个点的位置。在经纬网上经线的度数叫经度。相邻两条经线度数向东增大就是东经,相邻的两条经线度数向西增大就是西经。纬线的度数叫纬度,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纬,向南增大,就是南纬。
【解答】(1)由图可知,根据已经标出的一条经线的度数,可以知道图中相邻经线的间隔是30度,因此可以判断:1是东经10度,3是东经70度。
(2)依据经纬度的判断,图中A点的位置是东经70度,北纬60度。依据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向东西方向,判定A点在B点的正西方向,西经19度位于东经20度以东、东经160度以西,因此位于东半球。
(3)所有的经线都呈半圆,并且长度相等,纬线圈的大小不相等,赤道是最大的纬线圈,从赤道向两极纬线圈逐渐缩小,由此可以判定地球仪上纬线AB与CD的长短关系是AB(4)从A点出发向北走,最终会到达北极点,北极点是地球上最北边的地方,四周都是南方,所以不能再继续往北走,也就不能够到达C点;从A点出发,一直向西走,最后能够到达B点,因为纬线是相互平行的圆圈。
故答案为:(1)东经10度,东经70度;(2)东经70度,北纬60度,正西,东半球;(3)AB16.【答案】D
【知识点】经纬网
【解析】【分析】在地球仪上,纬线是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纬线的长度不等,赤道是最大的纬线圈,从赤道向北、向南,纬线的长度越来越短,在南北两极缩为点,经线是连接南北两极,并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所以经线的长度都相等。
【解答】从赤道以北40千米处向南,一直到赤道纬线的长度变长,从赤道向南纬线的长度变短。从赤道以北40千米处向正南走100千米,到达赤道以南60千米,此处的纬线长度比赤道以北40千米处的纬线段。所以从赤道以北40千米处向正南,正东,正北,正西各走100千米,最后位于出发点以东。
故答案为:D
17.【答案】D
【知识点】经纬网
【解析】【分析】北极是地球的最北端,南极是地球的最南端,在地球仪表面连接南北两极并垂直于纬线的弧长叫经线,经线指示南北方向,各条经线的长度相等。
【解答】如果两人都向北前进,会在北极相会,因此A选项正确。如果一个向北前进,一个向南前进,他们不会相会,因此B正确。如果两人都向南前进,会在南极相会,因此C选项正确。甲乙要分别保持在自己的经线上走,地球上经线只有半圈,所以甲乙都不可能越过自己的经线走到对方的经线上,因此D选项错误。
故答案为:D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