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部编版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册历史第6课戊戌变法同步训练
一、选择题
1.(2020八上·衡水月考)“甲午战败损失惨,洋务运动弊端显。中国面临被瓜分,民族危机特空前。”这首歌谣描写的是( )
A.《南京条约》的影响 B.戊戌变法的背景
C.洋务运动的背景 D.《辛丑条约》的影响
2.(2019·盐城)“李鸿章坐知有洋务,而不知有国务……”,基于这一认识梁启超主张学习西方的( )
A.政治制度 B.科学技术 C.思想文化 D.生活方式
3.促使清朝统治集团和光绪帝支持戊戌变法的最主要原因是( )
A.民族危机的加深 B.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C.为争夺最高统治权 D.康有为等人的宣传
4.(2018·北部湾)制作学习卡片是学习历史的一种基本方法。下边这张学习卡片记录的历史事件是( )
A.洋务运动 B.百日维新 C.公车上书 D.辛亥革命
5.“那是一个风云激荡的世纪。世纪末的那个多事之秋,落日的紫禁城里突然热闹起来。几个读书人呼号:‘变亦变,不变亦变。’”在读书人的呼吁下,皇帝“不甘作亡国之君”,实行变法,其具体措施是( )
A.废除科举制 B.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
C.创办福州船政局 D.颁布剪辫法令
6.下列维新变法的措施中,有利于资产阶级思想和西方科学技术的传播的是( )
A.训练新式军队 B.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
C.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 D.裁撤冗官,任用维新人士
7.“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甘愿为中国变法流血牺牲的是( )
A.康有为 B.梁启超 C.谭嗣同 D.陈宝箴
8.(2019·内江)戊戌变法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提出了由传统走向近代的系统方案,倡导博爱、平等、自由、人权。这些思想观念并没有因变法失败而消失,相反更加深入人心,体现在变法( )
A.对中国社会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B.推翻了以慈禧为首的顽固派的统治
C.使中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D.虽最终失败但挽救了中华民族危机
9.(2020八上·潮阳期中)小华同学在图书馆读到康有为《上清帝第六书》中的一段文字:“变则能全,不变则亡:全变则强,小变仍亡。”他据此判断康有为主张( )
A.实行洋务运动 B.推行维新变法
C.进行暴力革命 D.开展新文化运动
10.(2019·德阳)唐德刚在《从晚清到民国》中指出,“康有为是近代中国‘现代化运动’这场‘接力赛’中,第一个‘接棒’跑其‘第二段’的短跑健将”。康有为在“第二段”的主要活动是( )
A.查禁鸦片,虎门销烟 B.力陈变法,推行维新
C.组织北伐,推翻军阀 D.宣传科学,批判礼教
11.下列事件与结果关联正确的是( )
选项 事件 结果
A. 1895年春,康有为发起公车上书 维新变法思想开始传播
B. 康、梁成立强学会,创办报刊,宣传变法 维新派的政治团体形成
C. 1898年6月,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 变法运动的序幕从此揭开
D. 慈禧太后发动戊戌政变,废除变法法令 维新派全面退出历史舞台
A.A B.B C.C D.D
12.(2019八上·景县期中)1898年,康有为40岁,梁启超25岁。变革前,两人都没有出过国,对西方文化和制度的了解只囿于表面,而且对于西方的认识,也只是局限于所读的传教士的出版物和对香港及上海的殖民管理中的见闻。这说明( )
A.西方列强支持维新变法
B.慈禧太后控制着政治和军事事务
C.维新派缺乏经验
D.顽固派反对变法
13.公车上书后,为了宣传维新变法思想,维新派采取的活动包括( )
①创办报刊 ②组织学会 ③创办新式学堂 ④领导武装起义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4.近代中国曾有人指出:“(土耳其)不变旧法,遂为六大国割地废君,而柄其政。日本一小岛夷耳,能变旧法,乃能灭我琉球,侵我大国。前车之辙,可以为鉴。”“伏惟皇上……破除旧习,更新大政。”由此可知他主张( )
A.学习西方、发展科技 B.变法维新、救亡图存
C.自强求富、创办工业 D.发动民众、开展禁烟
15.近代史上“富有青年人的进取精神,愿意接受新思想,不甘作亡国之君,积极支持变法”的清朝皇帝是( )
A.康熙帝 B.道光帝 C.光绪帝 D.宣统帝
16.改革势必触动部分人的利益,难免遭遇阻力,困难重重。戊戌变法中有一项改革措施涉及“数百翰林、数千进士、数万举人、数十万秀才和数百万童生”的荣誉和进身之道。该措施是( )
A.奖励发明 B.废除科举 C.废除八股 D.裁撤冗官
17.新政提出后,山西省成立了商务局,承办山西的矿务、铁路,还集股白银45万两兴办轻工业,如在盛产棉花的地区,开设纺纱、织布厂,引入进口机器生产,同时在该厂附近分设轧花、榨油两厂。以上材料反映的信息,正确的是( )
A.戊戌变法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近代工业的发展
B.戊戌变法法令得到了广泛落实
C.戊戌变法取得了成功
D.戊戌变法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二、非选择题
1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若不及时图治,数年之后,四邻交逼,不能立国……万国报馆议论沸腾,咸以分中国为言。若箭在弦,省括即发……瓜分豆剖,渐露机牙,恐惧回惶,不知死所……乱机遍伏,即无强敌之逼,揭竿斩木,已可忧危。
——康有为《上清帝第五书》
材料二 光绪帝发布了一系列变法诏令,主要内容有:发展农、工、商业;裁减绿营,训练新式军队;创办报刊,开放言论;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等。同时规定,今后科举考试废除八股文,取消多余的衙门和无用的官职。
材料三 1898年,光绪帝实行变法,这次变法虽然很快就失败了,但资产阶级维新派反对封建专制,主张兴民权,提倡新学,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促进了人们的觉醒。
(1)据材料一,指出戊戌变法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二,分析哪些变法措施对封建旧势力的冲击最大。
(3)根据材料三,指出维新变法在当时的社会上有何积极作用。“这次变法”失败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
19.根据下列材料,探究问题。
【戊戌变法】
材料一 光绪帝委任梁启超办理大学堂和译书局事务,擢升(破格提拔)谭嗣同、刘光第、杨锐、林旭等为军机章京,参预新政,负责起草变法的诏书。还命令各省总督巡抚将6月11日以来的新政诏书印刷给各州、县,令教官详细讲解,并在督抚衙门悬挂。9月初,光绪帝又将阻挠新政的礼部尚书怀塔布、许应癸和四个侍郎全部革职,同时提升因积极参加维新事务而受礼部打击的王照,以示激励。
【戊戌政变】
材料二 1898年9月,慈禧太后发动政变,把光绪皇帝囚禁在中南海瀛台,下令逮捕维新派人士,康有为、梁启超逃往国外。不久,谭嗣同等六人被杀害,戊戌变法失败了。
【慷慨就义】
材料三 某电影中有这样一个镜头:侠客大刀王五秘密进入监狱,准备营救被关押的谭嗣同,但谭嗣同坚决不走,他说:“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最后,谭嗣同被杀害。
(1)依据材料一,逐条列出光绪帝为推行变法所采取的措施。(不得摘抄材料原文)除此之外,光绪帝还颁布了哪些法令?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变法失败的原因。变法失败说明了什么?
(3)我们从谭嗣同身上可以学到什么精神?
(4)有人认为谭嗣同的死不值得,“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也有人认为他死得其所,可以唤醒后人。假如你是谭嗣同,你会怎么做?
20.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二:19世纪90年代,谭嗣同著成《仁学》一书。该书以大无畏的精神,阐明微言大义,以期挽世运而救众生,共两卷五十篇。在书中,他思想尖锐,以批判的眼光检讨历史,审视现实,对中国数千年的封建政治和伦理纲常的阴暗和残酷,进行了无情的揭露和批判,大声疾呼“冲决君主之网罗”“冲决伦常之网罗”,力主顺时应人,改革时弊,荡涤污政,实行维新,挽救国家和民族的危机。
材料三:9月21日,慈禧太后等发动戊戌政变,光绪帝被囚,维新人士处境极为险恶。谭嗣同怀着以颈血洗刷污政的必死决心,谢绝了友人请他暂往日本避难的劝告,并表示:“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被捕后,谭嗣同泰然自若,题诗于壁曰:“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28日,谭嗣同等六君子被杀害于北京菜市口。行刑时,他仰天大呼:“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
(1)材料一图1、图2中的历史人物分别代表了当时的哪一个派别?
(2)根据材料二,概括谭嗣同《仁学》一书的主张。他“冲决君主之网罗”“冲决伦常之网罗”的实际行动是什么?
(3)你对谭嗣同放弃逃生机会而英勇就义的行为有什么看法?
21.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戊戌之法】
材料二:光绪帝委任梁启超办理大学堂和译书局事务,擢升(破格提拔)谭嗣同、刘光第、杨锐、林旭等为军机章京,参与新政,负责起草变法的诏令。
材料三:9月初,光绪帝又将阻挠新政的礼部尚书(官职名称)怀塔布、许应骙和四个侍郎全部革职,同时提升因积极参加维新事务而受礼部压制打击的王照,以示激励。
【变法之败】
材料四:变法遭到守旧势力的强烈抵制和反对,各省督抚大多持观望态度。直隶总督、两广总督等人则对变法置若罔闻,根本不予理睬。
(1)材料一中图1反映了哪一历史事件?该事件发生后,图2、图3中的人物采取了什么行动?
(2)根据材料二、三,将光绪帝为推行变法所采取的措施逐条列出。(不得摘抄材料原文)
(3)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为什么“变法遭到守旧势力的强烈抵制和反对”?请举例说明。为什么直隶总督、两广总督等人对变法不予理睬?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识点】戊戌变法
【解析】【分析】依据题干“甲午战败损失惨,洋务运动弊端显。中国面临被瓜分,民族危机特空前。”,可知是指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的后果,《南京条约》是鸦片战争的后果,故A不符合题意。
戊戌变法的背景之一是,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面临严重民族危机,维新派主张变法图强,故B符合题意。
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宣告洋务运动失败,而不是洋务运动的背景,故C不符合题意。
《辛丑条约是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后果,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B。
【点评】本题考查戊戌变法的有关知识。试题较为简单,能读懂题干内容,便能做题。
2.【答案】A
【知识点】戊戌变法
【解析】【分析】梁启超等人发动了戊戌变法,试图在中国建立君主立宪制,最后虽然失败了,但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A项政治制度是基于题干材料认识梁启超主张学习的内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梁启超的政治主张及学生的理解能力。
3.【答案】A
【知识点】戊戌变法;戊戌变法的影响和启示;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
【解析】【分析】1895年春,中日签订《马关条约》,这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使中国面临被瓜分的危机,民族危机的加深,促使清朝统治集团和光绪帝支持戊戌变法。1898年,资产阶级维新派在光绪帝的支持下开始变法,排除BCD,选项A正确;
故答案为A。
【点评】 本题属于教材基础知识的考查,只要学生熟练掌握教材知识,即可回答好本题,难度较小。
4.【答案】B
【知识点】戊戌变法;戊戌变法的影响和启示;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
【解析】【分析】依据卡片中信息“时间:1898年6月—9月”、“人物:光绪帝、康有为、梁启超”,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马关条约》签订,民族危机空前严重。1898年6月—9月,光绪帝在资产阶级维新派康有为、梁启超的推动下,颁布了一系列变法诏令。主要内容:改革行政机构,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发展农、工、商业等。1898年是农历戊戌年,历史上把这次变法称“戊戌变法”,它经历了103天,又称“百日维新”,B项符合题意;A项时间是19世纪60—90年代;C项时间是1895年;D项时间是1911年。由此可知ACD三项与题干“时间:1898年6月—9月”不符。ACD均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百日维新的内容,戊戌变法也称百日维新,是光绪帝在资产阶级维新派康有为、梁启超的推动下,颁布了一系列变法诏令,为了实现民族和国家富强采取的改革。
5.【答案】B
【知识点】戊戌变法;戊戌变法的影响和启示
【解析】【分析】由材料“那是一个风云激荡的世纪。世纪末的那个多事之秋,落日的紫禁城里突然热闹起来。几个读书人呼号:‘变亦变,不变亦变’。”可知,这反映的是戊戌变法,戊戌变法的措施有:①政治方面:裁撤冗官冗员;允许官民上书言事。②经济方面: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发展农、工、商业,改革财政,编制国家预算。③军事方面:裁减绿营,训练新式军队。④文教方面:废除八股,改试策论,开办新式学堂——京师大学堂。ACD项不是戊戌变法的内容,选项B正确;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和分析能力,掌握戊戌变法的内容及影响。
6.【答案】B
【知识点】戊戌变法;戊戌变法的影响和启示;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
【解析】【分析】 戊戌变法对中国近代社会产生的影响有: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有利于西方科学技术的传播,有利于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参与政权在当时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戊戌变法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的措施,有利于资产阶级思想和西方科学技术的传播,排除ACD,选项B正确;
故答案为B。
【点评】 本题属于教材基础知识的考查,只要学生熟练掌握教材知识,即可回答好本题,难度较小。
7.【答案】C
【知识点】戊戌变法
【解析】【分析】1898年,慈禧发动戊戌政变,囚禁了光绪帝,并下令逮捕维新人士。康有为、梁启超逃往国外,谭嗣同不肯逃走,甘愿为变法流血牺牲的第一人。不久,谭嗣同被捕,慷慨就义,排除ABD,选项C正确;
故答案为C。
【点评】掌握戊戌变法运动的背景、时间、内容及结果影响,建议掌握戊戌变法领导人及其主要事迹。
8.【答案】A
【知识点】戊戌变法的影响和启示
【解析】【分析】材料“ 这些思想观念并没有因变法失败而消失,相反更加深入人心 ”体现的是戊戌变法是一场思想启蒙运动,A选项符合题意。
BCD选项说法明显不符合史实,排除。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侧重对材料分析和知识迁移能力的考查,解题关键在于对戊戌变法的准确把握,较好的考查了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9.【答案】B
【知识点】戊戌变法
【解析】【分析】依据材料中“变则能全,不变则亡:全变则强,小变仍亡。”可知,康有为主张变法,通过变法来挽救民族危机。因此:
B符合题意;ACD材料中未体现;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理解材料的能力。难度不大,理解材料,掌握康有为主张维新变法的知识即可作答。
10.【答案】B
【知识点】戊戌变法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康有为属于资产阶级维新派的代表,主张变法维新,B选项符合题意。
A选项是林则徐的做法,排除。
北伐战争是国共两党进行的,C选项排除。
D选项属于新文化运动的主张,排除。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侧重对材料分析和知识迁移能力的考查,解题关键在于对戊戌变法的准确把握,较好的考查了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11.【答案】B
【知识点】戊戌变法
【解析】【分析】公车上书失败后,康有为、梁启创办了《万国公报》,通过介绍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经济情况,继续宣传维新变法,他们联合朝中大臣在北京组织强学会,定期集会讲演。随后,他们又把《万国公报》改名为《中外纪闻》,作为强学会的机关报发行,维新派的政治团体正式形成。所以B项对应正确;
选项ACD与题意表述不相符,排除;
故答案为B。
【点评】 本题考查识记能力。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提示,结合对所学知识的准确记忆回答,这是课本上的基础知识,只要准确记忆,就可以顺利回答。
12.【答案】C
【知识点】戊戌变法
【解析】【分析】A. 西方列强支持维新变法 ,不符合题意;
B. 慈禧太后控制着政治和军事事务 ,不符合题意;
C.依据题干信息“ 人都没有出过国,对西方文化和制度的了解只囿于表面,而且对于西方的认识,也只是局限于所读的传教士的出版物和对香港及上海的殖民管理中的见闻 ”,可以看出,当时的康有为梁启超对西方的了解还是比较少,缺乏经验,符合题意;
D. 顽固派,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理解能力。解答时,要紧贴题干信息理解回答,也可以拿备选项与题干信息对照,找到正确答案,注意紧贴题干信息理解。
13.【答案】A
【知识点】戊戌变法;戊戌变法的影响和启示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公车上书后,为了宣传维新变法思想,维新派采取的活动有创办报刊、组织学会、创办新式学堂,①②③正确,A符合题意;
维新派没有领导武装起义,④错误,B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知识的识记能力,让学生正确认识维新派的活动,注意基础知识的识记与理解,分析选项利用排除法既可作答。
14.【答案】B
【知识点】戊戌变法;戊戌变法的影响和启示
【解析】【分析】 根据分析题干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题干中反映的是甲午中日战争清政府战败后的维新派的主张,维新派为了挽救民族危亡,主张变法维新,选项B正确;
选项ACD与题意表述不相符,排除;
故答案为B。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判断分析的能力,解题关键是分析题干信息,找准关键语句。
15.【答案】C
【知识点】戊戌变法;戊戌变法的影响和启示;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
【解析】【分析】1898年6月,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宣布变法,这一年是农历戊戌年,因此被称为“戊戌变法”,因这次变法仅历时103天又称它为“百日维新”,排除ABD,选项C正确;
故答案为C。
【点评】 本题属于教材基础知识的考查,只要学生熟练掌握教材知识,即可回答好本题,难度较小。
16.【答案】C
【知识点】戊戌变法
【解析】【分析】 依据题干信息“改革措施涉及“数百翰林、数千进士、数万举人、数十万秀才和数百万童生”的荣誉和进身之道”“戊戌变法”,结合所学知识:戊戌变法的内容有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翻译西方书籍,传播新思想,废除八股取士的内容,排除ABD,选项C正确;
故答案为C。
【点评】 本题属于材料型选择题,主要考查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解答此类必须认真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提炼材料中的重要信息和观点。
17.【答案】A
【知识点】戊戌变法的影响和启示
【解析】【分析】 依据材料可知,戊戌变法提出后山西省设立机构,开创近代工业,这有利于推动中国工业发展,故 A 项正确;
材料只是涉及山西省的做法,因此 B 项中的“广泛”说法错误,故 B 项错误;
戊戌变法以失败告终,故 C 项错误;
材料没有涉及戊戌变法对思想解放的影响,故 D 项错误。
故答案为 A 。
【点评】 本题属于材料型选择题,主要考查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解答此类必须认真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提炼材料中的重要信息和观点。
18.【答案】(1)《马关条约》的签订,使中国面临被列强瓜分的民族危机。
(2)裁撤冗官冗员、废除八股、裁减绿营等。
(3)在思想文化方面产生广泛而持久的影响。戊戌政变。
【知识点】戊戌变法;戊戌变法的影响和启示;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
【解析】【分析】 (1)据材料一“若不及时图治,数年之后,四邻交逼,不能立国……万国报馆议论沸腾,咸以分中国为言。若箭在弦,省括即发……瓜分豆剖,渐露机牙,恐惧回惶,不知死所……乱机遍伏,即无强敌之逼,揭竿斩木,已可忧危”可知,戊戌变法的历史背景是《马关条约》的签订,使中国面临被列强瓜分的民族危机。
(2) 由材料二“光绪帝发布了一系列变法令。主要内容有:发展农工商业;训练新式陆海军;创办报刊,开放言论;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等。同时规定,今后科举考试废除八股文,取消多余的衙门和无用的官职”可知, 裁撤冗官冗员、废除八股、裁减绿营等对封建旧势力的冲击最大。
(3)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次变法”失败的标志性事件是戊戌政变,维新变法在思想文化方面产生广泛而持久的影响。
故答案为:
(1)《马关条约》的签订,使中国面临被列强瓜分的民族危机。
(2) 裁撤冗官冗员、废除八股、裁减绿营等。
(3) 在思想文化方面产生广泛而持久的影响。戊戌政变。
【点评】本题以维新变法运动中国近代先进分子寻求救国救民道路的一次探索为切入点,考查戊戌变法的相关史实。 结合问题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最后根据所学和材料有效信息组织答案。
19.【答案】(1)破格提拔和重用维新派人士;下令各省总督、巡抚宣传变法诏令;严厉打击阻挠变法的封建官僚;对因积极参与维新事务而受打击者予以保护、提升和激励。裁撤冗官冗员,允许官民上书言事;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发展农、工、商业;改革财政,编制国家预算;废除八股,改试策论,开办新式学堂;裁减绿营,训练新式军队等。
(2)维新派缺乏政治斗争的经验;维新派没有充分发动群众;封建顽固派势力强大;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民族资产阶级软弱。说明在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国情下,资本主义道路行不通。
(3)甘为变法流血牺牲的献身精神和舍生取义的崇高气节。(言之有理即可)
(4)观点一:我会选择逃走,因为人的生命只有一次,人死了就什么都没有了,“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观点二:我选择为变法流血牺牲,以唤起民族觉醒。(任选一种观点,言之有理即可)
【知识点】戊戌变法;戊戌变法的影响和启示;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
【解析】【分析】 (1)由材料“光绪帝委任梁启超办理大学堂和译书局事务,擢升(破格提拔)谭嗣同、刘光第、杨锐、林旭等为军机章京,参与新政,负责起草变法的诏令”和材料“9月初,光绪帝又将阻挠新政的礼部尚书(官职名称)怀塔书、许应揆和四个侍郎全部革职,同时提升因积极参加维新事务而受礼部压制打击的王照,以示激励。”可知,戊戌变法的措施有破格提拔和重用维新人士;严厉打击阻挠变法的封建官僚;对积极参加维新事务而受打击者予以保护、提升和激励;裁撤十多个机构和衙门。除此之外,光绪帝还颁布了裁撤冗官冗员,允许官民上书言事;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发展农、工、商业;改革财政,编制国家预算;废除八股,改试策论,开办新式学堂;裁减绿营,训练新式军队等。
(2)依据材料“慈禧太后发动政变,把光绪皇帝囚禁在中南海瀛台”结合所学知识,变法失败的原因是:封建顽固派势力强大,维新派缺乏政治斗争的经验,维新派没有充分发动群众,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变法的失败说明了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资本主义改良道路是行不通的。
(3)依据材料“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可知谭嗣同有甘为变法流血牺牲的献身精神和舍生取义的崇高气节。
(4)本题为开放性问题,可选择其中一种观点,说明理由,言之有理即可。观点一:我会选择逃走,因为人的生命只有一次,人死了就什么都没有了,“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不如先走掉,以后再找机会。观点二,我选择为变法流血,以唤醒民族觉醒。
故答案为:(1) 破格提拔和重用维新派人士;下令各省总督、巡抚宣传变法诏令;严厉打击阻挠变法的封建官僚;对因积极参与维新事务而受打击者予以保护、提升和激励。裁撤冗官冗员,允许官民上书言事;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发展农、工、商业;改革财政,编制国家预算;废除八股,改试策论,开办新式学堂;裁减绿营,训练新式军队等。
(2) 维新派缺乏政治斗争的经验;维新派没有充分发动群众;封建顽固派势力强大;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民族资产阶级软弱。说明在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国情下,资本主义道路行不通。
(3)甘为变法流血牺牲的献身精神和舍生取义的崇高气节。
(4) 观点一:我会选择逃走,因为人的生命只有一次,人死了就什么都没有了,“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观点二:我选择为变法流血牺牲,以唤起民族觉醒。(任选一种观点,言之有理即可)
【点评】 本题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基础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对材料的分析来反思所学的内容,以此来加深知识的掌握程度。只要掌握好基础知识就可做好本题。
20.【答案】(1)图1:维新派;图2:顽固派。
(2)维新变法。积极参与变法维新运动。
(3)看法一:不值得。留有生命可以继续为维新变法而奋斗。看法二:值得。他的精神可以鼓舞后人、唤醒国人。(言之有理即可)
【知识点】戊戌变法;戊戌变法的影响和启示;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
【解析】【分析】 (1)由图1“谭嗣同”、图2“慈禧太后”的图片和所学知识知,谭嗣同代表的是维新派,主张改革变法,慈禧太后代表的是顽固派,是旧势力,阻挠变法。
(2)由材料“对中国数千年的封建政治和伦理纲常的阴暗和残酷,进行了无情地掲露和批判,大声疾呼“冲决君主之网罗”“冲决伦常之网罗”,力主顺时应人,改革时弊,荡涤污政,实行维新,挽救国家和民族的危机”和所学知识知,谭嗣同《仁学》一书的主张维新变法,他积极参与维新变法,甘愿做第一个为变法流血牺牲者。
(3)本题为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如看法一:不值得。留有生命可以继续为维新变法而奋斗。看法二:值得。他的精神可以鼓舞后人、唤醒国人。(言之有理即可)
故答案为:(1)维新派;顽固派。
(2)维新变法;他积极参与维新变法,甘愿做第一个为变法流血牺牲者。
(3) 看法一:不值得。留有生命可以继续为维新变法而奋斗。看法二:值得。他的精神可以鼓舞后人、唤醒国人。(言之有理即可)
【点评】 解答材料解析题需要首先读懂材料,然后结合问题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最后根据所学和材料有效信息组织答案,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
21.【答案】(1)《马关条约》的签订。《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到北京,康有为、梁启超等人联合在京参加会试的举人上书光绪帝,请求拒和、迁都、变法,史称“公车上书”。
(2)破格提拔和重用维新人士;严厉打击阻挠变法的封建官僚;对积极参加维新事务而受打击者予以保护和提升。
(3)维新派的变法触犯了封建顽固派和大部分封建官僚的利益。例如:裁撤冗官冗员,允许官民上书言事,损害了满洲贵族和旧官僚的利益、特权;废除八股会使一部分封建文人失去升官发财的机会,必然遭到他们的反对。因为光绪帝没有实权,实权掌握在慈禧太后手中。
【知识点】甲午中日战争与《马关条约》;戊戌变法;戊戌变法的影响和启示
【解析】【分析】 (1)根据图可知是《马关条约》的签订。《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到北京后,康有为、梁启超等人联合在京参加会试的举人上书光绪帝,请求拒和、迁都、变法,史称“公车上书”。
(2)根据材料二三”擢升谭嗣同...等为军机章京,参与新政“等可知光绪帝破格提拔和重用维新人士;”将阻挠新政..全部革职,同时提升因积极参加维新事务而受礼部压制打击的王照,以示激励“可知光绪帝严厉打击阻挠变法的封建官僚;对积极参加维新事务而受打击者予以保护和提升。
(3)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维新派的变法触犯了封建顽固派和大部分封建官僚的利益。例如:裁撤冗官冗员,允许官民上书言事,损害了满洲贵族和旧官僚的利益、特权;废除八股会使一部分封建文人失去升官发财的机会, 必然遭到他们的反对。因为光绪帝没有实权,实权掌握在慈禧太后手中。
故答案为:
(1) 《马关条约》的签订。《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到北京,康有为、梁启超等人联合在京参加会试的举人上书光绪帝,请求拒和、迁都、变法,史称“公车上书”。
(2) 破格提拔和重用维新人士;严厉打击阻挠变法的封建官僚;对积极参加维新事务而受打击者予以保护和提升。
(3) 维新派的变法触犯了封建顽固派和大部分封建官僚的利益。例如:裁撤冗官冗员,允许官民上书言事,损害了满洲贵族和旧官僚的利益、特权;废除八股会使一部分封建文人失去升官发财的机会,必然遭到他们的反对。因为光绪帝没有实权,实权掌握在慈禧太后手中。
【点评】 本题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基础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对材料的分析来反思所学的内容,以此来加深知识的掌握程度。只要掌握好基础知识就可做好本题。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部编版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册历史第6课戊戌变法同步训练
一、选择题
1.(2020八上·衡水月考)“甲午战败损失惨,洋务运动弊端显。中国面临被瓜分,民族危机特空前。”这首歌谣描写的是( )
A.《南京条约》的影响 B.戊戌变法的背景
C.洋务运动的背景 D.《辛丑条约》的影响
【答案】B
【知识点】戊戌变法
【解析】【分析】依据题干“甲午战败损失惨,洋务运动弊端显。中国面临被瓜分,民族危机特空前。”,可知是指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的后果,《南京条约》是鸦片战争的后果,故A不符合题意。
戊戌变法的背景之一是,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面临严重民族危机,维新派主张变法图强,故B符合题意。
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宣告洋务运动失败,而不是洋务运动的背景,故C不符合题意。
《辛丑条约是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后果,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B。
【点评】本题考查戊戌变法的有关知识。试题较为简单,能读懂题干内容,便能做题。
2.(2019·盐城)“李鸿章坐知有洋务,而不知有国务……”,基于这一认识梁启超主张学习西方的( )
A.政治制度 B.科学技术 C.思想文化 D.生活方式
【答案】A
【知识点】戊戌变法
【解析】【分析】梁启超等人发动了戊戌变法,试图在中国建立君主立宪制,最后虽然失败了,但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A项政治制度是基于题干材料认识梁启超主张学习的内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梁启超的政治主张及学生的理解能力。
3.促使清朝统治集团和光绪帝支持戊戌变法的最主要原因是( )
A.民族危机的加深 B.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C.为争夺最高统治权 D.康有为等人的宣传
【答案】A
【知识点】戊戌变法;戊戌变法的影响和启示;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
【解析】【分析】1895年春,中日签订《马关条约》,这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使中国面临被瓜分的危机,民族危机的加深,促使清朝统治集团和光绪帝支持戊戌变法。1898年,资产阶级维新派在光绪帝的支持下开始变法,排除BCD,选项A正确;
故答案为A。
【点评】 本题属于教材基础知识的考查,只要学生熟练掌握教材知识,即可回答好本题,难度较小。
4.(2018·北部湾)制作学习卡片是学习历史的一种基本方法。下边这张学习卡片记录的历史事件是( )
A.洋务运动 B.百日维新 C.公车上书 D.辛亥革命
【答案】B
【知识点】戊戌变法;戊戌变法的影响和启示;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
【解析】【分析】依据卡片中信息“时间:1898年6月—9月”、“人物:光绪帝、康有为、梁启超”,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马关条约》签订,民族危机空前严重。1898年6月—9月,光绪帝在资产阶级维新派康有为、梁启超的推动下,颁布了一系列变法诏令。主要内容:改革行政机构,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发展农、工、商业等。1898年是农历戊戌年,历史上把这次变法称“戊戌变法”,它经历了103天,又称“百日维新”,B项符合题意;A项时间是19世纪60—90年代;C项时间是1895年;D项时间是1911年。由此可知ACD三项与题干“时间:1898年6月—9月”不符。ACD均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百日维新的内容,戊戌变法也称百日维新,是光绪帝在资产阶级维新派康有为、梁启超的推动下,颁布了一系列变法诏令,为了实现民族和国家富强采取的改革。
5.“那是一个风云激荡的世纪。世纪末的那个多事之秋,落日的紫禁城里突然热闹起来。几个读书人呼号:‘变亦变,不变亦变。’”在读书人的呼吁下,皇帝“不甘作亡国之君”,实行变法,其具体措施是( )
A.废除科举制 B.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
C.创办福州船政局 D.颁布剪辫法令
【答案】B
【知识点】戊戌变法;戊戌变法的影响和启示
【解析】【分析】由材料“那是一个风云激荡的世纪。世纪末的那个多事之秋,落日的紫禁城里突然热闹起来。几个读书人呼号:‘变亦变,不变亦变’。”可知,这反映的是戊戌变法,戊戌变法的措施有:①政治方面:裁撤冗官冗员;允许官民上书言事。②经济方面: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发展农、工、商业,改革财政,编制国家预算。③军事方面:裁减绿营,训练新式军队。④文教方面:废除八股,改试策论,开办新式学堂——京师大学堂。ACD项不是戊戌变法的内容,选项B正确;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和分析能力,掌握戊戌变法的内容及影响。
6.下列维新变法的措施中,有利于资产阶级思想和西方科学技术的传播的是( )
A.训练新式军队 B.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
C.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 D.裁撤冗官,任用维新人士
【答案】B
【知识点】戊戌变法;戊戌变法的影响和启示;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
【解析】【分析】 戊戌变法对中国近代社会产生的影响有: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有利于西方科学技术的传播,有利于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参与政权在当时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戊戌变法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的措施,有利于资产阶级思想和西方科学技术的传播,排除ACD,选项B正确;
故答案为B。
【点评】 本题属于教材基础知识的考查,只要学生熟练掌握教材知识,即可回答好本题,难度较小。
7.“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甘愿为中国变法流血牺牲的是( )
A.康有为 B.梁启超 C.谭嗣同 D.陈宝箴
【答案】C
【知识点】戊戌变法
【解析】【分析】1898年,慈禧发动戊戌政变,囚禁了光绪帝,并下令逮捕维新人士。康有为、梁启超逃往国外,谭嗣同不肯逃走,甘愿为变法流血牺牲的第一人。不久,谭嗣同被捕,慷慨就义,排除ABD,选项C正确;
故答案为C。
【点评】掌握戊戌变法运动的背景、时间、内容及结果影响,建议掌握戊戌变法领导人及其主要事迹。
8.(2019·内江)戊戌变法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提出了由传统走向近代的系统方案,倡导博爱、平等、自由、人权。这些思想观念并没有因变法失败而消失,相反更加深入人心,体现在变法( )
A.对中国社会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B.推翻了以慈禧为首的顽固派的统治
C.使中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D.虽最终失败但挽救了中华民族危机
【答案】A
【知识点】戊戌变法的影响和启示
【解析】【分析】材料“ 这些思想观念并没有因变法失败而消失,相反更加深入人心 ”体现的是戊戌变法是一场思想启蒙运动,A选项符合题意。
BCD选项说法明显不符合史实,排除。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侧重对材料分析和知识迁移能力的考查,解题关键在于对戊戌变法的准确把握,较好的考查了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9.(2020八上·潮阳期中)小华同学在图书馆读到康有为《上清帝第六书》中的一段文字:“变则能全,不变则亡:全变则强,小变仍亡。”他据此判断康有为主张( )
A.实行洋务运动 B.推行维新变法
C.进行暴力革命 D.开展新文化运动
【答案】B
【知识点】戊戌变法
【解析】【分析】依据材料中“变则能全,不变则亡:全变则强,小变仍亡。”可知,康有为主张变法,通过变法来挽救民族危机。因此:
B符合题意;ACD材料中未体现;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理解材料的能力。难度不大,理解材料,掌握康有为主张维新变法的知识即可作答。
10.(2019·德阳)唐德刚在《从晚清到民国》中指出,“康有为是近代中国‘现代化运动’这场‘接力赛’中,第一个‘接棒’跑其‘第二段’的短跑健将”。康有为在“第二段”的主要活动是( )
A.查禁鸦片,虎门销烟 B.力陈变法,推行维新
C.组织北伐,推翻军阀 D.宣传科学,批判礼教
【答案】B
【知识点】戊戌变法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康有为属于资产阶级维新派的代表,主张变法维新,B选项符合题意。
A选项是林则徐的做法,排除。
北伐战争是国共两党进行的,C选项排除。
D选项属于新文化运动的主张,排除。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侧重对材料分析和知识迁移能力的考查,解题关键在于对戊戌变法的准确把握,较好的考查了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11.下列事件与结果关联正确的是( )
选项 事件 结果
A. 1895年春,康有为发起公车上书 维新变法思想开始传播
B. 康、梁成立强学会,创办报刊,宣传变法 维新派的政治团体形成
C. 1898年6月,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 变法运动的序幕从此揭开
D. 慈禧太后发动戊戌政变,废除变法法令 维新派全面退出历史舞台
A.A B.B C.C D.D
【答案】B
【知识点】戊戌变法
【解析】【分析】公车上书失败后,康有为、梁启创办了《万国公报》,通过介绍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经济情况,继续宣传维新变法,他们联合朝中大臣在北京组织强学会,定期集会讲演。随后,他们又把《万国公报》改名为《中外纪闻》,作为强学会的机关报发行,维新派的政治团体正式形成。所以B项对应正确;
选项ACD与题意表述不相符,排除;
故答案为B。
【点评】 本题考查识记能力。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提示,结合对所学知识的准确记忆回答,这是课本上的基础知识,只要准确记忆,就可以顺利回答。
12.(2019八上·景县期中)1898年,康有为40岁,梁启超25岁。变革前,两人都没有出过国,对西方文化和制度的了解只囿于表面,而且对于西方的认识,也只是局限于所读的传教士的出版物和对香港及上海的殖民管理中的见闻。这说明( )
A.西方列强支持维新变法
B.慈禧太后控制着政治和军事事务
C.维新派缺乏经验
D.顽固派反对变法
【答案】C
【知识点】戊戌变法
【解析】【分析】A. 西方列强支持维新变法 ,不符合题意;
B. 慈禧太后控制着政治和军事事务 ,不符合题意;
C.依据题干信息“ 人都没有出过国,对西方文化和制度的了解只囿于表面,而且对于西方的认识,也只是局限于所读的传教士的出版物和对香港及上海的殖民管理中的见闻 ”,可以看出,当时的康有为梁启超对西方的了解还是比较少,缺乏经验,符合题意;
D. 顽固派,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理解能力。解答时,要紧贴题干信息理解回答,也可以拿备选项与题干信息对照,找到正确答案,注意紧贴题干信息理解。
13.公车上书后,为了宣传维新变法思想,维新派采取的活动包括( )
①创办报刊 ②组织学会 ③创办新式学堂 ④领导武装起义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A
【知识点】戊戌变法;戊戌变法的影响和启示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公车上书后,为了宣传维新变法思想,维新派采取的活动有创办报刊、组织学会、创办新式学堂,①②③正确,A符合题意;
维新派没有领导武装起义,④错误,B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知识的识记能力,让学生正确认识维新派的活动,注意基础知识的识记与理解,分析选项利用排除法既可作答。
14.近代中国曾有人指出:“(土耳其)不变旧法,遂为六大国割地废君,而柄其政。日本一小岛夷耳,能变旧法,乃能灭我琉球,侵我大国。前车之辙,可以为鉴。”“伏惟皇上……破除旧习,更新大政。”由此可知他主张( )
A.学习西方、发展科技 B.变法维新、救亡图存
C.自强求富、创办工业 D.发动民众、开展禁烟
【答案】B
【知识点】戊戌变法;戊戌变法的影响和启示
【解析】【分析】 根据分析题干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题干中反映的是甲午中日战争清政府战败后的维新派的主张,维新派为了挽救民族危亡,主张变法维新,选项B正确;
选项ACD与题意表述不相符,排除;
故答案为B。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判断分析的能力,解题关键是分析题干信息,找准关键语句。
15.近代史上“富有青年人的进取精神,愿意接受新思想,不甘作亡国之君,积极支持变法”的清朝皇帝是( )
A.康熙帝 B.道光帝 C.光绪帝 D.宣统帝
【答案】C
【知识点】戊戌变法;戊戌变法的影响和启示;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
【解析】【分析】1898年6月,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宣布变法,这一年是农历戊戌年,因此被称为“戊戌变法”,因这次变法仅历时103天又称它为“百日维新”,排除ABD,选项C正确;
故答案为C。
【点评】 本题属于教材基础知识的考查,只要学生熟练掌握教材知识,即可回答好本题,难度较小。
16.改革势必触动部分人的利益,难免遭遇阻力,困难重重。戊戌变法中有一项改革措施涉及“数百翰林、数千进士、数万举人、数十万秀才和数百万童生”的荣誉和进身之道。该措施是( )
A.奖励发明 B.废除科举 C.废除八股 D.裁撤冗官
【答案】C
【知识点】戊戌变法
【解析】【分析】 依据题干信息“改革措施涉及“数百翰林、数千进士、数万举人、数十万秀才和数百万童生”的荣誉和进身之道”“戊戌变法”,结合所学知识:戊戌变法的内容有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翻译西方书籍,传播新思想,废除八股取士的内容,排除ABD,选项C正确;
故答案为C。
【点评】 本题属于材料型选择题,主要考查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解答此类必须认真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提炼材料中的重要信息和观点。
17.新政提出后,山西省成立了商务局,承办山西的矿务、铁路,还集股白银45万两兴办轻工业,如在盛产棉花的地区,开设纺纱、织布厂,引入进口机器生产,同时在该厂附近分设轧花、榨油两厂。以上材料反映的信息,正确的是( )
A.戊戌变法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近代工业的发展
B.戊戌变法法令得到了广泛落实
C.戊戌变法取得了成功
D.戊戌变法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答案】A
【知识点】戊戌变法的影响和启示
【解析】【分析】 依据材料可知,戊戌变法提出后山西省设立机构,开创近代工业,这有利于推动中国工业发展,故 A 项正确;
材料只是涉及山西省的做法,因此 B 项中的“广泛”说法错误,故 B 项错误;
戊戌变法以失败告终,故 C 项错误;
材料没有涉及戊戌变法对思想解放的影响,故 D 项错误。
故答案为 A 。
【点评】 本题属于材料型选择题,主要考查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解答此类必须认真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提炼材料中的重要信息和观点。
二、非选择题
1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若不及时图治,数年之后,四邻交逼,不能立国……万国报馆议论沸腾,咸以分中国为言。若箭在弦,省括即发……瓜分豆剖,渐露机牙,恐惧回惶,不知死所……乱机遍伏,即无强敌之逼,揭竿斩木,已可忧危。
——康有为《上清帝第五书》
材料二 光绪帝发布了一系列变法诏令,主要内容有:发展农、工、商业;裁减绿营,训练新式军队;创办报刊,开放言论;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等。同时规定,今后科举考试废除八股文,取消多余的衙门和无用的官职。
材料三 1898年,光绪帝实行变法,这次变法虽然很快就失败了,但资产阶级维新派反对封建专制,主张兴民权,提倡新学,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促进了人们的觉醒。
(1)据材料一,指出戊戌变法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二,分析哪些变法措施对封建旧势力的冲击最大。
(3)根据材料三,指出维新变法在当时的社会上有何积极作用。“这次变法”失败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
【答案】(1)《马关条约》的签订,使中国面临被列强瓜分的民族危机。
(2)裁撤冗官冗员、废除八股、裁减绿营等。
(3)在思想文化方面产生广泛而持久的影响。戊戌政变。
【知识点】戊戌变法;戊戌变法的影响和启示;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
【解析】【分析】 (1)据材料一“若不及时图治,数年之后,四邻交逼,不能立国……万国报馆议论沸腾,咸以分中国为言。若箭在弦,省括即发……瓜分豆剖,渐露机牙,恐惧回惶,不知死所……乱机遍伏,即无强敌之逼,揭竿斩木,已可忧危”可知,戊戌变法的历史背景是《马关条约》的签订,使中国面临被列强瓜分的民族危机。
(2) 由材料二“光绪帝发布了一系列变法令。主要内容有:发展农工商业;训练新式陆海军;创办报刊,开放言论;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等。同时规定,今后科举考试废除八股文,取消多余的衙门和无用的官职”可知, 裁撤冗官冗员、废除八股、裁减绿营等对封建旧势力的冲击最大。
(3)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次变法”失败的标志性事件是戊戌政变,维新变法在思想文化方面产生广泛而持久的影响。
故答案为:
(1)《马关条约》的签订,使中国面临被列强瓜分的民族危机。
(2) 裁撤冗官冗员、废除八股、裁减绿营等。
(3) 在思想文化方面产生广泛而持久的影响。戊戌政变。
【点评】本题以维新变法运动中国近代先进分子寻求救国救民道路的一次探索为切入点,考查戊戌变法的相关史实。 结合问题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最后根据所学和材料有效信息组织答案。
19.根据下列材料,探究问题。
【戊戌变法】
材料一 光绪帝委任梁启超办理大学堂和译书局事务,擢升(破格提拔)谭嗣同、刘光第、杨锐、林旭等为军机章京,参预新政,负责起草变法的诏书。还命令各省总督巡抚将6月11日以来的新政诏书印刷给各州、县,令教官详细讲解,并在督抚衙门悬挂。9月初,光绪帝又将阻挠新政的礼部尚书怀塔布、许应癸和四个侍郎全部革职,同时提升因积极参加维新事务而受礼部打击的王照,以示激励。
【戊戌政变】
材料二 1898年9月,慈禧太后发动政变,把光绪皇帝囚禁在中南海瀛台,下令逮捕维新派人士,康有为、梁启超逃往国外。不久,谭嗣同等六人被杀害,戊戌变法失败了。
【慷慨就义】
材料三 某电影中有这样一个镜头:侠客大刀王五秘密进入监狱,准备营救被关押的谭嗣同,但谭嗣同坚决不走,他说:“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最后,谭嗣同被杀害。
(1)依据材料一,逐条列出光绪帝为推行变法所采取的措施。(不得摘抄材料原文)除此之外,光绪帝还颁布了哪些法令?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变法失败的原因。变法失败说明了什么?
(3)我们从谭嗣同身上可以学到什么精神?
(4)有人认为谭嗣同的死不值得,“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也有人认为他死得其所,可以唤醒后人。假如你是谭嗣同,你会怎么做?
【答案】(1)破格提拔和重用维新派人士;下令各省总督、巡抚宣传变法诏令;严厉打击阻挠变法的封建官僚;对因积极参与维新事务而受打击者予以保护、提升和激励。裁撤冗官冗员,允许官民上书言事;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发展农、工、商业;改革财政,编制国家预算;废除八股,改试策论,开办新式学堂;裁减绿营,训练新式军队等。
(2)维新派缺乏政治斗争的经验;维新派没有充分发动群众;封建顽固派势力强大;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民族资产阶级软弱。说明在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国情下,资本主义道路行不通。
(3)甘为变法流血牺牲的献身精神和舍生取义的崇高气节。(言之有理即可)
(4)观点一:我会选择逃走,因为人的生命只有一次,人死了就什么都没有了,“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观点二:我选择为变法流血牺牲,以唤起民族觉醒。(任选一种观点,言之有理即可)
【知识点】戊戌变法;戊戌变法的影响和启示;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
【解析】【分析】 (1)由材料“光绪帝委任梁启超办理大学堂和译书局事务,擢升(破格提拔)谭嗣同、刘光第、杨锐、林旭等为军机章京,参与新政,负责起草变法的诏令”和材料“9月初,光绪帝又将阻挠新政的礼部尚书(官职名称)怀塔书、许应揆和四个侍郎全部革职,同时提升因积极参加维新事务而受礼部压制打击的王照,以示激励。”可知,戊戌变法的措施有破格提拔和重用维新人士;严厉打击阻挠变法的封建官僚;对积极参加维新事务而受打击者予以保护、提升和激励;裁撤十多个机构和衙门。除此之外,光绪帝还颁布了裁撤冗官冗员,允许官民上书言事;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发展农、工、商业;改革财政,编制国家预算;废除八股,改试策论,开办新式学堂;裁减绿营,训练新式军队等。
(2)依据材料“慈禧太后发动政变,把光绪皇帝囚禁在中南海瀛台”结合所学知识,变法失败的原因是:封建顽固派势力强大,维新派缺乏政治斗争的经验,维新派没有充分发动群众,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变法的失败说明了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资本主义改良道路是行不通的。
(3)依据材料“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可知谭嗣同有甘为变法流血牺牲的献身精神和舍生取义的崇高气节。
(4)本题为开放性问题,可选择其中一种观点,说明理由,言之有理即可。观点一:我会选择逃走,因为人的生命只有一次,人死了就什么都没有了,“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不如先走掉,以后再找机会。观点二,我选择为变法流血,以唤醒民族觉醒。
故答案为:(1) 破格提拔和重用维新派人士;下令各省总督、巡抚宣传变法诏令;严厉打击阻挠变法的封建官僚;对因积极参与维新事务而受打击者予以保护、提升和激励。裁撤冗官冗员,允许官民上书言事;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发展农、工、商业;改革财政,编制国家预算;废除八股,改试策论,开办新式学堂;裁减绿营,训练新式军队等。
(2) 维新派缺乏政治斗争的经验;维新派没有充分发动群众;封建顽固派势力强大;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民族资产阶级软弱。说明在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国情下,资本主义道路行不通。
(3)甘为变法流血牺牲的献身精神和舍生取义的崇高气节。
(4) 观点一:我会选择逃走,因为人的生命只有一次,人死了就什么都没有了,“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观点二:我选择为变法流血牺牲,以唤起民族觉醒。(任选一种观点,言之有理即可)
【点评】 本题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基础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对材料的分析来反思所学的内容,以此来加深知识的掌握程度。只要掌握好基础知识就可做好本题。
20.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二:19世纪90年代,谭嗣同著成《仁学》一书。该书以大无畏的精神,阐明微言大义,以期挽世运而救众生,共两卷五十篇。在书中,他思想尖锐,以批判的眼光检讨历史,审视现实,对中国数千年的封建政治和伦理纲常的阴暗和残酷,进行了无情的揭露和批判,大声疾呼“冲决君主之网罗”“冲决伦常之网罗”,力主顺时应人,改革时弊,荡涤污政,实行维新,挽救国家和民族的危机。
材料三:9月21日,慈禧太后等发动戊戌政变,光绪帝被囚,维新人士处境极为险恶。谭嗣同怀着以颈血洗刷污政的必死决心,谢绝了友人请他暂往日本避难的劝告,并表示:“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被捕后,谭嗣同泰然自若,题诗于壁曰:“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28日,谭嗣同等六君子被杀害于北京菜市口。行刑时,他仰天大呼:“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
(1)材料一图1、图2中的历史人物分别代表了当时的哪一个派别?
(2)根据材料二,概括谭嗣同《仁学》一书的主张。他“冲决君主之网罗”“冲决伦常之网罗”的实际行动是什么?
(3)你对谭嗣同放弃逃生机会而英勇就义的行为有什么看法?
【答案】(1)图1:维新派;图2:顽固派。
(2)维新变法。积极参与变法维新运动。
(3)看法一:不值得。留有生命可以继续为维新变法而奋斗。看法二:值得。他的精神可以鼓舞后人、唤醒国人。(言之有理即可)
【知识点】戊戌变法;戊戌变法的影响和启示;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
【解析】【分析】 (1)由图1“谭嗣同”、图2“慈禧太后”的图片和所学知识知,谭嗣同代表的是维新派,主张改革变法,慈禧太后代表的是顽固派,是旧势力,阻挠变法。
(2)由材料“对中国数千年的封建政治和伦理纲常的阴暗和残酷,进行了无情地掲露和批判,大声疾呼“冲决君主之网罗”“冲决伦常之网罗”,力主顺时应人,改革时弊,荡涤污政,实行维新,挽救国家和民族的危机”和所学知识知,谭嗣同《仁学》一书的主张维新变法,他积极参与维新变法,甘愿做第一个为变法流血牺牲者。
(3)本题为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如看法一:不值得。留有生命可以继续为维新变法而奋斗。看法二:值得。他的精神可以鼓舞后人、唤醒国人。(言之有理即可)
故答案为:(1)维新派;顽固派。
(2)维新变法;他积极参与维新变法,甘愿做第一个为变法流血牺牲者。
(3) 看法一:不值得。留有生命可以继续为维新变法而奋斗。看法二:值得。他的精神可以鼓舞后人、唤醒国人。(言之有理即可)
【点评】 解答材料解析题需要首先读懂材料,然后结合问题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最后根据所学和材料有效信息组织答案,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
21.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戊戌之法】
材料二:光绪帝委任梁启超办理大学堂和译书局事务,擢升(破格提拔)谭嗣同、刘光第、杨锐、林旭等为军机章京,参与新政,负责起草变法的诏令。
材料三:9月初,光绪帝又将阻挠新政的礼部尚书(官职名称)怀塔布、许应骙和四个侍郎全部革职,同时提升因积极参加维新事务而受礼部压制打击的王照,以示激励。
【变法之败】
材料四:变法遭到守旧势力的强烈抵制和反对,各省督抚大多持观望态度。直隶总督、两广总督等人则对变法置若罔闻,根本不予理睬。
(1)材料一中图1反映了哪一历史事件?该事件发生后,图2、图3中的人物采取了什么行动?
(2)根据材料二、三,将光绪帝为推行变法所采取的措施逐条列出。(不得摘抄材料原文)
(3)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为什么“变法遭到守旧势力的强烈抵制和反对”?请举例说明。为什么直隶总督、两广总督等人对变法不予理睬?
【答案】(1)《马关条约》的签订。《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到北京,康有为、梁启超等人联合在京参加会试的举人上书光绪帝,请求拒和、迁都、变法,史称“公车上书”。
(2)破格提拔和重用维新人士;严厉打击阻挠变法的封建官僚;对积极参加维新事务而受打击者予以保护和提升。
(3)维新派的变法触犯了封建顽固派和大部分封建官僚的利益。例如:裁撤冗官冗员,允许官民上书言事,损害了满洲贵族和旧官僚的利益、特权;废除八股会使一部分封建文人失去升官发财的机会,必然遭到他们的反对。因为光绪帝没有实权,实权掌握在慈禧太后手中。
【知识点】甲午中日战争与《马关条约》;戊戌变法;戊戌变法的影响和启示
【解析】【分析】 (1)根据图可知是《马关条约》的签订。《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到北京后,康有为、梁启超等人联合在京参加会试的举人上书光绪帝,请求拒和、迁都、变法,史称“公车上书”。
(2)根据材料二三”擢升谭嗣同...等为军机章京,参与新政“等可知光绪帝破格提拔和重用维新人士;”将阻挠新政..全部革职,同时提升因积极参加维新事务而受礼部压制打击的王照,以示激励“可知光绪帝严厉打击阻挠变法的封建官僚;对积极参加维新事务而受打击者予以保护和提升。
(3)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维新派的变法触犯了封建顽固派和大部分封建官僚的利益。例如:裁撤冗官冗员,允许官民上书言事,损害了满洲贵族和旧官僚的利益、特权;废除八股会使一部分封建文人失去升官发财的机会, 必然遭到他们的反对。因为光绪帝没有实权,实权掌握在慈禧太后手中。
故答案为:
(1) 《马关条约》的签订。《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到北京,康有为、梁启超等人联合在京参加会试的举人上书光绪帝,请求拒和、迁都、变法,史称“公车上书”。
(2) 破格提拔和重用维新人士;严厉打击阻挠变法的封建官僚;对积极参加维新事务而受打击者予以保护和提升。
(3) 维新派的变法触犯了封建顽固派和大部分封建官僚的利益。例如:裁撤冗官冗员,允许官民上书言事,损害了满洲贵族和旧官僚的利益、特权;废除八股会使一部分封建文人失去升官发财的机会,必然遭到他们的反对。因为光绪帝没有实权,实权掌握在慈禧太后手中。
【点评】 本题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基础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对材料的分析来反思所学的内容,以此来加深知识的掌握程度。只要掌握好基础知识就可做好本题。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