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高考地理考法训练:海——气相互作用与全球水热平衡
典例剖析
读“海—气相互作用模式图”,完成1~3题。
1.图中表示海—气相互作用中水分交换的是(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海洋是大气中水汽的最主要来源,下列海域为大气提供的水汽最多的是( )
A.低纬海域 B.中低纬海域 C.高纬海域 D.中高纬海域
3.海洋将热量以________的形式传递给大气( )
①长波辐射 ②短波辐射 ③潜热释放 ④潜热吸收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答案】1.C 2.A 3.A
【解析】1.图中海—气水分的交换是通过蒸发、降雨环节实现的。
2.海水通过蒸发,不断向大气输送水汽。低纬海域表层水温高,蒸发量大,向大气提供水汽最多。
3.海水吸收太阳辐射增温后,通过长波辐射和潜热释放的形式将热量传递给大气。
考点分析
一、大气圈与水圈(海洋)之间的热能传输与交换
海洋是太阳热能的巨大储藏库,由于海洋水体与大气之间的温度差异,大气圈与水圈之间的热能交换在一刻不停地进行着。海洋对大气的作用,主要是通过输送大量的热能来改变大气运动,而大气对海洋的作用,则主要是通过风的驱动作用将动能传输给海洋,并通过大气与水面的摩擦作用来驱动水体流动。如图所示:
二、大气圈与水圈(海洋)之间的势能传输与交换
大气圈与水圈之间还存在势能的传输与交换。当气压升高时,海面就会降低;当气压降低时,海面就会相应升高。
气压升高→海面降低→势能减小;气压降低→海面升高→势能增大。
考法训练
海洋与大气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完成1-2题。
1.下列叙述符合事实的是( )。
A.大气通过降水将水分输送给海洋,驱动洋流
B.海洋通过辐射等形式将热量输送给大气,影响大气环流
C.大气通过对流将臭氧输送给海洋,加重赤潮
D.海洋通过蒸发将水汽输送给大气,形成信风
2.海洋浮游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能够对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进行调节,有人称之为海洋“生物泵”作用。该作用可能( )。
A.缓解全球变暖 B.缩小臭氧层空洞
C.减轻酸雨污染 D.加快洋流流速
读海—气相互作用模式图,回答3~4题。
3.图中表示海—气相互作用中水分交换的是 (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4.海洋是陆地降水的主要水汽来源,但从长远看,海洋的总水量变化不大,主要得益于( )
A.① B.② C.③ D.④
物质相态改变释放出的热量称为潜热,地表向大气的潜热输送主要通过蒸发实现。下图示意我国西北地区黑河下游不同土地覆被向大气输送的潜热通量对比。该地区为典型的绿洲——荒漠生态系统,对人类活动极度敏感。完成5-7题。
5.潜热通量受气温影响最显著的是( )
A.荒漠 B.玉米田 C.湿地 D.混合林
6.冬季,与其他土地覆被相比,湿地的潜热通量较高,主要影响因素是( )
A.温度 B.湿度 C.植被覆盖 D.积雪覆盖
7.如果在春季增大玉米田从湿地引水的灌溉量,对春季玉米田和夏季湿地潜热通量的影响分别是( )
A.增大-增大 B.增大-减小 C.减小-增大 D.减小-减小
读“大西洋热量收入与支出的差值随纬度变化示意图”,完成8~9题。
8.图中大西洋热量收入与支出差值最大的纬度带是( )
A.0°~20°N B.0°~20°S C.40°S~50°S D.40°N~60°N
9.该纬度带热量收入与支出差值最大的原因是( )
A.纬度低,得到的太阳辐射能量多 B.纬度高,得到的太阳辐射能量少
C.寒流的作用明显 D.暖流的作用明显
风暴潮,是由剧烈的大气扰动,如强风和气压骤变(通常指热带气旋和温带气旋等天气现象)导致海面异常升高,使受其影响的海区的潮位(涨潮时的水位)大大超过平常潮位的现象。下图是渤海湾2019年2月22日(农历正月十八)潮位和等深线分布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0.据图推测,该日导致渤海湾风暴潮的天气现象最可能是( )
A.热带气旋 B.温带气旋 C.温带高压 D.热带低压
11.该日风暴潮灾害最严重的位置在渤海湾的( )
A.东南部 B.东北部 C.西北部 D.西南部
12.除剧烈的大气扰动外,本次渤海湾风暴潮产生的原因还包括( )
①正值天文大潮②位于浅海大陆架③入海河流正处于汛期④围海造陆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阿拉伯海位于困中断面甲与断面乙之间,该海区多年得到与失去的淡水总量基本相等。海洋淡水输入是指从低盐度海区流入高盐度海区的海水,它是阿拉伯海得到淡水的重要之一。下图示意阿拉伯海及其周边区域。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阿拉伯海与近海面大气之间全年水热交换的总体特征为( )
A.降水量大于蒸发量,海洋向大气输送热量 B.蒸发量大于降水量,海洋向大气输送热量
C.降水量大于蒸发量,大气向海洋输送热量 D.蒸发量大于降水量,大气向海洋输送热量
14.阿拉伯海得到的淡水主要来自( )
①断面甲的海洋淡水输入②印度半岛西部的径流
③断面乙的海洋淡水输入④阿拉伯海的大气降水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5.阿拉伯海通过断面甲得到海洋淡水输入最少的时期,该海域( )
A.盛行东北信风 B.盛行东北季风 C.盛行西南季风 D.季风正在转换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6.图中表示海—气相互作用中水分交换的是(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7.图中没有表示出海—气相互作用中热的交换过程是( )
A.太阳辐射 B.海洋的长波辐射C.水汽凝结时的潜热辐射 D.太阳的短波辐射
表层海水温度与大气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关系。下图示意1950年至1990年间赤道南部东太平洋(0°—10°S,180°—90°W)表层海水温度与大气之间的相关性。表层海温距平是指该海域表层海水温度与多年平均值的差值。SOI值距平是指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与赤道低压之间的气压差与多年平均值的差值。完成18-19题。
18.该海域表层海水温度与大气相互作用关系对应正确的是( )
①SOI低时,副热带高压弱,海面温度高②SOI高时,信风强,海面温度低
③海面温度升高,副热带高压增强,SOI升高④海面温度降低,信风减弱,SOI升高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9.当SOI值为负距平且数值较大时( )
A.南美秘鲁沿岸秘鲁寒流增强 B.赤道附近东太平洋降水偏少
C.南美秘鲁沿岸海域渔业增产 D.南美秘鲁附近洪涝相对增加
20.读北半球海洋热量收支随纬度变化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b曲线为_______,其随纬度分布的规律是_______,产生的原因是_______。
(2)a曲线为_______,其纬度分布规律是_______,在副热带海区辐射为最高值原因主要是_______。
(3)c点表示的意义_______,d区域表示_______,e区域表示_______,由于一年中世界海洋的热量收支基本上是平衡的,高低纬度之间的热量交换的主要动力是_______。
1.B2.A3.C 4.B 5.D 6.B 7.B8.D 9.D10.B 11.D 12.A13.B14.B15.D16.C 17.D18.A19.D
20.(1)热量收入 从低纬向高纬递减 太阳辐射受地球球体形状的影响,纬度越高接受太阳辐射的热量越少
(2)热量支出 以副热带海区为中心分别向两侧递减 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蒸发量大于降水量
(3)热量收入和热量支出处于相等状态 热量盈余
热量亏损 大气运动和洋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