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一号】2015年新课标版历史必修3第八单元双基限时练+单元检测(4份)

文档属性

名称 【名师一号】2015年新课标版历史必修3第八单元双基限时练+单元检测(4份)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4-12-10 09:12:49

内容文字预览

单元检测(八)
(时间:90分钟 分数: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罗素指出“浪漫主义者注意到了工业主义在一向优美的地方正产生的丑恶,注意到了那些在‘生意’里发了财的人(在他们认为)的庸俗,憎恨这种丑恶和庸俗”。可见,浪漫主义兴盛的主要原因是(  )
A.抒发个人情感追寻理想世界的驱动
B.商品经济发展导致拜金主义盛行
C.工业革命使“理性的胜利”成为谎言
D.浪漫主义者对社会现实的强烈不满
解析 浪漫主义的兴盛是因为对启蒙运动所宣传的理性主义和工业社会的失望,正是材料中“憎恨这种丑恶和庸俗”的体现,C项正确。
答案 C
2.下列著作在1986年均被法国的《读书》杂志推荐为理想藏书。关于这四部书相对应的表述完全正确的是(  )
A.诗歌 剧本 散文 小说
B.彼特拉克 曹雪芹 达尔文 海明威
C.倡导人文主义 反对封建礼教 阐述自然选择 体现现代主义
D.抨击世俗王权 叙述爱情悲剧 挑战教会神学 反映反帝反殖精神
解析 《神曲》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诗人但丁的作品,体现了强烈的人文主义精神;《红楼梦》是曹雪芹的长篇小说,反映了清朝时期封建制度的衰落,鞭挞了封建礼教的罪恶;达尔文的《物种起源》阐述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自然选择原理;美国作家海明威的《老人与海》,是一部现代主义巨著。
答案 C
3.斯托夫人猛烈抨击矫揉造作的沙龙文学和妨碍创作自由的法则,她提出“用我们自己的感情感动我们自己”。以下哪一作品体现了她的文学艺术思想(  )
解析 “用我们自己的感情感动我们自己”体现了反对理性,注重歌颂人的本能感情,是浪漫主义文学的风格。A项正确。B、C两项是现实主义文学作品,D是魔幻现实主义文学作品,与此风格不一致。
答案 A
4.《西风颂》是英国诗人雪莱最著名的一首抒情诗,全诗节奏明快、感情奔放,抒发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歌颂了西风摧枯拉朽同时孕育新事物的精神。就创作手法而言,下列与《西风颂》最接近的是(  )
A.《石壕吏》         B.《人间喜剧》
C.《离骚》 D.《老人与海》
解析 《西风颂》属于浪漫主义文学,《离骚》是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A、B两项都是现实主义文学作品,D项属于现代主义文学。
答案 C
5.“迷惘一代”一语源自美国作家海明威的小说《太阳照常升起》。小说写的是一战后,一群流落法国的美国年轻人,由于战争给他们造成了生理上和心理上的巨大伤害,他们空虚、苦恼和忧郁,对社会不满,对前途失望,只能在沉沦中度日。由此可以看出《太阳照常升起》属于下列哪一文学流派(  )
A.浪漫主义 B.现实主义
C.印象主义 D.现代主义
解析 材料反映了战争给年轻人造成的心理问题和精神危机,反映在文学作品上表现为现代主义。
答案 D
6.文学与艺术像一对姊妹花,其发展总有一些共同的特征。从欧美文艺风格发展的历程来看,下面空格处应是(  )
A       B      C      D
 解析 图片中第一幅作品是德拉克洛瓦的浪漫主义绘画《自由引导人民》,第三幅是贝克特的现代主义文学《等待戈多》,因此,两者的中间环节应为现实主义作品。A、B、C、D分别代表了浪漫主义文学、印象派绘画、现实主义文学和现代主义美术。
答案 C
7.毕加索的《格尔尼卡》描绘的是二战期间,德国空军轰炸西班牙小城格尔尼卡的情景。在画作展览时,一名德国军官问毕加索:“这是你的杰作吗?”毕加索面色严峻地说:“不,这是你们的杰作!”这说明绘画具有(  )
A.艺术性 B.思想性
C.阶级性 D.社会性
解析 毕加索的作品及其回答,表达了对德国法西斯的控诉和痛恨,反映了艺术作品的思想性。
答案 B
8.有人对近代以来美术流派作出这样的概括:“新古典主义美术以古代历史或现实重大事件为题材,重视画面的严整与和谐”“现实主义美术要求正确、完全、忠实地描写当时生活的社会环境”“浪漫派绘画重视的是栩栩如生的生命感和动感的表现,画面讲求整体效果而非细部修饰”“印象派绘画捕捉的事物是闪动的光影和色彩。”据此判断,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①—浪漫派绘画作品,②—印象派绘画作品
B.③—印象派绘画作品,④—现实主义绘画作品
C.①—浪漫派绘画作品,③——印象派绘画作品
D.②—新古典主义绘画作品,④—现实主义绘画作品
解析 ①《自由引导人民》属于浪漫派绘画;②《拾穗者》属于现实主义美术;③《塞纳河之晨》属于印象派绘画;④《马拉之死》属于新古典主义美术。故C项正确。
答案 C
9.艺术大师吴冠中回忆他少年时期听到人们对欧洲某画派的评价是“远看西洋画,近看鬼打架”。这评价的是(  )
A.浪漫主义画派 B.现实主义画派
C.现代主义画派 D.印象画派
解析 材料反映了该画派不注重写实,而是采用夸张的形式抒发个性,并利用色彩变幻表现事物形态,使远看和近看的效果有了差别,这符合印象派绘画的特点。
答案 D
10.如图是19世纪法国画家杜米埃的代表作《三等车厢》,它反映了劳苦大众的疾苦。该作品属于(  )
A.古典主义 B.浪漫主义
C.现实主义 D.现代主义
解析 作品生动反映了劳苦大众的社会生活,说明画家关注社会现实问题,应该属于现实主义美术流派。
答案 C
11.
库尔贝(1819—1877年,法国)在一封信上这样描述《石工》:“弯着腰、身体被烈日烧灼、头戴麦秆草帽的七十岁老人,他那粗布的裤子上打着补丁,脚上穿着古老的木鞋,破袜子露出脚。在老人旁边是个满头尘土、皮肤被太阳灼成褐色的少年。”此画应属于下列哪一绘画艺术流派(  )
A.古典主义 B.现实主义
C.浪漫主义 D.现代主义
解析 通过对《石工》的描述判断,可知是对石工生活的一个真实的写照,属于现实主义作品。
答案 B
12.毕加索曾这样形容自己的艺术风格:“让优美绝灭吧!”这种艺术风格是(  )
A.古典主义 B.现实主义
C.现代主义 D.浪漫主义
解析 “让优美绝灭吧!”充分体现了画家反传统、反理性与传统美术迥然不同的特征,属于现代主义美术风格。
答案 C
13.“艺术家、画家、雕塑家以及诗人、音乐家、剧作家、小说家,他们都在拒绝旧习惯,传达他们对世界的想象,而非容易被理解的客观真实。”这种强调主观感受的潮流被称为(  )
A.新古典主义 B.浪漫主义
C.印象主义 D.现代主义
解析 “拒绝旧习惯”反映了反传统、反理性的特点,不表现“客观真实”反映了不以写实为创作手法,符合现代主义美术的特点。
答案 D
14.有一天,阳光明媚,某画家在同一个地点,同一处景物,同一个角度,画出的三幅作品景物色彩却不一样,你认为他的画最有可能属于(  )
A.山水画派 B.风俗画派
C.现代画派 D.印象画派
解析 从题干材料可知该画家善于利用色彩的变化描绘景物,符合印象画派的绘画特征。
答案 D
15.贝多芬以顽强的毅力,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音乐作品。与贝多芬音乐创作中强烈的反封建与追求民主精神密切相关的因素是(  )
A.一生饱受贫困、耳聋、失恋的痛苦
B.“从黑暗到光明、从斗争走向胜利”是他的座右铭
C.贝多芬深受启蒙思想和法国大革命的影响
D.受俄国音乐家柴可夫斯基音乐创作的影响
解析 一定社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政治与经济的反映,音乐创作也不例外。贝多芬音乐中含有“强烈的反封建与追求民主精神”的原因,应与他生活的时代特征和社会状况有关,四个选项中只有C项与其所处的社会状况相吻合;A、B两项是从贝多芬个人因素的角度而言的;贝多芬应处在柴可夫斯基之前,D项表述错误。
答案 C
16.为纪念肖邦200周年诞辰,波兰将2010年定为“肖邦年”。全球几十个国家举办两千多场音乐会纪念这位浪漫主义音乐家。下面哪位音乐家的音乐风格与他的音乐风格一样(  )
A.约翰·施特劳斯 B.柴可夫斯基
C.威尔第 D.“猫王”普莱斯利
解析 约翰·施特劳斯是浪漫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柴可夫斯基和威尔第是民族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普莱斯利是摇滚乐的代表人物。
答案 A
维也纳中国新春音乐会
17.当今世界各国的文化交流日益密切,观察右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中国音乐对奥地利音乐产生的巨大冲击
B.人们日益理解和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
C.流行音乐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喜爱
D.当代音乐的商业化和即兴性倾向明显
解析 维也纳是奥地利的首都,被称为音乐之都,维也纳中国新春音乐会说明中国的音乐得到世界的肯定。
答案 B
18.英国作家霍尔金的小说《指环王》长期不为中国观众所了解,好莱坞将《指环王》搬上银幕后,《指环王》小说在各大书店高居畅销书排行榜榜首。这说明(  )
A.小说的影响力比不上电影
B.影视艺术的影响在人类社会生活中无处不在
C.电影作为大众传媒能够促进文学艺术的推广
D.电影、电视是社会进步的产物,反映了科技的发展
解析 材料主要反映了电影的热播推动了同名小说的销售,C项符合对材料的理解。
答案 C
19.20世纪初期,巴黎、柏林、伦敦的嗜好和说话腔调,传布到了国内最遥远的乡村。根深蒂固的地方文化开始被全国性文化所取代,各国生活方式也愈来愈受到国际消费文化的影响。促成欧洲发生这种文化变迁的主要媒介是(  )
A.报纸和报刊 B.铁路与飞机
C.电影和电视 D.网络与手机
解析 注意材料信息“20世纪初期”“巴黎、柏林……嗜好和说话声调,传布到了国内最遥远的乡村”,说明这种传媒具有集声音、形象等于一体的特点,符合电影和电视的特点。网络出现于20世纪中期。
答案 C
20.“青少年不仅喜欢电影,还把电影当成一种学校。他们模仿电影明星,讲电影上的笑话,摆演员的姿势,学习两性之间的微妙举止,因而养成了虚饰的老练。”这段材料表明电影对青少年产生的最为重要的影响是(  )
A.电影成为青少年重要的娱乐方式
B.电影是教育青少年积极向上的学校
C.电影对青少年的生活方式具有引导作用
D.电影提升了青少年的审美情趣
解析 题干所提供的材料表明青少年模仿的主要是明星的谈吐、姿势、举止,这些都属于日常的生活方式,而不是娱乐、审美,而明星们在电影中的谈吐、举止未必都是正面的,因此也不能得出“教育青少年积极向上”的结论。
答案 C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40分。其中第21题18分,第22题22分)
21.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图①比萨斜塔,伽利略在此做过落体实验;图②苹果落地,牛顿思考它的原因。
材料二 近代自然科学从诞生之日起就在各个领域开始了对古代权威和基督教神学的反叛和进攻,而科学自身的每一个胜利又都是对宗教教义和传统观念的致命打击与否定。随着各门科学的发展,一种以静观反思代替盲目信仰、以经验事实为依据代替经验古训的怀疑批判的近代理性精神产生了。……人们热烈地崇尚以科学为代表的理性,在欧洲大地形成了一股强劲的理性主义思潮,对人类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
——沈之兴、张幼香主编《西方文化史》
材料三 现在我们知道,这个理性的王国不过是资产阶级的理想化的王国;永恒的正义在资产阶级的司法中得到实现;平等归结为法律面前的资产阶级的平等;被宣布为最主要的人权之一的是资产阶级的所有权;而理性的国家,卢梭的社会契约在实践中表现为,而且也只能表现为资产阶级的民主共和国。18世纪伟大的思想家们,也同他们的一切先驱者一样,没有能够超出他们自己的时代使他们受到的限制。
——恩格斯《反杜林论》
材料四 

(1)依据材料一,指出近代科学家研究自然科学采用的主要方法。(2分)
(2)据材料二,近代理性精神产生的条件是什么?试举例说明理性主义思潮对欧洲社会产生的深远影响?(4分)
(3)材料三中,恩格斯认为在理性主义指导下建立起来的“理想化的王国”的本质是什么?材料四中的文艺作品能否佐证恩格斯的观点?简要说明理由。(8分)
(4)综合上述材料,我们应该怎样认识科学技术、文学艺术和社会的关系?(4分)
解析 本题考查文学艺术与社会政治、经济、科技之间的关系。第(1)问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图片反映了近代科学的重要特征是以实验和观察为基础。第(2)问第一小问需要提炼材料二中的信息,即自然科学的发展;第二小问要从欧洲社会转型的角度举例。第(3)问第一小问中的“本质”应是资产阶级的王国;第二小问实际考查浪漫主义产生的背景,正是与“理性王国”理想的破灭有关。第(4)问要从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之间的关系辩证分析。
答案 (1)方法:观察;实验。
(2)条件: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举例:法国大革命推翻了专制王朝,建立了资产阶级统治,传播了自由平等思想。
(3)“理想化的王国”本质上是资产阶级专政,并没有真正消除社会的不平等。能够。这是作者对“理性王国”深感失望,寻找新的精神寄托,这种情绪反映在文学艺术创作领域里,从而产生了浪漫主义文学、美术作品。
(4)认识:科学技术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原动力;文学艺术来源于现实,反映了社会生活。
22.某中学为活跃校园文化,举办了中外文化展览。
展览一 中外名画鉴赏
德拉克洛瓦《自由引导人民》   清朝画家郑板桥的《墨竹》
(1)如果你是解说员,请简介《自由引导人民》和《墨竹》的艺术风格特征。(6分)
展览二 中外文学荟萃
(2)下表是展览中体现当时中西文明重要成果的两部著作的介绍,请参考已填充的文字,完成空白部分。(10分)
书名
项目  
清朝《红楼梦》
法国《人间喜剧》
时代特征
法国大革命后,封建贵族没落,资本主义发展,贫富分化加剧
主要思想
描写了封建贵族大家庭的兴衰变化,对明清社会展开深入的揭露和批判
地位
将中国古典文学推向顶峰
展览三 中西艺术巡礼
(3)填写下表。(6分)
地位
京剧是中国戏剧的杰出代表,受到中国和世界人民的喜爱
启示
贝多芬一生命运多舛,与命运进行不屈的抗争,追求崇高理想,是一位伟人
解析 本题属于文学艺术的探究性试题,主要结合教材内容,再认再现基础知识即可回答。
答案 (1)《自由引导人民》注重表现人的感情,运用鲜明色彩和奔放笔法,强调画面整体的完整和统一。《墨竹》注重写意,追求神韵意趣。
(2)时代特征:明清封建制度渐趋衰落,政治黑暗;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并缓慢发展;思想上文化专制盛行。主要思想:以资产阶级的发迹与封建贵族的没落为“中心图画”,展示了19世纪前期法国的全部社会生活。地位:资本主义的“社会百科全书”。
(3)贝多芬:近代最伟大的音乐家,是继承古典主义音乐和开启浪漫主义音乐的“乐圣”式人物。启示:京剧博采众长,独具特色。要珍惜和弘扬民族优秀文化。
双基限时练(二十二) 文学的繁荣
1.18世纪后半期至19世纪中叶,欧洲急风暴雨般的革命和波澜起伏的改革运动,直接促进了下列哪些文学流派的兴起(  )
A.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 B.古典主义与现实主义
C.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 D.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
解析 根据题干信息“18世纪后半期至19世纪中叶”判断,这一时期受资产阶级革命的影响而兴起的文学流派先后有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
答案 C
2.如图是中西方的两部名著,分别被称为两国社会的“百科全书”,按文学作品的风格归类,它们属于(  )
A.浪漫主义 B.现代主义
C.现实主义 D.民族主义
解析 《红楼梦》艺术地再现了清朝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等方面的变化,揭示了封建制度走向没落的历史现实;《人间喜剧》揭露和批判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罪恶。两部作品都体现了鲜明的现实主义风格。
答案 C
3.1969年因“他那具有新奇形式的小说和戏剧,使现代人从贫困境地中得到振奋”而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是(  )
A.托尔斯泰 B.海明威
C.巴尔扎克 D.贝克特
解析 贝克特开创了荒诞派小说的先河,其作品《等待戈多》获1969年诺贝尔文学奖。
答案 D
4.19世纪中期,人类社会在政治、经济、文化领域发生了重大变化。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资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革命不断上演
B.第二次工业革命完成
C.生物学界革命与物理学界革命轮番上阵
D.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兴起
解析 19世纪中期,随着资本主义制度的普遍建立,资本主义的弊端日益暴露,产生了批判现实主义文学,D项正确。当时无产阶级革命还不是历史主流,A项错误;第二次工业革命将要开始,B项错误;19世纪中期物理学界没有革命性突破,C项错误。
答案 D
5.20世纪上半期,苏联文学高度繁荣,代表作有(  )
①《叶甫盖尼·奥涅金》 ②《安娜·卡列尼娜》 ③《母亲》 ④《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A.①②③ B.③④
C.②③④ D.②④
解析 ①②分别是普希金和列夫·托尔斯泰的现实主义文学作品,③④分别是高尔基和奥斯特洛夫斯基的苏联文学。
答案 B
6.恩格斯曾说:“商业日益变成欺诈。革命的箴言‘博爱’在竞争的诡计和嫉妒中获得了实现。贿赂代替了暴力压迫,金钱代替了刀剑,成为社会权力的第一杠杆。……总之,和启蒙学者的华美预言比起来,由‘理性的胜利’建立起来的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竟是一幅令人极度失望的讽刺画。”这段话准确揭示了(  )
A.后现代主义文学产生的背景
B.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产生的背景
C.浪漫主义文学产生的背景
D.社会主义文学产生的背景
解析 当时知识分子对启蒙思想家设想的“理性王国”深感失望,努力寻找新的精神寄托。这种社会情绪反映在文学创作领域,就产生了浪漫主义文学。
答案 C
7.欧·亨利是美国著名的短篇小说作家,他善于描写小人物的不幸命运,揭示资本主义社会的不平等与虚伪……在艺术上,他的小说常常以“带泪的微笑”和“辛酸的欢乐”打动读者,这种写法称为“欧·亨利笔法”。据此判断,“欧·亨利笔法”应该属于(  )
A.现实主义 B.浪漫主义
C.印象主义 D.现代主义
解析 现实主义最大的特点是关注社会问题,典型地再现社会风貌,深入剖析社会生活的本质,揭露和批判社会的罪恶,而“欧·亨利笔法”正符合此特征。
答案 A
8.《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是海涅重要的政治讽刺诗,是欧洲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欧洲浪漫主义文学兴起的原因是(  )
A.资本原始积累时期社会意识的影响
B.工业革命和社会阶级关系的变化
C.垄断资本主义时期社会矛盾激化
D.人类对启蒙思想家设想的“理想王国”的失望和对资本主义社会秩序的不满
解析 文化具有鲜明的时代性,18世纪末至19世纪30年代的欧洲,社会现实与启蒙思想家所描绘的美好蓝图差距太大,人们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反映在文学作品中表现为浪漫主义。
答案 D
9.1913年,泰戈尔凭借其著名长诗《吉檀迦利》荣获了诺贝尔文学奖。得奖评语这样写道:“由于他那至为敏锐、清新与优美的诗;这诗出之以高超的技巧,并由他自己用英文表达出来,使他那充满诗意的思想业已成为西方文学的一部分。”材料反映了当时世界文学发展的特点是(  )
A.东方文学开始占据主流地位
B.东西方文学已融为一体
C.东西方文化的融合
D.东方文化从属于西方文化
解析 20世纪初西方文学仍然占据世界文学的主流地位,A项不正确;东方文学有自己的独立性,并未与西方文学融为一体,B项错误;东西方文化不存在隶属关系,D项错误;材料表明东西方文化的融合以及东方文化得到世界的承认,C项正确。
答案 C
10.18世纪末19世纪初西方某文学流派“以艺术的方式描摹了这一特定时代人的激荡、亢奋而敏感、纤弱的心灵世界,展现了有着强烈个性扩张欲望的自我”。其创作风格是(  )
A.浪漫主义 B.现实主义
C.古典主义 D.理性主义
解析 浪漫主义文学产生于18世纪末19世纪初,体现了知识分子对启蒙思想家设想的“理性王国”的失望,表现为发掘人类的感情世界,在创作风格上比较夸张,想象丰富,符合材料描述的特点。
答案 A
11.19世纪上半叶,英国著名诗人华兹华斯对当时社会强烈不满,却又否定文学反映现实的社会作用。他强调作家的主观想象力,认为诗歌应该是人的强烈情感的自然流露。华兹华斯的作品应该属于(  )
A.古典主义 B.浪漫主义
C.现实主义 D.现代主义
解析 注意材料信息“19世纪上半叶”,其特点是“强调作家的主观想象力”“诗歌应该是人的强烈情感的自然流露”,符合浪漫主义文学出现的时间和特征。
答案 B
12.当沉浸于对文艺复兴时期的思索中时,人们能够回想起探索与发现的诸种辉煌成就……看起来仿佛是在每一个方面,人类行动的疆界都变得更为广阔。能反映此观点的是(  )
①哥伦布发现新大陆 ②马丁·路德倡导宗教改革
③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 ④拜伦的《唐璜》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 拜伦的《唐璜》反映的是18世纪后期至19世纪中叶人们对资产阶级革命后现实社会的不满,与题意不符,排除④。哥伦布发现新大陆、马丁·路德倡导宗教改革、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都属于文艺复兴的影响。①②③均符合题意。
答案 A
13.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
材料四 恩格斯说,巴尔扎克的作品“汇集了法国社会的全部历史,从我这里,甚至在经济细节方面所学到的东西,也要比从当时所有职业的历史学家、经济学家和统计学家那里学到的东西还要多”。
(1)材料一所反映的内容是哪国哪位作家的代表作?它所代表的文学流派的主要特点有哪些?
(2)材料四中恩格斯为什么这样评价巴尔扎克的作品?体现了什么文学流派?
(3)依据上述材料,指出19世纪以来世界主要的文学流派。
(4)不同文学流派产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解析 第(1)问明确《巴黎圣母院》是法国作家雨果的浪漫主义作品,联系教材所学可概括其特点。第(2)问要求回答巴尔扎克《人间喜剧》的特点。第(3)问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回答。第(4)问要从社会政治、经济对文学的影响角度分析。
答案 (1)法国的雨果。特点:深入发掘人类的感情世界,塑造鲜明的人物形象;构思丰富、戏剧情节跌宕起伏。
(2)原因:其《人间喜剧》从不同侧面展现了法国的全部社会生活,堪称资本主义社会的“社会百科全书”。流派:现实主义文学。
(3)浪漫主义文学、现实主义文学、民族文学、现代主义文学和苏联社会主义文学。
(4)文学是一定时期的政治、经济的反映。
14.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1913年,泰戈尔凭借其著名长诗《吉檀迦利》荣获了诺贝尔文学奖。得奖评语这样写道:“由于他那至为敏锐、清新与优美的诗;这诗出之以高超的技巧,并由他自己用英文表达出来,使他那充满诗意的思想业已成为西方文学的一部分。”
材料二 从19世纪中叶起,在文化领域,人为的、地理上的界限逐渐被淡化,世界各种文化之间的交流、融合不断加强……20世纪50年代以后,世界各个国家、民族和地区的文化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传播、交流着。
——人民版《历史》必修三
(1)材料一反映了当时世界文学发展的什么特点?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别指出促使两个时期文化交流加速的原因。
(3)面对19世纪中期以来的世界文化交流,有人认为这是资本主义国家对亚、非、拉等国的文化侵略,应该抵制;也有人认为这是不同文化的碰撞、融合,被侵略国家应当有选择地吸收外来文化,发展本国文化。你认为哪种说法更合理?请就这一问题谈谈你的看法。
解析 第(1)问要注意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进行分析提炼。第(2)问要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第(3)问难度较大,首先判断观念的正误,然后就这个观点谈自己的看法。
答案 (1)东西方文化的融合;东方文化得到世界的承认。
(2)19世纪中叶:工业革命;资本主义的全球扩张。20世纪50年代后: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全球化浪潮的迅猛发展。
(3)第二种说法。看法:资本主义文化既有精华,又有糟粕;被侵略国家要辩证地看待外来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交流中充实和发展自己。
双基限时练(二十三) 美术的辉煌
1.主张绘画要选择严峻的重大事件为题材,注重画面的严整和谐,强调理性,这一特点属于(  )
A.新古典主义美术 B.浪漫主义美术
C.现实主义美术 D.现代主义美术
解析 材料所述符合新古典主义美术的特征。
答案 A
2.对下面作品表述正确的是(  )
①此作品具有浪漫主义绘画特色 ②是现实主义代表作品 ③反映了劳动人民的苦难生活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④强调理性,注重画面的严整和谐
A.①② B.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解析 考查对现实主义美术的掌握。图片展示的是俄国画家列宾的现实主义力作《伏尔加河上的纤夫》,深刻展现了俄国的社会现实,对劳动人民寄予了深切同情,表达了他们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渴望,②③符合对作品的评述。①④是新古典主义绘画的特点。
答案 B
3.1937年,著名画家毕加索在展出画作《格尔尼卡》时,一名德国军官问:“先生,这是您的杰作吗?”毕加索反讥道:“不,先生,这是你们的杰作。”这幅画揭露的德国法西斯的暴行是(  )
A.枪杀法国和平居民 B.屠杀西班牙无辜居民
C.侵占捷克斯洛伐克 D.大规模屠杀犹太人
解析 西班牙画家毕加索的《格尔尼卡》控诉了德国法西斯轰炸西班牙城市格尔尼卡、屠杀无辜平民的罪行。
答案 B
4.下图是塞尚的名作《樱桃和桃子》,在强烈的黑与白、冷与暖的色彩反差中,画家表现出所画物品的冷漠、凝重与僵硬。下列作品中与此作品艺术风格相似的是(  )
A.达·芬奇《蒙娜丽莎》
B.《清明上河图》
C.毕加索《格尔尼卡》
D.凡高的《向日葵》
解析 作品充分运用光线和色彩的变化表现事物,符合印象派绘画的特点。
答案 D
5.“从19世纪30年代后期开始,新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之间的冲突被另一个问题所取代,即对艺术的社会价值的疑问,人们想‘如实’地表现这个世界。”下列作品能“‘如实’地表现这个世界”的是(  )
A.《老人与海》 B.《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C.《马拉之死》 D.《向日葵》
解析 “‘如实’地表现这个世界”指注重表现社会现实,这是现实主义的特点,B项正确。A项是现代主义文学,C项是新古典主义绘画,D项是印象派作品。
答案 B
6.现实主义指艺术的创作方法,也指艺术的具体表现手法,它以真实地表现现实生活为旗号。下列作品属于这一流派的是(  )
解析 A项是荷兰印象派画家凡高的作品《向日葵》;B项是法国画家德拉克洛瓦的浪漫主义作品《自由引导人民》;C项是俄国画家列宾的《伏尔加河上的纤夫》,是现实主义美术的代表;D项是西班牙现代主义画家毕加索的名作《格尔尼卡》。
答案 C
7.“反对用具体形象反映现实,而主张用抽象的语言——颜色和几何图形来表现艺术家主观心灵”,体现该主张的美术流派属于(  )
A.新古典主义 B.浪漫主义
C.现实主义 D.现代主义
解析 用“颜色和几何图形来表现艺术家主观心灵”,说明这种美术流派善于运用夸张扭曲的线条表现主观感受,符合现代主义美术的特点。
答案 D
8.图①、图②为某著名画家的两幅作品。作品反映出该画家力图(  )
A.以写实的方法表现客观世界
B.以夸张的形式表现主观内心感受
C.以严整和谐的画面表现理性
D.以奔放的笔法和色彩表现感情
解析 这两幅作品为现代主义流派的作品。现代主义美术反传统和反理性,重视艺术家内心的“自我感受”和“自我表现”,流露出艺术家愤怒、消极、悲观、失望等各式各样的复杂心理,是与传统美术迥然不同的美术流派,只有B项符合题意。
答案 B
9.下面这幅名为《梦》的名画被美国一位亿万富翁收藏。根据这幅画的艺术风格,其作者应是(  )
A.莫奈 B.塞尚
C.凡高 D.毕加索
解析 从作品特点看,作者采用了夸张、变形和抽象的表现方法,属于现代主义美术的特征。A、B、C三项中的人物均是印象派画家,毕加索是最有影响力的现代主义美术大师之一。
答案 D
10.19世纪诞生的印象主义绘画,追求光色变化中表现对象的整体感。下列图片中,属于后期印象主义绘画代表作的有(  )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③ D.②③④
解析 《向日葵》和《星月夜》是后期印象派画家凡高的作品,《有藤椅的静物》和《弹曼陀铃的少女》是现代主义画家毕加索的作品。印象主义绘画的特点是强调色彩的运用和变化,而现代主义美术则大胆采用夸张、变形的抽象表现手法。
答案 C
11.“对建立在理性基础上的工业社会表示怀疑,不屑于表面的客观真实,致力于探索离奇别致的形式技巧。”具有这一创作精神的作者是(  )
A.雪莱 B.毕加索
C.贝多芬 D.巴尔扎克
解析 本题考查对文学艺术流派特点及其代表人物的掌握。“致力于探索离奇别致的形式技巧”表明该作者采用的是反传统的艺术手法;“对建立在理性基础上的工业社会表示怀疑”反映了人们对工业化带来的紧张感的疑惧,这符合现代主义绘画的特征,毕加索是这一流派的代表人物。雪莱是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巴尔扎克是现实主义文学大师,贝多芬则是德国古典音乐巅峰人物和浪漫主义音乐的开创者。
答案 B
12.“我不会画天使,因为我从来没有见过他们”是19世纪法国画家库尔贝的名言,他的画风属于(  )
A.古典主义 B.现实主义
C.印象主义 D.现代主义
解析 从库尔贝的名言可知他的绘画注重描绘现实生活,这属于现实绘画的特点。古典主义是19世纪以前的美术流派,排除A项;印象画派注重主观感受,充分利用光与色进行“写意”;而现代主义画派则多采用夸张、变形的艺术手法表现反传统的“自我感受”,C、D两项不符合其特点。
答案 B
13.文艺作品是反映社会现实的一面镜子。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两幅不同时期以圣母和圣婴为题材的宗教绘画作品
①       ②
材料二 恩格斯说:“和启蒙学者的华美预言比起来,由‘理性的胜利’建立起来的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竟是一幅令人极度失望的讽刺画。”
材料三 如图是1907年毕加索创作的作品《亚威农少女》。当时有人批评道:“(他)好像在表示我们应该换换口味,用麻屑和石蜡来代替我们吃惯的东西。”而直到30年后的1937年,《亚威农少女》的价值才为人们所认识,这一年它的转让价是240万美元。因为,这是毕加索对以往艺术方法的彻底诀别,成为了一个新的美术画派的风云人物。
(1)你认为材料一中哪一幅绘画作品是文艺复兴的产物?请说明你的理由。
(2)材料二“一幅令人极度失望的讽刺画”是指怎样的社会状况?它给欧洲文艺带来什么影响?
(3)材料三中“新的美术画派”有何特点?简要说明这一艺术流派出现的原因。
(4)综合上述问题,你能得出怎样的认识?
解析 第(1)问要注意结合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在艺术上的表现进行判断,图②明显体现了人性之善和人性之美。第(2)问实际回答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文艺出现的社会背景,结合教材内容总结即可。第(3)问属基础知识的再认再现。第(4)问要从文学艺术和政治、经济的关系角度作答。
答案 (1)图②。理由:图①带有中世纪呆板拘谨的宗教气息,神情呆滞,不可亲近;图②则洋溢着母性的慈爱和幸福,像是一位普通的母亲,展示了人性的美。
(2)状况:资本家对工人的奴役,资产阶级的黑暗统治,私欲横流的社会现象,使人们普遍感到失望。影响: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文学流派兴起。
(3)特点:对色彩和视角进行深入研究,采用夸张、变形与抽象的表现方法,大胆运用各种新材料。原因: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伴生产物,反映了西方进入垄断资本主义时代以后在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的重要变革,反映了这时人们极其复杂的思想情感和极为深刻的哲学思考。
(4)认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一定时期的文化是这一时期政治经济的产物,也反映了这一时期的政治经济状况。
14.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自由引导人民》
1830年7月,巴黎人民发动起义,推翻了封建复辟王朝。这幅画以这一历史事件为依据,表现了人民在反对封建专制斗争中的英雄主义精神。画面通过鲜明热烈的色调、错杂炫目的光彩、弥漫升腾的烟尘,烘托出人民不畏牺牲追求自由时的悲壮场景。
材料二 毕加索的代表作《格尔尼卡》,反映的是在1937年,西班牙的格尔尼卡小镇被德国法西斯空军夷为平地的历史事件。毕加索极为愤慨,对法西斯暴行表示强烈抗议。此画结合立体主义、现实主义和超现实主义风格表现痛苦、受难和兽性。
(1)《自由引导人民》体现了什么创作风格?这一风格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2)《格尔尼卡》体现了什么创作风格?概述这种风格的主要特征。
(3)上述两种风格的共同之处是什么?
答案 (1)浪漫主义美术。特别强调色彩的作用,使得画面丰富多彩,辉煌瑰丽。
(2)风格:现代主义美术。
特征:①反对传统和理性,重视艺术家的主观感受和表现形式。②采用夸张、变形和抽象的表现手法,大胆使用各式各样的新材料。
(3)反对理性,注重色彩的运用,通过特定的表现形式如色彩、线条、体积等来反映现实社会。
双基限时练(二十四) 音乐与影视艺术
1.《世界文化大全》提出,在近现代文学、美术和音乐的发展过程中,西方涌现出了一些连接不同时代、跨越不同艺术流派的桥梁式文学家、美术家和音乐家。以下历史人物中属于这一类型的是(  )
①雨果 ②海明威 ③毕加索 ④贝多芬
A.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 D.①②③
解析 注意限制语“连接不同时代、跨越不同艺术流派的桥梁式”,据所学知识,美国作家海明威在进行现实主义创作的同时,也奉献了大量现代主义作品;德意志音乐家贝多芬的晚期作品,是连接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音乐的桥梁,据此判断②④正确。
答案 A
2.卢梭、拜伦、普希金、贝多芬都被称为浪漫主义者,主要是因为他们(  )
A.具有前人所无法比拟的艺术成就
B.热衷于社会事务和社会改造
C.歌颂人的欲望和自然人性
D.强调个性的、想象的和情感的
解析 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浪漫主义的特点:作为创作方法和风格,浪漫主义在表现现实上,强调主观与主体性,侧重表现理想世界,把情感和想象提到创作的首位,常用热情奔放的语言、超越现实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塑造理想中的形象。
答案 D
3.某同学看到一张歌剧海报(如图),如果他去观看这场歌剧,他会(  )
①领略到19世纪欧洲歌剧的风采 ②直观地体会到浪漫主义音乐的感染性 ③感受圆舞曲优美的旋律 ④品味到通俗音乐给人们带来的快乐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①③
解析 《茶花女》是19世纪意大利音乐家威尔第创作的具有浪漫主义风格的歌剧,①②正确。《茶花女》不是圆舞曲,也不是通俗音乐,排除③④。
答案 A
4.甲壳虫乐队或译为披头士是世界音乐史上的一个奇迹,从来没有一个乐队赢得过如此热烈持久的来自世界各地的热潮,以至创造了一个时代。该乐队属于(  )
A.爵士乐 B.黑人音乐
C.摇滚乐 D.蓝调
解析 二战后,摇滚乐成为流行音乐的主流,20世纪60年代,摇滚乐在美国非常火爆,英国的披头士乐队在西方产生了巨大影响。
答案 C
5.由著名主持人毕福剑主持的《星光大道》是中央电视台综艺频道推出的一档大型综艺栏目。该栏目本着“百姓自娱自乐”的宗旨,突出大众参与性、娱乐性,力求为全国各地、各行各业的普通劳动者提供一个放声歌唱、展现自我的舞台。这体现了电视艺术的什么特点(  )
A.传递信息 B.教育功能
C.大众娱乐 D.社会教化
解析 由《星光大道》的宗旨“百姓自娱自乐”及其参与的广泛性来看,这主要体现了电视的大众娱乐功能。
答案 C
6.彼得·李伯庚在《欧洲文化史》中说:“莫扎特(1756—1791)的乐曲听众往往只是挤满一个客厅,而贝多芬的交响乐则是为音乐厅的上千听众而创作的。”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是(  )
A.共和制度的确立
B.封建等级观念被削弱
C.普通工人生活水平的提高
D.民主平等思想开始传播
解析 贝多芬生活的年代,封建等级观念受到启蒙思想的猛烈冲击,他的作品表达了反对封建专制,歌颂资本主义的思想感情。
答案 B
7.19世纪以来,音乐艺术逐渐从封建主义束缚和教会压抑下解放出来,走向更为广阔的社会阶层,更深刻地表现人性,从根本上说是因为(  )
A.资本主义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B.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
C.音乐家的不懈努力
D.人民群众的不断斗争
解析 一定时期的文化是一定时期的政治、经济在意识形态领域里的反映。19世纪是欧美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由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资产阶级日益在政治、经济上摆脱了封建主义的束缚,反映在艺术领域也有相同的社会特征。
答案 A
8.贝多芬于1804年创作完成《英雄交响曲》时,他在总谱的扉页上写有“献给拿破仑·波拿巴”的字样。后来,在听到拿破仑称帝的消息后,贝多芬把这一页撕掉了,并在同年10月出版时改成这样一个标题:“为纪念一位伟人而作的英雄交响曲。”贝多芬的这一举动表明了他的(  )
A.民主主义情怀 B.现实主义创作态度
C.民族主义情怀 D.个人英雄主义观念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材料的能力。从材料中看出,是因为拿破仑将共和国改为帝制,才导致了贝多芬撕献词的行动,体现了贝多芬反封建的思想和对民主的追求。
答案 A
9.维也纳新年音乐会是世界上最引人注目的年度音乐盛会,五大洲许多国家和地区的人们都在新年的第一天观看或收听音乐会。中国中央电视台转播维也纳新年音乐会已有20多年的历史了。这一文化盛况说明(  )
①音乐是没有国界的艺术 ②维也纳音乐是世界上最新潮、最流行的音乐 ③音乐艺术走向大众化 ④电视艺术的发展有利于音乐艺术的全球性传播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解析 材料反映了维也纳新年音乐会以电视为媒介,以音乐为纽带给世界人民带来了音乐盛会,①③④均正确。②表述不符合史实,排除。
答案 B
10.《2012》是一部关于全球毁灭的灾难电影,它讲述在2012年世界末日到来时,主人公以及世界各国人民挣扎求生的经历。该片投资超过两亿美元,2009年在全球105个国家和地区上映,首映当天全球票房已达到两亿美元。这说明电影艺术(  )
A.渗透了大国的强权意识和价值观
B.折射出基督教文明的永恒生命力
C.纯粹是投机商人赢利性商业炒作
D.能够唤起人类对自身命运的思考
解析 《2012》反映了当今全球生态环境恶化造成的灾难,人们对这部电影的普遍关注反映了人类对自身未来命运的思考。
答案 D
11.世界杯足球赛可谓全世界球迷的节日。1990年第十四届世界杯在意大利举办时,一个英国球迷去意大利为自己喜欢的球队助威。他可以(  )
①持欧盟护照进入意大利 ②在罗马街头观看比赛电视直播 ③和苏联球迷交换纪念品 ④收听北约轰炸南联盟的新闻
A.②③ B.①②
C.③④ D.①④
解析 本题考查知识的综合整合能力,其中涉及电视的发展过程。欧盟成立于1993年,排除①;电视直播技术在20世纪60年代已经出现并发展成熟,②可以实现;1990年苏联尚未解体,③可以实现;北约轰炸南联盟是在1999年,排除④。
答案 A
12.音乐电视起源于美国。刚传入拉丁美洲时,当地的节目主持人把西班牙语和英语夹杂一起说,引起了“外国文化入侵”之类的批评。但是到20世纪90年代,人们注意到音乐电视使拉美国家之间彼此更加关注,文化共享的程度也增加了。据此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
A.拉美和美国的现代化相互促进
B.科技的进步促进文化交流
C.殖民主义的历史影响依然存在
D.电视是影响较大的传播工具
解析 材料只是说明了拉美国家对音乐电视逐渐接受并促进拉美国家之间交流的史实,没有体现拉美和美国现代化相互促进的信息,据此判断A项错误,B、D两项正确;“外国文化入侵”的说法说明C项正确。
答案 A
13.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末20世纪初,第二次工业革命更加密切了世界各国的联系,东西方文化在经过激烈碰撞之后,逐渐打破了隔离的坚冰,获得共同发展。两次世界大战使人们越来越深刻地意识到和平与发展的重要性,开始更加积极友好地交流、沟通。同时,第三次科技革命极大地促进了世界各地区之间的交往,使文化的传播突破了空间与时代的限制,出现了全球化的趋势。好莱坞电影、风靡全球的摇滚乐……这些都突出表现了不同文化在全球范围内的认同与共享。
材料二 20世纪50年代是美国青少年的反叛时代,“甲壳虫”“滚石”和“猫王”是他们的超级巨星。“猫王”普莱斯利是20世纪美国流行音乐领域最重要的人物之一,他为摇滚乐在世界的流行作出了贡献。
材料三 1985年1月,美国洛杉矶。50名美国最有声望的歌星聚集在这里。为了拯救在饥饿和死亡线上挣扎的非洲人民,他们要进行一次空前的合作——录制一张唱片进行募捐。这张唱片就是后来曾轰动世界的《四海一家》。1985年4月5日,为了非洲赈灾事业,世界各地有8 000多个电台同时播放《四海一家》:“我们做出一个选择,我们献身于人类,我们对非洲发生的事不能坐视不理。否则,我们就是泯灭自己的良心,那将是最可怕的死亡。”
(1)面对世界文化的全球化趋势,我们应怎样对待本民族文化和世界其他地区的文化?
(2)有人称赞摇滚乐有时代气息,有人反对,说它对青年人带来不良影响。你怎么认为?
(3)结合材料三,请你谈谈音乐具有怎样的作用?
解析 第(1)问首先要明确“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其次要认识到只有把民族文化融入到世界文化之中,民族文化才有更强大的生命力,用辩证的观点看待双方的关系。第(2)问要注意区分摇滚乐的积极作用与消极影响。第(3)问要结合材料,从音乐的娱乐功能、传递信息的功能、社会教化功能等角度进行总结。
答案 (1)没有民族文化,就没有世界文化。各民族的文化保持自己的民族特色,才会更具有生命力;同时要以更加积极、开放的态度吸收其他民族、国家和地区的优秀文化成果,共同促进世界多元文化的发展。
(2)两种说法都有道理。一方面,摇滚乐的内容、节奏中蕴含着永恒的力量、激情和信念,反映了二战后美国青年的情趣追求,带有时代性;另一方面,摇滚乐的演奏者着装奇特、行为怪异、吸毒等生活方式使摇滚乐有着享乐、自我膨胀和堕落的一面,给青年人不良的影响。
(3)唤醒社会良知;传递信息;表达喜怒哀乐;提供娱乐。
14.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突然之间……有什么东西发出的声响,画面在抖动,你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我们面前沸腾着奇妙的生活……突然之间,它消失了。我们面前呈现……一块白色的银幕,看来上面什么都没有了。
——高尔基
材料二 1960年,美国总统选举,总统候选人辩论通过电视向全国转播。民主党候选人肯尼迪年轻有为、整洁干练,给电视观众留下了比对手更好的印象,而收音机听众却感觉其对手即尼克松表现更佳。
(1)材料一描述的是什么现象?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艺术兴起的原因。
(2)材料二中的电视是何时发明的?材料反映了电视的什么功能?
(3)以上两种艺术形式对人类生活有什么影响?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解读材料和理解分析问题能力。第(1)问通过阅读材料不难知道是电影放映,“原因”要结合所学知识,注意全面作答,包括经济的、精神的、时代的种种背景或条件;第(2)问属于记忆性问题;第(3)问主要考查电影和电视艺术的影响。
答案 (1)电影放映。原因:19世纪晚期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进行,使人类社会进入电气时代,为电影诞生提供了物质基础;人类社会发生巨大变化,人类新的精神需求为其诞生提供了精神动力;商业利益的驱动为其诞生提供了物质动力。
(2)20世纪20年代中期。传播资讯。
(3)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文化生活;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理念;对人们的日常生活乃至世界政治、经济、文化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也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