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4.1 窦娥冤(节选)——2021-2022学年高一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下册同步课时作业
一、
1.下列加粗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盗跖(zhí) 嗟怨(jiē) 临邛(qióng) 前合后偃(yǎn)
B.罪愆(qiān) 衔冤(xián) 衣裘(qiú) 湛湛青天(zhān)
C.煞尾(shà) 邹衍(yǎn) 提防(dī) 苌弘化碧(cháng)
D.埋怨(mái) 错勘(kān) 忤逆(wǔ) 古陌荒阡(mò)
【答案】A
【知识点】音形相近字字音分辨;形近字的字音;多音字字音分辨;习惯性误读字字音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识记字音的能力。A无误;
B项,“湛”应读“zhàn”。
C项,“煞”应读“shā”。
D项,“埋”应读“mán”。
故答案为:A
【点评】此题考查识记字音的能力。主要考查生僻字、多音字、易读错的字、形似字。多音字可以根据意项判断读音。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一定要认真记忆,多读、多训练。
2.对下列句中加粗词语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①怎不将天地也生(产生)埋怨
②不提防遭刑宪(刑法,刑律)
③错勘(审问、判断)贤愚枉(徒然)做天
④待我嘱咐他几句话咱(自己)
⑤我窦娥向哥哥行(这里、那里)有句言
⑥你去那受刑法尸骸上烈(烧)些纸钱
⑦只当把你亡化的孩儿荐(推荐)
⑧官吏每(每每、常常)无心正法
⑨断送(丧失、毁灭)出古陌荒阡
⑩兀的(这,与“兀那”意同)不是我媳妇儿
A.①③⑤⑦ B.②④⑥⑧ C.②③⑤⑥ D.⑦⑧⑨⑩
【答案】C
【知识点】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文言实词含义的理解和识记能力。
①“怎不将天地也生埋怨”中的“生”意思是“甚、深”;④“待我嘱咐他几句话咱”中的“咱”是句末语气助词,多表示祈求、希望语气;⑦“只当把你亡化的孩儿荐”中的“荐”意思是“祭,超度亡灵”;⑧“官吏每无心正法”中“每”应解释为“们”;⑨“断送出古陌荒阡”中的“断送”应解释为“发送”,指殡葬;⑩“兀的不是我媳妇儿”中的“兀的”意思是“语气助词,与‘不’连用,表示反问,如同说‘怎的不’”。
故答案为:C
【点评】此题考查文言实词含义的理解和识记能力。文言实词的理解,重在平时积累,但也不能死记硬背,记忆时要结合句意,注意归纳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对课文注释中有明确注明的字词要加强记忆。答题的方法有“结构分析法”“语法分析法”“形旁辨义法”“套用成语法”“套用课本法”,但这些方法都需要一定的文言功底,最好方法是把所给的词义代到原文中去,看语意是否通顺来确定答案的正确与否。
3.对下列各句修辞手法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有日月朝暮悬,有鬼神掌着生死权。(这句采用了兴的手法,引出窦娥对天地的指斥)
B.这就是咱苌弘化碧,望帝啼鹃。(这句运用典故,是窦娥借古人的故事表明自己冤情之深)
C.浮云为我阴,悲风为我旋。(这句采用了拟人手法,是窦娥感天动地冤情的直接诉说)
D.要甚么素车白马,断送出古陌荒阡?(这句采用借代手法,抒发了窦娥的一腔怨气)
【答案】D
【知识点】修辞手法的分析、运用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辨析修辞手法的能力。
D.“要甚么素车白马,断送出古陌荒阡”意思是“还要什么白车白马,送我到那偏僻的荒野”,这是反问句,没有使用借代。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辨析修辞手法的能力。修辞是为了修饰文字词句而运用各种表现方式,使语言表达得准确、鲜明而生动有力。主要包括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引用、对比、借代、反语。要对这些修辞手法的概念和作用牢记于心。
4.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问题。
(外扮监斩官上,云)下官监斩官是也。今日处决犯人,着做公的把住巷口,休放往来人闲走。(净扮公人,鼓三通、锣三下科。刽子磨旗、提刀,押正旦带枷上。刽子云)行动些,行动些,监斩官去法场上多时了。(正旦唱)
【正宫】【端正好】没来由犯王法,不提防遭刑宪,叫声屈动地惊天。顷刻间游魂先赴森罗殿,怎不将天地也生埋怨。
【滚绣球】有日月朝暮悬,有鬼神掌着生死权。天地也!只合把清浊分辨,可怎生糊突了盗跖、颜渊?为善的受贫穷更命短,造恶的享富贵又寿延。天地也!做得个怕硬欺软,却原来也这般顺水推船!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哎,只落得两泪涟涟。
下列对加粗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外”是角色名,这里是“外末”的简称,扮演老年男子。
B.“净”是角色名,扮演性格刚烈或粗暴的男性人物。
C.“科”是古代戏曲中角色敲打乐器时的动作,又称为“介”。
D.“旦”是角色名,扮演妇女。
【答案】C
【知识点】文学常识;文化常识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对文化常识的识记能力。 C“科”是古代戏曲剧本中指示角色动作、表情的用语。
故答案为:C
【点评】此题考查对文化常识的识记能力。文化常识知识量大,头绪纷繁。包括传统文化中事关人物称谓、作品命名、古代官职和科举、地理常识、宗法礼俗、服饰和器物、古代音乐和历代刑罚等相关知识。学生平时要按照一定的线索多看多记。解题时须细心比对,防止张冠李戴,防止时代混淆,防止基本情节和人物错乱等。
5.对【端正好】一曲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没来由犯王法,不提防遭刑宪”揭露了元代严密的法网和封建吏治的黑暗残酷。
B.“叫声屈动地惊天”结构上呼应题目“感天动地窦娥冤”,内容上说明冤屈之大。
C.“顷刻间游魂先赴森罗殿”暗示了本折戏中窦娥伏法,显示了窦娥拼死反抗的决心。
D.“怎不将天地也生埋怨”在结构上具有引出下文的作用,也反映了窦娥的抗争精神。
【答案】C
【知识点】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窦娥冤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理解重要句子含义的能力。
C项,“暗示了本折戏中窦娥伏法”错误,窦娥此时还在法场;“显示了窦娥拼死反抗的决心”错误,此句体现不出窦娥的反抗精神。
故答案为:C
【点评】此题考查理解重要句子含义的能力。理解句子有几种方法:抓住关键词语理解;联系上下文理解句意;指出手法,分析句子;根据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揣摩作者的写作目的理解句子。
6.(2021高一下·长春月考)下列成语典故和传说中的相关的历史人物对应正确的一项是( )
①望帝啼鹃 ②苌弘化碧 ③六月飞霜 ④亢旱三年
A.①邹衍 ②苌弘 ③燕惠王 ④东海孝妇
B.①邹衍 ②庄周 ③燕惠王 ④窦娥
C.①杜宇 ②苌弘 ③邹衍 ④东海孝妇
D.①杜宇 ②庄周 ③邹衍 ④窦娥
【答案】C
【知识点】文学常识;名篇
【解析】【分析】①相传战国时蜀王杜宇称帝,号望帝,为蜀治水有功,后禅位臣子,退隐西山,死后化为杜鹃鸟,后杜鹃鸣叫常指悲哀凄惨的啼哭。②周朝时期,刘文公的大夫苌弘一生忠于朝廷,不卑不亢,有浩然正气。他因为正直而得罪了朝中权贵,蒙冤被周人杀害,传说他被杀害的当时,有人慕名收集他的血液藏在家里,三年后这些干血块全都化为碧玉。③战国时,邹衍尽忠于燕惠王,而被人陷害入狱。邹衍在狱中仰天大哭,时正炎夏,却忽然降霜。④原来是指《汉书·于定国传》记东海孝妇蒙冤被杀,郡中大旱三年。后来刘向《说苑》、干宝《搜神记》里都有关于东海孝妇的故事。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识记文学文化常识,了解诗文典故能力。文化文学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作者名(字、号)、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集合语境的含义作答。
7.对下列句子的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①关汉卿的《窦娥冤》、王实甫的《西厢记》,是元杂剧中璀璨夺目的明珠。
②元代是我国戏曲文学的黄金时代。
③前期散曲作家以关汉卿和马致远为代表,作品通俗平易,诙谐泼辣;后期代表作家是张可久和乔吉,风格趋于雅正典丽。
④其他重要的散曲作家还有贯云石、张养浩和睢景臣等。
⑤元代还出现了一种配合当时流行曲调清唱的抒情诗体,即散曲。
A.⑤③④①② B.②①⑤③④ C.②⑤①④③ D.②①④⑤③
【答案】B
【知识点】语句连贯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语言的连贯能力。
这段文字是介绍元代的文学创作。②“元代是我国戏曲文学的黄金时代”,“戏曲文学的黄金时代”是总领,后面应具体展现这一特点,故②应放在第一处;①介绍元杂剧中的代表作品,⑤介绍另外一种抒情诗体,即“散曲”,由⑤中的“还”可以知道⑤应放在①后;⑤提到“散曲”,③④介绍散曲的作家及作品,故应放在⑤后,③说“前期散曲作家……”,④说“其他重要的散曲作家”,③应放在④前面。由此即可选出答案。
故答案为:B
【点评】此题考查语言的连贯能力。连贯的题目应注意时空顺序、逻辑顺序、陈述对象一致、句子结构对称等问题。答题时先确定某几组句子肯定是挨着的,据此排除其它选项,然后总体审查。
8.下列对元杂剧相关文化知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元杂剧中,男主角叫正末,女主角叫正旦。外末、冲末、外旦等指一些次要的男女角色,反面的角色,男的叫净或副净,女的叫搽旦。
B.卜儿,元杂剧中扮演老年男子的角色;孤,元杂剧中扮演官员的角色。
C.元杂剧每本四折演唱四套宫调不同的曲子,每一折由同一宫调的若干曲牌连成一套曲子。这四套曲子由一个演员主唱。
D.“科”又称“介”,在戏剧中称角色的动作,如笑科、饮酒科等。
【答案】B
【知识点】文化常识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文化常识的识记、理解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帝王年号、谥号、庙号;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外交礼仪、行政区划;还有一些委婉的说法,表谦、表敬的词语等等。而对于外国作家作品,我们要知晓其内容,掌握其国别;对于中国的作家作品,古代部分的重点记清楚他们的朝代、代表作、创作风格等,现代作家主要是记住代表作或主要作品及其大概内容。平时要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等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结合具体语境来推敲。
B项,错在“元杂剧中扮演老年男子的角色”这个地方,其实“卜儿”是元代戏曲里老娘或老妇人的俗称。
故选B。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文化知识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文化常识包括古代文化中天文、历法、乐律、地理、官职、科举、姓名、宗法等。这类试题一般不考过于冷僻的内容,涉及的大多是科举、姓名、礼俗等,考生要注重平时知识的积累。
9.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戏曲表演的中心是创造角色,成功地塑造出舞台人物形象。演员在舞台上要想创造出有血有肉而又有艺术性的人物形象,① 。如演关羽的演员对他的角色是崇敬的;演李逵是带着亲切偏爱的心情的。其次,还要有对人物感情的体验,捕捉到人物内心各种细微的变化,并且② 。例如,演员徐小香为演好《群英会》里的周瑜,既深入体验周瑜总比不过孔明时又妒又气的内心状态,又着力在周瑜头上的翎子上下功夫,让翎子发抖,身子不动,这样他就表现出心里实在气得没法,但又要极力克制住的复杂的心理。基于这两个方面,正是③ 才使他所饰演的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具有了感人的艺术魅力。
【答案】就要对他扮演的角色有感情;再用外形、动作生动表现出来;演员的准确把握和精湛表演
【知识点】语句连贯;语言表达简明、准确、鲜明、生动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准确的能力。第①处结合后面内容“崇敬”“偏爱”可知,扮演角色要有感情,此处可以填入“就要对他扮演的角色有感情”;第②处结合后面内容“在周瑜头上的翎子上下功夫,让翎子发抖,身子不动”可知,把内心的变化用形态、动作表现出来,此处可以填入“再用外形、动作生动表现出来”;第③处结合后面“栩栩如生”“艺术魅力”等可知,说的是演员的准确把握和表演,此处可以填入“演员的准确把握和精湛表演”。
故答案为:①就要对他扮演的角色有感情;②再用外形、动作生动表现出来;③演员的准确把握和精湛表演
【点评】此题考查补写句子的能力。做这类题目要认真阅读语段,明确语段讨论的话题,然后认真推敲每一处空白处与上下文的关系,做到填写每一处空白处,既要做到前瞻又要后顾,这样即可根据上下文的内容填写上恰当的语句,使上下文连贯通顺,另外一定要认真阅读题干中的隐性要求,按要求作答。
10.根据下面两则材料的内容,给“杂剧”下一个定义。 (不超过50字)
材料一:
杂剧综合了“唱”“念”“做”等表演艺术手法。它的剧本描写人物故事则主要通过歌唱和念白。一些优秀剧本的唱词都在不同程度上呈现出诗剧的色彩。念白部分由于受唐、宋以来的戏剧传统的影响,常有插科打诨,颇富幽默趣味。
材料二:
杂剧每本四折,演唱四套宫调不同的曲子。这四套由一个演员主唱。歌唱的主要男演员叫正末,歌唱的主要女演员叫正旦。一些次要的角色被称为外末、 外旦等,这些配角一般都只能念白而不能歌唱。杂剧盛行于元朝,明、清时期渐趋衰微。
杂剧是一种
【答案】(杂剧是一种)盛行于元朝,综合“唱”“念”“做”等表演艺术手法,以主角的歌唱和念白为主的四折本传统戏剧形式。
【知识点】压缩语段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下定义的能力。
解答本题,首先要确定宾语中心语,即“传统戏剧形式”,然后提炼两则材料中反映杂剧本质特点的相关内容,如“‘唱’‘念’‘做’等表演艺术手法”“每本四折”“盛行于元朝”等,把这些内容转化为宾语中心语的修饰语并合理安排它们的位置即可。
故答案为:(杂剧是一种)盛行于元朝,综合“唱”“念”“做”等表演艺术手法,以主角的歌唱和念白为主的四折本传统戏剧形式。
【点评】此题考查下定义的能力。下定义首先要符合表达形式的要求,概念表达一般用“种差”+“邻近的属概念”=“被定义概念”的方式。因此我们先要从语段中找相关属概念,提取关键信息,即种差。同时也要注意种差多时,语序要恰当,不能出现语病。此题按照这一思路回答即可。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关大王独赴单刀会(节选)
关汉卿
(鲁肃上,云)欢来不似今朝,喜来那逢今日。小官鲁子敬是也。我使黄文持书去请,关公欣喜,许今日赴会,荆襄地合归还俺江东。英雄甲士已暗藏壁衣之后,令人江上相候,见船到便来报我知道。
(正末关公引周仓上,云)周仓,将到那里也?(周云)来到大江中流也。(正云)看了这大江,是一派好水也呵!(唱)
【双调·新水令】大江东去浪千叠,引着这数十人驾着这小舟一叶。又不比九重龙风阙①,可正是千丈虎狼穴。大丈夫心别②,我觑这单刀会似赛村社。
(云)好一派江景也呵!(唱)
【驻马听】水涌山叠,年少周郎何处也?不觉的灰飞烟灭,可怜黄盖转伤嗟。破曹的樯橹一时绝,鏖兵的江水犹然热,好教我情惨切!(云)这也不是江水,(唱)二十年流不尽的英雄血!
(云)却早来到也,报伏③去。(卒报科)(做相见科)(鲁云)江下小会,猥劳君侯屈高就下,降尊临卑,实乃鲁肃之万幸也。(正云)量某有何德能,着大夫置酒张筵。既请必至。(鲁云)黄文,将酒来。(正云)大夫饮此杯。(把盏科)(正云)想古今咱这人过日月好疾也呵!(鲁云)过日月是好疾也。光阴似駿马加鞭,浮世似落花流水。(正唱)
【胡十八】想古今立勋业,那里也舜五人、汉三杰?两朝相隔数年别,不付能见者,却又早老也。开怀的饮数杯,(云)将酒来。(唱)尽心儿待醉一夜。
(把盏科)(正云)你知“以德报德,以直报怨”么?(鲁云)既然将军言“以德报德,以直报怨”,借物不还者谓之怨。将军仁义礼智俱足,惜乎止少个信字,欠缺未完。再若得全个信字,无出君侯之右也。(正云)我怎生失信?(鲁云)非将军失信,皆因令兄玄德公失信。(正云)我哥哥怎生失信来?(鲁云)想昔日玄德公败于当阳之上,身无所归,暂借荆州以为养军之资;数年不还。今日鲁肃低情曲意,暂取荆州,以为救民之急;待仓廪丰盈,然后再献与将军掌领。(正云)你请我吃筵席来那,是索荆州来?(鲁云)没、没、没,我则这般道。孙、刘结亲,以为唇齿,两国正好和谐。(正唱)
【庆东原】你把我真心儿待,将筵宴设,你这般攀今览古,分甚枝叶?我根前使不着你“之乎者也”、“诗云子曰”,早该豁口截舌!有意说孙、刘,你休目下番成吴越!
(鲁云)将军原来傲物轻信!(正云)我怎么傲物轻信?(鲁云)当日孔明亲言:破曹之后,荆州即还江东。鲁肃亲为代保。不思旧日之恩,今日恩变为仇。今将军全无仁义之心,枉作英雄之辈。荆州久借不还,却不道“人无信不立”!(正云)鲁子敬,你听的这剑戛么?(鲁云)剑戛怎么?(正云)我这剑戛,头一遭诛了文丑,第二遭斩了蔡阳,鲁肃呵,莫不第三遭到你也?(鲁云)没、没,我则这般道来。(正云)这荆州是谁的?(鲁云)这荆州是俺的。(正云)你不知,听我说。(唱)
【沉醉东风】想着俺汉高皇图王霸业,汉光武秉正除邪,汉献帝将董卓诛,汉皇叔把温侯灭,俺哥哥合承受汉家基业。则你这东吴国的孙权,和俺刘家却是甚枝叶?
(鲁云)那里甚么响?(正云)这剑戛二次也。(鲁云)却怎么说?(正云)这剑按天地之灵,金火之精,阴阳之气,日月之形;藏之则鬼神遁迹,出之则魑魅潜踪;喜则恋鞘沉沉而不动,怒则跃匣铮铮而有声。今朝席上,倘有争锋,恐君不信,拔剑施呈。吾当摄剑,鲁肃休惊。今朝索取荆州事,一剑先教鲁肃亡。(唱)
【雁儿落】则为你三寸不烂舌,恼犯我三尺无情铁。这剑饥餐上将头,渴饮仇人血。
【得胜令】则是条龙向鞘中蛰,唬得人向座间呆。今曰故友每才相见,休着俺弟兄每相间别。鲁子敬听者,你内心休乔怯,畅好是随邪④,休怪我十分酒醉也。
(甲士拥上科)(鲁云)埋伏了者。(正击案,怒云)有埋伏也无埋伏?(鲁云)并无埋伏。(正云)若有埋伏,一剑挥之两段!(做击案科)(唱)
【搅箏琶】却怎生闹炒炒军兵列,上来的休遮当,莫拦截!(云)当着我的,呵呵!(唱)我着他剑下身亡,目前流血。便有那张仪口、蒯通舌,休那里躲闪藏遮。好生的送我到船上者,我和你慢慢的相别。
(鲁云)你去了倒是一场伶俐。(黄文云)将军,有埋伏哩。(鲁云)迟了我的也。(关平领众将上,云)请父亲上船,孩儿每来迎接哩。(正云)鲁肃,休惜殿后。(唱)
【离亭宴带歇指煞】我则见紫袍银带公人列,晚天凉风冷芦花谢,我心中喜悦。昏惨惨晚霞收,冷飕飕江风起,急颭颭云帆扯。承管待、承管待,多承谢、多承谢。唤艄公慢者,缆解开岸边龙,船分开波中浪,棹搅碎江心月。正欢娱有甚进退,且谈笑不分明夜。说与你两件事先生记者:百忙里趁不了老兄心,急切里倒不 了俺汉家节。(并下)
(有删改)
【注】①九重龙凤阙:指封建时代帝王的宫殿。②大丈夫心别:豪杰心情不同于一般人。心别:别有胸怀。③报伏:同“报复”,回报。④随邪:歪邪,不正经。
11.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戏曲主要描写了关羽与鲁肃之间尖锐的矛盾冲 突,体现了关羽大智大勇的英雄本色。
B.关羽和鲁肃初见,“过日月好疾也”的闲聊看似氛围轻松,不动声色,实则暗含玄机。
C.鲁肃明是宴请关羽,暗则为了索还荆州。计谋被识破之后,他以“孙、刘结亲”相搪塞。
D.虽然鲁肃是次要人物,但文章对他的心理描写十 分细腻,侧面衬托了关羽顶天立地的英雄形象。
12.赴宴途中,面对滔滔江水,关羽唱了【双调 新水令】【驻马听】两首曲子。这两首曲子在文中起到了哪些作用?请结合文章简要分析。
13.关汉卿为人们塑造了智勇双全的关羽形象。关羽的“智”和“勇”分别体现在哪些方面?请根据文章内容简要分析。
【答案】11.D
12.①通过曲子直接袒露心声,展现了主人公关羽丰富的内心世界,使关羽这一人物形象更为丰满。②通过曲子中的景物描写,侧面烘托了主人公关羽的英雄气概。③使渐趋紧张的情节得到了舒缓,为即将到来的尖锐冲突蓄势,使情节张弛有致。
13.“智”体现在:①自己赴宴,安排关平在江边接应。②在鲁肃以无信为理由进行谴责,并要求归还荆州时,以刘皇叔是汉家后裔为理由进行反驳。③离开时,以鲁肃为人质,“好生的送我到船上者”。“勇”体现在:①明知鲁肃设宴是计,仍然只身赴宴。②宴会上,和鲁肃针锋相对,以剑鸣震慑住鲁肃,使他不敢轻举妄动。③甲士一拥而上时,毫无惧色,使鲁肃不敢承认有埋伏。
【知识点】分析文本的结构,概括文本的主题;分析文体特征和表现手法;赏析文本的内涵;欣赏文本的形象;戏剧;理解概括文本主要内容;筛选并整合文本信息
【解析】【点评】(1)此题考查学生对文本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的能力。解答此题,应从语句理解、手法分析、内容分析、主题理解等角度分析判断。根据对文本内容的感知与理解,仔细辨识选项与原文的细微差别,做出判断。
(2)本题考查把握重要情节的作用的能力。①对上下文情节的作用。首句(段):一般有点明主旨、总领下文的作用,也可为后文提出观点或引出主要人物、事件作铺垫,还可点题及交代起因或缘由,还可设置悬念,吸引读者。
(3) 此题考查把握人物形象的能力。分析人物形象首先应结合着文中叙述性的语句,从身份、地位、修养、气质等总体上把握人物形象特点,然后根据描写这个人物的言行举止的语句,以及作者的议论,或者作者借作品中其他人物对他的评价的语句,直接提取或概括即可。
11.D“对他的心理描写十分细腻”错,戏曲主要通过语言描写刻画鲁肃。
故答案为:D。
12.这类题目可从对人物形象的塑造、情节的发展、主题的体现等方面考虑。
这两首曲子中有许多语句是关羽的心理独白,作者以此直接展现了关羽的内心世界;曲子中“大江东去浪千叠”“水涌山叠”等景物描写,对关羽的形象起到了侧面烘托的作用;关羽赴宴,一场尖锐的冲突即将发生,而插入这两首曲子,起到了舒缓情节的作用。
故答案为: ①通过曲子直接袒露心声,展现了主人公关羽丰富的内心世界,使关羽这一人物形象更为丰满。②通过曲子中的景物描写,侧面烘托了主人公关羽的英雄气概。③使渐趋紧张的情节得到了舒缓,为即将到来的尖锐冲突蓄势,使情节张弛有致。
13.这类题目要根据作品内容进行分析概括。
如关羽虽然一人赴宴,但考虑周到,安排关平等众将在江边接应自己,这说明关羽并非只有匹夫之勇,还有“智”。又如,鲁肃认为荆州是东吴的,理应归还东吴,关羽却从汉朝开国说起,认为刘备是汉家后裔,占有荆州天经地义,这也说明关羽的“智”。再如,宴会上,关羽明知有甲士埋伏,但毫无惧色,以“剑戛”震慑住鲁肃,并对他严加斥责,表现了关羽之“勇”。
故答案为: “智”体现在:①自己赴宴,安排关平在江边接应。②在鲁肃以无信为理由进行谴责,并要求归还荆州时,以刘皇叔是汉家后裔为理由进行反驳。③离开时,以鲁肃为人质,“好生的送我到船上者”。“勇”体现在:①明知鲁肃设宴是计,仍然只身赴宴。②宴会上,和鲁肃针锋相对,以剑鸣震慑住鲁肃,使他不敢轻举妄动。③甲士一拥而上时,毫无惧色,使鲁肃不敢承认有埋伏。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4.1 窦娥冤(节选)——2021-2022学年高一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下册同步课时作业
一、
1.下列加粗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盗跖(zhí) 嗟怨(jiē) 临邛(qióng) 前合后偃(yǎn)
B.罪愆(qiān) 衔冤(xián) 衣裘(qiú) 湛湛青天(zhān)
C.煞尾(shà) 邹衍(yǎn) 提防(dī) 苌弘化碧(cháng)
D.埋怨(mái) 错勘(kān) 忤逆(wǔ) 古陌荒阡(mò)
2.对下列句中加粗词语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①怎不将天地也生(产生)埋怨
②不提防遭刑宪(刑法,刑律)
③错勘(审问、判断)贤愚枉(徒然)做天
④待我嘱咐他几句话咱(自己)
⑤我窦娥向哥哥行(这里、那里)有句言
⑥你去那受刑法尸骸上烈(烧)些纸钱
⑦只当把你亡化的孩儿荐(推荐)
⑧官吏每(每每、常常)无心正法
⑨断送(丧失、毁灭)出古陌荒阡
⑩兀的(这,与“兀那”意同)不是我媳妇儿
A.①③⑤⑦ B.②④⑥⑧ C.②③⑤⑥ D.⑦⑧⑨⑩
3.对下列各句修辞手法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有日月朝暮悬,有鬼神掌着生死权。(这句采用了兴的手法,引出窦娥对天地的指斥)
B.这就是咱苌弘化碧,望帝啼鹃。(这句运用典故,是窦娥借古人的故事表明自己冤情之深)
C.浮云为我阴,悲风为我旋。(这句采用了拟人手法,是窦娥感天动地冤情的直接诉说)
D.要甚么素车白马,断送出古陌荒阡?(这句采用借代手法,抒发了窦娥的一腔怨气)
4.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问题。
(外扮监斩官上,云)下官监斩官是也。今日处决犯人,着做公的把住巷口,休放往来人闲走。(净扮公人,鼓三通、锣三下科。刽子磨旗、提刀,押正旦带枷上。刽子云)行动些,行动些,监斩官去法场上多时了。(正旦唱)
【正宫】【端正好】没来由犯王法,不提防遭刑宪,叫声屈动地惊天。顷刻间游魂先赴森罗殿,怎不将天地也生埋怨。
【滚绣球】有日月朝暮悬,有鬼神掌着生死权。天地也!只合把清浊分辨,可怎生糊突了盗跖、颜渊?为善的受贫穷更命短,造恶的享富贵又寿延。天地也!做得个怕硬欺软,却原来也这般顺水推船!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哎,只落得两泪涟涟。
下列对加粗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外”是角色名,这里是“外末”的简称,扮演老年男子。
B.“净”是角色名,扮演性格刚烈或粗暴的男性人物。
C.“科”是古代戏曲中角色敲打乐器时的动作,又称为“介”。
D.“旦”是角色名,扮演妇女。
5.对【端正好】一曲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没来由犯王法,不提防遭刑宪”揭露了元代严密的法网和封建吏治的黑暗残酷。
B.“叫声屈动地惊天”结构上呼应题目“感天动地窦娥冤”,内容上说明冤屈之大。
C.“顷刻间游魂先赴森罗殿”暗示了本折戏中窦娥伏法,显示了窦娥拼死反抗的决心。
D.“怎不将天地也生埋怨”在结构上具有引出下文的作用,也反映了窦娥的抗争精神。
6.(2021高一下·长春月考)下列成语典故和传说中的相关的历史人物对应正确的一项是( )
①望帝啼鹃 ②苌弘化碧 ③六月飞霜 ④亢旱三年
A.①邹衍 ②苌弘 ③燕惠王 ④东海孝妇
B.①邹衍 ②庄周 ③燕惠王 ④窦娥
C.①杜宇 ②苌弘 ③邹衍 ④东海孝妇
D.①杜宇 ②庄周 ③邹衍 ④窦娥
7.对下列句子的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①关汉卿的《窦娥冤》、王实甫的《西厢记》,是元杂剧中璀璨夺目的明珠。
②元代是我国戏曲文学的黄金时代。
③前期散曲作家以关汉卿和马致远为代表,作品通俗平易,诙谐泼辣;后期代表作家是张可久和乔吉,风格趋于雅正典丽。
④其他重要的散曲作家还有贯云石、张养浩和睢景臣等。
⑤元代还出现了一种配合当时流行曲调清唱的抒情诗体,即散曲。
A.⑤③④①② B.②①⑤③④ C.②⑤①④③ D.②①④⑤③
8.下列对元杂剧相关文化知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元杂剧中,男主角叫正末,女主角叫正旦。外末、冲末、外旦等指一些次要的男女角色,反面的角色,男的叫净或副净,女的叫搽旦。
B.卜儿,元杂剧中扮演老年男子的角色;孤,元杂剧中扮演官员的角色。
C.元杂剧每本四折演唱四套宫调不同的曲子,每一折由同一宫调的若干曲牌连成一套曲子。这四套曲子由一个演员主唱。
D.“科”又称“介”,在戏剧中称角色的动作,如笑科、饮酒科等。
9.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戏曲表演的中心是创造角色,成功地塑造出舞台人物形象。演员在舞台上要想创造出有血有肉而又有艺术性的人物形象,① 。如演关羽的演员对他的角色是崇敬的;演李逵是带着亲切偏爱的心情的。其次,还要有对人物感情的体验,捕捉到人物内心各种细微的变化,并且② 。例如,演员徐小香为演好《群英会》里的周瑜,既深入体验周瑜总比不过孔明时又妒又气的内心状态,又着力在周瑜头上的翎子上下功夫,让翎子发抖,身子不动,这样他就表现出心里实在气得没法,但又要极力克制住的复杂的心理。基于这两个方面,正是③ 才使他所饰演的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具有了感人的艺术魅力。
10.根据下面两则材料的内容,给“杂剧”下一个定义。 (不超过50字)
材料一:
杂剧综合了“唱”“念”“做”等表演艺术手法。它的剧本描写人物故事则主要通过歌唱和念白。一些优秀剧本的唱词都在不同程度上呈现出诗剧的色彩。念白部分由于受唐、宋以来的戏剧传统的影响,常有插科打诨,颇富幽默趣味。
材料二:
杂剧每本四折,演唱四套宫调不同的曲子。这四套由一个演员主唱。歌唱的主要男演员叫正末,歌唱的主要女演员叫正旦。一些次要的角色被称为外末、 外旦等,这些配角一般都只能念白而不能歌唱。杂剧盛行于元朝,明、清时期渐趋衰微。
杂剧是一种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关大王独赴单刀会(节选)
关汉卿
(鲁肃上,云)欢来不似今朝,喜来那逢今日。小官鲁子敬是也。我使黄文持书去请,关公欣喜,许今日赴会,荆襄地合归还俺江东。英雄甲士已暗藏壁衣之后,令人江上相候,见船到便来报我知道。
(正末关公引周仓上,云)周仓,将到那里也?(周云)来到大江中流也。(正云)看了这大江,是一派好水也呵!(唱)
【双调·新水令】大江东去浪千叠,引着这数十人驾着这小舟一叶。又不比九重龙风阙①,可正是千丈虎狼穴。大丈夫心别②,我觑这单刀会似赛村社。
(云)好一派江景也呵!(唱)
【驻马听】水涌山叠,年少周郎何处也?不觉的灰飞烟灭,可怜黄盖转伤嗟。破曹的樯橹一时绝,鏖兵的江水犹然热,好教我情惨切!(云)这也不是江水,(唱)二十年流不尽的英雄血!
(云)却早来到也,报伏③去。(卒报科)(做相见科)(鲁云)江下小会,猥劳君侯屈高就下,降尊临卑,实乃鲁肃之万幸也。(正云)量某有何德能,着大夫置酒张筵。既请必至。(鲁云)黄文,将酒来。(正云)大夫饮此杯。(把盏科)(正云)想古今咱这人过日月好疾也呵!(鲁云)过日月是好疾也。光阴似駿马加鞭,浮世似落花流水。(正唱)
【胡十八】想古今立勋业,那里也舜五人、汉三杰?两朝相隔数年别,不付能见者,却又早老也。开怀的饮数杯,(云)将酒来。(唱)尽心儿待醉一夜。
(把盏科)(正云)你知“以德报德,以直报怨”么?(鲁云)既然将军言“以德报德,以直报怨”,借物不还者谓之怨。将军仁义礼智俱足,惜乎止少个信字,欠缺未完。再若得全个信字,无出君侯之右也。(正云)我怎生失信?(鲁云)非将军失信,皆因令兄玄德公失信。(正云)我哥哥怎生失信来?(鲁云)想昔日玄德公败于当阳之上,身无所归,暂借荆州以为养军之资;数年不还。今日鲁肃低情曲意,暂取荆州,以为救民之急;待仓廪丰盈,然后再献与将军掌领。(正云)你请我吃筵席来那,是索荆州来?(鲁云)没、没、没,我则这般道。孙、刘结亲,以为唇齿,两国正好和谐。(正唱)
【庆东原】你把我真心儿待,将筵宴设,你这般攀今览古,分甚枝叶?我根前使不着你“之乎者也”、“诗云子曰”,早该豁口截舌!有意说孙、刘,你休目下番成吴越!
(鲁云)将军原来傲物轻信!(正云)我怎么傲物轻信?(鲁云)当日孔明亲言:破曹之后,荆州即还江东。鲁肃亲为代保。不思旧日之恩,今日恩变为仇。今将军全无仁义之心,枉作英雄之辈。荆州久借不还,却不道“人无信不立”!(正云)鲁子敬,你听的这剑戛么?(鲁云)剑戛怎么?(正云)我这剑戛,头一遭诛了文丑,第二遭斩了蔡阳,鲁肃呵,莫不第三遭到你也?(鲁云)没、没,我则这般道来。(正云)这荆州是谁的?(鲁云)这荆州是俺的。(正云)你不知,听我说。(唱)
【沉醉东风】想着俺汉高皇图王霸业,汉光武秉正除邪,汉献帝将董卓诛,汉皇叔把温侯灭,俺哥哥合承受汉家基业。则你这东吴国的孙权,和俺刘家却是甚枝叶?
(鲁云)那里甚么响?(正云)这剑戛二次也。(鲁云)却怎么说?(正云)这剑按天地之灵,金火之精,阴阳之气,日月之形;藏之则鬼神遁迹,出之则魑魅潜踪;喜则恋鞘沉沉而不动,怒则跃匣铮铮而有声。今朝席上,倘有争锋,恐君不信,拔剑施呈。吾当摄剑,鲁肃休惊。今朝索取荆州事,一剑先教鲁肃亡。(唱)
【雁儿落】则为你三寸不烂舌,恼犯我三尺无情铁。这剑饥餐上将头,渴饮仇人血。
【得胜令】则是条龙向鞘中蛰,唬得人向座间呆。今曰故友每才相见,休着俺弟兄每相间别。鲁子敬听者,你内心休乔怯,畅好是随邪④,休怪我十分酒醉也。
(甲士拥上科)(鲁云)埋伏了者。(正击案,怒云)有埋伏也无埋伏?(鲁云)并无埋伏。(正云)若有埋伏,一剑挥之两段!(做击案科)(唱)
【搅箏琶】却怎生闹炒炒军兵列,上来的休遮当,莫拦截!(云)当着我的,呵呵!(唱)我着他剑下身亡,目前流血。便有那张仪口、蒯通舌,休那里躲闪藏遮。好生的送我到船上者,我和你慢慢的相别。
(鲁云)你去了倒是一场伶俐。(黄文云)将军,有埋伏哩。(鲁云)迟了我的也。(关平领众将上,云)请父亲上船,孩儿每来迎接哩。(正云)鲁肃,休惜殿后。(唱)
【离亭宴带歇指煞】我则见紫袍银带公人列,晚天凉风冷芦花谢,我心中喜悦。昏惨惨晚霞收,冷飕飕江风起,急颭颭云帆扯。承管待、承管待,多承谢、多承谢。唤艄公慢者,缆解开岸边龙,船分开波中浪,棹搅碎江心月。正欢娱有甚进退,且谈笑不分明夜。说与你两件事先生记者:百忙里趁不了老兄心,急切里倒不 了俺汉家节。(并下)
(有删改)
【注】①九重龙凤阙:指封建时代帝王的宫殿。②大丈夫心别:豪杰心情不同于一般人。心别:别有胸怀。③报伏:同“报复”,回报。④随邪:歪邪,不正经。
11.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戏曲主要描写了关羽与鲁肃之间尖锐的矛盾冲 突,体现了关羽大智大勇的英雄本色。
B.关羽和鲁肃初见,“过日月好疾也”的闲聊看似氛围轻松,不动声色,实则暗含玄机。
C.鲁肃明是宴请关羽,暗则为了索还荆州。计谋被识破之后,他以“孙、刘结亲”相搪塞。
D.虽然鲁肃是次要人物,但文章对他的心理描写十 分细腻,侧面衬托了关羽顶天立地的英雄形象。
12.赴宴途中,面对滔滔江水,关羽唱了【双调 新水令】【驻马听】两首曲子。这两首曲子在文中起到了哪些作用?请结合文章简要分析。
13.关汉卿为人们塑造了智勇双全的关羽形象。关羽的“智”和“勇”分别体现在哪些方面?请根据文章内容简要分析。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知识点】音形相近字字音分辨;形近字的字音;多音字字音分辨;习惯性误读字字音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识记字音的能力。A无误;
B项,“湛”应读“zhàn”。
C项,“煞”应读“shā”。
D项,“埋”应读“mán”。
故答案为:A
【点评】此题考查识记字音的能力。主要考查生僻字、多音字、易读错的字、形似字。多音字可以根据意项判断读音。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一定要认真记忆,多读、多训练。
2.【答案】C
【知识点】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文言实词含义的理解和识记能力。
①“怎不将天地也生埋怨”中的“生”意思是“甚、深”;④“待我嘱咐他几句话咱”中的“咱”是句末语气助词,多表示祈求、希望语气;⑦“只当把你亡化的孩儿荐”中的“荐”意思是“祭,超度亡灵”;⑧“官吏每无心正法”中“每”应解释为“们”;⑨“断送出古陌荒阡”中的“断送”应解释为“发送”,指殡葬;⑩“兀的不是我媳妇儿”中的“兀的”意思是“语气助词,与‘不’连用,表示反问,如同说‘怎的不’”。
故答案为:C
【点评】此题考查文言实词含义的理解和识记能力。文言实词的理解,重在平时积累,但也不能死记硬背,记忆时要结合句意,注意归纳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对课文注释中有明确注明的字词要加强记忆。答题的方法有“结构分析法”“语法分析法”“形旁辨义法”“套用成语法”“套用课本法”,但这些方法都需要一定的文言功底,最好方法是把所给的词义代到原文中去,看语意是否通顺来确定答案的正确与否。
3.【答案】D
【知识点】修辞手法的分析、运用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辨析修辞手法的能力。
D.“要甚么素车白马,断送出古陌荒阡”意思是“还要什么白车白马,送我到那偏僻的荒野”,这是反问句,没有使用借代。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辨析修辞手法的能力。修辞是为了修饰文字词句而运用各种表现方式,使语言表达得准确、鲜明而生动有力。主要包括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引用、对比、借代、反语。要对这些修辞手法的概念和作用牢记于心。
4.【答案】C
【知识点】文学常识;文化常识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对文化常识的识记能力。 C“科”是古代戏曲剧本中指示角色动作、表情的用语。
故答案为:C
【点评】此题考查对文化常识的识记能力。文化常识知识量大,头绪纷繁。包括传统文化中事关人物称谓、作品命名、古代官职和科举、地理常识、宗法礼俗、服饰和器物、古代音乐和历代刑罚等相关知识。学生平时要按照一定的线索多看多记。解题时须细心比对,防止张冠李戴,防止时代混淆,防止基本情节和人物错乱等。
5.【答案】C
【知识点】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窦娥冤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理解重要句子含义的能力。
C项,“暗示了本折戏中窦娥伏法”错误,窦娥此时还在法场;“显示了窦娥拼死反抗的决心”错误,此句体现不出窦娥的反抗精神。
故答案为:C
【点评】此题考查理解重要句子含义的能力。理解句子有几种方法:抓住关键词语理解;联系上下文理解句意;指出手法,分析句子;根据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揣摩作者的写作目的理解句子。
6.【答案】C
【知识点】文学常识;名篇
【解析】【分析】①相传战国时蜀王杜宇称帝,号望帝,为蜀治水有功,后禅位臣子,退隐西山,死后化为杜鹃鸟,后杜鹃鸣叫常指悲哀凄惨的啼哭。②周朝时期,刘文公的大夫苌弘一生忠于朝廷,不卑不亢,有浩然正气。他因为正直而得罪了朝中权贵,蒙冤被周人杀害,传说他被杀害的当时,有人慕名收集他的血液藏在家里,三年后这些干血块全都化为碧玉。③战国时,邹衍尽忠于燕惠王,而被人陷害入狱。邹衍在狱中仰天大哭,时正炎夏,却忽然降霜。④原来是指《汉书·于定国传》记东海孝妇蒙冤被杀,郡中大旱三年。后来刘向《说苑》、干宝《搜神记》里都有关于东海孝妇的故事。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识记文学文化常识,了解诗文典故能力。文化文学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作者名(字、号)、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集合语境的含义作答。
7.【答案】B
【知识点】语句连贯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语言的连贯能力。
这段文字是介绍元代的文学创作。②“元代是我国戏曲文学的黄金时代”,“戏曲文学的黄金时代”是总领,后面应具体展现这一特点,故②应放在第一处;①介绍元杂剧中的代表作品,⑤介绍另外一种抒情诗体,即“散曲”,由⑤中的“还”可以知道⑤应放在①后;⑤提到“散曲”,③④介绍散曲的作家及作品,故应放在⑤后,③说“前期散曲作家……”,④说“其他重要的散曲作家”,③应放在④前面。由此即可选出答案。
故答案为:B
【点评】此题考查语言的连贯能力。连贯的题目应注意时空顺序、逻辑顺序、陈述对象一致、句子结构对称等问题。答题时先确定某几组句子肯定是挨着的,据此排除其它选项,然后总体审查。
8.【答案】B
【知识点】文化常识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文化常识的识记、理解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帝王年号、谥号、庙号;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外交礼仪、行政区划;还有一些委婉的说法,表谦、表敬的词语等等。而对于外国作家作品,我们要知晓其内容,掌握其国别;对于中国的作家作品,古代部分的重点记清楚他们的朝代、代表作、创作风格等,现代作家主要是记住代表作或主要作品及其大概内容。平时要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等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结合具体语境来推敲。
B项,错在“元杂剧中扮演老年男子的角色”这个地方,其实“卜儿”是元代戏曲里老娘或老妇人的俗称。
故选B。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文化知识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文化常识包括古代文化中天文、历法、乐律、地理、官职、科举、姓名、宗法等。这类试题一般不考过于冷僻的内容,涉及的大多是科举、姓名、礼俗等,考生要注重平时知识的积累。
9.【答案】就要对他扮演的角色有感情;再用外形、动作生动表现出来;演员的准确把握和精湛表演
【知识点】语句连贯;语言表达简明、准确、鲜明、生动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准确的能力。第①处结合后面内容“崇敬”“偏爱”可知,扮演角色要有感情,此处可以填入“就要对他扮演的角色有感情”;第②处结合后面内容“在周瑜头上的翎子上下功夫,让翎子发抖,身子不动”可知,把内心的变化用形态、动作表现出来,此处可以填入“再用外形、动作生动表现出来”;第③处结合后面“栩栩如生”“艺术魅力”等可知,说的是演员的准确把握和表演,此处可以填入“演员的准确把握和精湛表演”。
故答案为:①就要对他扮演的角色有感情;②再用外形、动作生动表现出来;③演员的准确把握和精湛表演
【点评】此题考查补写句子的能力。做这类题目要认真阅读语段,明确语段讨论的话题,然后认真推敲每一处空白处与上下文的关系,做到填写每一处空白处,既要做到前瞻又要后顾,这样即可根据上下文的内容填写上恰当的语句,使上下文连贯通顺,另外一定要认真阅读题干中的隐性要求,按要求作答。
10.【答案】(杂剧是一种)盛行于元朝,综合“唱”“念”“做”等表演艺术手法,以主角的歌唱和念白为主的四折本传统戏剧形式。
【知识点】压缩语段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下定义的能力。
解答本题,首先要确定宾语中心语,即“传统戏剧形式”,然后提炼两则材料中反映杂剧本质特点的相关内容,如“‘唱’‘念’‘做’等表演艺术手法”“每本四折”“盛行于元朝”等,把这些内容转化为宾语中心语的修饰语并合理安排它们的位置即可。
故答案为:(杂剧是一种)盛行于元朝,综合“唱”“念”“做”等表演艺术手法,以主角的歌唱和念白为主的四折本传统戏剧形式。
【点评】此题考查下定义的能力。下定义首先要符合表达形式的要求,概念表达一般用“种差”+“邻近的属概念”=“被定义概念”的方式。因此我们先要从语段中找相关属概念,提取关键信息,即种差。同时也要注意种差多时,语序要恰当,不能出现语病。此题按照这一思路回答即可。
【答案】11.D
12.①通过曲子直接袒露心声,展现了主人公关羽丰富的内心世界,使关羽这一人物形象更为丰满。②通过曲子中的景物描写,侧面烘托了主人公关羽的英雄气概。③使渐趋紧张的情节得到了舒缓,为即将到来的尖锐冲突蓄势,使情节张弛有致。
13.“智”体现在:①自己赴宴,安排关平在江边接应。②在鲁肃以无信为理由进行谴责,并要求归还荆州时,以刘皇叔是汉家后裔为理由进行反驳。③离开时,以鲁肃为人质,“好生的送我到船上者”。“勇”体现在:①明知鲁肃设宴是计,仍然只身赴宴。②宴会上,和鲁肃针锋相对,以剑鸣震慑住鲁肃,使他不敢轻举妄动。③甲士一拥而上时,毫无惧色,使鲁肃不敢承认有埋伏。
【知识点】分析文本的结构,概括文本的主题;分析文体特征和表现手法;赏析文本的内涵;欣赏文本的形象;戏剧;理解概括文本主要内容;筛选并整合文本信息
【解析】【点评】(1)此题考查学生对文本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的能力。解答此题,应从语句理解、手法分析、内容分析、主题理解等角度分析判断。根据对文本内容的感知与理解,仔细辨识选项与原文的细微差别,做出判断。
(2)本题考查把握重要情节的作用的能力。①对上下文情节的作用。首句(段):一般有点明主旨、总领下文的作用,也可为后文提出观点或引出主要人物、事件作铺垫,还可点题及交代起因或缘由,还可设置悬念,吸引读者。
(3) 此题考查把握人物形象的能力。分析人物形象首先应结合着文中叙述性的语句,从身份、地位、修养、气质等总体上把握人物形象特点,然后根据描写这个人物的言行举止的语句,以及作者的议论,或者作者借作品中其他人物对他的评价的语句,直接提取或概括即可。
11.D“对他的心理描写十分细腻”错,戏曲主要通过语言描写刻画鲁肃。
故答案为:D。
12.这类题目可从对人物形象的塑造、情节的发展、主题的体现等方面考虑。
这两首曲子中有许多语句是关羽的心理独白,作者以此直接展现了关羽的内心世界;曲子中“大江东去浪千叠”“水涌山叠”等景物描写,对关羽的形象起到了侧面烘托的作用;关羽赴宴,一场尖锐的冲突即将发生,而插入这两首曲子,起到了舒缓情节的作用。
故答案为: ①通过曲子直接袒露心声,展现了主人公关羽丰富的内心世界,使关羽这一人物形象更为丰满。②通过曲子中的景物描写,侧面烘托了主人公关羽的英雄气概。③使渐趋紧张的情节得到了舒缓,为即将到来的尖锐冲突蓄势,使情节张弛有致。
13.这类题目要根据作品内容进行分析概括。
如关羽虽然一人赴宴,但考虑周到,安排关平等众将在江边接应自己,这说明关羽并非只有匹夫之勇,还有“智”。又如,鲁肃认为荆州是东吴的,理应归还东吴,关羽却从汉朝开国说起,认为刘备是汉家后裔,占有荆州天经地义,这也说明关羽的“智”。再如,宴会上,关羽明知有甲士埋伏,但毫无惧色,以“剑戛”震慑住鲁肃,并对他严加斥责,表现了关羽之“勇”。
故答案为: “智”体现在:①自己赴宴,安排关平在江边接应。②在鲁肃以无信为理由进行谴责,并要求归还荆州时,以刘皇叔是汉家后裔为理由进行反驳。③离开时,以鲁肃为人质,“好生的送我到船上者”。“勇”体现在:①明知鲁肃设宴是计,仍然只身赴宴。②宴会上,和鲁肃针锋相对,以剑鸣震慑住鲁肃,使他不敢轻举妄动。③甲士一拥而上时,毫无惧色,使鲁肃不敢承认有埋伏。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