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学情评估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16分)
1.请在相应的田字格或横线上端正地书写正确答案,或在括号中填写相应选项。
(1)夜发清溪向三峡, 。
(2) ,受降城外月如霜。
(3)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把明月人格化,表达自己对友人的深切同情和关注,展现了诗人飘逸、豪放的性格的诗句是: , 。
(4)《江南逢李龟年》中,作者以美丽的江南暮春之景作衬托,意在抒发与故人见面时的无限感慨,兼有感伤时事之意的诗句是: , 。
【答案】(1)思君不见下渝州
(2)回乐烽前沙似雪
(3)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4)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知识点】一般性默写;理解性默写
【解析】【分析】诗文默写要求:一、不能添字、少字;二、字的笔画要准确,不能写错别字。此题中容易写错的字有:“ 渝 , 烽 , 郎 , 逢 ”
故答案为:⑴ 思君不见下渝州 ⑵ 回乐烽前沙似雪 ⑶ 我寄愁心与明月 , 随君直到夜郎西 ⑷ 正是江南好风景 , 落花时节又逢君
【点评】本题考查古诗文名句的识记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求我们在平时的学习中,不仅要做好对于古诗文、名言名句的背诵,更要注重这些语句的默写,特别关注文句中容易写错的字,从而做到准确、工整的完成作答。
2.阅读语段,回答问题。
①袁隆平院士是中国杂交水稻事业的 ,是当代“神农”。②多年来,他始终在农业科研第一线辛勤耕耘 不xiè( )探索,为人类运用科技手段战胜饥饿带来绿色的希望和金色的收获。③“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④满载着袁隆平的梦想与希望,杂交水稻在中国,甚至在世界的土地上播种和收获,创造着一个个神话般的奇迹。⑤袁隆平的卓( )越成就,________为解决中国人民的温饱和 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了贡献,________为社会进步和世界和平树起了丰碑。
(1)在语段括号处填写正确的汉字和拼音。
(2)在语段 处填入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A.开创者 保障 B.创造者 保证
(3)第②句处填入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冒号 B.顿号 C.分号 D.句号
(4)第⑤句需要补上一组恰当的关联词语,请写在语段中的横线上。
【答案】(1)懈; zhuó
(2)A
(3)B
(4)示例:不仅 还
【知识点】常用字字音;汉字的部首与偏旁;音形相近字字形辨析;近义词;递进关系;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
【解析】【分析】⑴本题考查字音、字形的识记。“ 不xiè ”写作“ 懈 ”;“ 卓越 ”读作“ zhuó ”。
⑵本题考查近义词语的辨析。“开创者”是指开拓一个全新的领域的第一人;“创造者”是指 具备将两个以上概念或事物按一定方 式联系起来,创造出崭新的思想或事物的人。 依据句意应为“开创者”;
⑶本题考查标点符号。 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第②句中“辛勤耕耘”“不懈探索” 是句内并列成分,它们之间的逗号应为顿号。
⑷ 本题考查补写关联词。 “为解决中国人民的温饱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贡献”和“为世界和平和社会进步树立了丰碑”语意上有递进意味,第⑤句空格处填写表示递进关系的关联词语即可。
故答案为:⑴ 懈; zhuó ⑵ A ⑶B.⑷ 不仅 还
【点评】⑴本题考查重要词语字音、字形的识记能力。要求学生在平时对教材中所涉及的重要的字、词准确的识记,加强积累。
⑵本题考查词语的辨析与运用。了解各个词语的意思,根据句子的语境做出判断。近义词(成语)的辨析常见的技巧有:坚持“存同析异”的原则,分析相异的语素;根据语境正确的使用词语;从感彩方面辨析等几种方法。做题时灵活使用。
⑶本题考查标点符号使用正误的辨析。平时学习中,我们要用心体会标点符号的用法,书写过程中也要做到尽可能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另外对于一些标点符号的特殊用法要加以积累。
⑷本题考查关联词语的使用。解答此题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进行判断:1、理解句子内容,明辨分句间的关系。2、充分利用已知推断未知。3、从宏观入手,逐层推断。
3.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张桂梅四处奔波筹集资金创建了丽江华坪女子高级中学,让山区近1 800多名贫困女孩走进大学完成学业。
B.为大力发展文旅经济,增强文旅产业竞争力,省政府决定在全省开展“天府旅游名牌”创建工作,进一步提升四川的知名度。
C.长春市委市政府将在长春大剧院举办大型演出活动,目的是为了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展现长春人民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
D.在贵阳举行的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深入分享了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量子信息、区块链等大数据新兴产业的发展趋势。
【答案】B
【知识点】成分残缺;用词不当;前后不一致
【解析】【分析】A.有误,“近1 800多名贫困女孩”矛盾,删掉“近”;B.正确;C.有误,成分赘余,可以删掉“为了”;D.有误,用词不当,可以把“分享”改为“分析”。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解答此题应掌握的知识点为几种常见的病句类型:成分残缺、搭配不当、结构混乱、语意不明等。通读句子,寻找具有常见病句类型标志性的词或短语做出判断。如果不能判断的,可以通过压缩句子,分析句子的成分(主、谓、宾、定、状、补)方法,找出病因。
二、阅读(48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诫子书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4.本文作者是三国时蜀汉政治家、军事家 (人名)。
5.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非淡泊无以明志
②非宁静无以致远
③淫慢则不能励精
6.你是如何看待“夫学须静也”这句话的?
【答案】4.诸葛亮
5.内心恬淡,不慕名利;达到远大目标;放纵懈怠
6.学习需要淡泊宁静。淡泊宁静是学习的最佳境界,只有静下来,不受外界干扰,才能深入,才能提高学习效率。从时间观念上讲,就是要趁青春年少的大好时光抓紧学习,淡泊宁静,全身心投入。静,是为了节约学习时间。因为时光一去不复返,记忆力也一天不如一天。
【知识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文章中心;根据文中某一内容谈观点;常用文言实词;作家作品
【解析】【点评】⑴本题考查文学常识。解答此类题目,需要我们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对于重点作家、重要文体必须熟记。对作品中的重要内容应熟练掌握,针对作品中的人物、情节做出正确的评价。
⑵本题考查文言实词意义。翻译文言实词的意义时要注意文言词语的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的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词;同时还应结合具体的语境做出准确的判断。考题涉及的词语都来源于教材中所选的课文,这要求学生应加强对教材所选入的文言文诵读与掌握,解答根据所学过的课文,根据上下文做出判断。
⑶本题考查阐述观点看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求学生在深入把握文章主旨的基础上,有机的融入自己的阅读体验、阅读感悟或者观点看法。组织答案必须有理有据,或以情动人,或以理服人。
4.依据平时的积累可知, 本文作者是三国时蜀汉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人名)。
故答案为:诸葛亮
5.①句意为:不恬静寡欲无法明确志向。
②句意为:不排除外来干扰无法达到远的的目标。
③句意为:纵欲放荡、消极怠慢就不能勉励心智。
故答案为: 内心恬淡,不慕名利 ; 达到远大目标 ; 放纵懈怠
6.本题考查阐述观点看法。 作者就学习和做人两个方面进行了论述,无论做人还是学习,作者强调的都是一个“静”字:修身须静,学习须静,获得成就也取决于静。把失败归结为一个“躁”字,把“静”与“躁”加以对比,增强了论述效果。
故答案案为: 学习需要淡泊宁静。淡泊宁静是学习的最佳境界,只有静下来,不受外界干扰,才能深入,才能提高学习效率。从时间观念上讲,就是要趁青春年少的大好时光抓紧学习,淡泊宁静,全身心投入。静,是为了节约学习时间。因为时光一去不复返,记忆力也一天不如一天。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御孙①曰:“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共,同也,言有德者皆由俭来也。夫俭则寡欲。君子②寡欲,则不役于物③,可以直道而行④;小人⑤寡欲,则能谨身⑥节用,远罪⑦丰家⑧。故曰:“俭,德之共也。”侈则多欲。君子多欲,则贪慕富贵,枉道速祸⑨;小人多欲,则多求妄用⑩,败家丧身;是以居官必贿,居乡B11必盗。故曰:“侈,恶之大也。”
【注释】①御孙:春秋时鲁国的大夫。 ②君子:指有地位的人。③不役于物:不被外物所驱使。④直道而行:按照正道办事。 ⑤小人:指没有地位的人。⑥谨身:约束自己。⑦远罪:使罪祸远避。⑧丰家:使家庭富裕。⑨枉道速祸:不循正道而行,招致祸患。⑩多求妄用:多方搜求,随意挥霍。居乡:不做官时。
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夫俭则寡欲
②可以直道而行
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
9.结合选文内容说一说为什么“侈,恶之大也”。
【答案】7.少;道义,正道
8.节俭,是美德的集中体现;奢侈,是最大的罪恶。
9.因为奢侈会招致祸患、败家丧命。
【知识点】根据文中某一内容谈观点;文言文翻译;常用文言实词
【解析】【点评】⑴本题考查文言实词意义。翻译文言实词的意义时要注意文言词语的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的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词;同时还应结合具体的语境做出准确的判断。考题涉及的词语都来源于教材中所选的课文,这要求学生应加强对教材所选入的文言文诵读与掌握,解答根据所学过的课文,根据上下文做出判断。
⑵本题考查文言语句的翻译。文言文中重要句子翻译的关键是一定要回到原文的语境中,根据上下文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同时对语句中的重要实词、虚词做到准确的翻译。并按照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达到符合现代汉语的用词造句的标准。
⑶本题考查理解课文内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的关键是在通晓全文大意的基础,找出相关的语句做出具体的分析即可。
【附参考译文】
御孙说:“节俭,是美德的集中体现;奢侈,是最大的罪恶。”共,就是同,是说有德行的人都是从节俭做起的。如果节俭,就少贪欲。有地位的人如果少贪欲,就不会被外物役使,可以按照正道办事;没有地位的人如果少贪欲,就能约束自己,节约费用,使罪祸远避,使家庭富裕。所以说:“节俭,是美德的集中体现。”如果奢侈,就多有贪欲。有地位的人如果多贪欲,就会爱慕、贪恋富贵,不循正道而行,招致祸患;没有地位的人多贪欲,就会多方搜求,随意挥霍,败坏家庭,丧失生命;因此,做官时必然贪污受贿,不做官时必然盗窃别人的钱财。所以说:“奢侈,是最大的罪恶。”
7.本题考查文言实词的翻译。
① 如果节俭就少贪欲 。
② 可以按照正道办事 。
故答案为: 少 ; 道义,正道
8.本题考查文言语句的翻译。句中重要的词语为:共 ,相同的; 恶 ,罪恶。
故答案为: 节俭,是美德的集中体现;奢侈,是最大的罪恶。
9.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文中 “侈则多欲。君子多欲,则贪慕富贵,枉道速祸;小人多欲则多求妄用,败家丧身;是以居官必.贿,居乡必盗”写出了奢侈带来的严重后果,从而得出“侈,恶之大也”的结论。
故答案为: 因为奢侈会招致祸患、败家丧命。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山就这么高
仲利民
①那年,他在学校的成绩非常不理想,他觉得无颜面对父母。父母在外拼命地打工,积攒下来钱供他来城里的这所学校读书,希望他将来能够出人头地,可是以他现在的成绩根本就没什么希望能考上好的大学。
②他不敢对父母说他不想读下去了,要是说了,即使父母什么也不说,仅仅是他们那失望的眼神就会将他击垮。他想偷偷出去打工,等到生米煮成熟饭再跟父母讲明。他们叹息也好,怒骂也罢,就随他们去。
③经过长时间的思考,他做出了决定,这个星期正好父母从外地回来,他先陪他们过上一晚。这个夜晚十分重要,也许会决定他未来的人生方向。
④父亲看到他回家,很热情地和他讲外面的事情,母亲则在厨房里忙着做他喜欢吃的东西。他在等父亲问他的学习情况,可是父亲就是不问。
⑤吃过晚饭,父亲和母亲少见地陪着他散步到村庄西边的山脚下,父亲说:“娃儿,你看这山有多高?”他小时候爬过这座山,山势陡峭,荆棘丛生,他从未爬到过山顶,所以他很难回答这个问题。没有经历过,怎么会知晓呢?面对父亲的提问,他不知如何作答。
⑥父亲见儿子沉默,就说:“这山,说高也不高,努力去爬,到达山顶后就知道它有多高了。如果从未爬到过山顶,你就永远也不知道它有多高。”那时,皎洁的月光洒下来,天地间如同白昼,山在那里坦然地呈现出它的身姿。
⑦父亲说:“孩子,今天你母亲在山下看着,就我们爬山,看谁先到山顶。”他想不明白,父亲怎么会有闲心陪他爬山,而且是在晚上,以前父亲很少有这样的闲情逸致啊!
⑧他看了父亲一眼,那副在他眼里曾经高大无比的身体,现在已经露出一些老态了,他不相信自己会输给父亲,就答应了父亲的要求。
⑨虽然山很陡峭,但是他熟悉这座山的“身材”,哪里有坡,哪里有路,加上他这副年轻矫健的身体,他相信自己会先爬到山顶的。在母亲的注视下,他们父子俩开始爬山,月光下,两个人用自己的方式向山顶攀去。
⑩脚下的路凹凸不平,他的手被刺破了,腿受了伤,胳膊擦破了皮,脸上还划了条口子。虽然如此,他还是爬上了山顶,这是他第一次到达山顶。他的心里忽然有了几分豪情,他真想大喊一声,告诉别人他内心的快乐。
看到父亲也快爬到山顶了,他弯下腰,拉了父亲一把,父亲也到达了山顶。父子俩站在山顶上,一起大声地对着夜空喊了起来:“噢——,噢——”整个村庄都回荡着他们的声音。
他对父亲说:“山就这么高!”
父亲笑笑说:“其实山就这么高。”
他决定回学校去好好读书。老师们都感到奇怪,他这次回来后,怎么像变了一个人,成绩也像雨后的春笋,一下子升了上来。后来,他考上了一所名牌大学,毕业后成了一位非常有名的律师。在他的心中,一直回荡着一句话:山就这么高。
10.文中父亲要儿子和他一起爬山的起因是什么?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11.本文与课文《走一步,再走一步》的立意相似,但又有区别。请你比较这两篇文章,分别写出其中蕴含的哲理。
12.文中的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
【答案】10.儿子的成绩非常不理想,想要放弃读书。
11.《山就这么高》:有信心和勇气才能克服困难。《走一步,再走一步》:把大困难分解为小困难,逐步解决,就能达成自己的目标。
12.文中的父亲是一个勤劳、肯吃苦、重视对儿子的教育、注重教育方法、耐心、懂得言传身教的人。
【知识点】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理解文章中心思想;概括理解文中人物形象
【解析】【点评】⑴本题考查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解决此类题目首先要浏览全文,明确各个段落(语句)的内容,同时要把意思相近的段落(语句)合并在一起。抓住所概括文章中的重要段落(关键语句),简洁准确概括。
⑵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主题的把握能力。文章的主题往往是作者对人和事物的情感态度的折射,要有通篇考虑,从重点语段、语句入手分析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⑶本题考查分析人物性格特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通晓全文大意的基础上,抓住描写人物的关键语句来分析。
10.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和语言表达能力。根据文章内容可知,父亲是在“我”因成绩不“我”成绩非常不理想,不想读下去而决定放弃的时候,“少见地和母亲陪着他-起去村庄西边的小山脚下”和我一起爬山的,而他在爬山后的话是“ 其实山就这么高”,由此可知,他是通过爬山让孩子明白其实学习也是如此,困难并没有想像的那么大、那么难。
故答案为: 儿子的成绩非常不理想,想要放弃读书。
1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主题的理解能力。,首先要回想《走一步,再走一步》的内容,我们可以知道,《走 一 步,再走一步》的内容,我们可以知道,《走一步再走一步》写我被困后,在父亲的引导下,一步步安全地回到地面的故事。可见,告诉我们困难总是有办法解决的,只要把它一步.步化解即可。而《山就这么高》则是通过爬山,知道了困难并不可怕,只要有勇气去面对。可以说两篇文章有相似之处,但前者侧重方法指导,后者侧重心态指导。
故答案为: 《山就这么高》:有信心和勇气才能克服困难。《走一步,再走一步》:把大困难分解为小困难,逐步解决,就能达成自己的目标。
12.本题考查学生对人物形象的理解和概括能力。文中的父亲“在外拼命地打工”可知是个勤劳,肯吃苦的人。“父 亲看到他回家,很热情地和他讲外面的事情”可知,父亲是个很爱儿子的人。文章主体部分讲述的故事,父亲通过爬山让儿子明白“其实山就这么高”的道理,可知父亲是个教子有方的人。拟答时,要注意“简要赏析”即要结合文章内容做分析。
故答案为: 文中的父亲是一个勤劳、肯吃苦、重视对儿子的教育、注重教育方法、耐心、懂得言传身教的人。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绿豆那些事儿
①据考证,早在西周时期,我们的祖先就开始种植绿豆了。屈原的《离骚》中就有对绿豆的记载。绿豆跟大豆一样,都是豆科植物,只是与大豆相比,绿豆总是显得地位卑微:大豆被供奉于庙堂之上,而绿豆呢,只能与山芋为伍。其实,有这样的差别,也不难理解,因为就营养成分而言,绿豆的确太过平庸,远不及“近亲”大豆。大豆营养丰富,且蛋白质含量很高,有“田中之肉”的美誉。
②除了蛋白质含量不如大豆外,绿豆的淀粉含量还不如水稻,产量更是敌不过小麦,所以,它地位卑微也就合情合理了。
③虽然地位卑微,绿豆却是不甘寂寞的配角。在每家每户的厨房里面,总会多多少少存点绿豆,且不说那些绿豆粥、绿豆糕、小朋友吃的绿豆冰棍以及我们餐桌上的凉拌绿豆芽,单是夏日里每家每户经常喝的绿豆汤,就足以证明其贡献之大了。
④更为特别的是,绿豆淀粉有着优良的烹饪性能。中国美食中有一种特殊的食材——粉条(一种用淀粉制成的“面条”),而在粉条之中,又以绿豆淀粉制成的为佳,绿豆淀粉出奇的细腻,降低了制作粉条所需的剪切力,说通俗点,就是可以在制作粉条时进行充分搅拌。这样制作出来的粉条就会既透亮,又筋道。到目前为止,除绿豆外,还没有哪种作物能够提供如此高质量的淀粉。
⑤另外,富含淀粉的绿豆还有一个特殊作用,那就是制作冰棍。绿豆细腻的淀粉赋予了冰棍特有的疏松感。当然了,这种用纯绿豆汤冻出来的冰棍,远没有后来的绿豆雪糕那样松软,不过在早些年那些被糖精水冰棍统治的夏天里,绿豆冰棍已经算得上是极品了。
⑥只是,绿豆真能为我们带走酷热、提供凉爽吗?
⑦其实,绿豆汤作为消暑饮品,并不是因为它有带走酷热的魔力,而是因为其中富含钾、钠、钙等各种矿物质。夏天我们很容易出汗,这时我们丢失的不仅仅是水分,还有各种宝贵的矿物质。此时喝绿豆汤,可以迅速补充流失的矿物质,让人感觉身体更舒服。所以,在抢救中暑病人的时候,不应该给他们喝纯净水,而应该给他们喝绿豆汤或富含矿物质的饮品。其实,这跟我们在激烈运动后最好补充带盐分的饮料是一样的道理。绿豆中还有一些特殊的有芳香气味的物质(如香豆素等),所以我们在饮用它时会心情愉悦。
⑧虽然名为“绿豆汤”,但通常情况下,我们煮的绿豆汤是红色的。这是因为煮绿豆汤的水为碱性水,含有较多的矿物质,会加速绿豆中含有的多酚类物质氧化,煮出来的汤就会变红,并且,与氧气接触过多也会导致汤变红。所以,如果我们用纯净水和不锈钢高压锅来煮绿豆,就会更容易得到理想的“绿”豆汤。当然了,还是要及时喝掉才行,否则暴露在空气中久了,汤色迟早是要变红的。
⑨绿豆之所以受欢迎,在很大程度上还是跟它身上的“解毒”光环有关。有一个传说,神农氏之所以能在尝百草时一直逢凶化吉,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他带着绿豆。这个“绿豆解百毒”的故事明显只是个传说,但记载绿豆解毒的医学典籍还真不少。比如,《开宝本草》中提到,绿豆可以“消肿下气,压热解毒”;《本草纲目》中提到,绿豆可解金石、砒霜、草木诸毒。仿佛绿豆就是万能解毒药,但是,事实并非如此,如果迷信绿豆可以解百毒的话,那很可能会延误治疗。
(有删改)
13.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国种植绿豆的历史悠久。
B.绿豆能解百毒,所以我们应该随身携带绿豆。
C.绿豆的淀粉细腻,制成的绿豆冰棍有疏松感,早年间很受人们欢迎。
D.夏天中暑之后,可以及时喝富含矿物质的饮品缓解。
14.绿豆为什么地位卑微?
15.小明妈妈给家人煮的绿豆汤总是红色的,不是绿色的,为此她非常烦恼。读完这篇文章,请给她几点建议,帮她解除这一烦恼。
16.用大豆制成的豆类食品,其营养价值都比较高。仿照画线句,运用“且不说……单是”的句式,写一写大豆的贡献。
【答案】13.B
14.因为就营养成分而言,绿豆的确太过平庸,远不及其他作物;其产量还敌不过小麦。
15.①用纯净水煮绿豆;②要用不锈钢高压锅;③不要暴露在空气中太久,要及时喝掉。
16.示例:且不说炒黄豆芽、炒豆腐干、炖老豆腐,单是豆腐脑,就让我们的早餐变得更加营养,可见大豆的贡献之大。
【知识点】套用式仿写;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启发、思考、感悟等开放类型
【解析】【点评】⑴本题考查对材料信息的筛选比对能力.解答这种类型的题目应注意:1、细心审题,明确题目的要求(看清是“有错误的一项”还是“正确的一项”)。2、提高辨析异同的能力,选项表述的内容往往是经过加工整合的,多数情况下不是原文的机械罗列。做题时应用心比对,做出判断。
⑵本题考查概括材料内容。解决此类题目首先要浏览材料,明确材料各个段落(语句)的内容,同时要把意思相近的段落(语句)合并在一起。抓住所概括材料段落(语句)中的关键语句,简洁准确概括。
⑶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阅读文章时要从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即初读文章,了解大意后,再理解字词,读懂每句话,给文章分段和归纳段意,最后回到文章整体上来,进而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
⑷本题考查学生的仿写能力,解答好此题,首先要审视好被仿写句的特点,如句式,修辞等方面,再就是注意语意通顺连贯。
13.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
ACD.正确。
B.有误,文章结尾原文为“仿佛绿豆就是万能解毒药。但是,事实并非如此,如果迷信绿豆可以解毒的话,那很可能会延误治疗”,因此本项“绿豆能解百毒,所以我们应该随身携带绿豆”说法是错误的。
故答案为:B.
14.本题考查段落内容的概括。根据第②段“除了蛋白质含量不如大豆外,绿豆的淀粉含量不如水稻,产量更是敌不过小麦,于是,它被分在杂粮之中也就合情合理了”,可知绿豆被归入杂粮的原因。
故答案为: 因为就营养成分而言,绿豆的确太过平庸,远不及其他作物;其产量还敌不过小麦。
15.本题考查文章的阅读运用。依据“虽然名为“绿豆汤’ ,但通常情况下,我们煮的绿豆汤是红色的,这是因为绿豆中含有的多酚类物质被氧化形成了红色物质,而氧化跟水中的金属离子浓度,以及与氧气的接触情况有关。所以,如果我们用纯水和不锈钢高压锅来煮,会更容易得到理想的‘绿’ 豆汤。当 然了,要及时喝掉,否则在空气中放久了,汤色迟早是要变红的”,可以归纳出不让绿豆汤变红的方法。
故答案为: ①用纯净水煮绿豆;②要用不锈钢高压锅;③不要暴露在空气中太久,要及时喝掉。
16.本题考查句式的转换。可根据第一段中“而大豆就不一样了,营养丰富,且蛋白质含量高达40%。于是有了‘田里 长出的肉’的美誉”的内容,用“且不说那些绿豆粥、绿豆糕、小朋友吃的绿豆冰棍以及我们餐桌_上的凉拌绿豆芽,单是夏日里每家每户的绿豆汤,就足以证明其对餐桌的贡献之大”的句式来改写。
故答案为: 且不说炒黄豆芽、炒豆腐干、炖老豆腐,单是豆腐脑,就让我们的早餐变得更加营养,可见大豆的贡献之大。
17.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正嚷间,大圣到了。叫一声“开路!”掣开铁棒,幌一幌,碗来粗细,丈二长短,丢开架子,打将出来。九曜星那个敢抵,一时打退。那九曜星立住阵势道:“你这不知死活的弼马温!你犯了十恶之罪,先偷桃,后偷酒,搅乱了蟠桃大会,又窃了老君仙丹,又将御酒偷来此处享乐,你罪上加罪,岂不知之?”大圣笑道:“这几桩事,实有!实有!但如今你怎么?”九曜星道:“吾奉玉帝金旨,帅众到此收降你,快早皈依,免教这些生灵纳命。不然,就踏平了此山,掀翻了此洞也!”大圣大怒道:“量你这些毛神,有何法力,敢出浪言。不要走,请吃老孙一棒!”这九曜星一齐踊跃。那美猴王不惧分毫,轮起金箍棒,左遮右挡,把那九曜星战得筋疲力软,一个个倒拖器械,败阵而走,急入中军帐下,对托塔天王道:“那猴王果十分骁勇!我等战他不过,败阵来了。”李天王即调四大天王与二十八宿,一路出师来斗。大圣也公然不惧,调出独角鬼王、七十二洞妖王与四个健将,就于洞门外列成阵势。
(节选自《乱蟠桃大圣偷丹 反天宫诸神捉怪》,有改动)
(1)文段选自我国古典名著《 》,作者是 。
(2)简要概括这段文字的故事情节。
(3)文段体现了孙悟空的什么性格特点?
【答案】(1)西游记;吴承恩
(2)孙悟空大闹天宫后,勇斗天兵天将。
(3)示例:敢作敢当,桀骜不驯,英勇无畏
【知识点】作家作品;作品的人物形象;作品的经典情节;《西游记》
【解析】【分析】⑴ 本题考查名著的基本知识。这个文段出自《西游记》,作者是吴承恩。
⑵本题考查语段内容的概括。依据内容“ 李天王即调四大天王与二十八宿,一路出师来斗。大圣也公然不惧,调出独角鬼王、七十二洞妖王与四个健将,就于洞门外列成阵势。 ”概括得出。
⑶ 本题考查名著人物性格特点的分析。这个选段,运用了语言和动作描写,“量你这些毛神,有何法力,敢出浪言。不要走,请吃老孙一棒!”表现了孙悟空蔑视天庭的反抗精神;“不惧分毫, 轮起金箍棒,左遮右挡”体现他的无所畏惧。
故答案为:⑴ 西游记 ; 吴承恩 ⑵ 孙悟空大闹天宫后,勇斗天兵天将。 ⑶ 敢作敢当,桀骜不驯,英勇无畏
【点评】⑴阅读名著要注意积累的广泛性,既要注意名著表面的知识,如作者、人物及故事,还要知道一些细节,并且及时做好笔记,做到积少成多,常读常新,逐步深化印象。做题时才能得心应手。
⑵本题考查文学名著情节的积累。要求学生对教材中及课后推荐的名著要点加以了解和识记,尤其是教材中文学文体及作家作品主要的知识点要记牢。
⑶本题考查名著人物形象的把握,注意结合语言描写和故事的叙述,把握人物性格特点.
三、综合性学习与写作(56分)
1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向中学生推荐了几十本经典必读书籍,但遗憾的是,许多中学生对经典的接触只停留在观看根据古典名著改编的影视作品上。
材料二: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舒华表明:很多孩子的学习问题是由阅读问题引起的,很多智力正常的孩子存在不同程度的阅读困难,严重的会发展成阅读障碍,阅读困难不仅会使孩子的语文学习变得困难,也会影响到其他学科的学习。
(1)针对材料一中描述的中学生经典阅读现状,学校准备开展“让读书成为一种习惯”主题活动,请你为该活动拟写一条宣传标语。
(2)材料二告诉了我们什么?
【答案】(1)【示例1】与圣贤为友,与经典同行。
【示例2】培养读书习惯,丰富美丽人生。
(2)很多孩子的学习问题是由阅读问题引起的。
【知识点】广告标语;材料探究;见解表述
【解析】【分析】⑴本题考查宣传标语的拟写。宣传标语的拟写要紧扣主题且语言简洁,具有宣传性。答案不唯一,符合要求即可。
⑵本题考查材料内容的概括。依据“ 很多智力正常的孩子存在不同程度的阅读困难,严重的会发展成阅读障碍, ”概括得出。
故答案为:⑴ 【示例1】与圣贤为友,与经典同行。
【示例2】培养读书习惯,丰富美丽人生。
⑵ 很多孩子的学习问题是由阅读问题引起的。
【点评】⑴本题考查宣传标语的拟写。宣传标语是为了某种特定的需要,通过一定形式广泛向公众传递信息的宣传手段。拟写宣传标语首先要扣住主题,要善用修辞,同时最好能做到押韵。
⑵本题考查概括材料内容。解决此类题目首先要浏览材料,明确材料各个段落(语句)的内容,同时要把意思相近的段落(语句)合并在一起。抓住所概括材料段落(语句)中的关键语句,简洁准确概括。
19.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成长是一段奇妙的旅程,我们总会有突如其来的情绪——快乐、沮丧、惊恐、悲伤……搜寻记忆的宝库,找到那件最让你开心的事情,把它写下来,让大家都能感受你的快乐。
请以《那一次,我真开心 》为题,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作文。
要求:1)内容写具体,要有真情实感;
2)文中请回避与你相关的人名、校名等。
【答案】参考例文:
那一次,我真开心
相信很多人都坐过公交车吧 这个名字是让人再熟悉不过的了,可是就是这么一个不起眼的事情,就让我受益无穷。
这是一件就在昨天发生的事情,我和我的几位很好的朋友去往电影院看电影,说实话这还挺让人激动的,毕竟也不用花钱,因为这是我的朋友家的影院,想想都觉得赚了。
那个地方很远,离我们几个的家得有十几站直到终点站。我们几个坐上车,四个位置刚刚好,欣赏欣赏风景,聊一聊小天儿其乐无穷,可这毕竟是共用的,来来往往的人越来越多,大多数都是年迈的老人。就在我玩手游不注意间,一个声音打扰了我,我抬起头想看看发生了什么事,可就在我抬头的那一刹那间,我真的被惊到了,原来是一个老人在给一个更年迈的老人让座, 两个人既不是至亲也不是老友,却还给对方让座。这还是我第一次见到, 顿时我感觉自己如坐针毡,内心忐忑不安,想着现在坐的这个位子不应该是我的,应该属于需要的人。
我越想越不安,感觉特没面子,手心里也满是我攥久了的汗,很快下一站到了,又有几个老人上了车,这-回我毫不犹豫地让了我的座位,当我看到老爷爷坐上我的位子时,一下子心中坦荡了许多。紧接着我的朋友们也觉得不好意思,一个个都让了座,尽管那个座还没有人需要。一个男人突然碰了我一下给我们说:“你们真棒!现在的年轻人很少像你们这样的了。”听完这话,我感觉自己比中了彩票还开心,就这样我们一直站着,直到下了车,好像这股劲还没过去呢。
是啊!让座是一件大多数人们觉得多么小多么不在乎的事情,可就是这么一件“小”事让有些人得到了帮助。从此以后我会帮助更多的人,让他人快乐,让自己开心!
【知识点】全命题作文
【解析】【分析】
【题目分析】 “那一次”表明只写一件事, 写曾经发生过的.事。“开心”限定了内容,令人开心的事很多,比赛获奖、考试取得好成绩、学会骑车、完成一件作品、给人让座、帮助了他人.....只要主题积极、健康、向上都可选取。
【提取立意】 根据提示语“搜寻记忆的宝库,找到那件最让你开心的事情,把它写下来,让大家都能分享你的快乐!”可知,这是-篇写事的记叙文, 结合自己的成长经历,选择自己最熟悉的,或最有趣的,或最有教益的题材,挖掘出这件事中含有的生活道理,或找出它闪光的地方,做到选材典型。文体上要写成叙事的记叙文,记叙要素要交代清楚,要围绕中心抓住重点,要有一定的顺序, 可采用倒叙的写法来吸引读者。写事离不开写人,因此在记事过程中,一定要把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等写细致,写逼真,更好地表达这件事令人开心的意义。
【点评】写好一篇考场作文需要做好四个方面:审题、立意、选材、布局。审题应从辨析作文侧重点、明确写作的方向、明确限制,规范作文的要求入手做到准确审题;立意要求深刻、有格调、有时代感。选材应做到紧扣主题、真实典型、生动新颖、避免雷同。在布局上要从做好开头、结尾入手,根据自己的特长来选择适合自己风格且容易掌握的技巧。当然,规范、工整的正楷或行楷书写也是获得作文成功的一个关键的因素。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学情评估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16分)
1.请在相应的田字格或横线上端正地书写正确答案,或在括号中填写相应选项。
(1)夜发清溪向三峡, 。
(2) ,受降城外月如霜。
(3)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把明月人格化,表达自己对友人的深切同情和关注,展现了诗人飘逸、豪放的性格的诗句是: , 。
(4)《江南逢李龟年》中,作者以美丽的江南暮春之景作衬托,意在抒发与故人见面时的无限感慨,兼有感伤时事之意的诗句是: , 。
2.阅读语段,回答问题。
①袁隆平院士是中国杂交水稻事业的 ,是当代“神农”。②多年来,他始终在农业科研第一线辛勤耕耘 不xiè( )探索,为人类运用科技手段战胜饥饿带来绿色的希望和金色的收获。③“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④满载着袁隆平的梦想与希望,杂交水稻在中国,甚至在世界的土地上播种和收获,创造着一个个神话般的奇迹。⑤袁隆平的卓( )越成就,________为解决中国人民的温饱和 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了贡献,________为社会进步和世界和平树起了丰碑。
(1)在语段括号处填写正确的汉字和拼音。
(2)在语段 处填入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A.开创者 保障 B.创造者 保证
(3)第②句处填入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冒号 B.顿号 C.分号 D.句号
(4)第⑤句需要补上一组恰当的关联词语,请写在语段中的横线上。
3.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张桂梅四处奔波筹集资金创建了丽江华坪女子高级中学,让山区近1 800多名贫困女孩走进大学完成学业。
B.为大力发展文旅经济,增强文旅产业竞争力,省政府决定在全省开展“天府旅游名牌”创建工作,进一步提升四川的知名度。
C.长春市委市政府将在长春大剧院举办大型演出活动,目的是为了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展现长春人民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
D.在贵阳举行的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深入分享了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量子信息、区块链等大数据新兴产业的发展趋势。
二、阅读(48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诫子书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4.本文作者是三国时蜀汉政治家、军事家 (人名)。
5.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非淡泊无以明志
②非宁静无以致远
③淫慢则不能励精
6.你是如何看待“夫学须静也”这句话的?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御孙①曰:“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共,同也,言有德者皆由俭来也。夫俭则寡欲。君子②寡欲,则不役于物③,可以直道而行④;小人⑤寡欲,则能谨身⑥节用,远罪⑦丰家⑧。故曰:“俭,德之共也。”侈则多欲。君子多欲,则贪慕富贵,枉道速祸⑨;小人多欲,则多求妄用⑩,败家丧身;是以居官必贿,居乡B11必盗。故曰:“侈,恶之大也。”
【注释】①御孙:春秋时鲁国的大夫。 ②君子:指有地位的人。③不役于物:不被外物所驱使。④直道而行:按照正道办事。 ⑤小人:指没有地位的人。⑥谨身:约束自己。⑦远罪:使罪祸远避。⑧丰家:使家庭富裕。⑨枉道速祸:不循正道而行,招致祸患。⑩多求妄用:多方搜求,随意挥霍。居乡:不做官时。
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夫俭则寡欲
②可以直道而行
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
9.结合选文内容说一说为什么“侈,恶之大也”。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山就这么高
仲利民
①那年,他在学校的成绩非常不理想,他觉得无颜面对父母。父母在外拼命地打工,积攒下来钱供他来城里的这所学校读书,希望他将来能够出人头地,可是以他现在的成绩根本就没什么希望能考上好的大学。
②他不敢对父母说他不想读下去了,要是说了,即使父母什么也不说,仅仅是他们那失望的眼神就会将他击垮。他想偷偷出去打工,等到生米煮成熟饭再跟父母讲明。他们叹息也好,怒骂也罢,就随他们去。
③经过长时间的思考,他做出了决定,这个星期正好父母从外地回来,他先陪他们过上一晚。这个夜晚十分重要,也许会决定他未来的人生方向。
④父亲看到他回家,很热情地和他讲外面的事情,母亲则在厨房里忙着做他喜欢吃的东西。他在等父亲问他的学习情况,可是父亲就是不问。
⑤吃过晚饭,父亲和母亲少见地陪着他散步到村庄西边的山脚下,父亲说:“娃儿,你看这山有多高?”他小时候爬过这座山,山势陡峭,荆棘丛生,他从未爬到过山顶,所以他很难回答这个问题。没有经历过,怎么会知晓呢?面对父亲的提问,他不知如何作答。
⑥父亲见儿子沉默,就说:“这山,说高也不高,努力去爬,到达山顶后就知道它有多高了。如果从未爬到过山顶,你就永远也不知道它有多高。”那时,皎洁的月光洒下来,天地间如同白昼,山在那里坦然地呈现出它的身姿。
⑦父亲说:“孩子,今天你母亲在山下看着,就我们爬山,看谁先到山顶。”他想不明白,父亲怎么会有闲心陪他爬山,而且是在晚上,以前父亲很少有这样的闲情逸致啊!
⑧他看了父亲一眼,那副在他眼里曾经高大无比的身体,现在已经露出一些老态了,他不相信自己会输给父亲,就答应了父亲的要求。
⑨虽然山很陡峭,但是他熟悉这座山的“身材”,哪里有坡,哪里有路,加上他这副年轻矫健的身体,他相信自己会先爬到山顶的。在母亲的注视下,他们父子俩开始爬山,月光下,两个人用自己的方式向山顶攀去。
⑩脚下的路凹凸不平,他的手被刺破了,腿受了伤,胳膊擦破了皮,脸上还划了条口子。虽然如此,他还是爬上了山顶,这是他第一次到达山顶。他的心里忽然有了几分豪情,他真想大喊一声,告诉别人他内心的快乐。
看到父亲也快爬到山顶了,他弯下腰,拉了父亲一把,父亲也到达了山顶。父子俩站在山顶上,一起大声地对着夜空喊了起来:“噢——,噢——”整个村庄都回荡着他们的声音。
他对父亲说:“山就这么高!”
父亲笑笑说:“其实山就这么高。”
他决定回学校去好好读书。老师们都感到奇怪,他这次回来后,怎么像变了一个人,成绩也像雨后的春笋,一下子升了上来。后来,他考上了一所名牌大学,毕业后成了一位非常有名的律师。在他的心中,一直回荡着一句话:山就这么高。
10.文中父亲要儿子和他一起爬山的起因是什么?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11.本文与课文《走一步,再走一步》的立意相似,但又有区别。请你比较这两篇文章,分别写出其中蕴含的哲理。
12.文中的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绿豆那些事儿
①据考证,早在西周时期,我们的祖先就开始种植绿豆了。屈原的《离骚》中就有对绿豆的记载。绿豆跟大豆一样,都是豆科植物,只是与大豆相比,绿豆总是显得地位卑微:大豆被供奉于庙堂之上,而绿豆呢,只能与山芋为伍。其实,有这样的差别,也不难理解,因为就营养成分而言,绿豆的确太过平庸,远不及“近亲”大豆。大豆营养丰富,且蛋白质含量很高,有“田中之肉”的美誉。
②除了蛋白质含量不如大豆外,绿豆的淀粉含量还不如水稻,产量更是敌不过小麦,所以,它地位卑微也就合情合理了。
③虽然地位卑微,绿豆却是不甘寂寞的配角。在每家每户的厨房里面,总会多多少少存点绿豆,且不说那些绿豆粥、绿豆糕、小朋友吃的绿豆冰棍以及我们餐桌上的凉拌绿豆芽,单是夏日里每家每户经常喝的绿豆汤,就足以证明其贡献之大了。
④更为特别的是,绿豆淀粉有着优良的烹饪性能。中国美食中有一种特殊的食材——粉条(一种用淀粉制成的“面条”),而在粉条之中,又以绿豆淀粉制成的为佳,绿豆淀粉出奇的细腻,降低了制作粉条所需的剪切力,说通俗点,就是可以在制作粉条时进行充分搅拌。这样制作出来的粉条就会既透亮,又筋道。到目前为止,除绿豆外,还没有哪种作物能够提供如此高质量的淀粉。
⑤另外,富含淀粉的绿豆还有一个特殊作用,那就是制作冰棍。绿豆细腻的淀粉赋予了冰棍特有的疏松感。当然了,这种用纯绿豆汤冻出来的冰棍,远没有后来的绿豆雪糕那样松软,不过在早些年那些被糖精水冰棍统治的夏天里,绿豆冰棍已经算得上是极品了。
⑥只是,绿豆真能为我们带走酷热、提供凉爽吗?
⑦其实,绿豆汤作为消暑饮品,并不是因为它有带走酷热的魔力,而是因为其中富含钾、钠、钙等各种矿物质。夏天我们很容易出汗,这时我们丢失的不仅仅是水分,还有各种宝贵的矿物质。此时喝绿豆汤,可以迅速补充流失的矿物质,让人感觉身体更舒服。所以,在抢救中暑病人的时候,不应该给他们喝纯净水,而应该给他们喝绿豆汤或富含矿物质的饮品。其实,这跟我们在激烈运动后最好补充带盐分的饮料是一样的道理。绿豆中还有一些特殊的有芳香气味的物质(如香豆素等),所以我们在饮用它时会心情愉悦。
⑧虽然名为“绿豆汤”,但通常情况下,我们煮的绿豆汤是红色的。这是因为煮绿豆汤的水为碱性水,含有较多的矿物质,会加速绿豆中含有的多酚类物质氧化,煮出来的汤就会变红,并且,与氧气接触过多也会导致汤变红。所以,如果我们用纯净水和不锈钢高压锅来煮绿豆,就会更容易得到理想的“绿”豆汤。当然了,还是要及时喝掉才行,否则暴露在空气中久了,汤色迟早是要变红的。
⑨绿豆之所以受欢迎,在很大程度上还是跟它身上的“解毒”光环有关。有一个传说,神农氏之所以能在尝百草时一直逢凶化吉,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他带着绿豆。这个“绿豆解百毒”的故事明显只是个传说,但记载绿豆解毒的医学典籍还真不少。比如,《开宝本草》中提到,绿豆可以“消肿下气,压热解毒”;《本草纲目》中提到,绿豆可解金石、砒霜、草木诸毒。仿佛绿豆就是万能解毒药,但是,事实并非如此,如果迷信绿豆可以解百毒的话,那很可能会延误治疗。
(有删改)
13.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国种植绿豆的历史悠久。
B.绿豆能解百毒,所以我们应该随身携带绿豆。
C.绿豆的淀粉细腻,制成的绿豆冰棍有疏松感,早年间很受人们欢迎。
D.夏天中暑之后,可以及时喝富含矿物质的饮品缓解。
14.绿豆为什么地位卑微?
15.小明妈妈给家人煮的绿豆汤总是红色的,不是绿色的,为此她非常烦恼。读完这篇文章,请给她几点建议,帮她解除这一烦恼。
16.用大豆制成的豆类食品,其营养价值都比较高。仿照画线句,运用“且不说……单是”的句式,写一写大豆的贡献。
17.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正嚷间,大圣到了。叫一声“开路!”掣开铁棒,幌一幌,碗来粗细,丈二长短,丢开架子,打将出来。九曜星那个敢抵,一时打退。那九曜星立住阵势道:“你这不知死活的弼马温!你犯了十恶之罪,先偷桃,后偷酒,搅乱了蟠桃大会,又窃了老君仙丹,又将御酒偷来此处享乐,你罪上加罪,岂不知之?”大圣笑道:“这几桩事,实有!实有!但如今你怎么?”九曜星道:“吾奉玉帝金旨,帅众到此收降你,快早皈依,免教这些生灵纳命。不然,就踏平了此山,掀翻了此洞也!”大圣大怒道:“量你这些毛神,有何法力,敢出浪言。不要走,请吃老孙一棒!”这九曜星一齐踊跃。那美猴王不惧分毫,轮起金箍棒,左遮右挡,把那九曜星战得筋疲力软,一个个倒拖器械,败阵而走,急入中军帐下,对托塔天王道:“那猴王果十分骁勇!我等战他不过,败阵来了。”李天王即调四大天王与二十八宿,一路出师来斗。大圣也公然不惧,调出独角鬼王、七十二洞妖王与四个健将,就于洞门外列成阵势。
(节选自《乱蟠桃大圣偷丹 反天宫诸神捉怪》,有改动)
(1)文段选自我国古典名著《 》,作者是 。
(2)简要概括这段文字的故事情节。
(3)文段体现了孙悟空的什么性格特点?
三、综合性学习与写作(56分)
1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向中学生推荐了几十本经典必读书籍,但遗憾的是,许多中学生对经典的接触只停留在观看根据古典名著改编的影视作品上。
材料二: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舒华表明:很多孩子的学习问题是由阅读问题引起的,很多智力正常的孩子存在不同程度的阅读困难,严重的会发展成阅读障碍,阅读困难不仅会使孩子的语文学习变得困难,也会影响到其他学科的学习。
(1)针对材料一中描述的中学生经典阅读现状,学校准备开展“让读书成为一种习惯”主题活动,请你为该活动拟写一条宣传标语。
(2)材料二告诉了我们什么?
19.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成长是一段奇妙的旅程,我们总会有突如其来的情绪——快乐、沮丧、惊恐、悲伤……搜寻记忆的宝库,找到那件最让你开心的事情,把它写下来,让大家都能感受你的快乐。
请以《那一次,我真开心 》为题,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作文。
要求:1)内容写具体,要有真情实感;
2)文中请回避与你相关的人名、校名等。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1)思君不见下渝州
(2)回乐烽前沙似雪
(3)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4)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知识点】一般性默写;理解性默写
【解析】【分析】诗文默写要求:一、不能添字、少字;二、字的笔画要准确,不能写错别字。此题中容易写错的字有:“ 渝 , 烽 , 郎 , 逢 ”
故答案为:⑴ 思君不见下渝州 ⑵ 回乐烽前沙似雪 ⑶ 我寄愁心与明月 , 随君直到夜郎西 ⑷ 正是江南好风景 , 落花时节又逢君
【点评】本题考查古诗文名句的识记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求我们在平时的学习中,不仅要做好对于古诗文、名言名句的背诵,更要注重这些语句的默写,特别关注文句中容易写错的字,从而做到准确、工整的完成作答。
2.【答案】(1)懈; zhuó
(2)A
(3)B
(4)示例:不仅 还
【知识点】常用字字音;汉字的部首与偏旁;音形相近字字形辨析;近义词;递进关系;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
【解析】【分析】⑴本题考查字音、字形的识记。“ 不xiè ”写作“ 懈 ”;“ 卓越 ”读作“ zhuó ”。
⑵本题考查近义词语的辨析。“开创者”是指开拓一个全新的领域的第一人;“创造者”是指 具备将两个以上概念或事物按一定方 式联系起来,创造出崭新的思想或事物的人。 依据句意应为“开创者”;
⑶本题考查标点符号。 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第②句中“辛勤耕耘”“不懈探索” 是句内并列成分,它们之间的逗号应为顿号。
⑷ 本题考查补写关联词。 “为解决中国人民的温饱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贡献”和“为世界和平和社会进步树立了丰碑”语意上有递进意味,第⑤句空格处填写表示递进关系的关联词语即可。
故答案为:⑴ 懈; zhuó ⑵ A ⑶B.⑷ 不仅 还
【点评】⑴本题考查重要词语字音、字形的识记能力。要求学生在平时对教材中所涉及的重要的字、词准确的识记,加强积累。
⑵本题考查词语的辨析与运用。了解各个词语的意思,根据句子的语境做出判断。近义词(成语)的辨析常见的技巧有:坚持“存同析异”的原则,分析相异的语素;根据语境正确的使用词语;从感彩方面辨析等几种方法。做题时灵活使用。
⑶本题考查标点符号使用正误的辨析。平时学习中,我们要用心体会标点符号的用法,书写过程中也要做到尽可能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另外对于一些标点符号的特殊用法要加以积累。
⑷本题考查关联词语的使用。解答此题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进行判断:1、理解句子内容,明辨分句间的关系。2、充分利用已知推断未知。3、从宏观入手,逐层推断。
3.【答案】B
【知识点】成分残缺;用词不当;前后不一致
【解析】【分析】A.有误,“近1 800多名贫困女孩”矛盾,删掉“近”;B.正确;C.有误,成分赘余,可以删掉“为了”;D.有误,用词不当,可以把“分享”改为“分析”。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解答此题应掌握的知识点为几种常见的病句类型:成分残缺、搭配不当、结构混乱、语意不明等。通读句子,寻找具有常见病句类型标志性的词或短语做出判断。如果不能判断的,可以通过压缩句子,分析句子的成分(主、谓、宾、定、状、补)方法,找出病因。
【答案】4.诸葛亮
5.内心恬淡,不慕名利;达到远大目标;放纵懈怠
6.学习需要淡泊宁静。淡泊宁静是学习的最佳境界,只有静下来,不受外界干扰,才能深入,才能提高学习效率。从时间观念上讲,就是要趁青春年少的大好时光抓紧学习,淡泊宁静,全身心投入。静,是为了节约学习时间。因为时光一去不复返,记忆力也一天不如一天。
【知识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文章中心;根据文中某一内容谈观点;常用文言实词;作家作品
【解析】【点评】⑴本题考查文学常识。解答此类题目,需要我们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对于重点作家、重要文体必须熟记。对作品中的重要内容应熟练掌握,针对作品中的人物、情节做出正确的评价。
⑵本题考查文言实词意义。翻译文言实词的意义时要注意文言词语的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的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词;同时还应结合具体的语境做出准确的判断。考题涉及的词语都来源于教材中所选的课文,这要求学生应加强对教材所选入的文言文诵读与掌握,解答根据所学过的课文,根据上下文做出判断。
⑶本题考查阐述观点看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求学生在深入把握文章主旨的基础上,有机的融入自己的阅读体验、阅读感悟或者观点看法。组织答案必须有理有据,或以情动人,或以理服人。
4.依据平时的积累可知, 本文作者是三国时蜀汉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人名)。
故答案为:诸葛亮
5.①句意为:不恬静寡欲无法明确志向。
②句意为:不排除外来干扰无法达到远的的目标。
③句意为:纵欲放荡、消极怠慢就不能勉励心智。
故答案为: 内心恬淡,不慕名利 ; 达到远大目标 ; 放纵懈怠
6.本题考查阐述观点看法。 作者就学习和做人两个方面进行了论述,无论做人还是学习,作者强调的都是一个“静”字:修身须静,学习须静,获得成就也取决于静。把失败归结为一个“躁”字,把“静”与“躁”加以对比,增强了论述效果。
故答案案为: 学习需要淡泊宁静。淡泊宁静是学习的最佳境界,只有静下来,不受外界干扰,才能深入,才能提高学习效率。从时间观念上讲,就是要趁青春年少的大好时光抓紧学习,淡泊宁静,全身心投入。静,是为了节约学习时间。因为时光一去不复返,记忆力也一天不如一天。
【答案】7.少;道义,正道
8.节俭,是美德的集中体现;奢侈,是最大的罪恶。
9.因为奢侈会招致祸患、败家丧命。
【知识点】根据文中某一内容谈观点;文言文翻译;常用文言实词
【解析】【点评】⑴本题考查文言实词意义。翻译文言实词的意义时要注意文言词语的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的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词;同时还应结合具体的语境做出准确的判断。考题涉及的词语都来源于教材中所选的课文,这要求学生应加强对教材所选入的文言文诵读与掌握,解答根据所学过的课文,根据上下文做出判断。
⑵本题考查文言语句的翻译。文言文中重要句子翻译的关键是一定要回到原文的语境中,根据上下文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同时对语句中的重要实词、虚词做到准确的翻译。并按照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达到符合现代汉语的用词造句的标准。
⑶本题考查理解课文内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的关键是在通晓全文大意的基础,找出相关的语句做出具体的分析即可。
【附参考译文】
御孙说:“节俭,是美德的集中体现;奢侈,是最大的罪恶。”共,就是同,是说有德行的人都是从节俭做起的。如果节俭,就少贪欲。有地位的人如果少贪欲,就不会被外物役使,可以按照正道办事;没有地位的人如果少贪欲,就能约束自己,节约费用,使罪祸远避,使家庭富裕。所以说:“节俭,是美德的集中体现。”如果奢侈,就多有贪欲。有地位的人如果多贪欲,就会爱慕、贪恋富贵,不循正道而行,招致祸患;没有地位的人多贪欲,就会多方搜求,随意挥霍,败坏家庭,丧失生命;因此,做官时必然贪污受贿,不做官时必然盗窃别人的钱财。所以说:“奢侈,是最大的罪恶。”
7.本题考查文言实词的翻译。
① 如果节俭就少贪欲 。
② 可以按照正道办事 。
故答案为: 少 ; 道义,正道
8.本题考查文言语句的翻译。句中重要的词语为:共 ,相同的; 恶 ,罪恶。
故答案为: 节俭,是美德的集中体现;奢侈,是最大的罪恶。
9.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文中 “侈则多欲。君子多欲,则贪慕富贵,枉道速祸;小人多欲则多求妄用,败家丧身;是以居官必.贿,居乡必盗”写出了奢侈带来的严重后果,从而得出“侈,恶之大也”的结论。
故答案为: 因为奢侈会招致祸患、败家丧命。
【答案】10.儿子的成绩非常不理想,想要放弃读书。
11.《山就这么高》:有信心和勇气才能克服困难。《走一步,再走一步》:把大困难分解为小困难,逐步解决,就能达成自己的目标。
12.文中的父亲是一个勤劳、肯吃苦、重视对儿子的教育、注重教育方法、耐心、懂得言传身教的人。
【知识点】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理解文章中心思想;概括理解文中人物形象
【解析】【点评】⑴本题考查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解决此类题目首先要浏览全文,明确各个段落(语句)的内容,同时要把意思相近的段落(语句)合并在一起。抓住所概括文章中的重要段落(关键语句),简洁准确概括。
⑵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主题的把握能力。文章的主题往往是作者对人和事物的情感态度的折射,要有通篇考虑,从重点语段、语句入手分析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⑶本题考查分析人物性格特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通晓全文大意的基础上,抓住描写人物的关键语句来分析。
10.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和语言表达能力。根据文章内容可知,父亲是在“我”因成绩不“我”成绩非常不理想,不想读下去而决定放弃的时候,“少见地和母亲陪着他-起去村庄西边的小山脚下”和我一起爬山的,而他在爬山后的话是“ 其实山就这么高”,由此可知,他是通过爬山让孩子明白其实学习也是如此,困难并没有想像的那么大、那么难。
故答案为: 儿子的成绩非常不理想,想要放弃读书。
1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主题的理解能力。,首先要回想《走一步,再走一步》的内容,我们可以知道,《走 一 步,再走一步》的内容,我们可以知道,《走一步再走一步》写我被困后,在父亲的引导下,一步步安全地回到地面的故事。可见,告诉我们困难总是有办法解决的,只要把它一步.步化解即可。而《山就这么高》则是通过爬山,知道了困难并不可怕,只要有勇气去面对。可以说两篇文章有相似之处,但前者侧重方法指导,后者侧重心态指导。
故答案为: 《山就这么高》:有信心和勇气才能克服困难。《走一步,再走一步》:把大困难分解为小困难,逐步解决,就能达成自己的目标。
12.本题考查学生对人物形象的理解和概括能力。文中的父亲“在外拼命地打工”可知是个勤劳,肯吃苦的人。“父 亲看到他回家,很热情地和他讲外面的事情”可知,父亲是个很爱儿子的人。文章主体部分讲述的故事,父亲通过爬山让儿子明白“其实山就这么高”的道理,可知父亲是个教子有方的人。拟答时,要注意“简要赏析”即要结合文章内容做分析。
故答案为: 文中的父亲是一个勤劳、肯吃苦、重视对儿子的教育、注重教育方法、耐心、懂得言传身教的人。
【答案】13.B
14.因为就营养成分而言,绿豆的确太过平庸,远不及其他作物;其产量还敌不过小麦。
15.①用纯净水煮绿豆;②要用不锈钢高压锅;③不要暴露在空气中太久,要及时喝掉。
16.示例:且不说炒黄豆芽、炒豆腐干、炖老豆腐,单是豆腐脑,就让我们的早餐变得更加营养,可见大豆的贡献之大。
【知识点】套用式仿写;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启发、思考、感悟等开放类型
【解析】【点评】⑴本题考查对材料信息的筛选比对能力.解答这种类型的题目应注意:1、细心审题,明确题目的要求(看清是“有错误的一项”还是“正确的一项”)。2、提高辨析异同的能力,选项表述的内容往往是经过加工整合的,多数情况下不是原文的机械罗列。做题时应用心比对,做出判断。
⑵本题考查概括材料内容。解决此类题目首先要浏览材料,明确材料各个段落(语句)的内容,同时要把意思相近的段落(语句)合并在一起。抓住所概括材料段落(语句)中的关键语句,简洁准确概括。
⑶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阅读文章时要从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即初读文章,了解大意后,再理解字词,读懂每句话,给文章分段和归纳段意,最后回到文章整体上来,进而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
⑷本题考查学生的仿写能力,解答好此题,首先要审视好被仿写句的特点,如句式,修辞等方面,再就是注意语意通顺连贯。
13.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
ACD.正确。
B.有误,文章结尾原文为“仿佛绿豆就是万能解毒药。但是,事实并非如此,如果迷信绿豆可以解毒的话,那很可能会延误治疗”,因此本项“绿豆能解百毒,所以我们应该随身携带绿豆”说法是错误的。
故答案为:B.
14.本题考查段落内容的概括。根据第②段“除了蛋白质含量不如大豆外,绿豆的淀粉含量不如水稻,产量更是敌不过小麦,于是,它被分在杂粮之中也就合情合理了”,可知绿豆被归入杂粮的原因。
故答案为: 因为就营养成分而言,绿豆的确太过平庸,远不及其他作物;其产量还敌不过小麦。
15.本题考查文章的阅读运用。依据“虽然名为“绿豆汤’ ,但通常情况下,我们煮的绿豆汤是红色的,这是因为绿豆中含有的多酚类物质被氧化形成了红色物质,而氧化跟水中的金属离子浓度,以及与氧气的接触情况有关。所以,如果我们用纯水和不锈钢高压锅来煮,会更容易得到理想的‘绿’ 豆汤。当 然了,要及时喝掉,否则在空气中放久了,汤色迟早是要变红的”,可以归纳出不让绿豆汤变红的方法。
故答案为: ①用纯净水煮绿豆;②要用不锈钢高压锅;③不要暴露在空气中太久,要及时喝掉。
16.本题考查句式的转换。可根据第一段中“而大豆就不一样了,营养丰富,且蛋白质含量高达40%。于是有了‘田里 长出的肉’的美誉”的内容,用“且不说那些绿豆粥、绿豆糕、小朋友吃的绿豆冰棍以及我们餐桌_上的凉拌绿豆芽,单是夏日里每家每户的绿豆汤,就足以证明其对餐桌的贡献之大”的句式来改写。
故答案为: 且不说炒黄豆芽、炒豆腐干、炖老豆腐,单是豆腐脑,就让我们的早餐变得更加营养,可见大豆的贡献之大。
17.【答案】(1)西游记;吴承恩
(2)孙悟空大闹天宫后,勇斗天兵天将。
(3)示例:敢作敢当,桀骜不驯,英勇无畏
【知识点】作家作品;作品的人物形象;作品的经典情节;《西游记》
【解析】【分析】⑴ 本题考查名著的基本知识。这个文段出自《西游记》,作者是吴承恩。
⑵本题考查语段内容的概括。依据内容“ 李天王即调四大天王与二十八宿,一路出师来斗。大圣也公然不惧,调出独角鬼王、七十二洞妖王与四个健将,就于洞门外列成阵势。 ”概括得出。
⑶ 本题考查名著人物性格特点的分析。这个选段,运用了语言和动作描写,“量你这些毛神,有何法力,敢出浪言。不要走,请吃老孙一棒!”表现了孙悟空蔑视天庭的反抗精神;“不惧分毫, 轮起金箍棒,左遮右挡”体现他的无所畏惧。
故答案为:⑴ 西游记 ; 吴承恩 ⑵ 孙悟空大闹天宫后,勇斗天兵天将。 ⑶ 敢作敢当,桀骜不驯,英勇无畏
【点评】⑴阅读名著要注意积累的广泛性,既要注意名著表面的知识,如作者、人物及故事,还要知道一些细节,并且及时做好笔记,做到积少成多,常读常新,逐步深化印象。做题时才能得心应手。
⑵本题考查文学名著情节的积累。要求学生对教材中及课后推荐的名著要点加以了解和识记,尤其是教材中文学文体及作家作品主要的知识点要记牢。
⑶本题考查名著人物形象的把握,注意结合语言描写和故事的叙述,把握人物性格特点.
18.【答案】(1)【示例1】与圣贤为友,与经典同行。
【示例2】培养读书习惯,丰富美丽人生。
(2)很多孩子的学习问题是由阅读问题引起的。
【知识点】广告标语;材料探究;见解表述
【解析】【分析】⑴本题考查宣传标语的拟写。宣传标语的拟写要紧扣主题且语言简洁,具有宣传性。答案不唯一,符合要求即可。
⑵本题考查材料内容的概括。依据“ 很多智力正常的孩子存在不同程度的阅读困难,严重的会发展成阅读障碍, ”概括得出。
故答案为:⑴ 【示例1】与圣贤为友,与经典同行。
【示例2】培养读书习惯,丰富美丽人生。
⑵ 很多孩子的学习问题是由阅读问题引起的。
【点评】⑴本题考查宣传标语的拟写。宣传标语是为了某种特定的需要,通过一定形式广泛向公众传递信息的宣传手段。拟写宣传标语首先要扣住主题,要善用修辞,同时最好能做到押韵。
⑵本题考查概括材料内容。解决此类题目首先要浏览材料,明确材料各个段落(语句)的内容,同时要把意思相近的段落(语句)合并在一起。抓住所概括材料段落(语句)中的关键语句,简洁准确概括。
19.【答案】参考例文:
那一次,我真开心
相信很多人都坐过公交车吧 这个名字是让人再熟悉不过的了,可是就是这么一个不起眼的事情,就让我受益无穷。
这是一件就在昨天发生的事情,我和我的几位很好的朋友去往电影院看电影,说实话这还挺让人激动的,毕竟也不用花钱,因为这是我的朋友家的影院,想想都觉得赚了。
那个地方很远,离我们几个的家得有十几站直到终点站。我们几个坐上车,四个位置刚刚好,欣赏欣赏风景,聊一聊小天儿其乐无穷,可这毕竟是共用的,来来往往的人越来越多,大多数都是年迈的老人。就在我玩手游不注意间,一个声音打扰了我,我抬起头想看看发生了什么事,可就在我抬头的那一刹那间,我真的被惊到了,原来是一个老人在给一个更年迈的老人让座, 两个人既不是至亲也不是老友,却还给对方让座。这还是我第一次见到, 顿时我感觉自己如坐针毡,内心忐忑不安,想着现在坐的这个位子不应该是我的,应该属于需要的人。
我越想越不安,感觉特没面子,手心里也满是我攥久了的汗,很快下一站到了,又有几个老人上了车,这-回我毫不犹豫地让了我的座位,当我看到老爷爷坐上我的位子时,一下子心中坦荡了许多。紧接着我的朋友们也觉得不好意思,一个个都让了座,尽管那个座还没有人需要。一个男人突然碰了我一下给我们说:“你们真棒!现在的年轻人很少像你们这样的了。”听完这话,我感觉自己比中了彩票还开心,就这样我们一直站着,直到下了车,好像这股劲还没过去呢。
是啊!让座是一件大多数人们觉得多么小多么不在乎的事情,可就是这么一件“小”事让有些人得到了帮助。从此以后我会帮助更多的人,让他人快乐,让自己开心!
【知识点】全命题作文
【解析】【分析】
【题目分析】 “那一次”表明只写一件事, 写曾经发生过的.事。“开心”限定了内容,令人开心的事很多,比赛获奖、考试取得好成绩、学会骑车、完成一件作品、给人让座、帮助了他人.....只要主题积极、健康、向上都可选取。
【提取立意】 根据提示语“搜寻记忆的宝库,找到那件最让你开心的事情,把它写下来,让大家都能分享你的快乐!”可知,这是-篇写事的记叙文, 结合自己的成长经历,选择自己最熟悉的,或最有趣的,或最有教益的题材,挖掘出这件事中含有的生活道理,或找出它闪光的地方,做到选材典型。文体上要写成叙事的记叙文,记叙要素要交代清楚,要围绕中心抓住重点,要有一定的顺序, 可采用倒叙的写法来吸引读者。写事离不开写人,因此在记事过程中,一定要把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等写细致,写逼真,更好地表达这件事令人开心的意义。
【点评】写好一篇考场作文需要做好四个方面:审题、立意、选材、布局。审题应从辨析作文侧重点、明确写作的方向、明确限制,规范作文的要求入手做到准确审题;立意要求深刻、有格调、有时代感。选材应做到紧扣主题、真实典型、生动新颖、避免雷同。在布局上要从做好开头、结尾入手,根据自己的特长来选择适合自己风格且容易掌握的技巧。当然,规范、工整的正楷或行楷书写也是获得作文成功的一个关键的因素。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