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 济南的冬天 课件(共2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课 济南的冬天 课件(共28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56.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8-27 12:43:0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8张PPT)
第一单元
2 济南的冬天
素养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济南冬天的美。
2.体会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作用,品味文中优美的语言。
3.学习抓住景物特点进行描写的方法,培养欣赏写景抒情散文的能力。
4.体悟作者对济南山水的热爱之情,培养热爱祖国山河的美好感情。
学法指引 拟人的修辞手法
1.概念:拟人就是把事物人格化,使之具有人的情感和动态。
2.作用:将具体事物人格化,使语言生动形象,情感表达更有力。
3.答题格式: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以人的情态,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表达了……的情感。
1.作者简介
  老舍(1899—1966),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满族,现代著名作家、杰出的语言大师,被誉为“人民艺术家”。老舍一生笔耕不辍,创作甚丰。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茶馆》《龙须沟》等。老舍的文学语言通俗简易,朴实无华,幽默诙谐,具有较强的北京韵味。
2.背景简介
  老舍于1930年7月来到山东,先后在济南齐鲁大学和青岛山东大学任教7年之久,对山东产生了深厚的感情,山东被他称为“第二故乡”。据老舍夫人胡絜青回忆,老舍生前“常常怀念的是从婚后到抗战爆发,在山东度过的那几年”。因此,在此期间,老舍满怀深情地写出了《济南的冬天》一文。
3.完成自学结构图
温晴
可爱
雪后的小山
城外的远山
热气
垂柳
宝地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1)山尖全白了,给蓝天xiānɡ( )上一道银边。
(2)设若dān dān(  )是有阳光,那也算不了出奇。
(3)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蓝天下很暖和ān shì(  )地睡着。
(4)他们一看那些小山,心中便觉得有了zhuó luò(  ),有了依靠。
(5)因为有这样cí shàn(  )的冬天,干啥还希望别的呢!

单单
安适
着落
慈善
(6)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儿更美的山的jī fū
(  )。
(7)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xiù qi(  )!
(8)水藻真绿,把终年zhù xù(  )的绿色全拿出来了。
(9)整个的是块kōnɡ línɡ(  )的蓝水晶。这块水晶里,包着红屋顶、黄草山,像dì tǎn(  )上的小团花的小灰色树影。
(10)教室墙壁一般是涂乳白、象牙白等白色系色调,让人感觉更kuān chɑnɡ( )明亮。
(11)在老师的调解下,这对好朋友chénɡ qīnɡ( )了相互间的误会,和好如初。
肌肤
秀气
贮蓄
空灵
地毯
宽敞
澄清
2.下面文段中依次填入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走进山野,到处都是创作的__________,到了这个地方,灵感如涌上岸边的潮水,如晶莹剔透的雪花,触目皆是。画家会提炼出美丽图画,有着一生可参考的创作基础。音乐家在云雾缭绕的山水中感悟自然,一定会创作出优美的旋律。在喧嚣城市的你,倾听不到田野山林的__________,欣赏不到青山绿水的__________,体味不到独坐幽篁的__________。走进大自然,一座座青山,一道道清水,一条条小路,都是创作取之不尽的源泉。
A.题材 蛙鸣之声 灵动画面 美妙情趣  
B.素材 天籁之音 灵动画面 美妙情趣
C.素材 天籁之音 清静画面 美妙意境
D.题材 蛙鸣之声 清静画面 美妙意境
C
【解析】第一处:“题材”,指构成文学和艺术作品的材料,即作品中具体描写的生活事件或生活现象。“素材”,指文学、艺术的原始材料,就是未经总括和提炼的实际生活现象。山野中的是“原始”的现象,选用“素材”。第二处:“蛙鸣之声”,指蛙叫的声音。“天籁之音”,形容各种声音十分动听悦耳。山野之中各种声音交错,选用“天籁之音”更恰当。第三处:“灵动”,活泼不呆板,富于变化。“清静”,指安静;不嘈杂。显然,青山绿水的特点是“清静”,故选用“清静画面”。第四处:“情趣”,指性情志趣,情调趣味。“意境”,指文学艺术作品通过形象描写表现出来的境界和情调。独坐幽篁是一种幽静的意境,应选用“美妙意境”。
3.下列句子中语言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
A.公交车司机对一位刚上车的老人说:“老人家,赶紧找个座儿坐下,你如果摔倒了,我可负不起责任啊!”
B.护士对候诊的患者们说:“我叫到谁,谁就进去,没叫到的都在外面规规矩矩地待着。”
C.交警对正要闯红灯的行人说:“请遵守交通规则,等绿灯亮起时再走,谢谢您的配合。”
D.食堂管理员对把剩馒头扔进垃圾箱的同学说:“同学,这不是你自己家,不可以随便浪费粮食,赶快把馒头给捡回来。”
C
【解析】A.“你如果摔倒了,我可负不起责任啊”不够得体。B.护士说话太生硬,对患者不尊重。D.食堂管理员说话太生硬,不利于教育学生。
七年级某班开展“二十四节气”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
1.仿照下面的例句,再写一个句子。
例句:人们都爱春天,爱她的绿洒田野,爱她的勃勃生机。
仿句:人们都爱春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爱她的莺歌燕舞
爱她的万物复苏
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中国的“二十四节气”已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这首广为流传的节气歌将二十四节气按照时间顺序串联了起来。
(1)二十四节气中,既是节气,又是节日的是______。
清明
(2)在小组交流时,大屏幕上有一道节气与物候的搭配题,请你将正确选项的序号填入表格中。
A.夏熟作物的籽粒逐渐饱满  
B.麦类等有芒作物成熟  
C.昆虫开始活动
节气 惊蛰 小满 芒种
物候
C
A
B
【解析】所谓“春雷惊百虫”,是指惊蛰时节,春雷始鸣,惊醒蛰伏于地下越冬的蛰虫。惊蛰节气的标志性特征是春雷乍动、万物生机盎然。小满时,中国北方小麦进入乳熟期,籽粒逐渐饱满;江南大麦、裸大麦进入黄熟期,即将进入夏收夏种。芒种是一个耕种忙碌的节气,这个时节,麦类等有芒作物的籽粒已经黄熟,需要抓紧抢收,晚谷、黍、稷等夏播作物也需要及时抢种,故民间称其为“忙种”。
3.活动结束后,小明写了一段总结,请你帮助修改。
①刚才同学们围绕“二十四节气”这一活动主题展示了自己的活动成果,形式多样,内容丰富。②由于同学们准备充分,而且内容非常精彩。③尤其是范同学播放的“二十四节气”的影像,独具特色,赢得了同学们的阵阵掌声。④通过本次综合性学习活动,使我们加深了对“二十四节气”的了解。
(1)第____句有语病,应将“______”改为“______”。
(2)第____句有语病,应将“______”或“____”删去。

而且
所以

通过
使
1.课文第4段围绕哪一个字展开描写?按照什么顺序描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分析“那点儿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儿粉色”这句话的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段围绕“妙”字展开描写,从山上、山尖、山坡到山腰,按照空间顺序描写。
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阳光下的薄雪人格化,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薄雪被夕阳映成淡淡的粉红色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薄雪、对济南冬天小山的喜爱。
3.你如何理解“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一句中的“秀气”一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秀气”,本意指的是精致、灵秀,在这里是指济南的小山不适合粗野狂暴的大雪,只能用精致的小雪来装点,突出的是济南的冬天温晴的特点。

刘湛秋
南国的雪,我们分离得太久了。
那微带甜味的湿润,那使人快活的冷气,那彩色梦幻的飞旋,伴着我少年的轻狂,再也无法追寻。
没有暖气也没有炉子的小屋,铁一样寒冷的硬被子,都无法阻挡对雪的渴望,只要睁眼看见屋外白花花的光亮,那就像涌进来一股暖流,勾起难以抑制的温暖的心情。
雪,南国的松软美丽的雪啊!
它纷纷扬扬,比春天一树树的梨花还要美。这时,北风变得柔和了,吹着它,上下翻飞,轻轻地降落,使人能看清那六角的菱形,看到一个美丽的童话世界。
不知它是想依恋天空,还是想委身大地。它忽上忽下,是那样地轻盈而自由啊!忽然,它落进了我的颈脖,像个小绒毛,却又摸不到它,产生了甜甜的微痒。我伸出手来,它会安静地落到我的掌心,在我的钟情的眼睛里,慢慢地消失了它的身影。有时候,真愿意伸出舌头,希望能接到一片雪花,那淘气的愉快里绽开了多少天真的梦。
雪,南国的松软美丽的雪啊!
忽然,我像一下子变成熟了,往往放弃堆雪人、打雪仗的乐趣,却愿意宁静地默默地走去,翻过废弃的铁路线,来到郊外,默视着广袤的天空和田野。所有的污秽和荒凉全遮掩了,只有雪,白花花的、纯净的雪。这大自然创造的最精美的白色拥抱了田野、山岗、房屋和树林。偶尔由于风的吹动,越冬的树和菜斑斑点点闪着一点新绿。
这时,眼睛和心变得多么亮,多么舒展。美丽的维纳斯仿佛就在你的身边,对着你微笑。所有的幻想都会脱颖而出,飞向雪的地平线,开出白色的花朵。
雪,南国的松软美丽的雪啊!我们分离得太久了,也许我还能追寻那没有污染的洁白,幼稚却纯真的梦幻,和那寒冷中的温暖?
(有删改)
1.“这时,眼睛和心变得多么亮,多么舒展”的原因是什么?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体会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妙处。
这大自然创造的最精美的白色拥抱了田野、山岗、房屋和树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方面因为白色的世界给人以这种视觉的感受;另一方面因为雪野的纯净让人心里变得宁静,忘却尘俗,给人一种轻松之感。
“拥抱”一词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将白雪覆盖大地写得富有诗意,表现了雪的松软美丽。
3.文章多次出现“雪,南国的松软美丽的雪啊”,是否赘余?请简要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赘余。这是运用反复的修辞手法,将作者对南国雪的喜爱之情溢于笔端。同时,该句作为贯穿全文的线索,前后呼应,使文章结构更紧凑。
4.结尾“也许我还能追寻那没有污染的洁白,幼稚却纯真的梦幻,和那寒冷中的温暖”一句意蕴丰富。请谈谈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南国的雪”不仅仅指自然界的松软美丽的雪,也象征作者所追求的美好的事物,比如已逝的童年时光与远去的美好生活。这句话不仅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对美的事物的追求,也暗含着作者对美好时光的怀恋以及美好不再的无奈。
按要求完成下面的微写作。
仿照《济南的冬天》的写法,先思考自己想写哪个地方,再用一个概括性的词语点出写作对象的特征,最后用具体内容表现这个特点,写一个关于“××的春天”的片段。200字左右。
   ________的春天是________的。
杭 州 的 春 天 是 美 丽 的 。 在 那 和 煦 的 阳 光 下 , 在 花
草 泥 土 的 芬 芳 中 , 万 物 复 苏 , 缤 纷 多 彩 , 令 人 不 得 不
心 醉 。 杭 州 美 , 而 西 湖 更 美 。 阳 春 三 月 , 莺 飞 草 长 。
苏 、 白 两 堤 , 桃 柳 夹 岸 。 两 边 是 水 波 潋 滟 , 游 船 点 点,
远 处 是 山 色 空 蒙 , 青 黛 含 翠 。 报 春 的 燕 子 在 湖 面 上 来
回 飞 动 , 湖 上 回 荡 的 尽 是 它 们 呢 喃 的 繁 音 ; 新 生 的 小
草 只 有 一 厘 米 高 , 嫩 绿 嫩 绿 的 , 让 人 见 了 都 不 忍 心 踩
上 去 ; 桃 树 上 , 绽 放 着 朵 朵 美 丽 动 人 的 桃 花 , 白 里 透
红 , 犹 如 一 个 个 害 羞 的 小 姑 娘 ; 水 面 上 , 游 客 一 边 划
船 一 边 欣 赏 两 岸 的 秀 丽 风 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