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学生版)人教八上第五单元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培优卷
一、单选题
1.两栖动物是由水生向陆生过渡的类型,它不是真正陆地动物的原因是( )
A.四肢不够发达 B.体表没有覆盖鳞片
C.受精作用离不开水 D.仍然用鳃呼吸
2.诗人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描写到“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春燕啄春泥”,这句诗反映了鸟的( )
A.攻击行为 B.取食行为 C.繁殖行为 D.防御行为
3.大雨过后蚯蚓钻出地面是因为( )
A.土中温度高 B.地面食物多
C.土中水多,氧少,无法呼吸 D.土中没有食物
4.下面哪一组是鸟特有的特征?( )
①体表有羽毛 ②用肺呼吸并用气囊辅助呼吸 ③体温恒定 ④通过产卵繁殖后代 ⑤前肢覆羽成翼 ⑥善于飞行
A.①③⑥ B.②③④ C.①②⑤ D.②⑤⑥
5.喜鹊会辛勤地为杜鹃孵化其产在的巢内的卵。决定喜鹊这一行为的因素是( )
A.生活经验 B.遗传物质 C.环境因素 D.学习因素
6.下列动物活动,属于季节节律行为的是( )
A.公鸡报晓 B.蝴蝶飞舞
C.变色龙变体色 D.大雁南飞
7.下列哪项不是草食性哺乳动物所具有的特征? ( )
A.犬齿发达 B.消化道长 C.盲肠发达 D.臼齿发达
8.蜥蜴体表角质鳞片的作用是( )
A.减小运动阻力 B.具有刺细胞,有捕食作用
C.辅助呼吸 D.防止体内水分蒸发
9.20世纪50 60年代,麻雀因啄食农作物被列为害鸟,我国因此展开了“剿灭麻雀”的运动。而如今,人们普遍认为应保护麻雀,原因是麻雀在生物圈中的重要作用是( )
A.维持生态平衡 B.扮演消费者
C.帮助植物传播花粉种子 D.为人类提供观赏
10.下列没有细胞结构的微生物是: ( )
A.酵母菌 B.乳酸菌
C.曲霉 D.噬菌体(细菌病毒)
11.在观察蚯蚓的实验中,若使其在纸上或玻璃上运动的时间过长,它的活动能力就会下降,甚至死亡。其原因是( )
A.离开了穴居生活 B.没有食物,所以没有能量
C.体表逐渐干燥,无法呼吸 D.体内水分散失,血液循环停止
12.下列属于先天性行为的是( )
A.小燕子孵卵
B.小猴用石头砸坚果
C.黑猩猩用湿树枝从蚁穴中钩取白蚁
D.大山雀偷喝牛奶
13.下列动物不属于哺乳动物的是( )
A.猕猴 B.蝙蝠 C.野鸭 D.鼹鼠
14.下列生物中,都属于无脊椎动物的一组是( )
A.蝴蝶、蜗牛、蛇、蝗虫 B.蚯蚓、蜜蜂、蚂蚁、蜘蛛
C.麻雀、蛇、猴、金鱼 D.海马、大象、孔雀、蚊子
15.鸟类适合飞翔生活的特点:(1)气囊可以帮助呼吸(2)头部运动灵活(3)消化系统发达,消化吸收排便都很迅速(4)长骨中空(5)身体被覆羽毛,具有可以飞行的翼(6)胸骨发达(7)卵生(8)具有龙骨突(9)身体具有头部、胸部、腹部(10)身体呈梭形(11)后肢发达(12)循环系统完善( )
A.(1)(3)(4)(5)(6)(8)(10)(12)
B.(1)(3)(4)(5)(6)(8)(9)(2)
C.(1)(2)(5)(6)(8)(9)(11)(12)
D.(1)(2)(3)(4)(5)(6)(7)10)(12)
16.生物圈中到处都有昆虫的踪迹,其最重要的原因是( )
A.种类最多 B.分布十分广泛
C.运动能力强 D.体形较小
17.下列关于人体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皮肤的汗腺可排出部分尿素
B.耳蜗是产生神经冲动的部位
C.关节包括关节头、关节腔和关节囊
D.ABO血型分为A型、B型、O型、AB型
18.“告别童年,青春起航”,某校八年级同学举行了少先队离队仪式,敬好最后一次队礼。下列关于敬队礼动作的分析中不正确的是( )
A.在神经系统的调节下完成
B.由骨骼肌牵引骨绕关节活动完成
C.敬队礼时肱二头肌处于舒张状态
D.消耗的能量来源于细胞内有机物的分解
19.如图是“人体运动时各器官产热量”的柱状图.由图可知,人体运动时的主要产热器官是( )
A.脑 B.内脏 C.骨骼肌 D.其他
20.壁虎在受到攻击时尾巴会自行折断,掉下来的断尾还会扭动,以吸引敌害的注意,而它则乘机逃脱。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壁虎断尾求生的行为是学习行为
B.壁虎长出新尾巴的过程中主要是细胞分裂,不会发生细胞分化
C.壁虎新尾巴与旧尾巴中的肌肉细胞内的染色体数目不相同
D.壁虎身上有角质的鳞片,在陆地上产卵,属于爬行动物
二、填空题
21.家燕是我们熟悉的一种候鸟,请就家燕的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家燕的身体中最发达的肌肉是 ,该肌肉的作用是
(2)家燕的飞行速度很快,每秒高达数十米,从外形看,它适于飞翔的特点是 。
(3)家燕在长距离的迁飞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氧气,充足的氧气供应主要是靠 来保证。
(4)家燕有惊人的捕虫能力,是人类的朋友,请你提出2至3项保护它的措施: 。
三、实验探究题
22.用显微镜观察生物,你可以惊喜的发现一个奇妙的微观世界,下面是小张同学利用课余时间在实验室进行的一系列实验探究活动。
(1)要想使甲中的物像移动到视野的中央,应将标本向 移动。
(2)小张在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操作步骤如下:①擦拭载玻片和盖玻片;②用消毒牙签在漱净的口腔内侧壁轻刮几下;③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④将牙签附有碎屑的一端在载玻片上的液滴中轻涂几下;⑤盖上盖玻片;⑥染色,请对上述操作中的两处错误加以改正: ; 。
(3)乙图表示叶表皮细胞的一部分,则南方植被叶片中②的数目 (填“多于”或“少于”)沙漠地区植被叶片②中数目。
(4)丙图是人血永久涂片在显微镜视野中的一部分,视野中数量最多的血细胞是[ ] 。
(5)实验室的一个装片盒里,有一个细菌永久装片和一个酵母菌永久装片的标签脱落了,你可以依据什么把它们区分开来,重新贴上标签?
四、综合题
23.“一身乌黑光亮的羽毛,一对俊俏轻快的翅膀,加上剪刀似的尾巴,这就是活泼机灵的小燕子.”下面是燕子的一组形态结构图:
(1)请从图中提取有效信息,分析燕子适于飞行生活的三个特点.
① ;
② ;
③ ;
(2)从内部结构看,燕子的体温 ,用 呼吸, 辅助呼吸.
(3)从分类上看,燕子属于 动物中的 类.
(4)与鸟一样能在空中飞行的唯一的无脊椎动物是
五、资料分析题
24.阅读以下资料,回答问题:
红嘴鸥被称为昆明的“荣誉市民”,已连续多年从西伯利亚飞抵昆明过冬,为昆明增添了一道美丽的风景.小白鼠活动的区域一般只限于隐蔽处,一旦进入空旷的地方就会设法寻找隐身处,表现出特殊的“寻墙行为”.将小白鼠放入迷宫中,小白鼠经过多次“走错路”,终于找到出口.用大量小白鼠研究后发现:有的小白鼠可以很快找到出口,而有的小白鼠却要经过多次失败后才能找到出口.
(1)从行为的发生(获得途径)来说,红嘴鸥的迁徙行为属于 行为,小白鼠的“寻墙行为”属于 行为.
(2)实验表明小白鼠的学习能力存在个体差异,这是由 决定的.
(3)训练小白鼠走迷宫,采用的研究方法是 .
(4)红嘴鸥和小白鼠这两种动物中,属于恒温动物的是 .
六、读图理解题
25.今年是中国农历猴年,如图为猕猴的外形图,请根据相关知识完成填空:
(1)猴猕的体表都被 。它有很好的 作用,与鸟一样,猕猴属于 (填“恒温动物”或“变温动物”)。
(2)猕猴是哺乳动物, 、 提高了幼仔的成活率。
(3)猕猴在森林里群居生活,栖息在树上,以野果为食,也吃小鸟、鸟卵和昆虫。因此,它的牙齿具有 、 和 的分化。牙齿的分化既提高了哺乳动物摄取食物的能力,又增强了对食物的 能力。
(4)猕猴具有高度发达的 和感觉器官,能够灵敏地感知外界的环境变化,对环境的复杂多变及时作出反应。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解析】【解答】两栖动物的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既能在水中生活,也能在陆上生活,用肺呼吸,同时兼用皮肤辅助呼吸,但是两栖动物没有脱离开水的限制,因为两柄动物的受精作用必须在水中完成,而且幼体也必须生活在水中,在水中发育,如果离开了水将无法繁殖后代,所以两栖动物是脊椎动物进化史上由水生向陆生的过渡类型。可见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此题考查两栖动物的基本特征,难度不大,需要熟记:两栖动物的幼体生活在水中
,用鳃呼吸;成体则水陆两栖生活,用肺呼吸,皮肤有辅助呼吸的作用。在两栖动物的繁殖季节里,雌雄个体分别产卵和精子在水中,并在水中完成受精。两栖动物不是真正的陆生动物,爬行动物才是真正的陆生动物。
2.【答案】C
【解析】【解答】根据诗句:“几处早莺争暖树”是鸟类的占区行为,“谁家春燕啄春泥”中做春泥是为了筑巢,属于筑巢行为,这都属于动物的繁殖行为。
故答案为:C。
【分析】动物的行为按照功能来分,可以分为:取食行为、繁殖行为、攻击行为、防御行为、节律行为。
3.【答案】C
【解析】【解答】大雨过后,土壤中积了很多的水,蚯蚓是靠湿润的体壁进行呼吸的,此时,蚯蚓无法呼吸,所以爬到地面来呼吸空气。
故答案为:C
【分析】蚯蚓的呼吸是靠始终湿润的体壁完成的,体壁中分布着丰富的毛细血管,体壁可以分泌黏液,使体表保持湿润,氧气就溶解湿润的体表黏液中,然后再进入体壁的毛细血管里.
4.【答案】C
【解析】【解答】鸟类的主要特征,其中有的是其它动物也具有的特点,如心脏四腔、体温恒定、有发达的神经系统等也是哺乳动物具有的特点。两栖动物、爬行类等也是卵生。善于飞行动物还有昆虫以及哺乳动物蝙蝠。其中鸟类所特有的特征是①体表有羽毛、②用肺呼吸并用气囊辅助呼吸、⑤前肢覆羽成前肢变成翼。
故答案为:C
【分析】鸟类的主要特征:体表覆羽;前肢变成翼;有喙无齿;有气囊辅助呼吸.
5.【答案】B
【解析】【解答】杜鹃将自己的卵产到喜鹊鸟巢中,喜鹊辛勤地为杜鹃孵卵并精心喂食杜鹃的雏鸟。喜鹊的这种行为是生来就有的,不学就会的,由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先天性行为。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动物的行为按获得途径不同可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先天性行为: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例如:蜘蛛结网、蜜蜂采蜜、鸟类迁徙、飞蛾扑火。
学习行为:不是动物生来就有的,而是动物在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例如:鹦鹉学舌、望梅止渴、谈虎色变、惊弓之鸟等。
6.【答案】D
【解析】【解答】动物随着地球、太阳、月亮的周期变化,形成的一些周期性的、有规律的行为,称为节律行为,如公鸡报晓、大雁南飞、动物冬眠等。公鸡报晓每天都要进行,称为日节律行为;大雁南飞是季节性的,称为季节节律行为。
故答案为:D
【分析】节律行为:动物的活动或运动适应环境中自然因素的变化而发生有节律性的变动,叫做节律行为,如昼夜节律、月运节律、季节节律等。
7.【答案】A
【解析】【解答】A、犬齿发达,更有利于肉食性哺乳动物,因为犬齿的主要作用是撕裂食物,A符合题意;
B、由于他们不吃迅速腐败的食物,并且他们的食物可在消化管道内停留较长的时间,所以他们拥有较长的消化系统,他们的肠子是身体的十倍长,B不符合题意;
C、盲肠主要消化草纤维,草食性动物盲肠发达,C不符合题意;
D、草食动物拥有二十四颗臼齿,主要是磨碎食物,这是不同于肉食动物上下的动作,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识记草食性哺乳动物与食草相适应的特点:牙齿有臼齿和门齿的分化,无犬齿;盲肠特别发达,适于消化植物纤维;消化道长,大约是体长的十倍.据此答题。
8.【答案】D
【解析】【解答】蜥蜴属于爬行动物,体表具有角质的鳞片,不仅保护了身体,还能够防止体内水分的蒸发,有利于适应陆地生活。
故答案为:D
【分析】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体表覆盖角质的鳞片或甲;用肺呼吸;在陆地上产卵;卵表面有坚韧的卵壳.
9.【答案】A
【解析】【解答】“麻雀因啄食农作物被列为害鸟,20世纪50-60年代,我国曾开展过大规模的‘剿灭麻雀’的运动。有一段时间麻雀很少见了,使有些害虫数量增加。现在又发出了保护麻雀的呼声”,这是因为麻雀在维持自然界的生态平衡中具有重要作用。故答案为:A。
【分析】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包括①在维持生态平衡中有重要作用;②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③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
10.【答案】D
【解析】【分析】病毒的形体及其微小,它是一类没有细胞结构特殊生物,它们的结构基本相似,一般由蛋白质的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而细菌属于单细胞生物,真菌有的是单细胞,有的是多细胞,乳酸菌属于细菌,酵母菌、曲霉是真菌,它们都有细胞结构,只有噬菌体(细菌病毒)属于病毒,没有细胞结构。
【点评】此题为基础知识题,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记病毒是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
11.【答案】C
【解析】【解答】蚯蚓呼吸的是空气中的氧气。氧气先溶解在体壁的粘液里,然后渗透到体壁内的毛细血管中的血液里,血液中的二氧化碳也通过体壁排出体外。因此蚯蚓是用湿润的体壁进行呼吸的。若使其在纸上或玻璃上运动的时间过长,蚯蚓体壁逐渐干燥,影响蚯蚓呼吸,严重时会引起死亡。因此在观察过程中要经常用蘸水的棉絮轻轻擦拭蚯蚓体壁,保持蚯蚓呼吸。
故答案为:C
【分析】环节动物的代表种类:蚯蚓.
①生活习性:蚯蚓生活在富含腐殖质的湿润土壤中,一般昼伏夜出,以植物的枯叶、朽根和其他有机物为食.
②形态结构:身体呈长圆筒形,由许多相似的环形体节构成,前端有环带.
③运动:通过肌肉与腹部的刚毛配合使身体蠕动前进.
④呼吸:依靠能分泌黏液、保持湿润的体壁呼吸.
12.【答案】A
【解析】【解答】解:小燕子孵卵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属于先天性行为,A符合题意;小猴用石头砸坚果、黑猩猩用湿树枝从蚁穴中钩取白蚁、大山雀偷喝牛奶是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属于学习行为,B、C、D不符合题意。
【分析】(1)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称为先天性行为。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行为,不会丧失。(2)后天性行为是动物出生后通过学习得来的行为。动物建立后天行为的主要方式是条件反射.参与神经中枢是大脑皮层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动物在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
13.【答案】C
【解析】【解答】ABD、猕猴、蝙蝠、鼹鼠,都胎生哺乳,都属于哺乳动物,不符合题意;
C、野鸭体内有气囊,前肢变为翼,孵卵育雏,属于鸟类,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体表面有毛,一般分头、颈、躯干、四肢和尾五个部分;牙齿分化,体腔内有膈,心脏四腔,用肺呼吸;大脑发达,体温恒定,是恒温动物;哺乳;胎生.
14.【答案】B
【解析】【解答】A、蝴蝶、蜗牛、蝗虫体内都没有脊柱,属于无脊椎动物;而蛇体内有脊柱,属于脊椎动物,A不符合题意;
B、蚯蚓、蜜蜂、蚂蚁、蜘蛛的体内都没有脊柱,属于无脊椎动物,B符合题意;
C、麻雀、蛇、猴、金鱼的体内都有脊柱,属于脊椎动物,C不符合题意;
D、蚊子体内都没有脊柱,属于无脊椎动物;海马、大象、孔雀体内有脊柱,属于脊椎动物,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动物根据体内脊柱的有无,可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体内有脊柱的动物叫做脊椎动物,体内没有脊柱的动物叫做无脊椎动物;
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的体内都有脊柱,属于脊椎动物;而原生动物、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体内都没有脊柱,属于无脊椎动物.
15.【答案】A
【解析】【解答】解:(1)体内有发达的气囊,辅助肺完成双重呼吸,可以为飞行提供充足的氧气,正确。(2)头部运动灵活,便于寻找食物和逃避敌害等,与飞行无关,错误。(3)消化系统发达,消化吸收排便都很迅速,减轻体重,适于飞行,正确;(4)长骨中空,减轻体重,适于飞行,正确;(5)身体被覆羽毛,具有可以飞行的翼,适于飞行,正确;(6)胸骨发达,利于牵动两翼完成飞行动作,正确;(7)卵生,与飞行无关,错误;(8)具有龙骨突,附着发达的胸肌,利于牵动两翼完成飞行动作,正确;(9)身体具有头部、胸部、腹部,与飞行无关,错误;(10)身体呈梭形,可以减少飞行时的阻力,正确;(11)后肢发达,适于行走,与飞行无关,错误;(12)循环系统完善,运输氧和营养物质的能力强,适于飞行,正确。
可见(1)(3)(4)(5)(6)(8)(10)(12)正确。
故答案为:A
【分析】熟记鸟类与飞行生活相适应的特征,据此答题。知识点如下:
(1)身体呈流线型,可以减少飞行时的阻力;
(2)鸟类的前肢变成翼,有大型的正羽,排成扇形,体表被覆羽毛,具有保温作用,适于飞行;
(3)胸骨突出,附着着发达的胸肌,利于牵动两翼完成飞行动作。
(4)有的骨中空,有的骨愈合,鸟的食量大,消化能力强,但直肠很短,粪便随时排出体外,能减轻飞行时的体重,利于飞行。
(5)用肺呼吸,气囊辅助呼吸。
16.【答案】A
【解析】【解答】昆虫的背部没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属于无脊椎动物,一般具有三对足、两对翅,能爬行或飞行,运动能力比较强,是无脊椎动物中惟一会飞的动物,种数超过100万种,是地球上种类和数量最多的一类动物。综上分析可知,生物圈中到处都有昆虫的踪迹,其最重要的原因是种类最多。
故答案为:A。
【分析】昆虫的主要特征:体表具有外骨骼,包裹在体表外,保护和防止水分蒸发,具有蜕皮现象;气门是气体出入蝗虫身体的门户;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有1对触角、3对足,一般有2对翅。
17.【答案】C
【解析】【解答】A、汗腺是分泌汗液的腺体,汗液中含有尿素、无机盐、水分等。可见A说法正确。
B、耳蜗是耳的主要结构,耳蜗是听觉感受器,可以把外界刺激转化为神经冲动,B说法正确。
C、关节的结构包括关节面、关节囊、关节腔三部分,关节面包括关节头、关节窝,C说法错误。
D、ABO血型系统包括A型、B型、O型、AB型种血型,D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C
【分析】此题考查人体的结构和功能,都为基础知识,难度不大,熟记即可,熟知:尿液和汗液都是排出体内代谢废物的形式,基本组成相同,都包括尿素、无机盐和水分,汗液是由汗腺形成,尿液由肾脏形成;耳蜗是听觉感受器,视网膜是视觉感受器,听觉和视觉的形成部位都在大脑皮层的相关中枢中。
18.【答案】C
【解析】【解答】AB、任何一个动作的完成,都是在神经系统的支配下,由骨骼肌收缩牵动骨绕着关节运动来完成的,A、B不符合题意;
C、从题图看出,敬礼时呈屈肘状态,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C符合题意;
D、生命活动所消耗的能量,是由细胞进行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提供的,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1、运动的实现:当骨骼肌受到神经传来的兴奋刺激后,就会收缩,牵动骨绕着关节运动。在运动中,骨相当于杠杆、关节相当于支点,骨骼肌产生动力。
2、单独一个块骨骼肌不能完成运动,任何一个动作,都需要多组肌群协调配合来完成,如;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伸肘时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收缩;直臂提水时肱二头肌、肱三头肌都收缩;双臂自然下垂时,肱二头肌、肱三头肌都舒张。
3、人体生命活动需要能量。细胞的呼吸作用能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供生命活动利用。呼吸作用的场所是线粒体。
19.【答案】C
【解析】【解答】解:人体在安静下,产热量最多的是内脏,因为安静状态下,人体的内脏器官也是时刻在工作的;人的运动需要能量,能量来自于体内有机物的氧化分解,人体在通过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的同时会有一部分能量转化为热能;在剧烈运动时,骨骼肌要剧烈的收缩和舒张,牵引骨骼做运动,需要的能量多,因此产热将明显增加.
故选:C
【分析】人体在安静下,主要产热器官是内脏.在剧烈运动时主要的产热器官则会发生变化,据图解答.
20.【答案】D
【解析】【解答】A、 壁虎断尾求生的行为是生来就有的,由遗传物质决定的行为,属于先天性行为,A错误;
B、壁虎的尾巴由多种组织构成, 壁虎长出新尾巴的过程需要经过细胞的分裂和分化,B错误;
C、 壁虎新尾巴与旧尾巴中的肌肉细胞内的染色体数目相同,C错误 ;
D、壁虎属于爬行动物,体表有角质的鳞片,体内受精,在陆地上产卵,D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行为,叫做先天性行为;动物出生后,在动物的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叫做学习行为。细胞分裂使细胞数目增多,细胞分化形成不同的组织,细胞的分裂、分化过程,染色体的数目不变。
21.【答案】胸肌;牵动两翼飞翔;身体呈流线型、被覆羽毛、前肢变成翼;双重呼吸;为家燕创造营巢和居住的条件;不打燕;不毁燕巢(不抓雏燕;制止伤害家燕的不良行为)
【解析】【解答】(1)家燕的胸骨上有高耸的突起部分叫做龙骨突,龙骨突的两侧有发达的肌肉--胸肌,胸肌发达收缩有力,飞行时能产生强大的动力,利于牵动两翼完成飞行动作,
(2)身体呈流线形,可减少飞行时空气的阻力,飞行器官是翼,被覆羽毛,
(3)呼吸为双重呼吸,气体交换的场所是肺,气囊辅助呼吸,
(4)爱护家燕和保护它们的栖息环境出发点,言之有理即可。
【分析】此题为基础知识题。解题需掌握鸟类与飞行生活相适应的特点。
22.【答案】(1)左下方
(2)③在载玻片中央应该滴一滴生理盐水;②与③顺序互换
(3)多于
(4)④;红细胞
(5) 细胞核是否成形
【解析】【解答】甲图中是口腔上皮细胞,乙图中①保卫细胞、②气孔、③表皮细胞,丙图中,④红细胞、⑤白细胞、⑥血小板、⑦血浆。(1)显微镜成倒立的像,物像的移动方向和标本的移动方向相反。甲图中的物像位于视野中的左下方,因此物像应该向左上方移动,才能到达视野的中央。(2)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操作步骤如下:①擦拭载玻片和盖玻片;③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②用消毒牙签在漱净的口腔内侧壁轻刮几下;④将牙签附有碎屑的一端在载玻片上的液滴中轻涂几下;⑤盖上盖玻片;⑥染色。上述操作中的错误是③在载玻片中央应该滴一滴生理盐水;②与③顺序互换。(3)②气孔是植物体气体交换的窗口,也是蒸腾失水的门户。南方降水多,植物蒸腾作用旺盛,因此气孔多;沙漠地区降水很少,植物为了减少水分的散失,蒸腾作用较弱,因此气孔少。所以南方植被叶片中②气孔的数目多于沙漠地区植被叶片②气孔中数目。(4)血液包括血浆和血细胞,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血液中数量最多的血细胞是④红细胞,体积最大的血细胞是⑤白细胞。(5)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只有DNA集中的区域。酵母菌是真菌细胞内有成形的细胞核。因此可以依据细胞核是否成形把他们区分开来,重新贴上标签。
【分析】1、从目镜内看到的物像是倒像,即上下颠倒、左右相反、放大的虚像。因此,视野中像的移动方向与玻片的移动方向相反,即物象偏向哪个方向就向哪个方向移动。
2、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制作的基本步骤:擦→滴→刮→涂→盖→染。滴加生理盐水的目的是保持口腔细胞正常的形态特征。
3、蒸腾作用:水分以气体状态从体内散发到体外的过程。气孔是蒸腾失水的“门户”,也是气体交换的“窗口” 。植物的蒸腾作用主要在叶片进行。
影响植物蒸腾作用的环境条件:光照强度、温度、空气湿度、空气流动状况等。
4、血液的组成:血浆和血细胞 。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红细胞:男子平均值:5.0x×1012个/升;女子:4.2×1012个/升;白细胞的正常值:4~10×109个/升;血小板的正常值100~300×109个/升。
5、细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DNA集中的区域,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没有叶绿体;真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没有叶绿体,因此细菌与真菌的根本区别在于真菌具有成形细胞核,而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23.【答案】(1)体型呈流线型 ;体表被羽毛(或有翅膀) ;胸肌发达
(2)恒定 ;肺 ;气囊
(3)脊椎 ;鸟
(4)昆虫
【解析】【解答】(1)从鸟体形图的信息中能够获取燕子适于飞行生活的三个特点:①身体呈流线型,②体表被有羽毛,这样可以减少空气阻力.③胸肌发达,胸骨发达.
(2)燕子体温恒定用肺呼吸,气囊辅助呼吸为双重呼吸.
(3)燕子属于鸟类,鸟类的体内有脊柱骨组成的脊柱,属于脊椎动物.
(4)无脊椎动物中的昆虫具有翅膀,能够飞行.
故答案为:(1)①体型呈流线型 ②体表被羽毛(或有翅膀); ③胸肌发达
(2)恒定; 肺; 气囊 (3)脊椎; 鸟; (4)昆虫
【分析】鸟类多数营飞行生活,其结构特征总是与其生活相适应的.
24.【答案】(1)先天性;先天性
(2)遗传物质
(3)实验法
(4)红嘴鸥、小白鼠
【解析】【解答】解:(1)红嘴鸥的迁徙行为和小白鼠的“寻墙行为”都属于先天性行为,它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2)通过小白鼠走迷宫的实验可知,小白鼠的学习能力存在个体差异,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3)实验法是利用特定的器具和材料,通过有目的、有步骤的实验操作和观察、记录分析,发现或验证科学结论.训练小白鼠走迷宫,采用的研究方法是实验法.(4)体温不因外界环境温度而改变,始终保持相对稳定的动物,叫做恒温动物,如绝大多数鸟类和哺乳动物.红嘴鸥和小白鼠这两种动物都属于恒温动物.
【分析】动物行为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一出生就有的一种行为方式,是动物的一种本能,由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
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成长的过程中通过环境因素的影响,由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是在先天性行为的基础上建立的一种新的行为活动,也称为后天性行为.
25.【答案】(1)毛;保温;恒温动物
(2)胎生;哺乳
(3)门齿;臼齿;犬齿;消化
(4)神经系统
【解析】【解答】(1)猴猕属于哺乳动物,体表都被毛。它有很好的保温作用,与鸟一样,猕猴属于恒温动物。
(2)猴猕属于哺乳动物,胎生、哺乳,大大提高了幼仔的成活率。
(3)哺乳动物的牙齿分为门齿,臼齿,犬齿,其中门齿用于切断食物,臼齿用于磨碎食物,犬齿用于撕裂食物,所以牙齿的作用为切断、撕裂和磨碎食物。牙齿的分化即提高了消化能力,又增强了捕食能力。
(4)陆地环境比较复杂,陆生动物还普遍具有发达的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能够对多变的环境及时做出反应.所以哺乳动物具有高度发达的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能够灵敏地感知外界环境的变化,对环境的复杂多变及时作出反应。
故答案为:(1)毛;保温;恒温动物;(2)胎生;哺乳;(3)门齿;臼齿;犬齿;消化;(4)神经系统
【分析】哺乳动物主要特征:
①除少数种类的体毛退化以外,哺乳动物的体表都被毛。体毛有保温的作用.
②胎生、哺乳,提高了后代的成活率,增强了对自然环境的适应能力.
③用牙齿撕咬、切断、咀嚼食物。牙齿有门齿、犬齿、臼齿的分化.
④有高度发达的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