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保护生物多样性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我能举例说明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及其原因。
2.我能说出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主要措施。
能力目标:
培养搜集分析资料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提高生物学素养。
情感目标:
1.关注我国特有的珍稀物种。
2.能认同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义,并付诸行动。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①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
②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原因
③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
教学难点
①使学生认同保护生物的多样性
②积极参与保护生物的多样性
三、教学方法
讨论法、讲授法
四、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情景设置,导入新课
师:白鳍豚是中国特有珍稀水生哺乳动物,在长江里生存繁衍了两千多万年,然而,近几十年,它的数量迅速减少。2006年,科学家沿着长江专门调查白鳍豚的数量,结果连一头都没有发现。一个经受了两千多万年漫长岁月考验的物种,为什么会在短短几十年中走向灭绝呢?
(二)新课讲授
1.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
师:这是位于北京南海子麋鹿园中动物灭绝年代顺序的石碑。在自然状态下,平均2000年有一种鸟类灭绝,平均8000年有一种哺乳动物灭绝。现在,在人类活动影响下平均 2 年有一种鸟类灭绝,平均1.2年有一种哺乳动物灭绝。
师:同学们值到那些濒危动物或者是已经灭绝的动物吗?
生:华南虎从1949年的4000余只锐减到现在的野生华南虎仅存20—30只。各地圈养的华南虎也只有将近60只。这60只华南虎都来自1955年从野外捕获的18只华南虎。这18只虎中,有繁殖记录的有6只虎的后代。
生:东部美洲狮为美洲狮亚种之一,主要分布在美国东北部、加拿大东南部。 2011年3月2日,美国鱼类和野生动物管理局正式向世界宣布:东部美洲狮已经灭绝。
生:金丝猴又称仰鼻猴,金绒猴。主要分布在川、滇、黔等地的高山密林中,因人类的捕猎和其他干扰,生存的范围不断缩小。
生:朱鹮20世纪30年代广泛分布在我国和日本等地,但由于森林和湿地的急剧减少,在我国最后被发现时只有7只,经过保护和繁肓,1999年已达200只.
生:扬子鳄 是一种古老的爬行动物,在地球上已生存至少1亿年以上,被称为中生代动物的“活化石”。生活在我国长江中下游沿岸的沼泽地带,现仅残存于苏浙皖的交界处。
生:银杉 为我国特有的孑遗树种。树史达1000万年以上,在第三纪晚期的冰川活动中几乎灭绝,仅在地处低纬度的我国西南残存,五十年代被发现。被称为植物中的“活化石”。
师:在刚才的介绍的过程中同学们频繁的提到了几个词,你能说说吗?
生:不断减小、急剧减少、仅存7只、本土灭绝、活化石
师:森林大面积减少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森林大面积减少对生物多样性有哪些影响?
生:森林大面积减少的主要原因是人类的乱砍滥伐和自然火灾等原因。
生:森林大面积减少使森林生态系统遭到破坏,造成空气、地面湿度降低,使许多植物,尤其是阴湿植物减少或衰亡;同时由于动物失去了栖息地和食物,一些动物种类数量急剧减少,以至濒临灭绝。(乱砍滥伐)
师:藏羚羊是我国特有物种,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1986年在西藏、新疆、青海三省藏羚羊栖息地,平均每平方公里有3 ~ 5头。由于藏羚羊的羊绒比金子还贵重,因而遭到疯狂的偷猎。到20世纪90年代,平均每平方公里仅存0.2头。近些年来,藏羚羊的数量虽有所增加,然而偷猎者的枪声仍然不时作响。什么原因造成藏羚羊濒临灭绝?
生:乱捕乱杀。
师:生活污水排入水体,为什么导致水生动物种类减少?
生:生活污水排入水体,大大促进了水体的富营养化,使藻类植物和其它浮游生物大量繁殖。这些生物遗体被分解时,大量消耗水中氧气,并产生有毒物质,从而导致鱼类和其它水生生物大量死亡,种类和数量锐减。(环境污染)
师:水葫芦的疯长为什么会影响其他水生生物的生存吗?你生活的地方是否有类似的事情发生?
生:葫芦的疯长,使得其他水生植物和水生动物失去生存空间和营养物质,导致其他水生植物和水生动物的种类和数量减少。(外来生物入侵)
师:除以上因素外,你认为还有哪些因素造成生物多样性锐减?
生:除以上因素外,还有工厂废气排放导致的大气污染,农业生产中农药、化肥的大量使用,牧民过度放牧,渔民过度捕捞,部分人的法律法制观念不健全和全球气候变化等。(过度放牧)
2.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对策
师:同学们如果让你们去管理这些地区或者生物的你们会怎样做啊。
生:建立自然保护区
师:为了保护生物的多样性,人类把含有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这就是自然保护区。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
生:迁地保护
师:迁地保护是指为了保护生物多样性,把因生存条件不复存在,物种数量极少或难以找到配偶等原因,而生存和繁衍受到严重威胁的物种迁出原地,移入动物园、植物园、水族馆和濒危动物繁育中心,进行特殊的保护和管理。迁地保护是就地保护的补充,它为行将灭绝的生物提供了生存的最后机会。
生:建立濒临物种的种质库
生:颁布相关法律法规、出台相关文件保护:师:
生:为了保护生物的多样性,中国相继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和《中国自然保护纲要》等法律和文件。
(三)课堂练习:
1. 下列事例中使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有( )
①外来物种入侵②有计划地间伐成年毛竹③海域污染导致赤潮④退耕还林还草⑤全球气候变暖⑥发展生态农业
A. ②④⑥
B. ①③⑤
C. ①④⑤
D. ②③⑥
答案:B。
解析:该题主要考查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原因。主要包括:生存环境的改变和破坏、掠夺式的开发利用、环境污染、外来物种的入侵等。因此,外来物种入侵、赤潮和气候变暖都属于对生物多样性的威胁。
2. 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建立自然保护区是最有效的保护措施
B. 为保护生物多样性,我国正在制定有关法律法规
C. 动物园中培育大熊猫属于迁地保护
D. 建立濒危物种的种质库,以保护珍贵的遗传资源
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措施。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除建立自然保护区外,保护措施还有将某些濒危物种迁出原地,移入动物园、植物园、水族馆、濒危动物繁育中心,进行特殊保护和管理;建立濒危物种的种质库,以保护珍贵的遗传资源;制定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法律法规等。我国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法律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中国自然保护纲要》等已颁布多年。
3.怎样正确理解保护生物多样性与防除鼠、蚊、蝇等有害动物之间的关系?
答案:它们是食物链中的一环,对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有重要的作用。
从基因的多样性看,任何一种生物都是一个基因库,也可利用这些基因为人类造福。因此,尽管这些动物对人类有害,但不应该完全消灭它们,而应该是控制其发展,使之维持在一定的数量。
解析:鼠、蚊、蝇等有害动物由于繁殖力强,对人类和部分动物有害,但他们是食物链中的一环,对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尽管这些动物对人类直接有害,但不应该完全消灭它们,而应该是控制其发展,使之维持在一定数量。我们要辩证地看待所有的生物。
(四)课堂小结
总结本学期所学内容,将相关的知识进行串联,培养学生关心爱护的自然和环境的意识。
(五)作业布置:
完成配套作业或另行设计
五、板书设计
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一、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
1.是什么原因加速了物种的灭绝?
2.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主要因素:
生态环境的改变和破坏
环境污染
掠夺式开发和利用
外来物种的影响
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对策
就地保护──建立自然保护区
迁地保护──建立遗传资源种质库、动物园等
加强教育和法制管理──制定法律法规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