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 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同步练习(含答案)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5.3 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同步练习(含答案)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81.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3-08-27 22:16:0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三章 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选择题
1. 关于动物在生物圈中作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能保持生态平衡
B. 能提供人类各种食品、药材等
C. 动物的生存能影响环境,调节气候
D. 能促进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
2. 下列有关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不正确的是( )。
A. 动物能自己制造有机物
B. 动物能帮助植物传粉和传播种子
C. 动物在维持生态平衡中起重要作用
D. 动物能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3. 动物在生物圈中扮演很重要的角色,下列哪一项叙述不是它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
A. 能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
B. 能维持地球上的生态平衡
C. 能陶冶人们的情操
D. 能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4. 科学家根据苍蝇嗅觉器官的结构和功能,成功仿制出一种小型气体分析仪,用于检测航天飞船座舱内的气体成分。该生物技术属于( )。
A. 转基因
B. 生物防治
C. 克隆
D. 仿生
5. 鬼针草的果实表面有刺毛,可以黏附在动物的体表传播;枸杞的果实颜色鲜艳,有香甜的浆液,能够诱使动物吞食,其种子就可以随着动物粪便的排出而分散传播,这表明( )。
①动物和植物形成了相互适应、相互依存的关系②动物帮助植物传播种子③所有的植物都依靠动物传播种子④动物能够帮助植物传粉
A. ③④
B. ①②
C. ①③
D. ②④
6. 人的上臂可以绕肩关节作伸屈、转动等动作。这说明关节在运动中起的作用是( )。
A. 杠杆
B. 动力
C. 调节
D. 支点
7. 我国大别山区的某县原有茂密的森林,后来毁林开荒,使林中的动物减少,农林害虫失去了天敌的控制而大量繁殖,给农作物造成严重危害,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 过度开发破坏了生态平衡
B. 地壳运动频繁,生态平衡被破坏
C. 农林害虫的天敌繁殖能力弱
D. 农林害虫本身繁殖能力强
8. 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有的还形成等级。以下动物中具有社会行为的是( )。
A. 鲫鱼
B. 家鸽
C. 蝗虫
D. 狒狒
9. 20世纪50~60年代,我国开展了“剿灭麻雀”的运动,而现在有关专家发出了要保护麻雀的呼吁,其原因不包括( )。
A. 麻雀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
B. 麻雀可以捕食农业害虫
C. 麻雀对维持生态平衡有重要作用
D. 麻雀能促进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
1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只有分解者才能促进物质循环,动物不起作用
B. 没有动物生态系统的物质就不能循环
C. 动物对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起促进作用
D. 动物呼吸作用释放的二氧化碳不能被植物利用
11. 下列动物的行为对植物不利的是( )。
A. 榛睡鼠可储存大量的果实
B. 蜜蜂采集植物的花蜜
C. 蝗虫啃食玉米的叶片
D. 猴子吃桃,将桃核随意乱扔
12. 下列不属于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的是( )。
A. 维持生态平衡
B. 用于观赏
C. 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
D. 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综合题
13.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动物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这对植物的生长和繁殖总是不利的。( )。
(2)没有动物,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就无法进行。( )。
14. 如图为某森林生态系统碳循环示意图,图中A、B、C、D分别代表生态系统的成分,① ⑦代表碳元素的传递过程。请据图回答下面的问题。
(1)图中B是指 ,C是指 ,D是指 。
(2)碳元素在无机环境与生物之间以 的形式进行循环;碳元索通过[②] 由生物体进入无机环境。
(3)动物可以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15. 有人说:如果地球上的蜜蜂消失了,地球上便不再有繁茂的植物,不再有众多的动物,也就可能不再有人的存在。这样的说法是否有一定的道理呢?为什么?
参考答案及解析
1.C。
解析: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有三个:动物在维持生态平衡中起着重要作用;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
2.A。
解析:动物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必须依靠现成的有机物生活。
3.C。
解析: 动物不能光合作用自己制造有机物,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叫做消费者.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①维持自然界中生态平衡,②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③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有些动物能改善土壤,如蚯蚓可使土壤疏松、土壤肥沃,改良土壤的作用。
4.D。
解析: 克隆技术是利用生物的体细胞繁殖后代的无性生殖技术,仿生技术是模仿生物的某些结构和功能来发明创造各种仪器设备,转基因技术是通过改变生物的基因组成,获得生物新品种的技术,生物防治技术是利用生物的天敌来防治有害生物的技术,包括以虫治虫、以鸟治虫、以菌治虫等,所以,题干中描述的技术属于仿生技术。
5.B。
解析:动物能够帮助植物传播种子,但植物传播种子并非都依靠动物(还可以借助风力、水力等);动物虽然也能帮助植物传粉,但在本题中没有体现。
6.D。
解析:在杠杆原理中,杠杆绕着支点运动。骨绕着关节运动,所以关节相当于支点。
7A。
解析: 破坏森林就使动物丧失了栖息地,随着动物的数量减少,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就遭到破坏,从而使生态平衡失调。
8.D。
解析: 鲫鱼、家鸽、蝗虫的群体内部成员之间,没有分工合作,不具有社会行为的特征。狒狒的群体中,具有较为严格的等级区别,也有一定程度的分工,因此具有社会行为。
9.A。
解析: 麻雀是动物,以现成的有机物为食,属于消费者。
10.C。
解析: 动物在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中只是加速了物质的循环,即对物质循环起促进作用,缩短了分解和利用的时间。没有动物生态系统的物质也能循环。
11.C。
解析: 不同动物的取食行为会对植物产生不同的影响。蜜蜂可以帮植物传播花粉;猴子吃桃,将桃核扔掉,可帮植物传播种子;榛睡鼠储存大量的果实,也可帮助植物传播种子。但蝗虫啃食玉米的叶片,却影响了玉米的生长。
12.B。
解析: 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体现在维持生态平衡、促进生物圈中的物质循环与帮助植物传粉和传播种子等方面。动物帮助植物传粉,提高了植物的结实率,帮助植物传播种子,扩大了植物的分布范围。
13.
(1)否
(2)否
解析: 动物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植物在动物体内经消化吸收后,有的转变为动物自身的物质,有的在动物体内经过分解释放能量,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同时也产生二氧化破、尿素等物质;动物的遗体或粪便经过分解者的分解释放出二氧化破、含氮的无机盐等物质,这些物质可以被植物利用,供给植物的生长和繁殖,同时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如果没有动物,植物制造的有机物一部分可以被自己利用,分解为二氧化碳、水等;植物的遗体经分解者分解也可以释放二氧化碳、含氮的无机盐等物质,这些物质又可以被植物利用制造有机物。因此,没有动物,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仍然能够进行。动物能够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没有了动物,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就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14.
(1)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2)二氧化碳;呼吸作用;
(3)促进;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生态系统由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组成,图中B、C、D分别指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属于生物部分。在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碳元素以二氧化碳的形式进行循环,二氧化碳通过生物体的呼吸作用进入无机环境。动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可以通过呼吸作用等方式将有机物分解,从而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15. 有一定的道理。因为有些植物与蜜蜂形成了相互适应、相互依存的关系。例如,桃、李、苹果等植物就是靠蜜蜂来传粉繁衍后代的。如果没有蜜蜂,这些植物的传粉过程将会受阻,从而影响所在的生态系统以及其他动物,人的生活也必定受到影响。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