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 青蒿素_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2021-2022学年高一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下册同步课时作业

文档属性

名称 7.1 青蒿素_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2021-2022学年高一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下册同步课时作业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6.5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4-25 00:00:29

文档简介

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7.1 青蒿素_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2021-2022学年高一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下册同步课时作业
一、
1.下列词语中加粗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青蒿(hāo) 璀璨(càn) 羟基(jǐng) 撒手人寰(yuán)
B.目眩(xuàn) 相悖(bó) 栅栏(zhà) 孜孜不倦(zī)
C.疟疾(nüè) 湮没(yān) 福祉(zhǐ) 自鸣得意(míng)
D.肘腋(zhǒu) 杜撰(zuàn) 褶皱(zhě) 衍生物(qiǎn)
【答案】C
【知识点】音形相近字字音分辨;形近字的字音;习惯性误读字字音
【解析】【分析】A项,“羟”应读qiǎng,“寰”应读huán;B项,“悖”应读bèi;C无误;D项,“撰”应读zhuàn,“衍”应读yǎn。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的能力。该题每一个选项中的字词都是常见易读错的字,有多音字,有形声字,有形近字,针对命题特点,只要平时多注意积累,勤查字典,问题就可迎刃而解。复习字音和字形字义结合起来,互相促进,相辅相成,效果会更好。
2.下列各句中加粗成语的使用,全部不正确的一组是(  )
①今年上半年城区二手房网上备案量达到1604套,比去年同期小幅增长。但是二手房的交易情况依然不瘟不火。
②饶宗颐,这位被称为当代“最后的通儒”的国学大师,与季羡林先生并称“北季南饶”。他拥有百科全书式的深厚学养,令后辈学者难以望其项背。
③对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一事,有些网友不仅不赞一词,反而恶语相加,造成了非常恶劣的影响。
④两人的矛盾本来可以通过友好协商解决,他却铤而走险,实施打击报复行为,最终害人害己,锒铛入狱。
⑤国务院办公厅出台了一系列支持返乡、下乡人员创业、创新的优惠政策,这些政策在大众创业蔚然成风的今天,为农业发展注入新活力。
⑥追忆孙中山先生,正如中山大学校歌所唱“你是一座高高的山峰矗立在雨天”,虽然先生已逝,但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⑤⑥ D.③⑤⑥
【答案】B
【知识点】成语的使用;其他熟语的使用
【解析】【分析】①不瘟不火:表演既不沉闷也不过火。此处使用对象不对。②望其项背:指望见对方的颈项和背脊,意谓程度与之接近,多用于否定式,表示难以追赶。③不赞一词:原指文章写得好,别人不能再添一句话;后比喻一言不发。此处望文生义。④铤而走险:铤,急走的样子;走险,奔赴险处。成语指在无路可走的时候采取冒险行动。与语境不合,因为原文已交代有更好的办法。⑤蔚然成风:形容一种事物盛行于一时一地,成为一种风气,含褒义。⑥山高水长:像山一样高耸,如水一般长流。原比喻人的风范或声誉像高山一样永远存在。后比喻恩德深厚。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其测试重点是:一感彩的误用,二望文生义,三适用对象弄错,四具有双重含义的成语,五语境或逻辑错误。复习过程中要注意多积累,注意从整体上把握成语的含义,区分形似神异的成语,注意成语的感彩,注意有双重含义的成语。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面对全球疟疾疫情难以控制的严峻形势,当时年仅39岁的屠呦呦肩负起两个艰巨任务:一是寻找新药;二是继续在中药提取物常山碱上做文章,解决服药后呕吐。
B.没有任何一个解决方案是完美的,无论怎么创新也总会有提升空间,因此,在解决方案被改进前,我们不能随意而盲目地付诸于实践。
C.调查发现,未成年孩子的苦恼中,学习焦虑最为突出。心理专家建议,应合理调整家校的升学期望、学生自己的认知期望及自我调适能力等。
D.中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此时不断放开放宽落户限制、优化城镇化布局形态,能够让城市充分发挥对高质量发展的引领作用。
【答案】D
【知识点】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
【解析】【分析】A项,成分残缺,“解决”缺少宾语中心语,可在“呕吐”后加“的问题”。B项,成分赘余,“付诸于实践”应改为“付诸实践”或“付之于实践”。C项,搭配不当,“调整”与“自我调适能力”不搭配,应改为“应合理调整家校的升学期望、学生自己的认知期望,提升自我调适能力”。D无误。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病句题一般可通过以下方法筛选正确答案:一读,通读语段,是查找病句的前提;二找,认真分析,查找病因,看有没有语序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搭配不当、结构混乱、表意不明和不合逻辑;三改,针对病因,对症下药,进行删、补、换、移,修改病句;四查,对修改后的句子进行校对阅读,看是否通顺、句意准确。
4.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提起艰苦的岁月和付出的牺牲,屠呦呦一直没有抱怨,反倒充满怀恋。一位科学家的伟大人格,就这么悄然绽放。从事科学事业是十分辛苦的,要有信仰,有毅力,但也永远不要忽视环境的影响。身处一个好的社会环境和学术环境中,科学家们浑身充满力量;相反,________。而且,科学研究充满着魅力,也充满着偶然,有的科学家终其一生,只是证明了“此路不通”,而有些科学家则是幸运地站到了苹果树下。这就更需要一个多元化的支持和评价机制,让每一位科学家都能在温暖中前行。
A.虽然身在一个好的社会环境和学术环境之中,有的科学家也会没有力量
B.只要学术环境和社会环境不好,就肯定会对科学家们产生影响
C.一个不好的学术环境和社会环境,必然会对科学家们产生影响
D.一个不好的社会环境和学术环境,难免会对科学家们产生影响
【答案】D
【知识点】语言表达简明、准确、鲜明、生动
【解析】【分析】这段文字是说环境对科学家的影响,横线前面说“相反”,且“相反”前面使用了分号,这就提示考生,此处的内容应与分号前面的内容相反,前面说“身处一个好的社会环境和学术环境中,科学家们浑身充满力量”,这是说好的环境对科学家的影响,那么横线上的内容应是说不好的环境对科学家的影响。A项,“虽然身在一个好的社会环境和学术环境之中,有的科学家也会没有力量”偏离了“不要忽视环境的影响”这一话题。B项,“只要……就……”表达太绝对。C项,前面说的是“社会环境和学术环境”,那么此处应与之一致,且“必然”一词过于绝对。排除这三项,故选D项。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考生把握语言表达连贯的语句复位题的能力,既考查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也考查选用句式的能力。语句复位题指根据所提供的语境,选择与语境最相符、与上下文衔接最连贯的一句话。语句复位题一般是定位选句,大多采用选择题的形式。做好语句复位题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考察:话题是否统一。要注意陈述主体、陈述内容、叙述的角度要保持一致;前后是否勾连。要关注形成句群或复句的各分句之间存在的顺承、因果、假设、并列等关系,做到思路清晰,层次合理;事理是否相承。
5.下列各句,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
A.王明肯定李昊的写作水平:“您的文章真好,本世纪散文百家,您必能忝列其中。”
B.张磊过生日,接受朋友的礼物:“既然你这么客气,又这么真诚,那我就笑纳了。”
C.《南方科技周刊》记者采访年届九旬的诺奖获得者屠呦呦:“屠老,请问您芳龄?”
D.退休多年的老院长说:“好吧,既然诸位如此客气,那么这件事就由老朽做主了!”
【答案】D
【知识点】语言得体;文化常识
【解析】【分析】A项,“忝列”,谦辞,有愧于排列在其中。一般是说自己,句中王明是用来说李昊的,故使用不当。B项,“笑纳”,客套话,用于请人收下自己的礼物,用在对方身上。句中说的是自己,不当。C项,“芳龄”,女子的年龄。一般用于年轻女子,犹妙龄,称女子青春之期。句中已经交代屠呦呦“年届九旬”,使用该词不当。D项,“老朽”,衰老陈腐。常喻无用,老人自谦之辞。句中为“退休多年的老院长”自称,使用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得体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通常考虑以下角度:文体色彩、语体色彩(口语与书面语)、感彩(褒义与贬义)、交际目的、交际场合、交际对象、交际手段的差异,还要注意敬词、谦词的使用、转述语言得体等等。
6.下面是某校生物社团学生负责人王哲给诺贝尔医学奖得主、中国著名药学家屠呦呦写的一封信,其中有五处用语不得体,请指出并改正。
尊敬的屠奶奶:
您好!
作为当今国际中医界霸主,您能够应允忝列本社顾问,百忙之中挤出时间为本社的发展提供绵薄,我们十分感激。本社广大中医学佼佼者恳请您不吝赐教。
敬祝编安。
生物社团 王哲
2021年4月18日
①   改为   
②   改为   
③   改为   
④   改为   
⑤   改为   
【答案】霸主;大家;忝列;屈就;绵薄;指导帮助;佼佼者;爱好者;编安;安康
【知识点】语言得体
【解析】【分析】①霸主:在某一领域或地区最有声威、势力的人或集团;大家:著名的专家。此处用“大家”更显对对方的尊重。②忝列:谦辞,表示辱没他人,自己有愧,用在此处不当,改为“屈就”。③绵薄:谦辞,指自己微弱的能力。用在此处不当,应改成一个敬辞。④佼佼者:胜出一般水平的人,多用来评价他人。此处改为“爱好者”。⑤“编安”只适用于编辑人员,使用对象不当,应改为“安康”。
故答案为:①霸主改为大家;②忝列改为屈就;③绵薄改为指导帮助;④佼佼者改为爱好者;⑤编安 安康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得体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通常考虑以下角度:文体色彩、语体色彩(口语与书面语)、感彩(褒义与贬义)、交际目的、交际场合、交际对象、交际手段的差异,还要注意敬词、谦词的使用、转述语言得体等等。
7.阅读下面的文字,给该新闻拟写一个标题,不超过30字。
歌剧《呦呦鹿鸣》是2018年国家大剧院歌剧节中为数不多的当代题材剧目。导演廖向红表示,该剧根据著名科学家屠呦呦获诺贝尔奖的事迹改编创作,《呦呦鹿鸣》不会让人物去唱高调,追求的是平实、真实,剧中的歌词也都是日常生活化的用语。廖向红透露,这部歌剧重点是处理好屠呦呦和家人、朋友之间的外部矛盾,以及她的内心冲突。“全剧通过老年屠呦呦的回忆,来展现她的人生,她与青年屠呦呦、少年屠呦呦是同台表演的,有种穿越的感觉,戏剧结构具有现代性。”
【答案】国家大剧院在歌剧节上演当代题材歌剧《呦呦鹿鸣》
【知识点】压缩语段
【解析】【分析】回答这个问题,应注重把握新闻给出的主要内容。这则新闻有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交代2018年国家大剧院在歌剧节上演歌剧《呦呦鹿鸣》,这个剧是为数不多的当代题材的剧目;二是导演对《呦呦鹿鸣》的介绍。由此可以看出,这则新闻标题可提炼为“国家大剧院在歌剧节上演当代题材歌剧《呦呦鹿鸣》”。
故答案为:国家大剧院在歌剧节上演当代题材歌剧《呦呦鹿鸣》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为消息拟写标题能力。标题是新闻的眼睛,也是新闻内容的精髓所在。好的标题,不仅能够反映出新闻的内容,还能把其中的神采传达出来。因此,新闻标题具有简单明了、吸引读者的特点。标题往往不需要时间,但一般需具备两个要素:主体(人物或事物单位)、事件。此类题目重点在于对于问题的压缩、概括。
8.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6个字。
青蒿素的抗疟疾作用①   ,氧气压力越大,青蒿素对于体外培养的恶性疟原虫的半数有效浓度会降低。活性氧不仅可以直接对疟原虫起到破坏的作用,而且会损坏红细胞,从而导致疟原虫死亡。②   ,对其他寄生虫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20世纪80年代初,科研人员研究发现,③   ,在整个服用阶段,青蒿素药物都能对幼虫期的血吸虫产生杀灭作用。
【答案】与氧气压力有关;青蒿素除了对疟原虫有杀灭作用外;青蒿素具有抗血吸虫的作用
【知识点】语言表达简明、准确、鲜明、生动
【解析】【分析】本题以情境补写的方式考查语言表达的简明、连贯、得体的能力。第①空根据后文“氧气压力越大……”可知,应该填写“与氧气压力有关”;第②空根据前面的“直接对疟原虫起到破坏的作用”“导致疟原虫死亡”及后文“对其他寄生虫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可知,应该填写“青蒿素除了对疟原虫有杀灭作用外”;第③空根据后文“对幼虫期的血吸虫产生杀灭作用”可知,应该填写“青蒿素具有抗血吸虫的作用”。
故答案为:①与氧气压力有关;②青蒿素除了对疟原虫有杀灭作用外;③青蒿素具有抗血吸虫的作用
【点评】本题考查补写句子能力。这类题目要求所补写的句子内容贴切、语意连贯、逻辑严密,并且不能照抄材料,另有字数限制。所补写的句子的内容来源于文本。具体说,所补写句子的内容、语言要从上下文的有关材料中去提炼和概括,离开文本不可能补写正确。所补写句子与上下文关系:或引领下文,或总结上文,或与上下文衔接连贯。“词语从文本中来”“引领、总结、衔接”这两层意思要综合起来,这样答案就呼之欲出,而且答案几乎是唯一的。
9.阅读课文《 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 》,思考并回答问题。
(1)下列对文本内容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从青蒿提取物到青蒿素的研发历程和植物化学的其他发现在药物开发中的应用相比速度相当快。
B.复方用药是中医的主要用药形式,单一药物治疗某一特定疾病的现象在中医实践中非常少见。
C.实验研究表明,保健运动可以减少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提高血流剪应力。
D.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中医药学在同疾病的斗争中会进一步发挥威力,为维护世界人民的健康与福祉作出新贡献。
(2)文中引用《肘后备急方》一书中“又方,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这句话有何作用?
【答案】(1)C
(2)①这句话既为上文“查阅了大量的文献”提供例证,又引起下文“这句话让我深受启发”的相关阐释,是最终找到青蒿素抗疟疗效的关键转折点。②引用权威性古代医学著作,使阐述更加深刻、透彻,具有说服力,体现作者深厚的中医学理论基础。
【知识点】理解概括文本主要内容;筛选并整合文本信息
【解析】【分析】(1)C项,逻辑表达混乱,根据文本阐述的意思,应是在“保健运动提高血流剪应力”的前提下,再“联合使用某些活血中药”,才可以“减少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
(2)该句的上句是说“为了寻求答案,我们查阅了大量的文献”,下句是“这句话让我深受启发:我们使用通常的加热提取方式,也许恰恰破坏了青蒿的活性成分。因此考虑改为低温提取,以保存其抗疟有效成分。改变提取方式后,抗疟效果果然大幅度提升”,可见,中间这句《肘后备急方》一书中“又方,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这句话既为上文“查找了大量的文献”提供例证,又引起下文“这句话让我深受启发”的相关阐释,是最终找到青蒿素抗疟疗效的关键转折点。
文中引用的这句话出自权威性古代医学著作《肘后备急方》,找到青蒿素抗疟疗效更具有说服力,体现作者深厚的中医学理论基础。
故答案为(1)C
(2) ①这句话既为上文“查阅了大量的文献”提供例证,又引起下文“这句话让我深受启发”的相关阐释,是最终找到青蒿素抗疟疗效的关键转折点。②引用权威性古代医学著作,使阐述更加深刻、透彻,具有说服力,体现作者深厚的中医学理论基础。
【点评】(1)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既要对文章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文章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首先明确题干的提问方式,然后浏览选项,到文中圈出与选项相关的句子,理解每一个选项时,仔细分析选项的每一个重点,与原文进行比对。设题的误区如下:因果关系不当、于文无据、以偏概全、说法绝对化、变未然为已然等。
(2)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句子作用的能力。解答本题,先在文中找到这句话,再结合对上下文的阅读,理解这句话的意思,再结合文本从内容、结构、主题等角度分析这句话的作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7年1月9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86岁的屠呦呦站在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领奖台上,从习近平总书记手中捧回红彤彤的奖励证书。自1999年国家科技奖励制度实行重大改革以来,27人先后问鼎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他们中有吴文俊、袁隆平、王选……
屠呦呦有三大特别之处:27人中第一位女科学家,第一位非院士,第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
1930年12月出生的屠呦呦履历简单:1955年北京医学院药学系毕业后,分配到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工作至今。她是中国中医科学院终身研究员、首席研究员、青蒿素研究中心主任。
这位中国浙江宁波的女子,成就不凡:她从中医古籍中获得灵感,改变青蒿传统提取工艺,创建低温提取青蒿素抗疟有效成分的方法,率先提取到对疟原虫抑制率达100%的青蒿抗疟有效成分“醚中干”。
“三千年医药兴,佑生救疾民族昌盛……昂首看,更领健康潮,众呦常鸣。”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张伯礼院士在《呦呦三鸣》中写道。
从20世纪90年代起,世界卫生组织推荐将以青蒿素类为主的联合疗法(ACT)作为治疗疟疾的首选方案,在全球疟疾流行地区广泛使用。近年来,ACT年采购量达3亿人份以上。《2015年世界疟疾报告》显示:从2000年到2015年,通过采取包括ACT在内的多种有效防治措施,挽救了约590万儿童的生命。
(摘编自新华网《折桂国家科技最高奖,屠呦呦独创三“第一”》)
材料二:
中医药作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是我国最具有国家影响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学科门类。它为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做出过不朽的贡献,在现代医学较为发达的今天,仍然在为维护人类健康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近几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热”影响下,中医药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工作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看世代相传的中医药,作为社会实践的知识、技能,是我国文化独特的表现形式之一,无疑是宝贵的文化遗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于2006年成立了中医药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委员会、专家组和办公室,组织开展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研究和申报工作。在2008年10月报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项目中,“中医”是我国上报的35个项目中的首选项,而且这是决策层认定的“最重要、无须讨论与评审”的“名列榜首”的选项。
(摘编自张宗明《中医药文化遗产的保护、继承与发展》)
材料三:
中医药学是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土壤中萌芽、成长的。中医药学在发展过程中,不断汲取哲学、文学、数学、历史、地理、天文、军事学等学科知识的营养,同时又融进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血脉,而成为传统文化不可分割的一个组成部分。因此,中医药学在这种传统文化氛围中得以普及。古代上自帝王将相、下至走卒贩隶,各个阶层或多或少都能知医识药,由儒从医者、由官业医者更是不胜枚举。“秀才学医,笼中抓鸡”之说,流传甚广。
近百年来,中医药学的发展出现了危机,甚至即将被取代、被消灭。从历史环境看,伴随着新文化运动,中国的传统文化遭到了猛烈的抨击,作为传统文化一部分的中医药学也不可避免地遭到前所未有的批判。在这样的语境中,中医成了“失语的中医”,丧失了自己的地位。
从现实的情况看,离开了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中医药执业人员单纯学习中医诊断、方剂、药性,终究难成为一代中医名家(即使一时出名,也会后劲不足)。中药也难以保持和发展地道药材与传统炮制方法。与中医药相关的产品,包括中医药文化产品也难以形成良好、持久的市场氛围。离开文、史、哲等文化的滋养,中医理论也难以得到健康持续发展。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中医文化研究既担负着推动中医药市场经济发展的重任,也担任着复兴传统文化的重要角色。
本来,作为传承中医药文化的重要阵地——中医药高等院校,应该是最有资格,也是最应该弘扬传统文化的地方。但是,现代中医院校完全按照西方科学模式进行构建,用所谓的现代科技来研究中医药。中医院校一版又一版的教材也变得越来越“现代化”,语言表达也越来越“标准化”“客观化”,而与传统文化密切相关的主干课程——医古文,也越来越被边缘化,在中医师职称考试中已被取消,换成能与西方科学接轨的现代语言工具——英语。其他与传统文化相关的课程,只是中医院校可有可无的选修课。
用现代科学手段、西医标准来研究中医药,作为一种研究途径,应该承认其研究价值。中医药的科学研究和文化研究并不是截然对立的,而是相辅相成的。但是目前文化研究越来越萎缩,甚至很多人主张中医学的文化因素恰恰是落后的、迷信的、应该抛弃的东西,于是现代科技手段成为研究中医药的主要甚至唯一手段。实际上,中医具有较其他医学更为浓厚的文化属性。医学的对象是人的生命,换句话说,生命是医学的本体,所以生命文化就是医学的元文化。中医在认识生命的本质、规律问题上,有着不同于西方的鲜明的个性色彩。如中医将“气”看成是生命的本源和动力,将“阴阳五行”看成是生命的存在方式;中医将自然人与社会人作动态比附,建构了一个由心神调控的心与身同构、同序的小生命系统和人与宇宙同构、同序的大生命系统。中医比现代医学更能反映本民族的文化特征。从某种意义上说,与其将中医看成是一门生命科学,倒不如将中医看成是一种生命文化。因此,加强对中医药文化的研究是迫切的,也是必要的。
(摘编自张其成《加强中医药文化研究,提高文化软实力》)
10.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屠呦呦获得国家最高科技奖独创三个“第一”,说明屠呦呦的成就和贡献远比先前获奖的科学家要大得多。
B.屠呦呦成就不凡,创新青蒿传统提取工艺,提取的“醚中干”能够有效抑制疟原虫,挽救全球无数儿童的生命。
C.中医药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成立的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委员会负责组织开展。
D.“秀才学医,笼中抓鸡”之说,形象地交代了具有传统文化背景的人学习中医相对容易,说明中医与传统文化关系密切。
11.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当前现代医学发展迅速,但中医药在治疗疾病、维护人类健康方面的作用不可替代,是我国最具国家影响力的学科门类。
B.“中医”是我国在2008年报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项目中的首选项,可见国家对中医药非常重视。
C.中医药学源远流长,融合了文、史、哲等学科知识及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基因,注定与传统文化血脉相连。
D.中医较其他医学文化属性更为浓厚,因有些人对中医文化存在误解,现代科技手段就成为研究中医药的主要手段。
12.下列说法中,不可以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三观点的一项是(  )
A.中医药能调节人体免疫力,激发机体防御能力,在抗击非典和新冠病毒中都发挥了积极作用。
B.中医文化研究既担负着推动中医药市场经济发展的重任,也担任着复兴传统文化的重要角色。
C.中医药根植于中华传统文化,发展历史悠久且从未中断,具有传承与发展的优势。
D.多年来,人们对中医药存在着疗效缓慢、只能养生不能治病等偏见,很多中医药方逐渐失传。
13.材料一是一则新闻报道,最后一个自然段对这则新闻报道起到哪些作用?请结合新闻体裁特征简要说明。
14.面对中医药发展的现状,请你结合材料就如何更好地促进我国中医药发展提出可行性建议。
【答案】10.D
11.D
12.C
13.①突出表现了屠呦呦的医学成就给世界带来的影响,使新闻报道主体更鲜明。②列举一系列数据,增强新闻报道语言的准确性。③列举具体事例,增强新闻报道的客观性、真实性。
14.①国家要重视中医药,加大保护力度,促进继承和发展。②中医药执业人员要加强中医文化的学习和研究,促进中医药文化及中医药的协同发展。③中医高等院校要重视开设与传统文化相关的医学课程。④中医药的科学研究和文化研究应相辅相成,不可割裂。
【知识点】社会科学类;对文本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理解概括文本主要内容;筛选并整合文本信息
【解析】【点评】⑴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此题时,首先阅读题干,在文中找到题干对应的区位,然后仔细分析。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
(2)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此题时,将选项信息与原文语句内容进行对应比较。选项信息的语言与原文语句内容在表述上有一定区别,命题者常通过改变叙述的方式来设置一些干扰项,解答时要认真核对,找出符合题干的选项。
(3)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这类题目首先要速读题干,明确对象及要求,解答时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尤其是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要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
(4)本题考查结合新闻体裁的特点,分析材料段落作用的能力。新闻报道的特点是用事实说话,尽量真实的提供信息,有一定的准确性、真实性、简明性与及时性。
(5)本题考查对文章信息的整合和对内容的理解、概括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清题干要求,其次确定答题区间,第三要勾画出相关语句,第四进行整合。
10.A项,无中生有,文中并没有将屠呦呦和其他获奖的科学家相比较。B项,“挽救全球无数儿童的生命”错误,青蒿素可以挽救患疟疾的儿童的生命,但其他疾患还需要使用其他药物。C项,“中医药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由中医药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委员会、专家组和办公室负责。故答案为:D。
11.现代科技手段就成为研究中医药的主要手段不仅因为有些人对中医文化存在误解,还因为整个社会,即“文化研究越来越萎缩”。故答案为:D。
12.此句阐述中医药本身所具有的特点,不能证明“加强对中医药文化的研究是迫切的,也是必要的”这一中心观点。故答案为:C。
13.首先,总结归纳最后一段的内容:以青蒿素类为主的联合疗法(ACT)作为首选方案,在全球疟疾流行地区广泛使用;通过采取包括ACT在内的多种有效防治措施,挽救了约590万儿童的生命。其次,明确写作手法及作用,本段列举具体事例,运用较翔实的数据,凸显了屠呦呦的医学成就给世界带来的影响。最后,结合新闻报道的一些基本特征(①短——篇幅简短,主体鲜明,中心明确;②真——真实准确,有理有据,用事实说话;③新——内容要新,从新的角度说话)分析即可。
14.回答此题,要抓住题干中的“促进我国中医药发展提出可行性建议”,先在三则材料中据此筛选相关信息,然后进行概括归纳。答题区间主要在材料二、三。可以就不同主体分别提出建议。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7.1 青蒿素_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2021-2022学年高一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下册同步课时作业
一、
1.下列词语中加粗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青蒿(hāo) 璀璨(càn) 羟基(jǐng) 撒手人寰(yuán)
B.目眩(xuàn) 相悖(bó) 栅栏(zhà) 孜孜不倦(zī)
C.疟疾(nüè) 湮没(yān) 福祉(zhǐ) 自鸣得意(míng)
D.肘腋(zhǒu) 杜撰(zuàn) 褶皱(zhě) 衍生物(qiǎn)
2.下列各句中加粗成语的使用,全部不正确的一组是(  )
①今年上半年城区二手房网上备案量达到1604套,比去年同期小幅增长。但是二手房的交易情况依然不瘟不火。
②饶宗颐,这位被称为当代“最后的通儒”的国学大师,与季羡林先生并称“北季南饶”。他拥有百科全书式的深厚学养,令后辈学者难以望其项背。
③对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一事,有些网友不仅不赞一词,反而恶语相加,造成了非常恶劣的影响。
④两人的矛盾本来可以通过友好协商解决,他却铤而走险,实施打击报复行为,最终害人害己,锒铛入狱。
⑤国务院办公厅出台了一系列支持返乡、下乡人员创业、创新的优惠政策,这些政策在大众创业蔚然成风的今天,为农业发展注入新活力。
⑥追忆孙中山先生,正如中山大学校歌所唱“你是一座高高的山峰矗立在雨天”,虽然先生已逝,但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⑤⑥ D.③⑤⑥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面对全球疟疾疫情难以控制的严峻形势,当时年仅39岁的屠呦呦肩负起两个艰巨任务:一是寻找新药;二是继续在中药提取物常山碱上做文章,解决服药后呕吐。
B.没有任何一个解决方案是完美的,无论怎么创新也总会有提升空间,因此,在解决方案被改进前,我们不能随意而盲目地付诸于实践。
C.调查发现,未成年孩子的苦恼中,学习焦虑最为突出。心理专家建议,应合理调整家校的升学期望、学生自己的认知期望及自我调适能力等。
D.中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此时不断放开放宽落户限制、优化城镇化布局形态,能够让城市充分发挥对高质量发展的引领作用。
4.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提起艰苦的岁月和付出的牺牲,屠呦呦一直没有抱怨,反倒充满怀恋。一位科学家的伟大人格,就这么悄然绽放。从事科学事业是十分辛苦的,要有信仰,有毅力,但也永远不要忽视环境的影响。身处一个好的社会环境和学术环境中,科学家们浑身充满力量;相反,________。而且,科学研究充满着魅力,也充满着偶然,有的科学家终其一生,只是证明了“此路不通”,而有些科学家则是幸运地站到了苹果树下。这就更需要一个多元化的支持和评价机制,让每一位科学家都能在温暖中前行。
A.虽然身在一个好的社会环境和学术环境之中,有的科学家也会没有力量
B.只要学术环境和社会环境不好,就肯定会对科学家们产生影响
C.一个不好的学术环境和社会环境,必然会对科学家们产生影响
D.一个不好的社会环境和学术环境,难免会对科学家们产生影响
5.下列各句,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
A.王明肯定李昊的写作水平:“您的文章真好,本世纪散文百家,您必能忝列其中。”
B.张磊过生日,接受朋友的礼物:“既然你这么客气,又这么真诚,那我就笑纳了。”
C.《南方科技周刊》记者采访年届九旬的诺奖获得者屠呦呦:“屠老,请问您芳龄?”
D.退休多年的老院长说:“好吧,既然诸位如此客气,那么这件事就由老朽做主了!”
6.下面是某校生物社团学生负责人王哲给诺贝尔医学奖得主、中国著名药学家屠呦呦写的一封信,其中有五处用语不得体,请指出并改正。
尊敬的屠奶奶:
您好!
作为当今国际中医界霸主,您能够应允忝列本社顾问,百忙之中挤出时间为本社的发展提供绵薄,我们十分感激。本社广大中医学佼佼者恳请您不吝赐教。
敬祝编安。
生物社团 王哲
2021年4月18日
①   改为   
②   改为   
③   改为   
④   改为   
⑤   改为   
7.阅读下面的文字,给该新闻拟写一个标题,不超过30字。
歌剧《呦呦鹿鸣》是2018年国家大剧院歌剧节中为数不多的当代题材剧目。导演廖向红表示,该剧根据著名科学家屠呦呦获诺贝尔奖的事迹改编创作,《呦呦鹿鸣》不会让人物去唱高调,追求的是平实、真实,剧中的歌词也都是日常生活化的用语。廖向红透露,这部歌剧重点是处理好屠呦呦和家人、朋友之间的外部矛盾,以及她的内心冲突。“全剧通过老年屠呦呦的回忆,来展现她的人生,她与青年屠呦呦、少年屠呦呦是同台表演的,有种穿越的感觉,戏剧结构具有现代性。”
8.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6个字。
青蒿素的抗疟疾作用①   ,氧气压力越大,青蒿素对于体外培养的恶性疟原虫的半数有效浓度会降低。活性氧不仅可以直接对疟原虫起到破坏的作用,而且会损坏红细胞,从而导致疟原虫死亡。②   ,对其他寄生虫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20世纪80年代初,科研人员研究发现,③   ,在整个服用阶段,青蒿素药物都能对幼虫期的血吸虫产生杀灭作用。
9.阅读课文《 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 》,思考并回答问题。
(1)下列对文本内容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从青蒿提取物到青蒿素的研发历程和植物化学的其他发现在药物开发中的应用相比速度相当快。
B.复方用药是中医的主要用药形式,单一药物治疗某一特定疾病的现象在中医实践中非常少见。
C.实验研究表明,保健运动可以减少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提高血流剪应力。
D.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中医药学在同疾病的斗争中会进一步发挥威力,为维护世界人民的健康与福祉作出新贡献。
(2)文中引用《肘后备急方》一书中“又方,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这句话有何作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7年1月9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86岁的屠呦呦站在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领奖台上,从习近平总书记手中捧回红彤彤的奖励证书。自1999年国家科技奖励制度实行重大改革以来,27人先后问鼎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他们中有吴文俊、袁隆平、王选……
屠呦呦有三大特别之处:27人中第一位女科学家,第一位非院士,第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
1930年12月出生的屠呦呦履历简单:1955年北京医学院药学系毕业后,分配到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工作至今。她是中国中医科学院终身研究员、首席研究员、青蒿素研究中心主任。
这位中国浙江宁波的女子,成就不凡:她从中医古籍中获得灵感,改变青蒿传统提取工艺,创建低温提取青蒿素抗疟有效成分的方法,率先提取到对疟原虫抑制率达100%的青蒿抗疟有效成分“醚中干”。
“三千年医药兴,佑生救疾民族昌盛……昂首看,更领健康潮,众呦常鸣。”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张伯礼院士在《呦呦三鸣》中写道。
从20世纪90年代起,世界卫生组织推荐将以青蒿素类为主的联合疗法(ACT)作为治疗疟疾的首选方案,在全球疟疾流行地区广泛使用。近年来,ACT年采购量达3亿人份以上。《2015年世界疟疾报告》显示:从2000年到2015年,通过采取包括ACT在内的多种有效防治措施,挽救了约590万儿童的生命。
(摘编自新华网《折桂国家科技最高奖,屠呦呦独创三“第一”》)
材料二:
中医药作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是我国最具有国家影响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学科门类。它为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做出过不朽的贡献,在现代医学较为发达的今天,仍然在为维护人类健康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近几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热”影响下,中医药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工作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看世代相传的中医药,作为社会实践的知识、技能,是我国文化独特的表现形式之一,无疑是宝贵的文化遗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于2006年成立了中医药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委员会、专家组和办公室,组织开展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研究和申报工作。在2008年10月报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项目中,“中医”是我国上报的35个项目中的首选项,而且这是决策层认定的“最重要、无须讨论与评审”的“名列榜首”的选项。
(摘编自张宗明《中医药文化遗产的保护、继承与发展》)
材料三:
中医药学是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土壤中萌芽、成长的。中医药学在发展过程中,不断汲取哲学、文学、数学、历史、地理、天文、军事学等学科知识的营养,同时又融进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血脉,而成为传统文化不可分割的一个组成部分。因此,中医药学在这种传统文化氛围中得以普及。古代上自帝王将相、下至走卒贩隶,各个阶层或多或少都能知医识药,由儒从医者、由官业医者更是不胜枚举。“秀才学医,笼中抓鸡”之说,流传甚广。
近百年来,中医药学的发展出现了危机,甚至即将被取代、被消灭。从历史环境看,伴随着新文化运动,中国的传统文化遭到了猛烈的抨击,作为传统文化一部分的中医药学也不可避免地遭到前所未有的批判。在这样的语境中,中医成了“失语的中医”,丧失了自己的地位。
从现实的情况看,离开了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中医药执业人员单纯学习中医诊断、方剂、药性,终究难成为一代中医名家(即使一时出名,也会后劲不足)。中药也难以保持和发展地道药材与传统炮制方法。与中医药相关的产品,包括中医药文化产品也难以形成良好、持久的市场氛围。离开文、史、哲等文化的滋养,中医理论也难以得到健康持续发展。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中医文化研究既担负着推动中医药市场经济发展的重任,也担任着复兴传统文化的重要角色。
本来,作为传承中医药文化的重要阵地——中医药高等院校,应该是最有资格,也是最应该弘扬传统文化的地方。但是,现代中医院校完全按照西方科学模式进行构建,用所谓的现代科技来研究中医药。中医院校一版又一版的教材也变得越来越“现代化”,语言表达也越来越“标准化”“客观化”,而与传统文化密切相关的主干课程——医古文,也越来越被边缘化,在中医师职称考试中已被取消,换成能与西方科学接轨的现代语言工具——英语。其他与传统文化相关的课程,只是中医院校可有可无的选修课。
用现代科学手段、西医标准来研究中医药,作为一种研究途径,应该承认其研究价值。中医药的科学研究和文化研究并不是截然对立的,而是相辅相成的。但是目前文化研究越来越萎缩,甚至很多人主张中医学的文化因素恰恰是落后的、迷信的、应该抛弃的东西,于是现代科技手段成为研究中医药的主要甚至唯一手段。实际上,中医具有较其他医学更为浓厚的文化属性。医学的对象是人的生命,换句话说,生命是医学的本体,所以生命文化就是医学的元文化。中医在认识生命的本质、规律问题上,有着不同于西方的鲜明的个性色彩。如中医将“气”看成是生命的本源和动力,将“阴阳五行”看成是生命的存在方式;中医将自然人与社会人作动态比附,建构了一个由心神调控的心与身同构、同序的小生命系统和人与宇宙同构、同序的大生命系统。中医比现代医学更能反映本民族的文化特征。从某种意义上说,与其将中医看成是一门生命科学,倒不如将中医看成是一种生命文化。因此,加强对中医药文化的研究是迫切的,也是必要的。
(摘编自张其成《加强中医药文化研究,提高文化软实力》)
10.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屠呦呦获得国家最高科技奖独创三个“第一”,说明屠呦呦的成就和贡献远比先前获奖的科学家要大得多。
B.屠呦呦成就不凡,创新青蒿传统提取工艺,提取的“醚中干”能够有效抑制疟原虫,挽救全球无数儿童的生命。
C.中医药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成立的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委员会负责组织开展。
D.“秀才学医,笼中抓鸡”之说,形象地交代了具有传统文化背景的人学习中医相对容易,说明中医与传统文化关系密切。
11.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当前现代医学发展迅速,但中医药在治疗疾病、维护人类健康方面的作用不可替代,是我国最具国家影响力的学科门类。
B.“中医”是我国在2008年报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项目中的首选项,可见国家对中医药非常重视。
C.中医药学源远流长,融合了文、史、哲等学科知识及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基因,注定与传统文化血脉相连。
D.中医较其他医学文化属性更为浓厚,因有些人对中医文化存在误解,现代科技手段就成为研究中医药的主要手段。
12.下列说法中,不可以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三观点的一项是(  )
A.中医药能调节人体免疫力,激发机体防御能力,在抗击非典和新冠病毒中都发挥了积极作用。
B.中医文化研究既担负着推动中医药市场经济发展的重任,也担任着复兴传统文化的重要角色。
C.中医药根植于中华传统文化,发展历史悠久且从未中断,具有传承与发展的优势。
D.多年来,人们对中医药存在着疗效缓慢、只能养生不能治病等偏见,很多中医药方逐渐失传。
13.材料一是一则新闻报道,最后一个自然段对这则新闻报道起到哪些作用?请结合新闻体裁特征简要说明。
14.面对中医药发展的现状,请你结合材料就如何更好地促进我国中医药发展提出可行性建议。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音形相近字字音分辨;形近字的字音;习惯性误读字字音
【解析】【分析】A项,“羟”应读qiǎng,“寰”应读huán;B项,“悖”应读bèi;C无误;D项,“撰”应读zhuàn,“衍”应读yǎn。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的能力。该题每一个选项中的字词都是常见易读错的字,有多音字,有形声字,有形近字,针对命题特点,只要平时多注意积累,勤查字典,问题就可迎刃而解。复习字音和字形字义结合起来,互相促进,相辅相成,效果会更好。
2.【答案】B
【知识点】成语的使用;其他熟语的使用
【解析】【分析】①不瘟不火:表演既不沉闷也不过火。此处使用对象不对。②望其项背:指望见对方的颈项和背脊,意谓程度与之接近,多用于否定式,表示难以追赶。③不赞一词:原指文章写得好,别人不能再添一句话;后比喻一言不发。此处望文生义。④铤而走险:铤,急走的样子;走险,奔赴险处。成语指在无路可走的时候采取冒险行动。与语境不合,因为原文已交代有更好的办法。⑤蔚然成风:形容一种事物盛行于一时一地,成为一种风气,含褒义。⑥山高水长:像山一样高耸,如水一般长流。原比喻人的风范或声誉像高山一样永远存在。后比喻恩德深厚。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其测试重点是:一感彩的误用,二望文生义,三适用对象弄错,四具有双重含义的成语,五语境或逻辑错误。复习过程中要注意多积累,注意从整体上把握成语的含义,区分形似神异的成语,注意成语的感彩,注意有双重含义的成语。
3.【答案】D
【知识点】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
【解析】【分析】A项,成分残缺,“解决”缺少宾语中心语,可在“呕吐”后加“的问题”。B项,成分赘余,“付诸于实践”应改为“付诸实践”或“付之于实践”。C项,搭配不当,“调整”与“自我调适能力”不搭配,应改为“应合理调整家校的升学期望、学生自己的认知期望,提升自我调适能力”。D无误。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病句题一般可通过以下方法筛选正确答案:一读,通读语段,是查找病句的前提;二找,认真分析,查找病因,看有没有语序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搭配不当、结构混乱、表意不明和不合逻辑;三改,针对病因,对症下药,进行删、补、换、移,修改病句;四查,对修改后的句子进行校对阅读,看是否通顺、句意准确。
4.【答案】D
【知识点】语言表达简明、准确、鲜明、生动
【解析】【分析】这段文字是说环境对科学家的影响,横线前面说“相反”,且“相反”前面使用了分号,这就提示考生,此处的内容应与分号前面的内容相反,前面说“身处一个好的社会环境和学术环境中,科学家们浑身充满力量”,这是说好的环境对科学家的影响,那么横线上的内容应是说不好的环境对科学家的影响。A项,“虽然身在一个好的社会环境和学术环境之中,有的科学家也会没有力量”偏离了“不要忽视环境的影响”这一话题。B项,“只要……就……”表达太绝对。C项,前面说的是“社会环境和学术环境”,那么此处应与之一致,且“必然”一词过于绝对。排除这三项,故选D项。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考生把握语言表达连贯的语句复位题的能力,既考查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也考查选用句式的能力。语句复位题指根据所提供的语境,选择与语境最相符、与上下文衔接最连贯的一句话。语句复位题一般是定位选句,大多采用选择题的形式。做好语句复位题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考察:话题是否统一。要注意陈述主体、陈述内容、叙述的角度要保持一致;前后是否勾连。要关注形成句群或复句的各分句之间存在的顺承、因果、假设、并列等关系,做到思路清晰,层次合理;事理是否相承。
5.【答案】D
【知识点】语言得体;文化常识
【解析】【分析】A项,“忝列”,谦辞,有愧于排列在其中。一般是说自己,句中王明是用来说李昊的,故使用不当。B项,“笑纳”,客套话,用于请人收下自己的礼物,用在对方身上。句中说的是自己,不当。C项,“芳龄”,女子的年龄。一般用于年轻女子,犹妙龄,称女子青春之期。句中已经交代屠呦呦“年届九旬”,使用该词不当。D项,“老朽”,衰老陈腐。常喻无用,老人自谦之辞。句中为“退休多年的老院长”自称,使用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得体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通常考虑以下角度:文体色彩、语体色彩(口语与书面语)、感彩(褒义与贬义)、交际目的、交际场合、交际对象、交际手段的差异,还要注意敬词、谦词的使用、转述语言得体等等。
6.【答案】霸主;大家;忝列;屈就;绵薄;指导帮助;佼佼者;爱好者;编安;安康
【知识点】语言得体
【解析】【分析】①霸主:在某一领域或地区最有声威、势力的人或集团;大家:著名的专家。此处用“大家”更显对对方的尊重。②忝列:谦辞,表示辱没他人,自己有愧,用在此处不当,改为“屈就”。③绵薄:谦辞,指自己微弱的能力。用在此处不当,应改成一个敬辞。④佼佼者:胜出一般水平的人,多用来评价他人。此处改为“爱好者”。⑤“编安”只适用于编辑人员,使用对象不当,应改为“安康”。
故答案为:①霸主改为大家;②忝列改为屈就;③绵薄改为指导帮助;④佼佼者改为爱好者;⑤编安 安康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得体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通常考虑以下角度:文体色彩、语体色彩(口语与书面语)、感彩(褒义与贬义)、交际目的、交际场合、交际对象、交际手段的差异,还要注意敬词、谦词的使用、转述语言得体等等。
7.【答案】国家大剧院在歌剧节上演当代题材歌剧《呦呦鹿鸣》
【知识点】压缩语段
【解析】【分析】回答这个问题,应注重把握新闻给出的主要内容。这则新闻有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交代2018年国家大剧院在歌剧节上演歌剧《呦呦鹿鸣》,这个剧是为数不多的当代题材的剧目;二是导演对《呦呦鹿鸣》的介绍。由此可以看出,这则新闻标题可提炼为“国家大剧院在歌剧节上演当代题材歌剧《呦呦鹿鸣》”。
故答案为:国家大剧院在歌剧节上演当代题材歌剧《呦呦鹿鸣》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为消息拟写标题能力。标题是新闻的眼睛,也是新闻内容的精髓所在。好的标题,不仅能够反映出新闻的内容,还能把其中的神采传达出来。因此,新闻标题具有简单明了、吸引读者的特点。标题往往不需要时间,但一般需具备两个要素:主体(人物或事物单位)、事件。此类题目重点在于对于问题的压缩、概括。
8.【答案】与氧气压力有关;青蒿素除了对疟原虫有杀灭作用外;青蒿素具有抗血吸虫的作用
【知识点】语言表达简明、准确、鲜明、生动
【解析】【分析】本题以情境补写的方式考查语言表达的简明、连贯、得体的能力。第①空根据后文“氧气压力越大……”可知,应该填写“与氧气压力有关”;第②空根据前面的“直接对疟原虫起到破坏的作用”“导致疟原虫死亡”及后文“对其他寄生虫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可知,应该填写“青蒿素除了对疟原虫有杀灭作用外”;第③空根据后文“对幼虫期的血吸虫产生杀灭作用”可知,应该填写“青蒿素具有抗血吸虫的作用”。
故答案为:①与氧气压力有关;②青蒿素除了对疟原虫有杀灭作用外;③青蒿素具有抗血吸虫的作用
【点评】本题考查补写句子能力。这类题目要求所补写的句子内容贴切、语意连贯、逻辑严密,并且不能照抄材料,另有字数限制。所补写的句子的内容来源于文本。具体说,所补写句子的内容、语言要从上下文的有关材料中去提炼和概括,离开文本不可能补写正确。所补写句子与上下文关系:或引领下文,或总结上文,或与上下文衔接连贯。“词语从文本中来”“引领、总结、衔接”这两层意思要综合起来,这样答案就呼之欲出,而且答案几乎是唯一的。
9.【答案】(1)C
(2)①这句话既为上文“查阅了大量的文献”提供例证,又引起下文“这句话让我深受启发”的相关阐释,是最终找到青蒿素抗疟疗效的关键转折点。②引用权威性古代医学著作,使阐述更加深刻、透彻,具有说服力,体现作者深厚的中医学理论基础。
【知识点】理解概括文本主要内容;筛选并整合文本信息
【解析】【分析】(1)C项,逻辑表达混乱,根据文本阐述的意思,应是在“保健运动提高血流剪应力”的前提下,再“联合使用某些活血中药”,才可以“减少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
(2)该句的上句是说“为了寻求答案,我们查阅了大量的文献”,下句是“这句话让我深受启发:我们使用通常的加热提取方式,也许恰恰破坏了青蒿的活性成分。因此考虑改为低温提取,以保存其抗疟有效成分。改变提取方式后,抗疟效果果然大幅度提升”,可见,中间这句《肘后备急方》一书中“又方,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这句话既为上文“查找了大量的文献”提供例证,又引起下文“这句话让我深受启发”的相关阐释,是最终找到青蒿素抗疟疗效的关键转折点。
文中引用的这句话出自权威性古代医学著作《肘后备急方》,找到青蒿素抗疟疗效更具有说服力,体现作者深厚的中医学理论基础。
故答案为(1)C
(2) ①这句话既为上文“查阅了大量的文献”提供例证,又引起下文“这句话让我深受启发”的相关阐释,是最终找到青蒿素抗疟疗效的关键转折点。②引用权威性古代医学著作,使阐述更加深刻、透彻,具有说服力,体现作者深厚的中医学理论基础。
【点评】(1)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既要对文章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文章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首先明确题干的提问方式,然后浏览选项,到文中圈出与选项相关的句子,理解每一个选项时,仔细分析选项的每一个重点,与原文进行比对。设题的误区如下:因果关系不当、于文无据、以偏概全、说法绝对化、变未然为已然等。
(2)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句子作用的能力。解答本题,先在文中找到这句话,再结合对上下文的阅读,理解这句话的意思,再结合文本从内容、结构、主题等角度分析这句话的作用。
【答案】10.D
11.D
12.C
13.①突出表现了屠呦呦的医学成就给世界带来的影响,使新闻报道主体更鲜明。②列举一系列数据,增强新闻报道语言的准确性。③列举具体事例,增强新闻报道的客观性、真实性。
14.①国家要重视中医药,加大保护力度,促进继承和发展。②中医药执业人员要加强中医文化的学习和研究,促进中医药文化及中医药的协同发展。③中医高等院校要重视开设与传统文化相关的医学课程。④中医药的科学研究和文化研究应相辅相成,不可割裂。
【知识点】社会科学类;对文本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理解概括文本主要内容;筛选并整合文本信息
【解析】【点评】⑴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此题时,首先阅读题干,在文中找到题干对应的区位,然后仔细分析。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
(2)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此题时,将选项信息与原文语句内容进行对应比较。选项信息的语言与原文语句内容在表述上有一定区别,命题者常通过改变叙述的方式来设置一些干扰项,解答时要认真核对,找出符合题干的选项。
(3)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这类题目首先要速读题干,明确对象及要求,解答时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尤其是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要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
(4)本题考查结合新闻体裁的特点,分析材料段落作用的能力。新闻报道的特点是用事实说话,尽量真实的提供信息,有一定的准确性、真实性、简明性与及时性。
(5)本题考查对文章信息的整合和对内容的理解、概括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清题干要求,其次确定答题区间,第三要勾画出相关语句,第四进行整合。
10.A项,无中生有,文中并没有将屠呦呦和其他获奖的科学家相比较。B项,“挽救全球无数儿童的生命”错误,青蒿素可以挽救患疟疾的儿童的生命,但其他疾患还需要使用其他药物。C项,“中医药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由中医药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委员会、专家组和办公室负责。故答案为:D。
11.现代科技手段就成为研究中医药的主要手段不仅因为有些人对中医文化存在误解,还因为整个社会,即“文化研究越来越萎缩”。故答案为:D。
12.此句阐述中医药本身所具有的特点,不能证明“加强对中医药文化的研究是迫切的,也是必要的”这一中心观点。故答案为:C。
13.首先,总结归纳最后一段的内容:以青蒿素类为主的联合疗法(ACT)作为首选方案,在全球疟疾流行地区广泛使用;通过采取包括ACT在内的多种有效防治措施,挽救了约590万儿童的生命。其次,明确写作手法及作用,本段列举具体事例,运用较翔实的数据,凸显了屠呦呦的医学成就给世界带来的影响。最后,结合新闻报道的一些基本特征(①短——篇幅简短,主体鲜明,中心明确;②真——真实准确,有理有据,用事实说话;③新——内容要新,从新的角度说话)分析即可。
14.回答此题,要抓住题干中的“促进我国中医药发展提出可行性建议”,先在三则材料中据此筛选相关信息,然后进行概括归纳。答题区间主要在材料二、三。可以就不同主体分别提出建议。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