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知识学案与训练:洋流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4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知识学案与训练:洋流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74.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08-27 08:42:0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4届高考地理考法训练:洋流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典例剖析
印度东海岸的沿岸流是孟加拉湾和印度洋环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特征,对维持北印度洋的热量收支平衡具有重要作用。下左图示意距印度东海岸50-150km处的3个断面A、B、C,下右图是3个断面年内热量经向输送对孟加拉湾的影响。据此完成1-3题。
1.10-12月印度东海岸的沿岸流整体向南流动的主要动力是( )
A.东南季风 B.西北季风 C.东北季风 D.西南季风
2.断面A的热量经向输送对孟加拉湾的影响有( )
①5~7月热量增加②7~9月热量减少③10~11月热量增加④11~12月热量减少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3.6~8月断面B热量经向输送对孟加拉湾影响的原因是( )
A.自北向南流的沿岸流 B.低纬海水蒸发的吸热
C.陆地径流汇入的影响 D.离岸风形成的上升流
【答案】1.C 2.B 3.D
【解析】1.印度受南亚季风的影响,夏季盛行西南季风,冬季盛行东北季风,盛行风是洋流的主要动力,10-12月属于北半球冬半年,主要动力是东北风,C正确,排除ABD。故选C。
2.据图分析断面A(8°N断面)上热量经向输运的情况,2~9月向孟加拉湾的热量输运为正值,说明湾内热量一直在增加,其中7月份向湾内输送热量最多,①正确,②错误;10~12月湾内热量输送为负值,说明湾内热量一直在减少,③错误,④正确,其中10月焦量减少最多,2月湾内热量最少。故选B。
3.据图分析,6~8月断面B(14°N断面)热量输送为负值,沿岸流对孟加拉湾热量输送减少,原因是西南季风的影响,在东部海岸是离岸风,沿岸形成上升补偿流,由南向北流,A错误,D正确;底层冷水上涌,水温较低,并不是低纬海水蒸发的吸热导致,B错误;东海岸较少有陆地径流汇入,C错误。故选D。
考点分析
一、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影响方面 具体表现 实例
气 候 全球 影响 促进高低纬间热量和水分的输送与交换,调节全球热量和水分平衡 低纬度海区温度不会持续升高,高纬度海区温度不会持续降低
大陆 沿岸 暖流增温增湿 北大西洋暖流对西欧温带海洋性气候形成的影响
寒流降温减湿 副热带大陆西岸寒流对荒漠形成的影响
海洋 生物 寒暖流交汇处,海水受到扰动,将下层营养盐类带到表层,利于浮游生物大量繁殖,为鱼类提供饵料 北海道渔场:日本暖流与千岛寒流交汇
北海渔场:北大西洋暖流与东格陵兰寒流(北冰洋南下冷海水)交汇
纽芬兰渔场:墨西哥湾暖流与拉布拉多寒流交汇
上升流将深层营养物质带到表层形成著名渔场 秘鲁渔场、索马里渔场、本格拉渔场等
海洋 污染 加快净化速度;扩大污染范围 油船泄漏、陆地近海污染
海洋 航行 影响航行速度、时间及经济效益 顺流加速、逆流减速
热带海域寒流流经地区、寒暖流交汇处形成海雾 拉布拉多寒流与墨西哥湾暖流交汇处,海雾较重
洋流从北极挟带冰山南下,对航运不利 拉布拉多寒流常挟带冰山
二、世界四大渔场的分布与洋流的关系
四大渔场 形成类型 具体表现 洋流名称
纽芬兰 渔场 寒暖流 交汇处 海水受到扰动,下层的营养盐类被带至表层,有利于浮游生物的生长繁殖,饵料丰富;洋流交汇处,可形成“水障”阻碍鱼类游动,从而使鱼群集中;喜暖水和喜冷水的鱼类都在此汇集 拉布拉多寒流和墨西哥湾暖流
北海道 渔场 千岛寒流和日本暖流
北大西洋暖流和东格陵兰寒流(北冰洋南下的沿岸冷水)
北海渔场
秘鲁渔场 上泛处 冷海水 受离岸风影响,表层海水离陆地而去,从而使得沿岸地区的海水水位较低,深层海水会上涌补充,沿海地区常形成上升补偿流,从而把大量的营养物质带到表层来,有利于鱼类的生长 秘鲁沿岸的秘鲁寒流
三、分析渔场的形成和分布规律的一般思路
1.结合成因分析,由果及因推理成因。
渔场即渔业资源丰富、鱼类汇集、渔业活动频繁的场所。据此推理鱼类汇集的成因,思维过程是:鱼类汇集←饵料(浮游生物)丰富←营养盐类、有机物质丰富←特殊的海域位置。而特殊的海域位置包括温带海区、大陆架海区、寒暖流交汇海区、上升流海区、河流入海口附近。
2.联系洋流分布推导渔场分布。
如温带沿海海域是渔场分布的主要海域,这里的渔场大多是寒暖流交汇形成的。热带和副热带的渔场主要分布于离岸风盛行、上升流势力强大的海域,多位于副热带大陆的西岸海域,如南美洲大陆和非洲大陆西岸等海域。
考法训练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气候分布图”,线条a、b为洋流。读图完成1~2题。
1.在b处海域放置一批带标志的漂流瓶,下列海域中,最有可能先见到这些漂流瓶的是(  )
A.加勒比海 B.阿拉伯海 C.几内亚湾 D.白令海
2.夏季,我国上海从甲国进口一批矿产,走最近的航线,在海洋航行的过程中(  )
A.一路顺风顺流 B.先顺流后逆流
C.先逆流后顺流 D.一路逆风逆流
欧洲鳗孵化于马尾藻海,幼体随着洋流到达欧洲西部沿海,然后进入河流生活,成年后回到马尾藻海,产卵后死亡。读图,完成3-4题。
3.欧洲鳗从马尾藻海西南部迁往欧洲,首先借助的洋流属于( )
①以副热带为中心的大洋环流②以副极地为中心的大洋环流③暖流④寒流
A.②③ B.①④ C.①③ D.②④
4.甲地深受洋流影响,主要形成的气候类型为( )
A.地中海气候 B.温带大陆性气候
C.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D.温带海洋性气候
雾的形成需要无风或微风、大气状态稳定的气象条件。下图为某大陆南回归线附近剖面图。读图,完成5-6题。
5.M处常形成雾,其原因是( )
A.年降水量大B.信风带来水汽C.受洋流影响 D.空气对流旺盛
6.若图中的风力增强,可能使该沿海地区( )
A.渔业资源增多B.大气降水增加C.洋流性质改变 D.海水温度升高
下图中a、b为流经该海域的洋流。读图,完成7~8题。
7.M地沿海海域因(  )
A.上升流形成大渔场
B.千岛寒流与日本暖流交汇形成大渔场
C.拉布拉多寒流与北大西洋暖流交汇形成大渔场
D.加那利寒流与南赤道暖流交汇形成大渔场
8.M处的气候类型向低纬度延伸的原因主要是(  )
A.受南赤道暖流的影响 B.受西风的影响
C.受秘鲁寒流的影响 D.受海洋的影响
下图示意我国台湾岛附近海域冬、夏季洋流分布,读图,完成9~10题。
9.影响①与②洋流形成的主要因素是 (  )
A.海水温度和盐度    B.东亚季风环流
C.海陆轮廓和岛屿位置 D.南亚季风环流
10.图中③洋流的特点是 (  )
A.季节不同,势力强弱不同
B.台湾岛将其分为东西两股洋流
C.温度高,盐度低,水质清澈
D.常年比较稳定地沿一定方向流动
下图中ac为海洋上不同海域的两条等温线,等温线的弯曲是由洋流引起的。
据此完成11-12题。
11.假如图中洋流位于大西洋,则甲、乙洋流(  )
A.都位于北半球中高纬度B.甲为寒流,乙为暖流C.洋流的性质可能相同 D.甲向南流,乙向北流
12.如果aA.加剧沿岸荒漠化的进程B.使美国本土沿海受到严重污染
C.上升流形成世界著名渔场D.促进温带海洋性气候的形成
海雾是水汽凝结成微小水滴悬浮于近海面大气中的天气现象,其形成往往与水温、气温、风力、风向等因素密切相关。每年春夏季,青岛近海(左图)海雾频发。2010年2月,青岛近海水温较往年同期异常偏低;2月22日0时起,青岛近海出现海雾,影响范围广,并一直持续到25日5时。右图示意此次海雾期间青岛近海气温与表层水温的变化情况。据此完成13-15题。
13.与夏季相比,青岛近海冬季海雾较少的主要原因是( )
A.蒸发较弱 B.海气温差较大 C.水温较低 D.风向变化较大
14.推测2010年2月青岛近海水温异常偏低的主要原因是( )
A.结冰范围偏大 B.太阳辐射偏弱 C.寒潮频率偏高 D.海流影响偏强
15.2010年2月24日12时至25日12时,青岛近海( )
A.风力较强,偏南风转偏北风 B.风力较弱,偏北风转偏南风
C.风力较弱,偏南风转偏北风 D.风力较强,偏北风转偏南风
读下图“北太平洋局部海域洋流分布图”,完成16-17题。
16.关于图中所示洋流,叙述正确的是( )
A.洋流②是千岛寒流
B.洋流②是日本暖流
C.洋流⑤是从低水温流向高水温的暖流
D.洋流①与洋流③的水温相同
17.洋流对地理环境会产生重大的影响,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寒流可以降温减湿,因此④⑤沿岸都形成了大面积的沙漠
B.寒暖流交汇处会形成大渔场,因此②⑤两支洋流交汇处的北海道附近形成了大渔场
C.从上海出发沿洋流②和③去往北美洲的航船,速度慢,节省燃料
D.洋流会加快净化速度,因此有洋流流经的海域不会发生海洋污染事件
下图中甲—丁箭头表示洋流的流向。读下图完成18-20题。
18.关于图中甲—丁洋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洋流的形成与气压带风带的季节性北移有关
B.乙洋流反映了该海域8月份洋流的流向
C.丙洋流的形成与东北信风有关
D.丁洋流流经的两岸地区为热带雨林带
19.图示洋流甲沿岸的景观为( )
A.热带雨林 B.热带草原
C.热带荒漠 D.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20.若M海域发生石油泄漏,受洋流甲的影响,下列海域污染最严重的是( )
A.地中海沿岸 B.南海沿岸
C.印度半岛西海岸 D.孟加拉湾沿岸
2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图中乙岛屿曾有着“踩着鳕鱼群的脊背就可上岸”的美名,岛上有上百个渔产品加工企业,其产品销往欧、美、日等世界各地。以乙岛屿为中心的海域是世界上著名的多雾区域之一,雾频率高达60%左右。
(1)分析图中甲半岛东北部海岸线特征及成因。
(2)分析乙岛屿附近海域海雾较多的原因。
(3)捕捞鳕鱼是乙岛屿的传统产业。上世纪90年代当地政府曾下令禁止捕鳕鱼,请阐述此举理由。
1.C 2.A3.C4.D5.C6.A7.A 8.C 9.B 10.D11.D12.D13.B14.D15.C16.B 17.B18.A 19.C 20.C
21.(1)特征:海岸线曲折,多峡湾。成因:冰川在运动过程中,侵蚀作用使地面形成U形谷,随着冰川融化,海平面的上升,海水进入U形谷,形成峡湾。
(2)纽芬兰岛地处墨西哥湾暖流和拉布拉多寒流交汇处,寒流有降温减湿的作用,暖流有增温增湿的作用,上空形成温暖湿润的气流,暖湿气流遇冷易液化,就形成海雾。
(3)过渡捕捞鳕鱼会造成渔业资源枯竭,生物多样性减少,生态系统破坏。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