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期中复习专题02:动物的有性生殖
一、单选题
1.图中阴影部分是蝗虫和青蛙生殖和发育的共同特点,对其共同特点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有性生殖 B.体内受精
C.受精卵体外发育 D.变态发育
2.猪的生殖过程与人类相似。母猪生下小猪,对小猪来说完成了( )
A.受精作用 B.胚胎发育 C.胚后发育 D.个体发育
3.青蛙个体发育的起点是( )
A.成熟卵细胞 B.受精卵
C.刚孵出的小蝌蚪 D.小青蛙
4.下列动物的个体发育过程,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的是( )
A.蝗虫 B.家蚕 C.蚊子 D.家鸽
5.下列昆虫中属于完全变态发育的一项是( )
①蚂蚁 ②蜜蜂 ③蟋蟀 ④蝗虫 ⑤蝴蝶 ⑥蟑螂
A.②④⑤ B.①②⑤ C.②③④ D.④⑤⑥
6.下列情况属于动物完成了胚胎发育的是( )
A.一头母牛生出了两头小牛
B.受精的鹌鹑蛋发育成成熟的鹌鹑
C.小鲫鱼发育成一条大鲫鱼
D.蝌蚪发育成青蛙
7.下列动物中属于卵胎生的是( )
A.蜥蜴 B.乌骨鸡 C.海豚 D.青蛙
8.下列诗句中,不包含生殖现象的是( )
A.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
B.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C.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D.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9.卵生动物和胎生动物的主要区别是( )
A.受精作用的方式不同 B.胚胎发育的营养来源不同
C.受精作用的位置不同 D.结合的生殖细胞不同
10.雌雄蛙抱对的作用是( )
A.使精子和卵子结合的可能性增大
B.进行体内受
C.雄蛙保护雌蛙
D.保证精子和卵子一定结合
11.几种鸟卵的孵化时间如图,据图分析错误的是( )
A.鸡卵的孵化时间约为20天
B.鸵鸟卵的孵化时间约为45天
C.孵化时间长短可能主要取决于生活环境
D.孵化时间长短可能主要取决于鸟卵的体积大小
12.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的根本区别是( )
A.只有有性生殖才能产生生殖细胞
B.进行无性生殖的生物不能产生有性生殖细胞
C.有性生殖产生生殖细胞,两性生殖细胞结合成受精卵
D.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只是生殖形式上的不同,没有根本区别
13.根据你所了解的知识判断,海洋中的鲸的生殖方式是( )
A.卵生 B.卵胎生
C.胎生 D.三种方式都有可能
14.哺乳动物后代的成活率大大提高,主要与下列哪项特征有关( )
A.体温恒定 B.胎生哺乳 C.分布广泛 D.牙齿有分化
15.母鸡的孵卵行为为鸡卵的胚胎发育提供了( )
A.适宜的温度 B.充足的空气 C.一定的水分 D.充足的营养
16.下列各组动物受精方式不同的一组是( )
A.娃娃鱼和扬子鳄 B.麻雀和狗
C.龟和狗 D.鲤鱼和青蛙
17.下列有关鸟卵的结构和功能匹配错误的是( )
A.卵壳——保护内部结构 B.卵白——提供养料和水分
C.卵黄——提供主要营养 D.气室——减缓卵黄的振荡
18.下列动物的受精方式属于体外受精的是( )
A.青蛙 B.老鹰 C.家兔 D.蝗虫
19.养鸡场的母鸡下的蛋不能孵出小鸡,原因是( )
A.鸡蛋太小 B.鸡蛋没有受精
C.鸡蛋贮存的养料太少 D.鸡蛋内贮存的空气太少
二、填空题
20.爱迪生从小就是一个爱动脑筋思考问题并敢于探索的人,他曾经孵过鸡蛋,但是没有成功,请你对他实验不成功的原因作出假设:
① 。② 。③ 。
21.如图为昆虫发育模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昆虫一生经历了不同的阶段,若图中B表示昆虫发育的幼虫期,则图中C可表示昆虫发育的 期。
(2)“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春蚕的发育过程,可用图中字母和箭头表示为 。
(3)符合图中A→B→D发育过程的昆虫,其发育方式称为 发育。
(4)蝗虫是一种农业害虫,以农作物为食,蝗虫危害最严重的时期是 期(填名称)。
22.动物的个体发育一般分为 和 两个阶段。
23.胚后发育可以分为 发育和 发育。前者又叫 发育,后者又叫 发育。
24.2017年11月27日、12月5日,克隆猴“中中”“华华”相继在中科院某研究所诞生,它们是采用同一只猴的体细胞克隆的,这标志着中国率先开启以体细胞克隆猴作为实验动物的新时代。猴的克隆过程(如图),请回答:
克隆猴的生殖方式属于 。
25.图示比较归纳了昆虫、两栖动物、鸟类的生殖和发育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昆虫的发育有完全变态发育和 发育两种方式,后一种发育方式的昆虫一生要经过受精卵、 、成虫三个时期。
(2)两栖动物也是变态发育,其生殖和幼体发育都在 中进行。
(3)鸟卵的结构复杂,有坚硬的 保护内部结构。
(4)从图中找出昆虫、两栖动物和鸟类生殖的共同特点:它们的生殖方式都属于 。
26.动物的有性生殖方式有三种,分别是 、 和 。例如:鸭嘴兽属于 ;水牛属于 ;蝮蛇属于 。
27.根据胚胎发育的方式,回答下列问题:
(1)卵生的动物有 、 、 、 和 等;它们的胚胎发育场所在 ,营养来源是 。
(2)胎生的动物有 ,胚胎发育场所在母体 内,营养来源是 。
(3)卵胎生的动物很少,如 等的受精卵在 发育,但胚胎发育的营养来源与母体 ,而是来自 。
28.(2020八上·长兴开学考)每年5月的第2个星期天是“母亲节",女性的伟大在于孕育生命、哺育生命、养育生命。
(1)受精卵是新生命的起点。正常情况下,精子和卵细胞在女性生殖系统的 中结合。
(2)胚胎在子宫发育至第8周末,成为初具人形的胎儿。胎儿通过 从母体获取营养。
(3)孕妇分娩时,子宫收缩会引起剧烈阵痛。痛觉形成的部位在 。
三、实验探究题
29.蚕结茧时不吃也不动,一般会结出厚薄均匀的茧,但是有时也会结出厚薄不均匀的“薄头茧”,影响蚕茧的出丝率。某研究性学习兴趣小组为了寻找“薄头茧”的原因,5月份进行了一次探究实验,9月份又进行了重复实验。实验分为三组,三组的光线处理不同,实验结果见表:
“薄头茧”所占百分比的统计表
分组处理 实验记录 第一组 第二组 第三组
光线明亮而不均匀 光线明亮而均匀 光线暗而均匀
实验Ⅰ(5月份) 15.48% 7.5% 4.92%
实验Ⅱ(9月份) 17.17% 8.85% 4.50%
总平均发生率 16.33% 8.18% 4.71%
(1)从整个发育过程看,蚕的个体发育属于 发育。蚕茧是在蚕蛾发育过程中的 期出现的。
(2)该小组设计并实施这一实验的实验假设是 。
(3)在这一实验中,除了要控制蚕的年龄和大小、实验时间相同外,还要控制其他实验条件相同,如 (写一个即可)。
(4)从表中分析,为提高蚕茧的出丝率,应在蚕结茧时提供 的环境条件。要使蚕丝产量提高,应设法延长蚕发育的 期。
30.鱼类受精卵的孵化受水温影响很显著。下列表格和曲线图是某种鱼的受精卵在不同水温中孵化的实验结果:
水温(℃) 14 18 22 26 30 34 38 42
平均孵化率(%) 0 55 70 92 84 56 6 0
请根据图、表数据分析回答:
(1)像鱼这样,受精卵在母体外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属于 。
(2)该种鱼的受精卵在水温为 ℃时平均孵化率最高。
(3)水温在18~34℃之间时,鱼受精卵平均孵化时间与水温的关系:随水温的升高,鱼受精卵平均孵化时间 。
(4)18~38℃温度范围内,平均孵化率与水温的关系:在18~26℃之间平均孵化率 ;在26~38℃之间平均孵化率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识点】动物的生长时期;动物生殖方式的多样性
【解析】【分析】变态发育指动物胚后发育过程中所出现的形态和习性上的变化,如昆虫从幼虫至成体的变态,青蛙从蝌蚪至成蛙的变态等;植物中由于机能的改变而导致器官结构的变化(如仙人掌的叶变为针状等)也属此。有性生殖是指由亲本产生的有性生殖细胞(配子),经过两性生殖细胞(例如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成为受精卵,再由受精卵发育成为新的个体的生殖方式,叫做有性生殖。
【解答】A、蝗虫和青蛙生殖都是从受精卵开始的,属于有性生殖;故A正确;
BC、青蛙的雌雄蛙分别把卵细胞和精子排到水中,精卵在水中结合形成受精卵,这种受精方式称为体外受精;蝗虫经过交配产生受精卵,体内受精;故B错误;C正确;
D、蝗虫的一生经历受精卵、幼虫、成虫三个时期,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青蛙的发育过程可以概括为: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属于变态发育;故D正确;
故答案为:B。
2.【答案】B
【知识点】人的受精、胚胎发育、分娩和哺乳过程
【解析】【分析】生物的个体发育是指受精卵经过细胞分裂、组织分化和器官的形成,直到发育成性成熟个体的过程。该过程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即胚的发育和胚后发育。
【解答】母猪生下小猪,完成了分娩过程,个体发育进入胚后发育,即完成了胚胎发育;
故答案为:B。
3.【答案】B
【知识点】动物的生长时期
【解析】【分析】生物的个体发育是指受精卵经过细胞分裂、组织分化和器官的形成,直到发育成性成熟个体的过程。该过程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即胚的发育和胚后发育。
【解答】两栖类动物生殖方式属于有性生殖,需要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后形成受精卵,即个体发育的开始;
故答案为:B。
4.【答案】A
【知识点】动物的生长时期
【解析】【分析】变态发育指动物胚后发育过程中所出现的形态和习性上的变化,如昆虫从幼虫至成体的变态,青蛙从蝌蚪至成蛙的变态等;植物中由于机能的改变而导致器官结构的变化(如仙人掌的叶变为针状等)也属此。
【解答】A、蝗虫的发育经过受精卵、幼虫、成虫三个时期,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故A正确;
B、家蚕的发育经过受精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时期,属于完全变态发育;故B错误;
C、蚊子的幼体为孑孓,形态结构与蚊子有显著的区别,而且其生活习性和内部结构也与蚊子有很大不同,属于变态发育;故C错误;
D、昆虫的变态发育分为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家鸽”是鸟类,发育过程为无变态发育;故D错误;
故答案为:A。
5.【答案】B
【知识点】动物的生长时期
【解析】【分析】变态发育指动物胚后发育过程中所出现的形态和习性上的变化,如昆虫从幼虫至成体的变态,青蛙从蝌蚪至成蛙的变态等;植物中由于机能的改变而导致器官结构的变化(如仙人掌的叶变为针状等)也属此。
【解答】 ①蚂蚁、②蜜蜂、⑤蝴蝶发育过程中都需要经历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属于完全变态发育;
③蟋蟀、④蝗虫 、⑥蟑螂发育过程中只需要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阶段,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
故答案为:B。
6.【答案】A
【知识点】动物的生长时期
【解析】【分析】胚胎发育一词通常是指从受精卵起到胚胎出离卵膜的一段过程。
【解答】A、母牛生了两头小牛,属于胚胎发育;故A正确;
B、受精的鹌鹑蛋发育成成熟的鹌鹑,包含了胚胎发育和胚后发育两个阶段;故B错误;
C、小鲫鱼发育成一条大鲫鱼,属于胚后发育;故C错误;
D、蝌蚪发育成青蛙,属于胚后发育;故D错误;
故答案为:A。
7.【答案】A
【知识点】动物生殖方式的多样性
【解析】【分析】卵胎生是指动物的卵在母体内发育成新的个体后才产出母体的生殖方式。这是动物长期适应的结果,是动物对不良环境的长期适应形成的繁殖方式,使得母体对胚胎起到保护和孵化作用。
【解答】A、蜥蜴是卵胎生;故A正确;
B、乌骨鸡属于鸟类,卵生;故B错误;
C、海豚属于哺乳类,胎生;故C错误;
D、青蛙属于两栖类,卵生;故D错误;
故答案为:A。
8.【答案】B
【知识点】动物生殖方式的多样性
【解析】【分析】生殖行为是指动物产生与培育下一代的行为。动物通过生殖行为将其基因转输给下一代,许多动物还培育幼体直至能独立生存。
【解答】A、蜻蜓点水是在水中产卵,属于繁殖行为;故A错误;
B、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是白鹤飞上天空,与生殖无关;故B正确;
C、蛙的鸣叫是求偶,与生殖有关;故C错误;
D、禅的鸣叫是求偶行为,与生殖有关;故D错误;
故答案为:B。
9.【答案】B
【知识点】动物生殖方式的多样性
【解析】【分析】动物的受精卵在母体外独立发育的过程叫卵生。动物的受精卵在雌性动物体内的子宫里发育成熟并生产的过程叫胎生。
【解答】卵生动物的胚胎发育的营养来自卵黄;胎生动物的胚胎发育的营养来自母体;故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10.【答案】A
【知识点】动物生殖方式的多样性
【解析】【分析】蛙类的生殖特点是雌雄异体、水中受精,属于卵生。繁殖的时间大约在每年四月中下旬。在生殖过程中,蛙类有一个非常特殊的现象——抱对。
【解答】ACD、雌雄蛙抱对可以刺激雌雄蛙同时排卵和排精子,使精子和卵子结合的可能性增大;故A正确,CD错误;
B、青蛙是两栖类体外受精;故B错误;
故答案为:A。
11.【答案】C
【知识点】动物生殖方式的多样性
【解析】【分析】孵化是发生于卵膜中动物胚胎,破膜到外界开始其自由生活的过程。
【解答】A、由图可知,鸡的孵化时间约为20天;故A正确;
B、由图可知,鸵鸟的孵化时间约为45天;故B正确;
CD、图表中的数据可知,孵化时间长短与动物种类有关;故C错误,D正确;
故答案为:C。
12.【答案】C
【知识点】动物生殖方式的多样性
【解析】【分析】生殖是指由亲本产生新个体的生物过程。已知的包括植物、动物在内的全体生物均需要依赖生殖进行物种繁衍,所以生殖是全体生物的共同基本特征。
【解答】AB、有性生殖、无性生殖都会产生生殖细胞;故AB错误;
CD、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的根本区别是是否需要两性生殖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故C正确,D错误;
故答案为:C。
13.【答案】C
【知识点】动物生殖方式的多样性
【解析】【分析】动物的受精卵在雌性动物体内的子宫里发育成熟并生产的过程叫胎生。
【解答】鲸属于哺乳类,哺乳类的生殖方式是胎生哺乳;
故答案为:C。
14.【答案】B
【知识点】动物生殖方式的多样性
【解析】【分析】哺乳动物是动物世界中形态结构最高等、生理机能最完善的动物。与其他动物相比,哺乳动物最突出的特征在于胎生以及其幼仔由母体分泌的乳汁喂养长大。
【解答】A、体温恒定,与生殖无关;故A错误;
B、胎生哺乳减少了胚胎发育过程中外界环境对幼体的影响,大大提高了后代的成活率;故B正确;
C、分布广泛,是哺乳动物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更强,与后代成活率无关;故C错误;
D、牙齿有分化,适应环境的一种表现,与生殖无关;故D错误;
故答案为:B。
15.【答案】A
【知识点】动物生殖方式的多样性
【解析】【分析】孵化是发生于卵膜中动物胚胎,破膜到外界开始其自由生活的过程。一般虽指卵生动物,但也适用于卵胎生动物。孵化是指动物在卵内完成胚胎发育后破壳而出的现象。
【解答】A、母鸡的孵卵行为是为胚胎发育提供适宜的温度;故A正确;
B、胚胎发育过程的空气是卵的气囊提供的;故B错误;
C、卵本身含有水分;故C错误;
D、胚胎发育的营养是由卵的乱黄和卵白提供的;故D错误;
故答案为:A。
16.【答案】A
【知识点】动物生殖方式的多样性
【解析】【分析】受精是卵子和精子融合为受精卵的过程。它是有性生殖的基本特征,普遍存在于动植物界,但人们通常提到最多的是指的动物。
【解答】A、娃娃鱼属于两栖类,体外受精;扬子鳄属于爬行类,体内受精;故A正确;
B、麻雀属于鸟类,体内受精;狗属于哺乳类,体内受精;故B错误;
C、龟属于爬行类,体内受精;狗属于哺乳类,体内受精;故C错误;
D、鲤鱼属于鱼类,体外受精;青蛙属于两栖类,体外受精;故D错误;
故答案为:A。
17.【答案】D
【知识点】动物生殖方式的多样性
【解析】【分析】鸟卵是鸟的卵,长大后形成鸟。一般呈椭球体。
【解答】如图是鸟卵的结构:
A、卵壳——起保护作用,上面有许多肉眼看不见的气孔,可以透气,以确保卵细胞进行气体交换;故A正确;
B、卵白——含有营养物质和水分,供胚胎发育的需要;故B正确;
C、卵黄——卵细胞的主要营养部分;故C正确;
D、气室——为胚胎发育提供氧气;故D错误;
故答案为:D。
18.【答案】A
【知识点】动物生殖方式的多样性
【解析】【分析】体外受精是指精子与卵子在雌性生物体外结合产生受精卵的受精方式。
【解答】A、青蛙属于两栖类,体外受精;故A正确;
B、老鹰属于鸟类,体内受精;故B错误;
C、家兔属于哺乳类,体内受精;故C错误;
D、蝗虫属于昆虫,体内受精;故D错误;
故答案为:A。
19.【答案】B
【知识点】动物生殖方式的多样性
【解析】【分析】受精是卵子和精子融合为受精卵的过程。它是有性生殖的基本特征,普遍存在于动植物界,但人们通常提到最多的是指的动物。
【解答】养鸡场的母鸡下的蛋不能孵出小鸡是因为没有公鸡,这些卵没有经过受精,因此无法孵化;故B正确;
故答案为:B。
20.【答案】可能鸡蛋没有受精;可能孵化的温度不适宜;可能孵化的时间不充足
【知识点】动物生殖方式的多样性
【解析】【分析】孵化是发生于卵膜中动物胚胎,破膜到外界开始其自由生活的过程。孵化一词,一般虽指卵生动物,但也适用于卵胎生动物。孵化是指动物在卵内完成胚胎发育后破壳而出的现象。一批卵从开始孵化到全部孵化结束,称为孵化期。
【解答】鸡蛋被孵化过程中受外界环境和自身因素的影响;鸡蛋能孵化成功的前提是鸡蛋一定是受精后的才可能;由生活现象可知,鸡蛋孵化过程中温度不适宜,鸡蛋也不会孵化成功;鸡蛋孵化的时间不够时,也不会成功;
故答案为:(1)可能鸡蛋没有受精;(2)可能孵化的温度不适宜;(3)可能孵化的时间不充足。
21.【答案】(1)蛹
(2)A→B→C→D
(3)不完全变态
(4)成虫
【知识点】动物的生长时期
【解析】【分析】变态发育指动物胚后发育过程中所出现的形态和习性上的变化,如昆虫从幼虫至成体的变态,青蛙从蝌蚪至成蛙的变态等;植物中由于机能的改变而导致器官结构的变化(如仙人掌的叶变为针状等)也属此。
【解答】(1)由图可知,B是幼虫期,则A是受精卵;D是成虫;C是蛹期;
(2)蚕的发育属于完全变态发育,其发育过程是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即A→B→C→D;
(3)只经历卵、幼虫、成虫三个时期的发育方式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
(4)蝗虫的成虫是以农作物为食的,对农作物危害最大;
故答案为:(1)蛹;(2)A→B→C→D;(3)不完全变态;(4)成虫。
22.【答案】胚胎发育;胚后发育
【知识点】动物的生长时期
【解析】【分析】生物的个体发育是指受精卵经过细胞分裂、组织分化和器官的形成,直到发育成性成熟个体的过程。
【解答】动物的个体发育分为胚胎发育和胚后发育两个阶段;
故答案为:胚胎发育;胚后发育。
23.【答案】无变态;变态;直接;间接
【知识点】动物的生长时期
【解析】【分析】在动物个体发育过程中,经过幼虫或幼体至成虫、或成体达到性成熟时的发育过程,称为胚后发育。
【解答】胚后发育根据其幼体与成体的变化分为无变态发育和变态发育两种;无变态发育又被称为直接发育,而变态发育叫间接发育;
故答案为:无变态;变态;直接;间接。
24.【答案】无性生殖
【知识点】动物生殖方式的多样性
【解析】【分析】动物生殖就是一种动物产生同类的过程,可分为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两个基本类型。
【解答】克隆猴的生殖过程中没有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所以这种生殖方式属于无性生殖;
故答案为:无性生殖。
25.【答案】(1)不完全变态;幼虫
(2)水
(3)卵壳
(4)卵生
【知识点】动物的生长时期;动物生殖方式的多样性
【解析】【分析】变态发育指动物胚后发育过程中所出现的形态和习性上的变化,如昆虫从幼虫至成体的变态,青蛙从蝌蚪至成蛙的变态等;植物中由于机能的改变而导致器官结构的变化(如仙人掌的叶变为针状等)也属此。
【解答】(1)昆虫的发育方式根据幼体与成体之间的区别分为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两种;不完全变态发育需要经历受精卵、幼虫、成虫三个时期;
(2)两栖类动物的生殖和幼体不能脱离水的限制,需要在水中进行;
(3)鸟卵有一层坚硬的卵壳保护内部结构;
(4)由图可知,昆虫、两栖动物、鸟类共有的特征是卵生;
故答案为:(1)不完全变态;幼虫;(2)水;(3)卵壳;(4)卵生。
26.【答案】卵生;胎生;卵胎生;卵生;胎生;卵胎生
【知识点】动物生殖方式的多样性
【解析】【分析】经过两性生殖细胞(例如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成为受精卵,再由受精卵发育成为新的个体的生殖方式,叫做有性生殖。
【解答】动物的有性生殖方式有三种卵生、胎生及卵胎生;鸭嘴兽虽然是哺乳类动物,但其生殖方式是卵生;水牛是哺乳动物,其生殖方式是胎生;蝮蛇是爬行类动物,其生殖方式是卵胎生;
故答案为:卵生;胎生;卵胎生;卵生;胎生;卵胎生。
27.【答案】(1)鱼类;爬行类;两栖类;鸟类;昆虫;母体外;受精卵自身的卵黄
(2)哺乳类;子宫;母体
(3)田螺(或蛇、蜥蜴等,合理即可);母体内;无关;受精卵自身的卵黄
【知识点】动物生殖方式的多样性
【解析】【分析】胚胎发育一词通常是指从受精卵起到胚胎出离卵膜的一段过程。而无脊椎动物胚胎学家则常把其概念扩展到胎后发育直到性成熟,甚至整个生活史。
【解答】(1)动物的受精卵在母体外独立发育的过程叫卵生,卵生的动物有鱼类、爬行类、两栖类、鸟类、昆虫;卵生动物胚胎发育过程中营养主要来自卵黄;
(2)动物的受精卵在雌性动物体内的子宫里发育成熟并生产的过程叫胎生;胎生动物是哺乳类动物,胚胎发育在母体子宫内,营养来源母体;
(3)卵胎生动物常见的是蝮蛇、田螺等;卵胎生的受精卵在母体内发育,胚胎发育的营养来源卵黄,与母体无关;
故答案为:(1)鱼类;爬行类;两栖类;鸟类;昆虫;母体外;受精卵自身的卵黄;(2)哺乳类;子宫;母体;(3)田螺(蝮蛇;蜥蜴);母体内;无关;受精卵自身的卵黄。
28.【答案】(1)输卵管
(2)胎盘、脐带
(3)大脑皮层
【知识点】应答性反应与反射弧;人的受精、胚胎发育、分娩和哺乳过程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胚胎发育过程.生物体的生长发育是从一个受精卵开始的,受精卵经过细胞分裂、分化,形成组织、器官、系统,进而形成胎儿。
【解答】(1)睾丸产生的精子和卵巢产生的卵细胞都是生殖细胞,含精子的精液进入阴道后,精子缓慢通过子宫,在输卵管内与卵细胞相遇,一个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
(2)受精卵在输卵管内不断进行细胞分裂,逐渐发育成胚泡.胚泡缓慢移动到子宫,最终植入子宫内膜,这是怀孕.胚泡中细胞继续分裂和分化,逐渐发育成胚胎,并于怀孕后8周左右发育成胎儿--开始呈现人的形态.胎儿生活在子营内半透明液体羊水中,通过胎盘、脐带从母体获取所需营养物质和氧,并排出二氧化碳等废物。
(3)大约40周左右,胎儿就发育成熟,孕妇垂体分泌的催产素随着血液循环输送到全身各处,引起子宫收缩,促进分娩,子宫收缩引起的剧烈阵痛将会贯穿整个分娩过程, 感受器产生的神经冲动能通过传入神经传到脊髓内的神经中枢,通过传出神经传到效应器,完成子宫收缩反射,同时脊髓内的神经中枢还把神经冲动在经过脊髓的白质上行传到大脑皮层,形成痛觉,因此,痛觉形成的部位是大脑皮层。
故答案为:(1)输卵管(2)胎盘、脐带(3)大脑皮层
29.【答案】(1)完全变态;蛹
(2)不同的光照条件会影响蚕结出茧的厚薄均匀程度
(3)温度(或湿度、气压等)
(4)光线暗而均匀;幼虫
【知识点】控制变量法;动物的生长时期
【解析】【分析】变态发育指动物胚后发育过程中所出现的形态和习性上的变化,如昆虫从幼虫至成体的变态,青蛙从蝌蚪至成蛙的变态等;植物中由于机能的改变而导致器官结构的变化(如仙人掌的叶变为针状等)也属此。控制变量在进行科学实验的概念,是指那些除了实验因素(自变量)以外的所有影响实验结果的变量,这些变量不是本实验所要研究的变量,所以又称无关变量、无关因子、非实验因素或非实验因子。
【解答】(1)蚕的个体发育过程中需要经历受精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属于完全变态发育;蚕茧是蚕的蛹期;
(2)由表格中的实验记录可知,该小组是为了探究光照对蚕茧厚度的影响;
(3)该实验中光照是变量,其他条件要保持相同,如影响蚕的生长的温度、湿度、气压、通风情况等;
(4)对比表格中的数据可知,光线暗而均匀时,薄头茧发生率最低,蚕茧的出丝率最好;且9月份的薄头茧发生率低于5月份的,所以要延长蚕的幼虫期;
故答案为:(1)完全变态;蛹;(2)不同的光照条件会影响蚕结出茧的厚薄均匀程度;(3)温度(湿度、气压、通风情况等);(4)光线暗而均匀;幼虫。
30.【答案】(1)卵生
(2)26
(3)减少
(4)上升;下降
【知识点】动物生殖方式的多样性
【解析】【分析】卵生动物是指用产卵方式繁殖的动物。一般的鸟类、爬虫类,大部分的鱼类和昆虫几乎都是卵生动物。如:鸡、鸭、鱼、青蛙、乌龟、蝴蝶等都是卵生动物。卵生动物产下卵(蛋)后,经过孵化,变成动物,其营养来自卵本身。
【解答】(1)受精卵在母体外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属于卵生;
(2)由表格中的数据可知,鱼的受精卵在26℃时,孵化率最高;
(3)由图像可知,随着水温的升高,鱼受精卵孵化时间越来越短;
(4)由表格中的数据可知,18~26℃之间平均孵化率在升高,而在26~38℃之间平均孵化率降低;
故答案为:(1)卵生;(2)26;(3)减少;(4)上升;下降。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期中复习专题02:动物的有性生殖
一、单选题
1.图中阴影部分是蝗虫和青蛙生殖和发育的共同特点,对其共同特点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有性生殖 B.体内受精
C.受精卵体外发育 D.变态发育
【答案】B
【知识点】动物的生长时期;动物生殖方式的多样性
【解析】【分析】变态发育指动物胚后发育过程中所出现的形态和习性上的变化,如昆虫从幼虫至成体的变态,青蛙从蝌蚪至成蛙的变态等;植物中由于机能的改变而导致器官结构的变化(如仙人掌的叶变为针状等)也属此。有性生殖是指由亲本产生的有性生殖细胞(配子),经过两性生殖细胞(例如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成为受精卵,再由受精卵发育成为新的个体的生殖方式,叫做有性生殖。
【解答】A、蝗虫和青蛙生殖都是从受精卵开始的,属于有性生殖;故A正确;
BC、青蛙的雌雄蛙分别把卵细胞和精子排到水中,精卵在水中结合形成受精卵,这种受精方式称为体外受精;蝗虫经过交配产生受精卵,体内受精;故B错误;C正确;
D、蝗虫的一生经历受精卵、幼虫、成虫三个时期,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青蛙的发育过程可以概括为: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属于变态发育;故D正确;
故答案为:B。
2.猪的生殖过程与人类相似。母猪生下小猪,对小猪来说完成了( )
A.受精作用 B.胚胎发育 C.胚后发育 D.个体发育
【答案】B
【知识点】人的受精、胚胎发育、分娩和哺乳过程
【解析】【分析】生物的个体发育是指受精卵经过细胞分裂、组织分化和器官的形成,直到发育成性成熟个体的过程。该过程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即胚的发育和胚后发育。
【解答】母猪生下小猪,完成了分娩过程,个体发育进入胚后发育,即完成了胚胎发育;
故答案为:B。
3.青蛙个体发育的起点是( )
A.成熟卵细胞 B.受精卵
C.刚孵出的小蝌蚪 D.小青蛙
【答案】B
【知识点】动物的生长时期
【解析】【分析】生物的个体发育是指受精卵经过细胞分裂、组织分化和器官的形成,直到发育成性成熟个体的过程。该过程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即胚的发育和胚后发育。
【解答】两栖类动物生殖方式属于有性生殖,需要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后形成受精卵,即个体发育的开始;
故答案为:B。
4.下列动物的个体发育过程,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的是( )
A.蝗虫 B.家蚕 C.蚊子 D.家鸽
【答案】A
【知识点】动物的生长时期
【解析】【分析】变态发育指动物胚后发育过程中所出现的形态和习性上的变化,如昆虫从幼虫至成体的变态,青蛙从蝌蚪至成蛙的变态等;植物中由于机能的改变而导致器官结构的变化(如仙人掌的叶变为针状等)也属此。
【解答】A、蝗虫的发育经过受精卵、幼虫、成虫三个时期,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故A正确;
B、家蚕的发育经过受精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时期,属于完全变态发育;故B错误;
C、蚊子的幼体为孑孓,形态结构与蚊子有显著的区别,而且其生活习性和内部结构也与蚊子有很大不同,属于变态发育;故C错误;
D、昆虫的变态发育分为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家鸽”是鸟类,发育过程为无变态发育;故D错误;
故答案为:A。
5.下列昆虫中属于完全变态发育的一项是( )
①蚂蚁 ②蜜蜂 ③蟋蟀 ④蝗虫 ⑤蝴蝶 ⑥蟑螂
A.②④⑤ B.①②⑤ C.②③④ D.④⑤⑥
【答案】B
【知识点】动物的生长时期
【解析】【分析】变态发育指动物胚后发育过程中所出现的形态和习性上的变化,如昆虫从幼虫至成体的变态,青蛙从蝌蚪至成蛙的变态等;植物中由于机能的改变而导致器官结构的变化(如仙人掌的叶变为针状等)也属此。
【解答】 ①蚂蚁、②蜜蜂、⑤蝴蝶发育过程中都需要经历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属于完全变态发育;
③蟋蟀、④蝗虫 、⑥蟑螂发育过程中只需要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阶段,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
故答案为:B。
6.下列情况属于动物完成了胚胎发育的是( )
A.一头母牛生出了两头小牛
B.受精的鹌鹑蛋发育成成熟的鹌鹑
C.小鲫鱼发育成一条大鲫鱼
D.蝌蚪发育成青蛙
【答案】A
【知识点】动物的生长时期
【解析】【分析】胚胎发育一词通常是指从受精卵起到胚胎出离卵膜的一段过程。
【解答】A、母牛生了两头小牛,属于胚胎发育;故A正确;
B、受精的鹌鹑蛋发育成成熟的鹌鹑,包含了胚胎发育和胚后发育两个阶段;故B错误;
C、小鲫鱼发育成一条大鲫鱼,属于胚后发育;故C错误;
D、蝌蚪发育成青蛙,属于胚后发育;故D错误;
故答案为:A。
7.下列动物中属于卵胎生的是( )
A.蜥蜴 B.乌骨鸡 C.海豚 D.青蛙
【答案】A
【知识点】动物生殖方式的多样性
【解析】【分析】卵胎生是指动物的卵在母体内发育成新的个体后才产出母体的生殖方式。这是动物长期适应的结果,是动物对不良环境的长期适应形成的繁殖方式,使得母体对胚胎起到保护和孵化作用。
【解答】A、蜥蜴是卵胎生;故A正确;
B、乌骨鸡属于鸟类,卵生;故B错误;
C、海豚属于哺乳类,胎生;故C错误;
D、青蛙属于两栖类,卵生;故D错误;
故答案为:A。
8.下列诗句中,不包含生殖现象的是( )
A.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
B.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C.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D.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答案】B
【知识点】动物生殖方式的多样性
【解析】【分析】生殖行为是指动物产生与培育下一代的行为。动物通过生殖行为将其基因转输给下一代,许多动物还培育幼体直至能独立生存。
【解答】A、蜻蜓点水是在水中产卵,属于繁殖行为;故A错误;
B、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是白鹤飞上天空,与生殖无关;故B正确;
C、蛙的鸣叫是求偶,与生殖有关;故C错误;
D、禅的鸣叫是求偶行为,与生殖有关;故D错误;
故答案为:B。
9.卵生动物和胎生动物的主要区别是( )
A.受精作用的方式不同 B.胚胎发育的营养来源不同
C.受精作用的位置不同 D.结合的生殖细胞不同
【答案】B
【知识点】动物生殖方式的多样性
【解析】【分析】动物的受精卵在母体外独立发育的过程叫卵生。动物的受精卵在雌性动物体内的子宫里发育成熟并生产的过程叫胎生。
【解答】卵生动物的胚胎发育的营养来自卵黄;胎生动物的胚胎发育的营养来自母体;故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10.雌雄蛙抱对的作用是( )
A.使精子和卵子结合的可能性增大
B.进行体内受
C.雄蛙保护雌蛙
D.保证精子和卵子一定结合
【答案】A
【知识点】动物生殖方式的多样性
【解析】【分析】蛙类的生殖特点是雌雄异体、水中受精,属于卵生。繁殖的时间大约在每年四月中下旬。在生殖过程中,蛙类有一个非常特殊的现象——抱对。
【解答】ACD、雌雄蛙抱对可以刺激雌雄蛙同时排卵和排精子,使精子和卵子结合的可能性增大;故A正确,CD错误;
B、青蛙是两栖类体外受精;故B错误;
故答案为:A。
11.几种鸟卵的孵化时间如图,据图分析错误的是( )
A.鸡卵的孵化时间约为20天
B.鸵鸟卵的孵化时间约为45天
C.孵化时间长短可能主要取决于生活环境
D.孵化时间长短可能主要取决于鸟卵的体积大小
【答案】C
【知识点】动物生殖方式的多样性
【解析】【分析】孵化是发生于卵膜中动物胚胎,破膜到外界开始其自由生活的过程。
【解答】A、由图可知,鸡的孵化时间约为20天;故A正确;
B、由图可知,鸵鸟的孵化时间约为45天;故B正确;
CD、图表中的数据可知,孵化时间长短与动物种类有关;故C错误,D正确;
故答案为:C。
12.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的根本区别是( )
A.只有有性生殖才能产生生殖细胞
B.进行无性生殖的生物不能产生有性生殖细胞
C.有性生殖产生生殖细胞,两性生殖细胞结合成受精卵
D.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只是生殖形式上的不同,没有根本区别
【答案】C
【知识点】动物生殖方式的多样性
【解析】【分析】生殖是指由亲本产生新个体的生物过程。已知的包括植物、动物在内的全体生物均需要依赖生殖进行物种繁衍,所以生殖是全体生物的共同基本特征。
【解答】AB、有性生殖、无性生殖都会产生生殖细胞;故AB错误;
CD、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的根本区别是是否需要两性生殖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故C正确,D错误;
故答案为:C。
13.根据你所了解的知识判断,海洋中的鲸的生殖方式是( )
A.卵生 B.卵胎生
C.胎生 D.三种方式都有可能
【答案】C
【知识点】动物生殖方式的多样性
【解析】【分析】动物的受精卵在雌性动物体内的子宫里发育成熟并生产的过程叫胎生。
【解答】鲸属于哺乳类,哺乳类的生殖方式是胎生哺乳;
故答案为:C。
14.哺乳动物后代的成活率大大提高,主要与下列哪项特征有关( )
A.体温恒定 B.胎生哺乳 C.分布广泛 D.牙齿有分化
【答案】B
【知识点】动物生殖方式的多样性
【解析】【分析】哺乳动物是动物世界中形态结构最高等、生理机能最完善的动物。与其他动物相比,哺乳动物最突出的特征在于胎生以及其幼仔由母体分泌的乳汁喂养长大。
【解答】A、体温恒定,与生殖无关;故A错误;
B、胎生哺乳减少了胚胎发育过程中外界环境对幼体的影响,大大提高了后代的成活率;故B正确;
C、分布广泛,是哺乳动物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更强,与后代成活率无关;故C错误;
D、牙齿有分化,适应环境的一种表现,与生殖无关;故D错误;
故答案为:B。
15.母鸡的孵卵行为为鸡卵的胚胎发育提供了( )
A.适宜的温度 B.充足的空气 C.一定的水分 D.充足的营养
【答案】A
【知识点】动物生殖方式的多样性
【解析】【分析】孵化是发生于卵膜中动物胚胎,破膜到外界开始其自由生活的过程。一般虽指卵生动物,但也适用于卵胎生动物。孵化是指动物在卵内完成胚胎发育后破壳而出的现象。
【解答】A、母鸡的孵卵行为是为胚胎发育提供适宜的温度;故A正确;
B、胚胎发育过程的空气是卵的气囊提供的;故B错误;
C、卵本身含有水分;故C错误;
D、胚胎发育的营养是由卵的乱黄和卵白提供的;故D错误;
故答案为:A。
16.下列各组动物受精方式不同的一组是( )
A.娃娃鱼和扬子鳄 B.麻雀和狗
C.龟和狗 D.鲤鱼和青蛙
【答案】A
【知识点】动物生殖方式的多样性
【解析】【分析】受精是卵子和精子融合为受精卵的过程。它是有性生殖的基本特征,普遍存在于动植物界,但人们通常提到最多的是指的动物。
【解答】A、娃娃鱼属于两栖类,体外受精;扬子鳄属于爬行类,体内受精;故A正确;
B、麻雀属于鸟类,体内受精;狗属于哺乳类,体内受精;故B错误;
C、龟属于爬行类,体内受精;狗属于哺乳类,体内受精;故C错误;
D、鲤鱼属于鱼类,体外受精;青蛙属于两栖类,体外受精;故D错误;
故答案为:A。
17.下列有关鸟卵的结构和功能匹配错误的是( )
A.卵壳——保护内部结构 B.卵白——提供养料和水分
C.卵黄——提供主要营养 D.气室——减缓卵黄的振荡
【答案】D
【知识点】动物生殖方式的多样性
【解析】【分析】鸟卵是鸟的卵,长大后形成鸟。一般呈椭球体。
【解答】如图是鸟卵的结构:
A、卵壳——起保护作用,上面有许多肉眼看不见的气孔,可以透气,以确保卵细胞进行气体交换;故A正确;
B、卵白——含有营养物质和水分,供胚胎发育的需要;故B正确;
C、卵黄——卵细胞的主要营养部分;故C正确;
D、气室——为胚胎发育提供氧气;故D错误;
故答案为:D。
18.下列动物的受精方式属于体外受精的是( )
A.青蛙 B.老鹰 C.家兔 D.蝗虫
【答案】A
【知识点】动物生殖方式的多样性
【解析】【分析】体外受精是指精子与卵子在雌性生物体外结合产生受精卵的受精方式。
【解答】A、青蛙属于两栖类,体外受精;故A正确;
B、老鹰属于鸟类,体内受精;故B错误;
C、家兔属于哺乳类,体内受精;故C错误;
D、蝗虫属于昆虫,体内受精;故D错误;
故答案为:A。
19.养鸡场的母鸡下的蛋不能孵出小鸡,原因是( )
A.鸡蛋太小 B.鸡蛋没有受精
C.鸡蛋贮存的养料太少 D.鸡蛋内贮存的空气太少
【答案】B
【知识点】动物生殖方式的多样性
【解析】【分析】受精是卵子和精子融合为受精卵的过程。它是有性生殖的基本特征,普遍存在于动植物界,但人们通常提到最多的是指的动物。
【解答】养鸡场的母鸡下的蛋不能孵出小鸡是因为没有公鸡,这些卵没有经过受精,因此无法孵化;故B正确;
故答案为:B。
二、填空题
20.爱迪生从小就是一个爱动脑筋思考问题并敢于探索的人,他曾经孵过鸡蛋,但是没有成功,请你对他实验不成功的原因作出假设:
① 。② 。③ 。
【答案】可能鸡蛋没有受精;可能孵化的温度不适宜;可能孵化的时间不充足
【知识点】动物生殖方式的多样性
【解析】【分析】孵化是发生于卵膜中动物胚胎,破膜到外界开始其自由生活的过程。孵化一词,一般虽指卵生动物,但也适用于卵胎生动物。孵化是指动物在卵内完成胚胎发育后破壳而出的现象。一批卵从开始孵化到全部孵化结束,称为孵化期。
【解答】鸡蛋被孵化过程中受外界环境和自身因素的影响;鸡蛋能孵化成功的前提是鸡蛋一定是受精后的才可能;由生活现象可知,鸡蛋孵化过程中温度不适宜,鸡蛋也不会孵化成功;鸡蛋孵化的时间不够时,也不会成功;
故答案为:(1)可能鸡蛋没有受精;(2)可能孵化的温度不适宜;(3)可能孵化的时间不充足。
21.如图为昆虫发育模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昆虫一生经历了不同的阶段,若图中B表示昆虫发育的幼虫期,则图中C可表示昆虫发育的 期。
(2)“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春蚕的发育过程,可用图中字母和箭头表示为 。
(3)符合图中A→B→D发育过程的昆虫,其发育方式称为 发育。
(4)蝗虫是一种农业害虫,以农作物为食,蝗虫危害最严重的时期是 期(填名称)。
【答案】(1)蛹
(2)A→B→C→D
(3)不完全变态
(4)成虫
【知识点】动物的生长时期
【解析】【分析】变态发育指动物胚后发育过程中所出现的形态和习性上的变化,如昆虫从幼虫至成体的变态,青蛙从蝌蚪至成蛙的变态等;植物中由于机能的改变而导致器官结构的变化(如仙人掌的叶变为针状等)也属此。
【解答】(1)由图可知,B是幼虫期,则A是受精卵;D是成虫;C是蛹期;
(2)蚕的发育属于完全变态发育,其发育过程是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即A→B→C→D;
(3)只经历卵、幼虫、成虫三个时期的发育方式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
(4)蝗虫的成虫是以农作物为食的,对农作物危害最大;
故答案为:(1)蛹;(2)A→B→C→D;(3)不完全变态;(4)成虫。
22.动物的个体发育一般分为 和 两个阶段。
【答案】胚胎发育;胚后发育
【知识点】动物的生长时期
【解析】【分析】生物的个体发育是指受精卵经过细胞分裂、组织分化和器官的形成,直到发育成性成熟个体的过程。
【解答】动物的个体发育分为胚胎发育和胚后发育两个阶段;
故答案为:胚胎发育;胚后发育。
23.胚后发育可以分为 发育和 发育。前者又叫 发育,后者又叫 发育。
【答案】无变态;变态;直接;间接
【知识点】动物的生长时期
【解析】【分析】在动物个体发育过程中,经过幼虫或幼体至成虫、或成体达到性成熟时的发育过程,称为胚后发育。
【解答】胚后发育根据其幼体与成体的变化分为无变态发育和变态发育两种;无变态发育又被称为直接发育,而变态发育叫间接发育;
故答案为:无变态;变态;直接;间接。
24.2017年11月27日、12月5日,克隆猴“中中”“华华”相继在中科院某研究所诞生,它们是采用同一只猴的体细胞克隆的,这标志着中国率先开启以体细胞克隆猴作为实验动物的新时代。猴的克隆过程(如图),请回答:
克隆猴的生殖方式属于 。
【答案】无性生殖
【知识点】动物生殖方式的多样性
【解析】【分析】动物生殖就是一种动物产生同类的过程,可分为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两个基本类型。
【解答】克隆猴的生殖过程中没有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所以这种生殖方式属于无性生殖;
故答案为:无性生殖。
25.图示比较归纳了昆虫、两栖动物、鸟类的生殖和发育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昆虫的发育有完全变态发育和 发育两种方式,后一种发育方式的昆虫一生要经过受精卵、 、成虫三个时期。
(2)两栖动物也是变态发育,其生殖和幼体发育都在 中进行。
(3)鸟卵的结构复杂,有坚硬的 保护内部结构。
(4)从图中找出昆虫、两栖动物和鸟类生殖的共同特点:它们的生殖方式都属于 。
【答案】(1)不完全变态;幼虫
(2)水
(3)卵壳
(4)卵生
【知识点】动物的生长时期;动物生殖方式的多样性
【解析】【分析】变态发育指动物胚后发育过程中所出现的形态和习性上的变化,如昆虫从幼虫至成体的变态,青蛙从蝌蚪至成蛙的变态等;植物中由于机能的改变而导致器官结构的变化(如仙人掌的叶变为针状等)也属此。
【解答】(1)昆虫的发育方式根据幼体与成体之间的区别分为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两种;不完全变态发育需要经历受精卵、幼虫、成虫三个时期;
(2)两栖类动物的生殖和幼体不能脱离水的限制,需要在水中进行;
(3)鸟卵有一层坚硬的卵壳保护内部结构;
(4)由图可知,昆虫、两栖动物、鸟类共有的特征是卵生;
故答案为:(1)不完全变态;幼虫;(2)水;(3)卵壳;(4)卵生。
26.动物的有性生殖方式有三种,分别是 、 和 。例如:鸭嘴兽属于 ;水牛属于 ;蝮蛇属于 。
【答案】卵生;胎生;卵胎生;卵生;胎生;卵胎生
【知识点】动物生殖方式的多样性
【解析】【分析】经过两性生殖细胞(例如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成为受精卵,再由受精卵发育成为新的个体的生殖方式,叫做有性生殖。
【解答】动物的有性生殖方式有三种卵生、胎生及卵胎生;鸭嘴兽虽然是哺乳类动物,但其生殖方式是卵生;水牛是哺乳动物,其生殖方式是胎生;蝮蛇是爬行类动物,其生殖方式是卵胎生;
故答案为:卵生;胎生;卵胎生;卵生;胎生;卵胎生。
27.根据胚胎发育的方式,回答下列问题:
(1)卵生的动物有 、 、 、 和 等;它们的胚胎发育场所在 ,营养来源是 。
(2)胎生的动物有 ,胚胎发育场所在母体 内,营养来源是 。
(3)卵胎生的动物很少,如 等的受精卵在 发育,但胚胎发育的营养来源与母体 ,而是来自 。
【答案】(1)鱼类;爬行类;两栖类;鸟类;昆虫;母体外;受精卵自身的卵黄
(2)哺乳类;子宫;母体
(3)田螺(或蛇、蜥蜴等,合理即可);母体内;无关;受精卵自身的卵黄
【知识点】动物生殖方式的多样性
【解析】【分析】胚胎发育一词通常是指从受精卵起到胚胎出离卵膜的一段过程。而无脊椎动物胚胎学家则常把其概念扩展到胎后发育直到性成熟,甚至整个生活史。
【解答】(1)动物的受精卵在母体外独立发育的过程叫卵生,卵生的动物有鱼类、爬行类、两栖类、鸟类、昆虫;卵生动物胚胎发育过程中营养主要来自卵黄;
(2)动物的受精卵在雌性动物体内的子宫里发育成熟并生产的过程叫胎生;胎生动物是哺乳类动物,胚胎发育在母体子宫内,营养来源母体;
(3)卵胎生动物常见的是蝮蛇、田螺等;卵胎生的受精卵在母体内发育,胚胎发育的营养来源卵黄,与母体无关;
故答案为:(1)鱼类;爬行类;两栖类;鸟类;昆虫;母体外;受精卵自身的卵黄;(2)哺乳类;子宫;母体;(3)田螺(蝮蛇;蜥蜴);母体内;无关;受精卵自身的卵黄。
28.(2020八上·长兴开学考)每年5月的第2个星期天是“母亲节",女性的伟大在于孕育生命、哺育生命、养育生命。
(1)受精卵是新生命的起点。正常情况下,精子和卵细胞在女性生殖系统的 中结合。
(2)胚胎在子宫发育至第8周末,成为初具人形的胎儿。胎儿通过 从母体获取营养。
(3)孕妇分娩时,子宫收缩会引起剧烈阵痛。痛觉形成的部位在 。
【答案】(1)输卵管
(2)胎盘、脐带
(3)大脑皮层
【知识点】应答性反应与反射弧;人的受精、胚胎发育、分娩和哺乳过程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胚胎发育过程.生物体的生长发育是从一个受精卵开始的,受精卵经过细胞分裂、分化,形成组织、器官、系统,进而形成胎儿。
【解答】(1)睾丸产生的精子和卵巢产生的卵细胞都是生殖细胞,含精子的精液进入阴道后,精子缓慢通过子宫,在输卵管内与卵细胞相遇,一个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
(2)受精卵在输卵管内不断进行细胞分裂,逐渐发育成胚泡.胚泡缓慢移动到子宫,最终植入子宫内膜,这是怀孕.胚泡中细胞继续分裂和分化,逐渐发育成胚胎,并于怀孕后8周左右发育成胎儿--开始呈现人的形态.胎儿生活在子营内半透明液体羊水中,通过胎盘、脐带从母体获取所需营养物质和氧,并排出二氧化碳等废物。
(3)大约40周左右,胎儿就发育成熟,孕妇垂体分泌的催产素随着血液循环输送到全身各处,引起子宫收缩,促进分娩,子宫收缩引起的剧烈阵痛将会贯穿整个分娩过程, 感受器产生的神经冲动能通过传入神经传到脊髓内的神经中枢,通过传出神经传到效应器,完成子宫收缩反射,同时脊髓内的神经中枢还把神经冲动在经过脊髓的白质上行传到大脑皮层,形成痛觉,因此,痛觉形成的部位是大脑皮层。
故答案为:(1)输卵管(2)胎盘、脐带(3)大脑皮层
三、实验探究题
29.蚕结茧时不吃也不动,一般会结出厚薄均匀的茧,但是有时也会结出厚薄不均匀的“薄头茧”,影响蚕茧的出丝率。某研究性学习兴趣小组为了寻找“薄头茧”的原因,5月份进行了一次探究实验,9月份又进行了重复实验。实验分为三组,三组的光线处理不同,实验结果见表:
“薄头茧”所占百分比的统计表
分组处理 实验记录 第一组 第二组 第三组
光线明亮而不均匀 光线明亮而均匀 光线暗而均匀
实验Ⅰ(5月份) 15.48% 7.5% 4.92%
实验Ⅱ(9月份) 17.17% 8.85% 4.50%
总平均发生率 16.33% 8.18% 4.71%
(1)从整个发育过程看,蚕的个体发育属于 发育。蚕茧是在蚕蛾发育过程中的 期出现的。
(2)该小组设计并实施这一实验的实验假设是 。
(3)在这一实验中,除了要控制蚕的年龄和大小、实验时间相同外,还要控制其他实验条件相同,如 (写一个即可)。
(4)从表中分析,为提高蚕茧的出丝率,应在蚕结茧时提供 的环境条件。要使蚕丝产量提高,应设法延长蚕发育的 期。
【答案】(1)完全变态;蛹
(2)不同的光照条件会影响蚕结出茧的厚薄均匀程度
(3)温度(或湿度、气压等)
(4)光线暗而均匀;幼虫
【知识点】控制变量法;动物的生长时期
【解析】【分析】变态发育指动物胚后发育过程中所出现的形态和习性上的变化,如昆虫从幼虫至成体的变态,青蛙从蝌蚪至成蛙的变态等;植物中由于机能的改变而导致器官结构的变化(如仙人掌的叶变为针状等)也属此。控制变量在进行科学实验的概念,是指那些除了实验因素(自变量)以外的所有影响实验结果的变量,这些变量不是本实验所要研究的变量,所以又称无关变量、无关因子、非实验因素或非实验因子。
【解答】(1)蚕的个体发育过程中需要经历受精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属于完全变态发育;蚕茧是蚕的蛹期;
(2)由表格中的实验记录可知,该小组是为了探究光照对蚕茧厚度的影响;
(3)该实验中光照是变量,其他条件要保持相同,如影响蚕的生长的温度、湿度、气压、通风情况等;
(4)对比表格中的数据可知,光线暗而均匀时,薄头茧发生率最低,蚕茧的出丝率最好;且9月份的薄头茧发生率低于5月份的,所以要延长蚕的幼虫期;
故答案为:(1)完全变态;蛹;(2)不同的光照条件会影响蚕结出茧的厚薄均匀程度;(3)温度(湿度、气压、通风情况等);(4)光线暗而均匀;幼虫。
30.鱼类受精卵的孵化受水温影响很显著。下列表格和曲线图是某种鱼的受精卵在不同水温中孵化的实验结果:
水温(℃) 14 18 22 26 30 34 38 42
平均孵化率(%) 0 55 70 92 84 56 6 0
请根据图、表数据分析回答:
(1)像鱼这样,受精卵在母体外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属于 。
(2)该种鱼的受精卵在水温为 ℃时平均孵化率最高。
(3)水温在18~34℃之间时,鱼受精卵平均孵化时间与水温的关系:随水温的升高,鱼受精卵平均孵化时间 。
(4)18~38℃温度范围内,平均孵化率与水温的关系:在18~26℃之间平均孵化率 ;在26~38℃之间平均孵化率 。
【答案】(1)卵生
(2)26
(3)减少
(4)上升;下降
【知识点】动物生殖方式的多样性
【解析】【分析】卵生动物是指用产卵方式繁殖的动物。一般的鸟类、爬虫类,大部分的鱼类和昆虫几乎都是卵生动物。如:鸡、鸭、鱼、青蛙、乌龟、蝴蝶等都是卵生动物。卵生动物产下卵(蛋)后,经过孵化,变成动物,其营养来自卵本身。
【解答】(1)受精卵在母体外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属于卵生;
(2)由表格中的数据可知,鱼的受精卵在26℃时,孵化率最高;
(3)由图像可知,随着水温的升高,鱼受精卵孵化时间越来越短;
(4)由表格中的数据可知,18~26℃之间平均孵化率在升高,而在26~38℃之间平均孵化率降低;
故答案为:(1)卵生;(2)26;(3)减少;(4)上升;下降。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