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3 生物进化的原因 同步练习(含答案)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7.3.3 生物进化的原因 同步练习(含答案)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9.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3-08-28 06:12:5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三节 生物进化原因
选择题
1. 医生在治疗感染H7N9病毒的患者过程中,发现抗病毒药物对一些重症患者很难起作用,研究证明H7N9病毒已出现变异。下列对这一现象的解释中正确的是( )。
A. 抗病毒药物的质量越来越差
B. H7N9病毒的繁殖速度越来越快
C. 抗病毒药物的选择作用使有耐药变异的H7N9病毒保留下来
D. H7N9病毒的耐药性永远都是有利的
2. 枯叶蝶在进化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体色随环境变化的特点:飞行过程中身体呈鲜艳的黄色,便于吸引异性;降落后的体态和体色像一片枯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为了应对敌害,枯叶蝶产生了体色随环境变化的定向变异
B. 在进化过程中,枯叶蝶也能产生不利于应对敌害的变异
C. 枯叶蝶体色随环境而改变是一种性状
D. 在进化过程中,敌害对枯叶蝶的不同变异起到了选择的作用
3.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济宁市南有微山万亩荷花的壮丽景观,北有汶上莲花的争奇斗艳。据不完全统计,仅济宁市内栽培荷花就有四十余种。你认为荷花品种繁多的主要原因是( )。
A. 用组织培养方法繁殖的结果
B. 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C. 长期人工选择的结果
D. 各县气候条件稍有差异的结果
4. 达尔文认为决定生物进化方向的是( )。
A. 生存斗争
B. 繁殖能力
C. 遗传因素
D. 自然选择
5. 下页图是一农田长期使用一种农药后害虫种群密度变化曲线。下列叙述不符合达尔文进化观点的是( )。
A. 从曲线变化可知,害虫群体中原来就存在抗药性个体
B. 农药使害虫产生变异
C. 随着农药的使用,害虫群体的抗药性逐渐增强
D. 害虫抗药性的形成是农药对害虫定向选择的结果
6. 现存生物中,许多简单、低等的生物并没有在进化过程中灭绝,是因为这些生物能( )。
A. 改变环境
B. 制约环境
C. 影响环境
D. 适应环境
7. 在农田中施用某种农药来防治某种害虫,人们发现随着使用年数增长,防治效果越来越差,下列对这一现象的解释中,正确的是( )。
A. 农药选择了害虫中能抵抗农药的变异
B. 害虫会自然发生并巩固抵抗农药的变异
C. 农药的质量越来越差
D. 农药使害虫发生了抵抗农药的变异
8. 原鸡每年产卵只有8-12个,而现在的许多种产蛋鸡每年可产卵200-300个,这种进化的原因是( )。
A. 生存环境不同
B. 自然选择
C. 食物不同
D. 人工选择
9. 古代长颈鹿的颈不太长,现代长颈鹿的颈都很长,用达尔文的进化观点解释,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颈长的个体( )。
A. 生存机会大
B. 吃高处树叶使颈越伸越长
C. 繁殖能力较强
D. 攻击力弱
10. 动物节律行为的形成是( )。
A. 季节变化的结果
B. 昼夜节律变化的结果
C. 长期对自然生活环境适应的结果
D. 节律性活动形成习惯的结果
11. 下列关于长颈鹿进化的叙述中,符合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是( )。
A. 由于环境变化,长颈鹿产生了长颈的变异
B. 长颈鹿的变异总是朝着有利于生存的方向进行
C. 经过生存斗争和环境的选择,淘汰了颈短的长颈鹿,保留了颈长的
D. 在缺乏青草时,由于长颈鹿经常伸长脖子吃高处的树叶才进化成了现在的长颈
12. 根据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蚊蝇等害虫对DDT抗药性不断增强的主要原因是( )。
A. 害虫本身对DDT具有抵抗能力
B. DDT对害虫抗药性的变异进行选择
C.害虫对DDT进行选择的结果
D. DDT的药效降低了
综合题
13.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答案用对错表示。
(1)自然选择保留的变异永远都有利于该生物的生存。( )。
(2)有些动物如箭毒蛙,它们在绿色的森林中格外绚丽夺目,很容易被其他生物发现,但仍然存活至今。这种现象不能用自然选择学说来解释。( )。
14. 青霉素是一种抗生素。几十年来,由于反复使用,致使某些细菌对青霉素的抗药性越来越强。请回答下列问题。
(1)青霉素使用之前,细菌对青霉素的抗药性存在着 ;患者使用青霉素后,体内绝大多数细菌被杀死,这叫作 ;极少数抗药性强的细菌活下来并繁殖后代,这叫作 。青霉素的使用对细菌起了 作用,这种作用是通过细菌与青霉素之间 的实现的。由于青霉素的反复使用,使得抗药性状逐代 而加强。
(2)自然选择是把自然界中早已存在的 (填“有利”或“不利”)变异选择出来,并使之逐代积累、加强,最终形成生物新品种。
15. 达尔文在环球考察中发现,远离大陆的克格伦岛上经常刮暴风,岛上树木花草都很低矮,这里的昆虫有的无翅,有的残翅。请分析: 。
参考答案及解析
1.C。
解析:抗病毒药物刚被使用的时候,能够杀死大多数的 H7N9病毒。但少数H7N9病毒由于变异而具有抗药性,不能被抗病毒药物杀死而生存下来,并将这些特性遗传给下一代。因此,下一代就有更多的具有抗药性的个体,经过抗病毒药物的长期选择,使得有的H7N9病毒已不再受其影响了。可见,H7N9病毒出现的变异是抗病毒药物的选择作用使具有耐药变异的H7N9病毒保留下来的结果。
2.A。
解析:变异无方向性,选择有方向性,自然选择向着适应环境的方向进行。
3.C。
解析:人工选择是向着满足人们的需求和喜好的方向进行的。荷花的不同品种是长期人工选择培育的结果,而不是自然选择的结果。人工培育的荷花品种繁多,有些并不一定适应自然环境,在自然选择中难免被淘汰。
4.D。
解析: 达尔文把在生存斗争中,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叫做自然选择。达尔文认为,自然选择过程是一个长期的、缓慢的、连续的过程。由于生存斗争不断地进行,因而自然选择也是不断地进行,通过一代代的生存环境的选择作用,物种变异被定向地向着一个方向积累,于是性状逐渐和原来的祖先不同了,这样,新的物种就形成了。因此,生物进化的方向是由环境的定向选择决定的即适者生存。
5.B。
解析:害虫本身存在抗药性和不抗药性的变异,并不是农药使害虫产生变异。变异是不定向的,而自然选择是定向的。
6.D。
解析:在生存斗争中,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容易在生存斗争中获胜而生存下去。反之,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则容易在生存斗争中失败而死亡。这就是说,凡是生存下来的生物都是适应环境的,而被淘汰的生物都是对环境不适应的,这就是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现存生物中,有许多简单、低等的生物并没有在进化过程中灭绝,原因是这些生物产生了能适应环境变化的可遗传的有利变异,在自然选择过程中生存下来,这是适者生存。
7A。
解析: 首先害虫存在两种变异品种:抗药能力强的害虫与抗药能力差的害虫。农药使害虫中抗药能力差的害虫死亡,而抗药能力强的害虫活了下来。这样控制抗药能力强的基因得到积累与加强,使用时间越长,效果越差,是因为农药选择了害虫中能抵抗农药的变异。
8.D。
解析:经过若干年的选择,使选择的性状积累加强,最后形成不同的新品种;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应者生存下来,不适应者被淘汰掉,这就是自然选择,原鸡每年产卵只有8--12个,现在每年产卵200--300个,产卵数量大增,这不是生存环境不同和食物不同的结果,这是人工选择的结果。
9.A。
解析:用达尔文的进化观点解释,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颈长的个体适应环境的变化,生存的机会大,能产生后代,并将颈长的特点遗传给后代,并逐代加强的结果。
10.C。
解析:动物的活动随环境的周期性改变而相应地发生节律性的变化。如昼夜节律、月运节律、季节节律等。昼夜节律又称“日周期节律”,动物的活动和生理功能与地球昼夜相联系。大约24小时周期出现的现象。如昼行性(蜂、蝶、鸣禽)、夜行性(鼠、蝙蝠、猫头鹰)、晨昏性(夜鹰);月运节律多指海洋动物的活动与潮汐、潮落相联系。潮汐是随日月位移的引力而发生周期涨落现象。生活在潮间带动物的活动规律,大多与潮汐规律相适应。如藤壶、牡蛎等在涨潮时觅食,蟹类则在退潮时取食。此外,也与海洋动物的生殖有关;季节节律多指温带地区的动物。如鸟兽的春季繁殖、候鸟的季节迁徙、兽类的季节换毛、鱼类的季节洄游、动物的休眠与冬眠等。这些节律行为都避开不利生活环境、选择适宜的环境,获得优等繁殖地域,保证后代发达;或获得丰富食物。正是自然选择的结果。因为不具有这些节律的生物(不适应环境)在长期选择中被淘汰了,而这些有利的变异得到不断积累和加强。
11.C。
解析:生物界普遍存在变异,古代的长颈鹿存在着颈长和颈短、前肢长和前肢短的变异,这些变异是可以遗传的,前肢和颈长的能够吃到高处的树叶,就容易生存下去,并且繁殖后代;前肢和颈短的个体,吃不到高处的树叶,当环境改变食物缺少时,就会因吃不到足够的树叶而导致营养不良,体质虚弱,本身活下来的可能性很小,留下后代的就会更小,经过许多代以后,前肢和颈短的长颈鹿就被淘汰了,这样,长颈鹿一代代的进化下去,就成了今天我们看到的长颈鹿。因此长颈鹿的长颈和高前肢的形成就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为吃到高处树叶不断伸长颈子形成的变异是环境因素形成,长颈鹿的变异总是朝着有利于生存的方向进行的。综上所述,C符合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
12.B。
解析:按照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蚊蝇等害虫对DDT抗药性的产生机制是这样的:蚊蝇等害虫在繁殖后代的过程中产生了很多变异,这些变异中包含对DDT具有抗药性的变异,DDT对蚊蝇的变异进行了选择,具有抗药性的变异个体生存下来并产生后代,不具有抗药性变异的个体则被淘汰,这样,一代代选择并积累下去,就产生了蚊蝇等害虫对DDT的抗药性。
13.
(1)否;
(2)否;
解析:自然选择保留的变异是有利于生物适应当前环境的变异,但是生物的生存环境是不断变化的,环境改变后,这种变异就不一定能适应环境了,不适应环境的变异对生物的生存是不利的。生物适应环境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箭毒蛙具有毒液,捕食者捕食它后,会中毒甚至死亡。箭毒蛙绚丽夺目的体色,很容易被敌害发现,同时也是向其他生物发出的一个不能接近的警告信号,其他的生物发现这种信号后会自动躲开。这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14.
(1)差异;不适者被淘汰;适者生存;选择 ;生存斗争;积累;
(2)有利;
解析:生物的变异是不定向的,但自然选择是定向的,各种变异中有利于个体生存的变异保留下来并遗传给下一代;不利于个体生存的变异被淘汰。生存下来的个体又被环境进行着新一轮的选择。 生物的变异是不定向的,但自然选择是定向的,各种变异中有利于个体生存的变异保留下来并遗传给下一代;不利于个体生存的变异被淘汰。生存下来的个体又被环境进行着新一轮的选择。
15. (1)该岛昆虫的祖先存在个体差异,有的有翅,有的无翅或残翅。刮大风时的昆虫会被风刮到海水里淹死而被淘汰。在这里,能够遗传的为昆虫的进化提供了选择的材料,对这个岛上的昆虫起了选择作用。
(2)暴风对昆虫两种翅的形成所起的作用叫,是通过昆虫与大风之间的而实现的。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