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部编版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册历史第5课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狂潮同步训练
一、选择题
1.1894年,朝鲜发生东学党起义,日本乘机出兵朝鲜。起义平息后,日本继续增兵朝鲜。7月,日军进攻驻守朝鲜的中国军队,并在牙山口外丰岛海面袭击清军运兵船。由此可见,日本( )
A.企图速亡朝鲜 B.蓄意挑起战争
C.意图瓜分中国 D.实行海禁政策
【答案】B
【知识点】甲午中日战争与《马关条约》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1894年,朝鲜发生东学党起义,日本也乘机出兵朝鲜。起义平息后,日本继续增兵朝鲜。7月,进攻驻守朝鲜的中国军队,并在牙山口外丰岛海面袭击清军运兵船”可知,日本蓄意挑起战争。1894年,日本海军在丰岛海面袭击清军运兵船,清政府进行还击,甲午中日战争爆发。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甲午中日战争相关的知识,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明治维新时期,日本天皇就确立了对外扩张的国策,随着国力的增强,日本制定了以朝鲜为跳板向中国扩张的计划。1894年,朝鲜爆发农民起义,清政府应朝鲜政府请求,出兵帮助镇压。日本趁机派兵到朝鲜,制造事端,对中国开战。
2.(2018·海南)“我们从军卫国,生死早已置之度外。我们虽然牺牲了,但可以壮国家的军威。”邓世昌用热血和生命践行这一誓言是在( )
A.虎门战役 B.平壤战役 C.黄海海战 D.威海卫战役
【答案】C
【知识点】甲午中日战争与《马关条约》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894年9月,中国北洋舰队执行护航任务,返航途中,在黄海大东沟,遭到日本舰队袭击。致远舰管带邓世昌为了保护旗舰,迎战敌舰,最后在黄海大战中为国捐躯,C项符合题意;
虎门战役是鸦片战争中,关天培率领清军与英军搏斗,英勇牺牲,A项不符合题意;
平壤战役是甲午中日战争中的一场重要战役,壮烈牺牲的回族爱国将领是左宝贵;威海卫战役中北洋水师提督丁汝昌自杀殉国,D项不合题意。由此可知ABD三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了甲午中日战争的有关知识,难度适中。学生要掌握甲午中日战争的起止时间、涌现出的民族英雄、甲午中日战争的影响。
3.美国的《世界报》评论:“日本是披着文明的皮而带有野蛮筋骨的野兽。”材料评论的是日本在甲午中日战争中的哪一野蛮行径( )
A.在朝鲜丰岛海面不宣而战
B.镇压台湾地区人民的反割台斗争
C.在旅顺对中国居民进行大屠杀
D.出兵镇压朝鲜东学党起义
【答案】C
【知识点】甲午中日战争与《马关条约》
【解析】【分析】中日甲午战争期间,日本占领军于1894年11月21日攻陷位于辽东半岛的旅顺,对城内进行了四天三夜的屠杀。故C符合题意;
朝鲜丰岛海面不宣而战是甲午战争开始的标志,不能反映日本的野蛮暴行,故A不符合题意;
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是甲午战争结束后出现的,故B不符合题意;
出兵镇压东学党起义是甲午中日战争的直接原因,不能反映日本的野蛮暴行,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甲午中日战争相关的知识,考查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甲午中日战争给中华民族带来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
4.清朝时期,日本企业家大岛川一在重庆开了一家铁厂。这件事最早出现在( )
A.鸦片战争后 B.第二次鸦片战争后
C.甲午中日战争后 D.太平天国运动后
【答案】C
【知识点】甲午中日战争与《马关条约》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爆发,中国战败,1895年中日签订《马关条约》,准许日本在中国通商口岸设立工厂。所以清朝时期,日本企业家大岛川一在重庆开了一家铁厂。这件事最早出现在甲午中日战争后。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马关条约》相关的知识,考查学生应用知识知识的能力。甲午中日战争后签订的《马关条约》是继《南京条约》以来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它大大加深了中国的民族危机。
5.促使资本主义国家对华经济侵略的方式发生重大变化的条约是( )
A.《马关条约》 B.《北京条约》
C.《南京条约》 D.《天津条约》
【答案】A
【知识点】甲午中日战争与《马关条约》
【解析】【分析】 促使资本主义国家对华经济侵略的方式发生重大变化的条约是《马关条约》。1895年4月,中日签订《马关条约》,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其他列强援引“利益均沾”的条款,争先恐后在中国开设工厂,进一步掠夺中国的原料和廉价劳动力,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马关条约》反映了帝国主义资本输出、分割世界的侵略要求。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的侵略进入一个新阶段,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马关条约》相关的知识,考查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马关条约》是继《南京条约》以来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它大大加深了中国的民族危机。
6.《马关条约》签订后,俄、德、法三国干涉还辽,其实质是( )
A.帝国主义国家间争夺中国的矛盾
B.沙俄反对日本占领辽东半岛
C.三国联合反对日本,支持中国收回失地
D.俄、德、法三国掀起瓜分中国狂潮
【答案】A
【知识点】甲午中日战争与《马关条约》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马关条约》的签订,损害了俄、德、法三国在华的侵略权益。俄、德、法三国向日本提出照会,并以武器强迫日本放弃侵占辽东半岛。日本被迫同意将辽东半岛归还中国,但向清政府勒索白银3000万两作为“赎辽费”。三国干涉还辽反映了帝国主义国家间争夺中国矛盾的本质。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马关条约》相关的知识,考查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三国干涉还辽反映了帝国主义国家争夺和瓜分殖民地和半殖民地时既相互勾结又相互斗争的本质。
7.下面是我国近代的一幅漫画,内容为一个渔夫在钓鱼,远处从海岛上伸出来的一只手拿着剪刀要剪掉钓线(剪刀上写着“欧洲的干预”),而鱼身上写着“辽东半岛”。这幅漫画所反映的历史事件( )
A.导致清政府的统治土崩瓦解
B.激起了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战争
C.掀起了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
D.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答案】C
【知识点】列强“瓜分”中国狂潮
【解析】【分析】依据题干“欧洲的干预”,“辽东”等信息,结合所学可知,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根据条约规定,中国割让辽东半岛给日本,后来由于欧洲三国干涉还辽而未能得逞,清政府赔偿赎辽费3000万两白银给日本,这次条约签订后,帝国主义列强掀起了划分中国的狂潮,故C符合题意;
武昌起义后清政府的统治土崩瓦解,故A不符合题意;
第二次鸦片战争激起了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战争,故B不符合题意;
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相关的知识,考查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中国在甲午战争中战败和《马关条约》的签订,刺激了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中国的野心。列强在对华商品输出的同时,设立银行,兴修铁路,开矿办厂,进一步扩张在中国的经济势力。帝国主义各国还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纷纷在中国建立“租借地”和划分“势力范围”。美国则提出“门户开放”政策,主张利益均沾,共同掠夺中国。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8.先后向英、俄等六国政府提出在中国实行所谓“门户开放”、贸易机会均等的照会,在承认列强在华“势力范围”和已经获得的特权前提下,要求“利益均沾”的国家是( )
A.英国 B.法国 C.美国 D.俄国
【答案】C
【知识点】列强“瓜分”中国狂潮
【解析】【分析】中国在甲午战争中战败和《马关条约》的签订,刺激了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中国的野心。列强在对华商品输出的同时,设立银行,兴修铁路,开矿办厂,进一步扩张在中国的经济势力。帝国主义各国还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纷纷在中国建立“租借地”和划分“势力范围”。美国则提出“门户开放”政策,主张利益均沾,共同掠夺中国。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列强瓜分中国狂潮相关的知识,考查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门户开放政策是是由美国首先提出来的。它的主要内容是:在整个中国范围,列强都有进行贸易的权利。它的主要精神是利益均沾,机会平等。不论是在哪个列强的势力范围内,不论是否在中国内地或沿海地区都实行这个原则。
9.“把37年之后‘九一八’的炮声看作是黄海海面炮声的历史回响并不为过。”在“黄海海面炮声”中涌现的英雄事迹是( )
A.戚继光抗击倭寇 B.郑成功收复台湾(地区)
C.林则徐虎门销烟 D.邓世昌等官兵英勇战斗
【答案】D
【知识点】甲午中日战争与《马关条约》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1894年9月,中国北洋舰队执行护航任务,返航途中,在黄海大东沟,遭到日本舰队袭击。日舰直逼中国旗舰。致远舰管带邓世昌,为保护旗舰,指挥舰艇冲锋向前,迎战敌舰。四艘日舰包围致远舰。邓世昌沉着应战,舰身中弹过多,严重倾斜,弹药也将用尽。邓世昌下令开足马力,朝日舰撞去。日舰慌忙躲避,同时放炮,击沉致远舰,邓世昌与二百余名战士壮烈牺牲。故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黄海大战相关的知识,考查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邓世昌在黄海大战中壮烈牺牲,他是我国的民族英雄。
10.据1895年《纽约时报》报道,恭亲王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他自己并不了解日本人发动战争的目的,抑或日本人想从战争中获得什么。他说:“难道日本人能侵占我们所有的省份吗?他们这样做苍天会答应吗?其他民族、其他国家会坐视不管吗?”上述材料反映出中国在甲午中日战争中战败的原因是( )
A.清军战斗力不强 B.清政府内部不团结
C.日本军事力量非常强大 D.清政府对形势认识不清
【答案】D
【知识点】甲午中日战争与《马关条约》
【解析】【分析】作为国家统治者不知道敌人发动战争的目的,还说:“难道日本人能侵占我们所有的省份吗?他们这样做苍天会答应吗?其他民族、其他国家会坐视不管吗?”,表达了对日本的蔑视,充分体现了清政府的盲目自大心态。材料反映出清政府在甲午中日战争中对形势认识不清,导致战败,故D符合题意;
题干未反映出清军战斗力不强、内部不团结、 日本军事力量非常强大的的信息,故ABC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甲午中日战争相关的知识,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的根本原因是落后腐朽的封建制度。
11.李鸿章说:“台湾已是贵国的口中之物,何必着急?”伊藤博文却说:“没有咽下去,饿得厉害!”这段对话涉及的条约应是(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答案】C
【知识点】甲午中日战争与《马关条约》
【解析】【分析】由材料中的信息“李鸿章”“伊藤博文”“台湾”等可知,段对话内容涉及的条约应是《马关条约》。1894-1895年的甲午中日战争清政府战败,被迫与日本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中日《马关条约》,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和澎湖列岛。《马关条约》的签订,使中国丧失了大片领土和更多的主权,刺激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野心,使中国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故C符合题意;ABD和台湾无关,故AB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马关条约》相关的知识,考查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马关条约》是继《南京条约》以来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它大大加深了中国的民族危机。
12.“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清末诗人丘逢甲的这首《春愁》写于( )
A.《南京条约》签订后 B.《北京条约》签订后
C.《马关条约》签订后 D.《瑷珲条约》签订后
【答案】C
【知识点】甲午中日战争与《马关条约》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爆发,中国战败。1895年4月,中日签订《马关条约》,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使台湾和祖国分离,故C符合题意;ABD与台湾无关,故AB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马关条约》相关的知识,考查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马关条约》使台湾等大片领土的割让,进一步破坏了中国主权的完整。这是日本继俄国之后,对中国领土进行的一次掠夺。它迫使台湾和祖国分离,并且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此后,帝国主义各国争相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中国的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
13.(2020·海南模拟)如图是中国近代史上被迫开放的部分通商口岸方位示意图。它反映出西方列强的侵华特点是( )
A.由内地扩大到沿海地区 B.由沿海地区深入到内地
C.沿海地区和内地同时开放 D.局限于东南沿海地区
【答案】B
【知识点】甲午中日战争与《马关条约》;第二次鸦片战争;第一次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南京条约》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增开天津等11处为通商口岸;《马关条约》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由此可见, 西方列强的侵华特点是由沿海地区深入到内地。B项符合题意,ACD三项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以示意图的形式,考查了中国近代列强的侵略等有关知识。理解和识记《南京条约》、《天津条约》、《北京条约》和《马关条约》等条约的内容及影响是解题的关键。
14.《时局图》是中国近代时事漫画杰作,它反映了19世纪末的哪一现象( )
A.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B.甲午中日战争
C.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D.义和团运动
【答案】C
【知识点】列强“瓜分”中国狂潮
【解析】【分析】《时局图》是中国近代时事漫画的杰作, 反映了19世纪末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失败后,清政府同日本签订了《马关条约》,在《马关条约》的刺激下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19世纪末中国面临的被帝国主义列强瓜分的严重危机。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列强瓜分中国狂潮相关的知识,考查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中国在甲午战争中战败和《马关条约》的签订,刺激了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中国的野心。列强在对华商品输出的同时,设立银行,兴修铁路,开矿办厂,进一步扩张在中国的经济势力。帝国主义各国还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纷纷在中国建立“租借地”和划分“势力范围”。
15.“民族英雄左宝贵组织清军血战玄武门,最后以身殉国。”材料中的场景出现在下列哪一战役中( )
A.平壤战役 B.黄海海战 C.镇江战役 D.威海卫战役
【答案】A
【知识点】甲午中日战争与《马关条约》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左宝贵在平壤战役中组织清军血战玄武门,最后壮烈牺牲。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甲午中日战争相关的知识,考查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战争爆发时,慈禧太后正筹备她60岁生日的“万寿庆典”,希望与日本和平了结。李鸿章则极力奉行避战求和政策,采取消极抵抗方针,而日本却步步进逼,平壤战役爆发,平壤战略位置重要,清军将领左宝贵中炮身亡。主帅叶志超弃城而逃,使日军顺利占领平壤。
16.下边漫画《渔夫、剪刀和鱼》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 B.三国干涉还辽
C.威海卫战役 D.辽东战役
【答案】B
【知识点】列强“瓜分”中国狂潮
【解析】【分析】依据题干“欧洲的干预”,“辽东”等信息,结合所学可知,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根据条约规定,中国割让辽东半岛给日本。《马关条约》的签订,损害了俄、德、法三国在华的侵略权益。俄、德、法三国向日本提出照会,并以武器强迫日本放弃侵占辽东半岛。日本被迫同意将辽东半岛归还中国,但向清政府勒索白银3000万两作为“赎辽费”。所以漫画反映的事件是三国干涉还辽,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相关的知识,考查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三国干涉还辽反映了帝国主义国家争夺和瓜分殖民地和半殖民地时既相互勾结又相互斗争的本质。
17.据1895年《纽约时报》报道,恭亲王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他自己并不了解日本人发动战争的目的,抑或日本人想从战争中获得什么。他说:“难道日本人能侵占我们所有的省份吗?他们这样做苍天会答应吗?其他民族、其他国家会坐视不管吗?”上述材料反映出甲午中日战争中国失败的原因是( )
A.清军战斗力不强 B.清政府内部不团结
C.日本军事力量非常强大 D.清政府对形势认识不清
【答案】D
【知识点】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的原因及影响
【解析】【分析】作为国家统治者不知道敌人发动战争的目的,还说:“难道日本人能侵占我们所有的省份吗?他们这样做苍天会答应吗?其他民族、其他国家会坐视不管吗?”,表达了对日本的蔑视,充分体现了清政府的盲目自大心态。材料反映出清政府在甲午中日战争中对形势认识不清,导致战败,故D符合题意;题干未反映出清军战斗力不强、 内部不团结、 日本军事力量非常强大的的信息,故ABC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甲午中日战争相关的知识,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的根本原因是落后腐朽的封建制度。
二、非选择题
1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们是东海捧出的珍珠一串,琉球是我的群弟,我就是台湾。我胸中还氤氲着郑氏的英魂,精忠的赤血点染了我的家传。母亲,酷炎的夏日要晒死我了,赐我个号令,我还能背水一战。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闻一多《七子之歌·台湾》
材料二:日本臣民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又得将各项机器任便装运进口,只交所订进口税。日本臣民在中国制造一切货物,其于内地运送税、内地税、钞课、杂派……
(1)根据材料一,指出诗中“酷炎的夏日”指哪国侵略者。历史上台湾地区曾与祖国大陆有过三次分离,导致台湾地区与祖国大陆第二次分离的是近代哪次战争?
(2)材料二中的内容出自哪一文件?该文件是在何时签订的?当时中方代表是谁?
(3)除材料一、二相关内容外,该文件还涉及哪些有损中国利益的规定?它对中国产生了什么影响?
【答案】(1)日本。甲午中日战争。
(2)《马关条约》。1895年。李鸿章。
(3)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兵费白银2亿两;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马关条约》使外国侵略势力进一步深入中国腹地,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了中国的民族危机,此后,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知识点】甲午中日战争与《马关条约》
【解析】【分析】(1)根据材料一“琉球是我的群弟,我便是台湾”可知,诗中“酷炎的夏日”指的是日本侵略者;导致台湾与祖国大陆第二次分离的是甲午中日战争。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爆发,中国战败。1895年4,中日签订《马关条约》,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和澎湖列岛给日本。
(2)材料二反映的是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的史实,出自《马关条约》。1895年,李鸿章代表清政府与日本签订了《马关条约》。
(3)除割占台湾,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外,《马关条约》涉及有损中国利益的规定还有:清政府割辽东半岛、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兵费白银2亿两;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影响:《马关条约》使外国侵略势力进一步深入中国腹地,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了中国的民族危机,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甲午中日战争及《马关条约》相关的知识,考查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甲午中日战争后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
19.中华民族既是一个伟大的民族,同时又是一个灾难深重的民族。让我们翻开历史的画卷,回到甲午中日战争的历史时期,去体会民族的血泪和兴衰。
【甲午风云 一段惨痛的经历】
材料一:1887年,日本政府制定了《清国征讨方略》,决定在1892年前完成对华作战的准备,进攻的方向是朝鲜、辽东半岛、山东半岛、澎湖列岛、台湾地区、舟山群岛。7年后,日本正是按照这个时间表和路线图发动侵略战争,并几乎达到了全部目的。
【马关议和 一个屈辱的协议】
材料二:一八九五年,鸿章去马关。伊李坐春帆,两人把约签。台湾被割占,赔偿二万万。四口全开放,工厂设口岸。南京耻未雪,马关新仇添。
【痛定思痛 一页沉重的历史】
材料三:1895年,有人写出这样的对联:“台湾今已归日本,颐和园又搭天棚。”
(1)日本一些史学家说:“1894年那场中日冲突完全是由一些偶然性的因素引起的。”从材料一看,这种观点正确吗?你从材料一中能得出什么结论?
(2)请逐条分析“台湾被割占,赔偿二万万。四口全开放,工厂设口岸”的危害。
(3)台湾地区是中国的领土,为什么“今已归日本”?“颐和园又搭天棚”指什么?这两件事联系到一起,说明了什么问题?
【答案】(1)不正确。甲午中日战争是日本发动的蓄谋已久的侵华战争。
(2)割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进一步破坏中国领土完整,刺激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赔偿日本兵费白银2亿两,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清政府大借外债,使列强进一步控制了中国的经济命脉;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使列强的侵略势力深入中国内地,便利了其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列强对华经济侵略由以商品输出为主转为以资本输出为主,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
(3)《马关条约》规定割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颐和园举行慈禧太后的“万寿庆典”。以慈禧太后为首的投降派苟且贪安、腐败卖国。
【知识点】甲午中日战争与《马关条约》
【解析】【分析】(1)根据材料一“1887年,日本政府制定了《清国征讨方略》决定在1892年前完成对华作战的准备”“7年后,日本正是按照这个时间表和路线图发动侵略战争”可以看出日本发动侵华战争是蓄谋已久的,并不是由偶然性因素引起的。因此可以从材料中得出结论:甲午中日战争是日本发动的蓄谋已久的侵华战争。
(2)根据材料二中“台湾被割占”可知,反映的是《马关条约》割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这些领土的割让进一步破坏中国领士完整,刺激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材料二中“赔款二万万”可知反映的是赔偿日本兵费白银2亿两。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巨额赔款加重了人民的负担,清政府大借外债,使列强进一步控制了中国的经济命脉。材料二中“四口全开放”反映的是增开苏州、杭州、重庆、沙市为通商口岸。这些通商口岸的开放使列强的侵略势力深入中国内地,便利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根据材料二中“工厂设口岸”反映的是允许日本人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从此,列强侵略由商品输出为主转为资本输出为主,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总之,《马关条约》是继《南京条约》以来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中国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3)根据材料三“台湾今已归日本”可以看出反映的是1895年《马关条约》已经签订,清政府把台湾等地割让给日本。“颐和园又搭天棚”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反映的是尽管甲午中日战争战败,丧权辱国,割地赔款,但颐和园中又继续进行慈禧太后的“万寿庆典”。由此可知,把这两件事情联系在一起,说明了慈禧太后和李鸿章之流的投降派苟且贪安、腐败卖国。
【点评】本题考查甲午中日战争相关的知识,考查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爆发,这场战争以中国战败,北洋舰队全军覆没告终。中国清朝政府迫于日本军国主义的军事压力,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马关条约》。它给中华民族带来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
20.日本历史充满了残酷的铁血。19世纪末它发动了一场对华战争,这场战争至今让中国人不断反思。让我们走进战争,反思战争。
【激烈海战】
【耻辱之约】
中国割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中国赔偿日本兵费白银2亿两;中国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等。
【后续影响】
(1)上图描绘的是19世纪末中日一场战争中的一次海战,它是人类海洋战争史上的一次标志性战役。结合所学知识,写出这场战役的名称及牺牲的中国著名将领。
(2)根据以上内容,判断“耻辱之约”的具体名称及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3)“耻辱之约”的哪一条款最能反映帝国主义对华资本输出的要求?
(4)
上图反映了甲午战后怎样的局面?
【答案】(1)黄海海战;邓世昌。
(2)《马关条约》。使外国侵略势力进一步深入中国腹地,大大加深了的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了中国的民族危机,此后,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3)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4)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知识点】甲午中日战争与《马关条约》
【解析】【分析】(1)依据 【激烈海战】 图片可知,描绘的是黄海大战;1894年,中日两国在黄海大东沟海面展开激战,北洋舰队致远舰管带邓世昌率舰冲锋向前,不幸被敌鱼雷击中,邓世昌与全舰官兵壮烈牺牲。
(2)依据题干“中国割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中国赔偿日本兵费白银2亿两;中国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等。”可知,“耻辱之约”指的是1895年中日签订的《马关条约》, 《马关条约》的签订使外国侵略势力进一步深入中国腹地,大大加深了的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了中国的民族危机,此后,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3)《马关条约》对中国影响最大的条款是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使外国对中国经济侵略由商品输入变为资本输入,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4)图片反映的是甲午中日战争后,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甲午中日战争相关的知识,考查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甲午中日战争以中国战败,北洋舰队全军覆没告终。中国清朝政府迫于日本军国主义的军事压力,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马关条约》。它给中华民族带来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此后,列强掀起的瓜分中国的狂潮。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部编版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册历史第5课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狂潮同步训练
一、选择题
1.1894年,朝鲜发生东学党起义,日本乘机出兵朝鲜。起义平息后,日本继续增兵朝鲜。7月,日军进攻驻守朝鲜的中国军队,并在牙山口外丰岛海面袭击清军运兵船。由此可见,日本( )
A.企图速亡朝鲜 B.蓄意挑起战争
C.意图瓜分中国 D.实行海禁政策
2.(2018·海南)“我们从军卫国,生死早已置之度外。我们虽然牺牲了,但可以壮国家的军威。”邓世昌用热血和生命践行这一誓言是在( )
A.虎门战役 B.平壤战役 C.黄海海战 D.威海卫战役
3.美国的《世界报》评论:“日本是披着文明的皮而带有野蛮筋骨的野兽。”材料评论的是日本在甲午中日战争中的哪一野蛮行径( )
A.在朝鲜丰岛海面不宣而战
B.镇压台湾地区人民的反割台斗争
C.在旅顺对中国居民进行大屠杀
D.出兵镇压朝鲜东学党起义
4.清朝时期,日本企业家大岛川一在重庆开了一家铁厂。这件事最早出现在( )
A.鸦片战争后 B.第二次鸦片战争后
C.甲午中日战争后 D.太平天国运动后
5.促使资本主义国家对华经济侵略的方式发生重大变化的条约是( )
A.《马关条约》 B.《北京条约》
C.《南京条约》 D.《天津条约》
6.《马关条约》签订后,俄、德、法三国干涉还辽,其实质是( )
A.帝国主义国家间争夺中国的矛盾
B.沙俄反对日本占领辽东半岛
C.三国联合反对日本,支持中国收回失地
D.俄、德、法三国掀起瓜分中国狂潮
7.下面是我国近代的一幅漫画,内容为一个渔夫在钓鱼,远处从海岛上伸出来的一只手拿着剪刀要剪掉钓线(剪刀上写着“欧洲的干预”),而鱼身上写着“辽东半岛”。这幅漫画所反映的历史事件( )
A.导致清政府的统治土崩瓦解
B.激起了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战争
C.掀起了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
D.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8.先后向英、俄等六国政府提出在中国实行所谓“门户开放”、贸易机会均等的照会,在承认列强在华“势力范围”和已经获得的特权前提下,要求“利益均沾”的国家是( )
A.英国 B.法国 C.美国 D.俄国
9.“把37年之后‘九一八’的炮声看作是黄海海面炮声的历史回响并不为过。”在“黄海海面炮声”中涌现的英雄事迹是( )
A.戚继光抗击倭寇 B.郑成功收复台湾(地区)
C.林则徐虎门销烟 D.邓世昌等官兵英勇战斗
10.据1895年《纽约时报》报道,恭亲王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他自己并不了解日本人发动战争的目的,抑或日本人想从战争中获得什么。他说:“难道日本人能侵占我们所有的省份吗?他们这样做苍天会答应吗?其他民族、其他国家会坐视不管吗?”上述材料反映出中国在甲午中日战争中战败的原因是( )
A.清军战斗力不强 B.清政府内部不团结
C.日本军事力量非常强大 D.清政府对形势认识不清
11.李鸿章说:“台湾已是贵国的口中之物,何必着急?”伊藤博文却说:“没有咽下去,饿得厉害!”这段对话涉及的条约应是(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12.“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清末诗人丘逢甲的这首《春愁》写于( )
A.《南京条约》签订后 B.《北京条约》签订后
C.《马关条约》签订后 D.《瑷珲条约》签订后
13.(2020·海南模拟)如图是中国近代史上被迫开放的部分通商口岸方位示意图。它反映出西方列强的侵华特点是( )
A.由内地扩大到沿海地区 B.由沿海地区深入到内地
C.沿海地区和内地同时开放 D.局限于东南沿海地区
14.《时局图》是中国近代时事漫画杰作,它反映了19世纪末的哪一现象( )
A.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B.甲午中日战争
C.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D.义和团运动
15.“民族英雄左宝贵组织清军血战玄武门,最后以身殉国。”材料中的场景出现在下列哪一战役中( )
A.平壤战役 B.黄海海战 C.镇江战役 D.威海卫战役
16.下边漫画《渔夫、剪刀和鱼》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 B.三国干涉还辽
C.威海卫战役 D.辽东战役
17.据1895年《纽约时报》报道,恭亲王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他自己并不了解日本人发动战争的目的,抑或日本人想从战争中获得什么。他说:“难道日本人能侵占我们所有的省份吗?他们这样做苍天会答应吗?其他民族、其他国家会坐视不管吗?”上述材料反映出甲午中日战争中国失败的原因是( )
A.清军战斗力不强 B.清政府内部不团结
C.日本军事力量非常强大 D.清政府对形势认识不清
二、非选择题
1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们是东海捧出的珍珠一串,琉球是我的群弟,我就是台湾。我胸中还氤氲着郑氏的英魂,精忠的赤血点染了我的家传。母亲,酷炎的夏日要晒死我了,赐我个号令,我还能背水一战。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闻一多《七子之歌·台湾》
材料二:日本臣民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又得将各项机器任便装运进口,只交所订进口税。日本臣民在中国制造一切货物,其于内地运送税、内地税、钞课、杂派……
(1)根据材料一,指出诗中“酷炎的夏日”指哪国侵略者。历史上台湾地区曾与祖国大陆有过三次分离,导致台湾地区与祖国大陆第二次分离的是近代哪次战争?
(2)材料二中的内容出自哪一文件?该文件是在何时签订的?当时中方代表是谁?
(3)除材料一、二相关内容外,该文件还涉及哪些有损中国利益的规定?它对中国产生了什么影响?
19.中华民族既是一个伟大的民族,同时又是一个灾难深重的民族。让我们翻开历史的画卷,回到甲午中日战争的历史时期,去体会民族的血泪和兴衰。
【甲午风云 一段惨痛的经历】
材料一:1887年,日本政府制定了《清国征讨方略》,决定在1892年前完成对华作战的准备,进攻的方向是朝鲜、辽东半岛、山东半岛、澎湖列岛、台湾地区、舟山群岛。7年后,日本正是按照这个时间表和路线图发动侵略战争,并几乎达到了全部目的。
【马关议和 一个屈辱的协议】
材料二:一八九五年,鸿章去马关。伊李坐春帆,两人把约签。台湾被割占,赔偿二万万。四口全开放,工厂设口岸。南京耻未雪,马关新仇添。
【痛定思痛 一页沉重的历史】
材料三:1895年,有人写出这样的对联:“台湾今已归日本,颐和园又搭天棚。”
(1)日本一些史学家说:“1894年那场中日冲突完全是由一些偶然性的因素引起的。”从材料一看,这种观点正确吗?你从材料一中能得出什么结论?
(2)请逐条分析“台湾被割占,赔偿二万万。四口全开放,工厂设口岸”的危害。
(3)台湾地区是中国的领土,为什么“今已归日本”?“颐和园又搭天棚”指什么?这两件事联系到一起,说明了什么问题?
20.日本历史充满了残酷的铁血。19世纪末它发动了一场对华战争,这场战争至今让中国人不断反思。让我们走进战争,反思战争。
【激烈海战】
【耻辱之约】
中国割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中国赔偿日本兵费白银2亿两;中国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等。
【后续影响】
(1)上图描绘的是19世纪末中日一场战争中的一次海战,它是人类海洋战争史上的一次标志性战役。结合所学知识,写出这场战役的名称及牺牲的中国著名将领。
(2)根据以上内容,判断“耻辱之约”的具体名称及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3)“耻辱之约”的哪一条款最能反映帝国主义对华资本输出的要求?
(4)
上图反映了甲午战后怎样的局面?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识点】甲午中日战争与《马关条约》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1894年,朝鲜发生东学党起义,日本也乘机出兵朝鲜。起义平息后,日本继续增兵朝鲜。7月,进攻驻守朝鲜的中国军队,并在牙山口外丰岛海面袭击清军运兵船”可知,日本蓄意挑起战争。1894年,日本海军在丰岛海面袭击清军运兵船,清政府进行还击,甲午中日战争爆发。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甲午中日战争相关的知识,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明治维新时期,日本天皇就确立了对外扩张的国策,随着国力的增强,日本制定了以朝鲜为跳板向中国扩张的计划。1894年,朝鲜爆发农民起义,清政府应朝鲜政府请求,出兵帮助镇压。日本趁机派兵到朝鲜,制造事端,对中国开战。
2.【答案】C
【知识点】甲午中日战争与《马关条约》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894年9月,中国北洋舰队执行护航任务,返航途中,在黄海大东沟,遭到日本舰队袭击。致远舰管带邓世昌为了保护旗舰,迎战敌舰,最后在黄海大战中为国捐躯,C项符合题意;
虎门战役是鸦片战争中,关天培率领清军与英军搏斗,英勇牺牲,A项不符合题意;
平壤战役是甲午中日战争中的一场重要战役,壮烈牺牲的回族爱国将领是左宝贵;威海卫战役中北洋水师提督丁汝昌自杀殉国,D项不合题意。由此可知ABD三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了甲午中日战争的有关知识,难度适中。学生要掌握甲午中日战争的起止时间、涌现出的民族英雄、甲午中日战争的影响。
3.【答案】C
【知识点】甲午中日战争与《马关条约》
【解析】【分析】中日甲午战争期间,日本占领军于1894年11月21日攻陷位于辽东半岛的旅顺,对城内进行了四天三夜的屠杀。故C符合题意;
朝鲜丰岛海面不宣而战是甲午战争开始的标志,不能反映日本的野蛮暴行,故A不符合题意;
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是甲午战争结束后出现的,故B不符合题意;
出兵镇压东学党起义是甲午中日战争的直接原因,不能反映日本的野蛮暴行,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甲午中日战争相关的知识,考查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甲午中日战争给中华民族带来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
4.【答案】C
【知识点】甲午中日战争与《马关条约》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爆发,中国战败,1895年中日签订《马关条约》,准许日本在中国通商口岸设立工厂。所以清朝时期,日本企业家大岛川一在重庆开了一家铁厂。这件事最早出现在甲午中日战争后。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马关条约》相关的知识,考查学生应用知识知识的能力。甲午中日战争后签订的《马关条约》是继《南京条约》以来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它大大加深了中国的民族危机。
5.【答案】A
【知识点】甲午中日战争与《马关条约》
【解析】【分析】 促使资本主义国家对华经济侵略的方式发生重大变化的条约是《马关条约》。1895年4月,中日签订《马关条约》,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其他列强援引“利益均沾”的条款,争先恐后在中国开设工厂,进一步掠夺中国的原料和廉价劳动力,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马关条约》反映了帝国主义资本输出、分割世界的侵略要求。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的侵略进入一个新阶段,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马关条约》相关的知识,考查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马关条约》是继《南京条约》以来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它大大加深了中国的民族危机。
6.【答案】A
【知识点】甲午中日战争与《马关条约》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马关条约》的签订,损害了俄、德、法三国在华的侵略权益。俄、德、法三国向日本提出照会,并以武器强迫日本放弃侵占辽东半岛。日本被迫同意将辽东半岛归还中国,但向清政府勒索白银3000万两作为“赎辽费”。三国干涉还辽反映了帝国主义国家间争夺中国矛盾的本质。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马关条约》相关的知识,考查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三国干涉还辽反映了帝国主义国家争夺和瓜分殖民地和半殖民地时既相互勾结又相互斗争的本质。
7.【答案】C
【知识点】列强“瓜分”中国狂潮
【解析】【分析】依据题干“欧洲的干预”,“辽东”等信息,结合所学可知,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根据条约规定,中国割让辽东半岛给日本,后来由于欧洲三国干涉还辽而未能得逞,清政府赔偿赎辽费3000万两白银给日本,这次条约签订后,帝国主义列强掀起了划分中国的狂潮,故C符合题意;
武昌起义后清政府的统治土崩瓦解,故A不符合题意;
第二次鸦片战争激起了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战争,故B不符合题意;
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相关的知识,考查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中国在甲午战争中战败和《马关条约》的签订,刺激了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中国的野心。列强在对华商品输出的同时,设立银行,兴修铁路,开矿办厂,进一步扩张在中国的经济势力。帝国主义各国还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纷纷在中国建立“租借地”和划分“势力范围”。美国则提出“门户开放”政策,主张利益均沾,共同掠夺中国。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8.【答案】C
【知识点】列强“瓜分”中国狂潮
【解析】【分析】中国在甲午战争中战败和《马关条约》的签订,刺激了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中国的野心。列强在对华商品输出的同时,设立银行,兴修铁路,开矿办厂,进一步扩张在中国的经济势力。帝国主义各国还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纷纷在中国建立“租借地”和划分“势力范围”。美国则提出“门户开放”政策,主张利益均沾,共同掠夺中国。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列强瓜分中国狂潮相关的知识,考查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门户开放政策是是由美国首先提出来的。它的主要内容是:在整个中国范围,列强都有进行贸易的权利。它的主要精神是利益均沾,机会平等。不论是在哪个列强的势力范围内,不论是否在中国内地或沿海地区都实行这个原则。
9.【答案】D
【知识点】甲午中日战争与《马关条约》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1894年9月,中国北洋舰队执行护航任务,返航途中,在黄海大东沟,遭到日本舰队袭击。日舰直逼中国旗舰。致远舰管带邓世昌,为保护旗舰,指挥舰艇冲锋向前,迎战敌舰。四艘日舰包围致远舰。邓世昌沉着应战,舰身中弹过多,严重倾斜,弹药也将用尽。邓世昌下令开足马力,朝日舰撞去。日舰慌忙躲避,同时放炮,击沉致远舰,邓世昌与二百余名战士壮烈牺牲。故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黄海大战相关的知识,考查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邓世昌在黄海大战中壮烈牺牲,他是我国的民族英雄。
10.【答案】D
【知识点】甲午中日战争与《马关条约》
【解析】【分析】作为国家统治者不知道敌人发动战争的目的,还说:“难道日本人能侵占我们所有的省份吗?他们这样做苍天会答应吗?其他民族、其他国家会坐视不管吗?”,表达了对日本的蔑视,充分体现了清政府的盲目自大心态。材料反映出清政府在甲午中日战争中对形势认识不清,导致战败,故D符合题意;
题干未反映出清军战斗力不强、内部不团结、 日本军事力量非常强大的的信息,故ABC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甲午中日战争相关的知识,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的根本原因是落后腐朽的封建制度。
11.【答案】C
【知识点】甲午中日战争与《马关条约》
【解析】【分析】由材料中的信息“李鸿章”“伊藤博文”“台湾”等可知,段对话内容涉及的条约应是《马关条约》。1894-1895年的甲午中日战争清政府战败,被迫与日本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中日《马关条约》,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和澎湖列岛。《马关条约》的签订,使中国丧失了大片领土和更多的主权,刺激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野心,使中国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故C符合题意;ABD和台湾无关,故AB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马关条约》相关的知识,考查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马关条约》是继《南京条约》以来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它大大加深了中国的民族危机。
12.【答案】C
【知识点】甲午中日战争与《马关条约》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爆发,中国战败。1895年4月,中日签订《马关条约》,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使台湾和祖国分离,故C符合题意;ABD与台湾无关,故AB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马关条约》相关的知识,考查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马关条约》使台湾等大片领土的割让,进一步破坏了中国主权的完整。这是日本继俄国之后,对中国领土进行的一次掠夺。它迫使台湾和祖国分离,并且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此后,帝国主义各国争相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中国的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
13.【答案】B
【知识点】甲午中日战争与《马关条约》;第二次鸦片战争;第一次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南京条约》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增开天津等11处为通商口岸;《马关条约》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由此可见, 西方列强的侵华特点是由沿海地区深入到内地。B项符合题意,ACD三项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以示意图的形式,考查了中国近代列强的侵略等有关知识。理解和识记《南京条约》、《天津条约》、《北京条约》和《马关条约》等条约的内容及影响是解题的关键。
14.【答案】C
【知识点】列强“瓜分”中国狂潮
【解析】【分析】《时局图》是中国近代时事漫画的杰作, 反映了19世纪末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失败后,清政府同日本签订了《马关条约》,在《马关条约》的刺激下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19世纪末中国面临的被帝国主义列强瓜分的严重危机。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列强瓜分中国狂潮相关的知识,考查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中国在甲午战争中战败和《马关条约》的签订,刺激了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中国的野心。列强在对华商品输出的同时,设立银行,兴修铁路,开矿办厂,进一步扩张在中国的经济势力。帝国主义各国还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纷纷在中国建立“租借地”和划分“势力范围”。
15.【答案】A
【知识点】甲午中日战争与《马关条约》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左宝贵在平壤战役中组织清军血战玄武门,最后壮烈牺牲。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甲午中日战争相关的知识,考查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战争爆发时,慈禧太后正筹备她60岁生日的“万寿庆典”,希望与日本和平了结。李鸿章则极力奉行避战求和政策,采取消极抵抗方针,而日本却步步进逼,平壤战役爆发,平壤战略位置重要,清军将领左宝贵中炮身亡。主帅叶志超弃城而逃,使日军顺利占领平壤。
16.【答案】B
【知识点】列强“瓜分”中国狂潮
【解析】【分析】依据题干“欧洲的干预”,“辽东”等信息,结合所学可知,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根据条约规定,中国割让辽东半岛给日本。《马关条约》的签订,损害了俄、德、法三国在华的侵略权益。俄、德、法三国向日本提出照会,并以武器强迫日本放弃侵占辽东半岛。日本被迫同意将辽东半岛归还中国,但向清政府勒索白银3000万两作为“赎辽费”。所以漫画反映的事件是三国干涉还辽,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相关的知识,考查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三国干涉还辽反映了帝国主义国家争夺和瓜分殖民地和半殖民地时既相互勾结又相互斗争的本质。
17.【答案】D
【知识点】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的原因及影响
【解析】【分析】作为国家统治者不知道敌人发动战争的目的,还说:“难道日本人能侵占我们所有的省份吗?他们这样做苍天会答应吗?其他民族、其他国家会坐视不管吗?”,表达了对日本的蔑视,充分体现了清政府的盲目自大心态。材料反映出清政府在甲午中日战争中对形势认识不清,导致战败,故D符合题意;题干未反映出清军战斗力不强、 内部不团结、 日本军事力量非常强大的的信息,故ABC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甲午中日战争相关的知识,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的根本原因是落后腐朽的封建制度。
18.【答案】(1)日本。甲午中日战争。
(2)《马关条约》。1895年。李鸿章。
(3)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兵费白银2亿两;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马关条约》使外国侵略势力进一步深入中国腹地,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了中国的民族危机,此后,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知识点】甲午中日战争与《马关条约》
【解析】【分析】(1)根据材料一“琉球是我的群弟,我便是台湾”可知,诗中“酷炎的夏日”指的是日本侵略者;导致台湾与祖国大陆第二次分离的是甲午中日战争。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爆发,中国战败。1895年4,中日签订《马关条约》,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和澎湖列岛给日本。
(2)材料二反映的是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的史实,出自《马关条约》。1895年,李鸿章代表清政府与日本签订了《马关条约》。
(3)除割占台湾,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外,《马关条约》涉及有损中国利益的规定还有:清政府割辽东半岛、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兵费白银2亿两;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影响:《马关条约》使外国侵略势力进一步深入中国腹地,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了中国的民族危机,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甲午中日战争及《马关条约》相关的知识,考查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甲午中日战争后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
19.【答案】(1)不正确。甲午中日战争是日本发动的蓄谋已久的侵华战争。
(2)割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进一步破坏中国领土完整,刺激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赔偿日本兵费白银2亿两,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清政府大借外债,使列强进一步控制了中国的经济命脉;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使列强的侵略势力深入中国内地,便利了其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列强对华经济侵略由以商品输出为主转为以资本输出为主,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
(3)《马关条约》规定割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颐和园举行慈禧太后的“万寿庆典”。以慈禧太后为首的投降派苟且贪安、腐败卖国。
【知识点】甲午中日战争与《马关条约》
【解析】【分析】(1)根据材料一“1887年,日本政府制定了《清国征讨方略》决定在1892年前完成对华作战的准备”“7年后,日本正是按照这个时间表和路线图发动侵略战争”可以看出日本发动侵华战争是蓄谋已久的,并不是由偶然性因素引起的。因此可以从材料中得出结论:甲午中日战争是日本发动的蓄谋已久的侵华战争。
(2)根据材料二中“台湾被割占”可知,反映的是《马关条约》割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这些领土的割让进一步破坏中国领士完整,刺激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材料二中“赔款二万万”可知反映的是赔偿日本兵费白银2亿两。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巨额赔款加重了人民的负担,清政府大借外债,使列强进一步控制了中国的经济命脉。材料二中“四口全开放”反映的是增开苏州、杭州、重庆、沙市为通商口岸。这些通商口岸的开放使列强的侵略势力深入中国内地,便利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根据材料二中“工厂设口岸”反映的是允许日本人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从此,列强侵略由商品输出为主转为资本输出为主,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总之,《马关条约》是继《南京条约》以来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中国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3)根据材料三“台湾今已归日本”可以看出反映的是1895年《马关条约》已经签订,清政府把台湾等地割让给日本。“颐和园又搭天棚”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反映的是尽管甲午中日战争战败,丧权辱国,割地赔款,但颐和园中又继续进行慈禧太后的“万寿庆典”。由此可知,把这两件事情联系在一起,说明了慈禧太后和李鸿章之流的投降派苟且贪安、腐败卖国。
【点评】本题考查甲午中日战争相关的知识,考查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爆发,这场战争以中国战败,北洋舰队全军覆没告终。中国清朝政府迫于日本军国主义的军事压力,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马关条约》。它给中华民族带来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
20.【答案】(1)黄海海战;邓世昌。
(2)《马关条约》。使外国侵略势力进一步深入中国腹地,大大加深了的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了中国的民族危机,此后,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3)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4)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知识点】甲午中日战争与《马关条约》
【解析】【分析】(1)依据 【激烈海战】 图片可知,描绘的是黄海大战;1894年,中日两国在黄海大东沟海面展开激战,北洋舰队致远舰管带邓世昌率舰冲锋向前,不幸被敌鱼雷击中,邓世昌与全舰官兵壮烈牺牲。
(2)依据题干“中国割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中国赔偿日本兵费白银2亿两;中国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等。”可知,“耻辱之约”指的是1895年中日签订的《马关条约》, 《马关条约》的签订使外国侵略势力进一步深入中国腹地,大大加深了的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了中国的民族危机,此后,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3)《马关条约》对中国影响最大的条款是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使外国对中国经济侵略由商品输入变为资本输入,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4)图片反映的是甲午中日战争后,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甲午中日战争相关的知识,考查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甲午中日战争以中国战败,北洋舰队全军覆没告终。中国清朝政府迫于日本军国主义的军事压力,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马关条约》。它给中华民族带来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此后,列强掀起的瓜分中国的狂潮。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