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八上第二章第7节 我国的气候特征与主要气象灾害 第2课时 我国西部的干旱气候?? 寒潮、台风和洪水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教版科学八上第二章第7节 我国的气候特征与主要气象灾害 第2课时 我国西部的干旱气候?? 寒潮、台风和洪水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38.8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2-08-29 14:30:31

文档简介

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浙教版科学八上第二章第7节 我国的气候特征与主要气象灾害 第2课时 我国西部的干旱气候 寒潮、台风和洪水
一、国西部的干旱气候
1.我国西北地区的荒漠化是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综合作用于脆弱的生态环境的结果。那么,我国西北地区以干旱为主的自然景观的根本成因是(  )
A.地处东南季风的背风坡 B.深居内陆,地形阻隔
C.植被稀少,河流短小 D.常年受亚洲高压控制
【答案】B
【知识点】影响气候的因素;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我国的自然环境。西北地区由于地处内陆,且周围山脉阻挡,故降水少,气候干旱。
【解答】我国西北地区距海较远,并且被山脉重重阻隔,湿润气流难以到达,因此,这里降水较少,气候干旱,干旱是西北地区突出的自然环境特征。
故选B。
2.我国西部的干旱气候:一般降水量   ,年降水量一般少于   。 冬季   (填“寒冷”或“炎热”),夏季   (填“寒冷”或“炎热”),气温年较差和日较差   ,日照   。
【答案】少;400 mm;寒冷;炎热;大;充沛
【知识点】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我国西部地区气候特征的了解掌握。
【解答】我国西部地区深居内陆远离海洋,气候干旱,一般降水少,年降水量一般少于400毫米。冬季寒冷,夏季炎热,气温年较差和日较差较大,日照充沛。
3.7月份,晶晶计划从淮北去吐鲁番探亲,爸爸提醒带太阳帽,妈妈提醒带防晒霜,爷爷提醒带毛背心,奶奶提醒带雨具,谁的提醒晶晶可以不考虑(  )
A. 爸爸 B.妈妈 C.爷爷 D.奶奶
【答案】D
【知识点】气候的概念;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我国西北地区的气候类型及自然特征,干旱是西北地区最突出的自然特征。
【解答】新疆地处西北内陆,西北内陆地区与我国东部季风区中的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有明显的差异。它地处内陆,东西距离很长,从海洋上吹来的夏季风基本上不能到达这里,而且,越往西距离海洋越远,受海洋的影响越小。所以,西北地区降水稀少,气候干旱是最突出的自然特征,故题干中的“雨具”是不必须的。
故选D。
二、寒潮、台风和洪水
4.关于寒潮,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①寒潮造成灾害最严重的季节是冬季 ②植树造林是防御寒潮的有效方法 ③寒潮是指强烈的冷高压活动带来的强冷空气侵袭时形成的灾害天气④寒潮入侵时,会产生剧烈的降温、大风和降水等天气现象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答案】C
【知识点】我国主要气象灾害与防灾减灾
【解析】【分析】气候复杂多样,是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之一。我国地域辽阔,地跨众多的温度带和干湿地区,加上我国地形复杂,地势高低悬殊,更增加了我国气候的复杂多样性。我国的特殊天气主要有寒潮、梅雨、台风、沙尘暴等。寒潮是冬半年影响我国的主要灾害性天气,指的是大范围的强冷空气活动,源地是西伯利亚、蒙古一带。具体来说,长江中下游地区及其以北48小时内气温下降 10℃以上,最低气温在4℃以下,且陆地上伴有5~7级大风,海上伴有6~8级大风,就可视为寒潮发生。寒潮南下使所经过的地区产生急剧降温、霜冻、大 风,有时还伴随着雨雪天气。
【解答】 ①寒潮造成灾害最严重的季节是冬季 ——不仅仅在冬季,我国还有春季也有寒潮。
②植树造林是防御寒潮的有效方法 ——寒潮是自然形成,对作物生产生活用具保暖是有效的预防措施。
③寒潮是指强烈的冷高压活动带来的强冷空气侵袭时形成的灾害天气
④寒潮入侵时,会产生剧烈的降温、大风和降水等天气现象
故答案为C。
5.关于长江洪灾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长江洪灾,完全是由于长江流域降水多,又多特大暴雨造成的
B.长江洪灾是人为因素造成的
C.1998年的特大洪水,除了自然因素,人为原因的加剧作用也不可忽视
D.“小雨量、高水位、大洪灾”,说明了人为因素的影响不大,而三峡工程对于干流水量起了重要的扼制作用
【答案】C
【知识点】我国主要气象灾害与防灾减灾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人类活动与自然灾害的相关知识。
【解答】洪涝灾害的形成是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共同作用的结果。故A、B项错误。
“小雨量,高水位,大洪灾”是说人为因素影响大;D错误。
故选C。
6.台风是影响我国的灾害性天气,往往会带来狂风暴雨,台风来临前,下列应对方法错误的是(  )
A.关好门窗 B.把花盆搬到阳台上
C.留在室内 D.不靠近广告牌
【答案】B
【知识点】我国主要气象灾害与防灾减灾
【解析】【分析】考查了台风带来的灾害性天气及应对措施,台风是发源于热带洋面的大气涡旋,台风过境时,通常出现狂风、暴雨天气。
【解答】台风来临前应该关好门窗、留在室内、不靠近广告牌等,错误的做法是把花盆搬到阳台上,可能会因大风导致花盆掉落,发生危险。
故选B。
7.如图所示是我国某地区气象灾害成因示意图,其中甲、乙、丙气象灾害分别是(  )
A.干旱、洪涝、霜冻 B.寒潮、台风、霜冻
C.干旱、暴雪、沙尘暴 D.干旱、寒潮、沙尘暴
【答案】D
【知识点】我国主要气象灾害与防灾减灾
【解析】【分析】中国的特殊天气主要有寒潮、梅雨、台风、沙尘暴等。
寒潮是冬半年影响中国的主要灾害性天气,指的是大范围的强冷空气活动。具体来说,长江中下游地区及其以北24小时内气温下降10℃以上,最低气温在5℃以下,且陆地上伴有5~7级大风,海上伴有6~8级大风,就可视为寒潮发生。寒潮南下使所经过的地区产生急剧降温、霜冻、大风,有时还伴随雨雪天气。
夏初,江淮流域常常阴雨连绵.因为这时正值梅子黄熟的季节,所以人们习惯称之为“梅雨”。梅雨天气的主要特征是长时间的连续降雨,相对湿度大,日照时间短,地面风力小,阴云笼罩,出现绵绵阴雨或阵性降雨。
台风是极猛烈的热带气旋。在中国主要影响中国的海南、广东、广西、台湾、福建、浙江等沿海省区.袭击中国的台风常发生在5-10月,尤以7-8月为多。
沙尘暴是指大风扬起地面的沙尘,使空气变得混浊,水平能见距离降低到1千米以下的现象.沙尘暴发生时,天空呈土黄色,有时甚至呈红褐色。由于中国北方和西北植被比较稀少,沙质土壤较多,大风天气频繁,在气候比较干旱的春季,很容易出现沙尘暴天气。
【解答】根据导致甲气象灾害的四个成因体现春季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故为春旱。乙受冬季风影响,且是沙尘暴的成因之一,故为寒潮。丙的成因之一为接近沙源地,因而为沙尘暴。
故选A。
8.我国西北地区为干旱气候,产生这一气候特征的原因按因果关系排列正确的是(  )
①降水稀少,气候干旱 ②山脉对湿润气流的阻隔 ③来自海洋的湿润气流难以到达 ④深居内陆,距海遥远
A.①②③④ B.④③②①
C.②③④① D.④②③①
【答案】D
【知识点】影响气候的因素;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影响气候的因素。具体从本题看使考察海陆位置对气候 的影响。本题只是对这一影响因素的解释。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纬度位置、大气环流、海陆分布、洋流和地形是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前二者是全球性的地带性因素,后三者是非地带性因素. 纬度位置是影响气候的基本因素。
【解答】我国西北地区为干旱气候,考虑到是海陆位置的因素,因此因果关系为 ④深居内陆,距海遥远; ②山脉对湿润气流的阻隔 ③来自海洋的湿润气流难以到达 ①降水稀少,气候干旱 。
故本题的答案为D。
9.我国各地气候差别很大,读图回答问题。
(1)甲、乙两地中1月气温低于0 ℃的是   地,气温年较差较小的是   地。
(2)两地降水量季节变化的共同点是 。
A.各月降水都很多 B.各月降水都很少
C.降水量主要集中在夏季 D.降水量主要集中在冬季
(3)我们家乡浙江省属于   气候,家乡的夏季降水较多,最主要的原因是   (填字母)。
A.受台风的影响 B.受纬度位置的影响
C.受季风的影响 D.受地形的影响
【答案】(1)甲;乙
(2)C
(3)亚热带季风;C
【知识点】降水;降水的季节变化及降水量柱状图的判读
【解析】【分析】我国是世界上气候类型最多的国家之一,我国东半部有大范围的季风气候,自南而北有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西北地区大多为温带大陆性气候,青藏高原区是独特的高原气候,西部高山地区则表现出明显的垂直气候特征。
【解答】(1)从图上可以看出:甲地中一月气温在-3℃左右,一年之内气温的高低变化,称为气温的年变化。气温在一年中,有一个最高值和一个最低值。可以看出:气温年较差较小的是乙地。
(2)北半球中、高纬度大陆上,最高气温出现在7月,最低气温出现在1月,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海洋上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的出现相比陆地要滞后1个月左右,分别出现在8月和1月。南半球情况与此相反,两地降水量季节变化的共同点是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
(3)我们家乡浙江省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家乡的夏季降水较多,最主要的原因是受季风的影响。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浙教版科学八上第二章第7节 我国的气候特征与主要气象灾害 第2课时 我国西部的干旱气候 寒潮、台风和洪水
一、国西部的干旱气候
1.我国西北地区的荒漠化是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综合作用于脆弱的生态环境的结果。那么,我国西北地区以干旱为主的自然景观的根本成因是(  )
A.地处东南季风的背风坡 B.深居内陆,地形阻隔
C.植被稀少,河流短小 D.常年受亚洲高压控制
2.我国西部的干旱气候:一般降水量   ,年降水量一般少于   。 冬季   (填“寒冷”或“炎热”),夏季   (填“寒冷”或“炎热”),气温年较差和日较差   ,日照   。
3.7月份,晶晶计划从淮北去吐鲁番探亲,爸爸提醒带太阳帽,妈妈提醒带防晒霜,爷爷提醒带毛背心,奶奶提醒带雨具,谁的提醒晶晶可以不考虑(  )
A. 爸爸 B.妈妈 C.爷爷 D.奶奶
二、寒潮、台风和洪水
4.关于寒潮,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①寒潮造成灾害最严重的季节是冬季 ②植树造林是防御寒潮的有效方法 ③寒潮是指强烈的冷高压活动带来的强冷空气侵袭时形成的灾害天气④寒潮入侵时,会产生剧烈的降温、大风和降水等天气现象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5.关于长江洪灾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长江洪灾,完全是由于长江流域降水多,又多特大暴雨造成的
B.长江洪灾是人为因素造成的
C.1998年的特大洪水,除了自然因素,人为原因的加剧作用也不可忽视
D.“小雨量、高水位、大洪灾”,说明了人为因素的影响不大,而三峡工程对于干流水量起了重要的扼制作用
6.台风是影响我国的灾害性天气,往往会带来狂风暴雨,台风来临前,下列应对方法错误的是(  )
A.关好门窗 B.把花盆搬到阳台上
C.留在室内 D.不靠近广告牌
7.如图所示是我国某地区气象灾害成因示意图,其中甲、乙、丙气象灾害分别是(  )
A.干旱、洪涝、霜冻 B.寒潮、台风、霜冻
C.干旱、暴雪、沙尘暴 D.干旱、寒潮、沙尘暴
8.我国西北地区为干旱气候,产生这一气候特征的原因按因果关系排列正确的是(  )
①降水稀少,气候干旱 ②山脉对湿润气流的阻隔 ③来自海洋的湿润气流难以到达 ④深居内陆,距海遥远
A.①②③④ B.④③②①
C.②③④① D.④②③①
9.我国各地气候差别很大,读图回答问题。
(1)甲、乙两地中1月气温低于0 ℃的是   地,气温年较差较小的是   地。
(2)两地降水量季节变化的共同点是 。
A.各月降水都很多 B.各月降水都很少
C.降水量主要集中在夏季 D.降水量主要集中在冬季
(3)我们家乡浙江省属于   气候,家乡的夏季降水较多,最主要的原因是   (填字母)。
A.受台风的影响 B.受纬度位置的影响
C.受季风的影响 D.受地形的影响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识点】影响气候的因素;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我国的自然环境。西北地区由于地处内陆,且周围山脉阻挡,故降水少,气候干旱。
【解答】我国西北地区距海较远,并且被山脉重重阻隔,湿润气流难以到达,因此,这里降水较少,气候干旱,干旱是西北地区突出的自然环境特征。
故选B。
2.【答案】少;400 mm;寒冷;炎热;大;充沛
【知识点】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我国西部地区气候特征的了解掌握。
【解答】我国西部地区深居内陆远离海洋,气候干旱,一般降水少,年降水量一般少于400毫米。冬季寒冷,夏季炎热,气温年较差和日较差较大,日照充沛。
3.【答案】D
【知识点】气候的概念;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我国西北地区的气候类型及自然特征,干旱是西北地区最突出的自然特征。
【解答】新疆地处西北内陆,西北内陆地区与我国东部季风区中的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有明显的差异。它地处内陆,东西距离很长,从海洋上吹来的夏季风基本上不能到达这里,而且,越往西距离海洋越远,受海洋的影响越小。所以,西北地区降水稀少,气候干旱是最突出的自然特征,故题干中的“雨具”是不必须的。
故选D。
4.【答案】C
【知识点】我国主要气象灾害与防灾减灾
【解析】【分析】气候复杂多样,是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之一。我国地域辽阔,地跨众多的温度带和干湿地区,加上我国地形复杂,地势高低悬殊,更增加了我国气候的复杂多样性。我国的特殊天气主要有寒潮、梅雨、台风、沙尘暴等。寒潮是冬半年影响我国的主要灾害性天气,指的是大范围的强冷空气活动,源地是西伯利亚、蒙古一带。具体来说,长江中下游地区及其以北48小时内气温下降 10℃以上,最低气温在4℃以下,且陆地上伴有5~7级大风,海上伴有6~8级大风,就可视为寒潮发生。寒潮南下使所经过的地区产生急剧降温、霜冻、大 风,有时还伴随着雨雪天气。
【解答】 ①寒潮造成灾害最严重的季节是冬季 ——不仅仅在冬季,我国还有春季也有寒潮。
②植树造林是防御寒潮的有效方法 ——寒潮是自然形成,对作物生产生活用具保暖是有效的预防措施。
③寒潮是指强烈的冷高压活动带来的强冷空气侵袭时形成的灾害天气
④寒潮入侵时,会产生剧烈的降温、大风和降水等天气现象
故答案为C。
5.【答案】C
【知识点】我国主要气象灾害与防灾减灾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人类活动与自然灾害的相关知识。
【解答】洪涝灾害的形成是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共同作用的结果。故A、B项错误。
“小雨量,高水位,大洪灾”是说人为因素影响大;D错误。
故选C。
6.【答案】B
【知识点】我国主要气象灾害与防灾减灾
【解析】【分析】考查了台风带来的灾害性天气及应对措施,台风是发源于热带洋面的大气涡旋,台风过境时,通常出现狂风、暴雨天气。
【解答】台风来临前应该关好门窗、留在室内、不靠近广告牌等,错误的做法是把花盆搬到阳台上,可能会因大风导致花盆掉落,发生危险。
故选B。
7.【答案】D
【知识点】我国主要气象灾害与防灾减灾
【解析】【分析】中国的特殊天气主要有寒潮、梅雨、台风、沙尘暴等。
寒潮是冬半年影响中国的主要灾害性天气,指的是大范围的强冷空气活动。具体来说,长江中下游地区及其以北24小时内气温下降10℃以上,最低气温在5℃以下,且陆地上伴有5~7级大风,海上伴有6~8级大风,就可视为寒潮发生。寒潮南下使所经过的地区产生急剧降温、霜冻、大风,有时还伴随雨雪天气。
夏初,江淮流域常常阴雨连绵.因为这时正值梅子黄熟的季节,所以人们习惯称之为“梅雨”。梅雨天气的主要特征是长时间的连续降雨,相对湿度大,日照时间短,地面风力小,阴云笼罩,出现绵绵阴雨或阵性降雨。
台风是极猛烈的热带气旋。在中国主要影响中国的海南、广东、广西、台湾、福建、浙江等沿海省区.袭击中国的台风常发生在5-10月,尤以7-8月为多。
沙尘暴是指大风扬起地面的沙尘,使空气变得混浊,水平能见距离降低到1千米以下的现象.沙尘暴发生时,天空呈土黄色,有时甚至呈红褐色。由于中国北方和西北植被比较稀少,沙质土壤较多,大风天气频繁,在气候比较干旱的春季,很容易出现沙尘暴天气。
【解答】根据导致甲气象灾害的四个成因体现春季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故为春旱。乙受冬季风影响,且是沙尘暴的成因之一,故为寒潮。丙的成因之一为接近沙源地,因而为沙尘暴。
故选A。
8.【答案】D
【知识点】影响气候的因素;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影响气候的因素。具体从本题看使考察海陆位置对气候 的影响。本题只是对这一影响因素的解释。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纬度位置、大气环流、海陆分布、洋流和地形是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前二者是全球性的地带性因素,后三者是非地带性因素. 纬度位置是影响气候的基本因素。
【解答】我国西北地区为干旱气候,考虑到是海陆位置的因素,因此因果关系为 ④深居内陆,距海遥远; ②山脉对湿润气流的阻隔 ③来自海洋的湿润气流难以到达 ①降水稀少,气候干旱 。
故本题的答案为D。
9.【答案】(1)甲;乙
(2)C
(3)亚热带季风;C
【知识点】降水;降水的季节变化及降水量柱状图的判读
【解析】【分析】我国是世界上气候类型最多的国家之一,我国东半部有大范围的季风气候,自南而北有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西北地区大多为温带大陆性气候,青藏高原区是独特的高原气候,西部高山地区则表现出明显的垂直气候特征。
【解答】(1)从图上可以看出:甲地中一月气温在-3℃左右,一年之内气温的高低变化,称为气温的年变化。气温在一年中,有一个最高值和一个最低值。可以看出:气温年较差较小的是乙地。
(2)北半球中、高纬度大陆上,最高气温出现在7月,最低气温出现在1月,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海洋上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的出现相比陆地要滞后1个月左右,分别出现在8月和1月。南半球情况与此相反,两地降水量季节变化的共同点是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
(3)我们家乡浙江省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家乡的夏季降水较多,最主要的原因是受季风的影响。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