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双基限时练(一) 走向民主政治
一、选择题
1.在古希腊名城邦中,最早废除个人独裁而建立集体统治的国家体制是( )
A.君主制 B.贵族制
C.平民政治 D.民主政治
解析 在公元前7世纪,希腊君主制土崩瓦解,取而代之的是贵族集体当政的国家体制,贵族政治得以确立。
答案 B
2.下列对雅典贵族政治的表述,正确的是( )
①战神山会议是雅典贵族的议会 ②最高行政长官为执政官 ③建立了集体统治的法治原则 ④维护了平民的利益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解析 贵族政治维护贵族的利益,贵族利用权力侵犯平民的利益,导致阶级矛盾激化,④错误,排除含④的选项。
答案 C
3.梭伦的诗句中有:“我 ( http: / / www.21cnjy.com )给了一般人民以恰好足够的权力,也不使他们失掉尊严,也不给他们太多,而那些有钱有势的豪富的人们,我也设法不使他们受到损害。”这段话体现了梭伦在改革中坚持( )【来源:21cnj*y.co*m】
A.民主原则 B.财产原则
C.公平原则 D.中庸原则
解析 本题为材料选择题,正确理解材 ( http: / / www.21cnjy.com )料是解题关键,通过材料中“我给了一般人民以恰好足够的权力”“而那些有钱有势的豪富的人们,我也设法不使他们受到损害”可知梭伦照顾了平民和贵族的利益,即中庸原则。【出处:21教育名师】
答案 D
4.梭伦在当选执政官之前,曾经赋诗说:“我注目凝视,悲哀充溢着我的心,这爱奥尼亚最古老的地方,竟至陷于绝境。”梭伦说雅典“陷于绝境”主要是指( )【版权所有:21教育】
A.奴隶的反抗斗争
B.奴隶主内部争权夺利的斗争
C.平民与奴隶的矛盾斗争
D.贵族与平民的矛盾斗争
解析 本题为材料选择题,通过这首诗写于梭伦当选执政官之前,可知是考查梭伦改革的背景,雅典“陷于绝境”是贵族与平民的矛盾斗争尖锐。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答案 D[来源:21世纪教育网]
5.梭伦在诗中写道:“我制定法律,无分贵贱,一视同仁。”它反映的政治理念是( )
A.中庸原则 B.节制思想
C.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D.平均主义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我制定法律,无分贵贱,一视同仁”反映的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理念。21cnjy.com
答案 C
6.之所以说梭伦改革动摇了贵族专制统治,奠定了城邦民主政治的基础,原因有( )
①“解负令”的颁布 ②财产等级制度的确立 ③“四百人议事会”的创立 ④恢复公民大会作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的地位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理解能力。梭伦改革通过“解负令”的颁布,使平民避免沦为奴隶;财产等级制度打击了贵族势力;四百人议事会和公民大会的设立,都有利于民主政治的发展,这些都为城邦民主政治的建立奠定了基础。2-1-c-n-j-y
答案 C
7.梭伦改革和克里斯提尼改革的共同点是( )
①按财产多寡划分社会等级 ②用地域组织取代氏族组织 ③否定血缘关系维系的社会 ④促进了雅典的民主进程
A.①② B.③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解析 按财产多少划分社会等级是梭伦改革的内容;以地域组织代替氏族组织是克里斯提尼改革的出发点,排除含①②的选项。
答案 B
8.“伯里克利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是限制取得雅典公民的身份。公元前451年规定,只有父母双方皆为雅典公民者才能获得公民权。”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21世纪教育网21*cnjy*com
A.体现了雅典民主的狭隘性21世纪教育网
B.体现了雅典民主的广泛性
C.确保了雅典居民的民主权利
D.促进了雅典民主制度的完善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 ( http: / / www.21cnjy.com )严格限制雅典公民身份的取得,是在排斥外邦人和奴隶,是确保雅典公民(而非居民)的政治权利,使民主只在狭小的公民集体范围内运作,这是其狭隘性的体现,A项正确。【来源:21·世纪·教育·网】
答案 A
9.伯里克利时代,有人曾自豪地说 ( http: / / www.21cnjy.com ):“假如你未见雅典,你是个笨蛋;假如你见到雅典而不狂喜,你是头蠢驴;假如你自愿把雅典抛弃,你是头骆驼。”他这样说是因为当时的雅典( )
A.经济富庶 B.对外战争大获全胜
C.疆域辽阔 D.民主政治达到高峰
解析 材料反映了人们对雅典民主政治的高度肯定和向往,雅典在伯里克利时期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
答案 D
10.在雅典的民主制下,下列哪些事情是可能发生的( )
①一个中亚成年男子来到雅典取得了各种民主权利 ②公民帕德玛因为与邻里发生纠纷而向公民大会申述 ③雅典的民主制激发了每个人建设国家的积极性2·1·c·n·j·y
④公民帕德瓦与妻子一起参加公民大会
A.①②③ B.②③
C.② D.③④
解析 在雅典民主政治制度下,享有政 ( http: / / www.21cnjy.com )治权利的是成年男性公民而非一切成年男子,不包括外邦人、奴隶和妇女,故排除①④;而③的叙述太过绝对,雅典民主制的实质是奴隶主阶级的民主政治,不可能激发每个人的积极性。21教育网
答案 C
11.梭伦改革后,公民法庭的陪审员产生的方式是( )
A.由各等级公民选举产生
B.从各等级公民中抽签产生
C.由各等级公民轮流担任
D.由首席执政官随意指任
解析 梭伦改革成立的公民法庭取消了财产限制,陪审员由各等级的公民抽签产生。[来源:21世纪教育网]
答案 B
12.古代雅典为公民发放津贴的原因是( )
A.雅典经济繁荣,财力充足
B.为了缓和贵族与平民的矛盾
C.下层平民斗争的结果
D.为鼓励所有的公民特别是下层平民参政
解析 伯里克利当政时期为鼓励所有公民参与国家管理,政府实行津贴制,保证中下层平民参政的权利。
答案 D
二、非选择题
1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梭伦以智慧和公正著 ( http: / / www.21cnjy.com )称,他用取消债务的方法解救贫困者,又以成立新政府并赋予富裕者以巨大政治权力平息富人的不满。根据这一制度,富人(而不是世袭贵族)成了统治阶层的主角:最富有的雅典人最为重要,他们可以单独执政。梭伦甚至使雅典政府引进了新的民主原则,即允许穷人(妇女、在当地居住的外邦人和奴隶除外)在公民大会上行使一定的否决权。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美)罗伯特·E.勒纳等著《西方文明史》
材料二 在梭伦改革后的百余年间 ( http: / / www.21cnjy.com ),雅典始终遵循着他开辟的这条道路,继续进行一些民主改革,终于使雅典成为一个经济繁荣、国力强大、政治民主、文化昌盛的居领导地位的希腊城邦。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古代史编》(上卷)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具体说明梭伦是怎样“解救贫困者”的?他又是怎样使富人成了统治阶层的“主角”的?21世纪教育网
(2)你是如何看待梭伦的“智慧和公正”的?
(3)据材料二,分析梭伦改革对雅典民主政治建设的影响。
解析 解答本题时可结合所学知识理解材料。
答案 (1)颁布“解负令”废除债务奴隶制。实行财产等级制度,公民按财产的多少分享政治权力。
(2)梭伦的改革措施体现了他高超的政治智慧。 ( http: / / www.21cnjy.com )他取消贵族的许多特权但仍让他们享有较多权力,拥有较高的社会地位,照顾平民大众的利益,但又不给予他们过多的权力。推行财产等级制度,使工商业奴隶主掌握政权。其改革既能消除贵族专权的危害,大力发展工商业,还为日后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奠定了基础。21·cn·jy·com
梭伦的改革具有历史局限性,并非完全公 ( http: / / www.21cnjy.com )正。由于实行财产等级制度,下层公民不能享有充分的参政议政的权利,改革以后,贵族仍然比平民享有更多的政治权力,贵族和平民的矛盾没有得到根本的解决。www.21-cn-jy.com
(3)动摇了贵族的垄断统治,奠定了雅典城邦民主政治的基础。
14.阅读下列材料:
2012年3月,《中国法 ( http: / / www.21cnjy.com )学》发表了一篇名为“社会转型背景下人民陪审员制度改革路径探析”的文章。文章指出我国人民陪审员制度改革必须与目前转型下的社会结构相适应……这对于推进我国民主法治建设,构建和谐社会,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有着重要意义。21·世纪*教育网
陪审制度起源于公元前6世纪的雅典。当时雅典没有法官,案件的审理就是由公民组成的陪审团来完成的,而案件越重要,陪审团的人数也就越多。但是在这种陪审制度下组成陪审团的公民并不是处于“陪”审的地位,因为没有主持审判的法官,他们实际上是平民法官。这反映了早期公民对司法权的分享。www-2-1-cnjy-com
请回答:
(1)梭伦在改革过程中为保障司法公正采取了哪些措施?
(2)梭伦关于司法制度的改革对近现代西方司法实践有何影响?
(3)我国建立人民陪审员制度对依法治国有何意义?
解析 本题以时政问题切入主题,将历史问题与社会现实有机地联系在一起,考查学生关注现实的社会实践能力与探究性学习能力。
答案 (1)设立公民法庭作为最高司法机构,陪审员从各个等级的公民中抽签产生,打破了贵族对司法审判权的长期垄断;废除了许多严刑峻法,制定了一些新法律,保障了公民的基本利益。
(2)梭伦改革司法制度,对近现代西方司法实践影响深远。其中,陪审团制度逐渐兴旺发达,在全球范围内逐渐普及,在英美法等国家成为一项重要制度。 21*cnjy*com
(3)我国建立人民陪审员制度是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加强法治建设的重要举措,对推动依法治国意义深远。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课堂即学即练
现学现练 夯实基础
1.古希腊的城邦公民是指( )
A.全体成年国民[来源:21世纪教育网]
B.全体国民
C.有权参加公民大会的男性公民
D.全体男性国民
解析 古希腊的城邦公民指的是祖籍城邦的成年男性,妇女、外邦人和儿童被排除在外。
答案 C
2.执政官和战神山议事会的运作程式,反映了雅典贵族政治的特点是( )
①任期制 ②集体统治 ③权力高度集中 ④体现了普通民众的意愿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 D.③④
解析 雅典的执政官从贵族中选出,有一定任期,战神山议事会是雅典贵族的议会,通过集体决策,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治理国家。体现了任期制和集体统治,而不能体现权力高度集中和普通民众的意愿。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答案 C
3.废除按氏族划分选区,实行地域划分法的雅典改革家是( )
A.梭伦 B.克里斯提尼
C.伯里克利 D.瓦纳克斯[来源:21世纪教育网]
解析 克里斯提尼改革以地域组织代替氏族组织,设立了10个地域部落取代原来的4个血缘部落。
答案 B
4.伯里克利时代,雅典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和执行机构不包括( )21世纪教育网
A.公民大会 B.五百人议事会
C.公民法庭 D.战神山议事会
解析 伯里克利时代,战神山议事会保留审判谋杀案和渎神案的职能。而公民大会及五百人议事会和公民法庭成为雅典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和执行机构。21教育网
答案 D[来源:21世纪教育网]
5.阅读下列材料:21世纪教育网
铁米斯托克里为公元前5世纪雅典著名政治家,是希腊联军战胜波斯第三次入侵的关键人物,史书记载他曾被陶片放逐。美国考古学家在对雅典遗址的发掘中,发现了刻有他名字的陶片190枚,根据字迹辨认系14人刻写。21cnjy.com
请回答:
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简评陶片放逐法。
解析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从积极性和局限性角度评价陶片放逐法,特别要注意到材料中陶片放逐法局限性的信息。
答案 陶片放逐法是雅典民主制度中,加强对城邦官员民主监督、保护公民利益的重要措施。上述材料提供了该法实行的有关信息,该法在手段和程序上有漏洞,存在弊端。如材料中出现了少数人刻写大量陶片的现象。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课堂即学即练
现学现练 夯实基础
1.在古代史上,日本对于先进的中国文化的主要态度和根本目的是( )21世纪教育网21世纪教育网
A.积极吸收中华文明,促进自身发展
B.发动侵略战争,阻挠中国文化发展
C.学习中国文化,加强互相交流21世纪教育网[来源:21世纪教育网]
D.骚扰中国东南沿海,劫掠文化精品
解析 日本是个能够主动向外学习的国度,面对先进的中国文化,日本积极学习,促进了自身的发展。
答案 A
2.在中国古籍中,日本长期被称为“倭国”,下列有关日本国名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日本一词源于第一次遣隋使递交的国书中“日出处天子致书日没处天子” ②日本国名正式使用始于7世纪
③公元1世纪大和国改国名为日本 ④公元3世纪,日本进入封建社会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
解析 日本国名正式使用始于7世纪,故③错误;公元7世纪,日本通过大化改新进入封建社会,④错误,排除③④。
答案 D
3.下列关于大化改新成功原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新政权的建立提供了保障
B.改革措施全面而行之有效
C.唐政府的支持
D.改革派的大力推动
解析 日本的大化改新是在以中臣镰足为代表的改革派推动下进行的,并未得到唐政府的支持。
答案 C
4.下列不属于大化改新中政府制定的律令内容的是( )
A.土地赋税制度 B.中央集权制度
C.科举制度 D.司法制度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大化改新内容的掌握情况。大化改新通过制定律令,规定了土地赋税制度、中央集权制度和司法制度,但未涉及科举制。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答案 C
5.阅读下列两幅地图:
请回答:
(1)图①中日本到达唐朝的政府代表被称作________;联系图②,日本人来到中国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1世纪教育网21教育网
(2)以上两幅图反映的中日关系的本质有何不同?
(3)两图对比,你认为中日间的交往应遵循什么原则?
解析 新课标强调综合能力的考查,包括学科内综合与跨学科综合。中日关系在必修Ⅰ第四单元涉及,又在本部分出现,可以从综合的角度用前后联系的方法来学习。同时,中日关系也是国际热点,命题的可能性比较大。本题以中日关系为切入点,纵向考查中日交往历史,横向考查历史、地理知识。(1)问主要考查基础知识。(2)问从背景方面思考。(3)问从两国的实际出发回答。21cnjy.com
答案 (1)遣唐使 掠夺财富、倾销商品、获得投资权 (2)图①是友好交往;图②是日本对中国的侵略。(3)和平共处,友好交往。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单元验收(一)
(时间:90分钟 分数: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公元7世纪,希腊城邦逐渐建立贵族政治。贵族政治的局限性主要体现在 ( )
A.实行终身任期制
B.缺少民众的监督和有效制约
C.财产资格限制了平民参与国家管理的机会
D.战神山议事会缺乏决策权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贵族政治的认识。A项是君主制的内容;C项是梭伦改革的内容;D项叙述不符合史实;B项体现了贵族政治的局限性。21·cn·jy·com
答案 B
2.公元前7世纪,雅典城邦最突出的矛盾是( )
A.贵族与王权的矛盾
B.贵族内部的矛盾
C.下层平民与上层贵族的矛盾
D.自由民与奴隶的矛盾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梭伦改革的背景。公元前7世纪,雅典城邦处于贵族政治时期,贵族与平民的矛盾不断激化,严重威胁到贵族的统治。【来源:21cnj*y.co*m】
答案 C
3.梭伦堪称雅典第一个平民领袖,主要是因为( )
A.建立了集体统治的法制原则
B.形式上承认雅典公民的平等权利
C.创立了最早的比例代表选举法
D.开创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完善时代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解“平民领袖”的概念。“平民领袖”即反映了“平民”的利益,B项符合题意。
答案 B
4.梭伦改革中发展工商业的措施( )
①扩大了平民的就业机会 ②壮大了雅典城邦的实力 ③推动了雅典对外贸易的发展 ④促进了雅典社会的封建化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解析 梭伦改革并没有改革雅典的社会性质,雅典仍处于奴隶社会,并没有促进其封建化,排除含④的选项。
答案 A
5.克里斯提尼改革中最能体现机会均等,公开公平的民主原则的是( )
A.划定以地域为基础的行政选区
B.抽签选举成五百人议事会
C.陶片放逐法
D.废除债务奴隶制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对克里斯提尼改革内容的理解。从题干中的“机会均等,公开公平”可以判断抽签选举成五百人议事会最符合题意。
答案 B
6.下图所示文物的相关表述,正确的是( )
A.反映古希腊的货币形态
B.记载了克里斯提尼改革的具体内容
C.是公民参加民主活动的证件
D.反映了古雅典公民对官员的民主监督
解析 本题为图片材料选择题,解题关键是了解图 ( http: / / www.21cnjy.com )片所反映的历史信息。该图为刻有人名的陶片,体现了克里斯提尼创立的“陶片放逐法”,反映了公民对官员的监督。
答案 D
7.梭伦改革按财产多寡划分社会等级与克里斯提尼改革以地域划分代替血缘部落,二者都直接( )
A.削弱奴隶主特权
B.削弱氏族贵族的势力
C.削弱地方势力
D.扩大公民的权利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理 ( http: / / www.21cnjy.com )解能力。按财产多寡划分社会等级和以地域区划代替血缘部落,都是对按出身不同分享政治权利的否定,打击了氏族贵族的势力。
答案 B
8.伯里克利改革的措施中,为保证和激励中下层平民参政的措施有( )
①取消担任高级职官的财产资格 ②政府为参与公务者发放津贴 ③职官选举采用抽签或举手表决的方式 ④创立“陶片放逐法”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解析 本题为组合选择题,可以采用排除法,“陶片放逐法”是克里斯提尼为防止政治野心家颠覆民主政权而实行的,排除含④的选项。
答案 D
9.雅典的梭伦改革、克里斯提尼改革、伯里克利改革在其影响上的共同点主要是( )
A.发展社会生产 B.改善人民生活
C.稳定社会秩序 D.建立发展民主政治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分析比较能力。梭伦改革开辟了一条通向民主政治的道路,克里斯提尼改革在雅典牢固地确立了民主体制,伯里克利改革使雅典的民主政治进一步完善。三者都促进了民主政治的发展。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答案 D
10.“那奥林匹斯诸神的伟大母亲——黑 ( http: / / www.21cnjy.com )色的土地……因为正是我,为她拔掉了众多的债权标”“以前她备受奴役,而今已重获自由。”此处主要指梭伦实行的哪项改革措施( )
A.就任执政官 B.颁布“解负令”
C.发展工商业 D.改革政权机构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梭伦改革内容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认识,意在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从材料中的“为她拔掉了众多的债权标”可知,这是梭伦颁布“解负令”,废除债务奴隶制,B项正确。
答案 B
11.“伟大的立法者”梭伦,美国在其立法机构——众议院的墙壁上镶嵌了一幅梭伦的画像。梭伦改革的措施体现出他的立法精神在于( )
A.劫富济贫 B.公平公正
C.倾向权贵 D.崇尚峻法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梭伦改革的认识。梭伦改革中坚持中庸原则,体现了公平公正的原则。
答案 B
12.最早的比例代表制选举法是从哪一机构的产生开始的( )
A.战神山议事会 B.四百人议事会
C.五百人议事会 D.公民大会
解析 五百人议事会的议员名额依各居住区公民人数按比例分配,从而创立了最早的比例代表制选举方法。
答案 C
13.伯里克利时代,雅典民主政治完善的表现有( )
①雅典全体居民都有公民权 ②中下层 ( http: / / www.21cnjy.com )平民也可担任高级官职 ③战神山议事会被撤销 ④公民大会、五百人议事会和公民法庭成为雅典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和执行机构【来源:21·世纪·教育·网】
A.①② B.③④[来源:21世纪教育网]
C.②④ D.①③
解析 雅典享有公民权的只是成年男性自由民 ( http: / / www.21cnjy.com ),不包括外邦人,奴隶和妇女,因此①不正确;伯里克利时期战神山会议保留审判谋杀案和渎神案的职能,并未撤销,排除含有①③的选项。
答案 C
14.公民大会成为雅典最高权力机关始于( )
A.荷马时代 B.梭伦改革
C.克里斯提尼改革 D.伯里克利改革
14.梭伦改革中曾有如下规定:父母若不帮助子女学会一门手艺,将来就不能要求子女赡养自己。此规定是为了( )
A.促进工商业的发展 B.防止债务奴隶的出现
C.净化社会风俗 D.提高子女的政治地位
解析 梭伦改革的此项规定是为了让更多的人掌握手工技艺,促进工商业的发展。
答案 A
15.奥里查一家在公元前586年从斯 ( http: / / www.21cnjy.com )巴达迁到雅典,并取得了公民权。根据当时雅典的政策,他之所以能取得公民资格,是因为他具备了如下哪一条件( )
A.有一定收入
B.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C.有大量的土地
D.有高超的手工技术
解析 从题干中的“公元前586年”的时 ( http: / / www.21cnjy.com )间提示可知,这是在梭伦改革后。梭伦改革为吸引有技术的外国人迁居雅典,对携带家属移民到雅典的手工业者给予公民权。【版权所有:21教育】
答案 D
16.雅典民主制为人类提供了一种集体管理的新形式,对这种“新形式”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提供了公民参政的均等机会
B.贵族制下的“集体领导”
C.体现了“主权在民”的原则
D.创造了法治基础上的民主运作方式
解析 雅典的民主制是雅典公民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民主制度,而不是贵族制下的“集体领导”,它是由贵族政治通过改革,扩大平民权利,限制贵族权利而形成的一种“主权在民”的体现。
答案 B
17.下列现代民主生活的原则在雅典古代民主改革中曾经出现萌芽的有( )
①以法律保障人身自由 ②反对出身和财产的不平等 ③议员选举机会均等、实行任期制 ④雅典人民的权威得到了保证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对雅典民主政治改革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认识。通过梭伦改革、克里斯提尼改革和伯里克利改革,现代民主生活中的“法治”“平等”“选举”“任期”“人民主权”等思想都可以在雅典找到渊源。
答案 C
18.李白的诗歌“日本晁卿辞帝都,征帆一片绕蓬壶”怀念的是( )
A.阿倍仲麻吕 B.南渊请安
C.高向玄理 D.中臣镰足
解析 阿倍仲麻吕的中文名字叫晁衡,因此李白诗中的晁卿指的是阿倍仲麻吕。
答案 A
19.日本大化改新实施的班田制的性质是( )
A.奴隶制的土地国有制 B.封建制的土地国有制
C.封建农民个体所有制 D.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
解析 日本的班田制是仿照唐朝的均田制实行的,属于封建土地国有制。
答案 B
20.日本大化改新实现社会制度变革的经济基础是( )
A.奴隶制土地国有制 B.封建土地国有制
C.封建土地私有制 D.氏族土地所有制
20.“大化改新大量吸取了唐代的文化制度, ( http: / / www.21cnjy.com )但是日本没有建立宦官制度,也没有吸收中国传统的‘易姓革命’的思想。”从中我们可以获得的信息有( )
①日本人善于对外学习 ②日本人学习外国先进文化时有所舍弃 ③日本人学习外来文化不彻底 ④唐代时还没有出现宦官制度
A.①② B.③④21世纪教育网
C.①③ D.②④
解析 材料表明日本人对待外来事物不是盲目照搬,而是有所取舍,说明其善于学习,①②正确;③错误;④说法不符合史实。
答案 A
21.大化改新措施中,把农民从氏族贵族的占有下解放出来的措施是( )
A.公地公民制 B.班田收授法
C.租庸调制 D.改革了立法机构
解析 公地公民制度,是把全国的土地和人口收归国有,废除贵族的田庄及其拥有的人口。
答案 A
22.唐朝和日本大化改新后的中央官制相比较,共同点是( )
A.两朝的中央官吏日渐增多
B.两朝都通过分权而得以集权
C.两朝都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
D.两朝最高统治者皆无实权
解析 D项叙述不符合史实,A、B、C三项中最能体现其相同点的是通过分权而达到集权的目的,即唐朝通过三省六部制分割相权加强皇权,日本通过“二官八省”制加强天皇的权力。
答案 B
23.对大化改新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
A.是在学习中国唐朝文化的基础上进行的
B.完全照搬了唐朝的政治经济制度及城市建筑文化等
C.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国家统一
D.推动了日本历史的巨大进步
解析 日本在大化改新中,学习唐文化的同时,也与本国的国情相结合,并非照抄照搬。
答案 B
24.大化改新后的一段时期,在日本文化史上称为“唐风时代”,出现这现象的原因有(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①日本效法隋唐实施政治、经济改革 ②在书法、绘画方面效法唐朝 ③国学中讲授的课程以儒学为主 ④宗教方面受唐朝佛教影响较大21·世纪*教育网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日本在大化改新过程中在政治、经济、文化、建筑等方面积极学习唐文化,出现了唐风时代,四个题肢都符合题意。
答案 D
25.公元1世纪,日本开始从氏族部落向国家过渡,以后逐渐完成国家的统一。下列关于日本兴起过程的介绍,不正确的是( )
A.公元1世纪前后,日本开始出现奴隶制国家
B.大和国于3世纪兴起
C.大和国统一后的日本国家体制极不完备
D.大和国最高统治者天皇具有绝对权威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日本历史的认识。在日本兴起过程中,大和国的最高统治者天皇只是氏族联盟的首领,没有绝对权威,D项错误。www-2-1-cnjy-com
答案 D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26题20分,27题16分,28题14分)
2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两人一样富足(梭伦上台前的诗)
这两人一样富足,
一个拥有大量的白银和黄金、
盛产麦子的田地及骡马;
另一个只拥有这样一些东西:
健壮的胃口,腰背和腿脚,
这些才是世人的财富。
尽管有比这些更多的钱财,
也带不进冥土,
没有任何赎金能让人逃避死亡和重病,
逃过那越来越近的老年之苦。
——《梭伦诗选》
材料二 凡土地所得年收入达5 ( http: / / www.21cnjy.com )00麦斗者为第一等级,称为“五百麦斗级”,可担任高级官职;凡收入300麦斗者为第二等级,称为“骑士级”,可担任高级官职;凡收入200麦斗者为第三等级,称为“双牛级”,可担任低级官职;收入在200麦斗以下者为第四等级,称为“雇工级”,不能担任任何公职。与四等级划分相适应,分配不同的兵役义务:每个等级的公民都有自备武装服兵役的义务,第一、二等级充当骑兵;第三等级担任重武器装备的步兵;第四等级构成轻装步兵,或充任海军。21教育网
材料三 恩格斯说“梭伦揭开了一系列所谓政治革命”,为当时的旧体制注入了私有财产这一全新的因素。由此“国家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按照他们的地产的多寡来规定的,于是,随着有产阶级日益获得势力,旧的血缘亲属团体也就日益遭到排斥,氏族制度遭到了新的失败”。2-1-c-n-j-y
请回答:
(1)材料一中“两人”分别指哪个社会阶层的人?
(2)材料二反映出划分等级的依据是什么?
(3)材料二中采取该措施的目的是什么?有何积极作用?21世纪教育网21世纪教育网
(4)结合你对梭伦改革的认识,应如何理解材料三中恩格斯的这段话?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分析、理 ( http: / / www.21cnjy.com )解能力。第(1)问由梭伦改革的背景可判断出“两人”分别指平民和贵族;第(2)问依据材料二中的关键信息作答;第(3)问可依据教材知识回答;第(4)问中,恩格斯主要阐述了财产等级制度对氏族贵族势力的冲击,回答时,要紧扣这一点思考,将财产等级制度的意义阐述清楚。
答案 (1)平民和贵族。
(2)农产品的多少(或财产的多少)。
(3)目的:打破贵族的世袭特权。作用:打破了贵族依据血缘门第世袭特权的局面,为非贵族出身的平民管理国家事务开辟了道路。
(4)梭伦以财产多寡来区分公民对国家所 ( http: / / www.21cnjy.com )具有的责任和能力,意味着贵族如果财产少也就不能享有过去那么多的政治权力了,这就打破了贵族专权的局面,动摇了贵族专权的社会基础,重新分配了国家的政治权力;此后随着工商业的进一步发展,凭血缘建立的等级制度势必会遭到进一步的打击,这是历史的进步。所以,恩格斯说“随着有产阶级日益获得势力,旧的血缘亲属团体也就日益遭到排斥,氏族制度遭到了新的失败。”2·1·c·n·j·y
27.阅读下列材料:
克里斯提尼改革的出发点是以地域组织代替氏 ( http: / / www.21cnjy.com )族组织,设立了10个地域部落取代原有的4个血缘部落。这项措施有助于削弱氏族贵族对地方政权的控制,促进不同部落之间公民的融合。
在划分新行政区的基础上,克里斯提尼进一步改造 ( http: / / www.21cnjy.com )国家政权机构。他创立新的五百人会议代替原来的四百人会议。新会议由500人组成,每部落选出50人参加,议员名额依各居住区公民人数按比例分配,从而创立了最早的比例代表制选举法。议员的当选没有财产资格限制,30岁以上的公民均可成为候选人。选举采取抽签方式,由运气或“神意”来决定。当选议员可以连选连任,但一位公民一生只可担任两届议员。 21*cnjy*com
——《教师教学用书》(岳麓版必修教材)
请回答:
(1)梭伦改革财产等级制度在削弱氏族贵族势力作用方面,与克里斯提尼改革的哪项措施在本质上是一致的?为什么?
(2)在国家权力机构和公民参政议政方面,克里斯提尼改革比梭伦改革有何具体的进步措施?
(3)用抽签的方式来选拔议员,体现出怎样的民主原则?有何弊端?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梭伦改革和克里斯提尼改革的相关内容及比较。第(1)问主要从地域取代血缘的角度分析有利于民主制度的因素;第(2)问结合克里斯提尼改革的内容分析;第(3)问要从正反两方面来分析评价。【出处:21教育名师】
答案 (1)以地域组织代替氏族组织。 ( http: / / www.21cnjy.com )都冲击了氏族的血缘关系,从而削弱了氏族贵族的势力,有利于雅典民主政治的建立。(2)以五百人议事会取代四百人议事会,创立比例代表制选举法;取消议员选举权的财产资格限制;抽签选举法及议员的任期制。(3)机会均等的民主原则。弊端:可能使无能的人当选而有才能的人落选。
28.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史学界一般认为:“中华文化圈”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指受中华文明影响,具有中华文化特征的区域性文化体系。从空间上看,“中华文化圈”以中国本土为中心,涉及东亚乃至更远的范围;从内容上看,其要素包括汉字、儒教、典章制度、科技和中国式的宗教(如中国化的佛教)等方面;从时间上看,“中华文化圈”的整体格局是在隋唐时期形成的,因而也称为“唐文化圈”。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材料二 有的日本学者认为:“唐文化圈”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形成是因为“构成国家的主要民族,采用军事的、政治的和文化的种种形式,对领域外的其他民族国家,建立一种君臣关系”。21*cnjy*com
材料三 我国学者认为:“唐文化圈”的形成是因为“……先进的文化国,以其特有的文化吸引着周边国家。这里既包含着先进国家向后进的周边国家传播文化,又有落后的周边国家对先进文化的向心力,这种向心力的产生,不是由于军事的、政策的高压手段,而是由于彼此之间的文化上的明显差距。唐王朝的强大和文化上的隆盛像一块巨大的磁石,吸引着周边各国的统治者和人民,他们为缩短与唐王朝文化上的差距,不遗余力地把唐文化吸入本国,并结合本国特点,有选择地加以消化和吸收”。
请回答:
(1)上述两种关于“唐文化圈”成因的观点,区别的核心在哪里?
(2)你认为哪种观点正确?结合当时东亚最典型的一个国家的史实加以说明。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理解材料,概括观点及史论结合评价历史观点的能力。回答第(1)问要抓住材料观点的核心;回答第(2)问时要运用史实来论证自己认为正确的观点。21cnjy.com
答案 (1)日本学者认为“唐文化圈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形成是因为唐帝国采取了军事、政治和文化上的强制手段;我国学者认为根本上是由于唐朝文化先进,对周边文化落后国家的吸引,而不是用强制的手段。
(2)我国学者的观点正确。最典型的国 ( http: / / www.21cnjy.com )家就是日本,日本在唐朝先进文化的吸引下,主动向唐朝学习,如:先后13次派遣唐使和留学生到长安考察学习;仿照唐朝制度实行大化改新;仿照唐都长安的建筑样式建筑都城;吸收汉字因素创制日本文字;社会生活及文化上崇尚唐风。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双基限时练(二) 日本仿效唐制的变革
一、选择题
1.1972年,中日邦交恢复正常化,郭沫若填词祝贺,其中有“盲目,浮桴东海。负笈,埋骨盛唐”的句子。其中空格处应依次填入( ) 21*cnjy*com
A.空海 玄奘 B.晁衡 鉴真
C.玄奘 义净 D.鉴真 晁衡
解析 本题主要通过材料考查为中日文化交流做出重要贡献的历史人物,从“盲目”和“埋骨盛唐”可知是“鉴真和晁衡。”
答案 D
2.2012年,因石原慎太郎等人发起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购买“钓鱼岛”事件,严重损害了中国人民的利益和主权,引发中日矛盾加深。但在历史上也有一些日本人为中日友好交往做出了重要贡献,他们有( )
①阿倍仲麻吕 ②南渊请安 ③高向玄理 ④鉴真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
解析 本题为组合选择题,可采用排除法。注意题干中的限定词“日本人”。鉴真是唐朝人,排除含④的选项即可。
答案 A
3.7世纪时阻碍日本社会发展的主要政治势力是(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①天皇 ②中央豪族 ③地方豪族 ④归国留学生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对大化改新前日本历史背 ( http: / / www.21cnjy.com )景的认识,当时的天皇没有绝对的权威,多次发生过中央豪族杀死天皇和地方豪族反抗中央的叛乱,导致政局动荡不安,严重影响社会的发展。
答案 B
4.日本在经济方面效仿唐制的主要表现有( )21世纪教育网
①仿效唐朝租庸调制实行班田收授法 ( http: / / www.21cnjy.com )②仿效唐中央官制实行“二官八省”制 ③仿效唐朝“开元通宝”铸造“和同开珎”铜钱 ④仿效《唐律》制定法律,确定改革成果21教育网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题干的理解能力,把握住“经济方面”的措施,②④项为政治制度的内容,不合题意。
答案 C
5.大化改新仿行唐制但又有所区别,下列措施中不同于唐制的是( )
A.班田收授法 B.租庸调制
C.神祇官的设置 D.律令制度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对大化改新内容的认识,设立神祇官是神化天皇,进行国家祭祀的需要,不是借鉴唐制。
答案 C
6.日本大化改新期间向唐朝学习的主要内容是( )
①政治经济制度 ②建筑样式 ③中国姓氏 ④儒学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大化改新内容的认识。日本的姓氏与中国人的姓氏不同,③不是向唐朝学习的内容,排除含③的选项即可。
答案 B21世纪教育网
7.赖肖尔在《当今日本人》一书中说 ( http: / / www.21cnjy.com ):“像日本人那样自觉的,大规模的文化引进,在西方历史中是找不出同样的例子的。”能够体现这一观点的有(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①多次遣使向中国学习 ②大化改新 ③明治维新 ④实现“大东亚共荣”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④项中“大东亚共荣”是日本的一种侵略行径不是其自觉的、大规模的文化引进,排除含④的选项。
答案 A
8.日本遣使到中国学习的主要登陆港口在( )
①杭州 ②登州 ③扬州 ④明州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②③ D.①②③
解析 结合课本《遣唐使航海路线图》可知B项正确。
答案 B
9.大化改新过程中,利用神话传说巩固天皇最高地位的做法,与下列中国古代哪一思想相似( )
A.无为而治 B.尚贤
C.民贵君轻 D.君权神授
解析 董仲舒的“君权神授”学说认为人君受命于天,代表天进行统治,与大化改新时天皇的神化宣传最相似。
答案 D
10.大化改新跳跃式地实现了历史上一次重大飞跃,这里的“飞跃”的实质是( )
A.建立了天皇制度
B.建立了中央集权制度
C.打破了氏族豪族的特权
D.确立了封建社会制度
解析 本题考查分析问题的能力 ( http: / / www.21cnjy.com )。比较各选项,A、B、C三项的飞跃仅限于制度的完备或斗争的胜利,而D项涉及到社会制度的演进,故本题选D项。21世纪教育网21cnjy.com
答案 D
11.下列关于日本遣唐使团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外交使团 ②贸易代表团 ③促进了中日文化的相互交流 ④主要目的是学习唐朝先进文化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解析 日本遣唐使团既是外交使团又是贸易代表团,双方进行贡赐贸易,促进了中日经济文化的交流,日本遣使来华的主要目的是学习唐朝的先进文化。2·1·c·n·j·y
答案 A
12.推动大化改新的功臣不包括( )
A.阿倍仲麻吕 B.中臣镰足
C.高向玄理 D.南渊请安
解析 阿倍仲麻吕在753年回日本受阻,终老于中国,而日本大化改新是在645年开始,阿倍仲麻吕不可能参与大化改新。
答案 A
二、非选择题
13.阅读下列图文材料:
请回答:
(1)四幅图反映的中心事件是什么?
(2)四幅图与该中心事件有何关系?
(3)结合四幅图的内容评价该事件。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首先明确该事件是大化改新,然后结合大化改新的背景和内容,概括、解析各图。首先根据有效信息判断该图的基本内容,然后根据要求回答,一定要将图片的内容反映在答案之中。21世纪教育网21·cn·jy·com
答案 (1)大化改新。
(2)图①斩杀豪族排除了干扰,为大化改新的推行提供了前提;图③是大化改新的内容;图②与图④是大化改新的成果。
(3)经过大化改新,氏族豪族的世 ( http: / / www.21cnjy.com )袭特权被打破,日本国家形态基本完备,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国家体制,确立了天皇国家最高统治者的地位,日本经济与人民的生活也有了较大的进步。在较短的时间内,跳跃式地实现了历史上的一次重大飞跃。【来源:21·世纪·教育·网】
1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罢昔在天皇等所立子代之民,处处屯仓,及别臣、连、伴造、国造、村首所有部曲之民,处处屯仓,仍赐食封,大夫以上各有差。降以布帛,赐官人百姓有差。又曰,大夫,所使治民也。能尽其治,则民赖之。故重其禄,所以为民也。……21·世纪*教育网
材料二 初造户籍,计账,班田收授之法。凡五十户为里,每里置长一人,掌按检户口,课殖农桑,禁察非违,催驱赋役。若山谷阻险,地远人稀之处,随便量置。凡田长三十步、广而二十步为段,十段为町。段租稻两束两把,町租稻二十二束。……www-2-1-cnjy-com
请回答:
(1)归纳材料中日本大化改新的措施并指出这些措施之间的关系。
(2)分析这些措施对日本历史产生的影响。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阅读分析材料的能力。第(1)题中的措施可结合材料中的有效信息“班田收授之法”“降以布帛”“重其禄”等内容分析出。第(2)题措施产生的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得出。
答案 (1)公地公民制度,班田收授法和租庸调制。公地公民制度是实行班田收授法和租庸调制的前提和基础,租庸调制以班田收授法为基础。2-1-c-n-j-y
(2)这些措施使氏族豪族的世袭特权被打破,日本国家形态基本完备,确立了天皇国家最高统治者的地位,跳跃式地实现了历史上的一次重大飞跃。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