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3 社会行为 (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5.2.3 社会行为 (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8.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3-08-27 16:42:5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三节 社会行为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描述动物的社会行为的主要特征,说出分工合作对于动物生存的意义,举例说出动物群体中信息交流的意义。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动物社会行为的观察和群体组织特点的总结,分工合作对动物生存的意义,逐步培养分析处理资料和学生交流合作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对动物社会行为的了解,使学生能够以科学的态度去认识生命世界,认同群体的力量大于个体,增强集体意识。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社会行为的基本特征。
2.动物的群体生活对个体及种族延续的意义。
教学难点
1.社会行为形成的本质和意义。
2.探究问题的提出、方案的设计、实施。
三、教学方法
小组探究法,讲授法
四、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情景设置,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有没有观察过,蚂蚁等群体生物的生活方式吗。他们每个个体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生:群体内部不同成员之间分工合作,共同维持群体的生活。
师:在这个群体内的成员的工作分配是怎样的?
生:小组内讨论分析,回答。
师:对学生的回答点评和补充。
(二)新课讲授
1.社会行为特征
师:同学们,知道什么是社会行为吗?
生:营群体生活,群体内部不同成员之间分工合作,共同维持群体生活的行为。
师:想一想在刚才的蚁群中雌蚁、雄蚁、工蚁、兵蚁,它们的工作一样吗?
生:不一样的,工蚁的智能是筑巢、喂养雌蚁、雄蚁和兵蚁。兵蚁则专管蚁穴的保卫。雌蚁是专门的“产卵机器”,也叫后蚁。有时它的腹部膨胀得很大,不能移动。工蚁负责移开雌蚁产下的卵并加以照料。
师:这可以说明什么呢?
生:种群内的不同个体都有不同的工作。有着明确的分工。
师:有些哺乳动物的群体中还存在等级,如图中的狒狒。在一群阿尔卑斯狒狒组成的”等级社会”中,根据个体大小力量强弱健康状况和凶猛程度的不同,排成等级次序。这说明了什么呢?
生:在群体中有着明显的等级分划。
师:所以我们现在可以总结一下群体的特征吗?
生:有着明显的等级划分。
生:不同的个体之间的分工不同。
师:除了这两点外还有吗?我们说的是群体特征,所以最重要的一点是、
生:群体的存在,生物形成一定的组织形式。
2. 群体中的信息交流
师:动物的群体生存方式有什么好处呢?展示企鹅、狼群、猴子等群体生活。学生总结群体生活的意义。
生:靠群体的力量往往更易获得食物和战胜天敌的侵袭,有效地保证物种的繁衍。群体生活有利于动物的取食和防御敌人,使动物群体更好地适应生活环境,维持个体和种族的生存。
师:我们之间可以通过很多的方式来联络交通,其他动物是怎样传递信息的呢?分析现象,说明交流方式。
师:蜜蜂的圆形舞和“8”字摆尾舞可以告诉伙伴蜜源的距离和方向。雄黑鹳是用频频地点头来招呼雌黑鹳的,雄白鹳则是以上、下喙发出啪啪的响声来表示“欢迎”雌白鹳占巢。
生:动作。
师:蚂蚁外出寻找食物时,能够利用它的分泌物来标志路线,引导同巢的其他蚂蚁找到食物的所在地。
生:气味。
师:母鸡有多种不同的鸣声,而每一种鸣叫声表达不同的信息,有的叫声是召唤小鸡的,有的叫声表示找到了食物,有的叫声表示敌害即将来临。
生:声音。
师:蝙蝠、海豚是用回声定位来传递信息的。
生:超声。
师:这是动物间的交流和通讯,同学们可以说说什么是通讯。
生:一个群体中的动物个体向其他个体发出某种信息,接受信息的个体产生某种行为反应,叫通讯。
师:下面我们通过对蚂蚁的行为研究,来探究动物群体间的信息交流方式。回忆探究实验的步骤。
生:产生疑问,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交流讨论。
师:请同学一小组的形式,来制定相应的计划。
生:小组讨论,制定相关的实验计划。
师:这个实验由于条件的不允许我们就不再课堂上操作了,但我们可以想象一下相关的问题,解决我们后面实验可能会遇到的问题。首先我们要解决的是蚂蚁在养殖时的问题?想一下我们可能遇到的问题?
生:饲养蚂蚁时应注意什么?
生:要给蚂蚁喂什么样的食物呢?
生:用小纸片铺路上,可是蚂蚁就不往纸片上走,怎么办?
生:蚂蚁一会走纸上一会又下去,给实验造成了很大的困难,怎么解决呢?
生:居住的小区里蚂蚁窝很容易找,可是用食物引诱了半天,蚂蚁都不出来,怎么办?
师:解决完这些问题,我们就可以试试相关的实验计划了。说出你们的计划。
生:每个小组都说出本小组的实验方案。
师:针对每组的实验方案,指出不当指出,并引导学生完善。
师:展示实验结果,补充内容。信息传递有什么意义呢?
生:如果没有信息交流群体成员间将无法取得联系,孤立的个体取食和御敌会很困难,不同性别交配也将受影响。
师:在自然界,生物之间的信息交流是普遍存在的。正是由于物质流、能量流和信息流的存在,使生物之间的联系错综复杂,“牵一发而动全身”,生物与环境才成为统一的整体。
(三)课堂练习:
1.典型的营群体生活的动物中,个体之间的关系是( )
A.对群体的作用相同,地位平等
B.对群体的作用不同,地位平等
C.对群体的作用不同,地位不平等
D.对群体的作用相同,地位不平等
答案:C。
解析:在群体内每个个体间由于能力的不同而有着不同的工作,且每个个体的社会地位也是不一样的。
2.下列动物群体中,不具有社会行为的是( )
A.蜜蜂的群体 B.白蚁的群体
C.狒狒的群体 D.洄游的鱼群
答案:D。
解析:社会行为是营群体生活,群体内部不同成员之间分工合作,共同维持群体生活的行为。在鱼群中没有分工合作,都是单一的对立的个体。
3.简要回答下面问题:
  “一群群大雁往南飞,一会儿排成个‘一’字,一会儿排成个‘人’字。大雁的这种行为是不是社会行为?为什么?
答案:是社会行为,因为大雁在飞行时,有条不紊,秩序井然,大雁在栖息时,也有分工合作的行为。
(四)课堂小结
  蚂蚁群体成员之间的互相合作为我们创造了足以震撼心灵的人生感悟。作为社会的一员,班集体中的一员。每一个人有何感触呢?将团结协作的精神融入科学课。
(五)作业布置:
完成配套作业或另行设计
五、板书设计
第三节 社会行为
一、社会行为的特征:
群体内部往往形成一定的组织
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
有的群体还形成等级
二、群体中的信息交流
交流方式:动作、声音、气味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