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高考地理考法训练:锋与天气
典例剖析
2022年3月25—30日,北美部分地区受到冷空气影响,出现降温。下图为“冷空气影响期间降温范围及31日地面天气形势图”。据此完成1-3题。
1.影响图中降温区分布特点的因素是( )
A.海陆位置 B.地形格局 C.植被覆盖 D.洋流性质
2.因受暖锋影响,31日最可能的降水区域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3.造成此次降温的天气系统,31日已移向( )
A.太平洋 B.大西洋 C.北冰洋 D.墨西哥湾
【答案】1.B 2.D 3.D
【解析】1.阅读图文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美大陆地形西侧是世界最长的山系北段落基山脉,图示区域中东侧是美国的阿巴拉契亚山脉,中间是广阔的平原地形,材料显示该时段北美受冷空气的影响,出现图示降温的区域为中央大平原区域,因此主要受到地形格局的影响,导致降温区分布状况,故B正确;海陆位置影响,应该是沿海和内陆的差异,一般呈现递增或递减,但图示区域不是,故A错误;北美大陆中,美国的中部和东部植被覆盖率都较高,故C错误;洋流性质影响海洋沿岸地区,但是图示区域降温不是沿海,故D错误。答案选择B。
2.观察图中信息可知,图中出现锋面气旋,受来自北面冷空气的影响,甲乙两处气温迅速下降,形成冷锋,故AB错误;根据北半球气旋逆时针方向旋转,丙处受到来自西北的冷气团和东南的暖气团相遇影响,形成冷锋系统,冷锋属于锋后降雨,丙处位于锋前,不会发生降雨,故C错误;丁处受到南面暖气团和北面冷气团的相遇形成暖锋,暖锋是锋前降雨,丁位于锋前,若是水汽足够,最有可能发生降水,故D正确。答案选择D。
3.阅读图文材料,结合题1结论可知,该降温天气系统的移动受到两侧山脉的阻挡,冷空气从北方向南,因此天气系统被迫向南移动,31日最可能移动向墨西哥湾,故D正确,C错误;太平洋位于天气系统西侧,被落基山脉阻挡,大西洋位于天气系统东侧,被阿巴拉契亚山阻挡,因此不可能移动向太平洋和大西洋,故AB错误。答案选择D。
考点分析
一、常见的天气系统
项目 冷锋 暖锋 准静止锋
概念 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移动的锋。 暖气团主动向冷气团移动的锋。 冷暖气团势力均等或冷暖锋受地形阻挡而停止不前的锋
暖气团运动 被迫抬升 徐徐爬升
锋面 组成
坡度 大 较大 很小
云系 雨区 云系狭窄,雨区在锋后宽锋前窄 云系宽阔,雨区多在锋前 云系十分宽阔,雨区多在暖气团一侧
天气特征 过境前 受暖气团控制,气压较低,气温较高,天气晴朗 受冷气团控制,气压较高,气温较低,天气晴朗 单一气团控制,天气晴朗
过境时 雨雪、大风、降温天气; 阴雨,多连续性降水,降水强度小,伴随升温 降水强度小,阴雨连绵的天气
过境后 受冷气团控制,气温下降,气压上升,天气转晴 受暖气团控制,雨过天晴,气温升高 ,气压降低 单一气团控制,天气晴朗
我国典型的锋面天气 ①北方夏季的暴雨;②北方冬春季节的大风或沙尘暴天气;③冬季的寒潮;④一场秋雨一场寒 ①华南地区:春暖多晴,春寒雨起;②一场春雨一场暖” 夏初,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梅雨天气;冬天,贵阳多阴雨冷湿天气 天无三日晴
二、冷锋和暖锋的判断方法
1.看冷暖气团箭头指向
冷锋:箭头大致相对 暖锋:箭头大至同向
若冷气团的运动只有朝暖气团一个方向,说明冷气团势力强,应为冷锋;若冷气团遇到暖气团时有回转运动,则说明暖气团势力强,为暖锋
2.看锋面坡度
冷锋:坡陡 暖锋:坡缓
冷气团运动速度快,冷气团势力强大时,形成的冷锋锋面坡度较大;暖气团运动速度慢,暖气团势力强大时,形成的暖锋锋面坡度较小
3.看雨区范围及位置
冷锋:雨区窄,大部分在锋后 暖锋:雨区宽,在锋前
不论冷锋还是暖锋,降水都主要在冷气团控制范围内
4.看符号
利用符号还可以确定锋面运动方向:符号所指方向为锋面前进的方向
5.看过境前及过境后的天气变化(看过境前后的气温、气压变化)
过境前 气温高,气压低
过境后 气温降低,气压升高
过境后 气温低,气压高
过境前 气温升高,气压降低
6.根据对我国天气的影响差异判断
冷锋对我国天气的影响较大,我国北方夏季的暴雨、冬季的寒潮、冬春季节的沙尘暴,都主要是冷锋过境造成的;而暖锋对我国的影响比较小。
三、我国准静止锋的成因和分布
a江淮准静止锋:
夏初(6月),南方暖气团与北方冷气团势均力敌,形成的锋面在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来回摆动,形成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直至日本南部的梅雨天气
b昆明准静止锋:
冬半年,南下的冷气团遇到云贵高原阻挡,与暖气团形成的锋面在昆明和贵阳之间准静止下来而形成的。
c昆明四季如春的原因:冬季纬度低、位于昆明准静止锋的暖气团一侧;夏季海拔高、气温低。
贵州冬无三日晴:位于准静止锋的冷气团一侧,位于雨区。
考法训练
锋线指锋面与地面相交的线,下图反映某地区某年2月10日~12日的锋线移动情况。读图回答1~2题。
1.该锋面属于( )
A.北半球冷锋 B.南半球暖锋 C.北半球暖锋 D.南半球冷锋
2.下列日期中,甲地气温日较差最小的是( )
A.2月9日 B.2月10日 C.2月11日 D.2月12日
下图为锋面气旋示意图,据此完成3-4题。
3.该锋面系统表示的是( )
A.南半球的冷锋B.南半球的暖锋C.北半球的暖锋 D.北半球的冷锋
4.该锋面过境后,M 地的天气状况是( )
A.天气转晴,气温升高B.天气转晴,气温下降C.天气转阴,气温下降 D.天气转阴,气温升高
读“我国西北地区某地某年4月17~20日气温和气压变化图”,完成5~6题。
5.4月17~20日影响该地的天气系统及可能带来的天气现象是( )
A.冷锋 大雾天气 B.暖锋 晴朗天气
C.暖锋 绵绵细雨天气 D.冷锋 大风、沙尘暴天气
6.此次天气过程对当地产生的影响可能是( )
A.交通运输受到影响 B.附近山区出现泥石流
C.缓解绿洲农业用水紧张 D.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
下图为北半球某地区某时锋面气旋示意图。据此完成7~8题。
7.图中①②③④四地天气状况是( )
A.①地吹东南风 B.②地吹西南风
C.③地风速最大 D.④地气压最高
8.对图中甲、乙锋面及其运动的判断,正确的是 ( )
A.甲为冷锋,向西北方向运行
B.乙为冷锋,向西南方向运行
C.甲为暖锋,向东南方向运行
D.乙为暖锋,向东北方向运行
根据关键区域(虚线框内)风场辐合情况,冬季强华南准静止锋可分为三类。下图示意三类冬季强华南准静止锋及其850百帕等压面上≥4m/s的风场。据此完成9-10题。
9.与北风辐合型相比,南风辐合型关键区域降水更多。下列解释合理的是( )
A.雨区范围更大 B.冷空气势力更强
C.水汽量更充足 D.地形阻挡更明显
10.受南北风辐合型冬季强华南准静止锋的影响,广东省北部地区( )
A.低温雨雪频发 B.土壤侵蚀加剧 C.河流入汛提前 D.昼夜温差增大
下图为2020年3月18日2时(北京时间)东亚海平面气压形势图,虚线范围内为天气系统引发的某种气象灾害实时分布。此前蒙古高原南部地区大部分表土解冻,地表干燥。据此完成11-12题。
11.关于图中天气系统及其影响,说法正确的是( )
A.内蒙古高原北部出现大风、降温、雨雪天气
B.云贵高原地区出现准静止锋,昆明阴雨连绵
C.青藏高原北部的高压减弱南下冬季风的势力
D.冷锋尚未到达,我国华北地区晴朗温暖
12.该气象灾害最可能是( )
A.春旱 B.暴雨 C.沙尘暴 D.冻害
下面四幅图示意我国锋面雨带位置变化(阴影部分表示雨带)。读图,完成13-14题。
13.根据锋面雨带推移过程,四幅图的先后顺序可能为( )
A.③①④② B.②③①④ C.④②③① D.③①②④
14.当长江中下游地区“赤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稻半枯焦”时,雨带位于( )图所示位置。
A.① B.② C.③ D.④
冬季从阿拉伯半岛、伊朗吹来的西风气流受青藏高原阻挡分为南北两支,其中南支气流沿青藏高原南缘即巴基斯坦、印度半岛北部等地流向云南,与北方南下冷空气势均力敌,在昆明与贵阳之间形成昆明准静止锋。下左图为昆明准静止锋位置示意图。下右图为多数学者认为的昆明准静止锋剖面结构图。据此完成15-17题。
15.根据图的云系位置,判断锋面两侧气团的形成原因及性质( )
A.南支气流越过孟加拉湾沿岸,温度和湿度增加,为暖湿性质
B.南支气流来自干旱内陆,受高原阻挡流向低纬,为冷干性质
C.南下冷空气经过南方湿润地区,水汽不断增加,为冷湿性质
D.南下冷空气纬度位置不断降低,空气温度升高,为暖干性质
16.贵阳冬半年的日照时间比昆明短,主要是因为贵阳( )
A.纬度位置更高,白昼时间短 B.地势较低,大气的密度更大
C.晴天较少,大气削弱作用强 D.东南季风影响强,阴雨连绵
17.造成昆明“四季如春”变成“一雨成冬”的原因可能是( )
A.准静止锋东移 B.暖气团势力增强 C.准静止锋北移 D.冷气团势力增强
当冷暖气团势力相当,锋面很少移动或移动十分缓慢时,称为准静止锋。图a为江淮准静止锋,图b为昆明准静止锋。读图,回答18~19题。
18.昆明准静止锋出现在冬季,以下关于图b表述正确的是 ( )
A.“天无三日晴”是昆明的真实写照
B.昆明准静止锋的形成与地形关系密切
C.昆明和贵阳都是四季分明
D.昆明与贵阳冬半年均以冷湿天气为主
19.关于图a中江淮准静止锋的描述错误的是 ( )
A.江淮准静止锋发生在夏季6~7月
B.“和气吹绿野,梅雨洒芳田”诗句中的梅雨就是江淮准静止锋控制下形成的
C.当副高移动速度较快时,6~7月江淮地区降水较少
D.当副高势力较弱时,会出现北涝南旱的现象
20.下图为“北半球某地等压线分布图、锋面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B、C、D四处所绘箭头能正确表示当地风向的是________。
(2)图中天气系统②是________,中心气流__________(上升或下沉),在其控制下天气状况多__________。
(3)图中A、B两处相比,风力较大的是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
(4)甲乙两天气系统中表示冷锋的是___________。
1.A 2.C3.A4.B5.D 6.A7.B8.D9.C 10.B11.D12.C13.B 14.A15.C 16.C 17.D18.B19.D
20.(1)B (2)气旋(或低压) 上升 阴雨 (3)A 等压线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大 (4)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