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弹性碰撞和非弹性碰撞 同步练(含答案)高中物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 必修 第一册

文档属性

名称 1.5 弹性碰撞和非弹性碰撞 同步练(含答案)高中物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 必修 第一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36.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3-08-27 13:21: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5 弹性碰撞和非弹性碰撞
考点一 对碰撞问题的理解
1.下列关于碰撞的理解正确的是(  )
A.碰撞是指相对运动的物体相遇时,在极短时间内它们的运动状态发生了显著变化的过程
B.在碰撞现象中,一般内力都远大于外力,所以可以认为碰撞时系统的动能守恒
C.如果碰撞过程中机械能守恒,这样的碰撞叫作非弹性碰撞
D.微观粒子的相互作用由于不发生直接接触,所以不能称其为碰撞
2.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上有A、B两物块,已知A物块的质量mA=2 kg,以一定的初速度向右运动,与静止的物块B发生碰撞并一起运动,碰撞前后的位移—时间图像如图所示(规定向右为正方向),则碰撞后的速度及物块B的质量分别为(  )
A.2 m/s,5 kg B.2 m/s,3 kg
C.3.5 m/s,2.86 kg D.3.5 m/s,0.86 kg
3.男、女双人滑冰是颇具艺术性的冰上运动项目。如图所示,在某次比赛的一个小片段中,男、女运动员在水平冰面上沿同一直线相向滑行,且动能恰好相等,男运动员的质量为女运动员的1.44倍,某时刻两者相遇,一起运动。为简化问题,在此过程中两运动员均可视为质点,且冰面光滑。则(  )
A.两者相遇后的总动量小于相遇前的总动量
B.两者相遇后的总动能一定等于相遇前的总动能
C.两者相遇过程中受到的冲量大小一定相等
D.女运动员相遇前后的动量大小之比为14∶1
考点二 碰撞问题的计算
4.(2020·全国卷Ⅲ)甲、乙两个物块在光滑水平桌面上沿同一直线运动,甲追上乙,并与乙发生碰撞,碰撞前后甲、乙的速度随时间的变化如图中实线所示。已知甲的质量为1 kg,则碰撞过程两物块损失的机械能为(  )
A.3 J B.4 J C.5 J D.6 J
5.在光滑的水平面上,质量为m1的小球A以速率v0向右运动,在小球A的前方O点处有一质量为m2的小球B处于静止状态,如图所示,小球A与小球B发生正碰后,小球A、B均向右运动,小球B被在Q点处的竖直墙壁弹回后与小球A在P点相遇,已知PQ=1.5PO。假设小球间的碰撞及小球与墙壁之间的碰撞都是弹性碰撞,两球均可视为质点,则A、B两小球质量之比为(  )
A.1∶1 B.2∶1
C.3∶1 D.4∶1
6.(2022·宁夏大学附中高二期末)如图所示,小球A的质量为mA=5 kg,动量大小为pA=
4 kg·m/s,小球A水平向右运动,与静止的小球B发生弹性碰撞,碰后A的动量大小为pA′=1 kg·m/s,方向水平向右(水平面光滑),则(  )
A.碰后小球B的动量大小为pB=4 kg·m/s
B.碰后小球B的动量大小为pB=5 kg·m/s
C.小球B的质量为15 kg
D.小球B的质量为3 kg
7.(2022·江苏无锡市第一中学高二期中)台球运动员正在准备击球,设在这一杆中,白色球(主球)和花色球碰撞前、后都在同一直线上运动,碰前白色球的动量pA=6 kg·m/s,花色球静止,白色球A与花色球B发生碰撞后,花色球B的动量变为pB′=2 kg·m/s,则两球质量mA与mB间的关系可能是(  )
A.mB=3mA B.mB=mA
C.mB=mA D.mB=2mA
考点三 碰撞可能性的判断
8.两个小球A、B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相向运动,已知它们的质量分别是mA=4 kg,mB=
2 kg,A的速度vA=3 m/s(设为正方向),B的速度vB=-3 m/s,则它们发生正碰后,其速度可能分别为(  )
A.+1 m/s和+1 m/s
B.+4 m/s和-5 m/s
C.+2 m/s和-1 m/s
D.-2 m/s和+7 m/s
9.A、B两滑块在光滑水平面上发生正碰,其位移x与时间t的图像如图所示。已知A的质量为1 kg,碰撞时间不计,则(  )
A.B的质量为3 kg,发生的碰撞是非弹性碰撞
B.B的质量为3 kg,发生的碰撞是弹性碰撞
C.B的质量为1 kg,发生的碰撞是弹性碰撞
D.B的质量为1 kg,发生的碰撞是非弹性碰撞
10.(2023·重庆八中月考)在光滑水平面上,有两个小球A、B沿同一直线同向运动,B在前,A在后。已知碰前两球的动量分别为pA=12 kg·m/s、pB=13 kg·m/s,碰撞前后,它们动量的变化量分别为ΔpA、ΔpB。下列数值可能正确的是(  )
A.ΔpA=-4 kg·m/s、ΔpB=4 kg·m/s
B.ΔpA=4 kg·m/s、ΔpB=-4 kg·m/s
C.ΔpA=-24 kg·m/s、ΔpB=24 kg·m/s
D.ΔpA=24 kg·m/s、ΔpB=-24 kg·m/s
11.质量为m的小球A,沿着光滑水平面以v0的速度与质量为2m的静止小球B发生正碰,碰撞后A球的动能变为原来的,那么碰撞后小球B的速度可能是(  )
A.v0 B.v0
C.v0 D.v0
12.如图所示,ABC为一固定在竖直平面内的光滑轨道,BC段水平,AB段与BC段平滑连接,质量为m1的小球从高为h处由静止开始沿轨道下滑,与静止在轨道BC段上质量为m2的小球发生碰撞,碰撞后两球的运动方向处于同一水平线上,且在碰撞过程中无机械能损失,重力加速度为g,求碰撞后小球m2的速度大小v2。
13.(2023·江苏淮安市高二期中)如图所示,在光滑水平面上,A、B两个物体的质量都是m,碰撞前B物体静止,A以速度v向它撞去。碰撞后两个物体粘在一起,成为一个质量为2m的物体,以一定速度继续前进。求:
(1)碰撞后物体的速度大小v′;
(2)碰撞后该系统的总动能损失ΔEk;
(3)碰撞过程中物体A受到的冲量I。
14.(2023·山东青岛二中期中)在冰壶比赛中,球员手持毛刷擦刷冰面,可以改变冰壶滑行时受到的阻力。如图a所示,蓝壶静止在圆形区域内,运动员用等质量的红壶撞击蓝壶,两壶发生正碰。碰撞前后两壶的v-t图像如图b所示。
(1)蓝壶运动时加速度多大?
(2)碰撞后两壶相距的最远距离为多少?
(3)请通过计算说明两壶是否发生了弹性碰撞。
5 弹性碰撞和非弹性碰撞
1.A [碰撞是十分普遍的现象,它是相对运动的物体相遇时在极短时间内发生的一种现象,一般内力远大于外力,系统动量守恒,动能不一定守恒。如果碰撞中机械能守恒,就叫作弹性碰撞。微观粒子的相互作用同样具有短时间内发生强大内力作用的特点,所以仍然是碰撞,故A正确。]
2.B [由图像可知,碰前A的速度为:v1= m/s=5 m/s,碰后A、B的共同速度为:v2= m/s=2 m/s,A、B碰撞过程中动量守恒,以向右为正方向,由动量守恒定律得:mAv1=(mA+mB)v2,解得:mB=3 kg,故选B。]
3.C [由题意可知,可将男、女两运动员的运动看作完全非弹性碰撞,即碰后速度相同,在碰撞过程中,满足动量守恒定律,即两者相遇后的总动量等于相遇前的总动量,所以A错误;等效为碰撞后,碰撞过程中要损失机械能,所以两者相遇后的总动能小于相遇前的总动能,所以B错误;两者相遇相互作用,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时间也相同,所以两者相遇过程中受到的冲量大小一定相等,所以C正确;由题可知,碰撞前Ek1=Ek2,m1=1.44m2,可得相遇前两者的速度关系为v2=1.2v1,由动量守恒定律可得m1v1-m2v2=(m1+m2)v共,解得v共=v1,则女运动员相遇前后的动量大小之比为=,所以D错误。]
4.A [根据题图知,碰撞前甲、乙的速度分别为v甲=5.0 m/s,v乙=1.0 m/s,碰撞后甲、乙的速度分别为v甲′=-1.0 m/s,v乙′=2.0 m/s,碰撞过程由动量守恒定律得m甲v甲+
m乙v乙=m甲v甲′+m乙v乙′,解得m乙=6 kg,碰撞过程损失的机械能ΔE=m甲v甲2+
m乙v乙2-m甲v甲′2-m乙v乙′2,解得ΔE=3 J,故选A。]
5.B [从两小球碰撞后到它们再次相遇,小球A和B的速度大小保持不变,根据它们通过的路程,可知小球B和小球A在碰撞后的速度大小之比为4∶1;两球发生弹性碰撞,系统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根据动量守恒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有m1v0=m1v1+m2v2,m1v02=m1v12+m2v22,联立两式解得m1∶m2=2∶1,故选B。]
6.D [规定水平向右的方向为正方向,碰撞过程中A、B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所以有pA=pA′+pB
解得pB=3 kg·m/s,故A、B错误;
由于是弹性碰撞,所以没有动能损失,
故=+
解得mB=3 kg,故C错误,D正确。]
7.B [由题可知,pA=pA′+pB′,则pA′=4 kg·m/s,动能与动量的关系为Ek=mv2=,根据碰撞过程总动能不增加,则有≥+,解得mB≥mA,碰后,两球同向运动,A的速度不大于B的速度,则≤,解得mB≤mA,综上得mA≤mB≤mA,故选B。]
8.A [由动量守恒,可验证四个选项都满足要求。再看动能变化情况,Ek前=mAvA2+mBvB2=27 J,Ek后=mAvA′2+mBvB′2,由于碰撞过程中总动能不可能增加,所以应有Ek前≥
Ek后,据此可排除B、D;选项C虽满足Ek前≥Ek后,但A、B沿同一直线相向运动,发生碰撞后各自仍然保持原来的速度方向,这显然是不符合实际的,因此选项C错误;验证A满足Ek前≥Ek后,且碰后状态符合实际,故A正确。]
9.B [位移—时间图像的斜率表示滑块的速度,由图像可得两滑块A、B碰撞前后的速度分别为v1=4 m/s、v2=0、v1′=-2 m/s、v2′=2 m/s;由动量守恒定律有m1v1=m1v1′+m2v2′,解得m2=3 kg,碰前总动能Ek1=m1v12,碰后总动能Ek2=m1v1′2+m2v2′2,代入数据可得Ek1=8 J,Ek2=8 J,碰撞前后总动能不变,所以发生的碰撞是弹性碰撞,故选B。]
10.A [ΔpA=-4 kg·m/s、ΔpB=4 kg·m/s,知碰后两球的动量分别为pA′=8 kg·m/s,pB′=17 kg·m/s,符合动量守恒定律,而且碰撞后A的动能减小,B的动能增大,总动能可能不增加,也不违反不可穿越原理,故选项A正确;由B、D所给动量变化量可知,碰撞后,A的动量沿原方向增大,即违反了不可穿越原理,故B、D错误;ΔpA=-24 kg·m/s、ΔpB=
24 kg·m/s,碰后两球的动量分别为pA′=-12 kg·m/s,pB′=37 kg·m/s,可以看出,碰撞后A的动能不变,B的动能增大,违反了能量守恒定律,故C错误。]
11.A [根据Ek=mv2,碰撞后A球的动能变为原来的,则A球的速度变为vA′=±v0,正、负表示方向有两种可能。
当vA′=v0时,vA′与v0同向,有
mv0=mv0+2mvB,解得vB=v0
当vA′=-v0时,vA′与v0反向,有
mv0=-mv0+2mvB,解得vB=v0,故选A。]
12.
解析 设碰撞前m1的速度为v0,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有m1gh=m1v02
设碰撞后m1与m2的速度分别为v1和v2,根据动量守恒定律有m1v0=m1v1+m2v2
由于碰撞过程中无机械能损失,有
m1v02=m1v12+m2v22
联立解得v2=。
13.(1)v (2) (3)mv,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反
解析 (1)根据动量守恒定律,有mv=2mv′,
解得v′=v
(2)碰撞前总动能Ek=mv2,
碰撞后总动能Ek′=×2mv′2=mv2,
碰撞过程中总动能损失ΔEk=Ek-Ek′=
(3)碰撞过程中物体A受到的冲量I=Δp=mv-mv=-mv,负号表示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反。
14.(1)0.3 m/s2 (2)1.275 m (3)没有发生弹性碰撞
解析 (1)由题图b可知,碰前瞬间红壶的速度v0=1.2 m/s,碰后瞬间红壶的速度为v红=
0.3 m/s,根据动量守恒定律可得mv0=mv红+mv蓝
解得v蓝=0.9 m/s
根据三角形相似知=
解得t1=4 s
蓝壶运动时间为Δt=4 s-1 s=3 s
蓝壶的加速度大小为a==0.3 m/s2
(2)碰撞后蓝壶速度一直大于红壶,故在蓝壶静止前两壶距离一直在增大,速度时间图像与横轴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大小,则碰后两壶相距的最远距离为
s= m- m=1.275 m
(3)碰撞前瞬间两壶的总动能为
Ek1=mv02=0.72m (J)
碰撞后瞬间两壶的总动能为
Ek2=mv蓝2+mv红2=0.45m (J)
则Ek1>Ek2,所以两壶碰撞为非弹性碰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