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 第7课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同步小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 第7课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同步小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58.8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8-17 11:00:50

文档简介

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 第7课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同步小练习
一、选择题
1.(2020·东营)唐朝诗人胡曾的咏史诗句“七雄戈戟乱如麻,四海无人得坐家”直接反映了战国时期(  )
A.周王室衰微 B.分封制崩溃
C.兼并战争不断 D.注重兴修水利
2.(2020·孝感)如图历史地图能反映出(  )

A.春秋时期大国争霸 B.统一趋势不断增强
C.战国时期百家争鸣 D.战争不止社会倒退
3.(2020·聊城)“汤武之王也,不循古而兴;殷夏之灭也,不易礼而亡。”商鞅说这句话的主要目的是(  )
A.颂扬汤武功德 B.批评商朝暴政
C.强调以礼治国 D.宣扬变法图强
4.(2020·重庆)有人曾经说“商鞅相孝公,为秦开帝业”。这一评价旨在说明(  )
A.商鞅变法成效巨大 B.孝公确立皇帝制度
C.春秋时期诸侯称霸 D.战国时期大国争雄
5.(2021七上·登封月考)如图出土文物“商鞅方升”,可以佐证商鞅变法的哪一项措施(  )
A. 奖励军功 B.统一度量衡 C.奖励生产 D.推行县制
6.(2021七上·自贡期末)据《华阳国志 蜀志》记载:“(成都平原)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这主要得益于战国时期李冰主持修建的(  )
A.都江堰 B.驰道 C.灵渠 D.大运河
7.(2020·临沂)如图所示的水利工程,2200多年来一直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这在世界水利史上绝无仅有,充分反映了我国人民的智慧。图中“分水堤”东面的江水主要用于(  )

A.分洪 B.水运 C.排沙 D.灌溉
8.战国历史的特点,一是“乱”,主要表现为战争;二是“变”,突出体现在(  )
①铁器、牛耕的普遍推广
②各国实行的变法改革
③各诸侯国争夺霸主地位
④国家走向统一的趋势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9.公元前359年与公元前350年,商鞅先后公布了变法的两套改革令,一套打通平民通向贵族的通道;另一波措施,集中在行政管理和经济社会层面。最终使“尊君”、“平民”相辅相成。“尊君”,以君主为至高无上的权威,构建一个不容挑战的政治秩序。“平民”,就是推行平民化的社会结构……对所有的民众开放,这是对尊君的辅助。下列措施属于“平民”的是(  )
A.废井田开阡陌 B.奖励军功
C.皇帝制 D.统一度量衡
10.(2020·青岛模拟)北宋大改革家王安石曾经写过一首诗,题做就叫《商鞅》:“自古驱民在信诚,一言为重百金轻。今人未可非商鞅,商鞅能令政必行。”由此可知,商鞅变法之所以能够取得显著成效,主要得益于(  )
A.得到秦孝公的支持 B.取信于民
C.商鞅才华横溢 D.推行县制
二、材料分析题
11.改革推动着社会的进步。根据以下材料,结合所学内容,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各国竞相改革是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剧烈变化的表现之一。
材料二: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尤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
——《汉书 食货志》
材料三: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望者。……后五月而秦孝公卒,太子立。……秦惠王车裂商君以徇,曰:“莫如商鞅反者!”遂灭商君之家。
——《史记 商君列传》
(1)结合所学知识,在下面示意图中补写出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
1    ③   ⑥   
(2)如果你是生活在此时的一位农民,你是否会支持商鞅变法?为什么?
(3)请用材料二中的一句原话概括商君所为的历史作用。
(4)商君被守旧的贵族诬告“谋反”,被车裂而死。请你说一说,商鞅变法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为什么?
(5)我们国家现在正处于改革的深水区,你认为商鞅变法对我们今天的改革有什么借鉴意义?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战国七雄
【解析】【分析】依据材料“七雄戈戟乱如麻,四海无人得坐家”可知,战国时期,兼并战争不断,百姓流离失所,无家可归。因此:
C符合题意;ABD与题意无关;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战国七雄的知识。难度不大,理解材料是解题的关键。
2.【答案】B
【知识点】秦灭六国;春秋争霸;战国七雄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春秋到秦朝诸侯国数量的变化,知道春秋到秦朝诸侯国数量的变化逐渐减少,直到秦统一全国。据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时期诸侯国众多,到战国时期诸侯国主要有齐、楚、秦、燕、赵、魏、韩等,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完成统一。故地图能反映出统一趋势不断增强。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春秋到秦朝诸侯国数量的变化,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熟练掌握基础知识。
3.【答案】D
【知识点】商鞅变法
【解析】【分析】A. 颂扬汤武功德,不符合题意;
B. 批评商朝暴政,不符合题意;
C. 强调以礼治国,不符合题意;
D.依据题干信息“ 不循古而兴 ”“ 不易礼而亡 ”,可以看出,汤武等不循规蹈矩兴盛,殷夏因为不改变灭亡,这就是要提醒人们一定要进行变通,这是商鞅在位变法做的宣传,故选项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理解能力。解答时,需要学生紧贴题干信息,读懂题干信息的含义来理解回答,本题的难点是不利题干中的含义。
4.【答案】A
【知识点】商鞅变法
【解析】【分析】A.依据题干信息“ 为秦开帝业 ”,可以看出,这里强调的是商鞅变法为后来秦国开创帝业打下了基础,强调商鞅变法成效巨大,故选项A符合题意;
B. 孝公确立皇帝制度,不符合史实;
C. 春秋时期诸侯称霸,不符合题意;
D. 战国时期大国争雄,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对题干信息的理解。解答时,抓住题干中的关键语句进行理解回答,一定要紧扣题干信息,不要向外延伸。
5.【答案】B
【知识点】商鞅变法
【解析】【分析】“商鞅方升”属于战国中期的量器。斗呈长方形,直壁,后有长方形柄。因此图片反映的是商鞅变法中统一度量衡的措施,故B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商鞅变法的具体措施——统一度量衡,考查学生灵活运用历史知识与史论结合的能力。
6.【答案】A
【知识点】李冰与都江堰
【解析】【分析】战国时期,秦国李冰主持在岷江修筑了世界闻名的防洪灌溉工程都江堰,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A项正确;BCD都与李冰无关,排除BCD。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都江堰,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知道选项中的工程的相关知识。
7.【答案】D
【知识点】李冰与都江堰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都江堰的史实,都江堰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至今仍然发挥着分洪、灌溉和运输的作用。根据提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片反映的是都江堰。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都江堰是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李冰父子在岷江流域主持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它由“分水鱼嘴”“飞沙堰”“宝瓶口”等组成,它是一项综合性的(防洪、灌溉)工程,消除了岷江水患,灌溉了大片田地,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至今仍然发挥着分洪、灌溉和运输的作用。两千多年来,一直造福人民。都江堰2000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考查了都江堰修建的作用,注意基础知识的识记与理解。
8.【答案】A
【知识点】铁农工具和牛耕工具的使用;战国七雄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战国时期在经济的上“变”体现在铁器的普遍使用和牛耕的推广;在政治的“变”体现在各国的变法特别是秦国的商鞅变法。①铁器、牛耕的普遍推广属经济方面“变”的内容;②各国实行的变法改革属政治方面“变”的内容;④国家走向统一的趋势,属政治方面“变”的内容。故A①②④符合题意。
③各诸侯国争夺霸主地位,属于春秋时期的特点,③排除,故B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战国时期社会变化相关的知识,考查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战国时期,铁制农具和牛耕的使用进一步推广,社会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新兴地主阶级的势力增强,各国为了实现富国强兵,在战争中取胜,纷纷实行变法。通过兼并战争,国家走向统一的趋势。
9.【答案】B
【知识点】商鞅变法
【解析】【分析】依据材料可知,反映了商鞅变法中“尊君”和“平民”的政治路线,后者属于“平民”政治路线,其内涵强调的是除王权之外,推行平民化的社会结构。结合所学可知,按军功授爵有利于调动士兵的积极性,增强军事战斗力,使得士兵通过军功进入仕途,体现了商鞅变法中“平民”政治路线,故B项正确;ACD不符合题意,排除ACD。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对商鞅变法中按军功授爵措施意义的把握,旨在考查学生解读材料、分析理解、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解题关键是理解题意,掌握相关基础知识,灵活运用知识,进行作答。
10.【答案】B
【知识点】商鞅变法
【解析】【分析】依据材料“自古驱民在信诚,一言为重百金轻。今人未可非商鞅,商鞅能令政必行。”可知,古人重诚信,商鞅变法之所以能够“令政必行”,是因为商鞅做到了诚信。因此:
B符合题意;ACD与题意无关;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商鞅变法的相关知识。难度不大,理解题意利用排除法即可作答。
11.【答案】(1)废除井田,允许土地自由买卖(或答承认土地私有);奖励军功;确立县制
(2)支持;理由:变法奖励生产的措施有利于减轻农民负担,奖励军功使农民有机会获得爵位和土地。
(3)倾邻国而雄诸侯。
(4)变法成功;理由:商鞅变法大大增强了秦国的国力,为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5)加强法治,以法治国;重视发展社会经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重视国防建设等。
【知识点】商鞅变法
【解析】【分析】(1)据表格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是废除井田,允许土地自由买卖(或答承认土地私有),奖励军功,确立县制等。
(2)如果我是生活在此时的一位农民,我会支持商鞅变法,因为变法奖励生产的措施有利于减轻农民负担,奖励军功使农民有机会获得爵位和土地。
(3)据材料二“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尤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可知,商鞅变法的历史作用是倾邻国而雄诸侯。
(4)商君被守旧的贵族诬告“谋反”,被车裂而死。商鞅变法是成功了,因为商鞅变法大大增强了秦国的国力,为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5)我们国家现在正处于改革的深水区,我认为商鞅变法对我们今天的改革的借鉴意义是加强法治,以法治国;重视发展社会经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重视国防建设等。
故答案为:
(1)①废除井田,允许土地自由买卖(或答承认土地私有);③奖励军功;⑥确立县制。
(2)支持;理由:变法奖励生产的措施有利于减轻农民负担,奖励军功使农民有机会获得爵位和土地。
(3)倾邻国而雄诸侯。
(4)变法成功;理由:商鞅变法大大增强了秦国的国力,为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5)加强法治,以法治国;重视发展社会经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重视国防建设等。
【点评】本题考查商鞅变法,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理解题意,掌握相关基础知识,灵活运用知识,进行作答。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 第7课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同步小练习
一、选择题
1.(2020·东营)唐朝诗人胡曾的咏史诗句“七雄戈戟乱如麻,四海无人得坐家”直接反映了战国时期(  )
A.周王室衰微 B.分封制崩溃
C.兼并战争不断 D.注重兴修水利
【答案】C
【知识点】战国七雄
【解析】【分析】依据材料“七雄戈戟乱如麻,四海无人得坐家”可知,战国时期,兼并战争不断,百姓流离失所,无家可归。因此:
C符合题意;ABD与题意无关;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战国七雄的知识。难度不大,理解材料是解题的关键。
2.(2020·孝感)如图历史地图能反映出(  )

A.春秋时期大国争霸 B.统一趋势不断增强
C.战国时期百家争鸣 D.战争不止社会倒退
【答案】B
【知识点】秦灭六国;春秋争霸;战国七雄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春秋到秦朝诸侯国数量的变化,知道春秋到秦朝诸侯国数量的变化逐渐减少,直到秦统一全国。据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时期诸侯国众多,到战国时期诸侯国主要有齐、楚、秦、燕、赵、魏、韩等,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完成统一。故地图能反映出统一趋势不断增强。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春秋到秦朝诸侯国数量的变化,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熟练掌握基础知识。
3.(2020·聊城)“汤武之王也,不循古而兴;殷夏之灭也,不易礼而亡。”商鞅说这句话的主要目的是(  )
A.颂扬汤武功德 B.批评商朝暴政
C.强调以礼治国 D.宣扬变法图强
【答案】D
【知识点】商鞅变法
【解析】【分析】A. 颂扬汤武功德,不符合题意;
B. 批评商朝暴政,不符合题意;
C. 强调以礼治国,不符合题意;
D.依据题干信息“ 不循古而兴 ”“ 不易礼而亡 ”,可以看出,汤武等不循规蹈矩兴盛,殷夏因为不改变灭亡,这就是要提醒人们一定要进行变通,这是商鞅在位变法做的宣传,故选项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理解能力。解答时,需要学生紧贴题干信息,读懂题干信息的含义来理解回答,本题的难点是不利题干中的含义。
4.(2020·重庆)有人曾经说“商鞅相孝公,为秦开帝业”。这一评价旨在说明(  )
A.商鞅变法成效巨大 B.孝公确立皇帝制度
C.春秋时期诸侯称霸 D.战国时期大国争雄
【答案】A
【知识点】商鞅变法
【解析】【分析】A.依据题干信息“ 为秦开帝业 ”,可以看出,这里强调的是商鞅变法为后来秦国开创帝业打下了基础,强调商鞅变法成效巨大,故选项A符合题意;
B. 孝公确立皇帝制度,不符合史实;
C. 春秋时期诸侯称霸,不符合题意;
D. 战国时期大国争雄,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对题干信息的理解。解答时,抓住题干中的关键语句进行理解回答,一定要紧扣题干信息,不要向外延伸。
5.(2021七上·登封月考)如图出土文物“商鞅方升”,可以佐证商鞅变法的哪一项措施(  )
A. 奖励军功 B.统一度量衡 C.奖励生产 D.推行县制
【答案】B
【知识点】商鞅变法
【解析】【分析】“商鞅方升”属于战国中期的量器。斗呈长方形,直壁,后有长方形柄。因此图片反映的是商鞅变法中统一度量衡的措施,故B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商鞅变法的具体措施——统一度量衡,考查学生灵活运用历史知识与史论结合的能力。
6.(2021七上·自贡期末)据《华阳国志 蜀志》记载:“(成都平原)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这主要得益于战国时期李冰主持修建的(  )
A.都江堰 B.驰道 C.灵渠 D.大运河
【答案】A
【知识点】李冰与都江堰
【解析】【分析】战国时期,秦国李冰主持在岷江修筑了世界闻名的防洪灌溉工程都江堰,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A项正确;BCD都与李冰无关,排除BCD。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都江堰,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知道选项中的工程的相关知识。
7.(2020·临沂)如图所示的水利工程,2200多年来一直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这在世界水利史上绝无仅有,充分反映了我国人民的智慧。图中“分水堤”东面的江水主要用于(  )

A.分洪 B.水运 C.排沙 D.灌溉
【答案】D
【知识点】李冰与都江堰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都江堰的史实,都江堰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至今仍然发挥着分洪、灌溉和运输的作用。根据提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片反映的是都江堰。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都江堰是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李冰父子在岷江流域主持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它由“分水鱼嘴”“飞沙堰”“宝瓶口”等组成,它是一项综合性的(防洪、灌溉)工程,消除了岷江水患,灌溉了大片田地,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至今仍然发挥着分洪、灌溉和运输的作用。两千多年来,一直造福人民。都江堰2000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考查了都江堰修建的作用,注意基础知识的识记与理解。
8.战国历史的特点,一是“乱”,主要表现为战争;二是“变”,突出体现在(  )
①铁器、牛耕的普遍推广
②各国实行的变法改革
③各诸侯国争夺霸主地位
④国家走向统一的趋势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答案】A
【知识点】铁农工具和牛耕工具的使用;战国七雄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战国时期在经济的上“变”体现在铁器的普遍使用和牛耕的推广;在政治的“变”体现在各国的变法特别是秦国的商鞅变法。①铁器、牛耕的普遍推广属经济方面“变”的内容;②各国实行的变法改革属政治方面“变”的内容;④国家走向统一的趋势,属政治方面“变”的内容。故A①②④符合题意。
③各诸侯国争夺霸主地位,属于春秋时期的特点,③排除,故B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战国时期社会变化相关的知识,考查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战国时期,铁制农具和牛耕的使用进一步推广,社会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新兴地主阶级的势力增强,各国为了实现富国强兵,在战争中取胜,纷纷实行变法。通过兼并战争,国家走向统一的趋势。
9.公元前359年与公元前350年,商鞅先后公布了变法的两套改革令,一套打通平民通向贵族的通道;另一波措施,集中在行政管理和经济社会层面。最终使“尊君”、“平民”相辅相成。“尊君”,以君主为至高无上的权威,构建一个不容挑战的政治秩序。“平民”,就是推行平民化的社会结构……对所有的民众开放,这是对尊君的辅助。下列措施属于“平民”的是(  )
A.废井田开阡陌 B.奖励军功
C.皇帝制 D.统一度量衡
【答案】B
【知识点】商鞅变法
【解析】【分析】依据材料可知,反映了商鞅变法中“尊君”和“平民”的政治路线,后者属于“平民”政治路线,其内涵强调的是除王权之外,推行平民化的社会结构。结合所学可知,按军功授爵有利于调动士兵的积极性,增强军事战斗力,使得士兵通过军功进入仕途,体现了商鞅变法中“平民”政治路线,故B项正确;ACD不符合题意,排除ACD。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对商鞅变法中按军功授爵措施意义的把握,旨在考查学生解读材料、分析理解、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解题关键是理解题意,掌握相关基础知识,灵活运用知识,进行作答。
10.(2020·青岛模拟)北宋大改革家王安石曾经写过一首诗,题做就叫《商鞅》:“自古驱民在信诚,一言为重百金轻。今人未可非商鞅,商鞅能令政必行。”由此可知,商鞅变法之所以能够取得显著成效,主要得益于(  )
A.得到秦孝公的支持 B.取信于民
C.商鞅才华横溢 D.推行县制
【答案】B
【知识点】商鞅变法
【解析】【分析】依据材料“自古驱民在信诚,一言为重百金轻。今人未可非商鞅,商鞅能令政必行。”可知,古人重诚信,商鞅变法之所以能够“令政必行”,是因为商鞅做到了诚信。因此:
B符合题意;ACD与题意无关;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商鞅变法的相关知识。难度不大,理解题意利用排除法即可作答。
二、材料分析题
11.改革推动着社会的进步。根据以下材料,结合所学内容,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各国竞相改革是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剧烈变化的表现之一。
材料二: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尤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
——《汉书 食货志》
材料三: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望者。……后五月而秦孝公卒,太子立。……秦惠王车裂商君以徇,曰:“莫如商鞅反者!”遂灭商君之家。
——《史记 商君列传》
(1)结合所学知识,在下面示意图中补写出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
1    ③   ⑥   
(2)如果你是生活在此时的一位农民,你是否会支持商鞅变法?为什么?
(3)请用材料二中的一句原话概括商君所为的历史作用。
(4)商君被守旧的贵族诬告“谋反”,被车裂而死。请你说一说,商鞅变法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为什么?
(5)我们国家现在正处于改革的深水区,你认为商鞅变法对我们今天的改革有什么借鉴意义?
【答案】(1)废除井田,允许土地自由买卖(或答承认土地私有);奖励军功;确立县制
(2)支持;理由:变法奖励生产的措施有利于减轻农民负担,奖励军功使农民有机会获得爵位和土地。
(3)倾邻国而雄诸侯。
(4)变法成功;理由:商鞅变法大大增强了秦国的国力,为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5)加强法治,以法治国;重视发展社会经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重视国防建设等。
【知识点】商鞅变法
【解析】【分析】(1)据表格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是废除井田,允许土地自由买卖(或答承认土地私有),奖励军功,确立县制等。
(2)如果我是生活在此时的一位农民,我会支持商鞅变法,因为变法奖励生产的措施有利于减轻农民负担,奖励军功使农民有机会获得爵位和土地。
(3)据材料二“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尤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可知,商鞅变法的历史作用是倾邻国而雄诸侯。
(4)商君被守旧的贵族诬告“谋反”,被车裂而死。商鞅变法是成功了,因为商鞅变法大大增强了秦国的国力,为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5)我们国家现在正处于改革的深水区,我认为商鞅变法对我们今天的改革的借鉴意义是加强法治,以法治国;重视发展社会经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重视国防建设等。
故答案为:
(1)①废除井田,允许土地自由买卖(或答承认土地私有);③奖励军功;⑥确立县制。
(2)支持;理由:变法奖励生产的措施有利于减轻农民负担,奖励军功使农民有机会获得爵位和土地。
(3)倾邻国而雄诸侯。
(4)变法成功;理由:商鞅变法大大增强了秦国的国力,为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5)加强法治,以法治国;重视发展社会经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重视国防建设等。
【点评】本题考查商鞅变法,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理解题意,掌握相关基础知识,灵活运用知识,进行作答。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