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八上第一章 第5节 物质的溶解第4课时 溶质的质量分数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教版科学八上第一章 第5节 物质的溶解第4课时 溶质的质量分数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13.9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2-08-17 11:31:10

文档简介

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浙教版科学八上第一章 第5节 物质的溶解第4课时 溶质的质量分数
一、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
1.下列氯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是15%的是(  )
A.100 g水中溶解15 g氯化钠
B.氯化钠与水按15∶85的质量比形成的溶液
C.100 g溶液中含15 g氯化钠
D.30 g氯化钠溶解于170 g水中所形成的溶液
2.从10 g质量分数为10%的硝酸钾溶液中取出5 g,那么剩下的5 g硝酸钾溶液的质量分数为(  )
A.1% B.90% C.10% D.11.1%
3.在一定的温度下,某物质的溶解度为S g,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A%,则S与A在数值上的关系是(  )
A.S=A B.SA D.无法确定
4.常温下将6 g氯化钠完全溶于54 g水中,将所得溶液均分成6份,请完成下列计算:
(1)第一份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
(2)第二份溶液中再加10 g水,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
(3)第三份溶液中再加1 g氯化钠,若要使溶质的质量分数保持不变,则需加水   g。
二、溶液的配制
5.要配制100 g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除了需要托盘天平和量筒外,还需要用到的一组仪器是 (  )
A.烧杯、试管、玻璃棒 B.烧杯、胶头滴管、玻璃棒
C.烧杯、胶头滴管、漏斗 D.烧杯、酒精灯、玻璃棒
6.已知医用碘酒中碘的质量分数为2%,10 g碘可配制这种碘酒   g,156.8 g酒精可配制这种碘酒   g。
7.
(1)已知:水的密度为1.0 g/mL,实验室欲配制100 g 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需要称取氯化钠5 g,需要量取水   。
(2)配制的操作示意图如图所示,该实验的正确操作顺序为   (填字母)。
(3)上述操作A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加快氯化钠的溶解。
(4)经检测,所配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小,其原因可能是   (填序号)。
①氯化钠固体不纯
②称量时,砝码端忘垫质量相同的纸片
③量取水时,仰视读数
④装瓶时,有少量溶液洒出
8.实验室用硝酸钾固体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3%的硝酸钾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用50 mL量筒量取水
B.将固体放于托盘天平的右盘称取
C.将固体直接投入量筒中溶解
D.将配制好的溶液装入贴有标签(如图)的试剂瓶中,塞好瓶塞
9.向200 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蔗糖溶液中加入200 g水,搅拌后把所得溶液倒出一半,剩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  )
A.10% B.5% C.2.5% D.20%
10.20 ℃时,在三个各盛有100 g水的容器中分别加入甲、乙、丙三种纯净物(不含结晶水,也不与水反应)各10 g,充分溶解后,情况如下表所示,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物 质 甲 乙 丙
未溶解固体的质量/g 7 0 3
A. 所得溶液可能都是饱和溶液
B.三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乙>丙>甲
C.升高温度,三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都会改变
D.20 ℃时,甲的溶解度最小
11.有10%的食盐水100 g,要使其溶质质量分数变为20%,有三种方法可以达到目的,请填空。
(1)继续加入质量为   g的食盐。
(2)恒温蒸发质量为   g的水。
(3)与溶质质量分数大于20%的浓食盐溶液混合,若加入25%的食盐水,则混入溶液的质量为   g。
12.如图所示为蒸发氯化钠溶液的过程,其中①→②→③为恒温蒸发过程,③→④为升温蒸发过程,②溶液恰好为饱和状态。分析实验过程,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①→②过程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保持不变
B.②→③过程中,氯化钠的溶解度不断增大
C.③→④过程中,水的质量分数不断增大
D.②→④过程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先不变后增大
13.在室温条件下,对100 mL氯化钠饱和溶液进行如图所示操作。
(1)最终甲、乙两烧杯中的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的是   。
(2)向乙烧杯中加入50 mL水的过程中,下列这些量逐渐减小的是   (填序号)。
①溶解度 ②溶质质量分数
③溶剂的质量 ④溶液的密度
14.A、B、C三只烧杯中分别装入等质量的水,在相同温度下,向三只烧杯中分别加入25 g、10 g、5 g同种固体物质,充分溶解后,静置,现象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填烧杯字母)。
(1)A,B,C三只烧杯中的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的是   。
(2)A、B、C三只烧杯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   。
15.现有100
g溶质质量分数为15%的硝酸钾溶液,欲使其溶质质量分数增大到30%,当分别采取下列措施时,试计算:
(1)需向此溶液中加入多少克硝酸钾 (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2)需蒸发掉多少克水
(3)需向此溶液中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50%的硝酸钾溶液多少克
三、自|我|提|升
16.某温度下,将440 g A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水溶液分成等质量的2份。向第一份溶液中加入9 g A物质,充分搅拌,还有1 g固体不能溶解;将第二份溶液蒸发40 g水,并恢复到原温度,溶液恰好饱和(无A析出),则A物质在该温度下的溶解度是多少 原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 (保留小数点后2位)
17.一定温度下,将425 g含有B物质的溶液蒸发300 g水后,溶液恰好饱和;若另取85 g原溶液,加入25 g B物质和40 g水充分搅拌后,溶液也恰好饱和。求该温度下B物质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知识点】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
【解析】【分析】溶质质量分数=。
【解答】A.100 g水中溶解15 g氯化钠,溶质质量分数为:,故A符合题意;
B.氯化钠与水按15∶85的质量比形成的溶液,那么溶质这里分数为:,故B不合题意;
C.100 g溶液中含15 g氯化钠,那么溶质质量分数:,故C不合题意;
D.30 g氯化钠溶解于170 g水中所形成的溶液,那么溶质质量分数:,故D不合题意。
故选A。
2.【答案】C
【知识点】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
【解析】【分析】根据溶液的特点分析判断。
【解答】溶液具有均一性,即各个部分的性质完全相同,因此剩下5g的硝酸钾溶液的质量分数不变,还是10%。
故选C。
3.【答案】C
【知识点】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
【解析】【分析】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解答】根据溶质质量分数的定义得到:;

100S=AS+100A;
则100S>100A;
即S>A。
故选C。
4.【答案】(1)10%
(2)5%
(3)9
【知识点】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
【解析】【分析】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所以将溶液分成六等份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变,然后再根据溶质的质量分数计算公式进行计算。
【解答】60℃时,将6g硝酸钾溶于54 g水中,
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将溶液分成六等份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变。每份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1g,溶液的质量为10g。
(1)溶液具有均一稳定性,所以第一份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10%。
(2)第三份溶液中再加10g水,
其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3)第六份溶液中加1g食盐,若要使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设加入的水的质量为z,

解得:z=9g。
5.【答案】B
【知识点】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
【解析】【分析】根据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溶液的实验过程分析判断。
【解答】要配制100 g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需要用托盘天平测出5g氯化钠,用量筒和胶头滴管测出95mL的水,再将水和氯化钠放入烧杯中,用玻璃棒不断搅拌而得到溶液,故B正确,而A、C、D错误。
故选B。
6.【答案】500;160
【知识点】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
【解析】【分析】(1)溶液的质量=溶质质量÷溶质质量分数;
(2)如果溶质质量分数为2%,那么溶剂占溶液总质量的(1-2%),据此计算出碘酒的质量。
【解答】(1)10g碘可配制这种碘酒的质量为:10g÷2%=500g;
(2)156.8g酒精可配制这种酒精的质量为:156.8g÷(1-2%)=160g。
7.【答案】(1)95 mL
(2)CBDEA
(3)搅拌
(4)①②③
【知识点】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
【解析】【分析】(1)用溶液质量减去溶质质量得到水的质量,再根据密度公式计算水的体积;
(2)根据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实验过程解答;
(3)根据溶解操作中玻璃棒的用途解答;
(4)根据溶质质量分数=可知,溶质质量分数偏小,要么是溶质质量偏小,要么是溶剂质量偏小,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1)需要加水的质量为:100g-5g=95g,需要加水的体积为:;
(2)要配制100 g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首先要计算配制溶液所需氯化钠的质量和水的体积,再称量所需的氯化钠并量取所需的水,最后进行溶解,该实验的正确操作顺序为CBDEA。
(3)步骤A为溶解操作,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加快氯化钠的溶解。
(4)①氯化钠固体不纯,会造成实际所取的氯化钠的质量偏小,使溶质质量分数偏小,故①符合题意;
②称量时,砝码端忘垫质量相同的纸片,会造成实际所取的氯化钠的质量偏小,使溶质质量分数偏小,故②符合题意;
③量取水时,仰视读数,读数会比实际液体的体积小,造成实际量取的水的体积偏大,使溶质质量分数偏小,故③符合题意;
④溶液具有均一性,装瓶时,有少量溶液洒出,溶质质量分数不变,故④不合题意。
故选①②③。
8.【答案】D
【知识点】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
【解析】【分析】根据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溶液的实验过程分析判断。
【解答】A.需要硝酸钾的质量为:100g×3%=3g,需要水的质量为:100g-3g=97g,那么需要量取水的体积为97mL>50mL,不能一次量取完成,则这个量筒不合适,故A错误;
B.应该将硝酸钾固体放于天平的左盘,而砝码放在右盘,故B错误;
C.量筒不能用于反应或者配制溶液,故C错误;
D.硝酸钾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3%,将配制好的溶液装入贴有如图标签的试剂瓶中,塞好瓶塞,故D正确。
故选D。
9.【答案】B
【知识点】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
【解析】【分析】根据溶质质量分数=计算即可。、
【解答】200g质量分数为10%的蔗糖溶液中溶质质量为:200g×10%=20g;
加入200g水后溶液质量为:200g+200g=400g;
那么此时溶质质量分数为:;
溶液具有均一性,则剩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变,还是5%。
故选B。
10.【答案】C
【知识点】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固体溶解度的概念;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
【解析】【分析】(1)如果溶液中存在未溶的固体,那么溶液肯定饱和;如果溶液中没有未溶的固体,那么无法确定是否饱和;
(2)溶质质量分数=;
(3)根据溶解度和温度的变化关系判断;
(4)在相同条件下,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越大,溶解度越大。
【解答】A.甲和丙中都存在未溶的固体,则甲和丙肯定饱和。而乙中没有未溶的固体,那么它可能饱和,也可能不饱和,故A正确不合题意;
B.根据表格可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别为3g,10g和7g,而溶剂的质量相同,根据“溶质质量分数=”可知,溶质质量分数大小:乙>丙>甲,故B正确不合题意;
C.如果它们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那么升高温度后,溶质和溶剂的质量保持不变,那么溶质质量分数保持不变,故C错误符合题意;
D.根据表格可知,在相同条件下,甲的溶质质量最小,则甲的溶解度最小,故D正确不合题意。
故选C。
11.【答案】(1)12.5
(2)50
(3)200
【知识点】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
【解析】【分析】(1)可以增加溶质,首先用100g×溶质质量分数计算出原来溶质质量,再加加的食盐的质量得到现在的溶质质量。然后用100g加上填加的食盐质量得到现在溶液质量,最后根据“溶质质量分数=”列出方程计算即可。
(2)可以蒸发溶剂,首先用100g×溶质质量分数计算出原来溶质质量,再用100g减去需要蒸发水的质量得到现在的溶液质量,最后根据“溶质质量分数=”列方程计算。
(3)首先根据“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分数”分别计算出100g溶液和加入25%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然后将它们相加得到现在溶质质量。再将两个溶液质量相加得到溶液的总质量,最后根据“溶质质量分数=”列方程计算即可。
【解答】(1)设需要加入食盐的质量为x,

解得:x=12.5g;
(2)设恒温蒸发水的质量为y,

解得:y=50g;
(3)设混入溶液的质量为z,

解得:z=200g。
12.【答案】D
【知识点】溶解度的影响因素;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
【解析】【分析】(1)(4)溶质质量分数=;
(2)根据溶解度的影响因素判断;
(3)水的质量分数=。
【解答】A.从①→②的过程中,溶质的质量不变,而溶剂的质量减小,根据“溶质质量分数=”可知,氯化钠的溶质质量分数增大,故A错误;
B.从②→③的过程中,溶液的温度不变,则氯化钠的溶解度不变,故B错误;
C.从③→④的过程中,氯化钠的溶解度增大,则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增大,因此水的质量分数不断减小,故C错误;
D.②和③是同一温度下的氯化钠的饱和溶液,则溶质质量分数相等,结合C中的分析可知,从②→④的过程中,氯化钠的溶质质量分数先不变再增大,故D正确。
故选D。
13.【答案】(1)甲
(2)②④
【知识点】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固体溶解度的概念;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
【解析】【分析】(1)根据溶液的均一性分析解答;
(2)①根据溶解度的影响因素判断;
②溶质质量分数=;
③分析水的质量变化即可;
④加入密度大的物质,则混合物的密度增大;加入密度小的物质,则混合物的密度减小。
【解答】(1)原来的100mL氯化钠溶液是饱和的,根据溶液的均一性可知,将其分成两杯50mL的溶液后,它们依然饱和,即溶液甲肯定是饱和溶液。在溶液乙中加入50mL水后,它由饱和溶液转化为不饱和溶液。
(2)①氯化钠的溶解度与温度有关,即温度不变,氯化钠的溶解度不变,故①不合题意;
②③溶质质量不变,而溶剂质量变大,根据“溶质质量分数=”可知,溶质质量分数减小,故②符合题意,③不合题意;
④盐水中加入水后会被稀释,即浓度减小,因此密度减小,故④符合题意。
故选②④。
14.【答案】(1)C
(2)A≥B>C
【知识点】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
【解析】【分析】(1)如果溶液中存在未溶的固体,那么溶液肯定饱和;如果没有未溶的固体,那么无法判断是否饱和。
(2)根据溶质质量分数=分析。
【解答】(1)根据图片可知,同样质量的水中加入10g物质时都没有固体剩余,那么B可能饱和,也可能不饱和。因为5g<10g,所以无论前者是否饱和,而加入5g物质时溶液肯定不饱和,故选C。
(2)相同温度下,该物质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肯定大于不饱和溶液的融资质量分数。根据图片可知,A中存在未溶的固体,那么A肯定为饱和溶液,而溶液B可能饱和可能不饱和,而溶液C肯定不饱和,那么溶质质量分数关系为:A≥B>C。
15.【答案】(1)解:设加入硝酸钾的质量为x。则 ×100%=30%,x≈21.4 g
答:需向此溶液中加入21.4 g硝酸钾
(2)解:设蒸发水的质量为y。则 ×100%=30%,y=50 g
答:需蒸发掉50 g水
(3)解:设需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50%的硝酸钾溶液的质量为k。则 ×100%=30%,k=75 g。
答:需向此溶液中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50%的硝酸钾溶液75 g。
【知识点】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
【解析】【分析】(1)可以增加溶质硝酸钾,首先用100g×溶质质量分数计算出原来溶质质量,再加上需要添加的硝酸钾的质量得到现在的溶质质量。然后用100g加上填加的硝酸钾质量得到现在溶液质量,最后根据“溶质质量分数=”列出方程计算即可。
(2)可以蒸发溶剂,首先用100g×溶质质量分数计算出原来溶质质量,再用100g减去需要蒸发水的质量得到现在的溶液质量,最后根据“溶质质量分数=”列方程计算。
(3)首先根据“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分数”分别计算出100g溶液和加入50%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然后将它们相加得到现在溶质质量。再将两个溶液质量相加得到溶液的总质量,最后根据“溶质质量分数=”列方程计算即可。
16.【答案】解:由题意知,40 g水中溶解9 g-1 g=8 g 溶质A,形成的溶液恰好饱和,设此温度下A的溶解度是S。则 = ,S=20 g。
设第二份220 g溶液中溶质A的质量为x。
则 = ,x=30 g。
原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100%≈13.64%。
答:A物质在该温度下的溶解度是20 g,原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3.64%。
【知识点】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
【解析】【分析】(1)在同一温度下,同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即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由题意知,40 g水中溶解9 g-1 g=8 g 溶质A,形成的溶液恰好饱和,根据前面的关系结合“溶质质量分数=”列出方程计算出该物质的溶解度。
(2)第二份溶液的质量为220g,蒸发掉40g水得到饱和溶液,根据(1)中的关系列出方程,可以计算出其中的溶质质量,最后根据“溶质质量分数=”计算原来溶液中的溶质质量分数即可。
17.【答案】解:设原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x。
=
x=25 g
则该温度下B物质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100%=20%。
答:该温度下B物质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0%
【知识点】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
【解析】【分析】在相同温度下,同种物质的溶解度相同,即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在第一种情况中,425g溶液蒸发300g水达到饱和。在第二种情况中,取出的85g溶液占原溶液质量的几分之几,那么其中的溶质质量就是原来溶质质量的几分之几,据此计算出其中的溶质质量再加上25g得到现在的溶质质量;将取出的溶液质量+B物质质量+水的质量得到溶液的总质量,然后根据溶质质量分数相等列出方程计算出原来溶液中的溶质质量,最后再计算B物质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即可。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浙教版科学八上第一章 第5节 物质的溶解第4课时 溶质的质量分数
一、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
1.下列氯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是15%的是(  )
A.100 g水中溶解15 g氯化钠
B.氯化钠与水按15∶85的质量比形成的溶液
C.100 g溶液中含15 g氯化钠
D.30 g氯化钠溶解于170 g水中所形成的溶液
【答案】A
【知识点】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
【解析】【分析】溶质质量分数=。
【解答】A.100 g水中溶解15 g氯化钠,溶质质量分数为:,故A符合题意;
B.氯化钠与水按15∶85的质量比形成的溶液,那么溶质这里分数为:,故B不合题意;
C.100 g溶液中含15 g氯化钠,那么溶质质量分数:,故C不合题意;
D.30 g氯化钠溶解于170 g水中所形成的溶液,那么溶质质量分数:,故D不合题意。
故选A。
2.从10 g质量分数为10%的硝酸钾溶液中取出5 g,那么剩下的5 g硝酸钾溶液的质量分数为(  )
A.1% B.90% C.10% D.11.1%
【答案】C
【知识点】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
【解析】【分析】根据溶液的特点分析判断。
【解答】溶液具有均一性,即各个部分的性质完全相同,因此剩下5g的硝酸钾溶液的质量分数不变,还是10%。
故选C。
3.在一定的温度下,某物质的溶解度为S g,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A%,则S与A在数值上的关系是(  )
A.S=A B.S
A D.无法确定
【答案】C
【知识点】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
【解析】【分析】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解答】根据溶质质量分数的定义得到:;

100S=AS+100A;
则100S>100A;
即S>A。
故选C。
4.常温下将6 g氯化钠完全溶于54 g水中,将所得溶液均分成6份,请完成下列计算:
(1)第一份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
(2)第二份溶液中再加10 g水,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
(3)第三份溶液中再加1 g氯化钠,若要使溶质的质量分数保持不变,则需加水   g。
【答案】(1)10%
(2)5%
(3)9
【知识点】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
【解析】【分析】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所以将溶液分成六等份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变,然后再根据溶质的质量分数计算公式进行计算。
【解答】60℃时,将6g硝酸钾溶于54 g水中,
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将溶液分成六等份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变。每份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1g,溶液的质量为10g。
(1)溶液具有均一稳定性,所以第一份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10%。
(2)第三份溶液中再加10g水,
其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3)第六份溶液中加1g食盐,若要使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设加入的水的质量为z,

解得:z=9g。
二、溶液的配制
5.要配制100 g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除了需要托盘天平和量筒外,还需要用到的一组仪器是 (  )
A.烧杯、试管、玻璃棒 B.烧杯、胶头滴管、玻璃棒
C.烧杯、胶头滴管、漏斗 D.烧杯、酒精灯、玻璃棒
【答案】B
【知识点】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
【解析】【分析】根据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溶液的实验过程分析判断。
【解答】要配制100 g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需要用托盘天平测出5g氯化钠,用量筒和胶头滴管测出95mL的水,再将水和氯化钠放入烧杯中,用玻璃棒不断搅拌而得到溶液,故B正确,而A、C、D错误。
故选B。
6.已知医用碘酒中碘的质量分数为2%,10 g碘可配制这种碘酒   g,156.8 g酒精可配制这种碘酒   g。
【答案】500;160
【知识点】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
【解析】【分析】(1)溶液的质量=溶质质量÷溶质质量分数;
(2)如果溶质质量分数为2%,那么溶剂占溶液总质量的(1-2%),据此计算出碘酒的质量。
【解答】(1)10g碘可配制这种碘酒的质量为:10g÷2%=500g;
(2)156.8g酒精可配制这种酒精的质量为:156.8g÷(1-2%)=160g。
7.
(1)已知:水的密度为1.0 g/mL,实验室欲配制100 g 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需要称取氯化钠5 g,需要量取水   。
(2)配制的操作示意图如图所示,该实验的正确操作顺序为   (填字母)。
(3)上述操作A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加快氯化钠的溶解。
(4)经检测,所配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小,其原因可能是   (填序号)。
①氯化钠固体不纯
②称量时,砝码端忘垫质量相同的纸片
③量取水时,仰视读数
④装瓶时,有少量溶液洒出
【答案】(1)95 mL
(2)CBDEA
(3)搅拌
(4)①②③
【知识点】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
【解析】【分析】(1)用溶液质量减去溶质质量得到水的质量,再根据密度公式计算水的体积;
(2)根据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实验过程解答;
(3)根据溶解操作中玻璃棒的用途解答;
(4)根据溶质质量分数=可知,溶质质量分数偏小,要么是溶质质量偏小,要么是溶剂质量偏小,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1)需要加水的质量为:100g-5g=95g,需要加水的体积为:;
(2)要配制100 g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首先要计算配制溶液所需氯化钠的质量和水的体积,再称量所需的氯化钠并量取所需的水,最后进行溶解,该实验的正确操作顺序为CBDEA。
(3)步骤A为溶解操作,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加快氯化钠的溶解。
(4)①氯化钠固体不纯,会造成实际所取的氯化钠的质量偏小,使溶质质量分数偏小,故①符合题意;
②称量时,砝码端忘垫质量相同的纸片,会造成实际所取的氯化钠的质量偏小,使溶质质量分数偏小,故②符合题意;
③量取水时,仰视读数,读数会比实际液体的体积小,造成实际量取的水的体积偏大,使溶质质量分数偏小,故③符合题意;
④溶液具有均一性,装瓶时,有少量溶液洒出,溶质质量分数不变,故④不合题意。
故选①②③。
8.实验室用硝酸钾固体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3%的硝酸钾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用50 mL量筒量取水
B.将固体放于托盘天平的右盘称取
C.将固体直接投入量筒中溶解
D.将配制好的溶液装入贴有标签(如图)的试剂瓶中,塞好瓶塞
【答案】D
【知识点】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
【解析】【分析】根据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溶液的实验过程分析判断。
【解答】A.需要硝酸钾的质量为:100g×3%=3g,需要水的质量为:100g-3g=97g,那么需要量取水的体积为97mL>50mL,不能一次量取完成,则这个量筒不合适,故A错误;
B.应该将硝酸钾固体放于天平的左盘,而砝码放在右盘,故B错误;
C.量筒不能用于反应或者配制溶液,故C错误;
D.硝酸钾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3%,将配制好的溶液装入贴有如图标签的试剂瓶中,塞好瓶塞,故D正确。
故选D。
9.向200 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蔗糖溶液中加入200 g水,搅拌后把所得溶液倒出一半,剩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  )
A.10% B.5% C.2.5% D.20%
【答案】B
【知识点】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
【解析】【分析】根据溶质质量分数=计算即可。、
【解答】200g质量分数为10%的蔗糖溶液中溶质质量为:200g×10%=20g;
加入200g水后溶液质量为:200g+200g=400g;
那么此时溶质质量分数为:;
溶液具有均一性,则剩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变,还是5%。
故选B。
10.20 ℃时,在三个各盛有100 g水的容器中分别加入甲、乙、丙三种纯净物(不含结晶水,也不与水反应)各10 g,充分溶解后,情况如下表所示,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物 质 甲 乙 丙
未溶解固体的质量/g 7 0 3
A. 所得溶液可能都是饱和溶液
B.三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乙>丙>甲
C.升高温度,三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都会改变
D.20 ℃时,甲的溶解度最小
【答案】C
【知识点】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固体溶解度的概念;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
【解析】【分析】(1)如果溶液中存在未溶的固体,那么溶液肯定饱和;如果溶液中没有未溶的固体,那么无法确定是否饱和;
(2)溶质质量分数=;
(3)根据溶解度和温度的变化关系判断;
(4)在相同条件下,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越大,溶解度越大。
【解答】A.甲和丙中都存在未溶的固体,则甲和丙肯定饱和。而乙中没有未溶的固体,那么它可能饱和,也可能不饱和,故A正确不合题意;
B.根据表格可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别为3g,10g和7g,而溶剂的质量相同,根据“溶质质量分数=”可知,溶质质量分数大小:乙>丙>甲,故B正确不合题意;
C.如果它们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那么升高温度后,溶质和溶剂的质量保持不变,那么溶质质量分数保持不变,故C错误符合题意;
D.根据表格可知,在相同条件下,甲的溶质质量最小,则甲的溶解度最小,故D正确不合题意。
故选C。
11.有10%的食盐水100 g,要使其溶质质量分数变为20%,有三种方法可以达到目的,请填空。
(1)继续加入质量为   g的食盐。
(2)恒温蒸发质量为   g的水。
(3)与溶质质量分数大于20%的浓食盐溶液混合,若加入25%的食盐水,则混入溶液的质量为   g。
【答案】(1)12.5
(2)50
(3)200
【知识点】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
【解析】【分析】(1)可以增加溶质,首先用100g×溶质质量分数计算出原来溶质质量,再加加的食盐的质量得到现在的溶质质量。然后用100g加上填加的食盐质量得到现在溶液质量,最后根据“溶质质量分数=”列出方程计算即可。
(2)可以蒸发溶剂,首先用100g×溶质质量分数计算出原来溶质质量,再用100g减去需要蒸发水的质量得到现在的溶液质量,最后根据“溶质质量分数=”列方程计算。
(3)首先根据“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分数”分别计算出100g溶液和加入25%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然后将它们相加得到现在溶质质量。再将两个溶液质量相加得到溶液的总质量,最后根据“溶质质量分数=”列方程计算即可。
【解答】(1)设需要加入食盐的质量为x,

解得:x=12.5g;
(2)设恒温蒸发水的质量为y,

解得:y=50g;
(3)设混入溶液的质量为z,

解得:z=200g。
12.如图所示为蒸发氯化钠溶液的过程,其中①→②→③为恒温蒸发过程,③→④为升温蒸发过程,②溶液恰好为饱和状态。分析实验过程,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①→②过程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保持不变
B.②→③过程中,氯化钠的溶解度不断增大
C.③→④过程中,水的质量分数不断增大
D.②→④过程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先不变后增大
【答案】D
【知识点】溶解度的影响因素;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
【解析】【分析】(1)(4)溶质质量分数=;
(2)根据溶解度的影响因素判断;
(3)水的质量分数=。
【解答】A.从①→②的过程中,溶质的质量不变,而溶剂的质量减小,根据“溶质质量分数=”可知,氯化钠的溶质质量分数增大,故A错误;
B.从②→③的过程中,溶液的温度不变,则氯化钠的溶解度不变,故B错误;
C.从③→④的过程中,氯化钠的溶解度增大,则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增大,因此水的质量分数不断减小,故C错误;
D.②和③是同一温度下的氯化钠的饱和溶液,则溶质质量分数相等,结合C中的分析可知,从②→④的过程中,氯化钠的溶质质量分数先不变再增大,故D正确。
故选D。
13.在室温条件下,对100 mL氯化钠饱和溶液进行如图所示操作。
(1)最终甲、乙两烧杯中的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的是   。
(2)向乙烧杯中加入50 mL水的过程中,下列这些量逐渐减小的是   (填序号)。
①溶解度 ②溶质质量分数
③溶剂的质量 ④溶液的密度
【答案】(1)甲
(2)②④
【知识点】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固体溶解度的概念;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
【解析】【分析】(1)根据溶液的均一性分析解答;
(2)①根据溶解度的影响因素判断;
②溶质质量分数=;
③分析水的质量变化即可;
④加入密度大的物质,则混合物的密度增大;加入密度小的物质,则混合物的密度减小。
【解答】(1)原来的100mL氯化钠溶液是饱和的,根据溶液的均一性可知,将其分成两杯50mL的溶液后,它们依然饱和,即溶液甲肯定是饱和溶液。在溶液乙中加入50mL水后,它由饱和溶液转化为不饱和溶液。
(2)①氯化钠的溶解度与温度有关,即温度不变,氯化钠的溶解度不变,故①不合题意;
②③溶质质量不变,而溶剂质量变大,根据“溶质质量分数=”可知,溶质质量分数减小,故②符合题意,③不合题意;
④盐水中加入水后会被稀释,即浓度减小,因此密度减小,故④符合题意。
故选②④。
14.A、B、C三只烧杯中分别装入等质量的水,在相同温度下,向三只烧杯中分别加入25 g、10 g、5 g同种固体物质,充分溶解后,静置,现象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填烧杯字母)。
(1)A,B,C三只烧杯中的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的是   。
(2)A、B、C三只烧杯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   。
【答案】(1)C
(2)A≥B>C
【知识点】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
【解析】【分析】(1)如果溶液中存在未溶的固体,那么溶液肯定饱和;如果没有未溶的固体,那么无法判断是否饱和。
(2)根据溶质质量分数=分析。
【解答】(1)根据图片可知,同样质量的水中加入10g物质时都没有固体剩余,那么B可能饱和,也可能不饱和。因为5g<10g,所以无论前者是否饱和,而加入5g物质时溶液肯定不饱和,故选C。
(2)相同温度下,该物质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肯定大于不饱和溶液的融资质量分数。根据图片可知,A中存在未溶的固体,那么A肯定为饱和溶液,而溶液B可能饱和可能不饱和,而溶液C肯定不饱和,那么溶质质量分数关系为:A≥B>C。
15.现有100
g溶质质量分数为15%的硝酸钾溶液,欲使其溶质质量分数增大到30%,当分别采取下列措施时,试计算:
(1)需向此溶液中加入多少克硝酸钾 (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2)需蒸发掉多少克水
(3)需向此溶液中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50%的硝酸钾溶液多少克
【答案】(1)解:设加入硝酸钾的质量为x。则 ×100%=30%,x≈21.4 g
答:需向此溶液中加入21.4 g硝酸钾
(2)解:设蒸发水的质量为y。则 ×100%=30%,y=50 g
答:需蒸发掉50 g水
(3)解:设需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50%的硝酸钾溶液的质量为k。则 ×100%=30%,k=75 g。
答:需向此溶液中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50%的硝酸钾溶液75 g。
【知识点】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
【解析】【分析】(1)可以增加溶质硝酸钾,首先用100g×溶质质量分数计算出原来溶质质量,再加上需要添加的硝酸钾的质量得到现在的溶质质量。然后用100g加上填加的硝酸钾质量得到现在溶液质量,最后根据“溶质质量分数=”列出方程计算即可。
(2)可以蒸发溶剂,首先用100g×溶质质量分数计算出原来溶质质量,再用100g减去需要蒸发水的质量得到现在的溶液质量,最后根据“溶质质量分数=”列方程计算。
(3)首先根据“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分数”分别计算出100g溶液和加入50%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然后将它们相加得到现在溶质质量。再将两个溶液质量相加得到溶液的总质量,最后根据“溶质质量分数=”列方程计算即可。
三、自|我|提|升
16.某温度下,将440 g A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水溶液分成等质量的2份。向第一份溶液中加入9 g A物质,充分搅拌,还有1 g固体不能溶解;将第二份溶液蒸发40 g水,并恢复到原温度,溶液恰好饱和(无A析出),则A物质在该温度下的溶解度是多少 原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 (保留小数点后2位)
【答案】解:由题意知,40 g水中溶解9 g-1 g=8 g 溶质A,形成的溶液恰好饱和,设此温度下A的溶解度是S。则 = ,S=20 g。
设第二份220 g溶液中溶质A的质量为x。
则 = ,x=30 g。
原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100%≈13.64%。
答:A物质在该温度下的溶解度是20 g,原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3.64%。
【知识点】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
【解析】【分析】(1)在同一温度下,同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即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由题意知,40 g水中溶解9 g-1 g=8 g 溶质A,形成的溶液恰好饱和,根据前面的关系结合“溶质质量分数=”列出方程计算出该物质的溶解度。
(2)第二份溶液的质量为220g,蒸发掉40g水得到饱和溶液,根据(1)中的关系列出方程,可以计算出其中的溶质质量,最后根据“溶质质量分数=”计算原来溶液中的溶质质量分数即可。
17.一定温度下,将425 g含有B物质的溶液蒸发300 g水后,溶液恰好饱和;若另取85 g原溶液,加入25 g B物质和40 g水充分搅拌后,溶液也恰好饱和。求该温度下B物质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答案】解:设原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x。
=
x=25 g
则该温度下B物质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100%=20%。
答:该温度下B物质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0%
【知识点】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
【解析】【分析】在相同温度下,同种物质的溶解度相同,即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在第一种情况中,425g溶液蒸发300g水达到饱和。在第二种情况中,取出的85g溶液占原溶液质量的几分之几,那么其中的溶质质量就是原来溶质质量的几分之几,据此计算出其中的溶质质量再加上25g得到现在的溶质质量;将取出的溶液质量+B物质质量+水的质量得到溶液的总质量,然后根据溶质质量分数相等列出方程计算出原来溶液中的溶质质量,最后再计算B物质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即可。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