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选择题
1. 下列属于先天性行为的一组是( )。
A. 蜘蛛结网、公鸡报晓、惊弓之鸟
B. 狗辨主客、黄牛耕地、老马识途
C. 蚂蚁搬家、大雁南飞、孔雀开屏
D. 猫捉老鼠、麻雀筑巢、鹦鹉学舌
2. 下列关于动物行为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学习行为能遗传给后代
B. 动物越高等,学习行为越复杂
C. 动物的动作、声音、气味等都可以起到传递信息的作用
D. 先天性行为是由遗传物质决定的
3. 狗熊偷食蜂巢中蜂蜜,蜂中的工蜂会“群起而攻之”。工蜂的这种行为属于( )。
A. 攻击行为
B. 取食行为
C. 社会行为
D. 防御行为
4. 某地发生里氏9.0级大地震,震后用搜救犬进行搜救时,搜救犬若发现废墟下有人时,会重嗅、扒地、摇尾 巴,然后连声吠叫,这种行为属于( )。
A. 先天性行为
B. 取食行为
C. 防御行为
D. 学习行为
5. 下列动物中,学习能力最强的是( )。
A. 马
B. 黑猩猩
C. 蚯蚓
D. 大山雀
6. 下列动物行为属于学习行为的是( )。
A. 蜜蜂采蜜
B. 亲鸟喂食
C. 青蛙抱对
D. 公鸡绕道取食
7. 关于动物先天性行为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在同种动物的不同个体间有不同表现
B. 是可遗传的
C. 生来就有的行为
D. 所有动物都有
8. 下列不属于动物行为的是( )。
A. 孔雀开屏
B. 蜻蜓点水
C. 青蛙过冬
D. 兔的心脏在跳动
9. “飞鸽传书”和“蜘蛛结网”,从行为获得方式看分别属于( )。
A. 后天学习行为、先天性行为
B. 后天学习行为、后天学习行为
C. 先天性行为、后天学习行为
D. 先天性行为、先天性行为
10. 将动物行为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主要依据是( )。
A. 行为发生的现象
B. 行为发生的规律
C. 行为获得的途径
D. 行为发生的意义
11. “蜻蜓点水”与下列哪种动物的行为的结果相同( )。
A. 蝙蝠捕捉蚊子
B. 海豚戏水
C. 鲤鱼产卵
D. 母鸡孵蛋
12. 下列各种动物行为中,不属于学习行为的是( )。
A. 警犬可以嗅出毒品
B. 小鸟把金鱼当雏鸟喂养
C. 猴子能够表演节目
D. 鹦鹉能模仿人类说话
综合题
13. 树林中,一只小鸟正飞来飞去忙着找吃的。突然,它发现树上有一个色彩艳丽的小动物在慢慢移动,便迅速飞了过去,将小动物吞入口中。就在同时,小鸟觉得口中刺痛难当,赶快把它吐了出来。原来这个小动物是舞毒蛾的幼虫,既有艳丽的色彩,又有毒毛,毒毛会黏在捕食它的动物的口腔黏膜上,使捕食者痛苦不已。
(1)这只小鸟的这种行为从获得途径上看属于 行为,理由是 。
(2)如果今后这只小鸟再看见艳丽的舞毒蛾幼虫可能会怎样做? 。你这样推测的理由是 。
14.说明下列行为是那种
(1)“鸟类的黑手党”——杜鹃,将自己的卵产到别的小鸟巢中,小鸟辛勤地为杜鹃孵卵并精心喂食杜鹃的雏鸟。对小鸟这种行为的解释 。
(2)一只正在孵蛋的母鸡,如果将其所孵的鸡蛋拿掉,换成鸭蛋甚至石头,它照样孵蛋,这种行为称为 。
(3)动物先天性行为的控制因素是 。
15.
(1)刚出生的婴儿就会吃奶,这属于哪一类行为?这对他(她)的生存有什么意义?
(2)动物越高等,学习行为越多吗?你能举一些例子吗?
参考答案及解析
1.C。
解析:蚂蚁搬家、大雁南飞、孔雀开屏、蜘蛛结网、公鸡报晓、猫捉老鼠、麻雀筑巢都是由遗传物质决定的先天性行为;鹦鹉学舌、狗辨主客、黄牛耕地、老马识途、惊弓之鸟是后天形成的学习行为。
2.A。
解析: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行为,不会丧失;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动物在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动物越高等,学习行为越复杂;动物通讯,就是指个体通过释放一种或是几种刺激性信号,引起接受个体产生行为反应.信号本身并无意义,但它能被快速识别,更重要的是它代表着一系列复杂的生物属性,如性别、年龄、大小、敌对性或友好性等等.动物通过动作、声音、气味等进行信息交流.因此把动作、声音、气味等叫做动物“语言”。
3.C。
解析: 狗熊偷吃巢中的蜂蜜时,工蜂“群起而攻之”,需要许多的工蜂相互合作、密切配合,才能完成,因此属于社会行为。
4.D。
解析: 搜救犬发现废墟下有人会连声吠叫等的行为是经过训练形成的,属于后天学习行为。
5.B。
解析: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强。四类动物中黑猩猩最高等。
6.D。
解析:学习行为是动物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是在先天性行为的基础上建立的一种行为活动,如公鸡绕道取食。
7A。
解析: 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具有普遍性。在同种动物的不同个体间有不同表现,是动物在出生之后学习的结果,而先天性行为在同一类动物中有一致性。
8.D。
解析: 动物行为是生物进行的从外部可察觉到的有适应意义的活动。动物所进行的一系列有利于他们存活和繁殖后代的活动,都是动物行为.不仅包括身体的运动,还包括静止的姿势、体色的改变或身体标志的显示、发声,以及气味的释放等。
9.A。
解析: “飞鸽传书”是通过后天训练形成的,属于学习行为,“蜘蛛结网”是生来就有的先天性行为。
10.C。
解析:动物行为从行为获得的途径可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一出生就有的一种行为方式,是动物的一种本能,由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而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成长的过程中通过环境因素的影响,由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是在先天性行为的基础上建立的一种新的行为活动,也称为后天性行为。
11.C。
解析: 繁殖行为:与动物繁殖有关的行为.如占巢、求偶、交配、孵卵、哺育等一系列行为。“蜻蜓点水”是蜻蜓在产卵,能增加后代的数量,属于繁殖行为;母鸡孵卵是孵卵行为属于繁殖行为;鲤鱼产卵,能增加后代的数量,属于繁殖行为;蝙蝠捕捉蚊子属于捕食行为;海豚戏水属于先天性行为中的防御行为,因为是海豚戏水能甩掉身上的寄生虫,研究发现,海豚在水中时,受到阻力较大的影响,旋转并不明显,一旦跳出水面,空气阻力比水要小许多,海豚可以在水面,以每秒6公尺的速度旋转。
12.B。
解析: 小鸟把金鱼当雏鸟喂养,是它生殖行为的延续,是因为失去雏鸟的亲鸟体内仍然存有大量的与繁殖行为有关的激素,使喂养雏鸟的繁殖行为不可能迅速消失,就把金鱼当成自己的雏鸟进行喂养。
13.
(1)先天性;这种行为是由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生来就有的一种本能行为
(2)不会再吃;小鸟属于鸟类,有较强的学习能力;
解析: 本题考査对动物行为的理解。小鸟吞食小动物难受又吐出是由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生来就有的一种本能,属于先天性行为。小鸟属于鸟类,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再看到艳丽的舞毒蛾幼虫不会再吃。
14.
(1)是先天性行为;是由遗传因素决定的
(2)先天性行为
(3)遗传物质
解析: “鸟类的黑手党”--杜鹃,将自己的卵产到别的小鸟巢中,小鸟辛勤地为杜鹃孵卵并精心喂食杜鹃的锥鸟。小鸟这种行为是由遗传因索决定的先天性行为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称为先天性行为例如:蜜蜂采蜜,蚂蚁建巢,蜘蛛织网,鸟类迁徙等。 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行为,不会丧失。
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通过学习得来的行为.动物建立学习行为的主要方式是条件反射.参与神经中枢是大脑皮层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动物在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
社群行为是群体内形成了一定的组织,成员间有明确分工的动物群集行为,有的高等动物还形成等级.节律行为是指生物随着地球、太阳、月亮的周期性变化,逐渐形成的周期性、有节律的行为就是节律行为。
一只正在孵蛋的母鸡,如将其所孵的鸡蛋拿掉,换上鸭蛋,它照样孵蛋,是生来就有的,不学就会的,由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先天性行为。动物行为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一出生就有的一种行为方式,是动物的一种本能,由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而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成长的过程中通过环境因素的影响形成的一种动物行为。
15.
(1)刚出生的婴儿就会吃奶,这属于先天性行为。这种行为对于婴儿的生存非常重要,保证了婴儿摄食的基本需要。
(2)动物越高等,学习行为就越多。学习行为越多,适应性就越强,对动物的生存就越有意义。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