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鸦片战争对中国最突出的影响是 ( )
A.中国历史时期发生了变化 B.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
C.中国人民的革命任务发生了变化 D. 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
2、 “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弟子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此诗反映的是。( )
A .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 B.左宗棠收复新疆
C.关天培抗英 D.林则徐虎门销烟
3、义和团运动失败的主要原因是( )
①清政府的镇压②八国联军的镇压③内部派别的斗争④领导者的骄傲自满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 、③④
4、船招商局创办三年内,外轮就损失一千三百万两(白银),湖北官办织布局开办后江南海关每年洋布进口减少十万匹。”以上材料说明洋务运动的兴办( )
A.能使中国走上富强之路
B.对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C.增加了清政府的财政收入
D.为民族资产阶级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5、《辛丑条约》中,最能反映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的一项规定( )
A.赔款4.5亿两白银 B.拆毁大沽炮台
C.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D.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
6、在近代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的一次运动是( )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运动 C、义和团运动 D、新文化运动
7、第一次国共合作得以实现的政治基础是( )
A.民主科学 B.民主共和 C.新三民主义 D.三民主义
8、五四运动学生提出的要求有:①“外争主权,内惩国贼”②反对在对德“和约”上签字③驱逐鞑虏,恢复中华 ④取消“二十一条” ⑤惩办卖国贼曹汝霖( )
A.①②③⑤ B.②③④⑤ C.①②④⑤ D.①③④⑤
9、1926年,北伐的主要战场是( )
A.湖南、湖北 B.江西 C.广西 D.福建、浙江
10、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要实地考察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他们应该去( )
A、上海 B、北京 C、广州 D、武汉
11、“共争青岛归还,同看国贼罢黜。欢呼学生复课,庆贺商店开门。”反映的史实是
A、新文化运动 B、五四运动 C、护国运动 D、护法运动
12、1934年,中央红军进行长征的主要原因是( )
A第五次反“围剿”的失利 B.将革命形势推向全国
C.建立新的革命根据地 D.北上抗日
13.陈独秀说:“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这两位“先生”指的是( )。
A.民主和科学 B.马克思主义 C.三民主义 D.三民主义和马克思主义
14.对红军长征胜利的正确评价是( ) ①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② 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 ③ 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A. ①② B.②③ C. ①②③ D. ①③
15.下列历史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应为( )①遵义会议 ②蒋介石发动第五次"围剿③中央红军被迫开始长征 ④红军二、四方面军到达甘肃会宁 ⑤中央红军到达陕甘革命根据地
A.①③②④⑤ B.②①④③⑤ C.②③①⑤④ D.②③⑤④①
16、中国共产党从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中得到的最重要的教训是( )
A.必须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 B.必须将工作重心从城市转入农村
C.必须保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D.必须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17、把反对封建礼教和封建道德的革命内容,同新文学形式结合起来,树立了新文学的典范的是( )
A、鲁迅 B、李大钊 C、胡适 D、陈独秀
18、1926年,为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统治,把革命推向全国,进行了( )
A、北伐战争 B、二七罢工 C、安源路矿罢工 D、五卅运动
19、“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功足壮海军威。”是哀悼哪位民族英雄 ( )
A.邓世昌 B.戚继光 C.林则徐 D.渥巴锡
20、鸦片战争是近代中国与外国资本主义国家的第一次较量,结果以失败而告终。八年级的四位同学就“第一次鸦片战争中国失败的根本原因”展开争论,你认为谁的观点是正确的是 ( )
A.清军武器低劣 B.英国实力雄厚 C.英军船坚炮利 D.清朝腐朽衰落
选择题答题卡: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二、非选择题(21题6分,22题6分,23题6分,24题6分,25题6分)
21.完成下列问题。(6分)
1、中国近代第一部资产阶级共和国临时宪法是 。
2、中国第一个马克思主义者是
3、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是 。
4、中国共产党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是 。
5、中国革命在农村建立的第一个革命根据地是 。
6、中国第一次提出明确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是在 (会议)上。
2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6分)
材料一 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断无中止之理。
材料二 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材料三 1894年,慈禧太后六十大寿,清政府忙于庆祝活动。1894年—1895年,外敌入侵,清军在战争中惨败。针对此事,有人在北京城门上题联:“万寿无疆,普天同庆;三军败绩,割地求和。”
——《尘闻偶记》
(1)材料一是谁说的?它反映了什么重大事件? (2分)
(2)材料二出自哪一条约?给中国带来了什么危害?(2分)
(3) 从材料三可以看出此次战争中国战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此次战争的战败对中国社会有何重大影响 (2分)
2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6分)
材料一:我支那四千年之大梦唤醒,始自甲午战败…… ──梁启超
材料二 对于许多未经过帝王之治的青年,辛亥革命的政治意义是常被过低佑计的……因为他们没看到推翻几千年因袭下来的专制政体是多么不易的一件事。
──人民网
材料三: 他提出“民主”和“科学”的口号,并说“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陈独秀
(1)实现材料一中“大梦唤醒”,资产阶级维新派开展了什么运动?这一运动在思想上产生了什么影响?(2分)
(2)指出材料二中“推翻几千年因袭下来的专制政体”事件的性质是什么?这一事件产生了什么影响? (2分)
(3)材料三中“他”等由此而掀起了一次著名的什么运动?为救治中国的“黑暗”,这场运动把矛头指向了什么?(2分)
2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后面问题:(6分)
材料一 “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材料二 “6月5日上海日商纱厂的中国工人首先罢工,……接着,机器、纺纱、印刷、公共交通、码头、船坞等行业的工人相继罢工。”
材料三 “大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党纲,……。这样,无产阶级先锋队组织——伟大的中国共产党诞生了!”
(1)材料一中的口号出自哪一次运动?这场运动的导火线是什么?(2分)
(2)从材料二看上述运动在6月以后发生了什么变化? (1分)该运动的影响是什么?(1分)
(3)材料三中所说的“大会”是指什么?他的召开有何标志性意义? (2分)
2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后面问题:(6分)
材料一:“讲起‘八一’历史长,南昌打响第一枪;工人士兵齐暴动,红军战士最光荣;朱德率领队伍走,进军湘南改红军;秋收暴动毛泽东,闹得湘东遍地红;井冈山上朱毛和,创建四军建奇功。”
材料二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七律 长征
由材料一可知南昌起义有何重大意义?中共在领导革命斗争的过程中,逐渐摸索出的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是什么?(2分)
材料二提到的长征开始的原因是什么?结束的标志是什么?(2分)
长征途中的重要转折点是什么?这次会议有何重要意义?(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