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
预习培训】
用20分钟时间从头到尾认真仔细地阅读一遍 ( http: / / www.21cnjy.com )教材内容;然后用15分钟时间依托导学案上的知识梳理部分勾划标注课本基础知识,写上提示语,标明序号。完成相关题目和知识体系归纳。将预习中遇到的疑难点问题写入我的疑问一栏,以备课上重点探究和讨论。
【课标要求】
了解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理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处理国际关系方面的意义。
【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建国初期三大外交方针的内容和原因和重大外交活动;
分析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的背景,了解提出的过程及归纳其在指导建国初期的外交实践中所产生的积极作用,探讨其在处理国际关系方面的意义。
2、过程与方法:合作探究,通过分析建国初期的外交政策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的背景,学会从世界的角度来认识中国;
3、激情投入,认识新中国在复杂严峻的国际环 ( http: / / www.21cnjy.com )境中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显示了中国人民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和爱好和平的愿望;认识互相尊重、平等互惠、和平共处是国与国之间的基本原则,也是人与人之间交往的基本原则。
【预习案】
一、“另起炉灶”与“一边倒”
1、历史背景:
阅读教材P84正文第一自然段,归纳并勾画:国内背景1点、国际背景两点
2、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根据下表的提示勾画教材中相关内容并写上提示语)
外交方针 内涵 意义
“另起炉灶”
“一边倒”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3、成就:
⑴赢得了世界进步力量的支持:
(在教材上勾画出建国初与我国建交的国家)
⑵展开积极的外交活动:
(在教材上勾画出建国初与我国家领导人的外交活动)
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1、背景:
(阅读教材P86第二段勾画背景3点)
2、过程:
⑴1953年12月,周恩来在会见 代表时首次提出:
⑵1954年,周恩来应邀访问印度和缅甸,并发表联合声明,在中印联合声明中,把“ ” 改成“ ”
⑶1955年亚非会议上周恩来又把 修改为
3、意义:
⑴标志着中国外交的成熟;
⑵在国际上产生了越来越广泛的影响,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
三、走向国际舞台
(根据下表的提示勾画教材中相关内容并写上提示语)
日内瓦会议 亚飞会议
时间
目的
中国代表团贡献
意义
【预习自测】(考查知识迁移运用能力)
1、使中国改变了半殖民地的地位,实现了在国际交往中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的一项是( )
A.“一边倒” B.“一大片” C.“另起炉灶” D.“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2、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次以大国身份参加的国际会议是( )
A.华盛顿会议 B.亚非会议 C.雅尔塔会议 D.日内瓦会议
3、万隆会议中,中国提出下列哪个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 )
A.“求同存异” B.“一边倒” C.“另起炉灶” D.“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4、以下哪一项不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 )
A.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 B.求同存异 C.互不干涉内政 D.和平共处
5、新中国在20世纪50年代取得的外交成就不包括( )
A.与苏联建立外交关系 B.第一次以世界大国的地位参加国际会议
C.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参加在万隆举行的亚非国际会议
我的疑问
探究案
探究一 建国初期的外交政策
材料一 “反法西斯战争沉 ( http: / / www.21cnjy.com )重地打击了国际帝国主义,横行一时的德、日、意三个帝国主义国家被彻底打败。曾经是世界第一强国的英、法也受到严重削弱。……与此相反的是社会主义越出一国范围。战后在欧亚两洲出现了一系列人民民主国家,特别是中国人民革命的胜利,使社会主义力量空前壮大,大大发展了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成果。……战后,殖民体系迅速瓦解,帝国主义的统治范围大大缩小。” “战争结束时,美国的实力在大国中是首屈一指的。……随着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美国将其军事力量部署到了非洲、欧洲、亚洲、大洋洲等地。它还拥有原子弹,在核武器方面拥有绝对优势。这些都是战后美国准备称霸世界的资本。”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
(1)、据材料一,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有哪些有利和不利的国际因素?国际关系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
材料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中华民国南京 ( http: / / www.21cnjy.com )临时政府成立之初,都面临着帝国主义的威胁。面对这种情况,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打破帝国主义的孤立和封锁,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而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则在《告各友邦书》中承认不平等条约继续有效。
(2)、据材料二,历史上两个中国政府执行的外交政策迥然不同,为什么?给你什么启示?
探究二: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材料三 世界各国不分大小强弱,不 ( http: / / www.21cnjy.com )论其社会制度如何,是可以和平共处的。各国人民的民族独立的自主权利是必须得到尊重的。各国人民都应该有选择其国家制度和生活方式的权利,不应受到其他国家的干涉。
材料四 如果这些原则能为一切国家 ( http: / / www.21cnjy.com )所遵守,则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和平共处就有了保证,而侵略和干涉内政的威胁和对于侵略和干涉内政的恐惧就将为安全感和互信所代替。
——摘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关系文件集》第三集
(3)、材料中所说的“这些原则”指什么?“这些原则”在国际事务中有何意义?
【学后反思】:将自己在本部分学习中的收获和不足进行总结
5.1答案
预习自测:1.C 2.D 3.A 4.B 5.A
探究一:
有利因素:资本主义世界体系被削弱;社会主义力量壮大;世界民族解放运动高涨。
不利因素:帝国主义国家对新中国充满敌意;美国推行霸权主义政策。
特点: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大阵营的对立和激烈斗争。
原因: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实行屈辱外交,因为资产阶级的软弱与妥协,中国仍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实行独立外交,因为国家已经独立,中国共产党代表人民的根本利益。
启示:落后就会挨打,弱国无外交;独立的国家主权,综合国力的提高是国家外交的坚强后盾。
探究二: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意义:这些原则成为指导中印、中缅关系的基本原则,成为指导社会制度不同或相同的国家之间处理相互关系的基本原则,是现代国际法的重要内容。
ww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