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年第一学期三校科学素养监测
三年级上册期末
(时间:30分钟、满分:50分钟)
考生注意:①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②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本试题纸或草稿纸上均无效;③本试题纸须随答题纸一起装入试题袋中交回!
一、选择题(共15分)
1.水蒸气是气态的水,是( )。
A.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
B.没有固定的形状,但有一定的体积
C.没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
2.夏天吃棒冰,刚刚从冰箱拿出来的棒冰有一层“烟”,这层“烟”是( )。
A.冰 B.小水珠 C.水蒸气
3.动物、植物和我们都离不开空气,所以我们要保护空气。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
A.尽量步行上下学 B.随意焚烧垃圾
C.少开私家车出行
4.科学课上我们做了“热气球”,下列物品和“热气球”原理一样的是( )。
A.滑翔伞 B.风筝 C.走马灯
5.如图所示温度计的读数是( )。
A.10℃ B.﹣10℃ C.20℃
二、判断题(共15分)
6.水是液体,冰是固体,水蒸气是气体。( )
7.一个敞口的杯子空着放在桌面上,但它里面装满了空气。( )
8.混合的沙子和食盐,我们没有办法把它们分开。( )
9.一袋子热空气比同样一袋子冷空气轻一些。( )
10.在称量空气的质量时,没有绿豆我们也可以用比较标准的钩码来实验。( )
三、实验题(共20分)
11.分离食盐和沙的混合物的过程如下图所示
(1)分离食盐和沙时,需要的实验材料和仪器有:食盐、细沙、水、烧杯、滤纸、酒精灯、三脚架、 、 等
(2)分离食盐和沙的实验中,我们先用① 的方法,再用② 的方法,将 分离出来,最后再用③ 的方法将 分离出来
(3)我们用酒精灯火焰的( )给食盐水加热
A.外焰 B.焰心 C.内焰
(4)要想知道一瓶水里面是否真的溶解了盐,应该用( )
A.图①的方法 B.图②的方法 C.图③的方法
12.若你在实验室里连续测量一杯热水的温度,得到以下数据:
时间(分) 开始 1 2 3 4 5 6 7
温度(℃) 98 86 77 70 65 61 58 57
(1)水温是如何变化的?
(2)水温的变化说明了什么?(从热量角度考虑)
(3)若你所在实验室的室温是5℃(温度不变),那么24小时后这杯水的温度是多少?为什么?
试卷第2页,共2页
参考答案
1.C
【详解】物体可以分为固体、液体、气体三类,气体没有一定的形状和体积,易被压缩,具有流动性;液体具有一定的体积,无固定形状,不易被压缩,具有流动性;固体具有一定的形状和体积,不易被压缩,不具有流动性。水蒸气是气态的水,没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
2.B
【详解】水蒸气遇冷会形成小水滴,由气态变为液态。夏天气温高,冰箱里刚拿出来的冰棒温度较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温度低的冰棒,发生凝结现象变成小水滴漂浮在空中,也就是看到的“烟”。
3.B
【详解】空气污染物包括害气体和烟尘,大力植树造林、禁止乱伐砍滥、减少使用矿物燃料、制订严格的汽车尾气排放标准、开发绿色能源等措施都能有效地保护大气。保护大气,人人有责,我们要尽量步行上下学,少开私家车,乘坐公交车,多骑自行车、步行;随意焚烧垃圾属于污染大气环境的行为,B符合题意。
4.C
【详解】空气受热后体积会膨胀,比同体积的冷空气轻,热空气会上升。热气球和走马灯是利用了热空气上升的原理。
5.B
【详解】温度计越往下数字越大,说明是零摄氏度以下,读数时要从上往下数,写温度时前面加“-”,表示零下。温度计越往下数字越小,说明是零摄氏度以上,读数时从下往上数。观察图中温度计的读数是-10℃。
6.√
【详解】水有固态、液态、气态三种形态,影响水形态变化的因素是温度。水是液体,冰是固体,水蒸气是气体,它们实际上是水的不同存在形式。
7.√
【详解】空气无色、无味、看不见、摸不着、能流动、具有质量并占据一定的空间、没有固定的体积和形状,空气的体积可以被压缩,也可以恢复,压缩的空气具有弹性。空气无处不在,一个敞口的杯子空着放在桌面上,但它里面装满了空气。
8.×
【详解】结合混合物分离的方法可知,利用物质不同的特点,我们可以把一些混合物分离,比如分离沙子和食盐,就利用了沙子不溶解于水,而食盐可以溶解的特征。食盐可以溶于水,沙子不溶于水,可以将沙子从水中过滤出来,食盐通过蒸发的方法与水分离。
9.√
【详解】空气受热后,体积会膨胀,与同体积的空气相比,重量会变轻,热空气会上升。所以一袋子热空气比同样一袋子冷空气轻一些,题目的说法是正确的。
10.×
【详解】空气有一定的重量,但是质量很小。在用天平测量空气质量时,应该用质量较小的绿豆等这样的物品来做标准物代替质量较大的砝码。没有绿豆我们也不可以用比较标准的钩码来实验,我们可以用回形针来替代,所以题干中的说法是错误的。
11. 玻璃棒 蒸发皿 溶解 过滤 沙子 蒸发 食盐 A C
【解析】(1)分离食盐和沙子首先要加水搅拌溶解,然后过滤,最后是蒸发。分离食盐和沙时,需要的实验材料和仪器有:食盐、细沙、水、烧杯、滤纸、酒精灯、三脚架、玻璃棒、蒸发皿。分离食盐和沙子首先要加水搅拌溶解;因为食盐可以溶于水,沙子不溶于水,所以可以用滤纸进行过滤分离,滤纸上是沙子,滤液里是食盐水;最后将食盐水蒸发结晶。
(2)分离盐和沙步骤:将盐、沙混合物放入烧杯,加入一些水并轻轻搅拌,使盐完全溶解。组装过滤装置,过滤掉不能溶解的沙子。将盐水放置于酒精灯或阳光下,使水蒸发,盐就好析出来。
(3)用酒精灯给物质加热时,一般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因为酒精灯的火焰可分为:外焰、内焰、焰心,由外向内温度依次降低,外焰温度最高,所以A符合题意。
(4)想知道一瓶水里面是否真的溶解了盐,应该用加热分离的方法,也就是图③的方法,所以C符合题意。
12.(1)水温随着时间逐渐降低。
(2)说明水失去了热量,且降温呈现先快后慢的规律。
(3)5℃;水温降至5℃时,与周围环境没有温差,就不会吸收或放出热量,因此温度不变。
【详解】(1)根据对热传递的认识,观察数值表,发现水温随着时间延长而逐渐降低。
(2)水温的降低说明水失去了热量,热水刚倒入杯中时,与周围环境的温度相差很大,热量散发得很快,当逐渐与周围环境的温差变小时,热量的散发速度就减慢了,呈现先快后慢的规律。
(3)根据热传递的认识,热传递停止的条件是温度相同,没有温度差。所以24小时后这杯水的温度是5℃;因为水温降至5℃时,与周围环境没有温差,就不会吸收或放出热量,因此温度不变。
答案第2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