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3 元素 课时1 元素课件(共2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课题3 元素 课时1 元素课件(共22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45.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3-08-27 22:22:1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2张PPT)
课时1 元素
【第三单元 课题3】
1.能说出并能理解元素的概念。
2.能将物质的宏观组成与微观结构认识统一起来。
以上的“钙” 指的是什么?
缺“钙”吃什么好?
氧 化 汞
HgO
汞原子和氧原子

H2O
氢原子和氧原子
CO2
二氧化碳
碳原子和氧原子
思考:上述分子在组成上有何相同点
氧 气
O2
氧原子
它们为什么属于同类原子
元素种类 粒子种类 质子数 中子数 电子数
氢原子(氕) 1 0 1
氢原子(氘) 1 1 1
氢原子(氚) 1 2 1
表1: 几种粒子的构成比较
氢 元 素
1 0 0
氢离子
质子数都为1的所有氢原子→氢元素
元素种类 粒子种类 质子数 中子数 电子数
氧原子① 8 8 8
氧原子② 8 9 8
氧原子③ 8 10 8
8 8 10
氧 元 素
氧离子
想一想:什么是元素呢?
质子数都为8的所有氧原子→氧元素
H2O
CO2
O2
你能总结出元素的定义吗?
我们的核电荷数都是8,
我们都有8个质子,所以
我们统称为氧元素
问题:区分镁元素和钙元素关键看什么?
核电荷数或质子数
一、元素
1、定义:
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相同的一 类 原子的总 称。
小结:不同种元素的本质区别是:核电荷数(或质子数)不同。即:决定元素种类的是质子数
前面我们有等量关系: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核外电子数,
可不可以说“元素是具有相同核外电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1)具有相同质子数的微粒不一定是同种元素,微粒可能是分子、原子或离子。如水分子(H2O)和氖原子(Ne)都有10个质子,但不属于同种元素。
(2)这里所说的一类原子是指质子数相同、但中子数不一定相同的原子,也就是说同种元素的原子可以是质子数相同,但中子数不同的不同种原子。如126C、 136C、 146C都是碳原子;质子数相同的原子与对应的单核离子,如钠原子和钠离子都属于钠元素。
(3)元素是一个宏观概念,只讲种类不讲个数。
(4)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分子的种类发生变化,原子的种类不变,元素的种类也不会改变。
归 纳
物质都是由元素组成的
氧气(O2)是由 组成的;
水(H2O)是由 和 组成的;
碳酸钙(CaCO3)是由 、 和 组成的。
氧元素
氢元素
氧元素
钙元素
碳元素
氧元素
镁元素:Na、Na+
铁元素:Fe、Fe2+、Fe3+
【易错提醒】
原子通过得失电子变为离子,其质子数不变
微观示意图 原子种类 元素种类 分子种类
前 后 前 后 前 后
S、O
H2O2
S、O
S、O
S、O
SO2
H、O
H、O
H、O
H、O
H2O、O2
S、O2
在下列化学反应中,反应物与生成物相比较,分子是否发生了变化?原子是否发生了变化?元素是否发生了变化?
化学变化前后,分子种类改变,原子种类、个数不变,元素种类不变。
元素 原子
定义
不同 点 ①只讲 ,不讲 ②是 观的概念 ③只能组成 ,不能构成 ④化学变化中元素的 和 不变 ①既讲 ,又讲
②是 观的概念
③可直接构成 ,
也可构成
④化学变化中原子的 、
、 都不变
相互 关系 元素是 原子的总称,原子是 的个体,是 中的最小粒子
具有相同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种类
种类


物质
物质
物质
分子
质量
种类
质量
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一类
数目
化学变化
元素
个数
个数
元素和原子的比较
种类
宏观与微观的区与联系别
元素是宏观概念,只有种类之分,没有数量之别。在讨论物质的组成时,一般用“某物质由什么元素组成”来描述,其中只涉及类别而没有数量多少的含义;而分子、原子、离子等是微观概念,既有种类之分又有数量之别,当讨论物质的微观结构时,一般用“某物质由什么分子(或原子、离子)构成”“每个某分子是由多少个某原子构成的”。
一般是元素与“组成”匹配,而分子、原子、离子与“构成”匹配。
注意:
物质的描述过程中“宏观与宏观”“微观与微观”对应。
氧气(O2)是由_________组成的;
水(H2O)是由________________组成的;
1. 宏观上,一切物质都是由元素组成的。
2. 微观上,物质有的是由分子构成的,有的是由原子构成的,也有的是由离子构成的。
氧元素
氢元素和氧元素
物质、元素、分子、原子、离子之间的关系
物质的组成与构成
(1)宏观——元素——组成。
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2)微观——原子——构成。
1 个水分子是由 2 个氢原子和 1 个氧原子构成的
易错提醒
氧气、氢气、氨等
铁、汞、金刚石等
硫酸铜、氯化钠等
构成
组成
元素
分子
原子
离子
构成
构成
物质
1. 各种元素在地壳里的含量如图所示,其中含量最多的是氧元素,它的质量分数接近50%,其次是硅元素。在地壳中含量较少的碳、氢、氮等元素,对动植物的生命活动有重要作用。
地壳中各种元素的含量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五种元素依次是:

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
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 。
氧(O)硅(Si)铝(Al)铁(Fe)钙(Ca)
铝(Al)
氧(O)
生物细胞中各种元素的含量
生物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
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
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 。
氧(O)
钙(Ca)
氧(O)
元 素 质量分数/% 元 素 质量分数/% 元 素 质量分数/% 元 素 质量分数/%
氧 65 氮 3 钾 0.35 镁 0.05
碳 18 钙 1.5 硫 0.25 铜、锌、硒 钼、氟、氯 碘、钴、锰 铁
0.70
氢 10 磷 1.0 钠 0.15 其他 微量
1.每年9月20日为”全国爱牙日”。为防治龋齿在牙膏中加入的元素是( )
A.铁 B.钙
C.锌 D.氟
D
2.“化学观念”是从化学视角对物质世界的总体认识。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化学物质不可能再细分
B.化学物质由元素组成
C.化学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
D.化学变化伴随能量变化
A
3.下列有关元素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质子数和电子数都相同的两种粒子一定属于同种元素
B.同种元素的原子结构和质量完全相同
C.元素的种类由核电荷数决定
D.元素是具有相同的核内中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C
4.下列有关元素、原子、分子和离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决定元素化学性质的是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B.原子可以构成分子,不能直接构成物质
C.分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D.微粒得到或失去电子变成离子
A
5.地壳中的各元素含量如图所示,其中区域②代表的元素是( )
A.Fe B.O C.Si D.Al
C
6.氢元素(H)与汞元素(Hg)的本质区别是( )
A.质子数不同
B.元素符号不同
C.氢元素是非金属元素,汞元素是金属元素
D.相对原子质量不同
A
7.下列有关元素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元素是具有相同质子数的粒子的总称
B.元素的原子序数与该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相同
C.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D.在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元素种类可能会变
B
8.我们在商场的货架上经常会看到标有“补钙”“补铁”等字样的食品和保健品。这里的“钙”“铁”指的是( )
A.原子 B.物质
C.元素 D.分子
C
1.元素是_______(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1)元素的种类由 决定。
(2)元素只讲 ,不讲 。
(3)化学反应前后, 和 的种类都不变。
质子数
质子数
种类
个数
元素
原子
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四种元素依次是:
3.物质、元素、分子、原子、离子之间的关系
氧(O)硅(Si)铝(Al)铁(Fe)钙(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